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葉波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為什么我剛見大夫后就開好多檢查?這些檢查都有必要做嗎?完善術前檢查是確保手術安全和效果的前提,醫(yī)生開的每一項檢查都有意義的哦!能具體講講嗎?看到那些檢查單都頭疼。胸外科常規(guī)檢查有九項,下面我具體講講。01心電圖由心電圖檢查我們可以診斷心律的不整以及各種心臟疾病所引起的心臟形態(tài)上的變化。該項目作為心臟功能的初步篩查,具有成本低,靈敏度高的特點。?檢查前半個小時禁止劇烈活動02肺功能肺部的手術需要把人體的肺去掉大小不等的部分,對肺的功能多少都會有一些影響。如果不對肺功能進行檢測,就不知道患者肺的功能性的儲備。03胸部CT可顯示病灶輪廓及內(nèi)部結構,縱隔、肺門有無淋巴結腫大等,CT掃描可顯示肺隱蔽部位,該檢查是胸外科圍手術期至關重要的檢查。做增強CT時:空腹4-6h,家屬陪同孕婦、碘過敏、嚴重甲亢、48h服用二甲雙胍藥物且腎功能不全者禁做去除檢查部位帶有金屬物質的內(nèi)衣和各種物品04超聲檢查心臟超聲可以有效篩查心血管常見病。腹部超聲檢查腹部臟器內(nèi)有無占位,有無受到周圍腫物或臟器的壓迫;可查出腹腔、盆腔腫大的淋巴結;還能準確判斷有無腹水,即使少量腹水也可測出??崭?-8h05氣管鏡檢查??可局部直接觀察局部組織的改變,進行活體組織檢查,送檢病理切片,進行組織分型。手術前了解氣管及支氣管腔內(nèi)情況。檢查前:空腹6-8h檢查后:責任護士會根據(jù)您的情況告知注意事項06胃鏡檢查胃鏡檢查診斷可靠、安全性高。對于有上消化道癥狀,上腹不適、吞咽不適、胃內(nèi)異物、胃息肉、食管賁門狹窄等,有重要診斷意義。檢查前:空腹6-8h檢查后:責任護士會根據(jù)您的情況告知注意事項???????07上消化道造影上消化道造影檢查是消化道疾病常用的檢查方法,對于一些重建消化道的患者,這項檢查可以判斷吻合口瘺、狹窄、以及是否可以飲水??崭?-8h08全身骨顯像了解全身骨骼有無腫瘤轉移,必要時局部加做MRI。?注射藥物后2h內(nèi)飲1000ml,多排尿09頭顱MRI對于年齡大,有過顱腦疾病患者需加做,判斷有無頭部轉移??赐炅诉@些,是不是覺得手里檢查單不再陌生了呢?小貼士入院后醫(yī)生會根據(jù)您的情況安排檢查,讓您不花冤枉錢,不走冤枉路。2022年11月23日
349
0
3
-
賽克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 神經(jīng)外科 經(jīng)常有患者入院后跟我說:“賽醫(yī)生,我在外院已經(jīng)做了MRI,為什么住院了還要再做MRI?又要多等時間,多花錢??刹豢梢圆蛔??”其實,入院后進行MRI檢查,并不是進行簡單的重復,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1)很多患者在當?shù)刈龅腗RI檢查只是平掃,沒有打增強針,因此不能很好的顯示腫瘤的大小和邊界。而入院后,需要做平掃加增強MRI,更有利于醫(yī)生在手術中全切腫瘤保護周圍正常神經(jīng)和血管。(2)外院做的MRI,一般是每5毫米掃描一層,這樣會遺漏很多重要的信息。而入院后進行的MRI檢查是薄層掃描,層厚縮小為1mm每層,能夠更好反應腫瘤的細節(jié)。另外,手術中所使用的導航定位系統(tǒng)需要導入薄層掃描數(shù)據(jù),而外院MRI達不到要求,也無法提供數(shù)字信息。(3)根據(jù)腫瘤性質的不同,入院后的MRI還要加做很多項目,用于指導診斷和手術。比如,對于膠質瘤,需要加做磁共振波譜檢測(MRS)與灌注檢查(PWI),辨別良惡性;加做DWI檢查了解神經(jīng)纖維的走行。對于腦膜瘤和垂體瘤,需要做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了解腫瘤的供血情況。因此,入院后,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情況預約進行一些必要的MRI檢查,目的還是為了更準確的術前診斷和達到更好的手術效果。2021年06月04日
