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診斷

就診科室: 醫(yī)學影像科 

+收藏
精選內(nèi)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相關疾病
  • 3檢查目的
  • 4檢查準備
  • 5檢查部位
  • 6檢查方式
  • 7禁忌
  • 8風險

介紹

放射診斷是指利用 X 線、核素的 γ 線等,透過人體后,使人體內(nèi)部結構和器官在熒光屏上或膠片上顯出影像,從而了解人體形態(tài)結構、生理功能及病理變化 。

放射診斷技術主要包括 X 線診斷、DSA 、CT、PET/CT 和 SPECT 等。

X 線

X 線是一種波長很短的電磁波,在醫(yī)學上用作輔助檢查方法之一。

常規(guī)的診斷性 X 線檢查的輻射劑量很小,限制在安全范圍之內(nèi),致癌的幾率微乎其微,不需要擔心輻射而拒絕檢查。

常用的 X 線檢查方法有透視和攝片兩種。

  • 透視:較經(jīng)濟、方便,并可隨意變動受檢部位作多方面的觀察,但不能留下客觀的記錄,也不易分辨細節(jié)。
  • 攝片:能使受檢部位結構清晰地顯示于 X 線片上,并可作為客觀記錄長期保存,以便在需要時隨時加以研究或在復查時作比較。

DSA

DSA 即數(shù)字減影血管造影,是將注入造影劑前后拍攝的兩幀 X 線圖像經(jīng)數(shù)字化輸入圖像計算機,通過減影、增強和再成像過程來獲得清晰的純血管影像,同時實時地顯現(xiàn)血管影。

可以觀察血管的走形,有無移位、閉塞和有無異常血管。

分為全腦血管造影和脊髓血管造影兩種。

CT

CT即計算機斷層掃描,利用 X 射線對人體進行體層檢查,可以清晰地解剖人體結構斷層影像。

檢查時,平躺于 CT 掃描床上,掃描器旋轉(zhuǎn)拍攝器官或某部位的斷層圖片,所有圖片都保存在 PACS 系統(tǒng),以供調(diào)閱、疾病診斷和打印。

PET/CT

  • PET:即正電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顯像,是一種進行功能代謝顯像的分子影像學設備,可以檢測出沒有任何臨床癥狀的細微病變 。
  • PET/CT:全稱叫正電子發(fā)射斷層顯像/X 線計算機體層成像,它是將 PET 和 CT 設備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使用同一個檢查床和同一個圖像處理工作站,可以同時反映病灶的病理生理變化及形態(tài)結構,清晰、明了、準確的反映人體全身各臟器的病變情況。

SPECT

SPECT 即單光子發(fā)射計算機斷層成像術,是將親骨性的放射性藥物 99mTc-MDP 由靜脈注入體內(nèi), 2 ~ 4 小時后通過 SPECT 設備進行全身成像的技術。

其原理是對從病人體內(nèi)發(fā)射的示蹤劑的 γ 射線成像。

能夠比較清楚的顯示全身骨骼的形態(tài),而且能反映骨骼的血液供應和代謝情況。

由于 SPECT 的成像不夠清晰,單一的 SPECT 顯像逐漸被 SPECT/CT 所取代。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心腦血管影像檢查分哪幾種?

馮睿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介入中心 血管外科

相關疾病

X 線

主要包括以下疾病但不局限于此。

  • 胸部 X 線:主要用于肺炎、肺實變、肺纖維化、肺鈣化、肺部腫塊、肺不張、肺間質(zhì)病變、肺氣腫、肺部空洞、支氣管炎癥及擴張、胸腔積液、氣胸、胸膜肥厚粘連、縱膈腫瘤、心臟、血管形態(tài)、乳房腫塊診斷。
  • 腹部 X 線:主要有腹平片、消化道造影、膽囊造影。適用于食道靜脈曲張、食道裂孔疝、消化道炎癥、消化道潰瘍、消化道腫瘤、消化道息肉、消化道結核、腸梗阻、膽囊炎癥、膽結石、膽道蛔蟲病的診斷。
  • 骨、關節(jié) X 線:主要用于骨折、炎癥性和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骨風濕病、化膿性骨髓炎、骨關節(jié)腫瘤、骨關節(jié)結核、脊椎形態(tài)改變的診斷。
  • 泌尿系統(tǒng) X 線:主要用于泌尿系統(tǒng)結石、腎癌、腎盂擴張、腎積水等檢查。
  • 鼻竇 X 線:主要用于慢性鼻竇炎、鼻竇腫瘤的診斷。

