-
燕東副主任醫(yī)師 甘肅省人民醫(yī)院 肛腸科 隨著醫(y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發(fā)展、大眾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腸息肉以及腸癌等疾病的發(fā)病年齡不斷年輕化,越來越多的群體逐漸開始了解腸鏡檢查,但是做為侵入性檢查,腸鏡的接受程度仍然不高,今天我們就一起了解一下腸鏡到底怎么做?腸鏡檢查是利用一條長約140cm可彎曲、末端裝有光源帶微型電子攝影機的軟管,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以檢查大腸部位的病變,如腫瘤或潰瘍等,如有需要可取組織檢驗或行大腸息肉切除。在做腸鏡時需患者左側臥位,雙腿屈曲,全程需要10-30分鐘,檢查過程中需根據醫(yī)生要求配合以變換體位、按壓腹部等動作。因檢查中需向腸腔內充氣,檢查者會有輕微腹?jié)q等感受。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大腸癌的發(fā)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以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結腸)發(fā)展的趨勢。其發(fā)病與生活方式、遺傳、大腸腺瘤等關系密切。發(fā)病年齡趨老年化,男女之比為1.65:1。大腸癌早期無癥狀,或癥狀不明顯,僅感腹部不適、消化不良、大便潛血等。隨著癌腫發(fā)展,癥狀逐漸出現(xiàn),表現(xiàn)為大便習慣改變、腹痛、便血、腹部包塊、腸梗阻等,伴或不伴貧血、發(fā)熱和消瘦等全身癥狀。腫瘤因轉移、浸潤可引起受累器官的改變。結腸鏡檢查并行組織病理學檢查是大腸癌臨床診斷金標準,鏡下常可見腫塊型、潰瘍型及浸潤型。95%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腸道息肉從良性發(fā)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哪些人群需要做腸鏡檢查?(1)有便血、黑便等癥狀者,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2)大便有黏液、膿血者。(3)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4)近期出現(xiàn)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guī)律者。(5)大便變細變形者。(6)長期腹痛、腹脹者。(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8)不明原因的貧血者。(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需明確診斷者。(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11)長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12)慢性結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13)懷疑結腸腫瘤,但鋇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14)腹部CT或其它檢查發(fā)現(xiàn)腸壁增厚,需要排除結直腸癌者。(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確定出血原因,必要時可鏡下止血。(16)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患者。(17)結直腸癌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18)已發(fā)現(xiàn)患有結腸息肉,需在結腸鏡下切除者。(19)結直腸息肉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20)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要進行結腸鏡普查。(21)有結直腸息肉家族史的人群也需要進行結腸鏡普查。