2521
0
5
-
2021年04月18日
574
0
0
-
黃可南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長征醫(yī)院 胸心外科 大家好,我是胸外科黃醫(yī)生,之前有病人咨詢我說黃醫(yī)生像派的CTCCT啊,這些都有輻射,呃,聽說核磁共振沒有輻射,那我檢查肺部病變能不能用核磁共振來代替CTI,派DCT這些檢查呢?是這樣的,像XTCT和pad CT這些都有輻射,而且pad CD的輻射大于CTCT輻射大于ST,但是呢,呃,我們?yōu)槭裁丛诜尾康臋z查中還是主要推薦呢?做胸部的CT,因為在肺部病變的檢查,尤其是肺部結節(jié)的檢查方面呢,核磁共正在敏感度遠遠低于胸部CT,主要原因是肺部致足密度低則敏感性不均勻,空間分辨率低。對于膜玻璃結節(jié),尤其是純膜玻璃結節(jié),在核磁共振中它是不。 給你了,因此目前部位推薦用核磁共振來檢查肺部病變,尤其是肺部結節(jié),謝謝大家,我是徐懷科黃醫(yī)生,請大家關注我。2021年03月30日
756
0
5
-
張臨友主任醫(yī)師 哈醫(yī)大二院 胸外科 問一:CT太貴,拍個胸片不行嗎? 胸片的圖像重疊,肺小結節(jié)等小病灶易被遮擋,如心臟、肺尖及脊柱旁,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CT斷層不易漏診。 問二:CT輻射太大,經(jīng)常做CT對身體傷害大嗎? 胸部常規(guī)CT射線劑量約5msv, 胸部低劑量CT射線劑量約1msv, 國際放射防護委員會規(guī)定:公眾人群不超過5msv/年。篩查的周期一般為2年一次,所以篩查是安全的。 問三:任何一家醫(yī)院都可以篩查嗎? 首先,硬件條件必須符合,需要16排及以上CT設備;其次,掃描技術必須規(guī)范,保證圖像質量的前提下輻射劑量不超標;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診斷技術必須過硬,需要掌握早期小肺癌的CT診斷。所以建議前往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進行篩查,有相關培訓經(jīng)驗的更好。2020年10月25日
1141
0
1
-
宋賢亮主治醫(yī)師 亳州市人民醫(yī)院 影像中心 大家好,我是放射科醫(yī)師宋醫(yī)生啊,有好多網(wǎng)友會疑問,嗯,我們平時住院的時候拍了一個X線平片,結果又要做CT做完CT又要做從內(nèi)希望大家把這個視頻看完我從一個患者的病歷上,我們簡單的解讀一下,為什么要做這么多。 這是一個因外傷入院,首先拍了一個X線的正側位片從側位片上,我們可以看到二椎體有明顯的壓縮性骨折放大圖像以后我們可以看到胸12椎體呃,先是有條形的致密影,這說明有骨小梁的一個嵌插性的一個骨折,而全員也是不連續(xù)的同時,我們腰一椎體哈腰一椎體似乎有一個稍許膨脹的一個改變這個條形的稍高稍高的一個密度,但是我們報告上會提示他用12椎體及腰一二椎體壓縮性骨折修飾與椎體少邪星變,然后建議他做CT進一步檢查,這是做了一個CT的一個三維重建,從CT呢,我們可以明確胸12和腰二椎體壓縮性骨折,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腰一椎體的前緣,但是骨皮質是不連續(xù)的是有錯位的,所以從CT上,我們可以也可以診斷一一的一個壓縮性骨折。 最后患者又做了一個磁共振,我們先看看磁共振,這是T2脂肪抑制序列從其二,我們明確胸12腰一腰二椎體壓縮性骨折,但是我們可以看到胸三和胸11椎體的內(nèi)可見呈條形的一個高信號,說明我們這個骨小梁2020年05月26日
1294
0
5
-
2019年09月24日
6756
1
2
-
