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07月06日
262
0
0
-
王再興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龍崗區(qū)耳鼻咽喉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鼻咽癌是我國南方地區(qū)常見的頭頸部惡性腫瘤,發(fā)病率較其他地區(qū)高,由于鼻咽部位于顱底的中間部位,位置深在,很難早期發(fā)現腫瘤,鼻咽癌一旦發(fā)現,75%的患者已經是晚期了,通常認為一旦確診鼻咽癌,建議放療及化療為主的治療,確實目前標準的放化療及調強放療的應用,鼻咽癌治療的生存率較前明顯提高,但是由于晚期患者對放療的效應相對減弱,放化療后復發(fā)的機會大大增加,一旦是放療后2年左右復發(fā),如果選擇再次放化療,治療效果非常不好,5年生存率僅為8%-30%,最重要的是再次放療引起的放療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就比較高了,特別是顱神經損傷,反射性骨壞死等并發(fā)癥,特別影響生活質量,而且放療的損傷容易導致頸內動脈破裂,后期引起局部大出血導致死亡。鑒于鼻咽癌放化療術后局部復發(fā)的患者,再次放化療效果較差,那么外科手術治療就需要被重視,特別是隨著內鏡技術的發(fā)展,內鏡下鼻咽部腫瘤切除術的治療效果明顯大于傳統的開放性手術,而手術引起的副損傷也明顯減少,相比再程放療的并發(fā)癥更少,可以有效控制腫瘤的情況下,提高患者的生活治療,這是其他治療方法無法比擬的,所以,外科手術作為替代治療的方法成為復發(fā)性鼻咽癌患者的重要選擇。鼻咽癌放化療后復發(fā)病灶屬于早期的,如T1/T2期的病例,內鏡手術可以做到完全切除腫瘤,2年的總體生存率達到100%。這個也是美國癌癥聯合委員會推薦的方法。腫瘤范圍較大的T3-T4的復發(fā)性鼻咽癌患者也可以進行內鏡手術治療,并且也是安全,有效,2年生存率達到74%左右,這是復旦大學眼耳鼻咽喉醫(yī)院鼻顱底外科團隊的臨床研究成果。最重要的是患者全身情況良好,可耐受氣管插管全麻手術,這是手術的首要條件。常規(guī)的鼻咽癌手術需要在面部進行切開,開放鼻咽部的腫瘤進行切除,雖然可以切除腫瘤,提高生存率,但是患者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也遺留面部的疤痕,隨著鼻內鏡技術的發(fā)展,內鏡經鼻進行鼻咽部及顱底腫瘤的切除可以實現徹底切除腫瘤病變的同時,保留正常是的神經功能,對于局部復發(fā)的鼻咽癌病人,經鼻內鏡下手術治療是目前最推薦的治療方法之一,同事內鏡手術住院時間短,恢復快,術后5-7天可以出院。深圳市龍崗區(qū)耳鼻咽喉醫(yī)院鼻顱底外科引進北京宣武醫(yī)院張秋航教授,在國內頂級顱底外科專家張秋航教授的帶領下,鼻顱底外科(張秋航教授、王再興副主任醫(yī)師)率先在龍崗區(qū)開展了鼻內鏡下鼻咽惡性腫瘤切除術,鼻顱底腫瘤手術等新技術新項目,填補了龍崗區(qū)多項技術空白,特別是復發(fā)性鼻咽癌的內鏡手術,為龍崗區(qū)乃至深圳市周邊地區(qū)的鼻咽癌放療術后復發(fā)患者帶來福音。2024年06月18日
126
0
0
-