(22)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guī)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做腸鏡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有心腦血管疾病及其他嚴重疾病者,需提前告知醫(yī)生,以評估能否耐受檢查。妊娠期、女性生理期不能接受腸鏡檢查。檢查前需口服瀉藥做好腸道準備。若檢查中因病情需要取活檢或行息肉切除,術后需嚴格遵守醫(yī)囑靜養(yǎng)休息,并按要求做好飲食管理。長期口服抗凝藥、抗血小板藥物等影響凝血功能者,需提前告知醫(yī)生。大腸疾病的特點往往是早期沒有特異性癥狀,出現(xiàn)出血、明顯腹痛、腸梗阻等癥狀時往往已進展到中晚期,喪失了治療最好的時機。腸鏡檢查是對大腸最直觀的檢查手段,通過腸鏡檢查可以全面的觀察到腸腔內壁的病變,包括腸炎、腸息肉、腸癌等,對于2mm的微小病變也可以一覽無余,真正做到早診斷、早治療。著名臨床醫(yī)學雜志《柳葉刀》發(fā)表的研究表明,一次腸癌篩查可以使發(fā)生腸癌的風險降低超過三分之一,并且可以挽救無數的生命。這項研究歷時近20年,是由英國的多家研究機構資助的。研究發(fā)現(xiàn),檢查大腸的下半部分可以預防35%的發(fā)生在這個部位的腸癌,挽救41%的患者的生命。所以,做腸鏡,常安心?。ū疚霓D載自甘肅省人民醫(yī)院內鏡中心公眾號圖文:陳佳審核:姜瑞)2022年09月26日
154
0
2
-
周大貴主治醫(yī)師 中山三院 胃腸外科 腸鏡又叫電子纖維結腸鏡,是醫(yī)生用來檢查大腸和末端回腸內部病變的一種診斷方式。腸鏡是一個細長可彎曲的儀器,直徑大約1厘米,通過肛門進入大腸。電子結腸鏡前端帶攝像頭,影像通過光纖傳輸到顯示器上,可以讓醫(yī)生實時看到腸道內部的畫面;還可以把信號傳輸到采集系統(tǒng)中,拍攝所經過的腸道內部景象。通常腸鏡內部還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從而能夠在腸鏡下鉗取組織做病理檢查,甚至行切除病變等操作。為什么要做腸鏡?定期的腸鏡檢查對于防治結腸癌和早期發(fā)現(xiàn)有重要意義。早期時腫瘤很小,比較容易治愈,通過腸鏡發(fā)現(xiàn)并切除息肉,可以防止息肉癌變。如果在腸癌的早期階段就發(fā)現(xiàn)病變,治療效果會很好,大多數早期病人經過治療后都能活過五年,不少都能治愈。但多數人都沒有認識到腸鏡檢查的重要性,腫瘤在腸子里悄悄生長,人們沒有一點感覺,一旦出現(xiàn)了癥狀,往往腫瘤已經發(fā)展到進展期,治療的效果就很不好了。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1.原因不明的便血。2.排便的習慣改變:大便次數增多或便意頻頻,但無糞便排出,或便秘。3.原因不明的慢性腹瀉。4.大便時有粘液或膿血樣液體。5.大便變細、變扁。6.腹部腫塊,不能排除大腸及回腸末端病變者。7.原因不明的中下腹疼痛。8.疑有良性或惡性結腸腫瘤,經X線檢查不能確診者。9.疑有慢性腸道炎癥性疾病。10.鋇劑灌腸或腸系檢查發(fā)現(xiàn)異常,需進一步明確病變的性質和范圍。11.結腸癌手術前確定病變范圍,結腸癌、息肉術后復查及療效隨訪。12.腹脹、腹痛等原因不明的低位腸梗阻。沒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腸鏡了?不是!目前大腸病呈現(xiàn)高發(fā)趨勢,對于沒有任何癥狀的成年人,為了預防大腸癌的發(fā)生,建議從45歲開始建議每5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對于有高危因素人群,根據不同因素需要在45歲甚至更早以前就開始檢查,并且增加檢查次數。這些高危因素包括:1.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病史的。2.有炎癥性腸病病史的。3.有大腸癌或息肉家族史的。4.有遺傳性大腸癌綜合征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黑斑息肉綜合征或林奇綜合征。什么是無痛腸鏡?普通腸鏡檢查時多少會有些不適,腸道對膨脹、牽拉很敏感,倒是對切割等操作沒感覺。所以當往腸子里充氣,以及經過大腸的幾個彎曲時,病人會有些不舒服,如果做檢查時能放松,配合醫(yī)生的操作,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耐受。