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是指利用 X 線、核素的 γ 線等,透過人體后,使人體內(nèi)部結構和器官在熒光屏上或膠片上顯出影像,從而了解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 。
放射診斷技術主要包括 X 線診斷、DSA 、CT、PET/CT 和 SPECT 等。
X 線
X 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在醫(yī)學上用作輔助檢查方法之一。
常規(guī)的診斷性 X 線檢查的輻射劑量很小,限制在安全范圍之內(nèi),致癌的幾率微乎其微,不需要擔心輻射而拒絕檢查。
常用的 X 線檢查方法有透視和攝片兩種。
- 透視:較經(jīng)濟、方便,并可隨意變動受檢部位作多方面的觀察,但不能留下客觀的記錄,也不易分辨細節(jié)。
- 攝片:能使受檢部位結構清晰地顯示于 X 線片上,并可作為客觀記錄長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時隨時加以研究或在復查時作比較。
DSA
DSA 即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是將注入造影劑前后拍攝的兩幀 X 線圖像經(jīng)數(shù)字化輸入圖像計算機,通過減影、增強和再成像過程來獲得清晰的純血管影像,同時實時地顯現(xiàn)血管影。
可以觀察血管的走形,有無移位、閉塞和有無異常血管。
分為全腦血管造影和脊髓血管造影兩種。
CT
CT即計算機斷層掃描,利用 X 射線對人體進行體層檢查,可以清晰地解剖人體結構斷層影像。
檢查時,平躺于 CT 掃描床上,掃描器旋轉(zhuǎn)拍攝器官或某部位的斷層圖片,所有圖片都保存在 PACS 系統(tǒng),以供調(diào)閱、疾病診斷和打印。
PET/CT
- PET:即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是一種進行功能代謝顯像的分子影像學設備,可以檢測出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細微病變 。
- PET/CT:全稱叫正電子發(fā)射斷層顯像/X 線計算機體層成像,它是將 PET 和 CT 設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用同一個檢查床和同一個圖像處理工作站,可以同時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變化及形態(tài)結構,清晰、明了、準確的反映人體全身各臟器的病變情況。
SPECT
SPECT 即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術,是將親骨性的放射性藥物 99mTc-MDP 由靜脈注入體內(nèi), 2 ~ 4 小時后通過 SPECT 設備進行全身成像的技術。
其原理是對從病人體內(nèi)發(fā)射的示蹤劑的 γ 射線成像。
能夠比較清楚的顯示全身骨骼的形態(tài),而且能反映骨骼的血液供應和代謝情況。
由于 SPECT 的成像不夠清晰,單一的 SPECT 顯像逐漸被 SPECT/CT 所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