黃晶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協和醫(yī)院 腫瘤中心 在給鼻咽癌患者的診療過程中,我有時候會建議一部分患者服用卡培他濱,但是,經常會有患者拿到藥后不久又拿著說明書來問我:“黃醫(yī)生,你是不是給我開錯藥了?藥物說明書上沒寫這個藥能治療鼻咽癌呀?”今天,我就來為大家解釋一下卡培他濱在鼻咽癌患者中的治療作用。首先,大家需要知道“卡培他濱”是一種可以在體內轉變成5-FU(氟尿嘧啶)的抗代謝類化療藥物,當前說明書標注用于乳腺癌及結直腸癌,的確沒有注明可以治療鼻咽癌,所以,目前使用這個藥物治療鼻咽癌確實屬于“超說明書用藥”。但是,在鼻咽癌患者中使用這種卡培他濱并不屬于濫用藥物,因為在NCCN、CSCO、CACA等各大中外鼻咽癌治療指南里,明確提到可以使用卡培他濱治療部分鼻咽癌患者。因此,對于部分鼻咽癌患者使用卡培他濱并不是用錯了藥!那么,卡培他濱對鼻咽癌患者是如何發(fā)揮作用的呢?第一,患者口服卡培他濱后在身體里會轉化為5-FU(氟尿嘧啶)發(fā)揮作用,而5-FU是早已被證實可以治療鼻咽癌患者的一種化療藥物,可以對鼻咽癌細胞產生直接殺傷作用;第二,在鼻咽癌患者中,卡培他濱使用的方法通常是“節(jié)拍化療方式”,這是一種低劑量,不間斷,高頻率的給藥方式,研究表明節(jié)拍化療可以在患者體內產生抗腫瘤血管生成,調節(jié)免疫應答等抗腫瘤作用,而低劑量的化療藥物并未給患者帶來明顯的化療毒性。因此,在部分鼻咽癌患者中使用卡培他濱可以起到“一石多鳥”的作用?,F在,大家應該都明白了鼻咽癌患者是可以使用卡培他濱的。但是,我還要強調一點的是,不是所有鼻咽癌患者都需要使用它。目前治療指南以及臨床研究推薦,對于晚期或復發(fā)轉移性鼻咽癌患者,卡培他濱維持治療是主要治療方案之一。而對于有高危復發(fā)風險因素的局部晚期鼻咽癌接受完根治性治療后,也可以酌情選擇使用卡培他濱維持治療。2024年03月23日
483
0
0
-
鄭立崗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線上診療科 來自廣東佛山的羅先生由于鼻咽癌進行了放療,腫瘤控制了,效果很好。但是他自覺耳朵堵塞感明顯,聽力也不如之前了。這種感覺讓他感到非常的不舒服,嚴重影響心情。于是他找到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要求能治療一下自己的耳朵。檢查后發(fā)現羅先生的雙側鼓膜增厚,鼓室中有積液??紤]是放療導致的放射性中耳炎,鼓室積液。這種情況一般吃藥效果差,需要鼓膜置管,引流積液和通氣。由于比較難受,就及時安排了門診耳內鏡下雙側鼓膜置管手術,術中可見雙側鼓室較大分泌物,放置通氣管后自覺聽力有提高,耳朵堵塞感有緩解。對于放療后耳朵堵塞感及聽力下降的患者,及時的來耳鼻喉檢查和治療是非常有必要的。關于鼻咽癌放療后的各種并發(fā)癥,如果您還有什么問題,歡迎留言和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進一步交流。2023年12月16日
144
0
0
-
丁秀平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第一醫(y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放療科 放療注意事項:放療約30-35次,5次/周,約1個半月時間。(1)全身反應:乏力、食欲下降、惡心、嘔吐。鼓勵進食!(2)骨髓抑制:白細胞、血紅蛋白、血小板減少。處理:每周二查血1次(否則停放療),8:00,不需空腹。(3)口腔軟腭部潰瘍:每次放療口含器保護,放療7-8次出現,13-14次癥狀明顯,部分患者因舌體有受照還會出現舌體潰瘍、味覺改變,一般暫時且部分可逆,放療后2-4個月恢復。多喝水,外用潰瘍軟膏對癥處理。注:進食是任務,而非享受,必須進食!(4)鼻腔黏膜反應:放療7-8次出現,13-14次明顯,可有干燥、充血、水腫、潰瘍。處理:生理鹽水鼻腔沖洗,1-2次/天,自備紅霉素眼膏,必要時外用涂抹減輕癥狀。