DSA

主要包括以下疾病但不局限于此。

  • 頭頸部血管病變:如動脈瘤和血管畸形,判斷有無動脈狹窄,明確是否存在靜脈竇血栓。
  • 脊髓血管畸形

CT

主要包括以下疾病但不局限于此。

  • 胸部 CT:可查找肺部、縱膈、心臟、食管、大血管(主動脈)的一些病變,如:感染、結節(jié)、肺癌、肺栓塞、動脈瘤、淋巴結以及是否存在轉(zhuǎn)移瘤等。
  • 腹部 CT:可發(fā)現(xiàn)囊腫、膿腫、感染、腫瘤、淋巴結腫大、異物、腹部出血、憩室炎、炎癥性腸病和闌尾炎。
  • 尿路 CT:可以發(fā)現(xiàn)腎結石、膀胱結石或尿路阻塞。CT 靜脈腎盂造影(IVP)通過注射造影劑查找腎結石、阻塞、增生、感染或其他泌尿系統(tǒng)疾病。
  • 肝臟 CT:可以發(fā)現(xiàn)肝臟腫瘤、肝臟出血和肝臟疾病。還有助于確定黃疸的原因。
  • 胰腺 CT:可以發(fā)現(xiàn)胰腺腫瘤或胰腺炎。
  • 膽囊和膽管 CT:可檢查膽管是否堵塞、是否有膽結石。
  • 腎上腺 CT:可以發(fā)現(xiàn)腫瘤或腎上腺腫大。
  • 脾臟 CT:可用于檢查脾臟損傷或脾臟大小。
  • 骨盆 CT:可以發(fā)現(xiàn)骨盆器官問題。如,女性子宮、卵巢和輸卵管;男性前列腺和精囊等盆腔器官。
  • 手臂或雙腿 CT:可以檢查四肢問題,包括肩部、肘部、腕部、手部、臀部、髖部、膝部、踝部和雙腳。

PET/CT

主要包括以下疾病但不局限于此。

  • 腫瘤:占其臨床應用的 90%??蓞f(xié)助全身各處腫瘤的診斷、指導治療、以及治療后的療效評估和復發(fā)監(jiān)測。
  • 心臟疾病:可以將血管的狹窄、鈣化與供血區(qū)域的血流、代謝改變結合起來進行分析和診斷,以更好地指導臨床治療。
  • 腦部疾?。焊玫貙δX部病灶進行定位和分析,如癲癇定位、帕金森、癡呆的鑒別診斷,一過性腦缺血發(fā)作(TIA)和腦梗死的早期診斷和定位,并進行療效評估和預后判斷。

SPECT

主要包括以下疾病但不局限于此。

  • 心肌灌注顯像:早期診斷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心肌病。
  • 全身骨顯像:診斷骨轉(zhuǎn)移癌、原發(fā)性骨腫瘤、股骨頭壞死、骨髓炎、多發(fā)性骨髓瘤、骨質(zhì)疏松以及移植骨成活的監(jiān)測等。
  • 肺通氣-血流灌注顯像:肺栓塞、支氣管哮喘、慢阻肺的診斷以及肺功能的評估等。
  • 甲狀腺顯像:診斷甲亢、甲低、異位甲狀腺及甲狀腺結節(jié)良惡性的鑒別。
  • 腎動態(tài)顯像:腎功能的評價、移植腎功能的監(jiān)測及腎性高血壓的診斷等。
  • 腫瘤顯像:肺癌、甲狀腺癌、肝癌及乳腺癌等各類腫瘤的定性診斷。
  • 肝膽顯像:先天性膽道閉鎖、黃疸的鑒別、膽囊炎的診斷。
  • 心功能檢查:心臟功能的定量檢查。
  • 消化道出血顯像:尋找不明部位的消化道出血。
  • 甲狀旁腺顯像:診斷甲狀旁腺功能亢進癥。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核磁報告長t1t2高信號啥意思

付國建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運動醫(yī)學科

檢查目的

  • 確診疾?。嚎梢园l(fā)現(xiàn)全身各種骨關節(jié)、炎癥、腫瘤、血管等異常。
  • 輔助定位:可以在進行治療時輔助定位。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胸外術前應該做哪些相關檢查呢?