李明洲主任醫(yī)師 北京醫(yī)院 心內(nèi)科 冠狀動脈CT,是經(jīng)過靜脈注射造影劑顯示冠狀動脈的一種CT檢查。先CT掃描先采集數(shù)據(jù),經(jīng)過計算機處理、重建得到冠狀動脈的圖像,用來觀察冠狀動脈血管的解剖結構。主要評估冠脈有沒有先天性的畸形,血管內(nèi)有沒有斑塊形成,了解血管狹窄的程度等等。那么什么時候,什么情況下考慮做冠狀動脈CT這種檢查呢? 第1類情況,不典型的胸痛或胸悶、憋氣的癥狀,但是心電圖表現(xiàn)是正常的,或一些不確定的,模棱兩可的結果,但是呢,患者不能夠做心電圖的平板試驗這種檢查。不論是沒有這種檢查手段,還是有腿腳的不靈便不能進行平板負荷試驗,還是不愿意做這種檢查。這種時候呢,可以考慮做冠狀動脈CT檢查。 第2類情況,是患者有胸痛癥狀,但心電圖的平板負荷試驗或者是心肌核素掃描的診斷結果是模棱兩可的,或者是不確定的,這種情況下考慮做去冠脈CT檢查。 第3類情況,是對低風險冠心病患者的排除。這種情況相對在臨床上也比較常見,許多患者比較年輕,或者并沒有什么特別的易患因素,但是患者總有一些胸痛胸悶等類似的癥狀,給患者的帶來很大的精神壓力,產(chǎn)生焦慮、緊張等等這些不良情緒。做冠狀動脈CT檢查的排除能力比較強,陰性基本可以排除冠心病。 第4類情況,冠心病的易患因素比較多高危患者的篩查。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抽煙、家族史、男性或絕經(jīng)期之后的女性、年齡等因素比較多,聚集在一起,但是患者并沒有癥狀,可以用冠狀動脈CT檢查,作為一個冠心病的篩選。往往能篩查到許多冠心病的患者,從而能使這些患者及時的治療。 第5類情況,已經(jīng)冠心病,但是患者不能夠介入性的冠脈造影檢查,不能做或者是不愿意做。這種時候也可以用冠脈CT檢查做一個替代手段。 第6類情況,評估冠心病支架或搭橋效果。 第7類情況,患者有其他的心臟疾病用冠脈CT來評估冠狀動脈情況。先天性心臟病、瓣膜性心臟病心房顫動等等情況在先心病瓣膜病手術前對冠脈的一個評估。2019年09月24日
3814
1
1
-
2019年09月11日
3779
1
5
-
王芳軍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線上診療科 醫(yī)學影像學是借助各種醫(yī)學成像設備和成像技術對人體疾病進行診斷和治療的醫(yī)學學科,以各種成像手段所取得人體圖像作為診治疾病的依據(jù)。影像學在成像技術方面突飛猛進,融合了機械制造、計算機、網(wǎng)絡和信息技術等現(xiàn)代高科技成果,代表了尖端科技在醫(yī)學領域的應用水平?,F(xiàn)今,醫(yī)學影像已經(jīng)成為疾病篩查、診斷和治療決策最主要的信息來源,不會借助醫(yī)學影像來診察疾病的(內(nèi)、外、婦、兒各科)醫(yī)生已經(jīng)很難順利地完成臨床工作。因此,各科臨床醫(yī)生對影像學知識的渴求也在與日俱增。然而,影像檢查方法眾多,各有特點,如何更好、更快、更準、更有效率地應用它們呢?下面,我通過自編的幾首順口溜來簡單介紹一下。各位有興趣的朋友,還可關注搜尋本號以往發(fā)表的其他文章進一步參閱了解。影像檢查優(yōu)選原則影像技術手段多,五大檢查揪病魔,各有特長宜細辨,優(yōu)選方助起沉疴。影像檢查技術方法眾多,但可歸類為五個大類,即X線成像、CT成像、MRI成像、超聲成像和核醫(yī)學顯像,各大類中又有多種不同的技術手段。如果能夠仔細了解它們的特點、優(yōu)勢和缺點,針對不同的疾病狀態(tài)進行優(yōu)選,就可很好地把疾病病灶找出來,并將其消滅。影像檢查優(yōu)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原則,即:①安全原則:如孕婦嬰幼兒應避免做CT等有輻射的檢查,而體內(nèi)有金屬異物則要避免MRI檢查。②簡便原則:比如超聲檢查能夠解決問題的常將其作為首選,就是因為它比較簡便。③有效原則:如要看關節(jié)軟組織,給他透視照片就是白費功夫,而選擇MRI就比較合適。④經(jīng)濟原則:貴的并不等于好的,有時選擇便宜的也許能夠更簡捷地解決問題。當然,上述原則要綜合分析,不可片面追求單一原則。一、X線成像平片通常作首選,操作簡便價又廉,重疊難辨細節(jié)影,最有價值整體觀。X線檢查包括透視、攝片、造影等方法,目前以X線平片(通常稱為拍片或照片,不需要用到對比劑)最常用,它們的空間分辨力好,即能夠比較好地看到大體輪廓。操作比較簡單,費用也便宜。但它是重疊圖像,密度分辨力也比較差,所以對于細小病變或病變的細節(jié)觀察就有限度,難以避免漏誤診的可能。