(5)出血:放療中黏膜損傷,血管裸露,可出現出血,量大可能出現窒息危及生命。處理:若出現鼻涕帶血,立即找主管大夫開止血藥,必要時輸液止血。(6)放射性齲齒及放射性骨壞死:放療前拔除壞牙,放療中注意口腔衛(wèi)生,超軟牙刷刷牙,放療后3年不能拔牙,否則易出現頜骨壞死,甚至骨髓炎、敗血癥。(7)感染:咳嗽、咳黃痰,需對癥用藥,必要時抗炎治療。(8)眼部分泌物增多,視力下降:因病變位置影響,眼球、視神經有一定受量,部分敏感患者可能需犧牲患側視神經,治療后可能出現視力下降,鼻淚管可因水腫出現不暢,眼部分泌物增多,注意保持清潔干燥。日間放療的患者,每周至少3次找主管醫(yī)師溝通病情,觀察黏膜反應情況,且放療期間有任何不良反應,請盡快與主管大夫溝通,及時處理!另,對患者的陪護至關重要,家屬要多關心,多鼓勵,做好護理和照顧?;颊咧委熯^程反應較大,較痛苦,因吞咽疼痛,進食少,體重減輕明顯,但,沒有堅持不下來的,希望患者做好心理準備,樂觀面對,積極處理,努力進食,請遵從醫(yī)囑和上述各注意事項,以保證能順利完成治療,盡快康復!山東省腫瘤醫(yī)院頭頸放療二病區(qū)丁秀平2023年10月25日
147
0
0
-
倪曉光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內鏡科 鼻咽癌是頭頸部常見的惡性腫瘤,也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惡性腫瘤。 世界上大概有一半兒的鼻咽癌呢,都是在我們中國,我們中國有很多的鼻咽癌的高發(fā)地區(qū),那么許多患者以及朋友們得了鼻癌以后呢,咨詢我是胃大夫,我得鼻咽癌是不是得抓緊時間做手術???其實呢,這是對鼻咽癌缺乏基本的認知。 鼻咽癌的治療上呢,是以放化療為主的,而不是做手術,大家看這個病例,那鼻咽部癌治療以前呢,得看到明顯的腫物,我們通過采用放化療的治療手段,大家可以看到在鼻咽癌放療結束的時候呢,腫瘤就完全消掉了,就可以避免患者接受手術的痛苦,那么放療過程呢,基本上沒有太大的痛苦,大家可以放心安全的接受放置治療。2023年07月12日
217
1
7
-
鄭立崗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廣東 線上診療科 對接來自廣西賀州的陳先生來到佛山復星禪誠醫(yī)院找到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要求醫(yī)治自己右耳的流膿問題,由于已經找其他醫(yī)院和醫(yī)生治療了幾個月了,越來越重了,所以他非常的焦慮和擔心。陳先生幾年前發(fā)現鼻咽癌,于2020年中山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行鼻咽部惡性腫瘤放療,放療后一直還可以。但最近半年耳朵開始流膿,門診吃了幾個月的藥和耳內鏡清理,置管等治療就是好不了。最后找到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希望能幫他徹底的解決。我了解和評估了一下患者的情況,考慮不適藥物的問題,可能是放療后中耳有肉芽組織,導致長期不干耳。建議他做耳內鏡微創(chuàng)手術,清除中耳內的肉芽組織。由于之前越治越重,太痛苦了。知道可以手術治療后,當即辦理了入院。這次做的是局麻耳內鏡中耳炎微創(chuàng)手術,打好局麻后患者就不痛了,不用做任何的體表切口,直接翻起外耳道鼓膜皮瓣??梢钥吹焦氖抑休^多的放療后肉芽組織,術中予以徹底清理后取耳屏軟骨修剪后修補鼓膜,鼓膜修補好后檢查了兩遍確認沒問題后就結束了手術。這個患者到目前為止已經術后7周多了,過來復診過3次,效果非常的好,患者對于目前的情況很滿意。關于鼻咽癌放療后耳朵流膿,如果您還有什么問題,歡迎留言和耳鼻喉鄭立崗醫(yī)生進一步交流。2023年04月07日
