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振忠主治醫(yī)師 上海新華醫(yī)院 腫瘤科 1.無痛內鏡檢查前2小時禁水禁食,防止麻醉意外的發(fā)生。2.一般檢查后1小時可正常進食。如腸鏡檢查時取活檢,建議2小時后進食,當日飲食為低渣半流質,次日可恢復正常飲食。3.內鏡下特殊治療(如息肉摘除、止血術)后,當日需臥床休息,三天內勿劇烈運動。飲食:檢查后前兩日低渣半流質,飲食宜溫涼,忌豆?jié){、牛奶,第三日可進軟食,忌辛辣、刺激、油膩食物。4.檢查結束后可能會有腹脹不適,一般排便排氣、數(shù)小時后會逐漸消失。如有明顯不適,請及時告訴醫(yī)護人員,我們會作出相應處理。請注意腹痛、大便顏色等情況,若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腹痛或大便出血,請及時聯(lián)系5.行無痛檢查的患者,檢查當日避免駕車、進行機械或其他精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yè),以防發(fā)生意外。6.無痛內鏡檢查最好有家屬陪同,檢查結束后護送回家。2023年02月15日
1609
0
4
-
朱甲明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胃腸腫瘤外科 為什么要做腸鏡檢查?在出門診時,專科科室會給患者開必要的針對性檢查,其中腸鏡檢查作為科室中的一項輔助檢查,用于明確腸道情況、排除病變、取病理、復查等。也是進行診斷和完善下一步治療的所需檢查,而患者在不了解這項檢查的情況下得知需要做腸鏡檢查時難免有緊張、焦慮、甚至害怕的情緒,那為什么要做腸鏡檢查呢?今天就利用這篇科普文和朋友們展開了解一下腸鏡檢查。1腸鏡檢查能判斷什么?腸鏡檢查可以比較直觀的觀察到腸道黏膜的狀態(tài)和腸道內情況,以便診斷疾病和明確下一步治療,當常規(guī)手段無法明確腸道病變原因,腸鏡可以到達回盲部甚至回腸末端,直觀檢查肛門、小腸、整個結腸、直腸、回腸末段的病變情況,確定是否存在潰瘍、糜爛、炎癥、占位等,還可取腸道黏膜組織進行病理檢查,判斷病變性質是息肉還是惡性腫瘤等,用于檢查腸炎、腸潰瘍、腫瘤等多種腸道疾病。2什么情況下建議患者做腸鏡檢查?出現(xiàn)下列情況時,醫(yī)生會建議患者做腸鏡檢查:1.患者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大便習慣改變,以及出現(xiàn)腹部腫塊、腹部疼痛、便血、腹痛、便秘、慢性腹瀉、消瘦、貧血等癥狀。2.患者影像學檢查(如腹部CT,核磁共振等)懷疑腸道有病變需取病理組織進一步檢查,或鋇餐報告中腸道存在狹窄、潰瘍等病變,需進一步判斷疾病。3.患者檢驗報告顯示腫瘤指標異常升高,并出現(xiàn)腹痛不適,需通過腸鏡檢查尋找原發(fā)病灶。4.患者腸癌手術前,完善術前診斷,或術后復診。患者發(fā)現(xiàn)低位腸息肉需要排除整個腸道的息肉病變情況,或腸息肉切除后,需復查、定期隨訪。6.患者有結直腸癌和息肉病家族史應定期腸鏡檢查以排除病變,避免早癌。7.患者需進行內鏡下治療或出現(xiàn)下消化道出血,沒有發(fā)現(xiàn)出血病灶及需輔助藥物治療出血時。3腸鏡檢查的腸道準備有哪些?常用藥物瀉劑配合清理腸道,一般有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二甲硅油、甘露醇等。在服用藥物時注意多飲水,直到水樣便且較為清澈時則達到要求。2.患者需進行腸道準備,在檢查前3天內,建議盡量吃無渣或少渣的食物,避免食用帶籽的水果,便于檢查的更清楚。無痛腸鏡需要麻醉,一定要在檢查前4~6小時絕對的禁飲禁食。腸鏡檢查前4-6小時應服用洗腸藥物,當大便呈清亮、水樣提示達到較好腸道清潔程度即可。3.若腸道準備不佳,需提前告知醫(yī)生進行補救處理。通常情況下當日準備不佳,會建議再次服藥后進行檢查。4哪些情況下患者不宜做腸鏡檢查?1、絕對禁忌癥:急性重度結腸炎、急性重度潰瘍性結腸炎、急性痢疾的患者等;嚴重心肺功能衰竭、不明原因昏迷的患者等;急性彌漫性腹膜炎、腹內粘連嚴重、腹腔積液較多、腹部臟器穿孔的患者。2、相對禁忌癥:肛門和直腸部位嚴重狹窄的患者;凝血功能異常,容易出血的患者等。3、處于妊娠階段,且有意愿繼續(xù)妊娠的女性患者,不建議進行腸鏡檢查。5哪些人需要定期做腸鏡?一般建議40歲以上人群定期做腸鏡檢查,此類人群腸道易發(fā)生占位性病變,且惡變幾率較大,①患者做過腸鏡手術,如息肉切除、腸癌、腸炎等,需一年內復查;②有惡性腫瘤家族史,特別是有腸癌家族史的患者,建議每年查一次腸鏡,以便早發(fā)現(xiàn)、早診斷、早治療。③若檢查未發(fā)現(xiàn)病變一般三到五年復查一次即可,因為腸道病發(fā)展成癌癥的過程,一般要三到五年,無需每年檢查一次腸鏡。腸鏡檢查是有創(chuàng)的,不建議在短期內進行頻繁復查,但可根據(jù)患者自身情況進行一些無創(chuàng)檢查,如鋇餐、全腹ct等,再根據(jù)結果決定是否需要補充腸鏡檢查。所以腸鏡檢查很有必要且并不可怕,也是很安全的,可能有腹部輕微脹痛的不適,但只要做完后排出氣體,這種不適便能很快緩解,了解了的腸鏡的相關問題也可以放輕松的去做腸鏡啦!2022年12月04日