但有些人對腸鏡檢查非常畏懼,做腸鏡時特別緊張,這種緊張情緒會引起腸道的痙攣,使得不適疼痛感加劇,甚至不能配合完成檢查。所以就有了無痛腸鏡。所謂無痛腸鏡,就是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的腸鏡檢查。檢查時會靜脈點滴一此中樞神經抑制的麻醉藥物,提高耐受力,降低應激反應,從而消除恐懼感和不適感,使內鏡檢查與治療操作得以順利進行,讓你在靜脈麻醉、無痛的狀態(tài)下完成整個檢查過程。但無痛腸鏡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費用較普通腸鏡高,另一個是預約時間較長,還有因為麻醉藥物使用也有一些禁忌的情況,比如肝功能衰竭、嚴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或者身休狀況很差的病人,這些情況不適合做腸鏡。做腸鏡有危險嗎?腸鏡檢查是很安全的,過程中可能會因向腸腔內充氣,您會感到不適或者腹部痙攣疼痛,但只要做完后排出氣體,這種不適很快就能緩解。當然,檢查也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較嚴重的如出血或穿孔等,這都很少見。腸鏡檢查都是在一個很私密的房間,病人的隱私是很重要的,檢查時不會有其他病人在場,檢查醫(yī)生護士也很少,不會有人圍觀的!腸鏡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怎么辦?如果腸鏡下發(fā)現(xiàn)了息肉,醫(yī)生可能在檢查過程中就把息肉切除了。如果息肉很大,或者發(fā)現(xiàn)腫瘤等其他可疑病變,醫(yī)生會做活撿,取部分或全部病變組織送去化驗,病理科大概3~5個工作日后會發(fā)出檢查報告,告訴我們病變是什么,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是癌還是癌前病變。做腸鏡前要做哪些準備?腸鏡前一天:1.只吃無渣半流質飲食,不吃含纖維的蔬菜水果。2.檢查前一天下午4點和8點分別服用一次腸道清潔劑(如聚乙二醇電解質散),建議此時最好不要外出,以免找不到廁所。3.如有需要,在服用腸道清潔劑后一小時服用消泡劑(如西甲基硅油乳劑30ml)。如此全部藥品服用完畢。4.服藥后一小時左右會開始排泄,待排泄物變黃色或無色清水樣便時,腸道準備基本結束。5.腸鏡檢查當天需禁食。檢查后腸鏡檢查后的注意事項,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1.患者來醫(yī)院檢查建議有家屬陪同前往。2.檢查前三天停止服用鐵制劑(如硫酸亞鐵、多糖鐵等)。3.長期便秘患者應向醫(yī)生提前說明。4.腸鏡當天沒有進食,餐前降糖藥不需要服用。5.降壓藥應在服用腸道清潔劑前一小時服用。6.腸鏡當天如因沒有進食出現(xiàn)頭暈、低血糖等現(xiàn)象,可適當服用透明電解質功能飲料補充能量或到醫(yī)院靜脈輸液。注意:無痛腸鏡檢查前需嚴格禁飲2小時以上。7.長期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藥物務必告知醫(yī)生(如阿司匹林、華法林、氯吡格雷等)。8.檢查后1~2天如有劇烈腹痛、腹脹、便血等情況應立即就醫(yī)。9.腸鏡檢查后當日內不得駕車、騎車或高空作業(yè)。??本文來源于《肛腸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用于科普,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我刪除!2022年09月24日
1203
0
3
-
龔鴻主任醫(yī)師 云南大學附屬醫(yī)院 肛腸科 早期癌癥九成可治,晚期癌癥九死一生。消化道腫瘤前期癥狀非常隱蔽,被稱為“啞巴癌”,極易被人們忽略;重視胃腸鏡檢查,是發(fā)現(xiàn)消化道早期癌的最有效手段。人體兩大系統(tǒng)癌癥高發(fā),消化道是“重災區(qū)”一日三餐,食物攝入,廢物排出,消化系統(tǒng)與外界接觸的頻率最高,使得消化道是癌癥發(fā)生的“重災區(qū)”。另一個與外界接觸頻繁的,就是呼吸系統(tǒng)了。呼吸系統(tǒng)也是腫瘤的“高發(fā)地帶”?!坝薪y(tǒng)計,二者腫瘤的發(fā)病人數占比70%~80%,而消化道腫瘤人數幾乎占所有腫瘤的一半?!痹颇洗髮W附屬醫(yī)院(云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肛腸科龔鴻教授說。