當然,X線檢查會有一定的輻射,如非必要,孕婦嬰幼兒應避免做X線檢查。二、CT成像CT圖像分層好,窗口測值察秋毫,密度分辨本事大,隱藏病魔無處逃。CT檢查是將X線檢查與高性能計算機技術融合的產(chǎn)物。它能夠提供人體結構的斷層圖像,即將人“切成一片片”來觀察,所以沒有象X線檢查那樣因為重疊而掩蓋病灶的問題。另一個特點是密度分辨力最好,對骨組織、肺組織的病灶檢出非常敏感。對顱內(nèi)出血等病灶也是目前最敏感的檢查方法。但是,它對于軟組織如關節(jié)內(nèi)結構的分辨力比MRI差,另外,它的輻射比X線檢查還要多些,因此,如非必要,孕婦嬰幼兒也應盡量避免做CT檢查。三、MRI成像妙趣橫生磁共振,活體解剖數(shù)據(jù)人,結構功能均能辨,惟有骨肺難稱神。MRI檢查即磁共振檢查,它不需要用到有電離輻射的X線,所以對孕婦嬰幼兒是友好的,也可以用于胎兒的檢查,不必有顧慮。它將人體置入磁場環(huán)境,通過激勵磁場產(chǎn)生共振的信號而獲取圖像,所以顯得很奇妙。它所獲得的信息非常豐富,可將人體顯示成不同方位的精細斷層圖像,對組織結構及其成份都可有比較好的評判,甚至可以感知血液的流動速度、內(nèi)臟的溫度等功能,就像是將人體完全透明化了!與CT等檢查方法比較,它對于軟組織的分辨最好(比如看有無腦梗、肝腫瘤及關節(jié)內(nèi)的結構等),只是對骨頭和肺部結構目前比CT差些。它的另一個缺點是,因為高磁場問題,如果體內(nèi)或體外帶有鐵磁性物體,會嚴重影響圖像質量,甚至出現(xiàn)危及生命的意外。四、超聲成像超聲巧用機械波,靈通廣大今勝昨,實質臟器常首選,血流細節(jié)能定奪。超聲檢查也沒有電離輻射,是一種發(fā)展迅速的有前途的影像學檢查方法,應用越來越廣。超聲檢查還有操作簡便、價格低廉、實時顯示、出結果快等優(yōu)點,在很多情況下特別是在肝、脾、腎等臟器檢查時可作為首選。超聲檢查對于血流信息的顯示也很有優(yōu)勢,所以,如果懷疑有動脈、靜脈的血栓栓塞,也常常首選 超聲檢查來評估。不過,相對于CT、MRI等檢查來說,超聲的圖像顯示比較粗糙,整體觀、客觀性也差些,并不能完全代替上述那些檢查。另外,超聲對于含氣的臟器如肺、腸以及與它們鄰近的器官也不太好顯示。五、核醫(yī)學顯像核素顯像最奇葩,能顯病魔在萌芽,功能代謝特敏感,顯示結構卻無華。核醫(yī)學顯像包括SPECT、PET等,是通過引入含有放射性核素的顯像劑到體內(nèi),這些核素物質會依其化學性質在某些臟器或病灶內(nèi)濃集(或疏離),這些放射性核素會不間斷地從體內(nèi)向外發(fā)射伽瑪射線等輻射,SPECT、PET等機器設備檢測到這些射線后即能顯示出圖像。核素顯像因為是分子代謝影像,所以能在病變還沒有改變器官形態(tài)的超早期就能顯示出其代謝、功能已經(jīng)改變的信息,因而特別敏感,在尋找腫瘤早期轉移病灶等方面有獨特價值。不過它們對解剖結構顯示就遠遠不如CT、MRI了。為了彌補這個缺憾,目前已經(jīng)有融合型設備(SPECT/CT、PET/CT、PET/MR)應用于臨床,即將核醫(yī)學顯像的功能代謝影像與CT、MRI的解剖結構影像融合互補,診斷效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核素顯像另外的缺點還有價格相對昂貴,輻射防護比較麻煩等。原文請點擊查閱個人公眾號“愛課司瑞”上發(fā)表的文章:愛課敲板|影像檢查那么多方法,有優(yōu)選竅門嗎?2019年04月26日
1657
0
0
放射診斷相關科普號

葛秋林醫(yī)生的科普號
葛秋林 主治醫(yī)師
空軍特色醫(yī)學中心
生殖醫(yī)學中心
1672粉絲2萬閱讀

蘇凱醫(yī)生的科普號
蘇凱 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胸外科
6755粉絲11.9萬閱讀

王玉玲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玉玲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輔助生殖醫(yī)學科
6615粉絲46.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