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4月11日
73
0
0
-
2023年08月01日
271
0
0
-
2022年09月20日
816
0
2
-
臧洪瑞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鼻竇炎是鼻竇黏膜非特異性炎癥,它是一種較常見的鼻部疾病,鼻竇炎可分為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急性鼻竇炎多繼發(fā)于急性鼻炎,慢性鼻竇炎常繼發(fā)于急性化膿性鼻竇炎。那么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有哪些區(qū)別呢? 急性鼻竇炎與慢性鼻竇炎的區(qū)分: 癥狀不同: 急性鼻竇炎伴有大量的膿涕,伴有惡臭味,患者有明顯的鼻塞、嗅覺下降、頭痛,偶爾伴有頭暈、發(fā)熱等癥狀。而慢性鼻竇炎,表現(xiàn)為間斷性的流鼻涕,患者有輕度的頭痛,但頭痛不是很劇烈,且不伴有發(fā)熱的表現(xiàn)。 治療不同: 急性鼻竇炎以藥物保守治療為主,主要有抗生素類藥物、抗組胺類藥物,在服用藥物的同時,可以配合鹽水洗鼻,而慢性鼻竇炎在藥物治療的同時,還需要手術治療。 鼻竇炎應該如何預防: 注意鼻腔衛(wèi)生: 生活中應多注意鼻腔的清潔衛(wèi)生,多做運動,保持身體健康,加大抵抗力,平時可以用生理鹽水洗鼻,可以起到消炎、清潔鼻腔的作用。 避免吸煙飲酒: 有煙酒嗜好者,盡量避免吸煙、飲酒,煙酒的刺激,容易引起鼻竇炎的反復發(fā)作,所以要戒掉煙酒,遠離二手煙。 改善生活環(huán)境: 改善生活環(huán)境,避免刺激性氣體或化學物質,如油漆、機油燃料等吸入,容易導致鼻腔黏膜、鼻竇黏膜的炎癥。 鼻竇炎多是感冒所引起,所以生活中要積極預防感冒,避免受涼導致鼻竇炎,加強鍛煉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抗寒力,忌辛辣、油膩、生冷食物,積極預防鼻竇炎的發(fā)生。2021年11月01日
1508
0
1
-
何飛主任醫(yī)師 杭州市紅十字會醫(yī)院 呼吸內科 每年的梅雨季節(jié),尤其是碰到雨量充沛的雨季,空氣中似乎都可以擰出水來,異常難熬。梅雨季節(jié)因其特殊的天氣特點,需要積極預防發(fā)生一些常見病,多發(fā)病,比如呼吸系統(tǒng)疾病、胃腸疾病、過敏性疾病、皮膚病、心血管疾病等,今天我們重點來聊聊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預防。梅雨季節(jié)的天氣特點是潮濕悶熱、氣壓低。這種天氣有利于病毒、霉菌、細菌、塵螨等病原體生長繁殖,過敏原增多,會導致各種急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發(fā)生、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加重及呼吸系統(tǒng)過敏性疾病發(fā)生。1.急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鼻竇炎、支氣管炎、霉菌性肺炎等;2.慢性呼吸道疾病急性加重:慢阻肺急性加重、哮喘急性發(fā)作、支氣管擴張急性加重、慢性鼻竇炎急性加重等;3.呼吸系統(tǒng)過敏性疾?。鹤儜员茄住⑦^敏性咳嗽、支氣管哮喘、變應性支氣管肺曲霉病等;梅雨季節(jié)如何預防上述常見呼吸系統(tǒng)疾?。?.