葉波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檢查準備

X 線

  • 腹部攝片前要清潔腸道。

DSA

  • 檢查前應了解病人有無禁忌證,如嚴重心腎疾病、過敏體質(zhì)等。
  • 備齊各種急救藥物與用物。
  • 用碘劑造影前應做碘過敏試驗,15 分鐘內(nèi)觀察有無胸悶、心慌、惡心、嘔吐、呼吸急促、頭暈、頭痛、蕁麻疹等,對無不良反應者方可檢查。

CT

  • 檢查前及時告知醫(yī)生相關情況:
    懷孕或可能懷孕。

    對何種藥物過敏,包括碘造影劑。

    患有心臟病、糖尿病、哮喘、多發(fā)性骨髓瘤。

    得過腎病、甲狀腺病。

    服用二甲雙胍。可能需要在檢查前后調(diào)整用藥一天。

    近 4 天內(nèi)做過鋇灌腸等鋇造影劑 X 光檢查。

  • 哺乳期女性可于檢查前儲備母乳,供寶寶在檢查后 24h 飲用。

  • 檢查前,需摘下珠寶首飾及其他金屬物品,更換專用檢查服。

  • 部分受檢者躺在 CT 的狹小空間內(nèi),會感到緊張(幽閉恐懼癥),必要時需要鎮(zhèn)靜劑放松。此類受檢者檢查結束后需有家屬陪同。

  • 根據(jù)檢查部位,確定檢查前是否禁食、禁水或憋尿。

PET/CT

  • 飲食和藥物:
    檢查前 1~ 2 天可以多飲水,停服影響檢查結果的相關食物或藥物。

    檢查當天禁食 4 ~ 6 小時,預約在上午檢查者不吃早餐,預約在下午檢查的不吃午餐。

    若疑腹部病變,則應禁食 12 小時。

    腦部檢查至少禁食 6 小時,并停服一切不必要藥物(請咨詢臨床醫(yī)師)。

    禁食前要求吃高蛋白、低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娠嫲组_水,禁飲含酒精、含糖類、咖啡類飲料。

    心臟檢查可進清淡飲食,但需在前 2 天內(nèi)禁飲咖啡、茶及酒精類飲料,停服氨茶堿類及其他擴血管類藥物(特殊情況請遵醫(yī)囑)。

    糖尿病患者可以正常服用降糖藥。

  • 如果近期做過鋇餐檢查或鋇灌腸,要求腸道鋇劑排清才可接受檢查。

  • 檢查前 1~ 2 天禁做劇烈運動。避免高強度鍛煉,以限制局部肌肉過度攝取藥物。

  • 接診醫(yī)師問診時,盡量詳細介紹診療經(jīng)過,并提供全面的病歷、化驗單、其他影像學檢查結果及圖像資料,如 B 超、X 線、CT、MR。

  • 如有以下情況請向醫(yī)生主動說明:
    糖尿病、排尿困難、二便失禁、體內(nèi)金屬異物、妊娠及哺乳、不能平臥、行動不便、意識障礙、近期是否做過鋇餐檢查等。

    如病情嚴重不能停藥者,請臨床醫(yī)生在申請單上注明。

  • 檢查前去除身上一切金屬和密度較大的物品:
    不要佩戴任何首飾。

    所穿衣物不要有金屬飾品或金屬拉鏈。

    有活動假牙應取下。

    女性受檢者還應去除帶有金屬墊圈的內(nèi)衣。

SPECT

  • 不同部位有不同的注意事項:
    全身骨骼顯像:可正常進餐,注射后多飲水,檢查前排空小便,小便不要沾染衣物和體部。

    甲狀腺顯像:檢查前去除頸部佩帶的物件,如項鏈、玉佩等。

    心肌灌注顯像:檢查前需要帶兩袋純牛奶,在注射完顯像劑之后 15 分鐘會要求喝下。

    心血池顯像:檢查前無需特殊準備。

    腎臟檢查:需要事先喝 500 到 1000 毫升的水。檢查前排空小便。

  • 檢查前去除身上佩帶的金屬物件,如皮帶、手表、鑰匙、項鏈等,以提高圖像質(zhì)量。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為什么做骨掃描讓喝大量的水?