124
0
0
-
余洪猛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五官科醫(yī)院 鼻科 如何通過顱內外血管搭橋治療晚期復發(fā)性鼻咽癌?張煥康1,張曉華1,戴炯1,劉全,薛凱,顧曄,趙衛(wèi)東,鄭實興,宋小樂,孫希才?,余洪猛?01前言晚期復發(fā)性鼻咽癌可廣泛侵犯顱底重要結構,為了保障手術的安全,在進行腫瘤擴大切除前需要結合腫瘤與血管的關系對頸內動脈進行評估與處理。根據頸內動脈球囊閉塞試驗(balloonocclusiontest,BOT)的結果不同,可選擇的方案有:頸內動脈栓塞[1]、術中DSA實時護航[2]、覆膜支架置入[3]、顱內外血管搭橋(EC-ICbypass)等。顱內外血管搭橋可以增加顱內供血,降低缺血性腦卒中風險,是BOT陽性患者重要的治療手段。本期我們結合具體病例,為大家介紹顱內外血管搭橋在晚期復發(fā)性鼻咽癌手術中的應用。02顱內外血管搭橋術顱內外血管搭橋術是將顱外動脈系統的血液直接引向顱內,提高局部腦血流量,恢復其正常功能,同時也增加側支循環(huán)不良區(qū)域的腦組織供血,提高腦血管儲備能力和對腦梗死的耐受力。自從Yasargil完成了第一例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術起,顱內外血管搭橋術取得了飛速發(fā)展。顱內外血管搭橋術在顱底腫瘤、復雜動脈瘤、煙霧病、慢性缺血性腦血管病中的治療作用已得到肯定。(1)適應癥晚期復發(fā)性鼻咽癌患者,如果術前MRI檢查顯示腫瘤累及頸內動脈,導致頸內動脈變形、狹窄,腫瘤無法從頸內動脈安全分離,則需要行頸內動脈切除。此時需要進行BOT試驗。①如果患者BOT陰性,可以考慮頸內動脈栓塞。②如果患者BOT陽性,需要先行顱內外血管搭橋,再行頸內動脈栓塞。(2)手術方式適用于復發(fā)性鼻咽癌外科治療的顱內外血管搭橋術主要有兩種:1)低流量搭橋:指將頸外動脈分支與顱內血管直接行端側吻合,常用的搭橋方式有:顳淺動脈-大腦中動脈搭橋等。2)高流量搭橋:指通過選擇增加供血動脈或受血動脈血管直徑來增加腦血流量,其間經移植血管吻合,常用的搭橋方式有:頸外動脈-大隱靜脈-大腦中動脈搭橋等。(3)術后護理1)嚴格控制血壓,避免產生低血壓;2)避免頭部搭橋區(qū)域受壓,影響橋血管的血流,包括避免頭部繃帶過緊,避免戴眼鏡,避免使用過硬的枕頭。3)顱內外血管搭橋術后按時口服阿司匹林,鼻咽癌擴大切除術前一周左右停用。(4)顱內外血管搭橋術的優(yōu)缺點顱內外血管搭橋術的優(yōu)點包括:1)增加顱內血供,降低腦卒中風險。2)搭橋后可行頸內動脈栓塞,提高手術全切率,降低術中、術后頸內動脈大出血風險。顱內外血管搭橋術的缺點包括:1)搭橋血管穿經顳肌,無法使用同側顳肌瓣進行顱底修復。2)顱內外血管搭橋術是一項復雜的手術,創(chuàng)傷較大,并且有搭橋血管閉塞的風險。討論對于累及頸內動脈的鼻顱底腫瘤,建議在鼻顱底手術前,預先對頸內動脈進行干預。不同的預處理方案要參考腫瘤與頸內動脈的具體關系、患者的全身情況、患者的經濟能力、術者擅長的領域。顱內外血管搭橋術+內鏡鼻咽癌擴大切除術為BOT陽性的晚期復發(fā)性鼻咽癌患者治療提供了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案。其增加了顱內血供,降低了術中術后大出血風險,提高了手術全切率。未來需要長時間隨訪來探討該方案的遠期療效。2023年03月29日
362
0
5
-