1112
0
5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有嚴重的化膿性肛周疾病,比如肛裂、肛膿腫等,由于患者檢查部位的疼痛,所以不適合做腸鏡;2.急性腸炎爆發(fā)期,潰瘍性腸炎的爆發(fā)階段,也不適合做腸鏡;3.妊娠期、月經(jīng)期、盆腔炎患者以及做過盆腔手術的女性,也不適合做腸鏡;4.腹膜炎、腸穿孔以及腹腔廣泛黏連導致的腸腔狹窄患者,不適合做腸鏡;5.身體虛弱、高齡以及對檢查不耐受的患者,也不適合;6.患有嚴重的心律紊亂、心肌梗塞、重度心力衰竭、哮喘發(fā)作期、?呼吸衰竭、嚴重精神失常、巨大腹主動脈瘤、腦梗急性期、腦出血、烈性傳染病,這些群體是絕對不能進行腸鏡檢查的。?2022年11月05日
1057
0
29
-
楊建民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數(shù)據(jù)表明,早期消化道腫瘤的五年生存率超過90%,而一旦到了中晚期,五年生存率則低于30%。近年來,隨著大眾健康意識的提高及醫(yī)學知識的普及,很多人都了解到了胃腸鏡這個檢查項目:胃腸鏡是發(fā)現(xiàn)胃腸道疾病及早癌的無可替代的金標準!道理都懂,可是真想做個胃腸鏡吧,不少人還是顧慮重重:做胃腸鏡會不會很難受?聽說打麻藥會影響智商?胃腸鏡要怎么預約?做胃腸鏡需要住院?什么樣的情況需要做胃腸鏡?今天咱們就專題學習一下,關于無痛胃腸鏡的這些知識。01啥是無痛胃腸鏡?傳統(tǒng)胃腸鏡就是做胃腸鏡的時候不進行注射麻醉,只在局部進行“表面麻醉”,所以在檢查過程中會有惡心、腹痛等不適。而無痛胃腸鏡,在檢查前會經(jīng)靜脈注射一定量的麻醉藥物,注射后被檢查者數(shù)十秒鐘內就會入睡,檢查結束后又能很快蘇醒,不會感受到檢查中有任何不適。無痛胃腸鏡檢查全程一般15-30分鐘左右,檢查后只需稍作休息,半小時后即可回家。無痛胃腸鏡檢查時間短、檢查結果精確、舒適度高,而且還能直接在內鏡下進行息肉摘除等治療,避免了檢查后二次內鏡治療。02做胃腸鏡會不會很難受?無痛胃腸鏡采用的是靜脈麻醉的方式,被檢查者往往還沒有察覺,就已經(jīng)被麻醉師“放倒”,沉沉睡去,再次醒來已經(jīng)在復蘇室了。我們經(jīng)常碰到有患者做完檢查醒來的時候問護士:“什么時候開始檢查呢?”那么做胃腸鏡檢查的時候會有什么感覺呢?為滿足大家好奇心,小編采訪過多位做過無痛胃腸鏡的小伙伴:胃腸鏡檢查過程中有什么感覺?大部分人是感覺睡了很香的一個覺,還有部分人說自己做了一場“美夢”。并不會有其他不適的感覺,聽起來感覺還是相當不錯哦。03打麻藥會影響智商?無痛胃腸鏡檢查的麻藥劑量,是麻醉師根據(jù)被檢查者的身高體重等情況來“量身定量”的。胃腸鏡檢查結束后一般10分鐘左右就會自動蘇醒,麻藥在6小時以內會完全分解、代謝,對人體神經(jīng)系統(tǒng)不會帶來任何后遺癥。所以無痛胃腸鏡的麻醉對人體的影響微乎其微,基本可以忽略不計,更不會讓人“變傻”。04哪些人需要做胃腸鏡?研究發(fā)現(xiàn),近95%的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這個變化過程一般是5-10年。而腸癌的高發(fā)年齡是55歲之后,因此一般建議從40歲開始就要做第一次腸鏡檢查。根據(jù)《中國結直腸癌早診早治專家共識,2020》,這些人需要做腸鏡篩查:年齡≥40歲,無論男女,長期抽煙、喝酒的群體;有結直腸息肉或結腸癌家族史;進行膽囊切除的群體,慢性闌尾炎或闌尾切除史;長期不健康生活方式者:缺少運動,高脂肪飲食,高鹽飲食者。長期便秘,腹瀉,有排便習慣改變、不明原因腹痛、便血、消瘦的群體。炎癥性腸病、家族性息肉病。05檢查出大腸息肉要不要摘除?不是所有的大腸息肉都會發(fā)生癌變。非腺瘤性息肉一般很少癌變。但炎癥性息肉容易引起便血、腹瀉、腸套疊,甚至腸梗阻等,最好摘除。腺瘤性息肉屬癌前病變,惡變的幾率較高,尤其是大于2cm的。這類息肉不會自行消退,也無法用藥物消除,如果不及時摘除,時間長了很可能發(fā)生癌變。研究發(fā)現(xiàn),近95%的大腸癌是由息肉演變而來,因此早發(fā)現(xiàn)早摘除,能夠有效防止大腸癌的發(fā)生。06專家解答01問:如何預約無痛胃腸鏡?答:可以通過體檢時增加內鏡檢查項目進行預約,或消化內科、全科門診預約。02問:做無痛胃腸鏡需要提前住院嗎?答:不需要。成功預約胃腸鏡并領取瀉藥后,護士會告知具體服用瀉藥的方法及時間,可以在家做好腸道準備,按預約的檢查時間到醫(yī)院直接進行胃腸鏡檢查即可。但如果檢查時發(fā)現(xiàn)息肉并進行了治療,術后根據(jù)具體情況有可能需要留院觀察一晚,以免出現(xiàn)異常情況。03問:無痛胃腸鏡檢查需要家屬陪同嗎?答:需要。因為檢查需要進行麻醉,且術后不建議開車,所以檢查當天務必記得邀請一位家屬陪同。