劉進軍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肺科醫(yī)院 PET-CT中心及核醫(yī)學科

檢查方式

X 線

  • 透視時,受檢部位應貼近熒光屏,以減少放大失真。
  • 胸部攝片需要學會屏氣。

DSA

  • 有創(chuàng)檢查,需要插管和注射造影劑。
  • 將 X 線對準檢查部位,在高壓注射器向血管內(nèi)注射對比劑的過程中,機器同時連續(xù)采集多幀圖像。

CT

  • 需平躺在掃描床上,根據(jù)不同的檢查部位,技術人員會協(xié)助受檢者擺出所需體位并告知注意點。
  • 整個檢查過程中,通常受檢者一人在掃描室內(nèi),根據(jù)指示配合完成檢查。技術人員可以觀察到受檢者,醫(yī)患可通過雙向?qū)χv機進行交流。
  • 檢查過程中,應盡量保持靜止,否則可能導致圖像模糊,需重新檢查。
  • 技術人員會對重要的非檢查部位進行 X 線輻射防護。
  • CT 平掃檢查結束后可離開;CT 增強檢查在結束后需觀察 15 分鐘,無任何不適后方可離開。

PET/CT

  • 注射藥物后需安靜休息 50 分鐘或以上,候診期間避免精神緊張、情緒激動,勿與他人交談、走動,勿咀嚼,不得使用手機。
  • 顯像前需排空小便,切勿將尿液滴到衣物或皮膚上,以免影響診斷結果,如不慎發(fā)生上述情況,請及時向醫(yī)生說明。
  • 機器掃描期間一般需仰臥,舉雙臂過頭 30 分鐘,并固定肢體,避免身體移動。
  • 檢查耗時較長,要求檢查者要有一定的耐受力,對有幽閉恐懼癥、焦慮癥者或小兒患者,必要時使用松弛藥物、精神鎮(zhèn)靜藥物,需要家屬和醫(yī)護人員陪同。
  • 部分患者視情況可能需接受延時顯像,檢查結束后請在指定休息區(qū)繼續(xù)等候,得到工作人員明確通知后方可離開,請勿自行離開。

SPECT

  • 做 SPECT 檢查之前,首先要注入顯像劑,大多經(jīng)靜脈注射顯像劑,少數(shù)采用口服或其他用藥方法。顯像劑具有輻射,但是輻射的劑量在人體正常能夠承受的范圍之內(nèi)。

  • 檢查項目不同,所用顯像劑不同,其檢查所需等待的時間也不同:
    全身骨骼顯像:需在注射藥物 2.5~3 小時后才能開始依次檢查。

    甲狀腺顯像:注射藥物后等待 30 分鐘左右檢查。

    心肌灌注顯像:需在注射藥物 1 小時后才能開始依次檢查。

    心血池顯像:需注射 2 次藥物,第 2 針注射完 30 分鐘后開始檢查。

    雙腎 GFR 測定:需在檢查床邊注射藥物。

    動態(tài)顯像:所有行動態(tài)顯像者均需在檢查床邊注射藥物。

  • 在檢查的過程中,患者應避免移動身體,保證圖像質(zhì)量。

  • 所有的檢查過后一天之內(nèi)需要多喝水、多排尿,并且與孕婦和兒童保持一定的距離。對于成年人,沒有任何的影響,不需要刻意隔離。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大夫,我現(xiàn)在右側肋骨下疼,不確定是內(nèi)臟還是皮外,沒有受傷。這個我是看外科還是骨科好呢?謝謝大夫

沈陽 主治醫(yī)師 銀川市中醫(yī)醫(yī)院 中醫(yī)骨傷科

禁忌

X 線

女性在懷孕期間,尤其是孕早期,最好不要做 X 線檢查,可以選擇安全性更高的 B 超或磁共振檢查。

如果必須做 X 線檢查,可在腹部穿戴鉛圍裙以保護胎兒。

CT

兒童、育齡期女性和孕婦需權衡利弊,謹慎接受 CT 檢查,以減少輻射風險。

超聲檢查沒有輻射,有時可代替 CT 掃描。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體內(nèi)放了支架,可以做磁共振嗎?

馮睿 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部) 介入中心 血管外科

放射診斷相關科普號

梁博眾醫(yī)生的科普號

梁博眾 副主任醫(yī)師

長春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jīng)內(nèi)科

861粉絲135.3萬閱讀

傅少梅醫(yī)生的科普號

傅少梅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

乳腺外科

4532粉絲87.3萬閱讀

伍寧醫(yī)生的科普號

伍寧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胸心外科

1.1萬粉絲26.8萬閱讀

  • 1 介紹
  • 2 相關疾病
  • 3 檢查目的
  • 4 檢查準備
  • 5 檢查部位
  • 6 檢查方式
  • 7 禁忌
  • 8 風險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午夜欧美成人福利片,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