注意室內衛(wèi)生,勤換被褥衣物,保持室內干燥清爽。2.梅雨期第一次使用空調或風扇前,清洗空調濾網和風扇。夜間睡眠不要貪涼,空調吹風口不要對著身體吹。如受涼身體感不適時,可以先服用生姜水或藿香正氣膠囊,癥狀不緩解及時就醫(yī)。3.平時生活中,特別是有慢性呼吸系統(tǒng)疾病的患者,盡量遠離一切發(fā)霉物,如有霉點的毛巾、水杯、衣物、水果、墻壁、沙發(fā)等,及時除霉或更換,避免霉菌吸入呼吸道誘發(fā)疾病。4.在除環(huán)境濕氣同時,積極清除體內濕氣,特別是平時脾胃功能弱體內濕氣重的朋友更應該注意,表現(xiàn)為平時舌苔白膩、大便稀溏等。體內除濕可以使用藿香、佩蘭、砂仁、草果等健脾利濕藥食同源之品。2021年06月14日
1387
0
1
-
唐林甫主任醫(yī)師 遂寧市第三人民醫(yī)院 耳鼻喉科 鼻竇炎是鼻竇粘膜的炎癥性疾病,多與鼻炎同時存在,所以也稱為鼻-鼻竇炎。是鼻科臨床中最常見的疾病之一。本病的發(fā)病率15%左右。鼻竇炎的病因學非常復雜,一般認為與呼吸道感染、過敏反應、局部解剖學異常這三大致病因素有關。鼻竇炎的常見癥狀有哪些?急性鼻竇炎全身癥狀:煩躁不安、發(fā)熱、頭痛、嗜睡;慢性鼻旁竇炎全身癥狀:頭昏、易倦、精神抑郁、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鼻塞:交替性鼻塞或持續(xù)性鼻塞;流膿涕:可有臭味或鼻涕后流;嗅覺障礙:嗅覺下降或喪失;局部疼痛和頭痛:常為鈍痛;視覺障礙:可表現(xiàn)為視力減退或失明,還可有眼球移位、復視。鼻竇炎可能會引起哪些并發(fā)癥?鼻竇炎的進展過程,可能出現(xiàn)的并發(fā)癥主要是臨近部位的感染和全身嚴重感染。最常見的累計部位是眼眶,也可出現(xiàn)咽喉炎、中耳炎。少數病原菌毒力較強或全身免疫力極其低下的患者可出現(xiàn)全身爆發(fā)性感染而危及生命。鼻竇炎的病因鼻竇炎的病因學非常復雜,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呼吸道感染、呼吸道過敏反應、鼻腔鼻竇解剖學異常是三大主要致病因素。同時氣壓傷、外傷、胃食管反流、呼吸道纖毛系統(tǒng)疾病、全身免疫學功能低下等也可成為誘因。鼻竇炎的嚴重程度與致病菌的種類、毒力強弱、抗生素耐藥性有密切關系,也與個人體質和既往基礎疾病密切相關。鼻竇炎的常見原因有哪些?感染因素:正常情況下,鼻竇內可有少量非致病菌存在,不會引起任何癥狀。受涼、感冒等引起免疫力下降,導致細菌、病毒、真菌大量繁殖,就會導致鼻竇炎。牙根感染也可累及鼻竇誘發(fā)鼻竇炎。變態(tài)反應與免疫因素:呼吸道變態(tài)反應和免疫學疾病是鼻竇炎的重要致病因素。包括:過敏性鼻炎、哮喘、鼻息肉病等。解剖異常:包括鼻中隔偏曲、泡性中鼻甲、下鼻甲肥大、鼻竇引流口堵塞等。鼻腔異物:鼻腔留存玉米、花生、黃豆。小兒常見。其它因素:長期使用鼻減充血劑可導致藥物性鼻炎可誘發(fā)鼻竇感染,長期留置胃管可引起鼻腔鼻竇感染,頭頸部放療導致放射性損傷,也會損傷鼻竇黏膜導致鼻竇感染。哪些人容易患鼻竇炎?反復上呼吸道感染,長期鼻腔填塞,腺樣體肥大,鼻腔異物;過敏性鼻炎;上列牙牙根或牙槽感染;鼻腔異物(玉米、花生、黃豆,餐巾紙。小兒常見);存在胃食管返流;長期吸煙;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yī)?如患者在感冒后2周仍有鼻堵、大量膿涕、嗅覺減退及頭痛,要高度懷疑鼻竇炎。如果患者出現(xiàn)頭痛加重或出現(xiàn)發(fā)熱等全身癥狀應及時就醫(yī)。鼻竇炎如何治療?