04問:哪些情況不適合做胃腸鏡?答:如有以下情況想做胃腸鏡,需要提前與醫(yī)生進行充分溝通及評估:有鎮(zhèn)靜藥物過敏史,或患有容易引起窒息的疾?。辉袐D及哺乳期婦女,女士生理期;嚴重心肺疾病患者、心腦血管疾病者;嚴重打鼾者及過度肥胖者,或嚴重鼻炎期間;長期服用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波立維、華法林、泰嘉、拜瑞妥、泰必全等)、活血類藥物、藥酒期間;其他身體異常及近期服藥史。05問:胃腸鏡準備工作要怎么做?答:胃腸鏡檢查前一天,宜進食低渣、低纖維飲食(可選擇蘿卜、南瓜、藕片、山藥等少渣易消化蔬菜,避免進食芹菜、筍干、韭菜、菜莖及西紅柿皮等多纖維不易消化的蔬菜,同時避免進食帶籽的西瓜、火龍果及獼猴桃等水果)。胃腸鏡檢查前需嚴格按要求服用瀉藥進行清腸,服用期間請您來回走動,輕揉腹部,加快排泄速度。清腸后必須嚴格禁食、禁水。本文作者:浙醫(yī)二院國際醫(yī)學中心(杭州明州醫(yī)院)李丹審核:浙醫(yī)二院國際醫(yī)學中心(杭州明州醫(yī)院)楊建民2022年04月12日
1312
0
2
-
李吉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仁醫(yī)院 內窺鏡室 女性在月經(jīng)期能不能做結腸鏡檢查,這個呢,一般來說我們不建議,第一這個時候呢,子宮她的痛覺神經(jīng)比較靈敏,本身她就有腹痛腹脹的可能一些表現(xiàn),第二呢,月經(jīng)期的時候,它可能會凝血功能和一正常的時候有所區(qū)別,這個時候我們如果做結腸鏡下面的治療的話,可能更加容易導致出血的情況發(fā)生,第三呢,因為個人衛(wèi)生方面的關系啊,就是做結腸鏡檢查的時候,必須要把內褲脫掉,這個時候有可能一些血液會流了下來,這樣會導致內褲弄臟啊什么的情況發(fā)生,所以呢,處于月經(jīng)期的一些女性伴者的話,如果你想做結腸鏡檢查,那么就是等月經(jīng)干凈以后再來做檢查,這樣的話對自己對醫(yī)生都是比較方便的。2021年09月23日
674
0
0
-
2021年09月08日
908
0
0
-
許丹主治醫(yī)師 中國醫(y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yī)院撫順醫(yī)院 麻醉科 哪些情況下不適合做無痛胃腸鏡檢查?人近期有上呼吸道感染、慢阻肺、肺炎等急性發(fā)作期的患者,重度哮喘、呼吸衰竭等本身就可能存在低氧血癥患者,不建議做無痛內鏡檢查。 第二,生命體征不穩(wěn)定的患者,比如說患有心衰、心梗啊,休克啊,昏迷啊啊,肝腎的衰竭啊,嚴重的貧血啊,高齡啊,腫瘤晚期啊,還有嚴重的凝血功能異常的患者,不建議做無痛。第三,張口困難,下頜活動受限,矮胖的患者,影響呼吸道的一些患者,我們不建議做無痛,腸梗阻有嘔血、嘔吐等一些存在反流物器風險的患者不建議做無痛檢查。最后,對多種藥物或物品過敏的患者,特別是對一些豆類啊,雞蛋和蠶蛹等一些高蛋白物質過敏的患者,不建議做無痛。2021年08月31日
856
0
0
-
吳李飛主治醫(yī)師 安慶市立醫(yī)院 消化內科 原創(chuàng):胃腸病內鏡檢查都適合哪些患者?哪些患者又不適合去做?檢查之前和之后有哪些注意事項?在消化系統(tǒng)疾病的檢查方法中,內鏡是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胃鏡、大腸鏡、小腸鏡、無痛內鏡等。那么,這些檢查都適合哪些患者?哪些患者又不適合去做?檢查之前和之后有什么注意事項嗎?今天和大家一起討論一下這個話題!胃鏡胃鏡可以觀察食管、胃、十二指腸球部和降部的黏膜,以確定病變的部位及性質,并取活體組織做檢查,協(xié)助診斷上消化道炎癥、潰瘍、腫瘤、息肉、憩室、狹窄、畸形或異物等疾病。適應癥:1、存在上消化道癥狀(如燒心、吞咽困難、上腹痛、嘔吐等),懷疑有食管、胃、十二指腸病變,臨床需要確診者。2、已確診的上消化道病變,如消化性潰瘍、食管癌、胃癌等疾病治療后需要隨訪或觀察療效者。3、消化道出血,病因及部位不明者。4、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上消化道病變,需要明確性質者。5、上消化道異物者。6、需要進行內鏡下治療者,如食管胃底靜脈曲張行套扎或注射硬化劑治療,胃早癌行內鏡下黏膜剝離術(ESD)等。7、胃癌家族史及其他胃癌高危人群。8、存在幽門螺桿菌感染,需要明確是否有胃黏膜病變者,或者需要進行幽門螺桿菌培養(yǎng)及藥物敏感性試驗以指導治療者。禁忌癥:絕對禁忌:嚴重心肺功能不全、處于休克等危重狀態(tài)者、不能合作者、內鏡插入途徑有嚴重急性炎癥和內臟穿孔者。相對禁忌:心肺功能不全,出血傾向伴血紅蛋白低于50g/L,高度脊柱畸形,食管或十二指腸巨大憩室等。(胃鏡檢查示意圖)檢查前準備:1、長期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華法林等抗凝藥物的患者,需與相關科室醫(yī)生充分溝通,在醫(yī)生檢查前需停藥1周,防止發(fā)生消化道大出血。