消化道癌的恐怖之處在于,早期沒有癥狀,晚期即便接受手術,愈后也不理想,“晚期腫瘤切除術后的5年生存率也只有30%左右?!饼忴櫧淌谡f。然而,如果能夠癌前治療,患者就是另一種結果?!叭绻绨l(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消化道腫瘤患者有95%的治愈率。”一生一死,關鍵在于一個很多人都忽視了的檢查——內鏡檢查。腸癌多是從腸道息肉變來的從前,腸癌發(fā)生于45歲上人群,近年來,它的發(fā)病率上升、發(fā)病年齡提前,這和大家大魚大肉吃太多,高脂肪、高蛋白、低纖維飲食習慣有一定關系。此外,要警惕腸道息肉。息肉分為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腫瘤性息肉,前兩種相對安全,“腫瘤性息肉一定要切除,否則把它養(yǎng)成癌就晚了?!饼忴櫧淌谡f。專家提醒:40歲以上人群每年應定期做腸鏡篩查。實際上,腸癌如果在早期發(fā)現(xiàn)并及時治療,效果非常好。值得注意的是,其早期癥狀易與痔瘡、結腸炎、腸息肉等混淆。只有胃腸鏡可揪出癌前病變胃腸鏡有著消化道早癌的“排雷兵”之稱。常規(guī)體檢都查不出的消化道早癌,胃腸鏡檢查可讓早癌無處遁形。龔鴻教授說,一般手段無法檢查出消化道早癌,因消化道是一種空腔臟器,而超聲、CT、磁共振的檢查方式對這種管腔結構臟器敏感性差,不適合。此外,目前消化道腫瘤的標志物均不太敏感,胃腸道腫瘤僅有20%左右的陽性率而且早期不敏感。發(fā)現(xiàn)消化道早癌的最有效手段就是胃腸鏡檢查。臨床發(fā)現(xiàn),到消化內鏡中心做胃腸鏡的人群里,20%~30%發(fā)現(xiàn)了腸息肉,胃息肉也發(fā)現(xiàn)不少,胃腸鏡能揪出很多的癌前病變,經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需要即時做出處理。胡兵教授介紹,胃腸鏡是一根很細的管子,前端有攝像頭,能夠放大40倍、100倍甚至500倍,通過這個攝像頭可以將消化道看得一清二楚。目前內鏡技術已經“進化”成內科與外科交叉,就像外科的刀一樣,配置有治療設備,檢查中確認為癌前病變,可以完全切除。很多人懼怕做胃腸鏡檢查。龔鴻教授指出,胃腸鏡檢查過程中都要配合麻醉給藥,檢查過程中是沒感覺的,睡一覺,就好了。4種人群趕快做胃腸鏡?、?40歲以上的人群。一般人群,無論男女,40歲以上都應該每年做好胃腸鏡檢查。②有消化道癌癥家族史人群。有消化道癌癥家族史人群,是消化道癌癥的一類高危人群。③出現(xiàn)消化道不適人群。出現(xiàn)不適癥狀應及早排查,胡兵教授對于消化道腫瘤這樣評價,早期9成可治,記住,別把消化道小問題拖成腫瘤。④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且胃部經常不適人群及生活方式不健康人群。幽門螺旋桿菌與胃癌有相關性,如果幽門螺旋桿菌呈陽性且有相關消化道不適癥狀的人群,建議也做胃鏡檢查排除腫瘤風險。遠離消化道腫瘤,從飲食角度上說,這些生活習慣要摒棄——經常吃腌臘制品、泡菜和過咸的食物,為了節(jié)省,霉變的食物舍不得扔掉,經常吃霉變的食物等。腸鏡檢查注意事項1)腸鏡檢查前須提前預約,并做好腸道清潔等準備。腸道準備方法如下:①腸鏡檢查前1~3天,開始進食半流質或低渣飲食,如魚、蛋、牛奶、粥、面條、面包、稀飯等,避免進食蔬菜、水果等含纖維素渣較多的食物;腸鏡檢查當日禁食。②上午檢查者:檢查當日清晨5:00一次性口服33%硫酸鎂溶液150毫升或20%甘露醇500毫升,10分鐘后飲水500毫升,半小時內飲完,一般排便4~6次以上,直到排出物為淡黃色無渣清水便為止。??③下午檢查者:檢查當日清晨9:00一次性口服33%硫酸鎂溶液150毫升或20%甘露醇500毫升,10分鐘后飲水500毫升,半小時內飲完,一般排便4~6次以上,直到排出物為淡黃色無渣清水便為止;④如果腸道準備不滿意者,必要時清潔洗腸;或使用其它瀉藥時請遵醫(yī)囑;⑤檢查當日可進少量白糖水,以免發(fā)生低血糖,如糖尿病者請?zhí)崆罢f明。降壓藥物及冠心病用藥可照常服用。請準備四包衛(wèi)生紙以備用。2)預約時如您有特殊疾病和服藥史,或有特殊要求,如行電切息肉、無痛腸鏡檢查、病理活檢等,請預約時與醫(yī)護人員提前說明;3)請您按照約定時間來消化內鏡室接受內鏡檢查;在候診室順序排隊。4)檢查前請帶心電圖、既往的腸鏡檢查結果和病理診斷及影像學檢查等相關資料,以備參考。5)行內鏡治療如切息肉、EMR等,禁用甘露醇做腸道準備;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令等藥物術前須停用1周;內鏡治療后須征得醫(yī)師同意方可繼續(xù)服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令,并禁食24小時,避免勞累及過度活動半月或遵醫(yī)囑執(zhí)行。