非手術治療病變輕者、急性患者、不伴有解剖畸形者,醫(yī)生一般會采用藥物治療(包括全身和局部藥物治療) ,一般2-4周左右即可取得較好療效;手術治療手術目的是以解除鼻腔鼻竇解剖學異常、重建解剖結構、通暢鼻腔鼻竇的通氣和引流。對于長期反復發(fā)作久治不愈(大于3個月)的慢性鼻竇炎可以考慮手術治療。對于小兒患者,腺樣體肥大是造成鼻竇炎的重要原因,研究報道認為,對10歲以下反復發(fā)作的兒童慢性鼻竇炎患者實行腺樣體切除術,可避免50%~89%的鼻竇炎再發(fā)。鼻竇炎的預防戒煙酒:吸煙會導致鼻腔黏膜受損,飲酒會導致胃食管返流加重,削弱機體抵抗力;·積極治療感冒:避免遷延不愈導致鼻竇繼發(fā)感染;·三歲以下小兒避免玩耍細小顆粒狀物,谷物等,避免成為鼻腔異物誘發(fā)鼻旁竇炎;積極治療小兒腺樣體肥大:肥大的腺樣體會堵塞鼻腔鼻竇引流通道,造成感染;·積極治療胃食管返流、過敏性鼻炎、哮喘:這些基礎疾病會加重鼻旁竇炎癥狀。往期回顧這件事人人都做過,10個做9個錯,極易導致耳聾!是什么阻礙了孩子的智慧與美貌并存改天,不再重逢?2020年08月29日
2164
0
3
-
2020年03月01日
2075
0
73
-
2019年09月23日
12764
0
2
-
周詩侗副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人民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真菌性鼻及鼻竇炎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鼻腔和(或)鼻竇的炎性疾病。本病不少見,值得重視,病原菌多為曲霉菌和毛霉菌。一、分類及臨床表現(xiàn)真菌性鼻及鼻竇炎分為兩大類型:1、非侵襲型真菌性鼻及鼻竇炎:最為常見,好發(fā)于成年女性。真菌局限在粘膜表面生長繁殖,不侵人粘膜內。臨床經過比較緩慢。病灶或位于鼻腔或位于鼻竇。位于鼻竇者,通常僅局限于一個竇,其中以上領竇最常見,篩竇次之,原發(fā)蝶竇較少,額竇罕見。本型又分為:(1)真菌球:主要癥狀有鼻塞,流涕,涕中偶可帶血,頭痛,面部壓迫感等。此外,鼻涕中尚可含有污穢的碎屑或干酪狀物,偶可出現(xiàn)綠色膠膿狀分泌物,患者自覺鼻內有霉臭氣。前鼻鏡檢查時可見鼻黏膜充血,腫脹,中鼻道可有膿液,中鼻甲正?;蛴邢⑷鈽幼儭1歉]內鏡檢查時可見:竇腔內有形狀不規(guī)則的團塊,質軟如泥,少數硬如堅石。顏色各異,如灰色、綠色、黃色、紅褐色或黑褐色等等,竇黏膜水腫或增厚,但無真菌侵犯。CT可見病變竇腔模糊,并可見不規(guī)則的軟組織影,但無骨質破壞征象。有時可見竇腔內存在散在的、主要由病灶內的金屬元素形成的高密度影。由于曲菌團塊中含有較高濃度的鈣、鐵、錳、銅、銀、鎘及汞等磁性元素,可降低MRI信號,故T1信號減低,T2信號明顯減低或信號缺失(長T1短T2,且無增強)的影像特征。(2)變應性真菌性鼻及鼻竇炎:是由鼻及鼻竇內感染的真菌引起的IgE(或嗜酸粒細胞)介導的鼻和鼻竇的I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病變多位于單側鼻竇,亦可為雙側,屬非侵襲型;但也可轉變?yōu)榻u型。本病常見于青年和成年人。臨床表現(xiàn)與慢性鼻竇炎、鼻息肉相似,但長期反復發(fā)作,常規(guī)治療無效。病變多見于額竇、篩竇和上領竇??珊喜⒅夤芟2∽冞M展一般比較緩慢,重癥者鼻竇可呈膨脹性發(fā)展,并向周圍擴散,出現(xiàn)面頰部腫脹、膨隆、眼球突出、運動受限、視力減退、失明等眼眶甚至腦神經麻痹等顱內并發(fā)癥。