2、檢查前一天晚上10:00起開始禁食、禁水至次日檢查時。3、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可用一小口水送服降壓藥物,防止檢查過程中因血壓過高發(fā)生不良反應。4、糖尿病患者檢查當日早晨應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5、吸煙的患者,檢查前1天起還需戒煙,以免檢查時因咳嗽影響操作,同時,禁煙還可以減少胃酸分泌,便于觀察。6、檢查前需完善血常規(guī)、肝功能、凝血功能、感篩檢查。7、年紀較大的患者還需要完善胸片、心電圖、超聲心動圖等檢查,以評估患者能否耐受內鏡檢查。8、檢查后由于咽部麻醉作用未消失,仍需禁食、禁水2小時,2小時后可先試飲水,若無吞咽困難及嗆咳,再逐漸過渡到溫軟食物。9、檢查后:1-2日應避免刺激性飲食。10、若出現(xiàn)嚴重的腹痛或黑便等情況,需及時去醫(yī)院就診。胃鏡檢查的并發(fā)癥和風險主要包括出血、穿孔、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咽喉損傷、下頜關節(jié)脫臼等,但常規(guī)檢查發(fā)生幾率都非常低,而且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操作盡量避免。結腸(大腸)鏡結腸鏡可以觀察包括直腸、乙狀結腸、降結腸、橫結腸、升結腸、盲腸至回腸末端的腸道黏膜,主要用于診斷結、直腸炎癥,良惡性腫瘤,息肉,憩室等疾病。適應癥:1、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便血和持續(xù)性便潛血陽性。2、存在下消化道癥狀,如腹痛、腹瀉、便秘、腹部包塊、大便習慣改變等可疑結直腸疾病。3、鋇劑灌腸或影像學檢查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不能定性。4、炎癥性腸病做鑒別診斷或需要確定病變范圍、嚴重程度等以及治療后的復查。5、結直腸腫瘤術后或結直腸息肉切除術后的定期隨訪。禁忌癥:除胃鏡檢查的禁忌癥外,還包括腸梗阻、中毒性巨結腸、對腸道清潔劑成分過敏等情況。檢查前準備:同胃鏡檢查相似,但是高血壓患者檢查當日早晨降壓藥物照常服用。糖尿病患者檢查日晨暫停降糖藥或胰島素。檢查前1天應低渣飲食(如稀飯、面條、面包、雞蛋羹等),以提高腸道準備的清潔度,前1天晚餐后禁食(可以飲水)。腸鏡前需完善的檢查同胃鏡。腸道準備:由于過多的腸道殘留物會在檢查時影響醫(yī)生的判斷,因此腸道準備的目的在于清除腸道內容物,充分暴露腸道黏膜以便觀察。腸道清潔劑的種類方面,目前國內多用聚乙二醇電解質散、50%硫酸鎂等清潔腸道。服藥后需來回走動,否則會影響清腸效果。如有嚴重腹脹或不適,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暫停服用,待癥狀消除后再繼續(xù)服用,可以觀察大便性狀判斷腸道準備效果,若排出大便為清水樣,說明腸道準備充分。對于不能獲得充分腸道清潔的患者,可以行清潔灌腸或再次進行加強的腸道準備。(結腸鏡檢查示意圖)檢查后:出現(xiàn)輕度腹痛、腹脹為正常現(xiàn)象,與檢查時注入空氣等操作有關,無需緊張。若出現(xiàn)嚴重的腹痛、腹脹或便血,需及時就診。腹痛、腹脹等癥狀消失后即可進食、水,盡量食用軟食,如稀飯、魚類等,避免高纖維及辛辣食物。結腸鏡檢查的并發(fā)癥和風險主要包括穿孔、出血、感染、心律失常、心肌缺血、操作不成功及腸道準備過程中出現(xiàn)的水電解質紊亂等,但也都可以通過充分的術前準備和謹慎規(guī)范的操作盡量避免。超聲內鏡顧名思義,超聲內鏡就是將內鏡和超聲結合起來的消化道檢查技術。超聲內鏡興起于20世紀90年代,它通過在內鏡頭端安裝或經(jīng)操作孔道放入的微型高頻超聲探頭,在做胃鏡或腸鏡檢查的同時,不僅對食道、胃腸道病變的層次進行觀察,還可以對臨近的肝臟、膽管、胰腺等器官進行超聲掃查。消化道管壁分為許多層次,普通的胃鏡和腸鏡檢查善于觀察表面黏膜層的病變,但對黏膜層以下的病變以及胃腸道外鄰近臟器的病變就束手無策了。此時應用超聲內鏡,便可一覽無余,病變再無藏身之地。適應證:1、確定消化道粘膜下腫瘤的起源與性質2、判斷消化系腫瘤的侵犯深度并判斷有無淋巴結轉移3、判斷外科手術切除的可能性4、膽囊及膽總管中下段良惡性病變5、胰腺良惡性病變6、十二指腸壺腹部腫瘤的鑒別診斷7、顯示縱隔病變8、判斷食管靜脈曲張程度與栓塞治療的效果禁忌證:1、患者不合作2、懷疑有消化道穿孔3、急性憩室炎4、暴發(fā)性結腸炎5、心肺功能障礙者無痛內鏡無痛內鏡就是在常規(guī)檢查前,即患者擺好體位,放置口墊后,給予吸氧,由專職麻醉師靜脈注射異丙酚(短效鎮(zhèn)靜劑)30秒后使患者進入睡眠狀態(tài),然后開始進鏡檢查;退鏡時即停止給藥,操作結束后患者即刻完全清醒,恢復到檢查或治療前的狀態(tài)。適應癥、檢查前準備等:基本同于普通胃鏡和腸鏡檢查。禁忌癥:1.