活檢術后2小時后可進食少量流質飲食或遵醫(yī)囑。6)如果您在月經期,請向醫(yī)師說明,錯開月經再做腸鏡檢查。7)無痛腸鏡患者需要把握好時間,一般在檢查前3~4小時要絕對禁飲、禁食。無痛腸鏡檢查后,24小時內需有人全程陪同,自己不能飲酒,不能開車,也不能做高空作業(yè)及機械操作。8)為確保檢查及內鏡下各種治療安全、順利進行,未經允許請勿擅自進入檢查室,以免影響醫(yī)生操作。9)高齡患者無補液禁忌情況下,可考慮予以適當補液,至少可以降低患者因禁食所導致不適感。說明:1)因內窺鏡屬侵入性檢查,檢查前需簽署知情告知書。2)凡服用抗凝藥的患者均不得活檢。3)特殊病變需要活檢并增加病理、免疫組化等檢查,需要增加檢查費用。4)無痛胃腸鏡檢查需要家屬陪伴,檢查結束復蘇后,2小時方可離開。2022年09月17日
1041
3
40
-
王敏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前段時間,有個結腸癌術后的老患者來我的門診復查,患者很難過的和我說,醫(yī)生,我哥哥最近也診斷了腸癌,都有肝轉移了。我很驚訝的問患者,我記得你第一次來門診的時候,我告訴過你,讓你的兄弟姐妹都來查個胃腸鏡的。他說,醫(yī)生你確實說了,我也和我哥哥說了,我哥哥說工作特別忙,總沒時間去。我問他,那現(xiàn)在肝轉移了,才有時間到醫(yī)院?晚了吧?;颊哒f他的哥哥早就有大便異常了,就是沒時間去醫(yī)院。我說,大便異常的時候就應該來醫(yī)院查胃腸鏡了呀。所以,今天我們來談談大便異常該不該做腸鏡的問題。我們都知道,大便隱血陽性需要做個胃鏡檢查,其實,我想說的是,也應該同時做個腸鏡檢查。2021年5月Gastroenterology雜志發(fā)表的一項回顧性隊列研究以明確糞便篩查異常患者進行診斷性結直腸鏡檢查的合適時機。該研究納入204,733名1999年至2010年糞便隱血檢測(FOBT)或糞便免疫化學檢測(FIT)異常的患者,這些患者年齡在50-75歲之間,中位隨訪時間9.2年。這期間共確診6906名結直腸癌患者,1709名患者因結直腸癌死亡。研究結果顯示,相比于在糞便篩查異常1-3個月后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在13-15個月、16-18個月、19-21個月及22-24個月后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其結直腸癌發(fā)病風險分別顯著升高13%、25%、28%及26%;在19-21個月及22-24個月后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結直腸癌死亡風險分別顯著升高52%及39%。在16-18個月,19-21個月及22-24個月后進行結腸鏡檢查的患者,診斷為晚期結直腸癌的風險分別顯著升高33%,51%及66%由此可見,糞便隱血檢測或糞便免疫化學檢測異常的患者,隨著進行結腸鏡檢查間隔時間的延長其結直腸癌的發(fā)生和死亡風險顯著增加。因此推薦篩查結果異常的患者1年內進行診斷性結腸鏡檢查(當然越早越好),這有助于改善結直腸癌患者預后。2022年09月11日
274
0
3
-
2022年09月01日
116
0
0
-
2022年08月31日
756
0
6
-
胡益群主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消化內科 小腸。 增強CT提示有腸臂增厚是一定的啊,有腸臂增厚是一定有程度的狹窄嗎?對,嗯,腸徑能做到小腸回腸末到20厘米已經挺不容易了,因為那已經到了結腸徑的最后的那個那個那個極限了哈,他再往里進的話,有的時候是夠不到啊,是腸鏡到了一定程度,如果是說腸壁增厚,這個你可以問一下你的醫(yī)生啊,那個醫(yī)生如果是他他腸鏡還足夠長,但是他進不去,那要考慮是不是有一些瘢痕狹窄的問題,如果它里面就說鏡子到頭了,然后靜靜比較困難,那不一定是一定有問題,這得要看你的。 做腸鏡的醫(yī)生的一些體會到底是怎么回事,他體他是不是認為是狹窄,進不去,那就是有狹窄,如果他認為腸鏡到頭了,進不去,那是很自然的事情,腸鏡進入回漠20厘米也差不多了。 啊,打嗝,肚子咕咕叫。2022年08月20日
347
0
0
-