鼻內鏡下可見竇腔黏膜水腫、息肉樣變或伴息肉生長,竇腔內有變應性粘蛋白存留。此種免疫性粘蛋白標本于HE染色后,其基質為淡染的嗜酸或嗜堿性物質,其中有大量散在的退變或破裂的嗜酸性粒細胞,以及大小不一、呈淡橙色的夏科-雷登結晶。標本用Gomori銀染后可見其中的真菌菌絲。CT掃描示鼻竇內有均勻不一致的密度增高影,骨壁可吸收變薄,甚至破壞。MRI示竇腔中央為低信號,周邊可為高信號。2.侵襲型真菌性鼻及鼻竇炎:此型較少見。真菌侵人黏膜及骨組織內,侵犯、破壞血管。形成血栓,嚴重者黏膜壞死、骨質破壞,向鄰近鼻竇或周圍組織器官,如眼、顱底等擴散。致病真菌多為曲霉菌或(和)毛霉菌,此外尚可為鏈格子菌等。本型可有多個竇腔受累,CT掃描可見鼻竇有骨質破壞;病情嚴重者,可出現(xiàn)面頰部腫脹,眼結膜充血、眼肌麻痹、眼球突出和視力減退等;如病變循血管或直接侵犯顱底,可并發(fā)基底腦膜炎等鼻腦真菌病而導致死亡。侵襲型又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個亞型。(1)慢性侵襲型真菌性鼻及鼻竇炎:本病起病隱匿,進展緩怪,病程一般在4周以上。初始癥狀與非侵襲型相似,但涕中帶血者較多見,頭痛較重,常侵及多個鼻竇。病情發(fā)展后,骨質出現(xiàn)破壞,竇腔蓄積粘稠膿液,伴硬、軟不一,顏色各異的團塊;黏膜明顯腫脹、增厚,色暗紅,表面不平,呈顆粒狀,質脆,重者黏膜壞死、變黑。晚期侵犯臨近組織或器官,如急性侵襲型?;颊咧杏邪樘悄虿?、白血病或長期應用糖皮質激素者。本型若得以早期診斷,積極治療,多可治愈。晚期病例常有復發(fā),預后較差。(2)急性侵襲型真菌性鼻及鼻竇炎:本型病情極為嚴重,發(fā)展極其迅猛,又稱暴發(fā)型。該型發(fā)生于全身極度衰竭或有免疫缺陷的病例,如白血病化療后的小兒,晚期惡性腫瘤(惡病質)等。臨床上可見下鼻甲和鼻中隔前端結痂,痂皮下有壞疽,而患者可無任何癥狀,或僅訴鼻塞,鼻出血。數日內病損擴展至鼻腔外側壁及多個鼻竇,眼眶,硬、軟腭和顱內出現(xiàn)面部腫脹,球結膜水腫、眼球突出、球后疼痛,高燒,顱內高壓,偏癱,腦神經麻痹,頸強直等,并迅速昏迷,死亡。本型常合并肺、肝、脾的真菌性損害。二、診斷臨床上凡遇以下情況,應疑及本病,并進行相應的檢查:①經抗生素和一般治療無任何好轉的慢性鼻竇炎;②不明原因的鼻涕中帶血;③涕中混雜有污穢的痂皮碎屑或干酪狀物,或鼻涕有霉臭者;④鼻腔和竇腔內有灰白色、褐色、黑色等形狀不規(guī)則的干酪狀團塊或“結石”時。如組織學檢查中找到典型的菌絲,并結合真菌培養(yǎng)結果,可做出診斷。1、影像學檢查:鼻竇CT掃描中,非侵襲型者僅見單個(真菌球)或單側鼻竇內出現(xiàn)密度不均勻一致的陰影,其中尚有散在的、大小不一的致密影。侵襲型者除上述表現(xiàn)外,尚可見骨質破壞。MRI檢查:T1信號減低,T2信號明顯減低或信號缺失(長T1短T2,且無增強)。疑有顱內或眶內浸犯時,宜行MRI。2、組織學檢查:侵襲型者,在黏膜組織切片中,可見組織化膿、壞死、肉芽腫和血栓形成,并可見真菌菌絲,偶見孢子。非侵襲型者,黏膜大致正常。在Gomori銀染色的真菌團塊切片中,真菌的形態(tài)更為清晰。3.真菌培養(yǎng):由于曲菌、毛霉菌是實驗室內常見的污染菌,因此,僅根據一次陽性培養(yǎng)結果,尚不足肯定診斷,如數次培養(yǎng)均為該菌,方可確診。此外,如標本采集時間不當,真菌已失散或死亡,雖為真菌感染,亦可出現(xiàn)陰性結果。此外,本病診斷時應注意和慢性鼻竇炎,萎縮性鼻炎,NK/T細胞淋巴瘤,惡性腫瘤等鑒別。三、并發(fā)癥主要為鼻腦真菌病:鼻和鼻竇真菌病并發(fā)顱內真菌感染所致之鼻腦真菌病,大多因感染直接向顱內蔓延而來,而不像肺或腸道真菌病那樣,主要通過血行播散所致。