患有嚴重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肺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和哮喘的急性發(fā)作期、阻塞型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者,本身就存在低氧血癥,不宜做無痛內鏡;2.張口障礙、頸項或下頜活動受限、矮胖體型者會影響呼吸道的開放,也不宜做無痛內鏡;3.非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心力衰竭、心肌梗死、中風、昏迷、肝腎衰竭、嚴重貧血、重癥肌無力以及高齡衰弱等一般情況太差者,不宜做無痛內鏡;4.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食管、賁門、幽門和腸梗阻、嘔吐或嘔血者存在潴留液反流誤吸風險,應先進行胃腸減壓(就是插胃管)等預處理,排出潴留液后才能進行無痛內鏡;5.對多種藥物過敏的過敏體質者不宜無痛內鏡。6.孕婦不宜做無痛內鏡。檢查前后注意事項:1.檢查前一天避免吸煙,以免檢查時因咳嗽影響檢查。2.要有成人親友陪伴,術前取下假牙。3.檢查前一天晚飯后不應再吃東西,檢查當天早晨不應再喝水。4.告知醫(yī)生您的既往病史及藥物過敏史。5.檢查后3小時內需有人陪護。6.檢查后8小時內禁食辛辣食物,不能飲酒。7.檢查后8小時內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yè),以防意外。8.鏡下治療的,要留院觀察或遵醫(yī)囑。舒適(經(jīng)鼻、超細)胃鏡舒適胃鏡又稱經(jīng)鼻胃鏡、超細胃鏡;因其對咽部刺激較小,基本沒有痛苦,故又稱舒適胃鏡。(超細胃鏡與普通胃鏡比較)傳統(tǒng)胃鏡檢查是經(jīng)口檢查,胃鏡直徑約為10毫米,由于管徑較粗,經(jīng)口進入咽喉部刺激較大,所以患者做胃鏡檢查時常會有惡心、嘔吐等反應。經(jīng)鼻胃鏡檢查技術是近于無痛胃鏡檢查的舒適胃鏡檢查技術,鏡身直徑只有0.59cm,患者基本沒有痛苦,醫(yī)生也能夠有充足的時間更加細致地對胃內病變進行觀察,提高了對病變的診斷率。(醫(yī)生自己做經(jīng)鼻胃鏡)超細胃鏡相比普通胃鏡有以下優(yōu)點:1、細:鏡體細。普通胃鏡直徑為10毫米。經(jīng)鼻超細胃鏡直徑僅有5.9毫米。2、軟:鏡體柔軟。超細胃鏡遠比普通胃鏡柔軟,像一根粗面條,患者痛苦不明顯。3、真:圖像清晰逼真。超細胃鏡選用最新數(shù)碼成像技術,超級CCD,圖像更清晰,更逼真。4、少:痛苦少、危險少、并發(fā)癥少。對兒童、急危重癥、年老體弱和心肺功能欠佳的患者,超細胃鏡更具優(yōu)勢。5、高:診斷準確率更高,鏡下某些治療效果更好,安全系數(shù)更高。6、多:一是插入途徑多。超細胃鏡可以從鼻腔插入,也可以從口腔插入,而且不需特殊處理。二是作用多。經(jīng)鼻超細胃鏡可用于食道病檢查、胃病檢查、幽門螺桿菌檢查、病理活檢及鏡下介入治療,還可以用于胃癌普查。普通胃鏡因鏡體太粗,檢查時病人很痛苦,不適合胃癌普查。日本學者將經(jīng)鼻超細胃鏡檢查手段用于體檢以發(fā)現(xiàn)早期胃癌。另外經(jīng)鼻胃鏡檢查過程中患者可直接與醫(yī)生對話,可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況,使檢查過程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中完成。經(jīng)鼻胃鏡檢查的適應癥與一般禁忌癥與傳統(tǒng)胃鏡檢查基本相同,但更適用于心理承受能力差的患者。禁忌癥:雖然經(jīng)鼻超細胃鏡檢查的優(yōu)勢明顯,但是并不適用于有鼻腔狹窄、鼻中隔明顯曲折、急性鼻炎等患者檢查,雖其在某些胃鏡下醫(yī)治中有相當大的優(yōu)勢如上消化道支架置入、空腸養(yǎng)分管的置放等,但不適用于胃息肉的醫(yī)治或胃出血的醫(yī)治。精查胃鏡精查胃鏡是最近幾年消化界提出的概念,目的是為了提高早期胃癌的識別率。精查胃鏡是胃癌早期診斷的重大突破,有益于早期胃癌的發(fā)現(xiàn)評估及指導治療。簡單說就是要求胃鏡檢查同時進行染色、電子放大、活檢病理,在肉眼觀察基礎上盡量避免漏檢。在胃鏡發(fā)現(xiàn)疑似早癌病變不好區(qū)分,或者是事先評估屬于胃、食管癌高危人群時,應該進行精查胃鏡。(精查圖片及病理)檢查前后的準備和注意事項基本同于普通胃鏡或麻醉胃鏡,不同點在于:首先,對人員要求較高,必須是經(jīng)過早癌精查培訓且經(jīng)驗豐富的內鏡醫(yī)生進行更加細致的檢查,這樣才能更好的發(fā)現(xiàn)病灶并作出合理的檢查和判斷。有時需要在胃鏡下對食管、胃、十二指腸黏膜進行地毯式搜索,一旦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再針對性地進行染色、放大、精準活檢等手段,使消化道內的各種組織看得清清楚楚(如微血管網(wǎng)結構、微腺管結構等)。