韓晗醫(yī)師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肛腸???/a> ??前一段時間小編一位很“有內涵頗有段位”的朋友問小編,腸鏡是不是從嘴進去的。小編我...站在風中凌亂了五分鐘。隨即站在冷風中自我懲罰十秒——對不起,是小編科普不到位!????????????????????????????????????這個叫胃鏡!1、這叫腸鏡!?????腸鏡檢查就是通過肛門插入一根軟管,通過軟管前端的“攝像頭”查看整個大腸的技術。通常腸鏡內部還有可以放置操作器械的通道,從而能夠在腸鏡下鉗取組織做病理檢查,甚至進行切除病變等操作。2、為什么要做腸鏡??約95%的腸癌是腸息肉演變而來的,腸鏡可以其輕易發(fā)現(xiàn)息肉,并能順便切除,就從根本上杜絕了腸癌的發(fā)生。??腸鏡進入腸道后,能清晰地觀察整個腸道內壁,小到1-2mm的東西,像小米那么大的也能看得見。??因為胃腸、食管等這些器官是空腔器官,其他檢查如彩超、CT等都不能發(fā)現(xiàn)息肉和早癌,只有通過胃腸鏡。??因此,腸鏡是發(fā)現(xiàn)腸道疾病的金標準。3、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腸癌的高發(fā)年齡是55歲之后,而息肉變成癌需要5-15年,因此咱們要趕在息肉變壞之前做腸鏡。??所以,一般建議從40歲開始就要做第一次腸鏡檢查。這時候大多數還是息肉,也可能什么也沒有,也可能是早期癌。???以下人群建議立即檢查:(《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2020》)1.年齡≥40歲,無論男女,2.長期抽煙、喝酒的群體;2.有結直腸息肉或結腸癌家族史;3.進行膽囊切除的群體,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4.長期缺少運動,高脂肪飲食,高鹽飲食者。5.長期便秘,腹瀉,有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體。6.炎癥性腸病、家族性息肉病。4、沒有不舒服就不用做腸鏡了???不是!?????目前大腸癌呈現(xiàn)高發(fā)趨勢,對于沒有任何癥狀的成年人,為了預防大腸癌的發(fā)生,從50歲開始建議每5-10年做一次腸鏡檢查;對于有高危因素人群,需要在50歲以前就開始檢查,并且增加檢查次數。這些高危因素包括:??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病史的;??有炎癥性腸病病史的;??有大腸癌或息肉家族史的;??有遺傳性大腸癌綜合征的,比如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或林奇綜合征。5、腸鏡檢查怎么做???做腸鏡時醫(yī)生將鏡身從肛門插入人的大腸,并向腸道里充入空氣,使腸道擴張,這樣就可以在顯示器上清楚看到腸腔內的結構。整個檢查過程大約會持續(xù)10-30分鐘左右,大部分人可以耐受這個檢查。6、什么是無痛腸鏡???九成的人做腸鏡就像拉肚子般痛苦,痛苦持續(xù)2分鐘左右。??1成的人會很痛苦,多見于太瘦、之前做過腹部手術、便秘的人,這幾類人建議靜脈打個麻藥睡一覺就做完了,即無痛腸鏡。??在麻醉狀態(tài)下進行的腸鏡檢查就是無痛腸鏡。檢查時會靜脈點滴一些中樞神經抑制的麻醉藥物,提高耐受力,降低應激反應,從而消除恐懼感和不適感,使內鏡檢查與治療操作得以順利進行,讓你在清醒、無痛的狀態(tài)下完成整個檢查過程。??但無痛腸鏡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一是費用較普通腸鏡高,另一個是預約時間較長,還有因為麻醉藥物使用也有一些禁忌的情況,比如肝功能衰竭、嚴重呼吸循環(huán)系統(tǒng)疾病,或者身體狀況很差的病人,這些情況不適合做無痛腸鏡。7、做腸鏡有危險嗎?無痛腸鏡會讓人變傻嗎???腸鏡檢查是很安全的,過程中可能會因向腸腔內充氣,您會感到不適或者腹部痙攣疼痛,但只要做完后排出氣體,這種不適很快就能緩解。當然,檢查也可能出現(xiàn)并發(fā)癥,比較嚴重的如出血或穿孔等,這都很少見。??不會變傻。??無痛胃腸鏡所用的靜脈麻醉藥一般是丙泊酚,乳白色的液體。而所用的劑量,是麻醉醫(yī)生根據受檢人的體重、身體素質等要素來定的藥量,一般來說控制在10分鐘左右受檢者就會醒來。它的代謝速度很快,數小時內就會分解、代謝,不會造成蓄積,也不會帶來任何后遺癥。有太多的研究都證實了,無痛胃腸鏡檢查對智商沒有任何影響。8、做腸鏡時要脫褲子,多害羞啊!??腸鏡檢查都是在一個很私密的房間,病人的隱私是很重要的,檢查時不會有其他病人在場,檢查醫(yī)生護士也很少,不會有人圍觀的!9、做腸鏡時要哪些準備???