鼻腦真菌病包括真菌性基底腦膜炎、腦梗死、腦壞死、腦膿腫及真菌性肉芽腫等。顱腦MRI(軸位及冠狀位)有助于診斷。其他有眼眶、內臟等真菌并發(fā)癥。四、治療1、手術治療:對非侵襲型和侵襲型真菌病,宜采用手術治療。非侵襲型者,可經鼻竇內鏡徹底清除病灶,保留正常黏膜。侵襲型者應徹底清除病灶及病變黏膜和骨壁。在此基礎上,可輔以伊曲康唑等懸液沖洗術腔。2.全身治療:對病情重篤的急性侵襲型,患者極度衰竭而不能耐受手術時,應首先全身治療。(1)抗真菌藥物:真菌球術后不用全身抗真菌藥,侵襲型手術后需用抗真菌藥物治療,如伊曲康唑0.1-0.2g/次,2次/d,或兩性霉素B 0.1-0.25mg/kg.d,可逐漸增至1mg/kg.d,靜脈滴注,嚴重的侵襲型首選二性霉素B。(2)激素:變應性真菌性鼻及鼻竇炎除用局部糖皮質激素噴霧劑噴鼻外,還應口服潑尼松等糖皮質激素藥物控制。(3〕增強抵抗力:重癥病例可輸血、血漿、白蛋自等。五、預防1.注意防塵,尤其是打谷場的農民、皮毛工作者、園藝工作者等。2.積極治療原發(fā)病,提高機體抵抗力,如糖尿病、嚴重貧血、肝病、鼻竇炎等。3.廣泛開展衛(wèi)生宣教,防止濫用抗生素和糖皮質激素等。本文系周詩侗醫(yī)生授權好大夫在線(www.sshealther.com)發(fā)布,未經授權請勿轉載。2017年09月16日
8776
2
5
-
李會娟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呼吸科 兒醫(yī)宣教 2016-06-05鄭州市兒童醫(yī)院 小兒鼻竇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見病,多表現(xiàn)為鼻堵、流膿涕、頭痛等,與一般的上呼吸道感染不容易區(qū)別,但是如果感冒一周后仍不緩解,而且黃膿涕不斷,需考慮鼻竇炎。小孩因為不會擤鼻,鼻涕較多時還可經鼻腔后部流到口腔內引起小孩咳嗽。由于小兒有很多同時合并腺樣體肥大等疾病,也更容易患上呼吸道感染,故鼻竇炎容易反復發(fā)作。 導致兒童鼻竇炎的病因有以下幾點: 1、兒童鼻竇竇口相對較大,感冒易經竇口侵入鼻竇;且鼻腔及鼻道狹窄,通氣和引流不暢;鼻竇功能尚未成熟:年紀越小,患上鼻竇炎的機率就越大。 2、自身抗病能力及對外界的適應能力均較差,易患感冒,上呼吸道感染和急性傳染病(如麻疹、百日咳、猩紅熱和流行性感冒等)。 3、扁桃體腫大或腺樣體肥大影響正常呼吸。 4、先天性免疫機能不全或特應性體質,如哮喘、過敏性鼻炎等,小孩的過敏性鼻炎約有65%會并發(fā)鼻竇炎。 5、在不清潔水中游泳或跳水。 6、易發(fā)生鼻腔異物、鼻外傷而繼發(fā)感染。最常見的致病菌為肺炎球菌、鏈球菌和葡萄球菌。 得了鼻炎了,有哪些表現(xiàn)呢? 1、急性鼻竇炎:早期癥狀與急性鼻炎或感冒相似,但全身癥狀較成人明顯。故除鼻塞、膿涕多外,可有發(fā)熱、脫水、精神萎靡或煩躁不安、呼吸急促、拒食、甚至抽搐等表現(xiàn)。同時伴有咽痛、咳嗽;也可伴發(fā)急性中耳炎、鼻出血等;較大兒童可能主訴頭痛或一側面頰疼痛。 2、慢性鼻竇炎:主要表現(xiàn)間歇性或經常性鼻塞、粘液性或粘膿性鼻涕,常頻發(fā)鼻出血,病重者可表現(xiàn)有精神不振,胃納差,體重下降或低熱??赡馨橛邢贅芋w肥大、慢性中耳炎、貧血,風濕病,關節(jié)痛,感冒,胃腸或腎臟疾病等全身性疾病。由于長期鼻阻塞和張口呼吸,導致患兒頜面,胸部以及智力等發(fā)育不良。 我們家長如何檢查孩子,是否得了鼻竇炎呢? 