因為是“精細”檢查的時間會延長些,一般約15-30分鐘。其次,在設備方面,胃鏡必須具有高清放大功能,可以進行電子染色,有助于提高胃食管、胃早癌檢出率。如發(fā)現(xiàn)可疑病變可采用化學及電子染色,并使用放大內鏡精查,從而確定病變的具體部位、范圍及形態(tài),并詳細描述,同時拍照記錄。必要時還需要結合超聲胃鏡檢查。小腸鏡腸道準備和檢查前后注意事項,基本同于結腸鏡檢查。適應證:1、有腹瀉、腹痛、貧血、腹部包塊、惡心、嘔吐等癥狀而原因不明者。2、原因不明的消化道出血及原因不明的貧血。3、影像學檢查如鋇劑造影或其它檢查不能確定腸道病變性質者。4、已確診的腸道病變如炎癥性腸病、大腸息肉病、腸結核等需定期隨訪復查者。5、有消化道息肉等家族史,需要進行小腸鏡檢查者。6、有其它系統(tǒng)疾病或臨床其它發(fā)現(xiàn),需要小腸鏡檢查進行輔助診斷者。禁忌證:1、消化道穿孔、嚴重腸炎等有出血、穿孔高度危險性者2、腸梗阻者不得經(jīng)口準備和檢查者3、嚴重心、肺、腎、肝及精神病患者,高血壓未得到有效控制者4、其他上消化道內鏡檢查禁忌者膠囊內鏡膠囊內鏡檢查是指患者口服智能膠囊,借助消化道蠕動使之在消化道內運動、拍攝圖像,從而了解受檢者的消化道情況,對其病情做出診斷。(目前國產(chǎn)磁控膠囊內鏡已經(jīng)可以人為控制其在消化道內的運動)。適應癥:包括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不明原因缺鐵性貧血、疑似小腸腫瘤、疑似或難以控制的吸收不良綜合征、檢測非甾體類消炎藥相關性小腸黏膜損傷,及臨床上需要排除小腸疾病者,還可用于監(jiān)測并指導克羅恩病的治療及小腸息肉病綜合征的發(fā)展。禁忌癥:絕對禁忌證:無手術條件或拒絕接受任何腹部手術者(一旦膠囊滯留將通過手術取出)。相對禁忌證:已知或懷疑胃腸道梗阻、狹窄及痿管;心臟起搏器或其他電子儀器植入者;吞咽障礙者;孕婦。術前準備:檢查前需禁食10-12小時,檢查前晚行腸道清潔準備(同結腸鏡準備),以提高圖像的清晰度;術前半小時可服用適量祛泡劑,以減少泡沫對視野的影響。在服用膠囊2小時后可飲清水,4小時后可以進少許清淡食物。在膠囊電池耗盡時或膠囊經(jīng)回盲瓣進入結腸后結束檢查。膠囊內鏡檢查的并發(fā)癥包括膠囊滯留、誤吸入氣道等。膠囊內鏡檢查后膠囊停留于胃腸道2周以上則定義為膠囊滯留,應及時就診,通過外科手術或氣囊輔助式小腸鏡予以取出。至于患者是否該做內鏡檢查?是否能做內鏡檢查?做何種檢查?需要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由??漆t(yī)生判斷,做好充分準備,才能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檢查的質量,最后祝您胃腸道長治久安!僅供醫(yī)學人士參考2021年08月15日
1521
0
1
-
盛偉偉主任醫(yī)師 安徽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普外胃腸外科 我肚子不舒服,需不需要做腸鏡?我經(jīng)常拉肚子,要不要做腸鏡?我的大便有血,需不需要做腸鏡?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到底哪些情況需要做腸鏡。首先,我們說的腸鏡一般指的是大腸鏡檢查,從肛門伸進入一根帶攝像頭的鏡子,可以觀察整個大腸,還有一小部分的小腸。腸鏡檢查是非常重要的診斷和治療手段,可以早期發(fā)現(xiàn)腸道息肉、炎癥、腸癌等病變,并且可以在內鏡下取病理活檢,明確診斷,還可以內鏡下切除息肉和早期癌癥、內鏡下止血、取異物等等。第一,以下人群需要做腸鏡檢查:1、有下消化道癥狀,但是病因不明確的,例如腹瀉、便秘、大便習慣改變、腹痛、腹脹等等;2、原因不明的下消化道出血,包括顯性出血和持續(xù)性隱性出血,可表現(xiàn)為黑便或者便血,或者大便潛血試驗陽性的患者;3、低位腸梗阻及腹部包塊不能排除腸道疾病者,腸鏡可以明確診斷;5、大腸息肉和早期癌需在內鏡下摘除或切除治療;6、大腸炎癥性疾病幫助做鑒別診斷或需要確定病變范圍、病期、嚴重程度、追蹤癌前期病變的變化;7、大腸癌術后或息肉摘除后的復查和隨訪;8、用于研究大腸息肉或炎癥性腸病的自然發(fā)展史;9、不明原因的消瘦、貧血,懷疑消化道腫瘤的可能;10、結直腸手術后,需要檢查吻合口情況;11、需要行結腸腔內手術、激光治療者,如結腸息肉切除術;12、腹部包塊,尤其下腹部包塊需要明確診斷者。13、由于大腸癌在我國是高發(fā)的腫瘤,而80%的大腸癌都是由腸息肉轉變而來,早期發(fā)現(xiàn)息肉,切除息肉,可以防止息肉癌變。對于普通人群,應該從40歲左右,開始接受腸鏡的檢查,如果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可以5至10年后復查一次腸鏡,因為息肉惡變成為癌癥,至少需要5至10年的時間。