因為醫(yī)生要通過腸鏡觀察腸道內部的情況,這樣就必須有一個干凈的腸道,都是大便就看不清楚了,所以檢查前必須做腸道準備。便秘的患者,檢查前兩天進食半流質飲食(白粥、軟面條等),戒食纖維食物(青菜、水果)。??預約上午檢查的,檢查前一天晚餐禁食或進食清流質飲食(如清湯、白糖水,不能喝牛奶、豆?jié){、濃湯等),晚上6-7點開始服用清腸劑,以排出清水樣便為最佳,如排出物仍有糞渣,則需繼續(xù)飲水。因為會頻繁去廁所,所以盡量待在上廁所比較方便的地方哦!預約下午檢査者,檢査日禁食早餐,上午服用清腸劑。腸道清潔不徹底者,檢査前1-2小時可行清潔灌腸或大腸水療。進入檢査室前需排便一次。如果是麻醉的無痛腸鏡檢査,需確保檢査前禁食、禁飲6小時以上。上午檢査者,檢査日零時起禁食禁水;下午檢査者,檢査日晨9時起開始禁食禁水。10、檢查后注意些什么???檢查后初期因空氣積聚于大腸內會感到腹脹不適,可到廁所排氣,數小時后癥狀會逐漸消失。如有持續(xù)性腹痛,大便帶血且量多時請立即通知醫(yī)護人員。實施無痛腸鏡檢查者,當天不宜開車及進行高空作業(yè)。單純檢査者,檢査后1小時可進食少渣飲食;已做治療者,具體根據治療情況決定飲食形式。11、腸鏡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怎么辦???如果腸鏡下發(fā)現(xiàn)了息肉,醫(yī)生可能在檢查過程中就把息肉切除了。如果息肉很大,或者發(fā)現(xiàn)腫瘤等其他可疑病變,醫(yī)生會做活檢,取部分或全部病變組織送去化驗,病理科大概3-5個工作日后會發(fā)出檢查報告,告訴我們病變是什么,是良性的還是惡性的,是癌還是癌前病變。??腸鏡科普都在這里啦,再有疑問,請公眾號下留言啊,小編定會知無不盡噠!也請咨詢我的那位朋友好好看兩遍本文啊。我私下@你。END(圖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2022年08月09日
536
1
4
-
李強主任醫(yī)師 陜西省腫瘤醫(yī)院 腹部腫瘤外科 想想平時是怎么吃的,各種各樣好吃的,胃腸道能沒有問題嗎????其實胃腸道的疾病相當多見,諸如潰瘍、炎癥、息肉、乃至惡性腫瘤。常見惡性腫瘤中,除去性別因素,肺癌、大腸癌和胃癌位列前三位,其中大腸癌(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發(fā)病增速最為顯著,從上世紀70年代初的第六位上升到第二位。??到了一定年紀,體檢建議都要查一查胃鏡和腸鏡,最好一起做,在加上肺部CT平掃排除肺癌,就可以把最常見的三大腫瘤都篩查一遍了。胃腸道腫瘤只要做到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治療,把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tài),效果是非常好的。???比如從大腸息肉發(fā)展成為大腸癌大約需要10余年,人們完全有較為充裕的時間去阻斷息肉的癌變,為什么一定要拖到癌變腫瘤很大有癥狀了再去治療呢。所謂“早發(fā)現(xiàn)三個月,多活三十年”。雖然許多老百姓談癌色變。但對于醫(yī)生進行胃腸鏡檢查的建議,依從性很低。胃鏡腸鏡總是和“痛苦”、“恐怖”等詞匯相聯(lián)系,不到萬不得已,對于胃腸鏡檢查的第一反應依然是拒絕。這就讓潛在的胃癌大腸癌提供了快速成長的空間。 胃鏡腸鏡檢查可以無痛化。那么無痛胃腸鏡是怎么達到無痛的呢?原來是麻醉醫(yī)生全程在場,通過靜脈全麻達到無痛的。檢查前,麻醉醫(yī)生注入短效的輕度的微量的靜脈麻醉藥,讓體檢者進入睡眠狀態(tài)。檢查中體檢者在睡眠過程中,醫(yī)生可以順利、全面、仔細進行內鏡檢查,期間檢查者沒有惡心、反胃以及疼痛等感覺。檢查完成后,停用麻醉藥物,體檢者蘇醒,觀察后即可離開醫(yī)院。?高大上的體檢項目真的更好嗎??目前,有很多豪華體檢套餐,癌基因檢測、PET等“高大上”的項目。實際,無痛胃腸鏡、胸部CT平掃再加一些抽血化驗的檢查,已能覆蓋大部分常見腫瘤的篩查,對于性別、年齡不同再做針對性的體檢(例如女性婦科檢查,男性查前列腺等),完全能做到親民的價格完成最科學和完全的腫瘤篩查,希望更多的人能重視胃腸鏡的檢查,讓腫瘤君滾得遠遠的!?特別提醒以下人群應盡快做胃腸鏡診治1.50歲以上的普通人群,均應做一次胃腸鏡檢查。如有陽性發(fā)現(xiàn)(潰瘍、息肉等),在做完治療后均應定期復查。2.有食管癌、胃癌、腸癌家族史的人群可將初檢年齡提前到40歲甚至35歲。3.有不良生活習慣:抽煙、喝酒、飲食不規(guī)律或暴飲暴食或大魚大肉,喜吃腌制食品和燒烤,工作壓力大、經常熬夜。4.出現(xiàn)消化道不適的人群,比如胃部不適,上腹痛、下腹痛、反酸、噯氣、飽脹等;下腹痛,大便習慣與性狀的改變,比如每天排便一次變?yōu)榕疟愣啻?,或者便秘、便稀、便血、鼻涕狀黏液血便等?.正常體檢時發(fā)現(xiàn)CEA、CA199等消化道腫瘤標志物升高,需要盡快做胃腸鏡以進一步排查。2022年08月03日