依據病史、癥狀、體征及檢查一般可以診斷,但是兒童鼻竇炎由于癥狀不明顯,患兒不知主訴,并且檢查時不配合,因此在診斷方面較成人困難。 1、在孩子患感冒1周以上,經治療鼻塞、流涕等癥狀未見減輕反而加重,鼻塞及黃膿涕增加,應考慮有鼻竇炎的可能。 2、全身癥狀較成人明顯:如急性鼻竇炎可有發(fā)高燒及中毒癥狀,甚至出現(xiàn)脫水、抽搐,有時可有惡心、嘔吐、咳嗽等,慢性鼻竇炎可有低熱、精神不振、食欲欠佳、體重下降、記憶力差等癥狀。 3、鼻腔及局部自檢:急性鼻竇炎時,鼻竇鄰近軟組織的紅、腫、壓痛及鼻涕倒流入咽部的現(xiàn)象較成人多見,鼻腔檢查非常重要,可用小兒鼻鏡作前鼻孔檢查,粘膜呈急性充血、腫脹;鼻腔內蓄有大量膿涕。慢性鼻竇炎則可見鼻前庭結痂。 必須強調,兒童鼻竇炎常常不是一個孤立的疾病,急性者常以上呼吸道感染的并發(fā)癥出現(xiàn),但癥狀和體征比“上感”更為嚴重,慢性者常伴有臨近器官的病變,如中耳炎、腺樣體肥大、哮喘及支氣管炎等并發(fā)癥。 因此,需要積極的預防鼻竇炎: 1、及時治療感冒,扁桃體炎。 2、平時注意鼻腔衛(wèi)生,養(yǎng)成早晚洗鼻的良好衛(wèi)生習慣?!?3、早晨可用冷水洗臉,可以有效增強鼻腔粘膜的抗病能力?! ?4、平時可常做鼻部按摩。注意加強鍛煉以增強體質?! ?5、嚴禁辛辣等刺激性食品。 6、急性發(fā)作時,多加休息。臥室應明亮,保持室內空氣流通。但要避免直接吹風及陽光直射。 7、有牙病者,要徹底治療。 8、游泳時姿勢要正確,盡量做到頭部露出水面。 9、注意擤涕方法。鼻塞多涕者,宜按塞一側鼻孔,稍稍用力外擤。之后交替而擤。鼻涕過濃時以鹽水洗鼻,避免傷及鼻粘膜?! ?10、在感冒流行期間,外出戴口罩,避免公眾集會,盡量少去公共場所,對發(fā)病者做好隔離工作,對污染的室內可用白醋熏蒸進行空氣消毒。 家庭護理: 1.鼻竇炎的治療分為全身及局部兩類。全身治療主要是使用抗生素,因為鼻竇炎多為細菌特別是化膿菌引起,所以使用抗生素十分必要,也是十分有效的。最好采用肌肉注射或靜脈點滴。效果要比口服快。注意用藥后的反應。 2.局部治療主要是引流膿液及局部滴藥,常用的局部引流方法叫陰壓法,要到醫(yī)院去做。這種療法每天一次,五天為一療程,通常進行幾個療程之后,就會收到良好效果。 3.簡易的局部治療還屬往鼻腔內滴藥,這樣藥液可以直接接觸鼻粘膜。從而充分發(fā)揮藥效,操作也簡單。 4.滴鼻藥如麻黃素等多有苦味,滴鼻時容易流到咽后部,病兒會感覺不適,所以滴藥后都可用清水漱口,以清除咽部殘留藥液。 5.麻黃素收縮血管,暫時減輕充血使鼻腔通暢,但因其還有后擴張作用。不久鼻堵又復出現(xiàn),鑒于這種副作用,麻黃素不可多用,更不適合于小嬰兒。 6.房間內要通風換氣,保持適當濕度。 7.病兒病愈后游泳時不可使鼻腔進水,以防鼻竇炎復發(fā)。2016年06月05日
4315
0
1
鼻竇炎相關科普號

孟令照醫(yī)生的科普號
孟令照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耳鼻喉科
2452粉絲17.3萬閱讀

任洪濤醫(yī)生的科普號
任洪濤 醫(yī)師
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直門醫(yī)院洛陽醫(yī)院
兒科
677粉絲23.5萬閱讀

楊后民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后民 副主任醫(yī)師
咸寧市中醫(yī)醫(yī)院
眼耳鼻喉科
261粉絲10.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