14、如果家族里面有腸癌患者,特別是遺傳性結直腸癌的患者,例如林奇綜合征,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P-J綜合征的患者, 他們的后代需要做基因檢測,如果也攜帶有致病基因,需要定期接受腸鏡檢查,而且腸鏡檢查的時間要提前,復查間隔時間要更短。第二,哪些人不能做腸鏡腸鏡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有一定的風險,以下人群不適合做腸鏡:1、肛門、直腸有嚴重的化膿性炎癥,或疼痛性病灶,如肛周膿腫、肛裂;2、各種急性腸炎、嚴重的缺血性疾病及放射性結腸炎,如細菌性痢疾活動期、潰瘍性結腸炎急性期,尤其暴發(fā)型者;3、婦女妊娠期,曾做過盆腔手術及患盆腔炎者,應嚴格掌握適應癥,慎重進行,婦女月經(jīng)期一般不宜做檢查;4、腹膜炎、腸穿孔、腹腔內廣泛粘連以及各種原因導致的腸腔狹窄者;5、肝硬化腹水、腸系膜炎癥、腹部大動脈瘤、腸管高度異常屈曲及癌腫晚期伴有腹腔內廣泛轉移者;6、體弱、高齡病例以及有嚴重的心腦血管疾病,對檢查不能耐受者,檢查時必須慎重。7、小兒及精神病患者不宜施行檢查。第三,腸鏡檢查是如何操作的做腸鏡檢查的時候,你需要將松解褲帶,屈膝,左側臥位,然后醫(yī)生會在你的身上蓋一個單子,也有一次性的檢查褲,這樣只會露出肛門,遮蓋其他的隱私部位。準備好了之后,醫(yī)生會將一根帶有攝像頭的軟管,從肛門進入,通過直腸,結腸,一直到達小腸的末端,腸鏡可以360度觀察整個腸道。由于人的腸道不是直的,而是彎彎曲曲的,所以,腸鏡通過這些彎曲的時候,可能會有輕微的不適或者疼痛感,需要你保持放松,不要緊張。為了使腸鏡觀察得更加清楚,醫(yī)生在做腸鏡的時候,需要往腸道里面充氣,將結腸撐起來,讓腸粘膜充分的展露。所以,你有可能會覺得腹脹,這都是正常的,不必擔心,腸鏡結束之后,醫(yī)生會將氣體盡量的排出體外。腸鏡完全進入之后,就開始慢慢的退鏡,一邊退鏡子,一邊觀察腸道有沒有病變,例如炎癥、息肉、癌癥、出血灶等等。如果發(fā)現(xiàn)異常的地方,醫(yī)生會記錄異常病灶所在的部位,大小、數(shù)目等等,腸鏡可以拍照,將病變拍照,上傳到電腦系統(tǒng)。腸鏡還可以取活檢,如果發(fā)現(xiàn)一個息肉,要判斷息肉是否癌變,需要取一些組織,送去病理科化驗,需要3-5個工作日,才能出報告,判斷息肉是良性還是惡性。第四,腸鏡檢查注意事項1、腸鏡檢查之前,需要做腸道準備,喝瀉藥。一般是檢查的前一天下午喝瀉藥,按照瀉藥的說明書操作,直至拉出來的大便呈水樣,不含有渣。2、腸鏡檢查的前三天,最好吃無渣或者少渣的半流質飲食,少吃蔬菜和水果。如果是做息肉切除手術,不要吃牛奶和乳制品。3、檢查的當天早上,可以喝一些不含色素的糖水,防止低血糖,特別是糖尿病患者,更加需要監(jiān)測血糖。4、有服藥史需要告訴醫(yī)生,如果長期服用抗凝的藥物,需要停藥至少一周,例如阿司匹林、華法林、波立維等等。5、腸鏡檢查屬于有創(chuàng)操作,需要簽署知情同意術,如果做無痛的腸鏡,還需要麻醉簽字,需要有家屬陪同,而且檢查后24小時內不得駕駛機動車輛、進行機械操作和從事高空作業(yè)。6、腸鏡檢查后,需要觀察半個小時左右,如果沒有明顯的不適,就可以離開醫(yī)院?;丶揖涂梢哉o嬍常蛘呗犪t(yī)生的醫(yī)囑。7、在檢查結束后不久,就可以出腸鏡結果,如果有病理活檢,需要過幾個工作日,才能出結果。8、如果做了息肉切除術,醫(yī)生根據(jù)您的情況,做出適當?shù)奶幚恚枰硯滋欤o予靜脈輸液。如果沒有排血便,情況滿意,即可出院。9、腸鏡檢查后,有部分氣體積聚于腸道,可能會覺得腹脹不適,一般數(shù)小時后消失。如果腹脹明顯,應該告訴醫(yī)生或者護士,會做出相應的處理。10、如果腸鏡檢查后,出現(xiàn)持續(xù)性腹痛或者大便出血,需要及時告知醫(yī)生,以免發(fā)生意外。2021年05月16日
3229
1
2
-
傅傳剛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肛腸外科 論腸鏡檢查的重要性一說到做腸鏡檢查,第一次接受結腸鏡檢查的患者往往會存在害怕心理,那么為什么要做腸鏡檢查?約95%的腸癌是腸息肉演變而來的,腸鏡檢查可以輕易發(fā)現(xiàn)息肉,并能直接切除,這就從根本上杜絕了絕大部分腸癌的發(fā)生。腸鏡檢查是能夠幫助我們明確地檢查出腸道內部環(huán)境以及病變的一種重要檢查。提問Qustions&解答問&為什么要做腸道準備?腸道準備就是指通過飲食調整和藥物治療,使腸道內的糞便排空,使結腸內達到一種完全清潔的狀態(tài),以便結腸鏡檢查時發(fā)現(xiàn)病變。腸道準備是結腸鏡檢查不可忽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準備的好壞直接影響結腸鏡是否可以順利進行以及檢查的徹底性。因其需要利用一根軟管由肛門慢慢進入大腸,充氣后觀察大腸粘膜檢查,檢查時如果仍有很多糞便,就會影響進鏡和觀察,糞便掩蓋還會造成漏診,甚至不能完成全結腸檢查,所以需要在檢查前完成腸道清潔準備。降低手術污染風險腸道內有很多的糞便或食物殘渣,手術時可能會導致糞便泄露,污染腹腔和手術切口。