531
0
2
-
肖衛(wèi)東主任醫(yī)師 陸軍軍醫(yī)大學新橋醫(yī)院 普通外科 腸鏡檢查是早期發(fā)現(xiàn)結直腸癌的最重要的方法,95%的腸癌是由結腸息肉演變而來,腸道息肉從良性發(fā)展到惡性,一般需要15~20年時間。一旦發(fā)現(xiàn)腸道有息肉或者小腫瘤,可立即切除,或者順便取活檢。研究表明,結腸鏡的篩查敏感性高達90%以上?!读~刀》曾發(fā)表一項大規(guī)模研究顯示,一次腸癌篩選檢查可以使發(fā)生腸癌的風險降低超過三分之一。一次腸鏡檢查可使17年內腸癌風險降低30%。腸鏡指的是通過內鏡進行腸道內的影像學檢查,腸鏡是一根直徑約1-1.5cm的管子,其頭部有攝像頭及燈光。首先其通過肛門可檢測直腸情況,進一步前進可檢測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等,主要通過其前端的攝像頭查看腸管情況??砂l(fā)現(xiàn)腫瘤、息肉、潰瘍等病變,簡單的息肉可鏡下直接切除,一般檢查時間為1小時以內,術后不影響工作學習。1、有便血、黑便等癥狀者,或長期大便潛血試驗陽性;2、大便有黏液、膿血者;3、大便次數多、不成形,或腹瀉者;4、近期出現(xiàn)的排便困難或者大便不規(guī)律者;5、大便變細變形者;6、長期腹痛、腹脹者;7、不明原因的體重減輕、消瘦者;8、不明原因的貧血者;9、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塊,需明確診斷者;10、不明原因的CEA(癌胚抗原)升高者;11、長期的慢性便秘,久治不愈者;12、慢性結腸炎,長期服藥,久治不愈者;13、懷疑結腸腫瘤,但鋇灌腸X線檢查陰性者;14、腹部CT或其他檢查發(fā)現(xiàn)腸壁增厚,需要排除結直腸癌者。15、下消化道出血,可找到出血病灶,確定出血原因,必要時可鏡下止血。16、曾患過血吸蟲病、潰瘍性結腸炎等疾病的患者。17、結直腸癌術后需定期復查腸鏡。結直腸癌術后的患者需要結腸鏡。18、已發(fā)現(xiàn)患有結腸息肉,需在結腸鏡下切除者;結直腸息肉術后可能復發(fā),應定期復查。19、有結直腸癌家族史者;20、40歲以上的人,尤其是長期高蛋白高脂肪飲食和長期酗酒者,最好常規(guī)體檢做一次結腸鏡檢查,以便盡早發(fā)現(xiàn)一些無癥狀的早期結直腸癌。1、女性妊娠期、產褥期和月經期不宜腸鏡檢查。2、發(fā)作期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呼吸衰竭不能平臥者。3、嚴重精神疾病及意識障礙不能合作者。4、不全性腸梗阻未緩解或緩解不足兩周、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活動性便血和血壓不穩(wěn)定時、腹膜炎、大量腹水、胃腸穿孔、多次腹腔手術有明確腸粘連史。5、嚴重心臟病如嚴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活動期、重度心力衰竭、嚴重高血壓;中風、昏迷、腎衰、肝功能不全、貧血、腫瘤晚期、高齡等患者全身衰弱或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時。6、腸鏡術前腸道清潔準備未成功解出稀水樣大便或僅解出少量成形大便時。7、烈性傳染病。2022年07月08日
682
0
0
腸鏡相關科普號

杜培準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培準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普外科
13粉絲2567閱讀

韓晗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晗 醫(yī)師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肛腸???/p>
602粉絲1.5萬閱讀

馬俊醫(yī)生的科普號
馬俊 主治醫(yī)師
山西白求恩醫(yī)院
普外科
294粉絲1.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