而且腸管接起來的部位,也有可能被污染,造成吻合口瘺。比如因為腫瘤造成腸梗阻,腸破裂等情況,如果腸道準備進行的不徹底,術后傷口感染概率極高,甚至會造成腹腔感染等并發(fā)癥。問&怎樣進行腸道準備?臨床喝瀉藥是目前腸道準備最常見的方式,病房常見的腸道準備方式還有灌腸、開塞露等。目前我院采用和爽-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作為腸道清潔的藥物。推薦服藥兩次法,即檢查前一晚先服一次排空腸道,檢查前4小時再服一次,以保證清潔。上午腸鏡檢查于結腸鏡檢查前1天晚上8-9時將1盒和爽-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用1000ml溫水完全溶解后1小時內喝完;當日檢查前3-4小時將2盒和爽-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用2000毫升的溫開水溶解,可用量杯(兩個300毫升杯)、500毫升的礦泉水瓶子或2升的大可樂瓶測量水的體積。第一次服用600-1000毫升,以后每隔15分鐘服用250毫升,1.5-2小時內服完。不宜過快,以免嘔吐。服用后起身多活動,一般開始排黃便逐漸排稀便直至排出清水樣大便為止,排便次數(shù)多在6-8次或以上。部分患者發(fā)現(xiàn)結腸鏡檢查的瀉藥味道不佳,難以下咽。解決辦法有:采用分次服用,用吸管飲用溶液,加入澄清的飲料。無痛腸鏡檢查者最遲于麻醉前3-4小時服完,然后開始禁水,以保障麻醉安全。下午腸鏡檢查于結腸鏡檢查前1天晚上8-9時將1盒和爽-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用1000ml溫水完全溶解后喝完,檢查當日早飯可少量流食,米湯(糖尿病患者可選擇麥片)或無色能量飲料和糖水補充熱量,檢查前3-4小時開始服用和爽-復方聚乙二醇電解質散,方法同上。術前腸道準備結直腸手術前一天晚上18:00開始喝瀉藥,晚10:00后禁食禁水,部分造口手術可行灌腸,前一天晚18:00一次,當天早上6:00一次。問&瀉藥什么時候開始起效?多數(shù)情況下在給藥約1升后開始排便,當服用約1升后仍未排便時,如有嚴重腹脹或不適,可放慢服用速度或暫停服用,待癥狀消除后再繼續(xù)服用,直至排便。少數(shù)人喝瀉藥后嘔吐,如果嘔吐后沒有排便,可咨詢醫(yī)生后再次加藥。問&便秘的患者應該如何進行腸道準備?便秘患者腸道運動慢,由于長期服用各種瀉藥,對各種腸道準備的瀉藥反應性差。如果按照常規(guī)的腸道準備方法,常常腸道準備不佳,喝完瀉藥后,腸腔內仍有大量的糞渣殘留,導致檢查不清楚或者無法完成結腸鏡檢查。便秘患者可以嘗試以下幾種腸道準備的方法。1、在結腸鏡檢查前一晚加服一次瀉藥。然后在結腸鏡檢查前4小時按照上述的常規(guī)方法再次服用一次瀉藥。2、在服用瀉藥時同時口服西沙必利20mg。便秘患者由于腸蠕動較弱,腸內容物排泄遲緩,所以給予西沙必利胃腸動力藥物,通過促進腸道肌間神經(jīng)叢及壁內神經(jīng)叢節(jié)后纖維,增強腸道蠕動,促進腸道排空。3、在檢查前兩天在行無渣飲食的同時服用乳果糖口服液10ml,3次/天,然后按照上述服用瀉藥的方法服用瀉藥。乳果糖口服液具有雙糖的滲透活性,可使水、電解質保留在腸腔內而產(chǎn)生高滲效果,有導瀉功效。聯(lián)合用藥可使您的腸道準備比較充分。慎腸梗阻患者喝瀉藥需要謹慎腸梗阻的患者,盲目喝瀉藥反而容易導致腸子大量積水積氣,甚至導致腸穿孔等嚴重并發(fā)癥。因此,在喝瀉藥前最好咨詢醫(yī)生。腸鏡前注意事項:1. 檢查前第3天,低渣飲食;檢查前1天,流質飲食。禁止食用奶制品,粗纖維蔬菜,帶籽水果。2. 年老體弱患者,無痛檢查者須有成人家屬陪同;3. 女性月經(jīng)期間不宜做腸鏡。4. 如果正在服用抗血小板藥和抗凝藥物,如:阿司匹林、華法林、低分子肝素等,需要咨詢醫(yī)生評估是否需要停藥及停藥時間。5. 選擇無痛腸鏡檢查,需提前帶上心電圖檢查結果前往內鏡中心進行麻醉評估。6. 檢查當日請自備(無色糖塊)部分患者中途可能有心慌、出汗、頭暈等低血糖表現(xiàn),可臨時含服糖塊等處理。2021年03月09日
3111
0
2
腸鏡相關科普號

杜培準醫(yī)生的科普號
杜培準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普外科
13粉絲2564閱讀

徐志潔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志潔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
消化科
1053粉絲10萬閱讀

韓晗醫(yī)生的科普號
韓晗 醫(yī)師
宿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肛腸???/p>
602粉絲1.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