張濤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科院腫瘤醫(yī)院 放射治療科 本文內容通過搜索互聯網獲得2018年9月羽毛球名將李宗偉診斷為鼻咽癌III期,到臺灣接受質子放療。盡管質子放療對周圍正常器官保護的會更好一些,但仍然不可避免產生黏膜炎,而引起疼痛。黏膜炎引起的疼痛,一般在放療期間出現,放療后半個月到一個月后會慢慢恢復。鼻咽癌是通過放療能夠治愈的腫瘤。放療可以選擇的技術包括質子放療和光子放療,光子放療可以選擇的放療技術包括調強放療,旋轉調強放療,TOMO。射波刀、速鋒刀、伽馬刀并不適合應用于鼻咽癌的根治性放療。新聞中報道的的質子放療花費高達936萬。實際上,在國內,質子放療已經開展,一般費用在20萬至30萬之間。2023年03月27日
422
0
4
-
藺強主任醫(yī)師 華北石油管理局總醫(yī)院 腫瘤科 由于鼻咽腔位置深在又狹小,其鄰近有許多重要的血管、神經、淋巴組織等,脂肪瘤腫瘤,腺樣腫瘤,肺腫瘤疼,肺部腫瘤癌,腦袋里腫瘤,臉上長腫瘤,導致手術治療非常困難,不易做到根治性切除。的病理特性以低分化癌為最多,其惡性程度較高,對放射線較敏感,這對放射治療提供了有利條件。在足量的放射治療后,可以獲得控制或根治。鼻咽癌雖易有顱底、咽旁、頸淋巴結轉移和侵犯,但放射治療也完全能覆蓋這些區(qū)域。所以,放射治療是治療鼻咽癌的首選方法。資料表明:鼻咽癌用單純放射治療,總的5年生存率已達到50%左右;早期鼻咽癌,無鼻咽腔外侵犯、無頸淋巴結轉移者,治后5年生存率可達80%~90%。即便是晚期病人經正規(guī)的積極治療,仍有三分之一以上的病人獲得5年以上的生存期。近年放射治療的方法不斷改進,簡單介紹如下:1、常規(guī)外照射:治療常采用高能射線,由鈷治療機產生的γ線或醫(yī)用直線加速器發(fā)生的高能x線,頸部照射可選用穿透性較低的輻射線即電子線。參照臨床檢查、影像學材料、病理類型等設計照射野,照射野內第一階段腫瘤劑量在3周半至4周時間,達36~40戈瑞(gy)。在第二階段按腫瘤退縮程度調整治療野繼續(xù)放療。鼻咽癌根治性放射治療,顱底鼻咽部照射量約在6~8周內予以腫瘤劑量60~80戈瑞;頸淋巴結根治性放射劑量約在6~7周內給予腫瘤劑量60~70戈瑞,若無頸淋巴結轉移時則頸部給予45~50戈瑞的預防劑量即可。2、鼻咽腔內后裝放射治療:采用高劑量率的微型銥源(198ir),由計算機控制的馬達正確地將放射源輸送到被照射部位,由治療計劃系統做個體化計劃設計,療效肯定。目前對病期較早的鼻咽癌在常規(guī)外照射到一定劑量后,輔以高劑量率近距離腔內后裝治療,或因根治性外照射后有鼻咽壁的較限局的殘存或復發(fā)病灶時,可加用高劑量率近距離腔內后裝補量放療,獲得較好的效果。3、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立體定向放療,即人們稱為x刀。是用高能直線加速器發(fā)生的x線束,對被照射部位用多個小野等中心旋轉照射。這一方法的優(yōu)點是既可嚴格地保護鼻咽腔鄰近的重要器官少受或免受射線的照射,又使腫瘤部位得到最大可能的劑量,得以有效地殺滅腫瘤細胞。初程治療的鼻咽癌病人,在足量外照射后,咽旁間隙有腫瘤殘存或鄰近顱底骨破壞尚未控制,病變范圍在4厘米直徑以內,以立體定向放射針對殘存病灶補量。鼻咽癌足量照射后復發(fā)病人,經病理證實,用外照射及立體定向放射治療,針對病灶處推高劑量,效果較滿意。4、調強適形放射治療:目前用調強適形放療鼻咽癌還處在摸索階段。適形放療使高劑量分布區(qū)與腫瘤區(qū)的三維形狀的適合度比常規(guī)外照射大有提高。病人在放療前應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做好潔齒、拔去齲齒殘根、移去金屬牙冠、保持口腔衛(wèi)生;及時治療頭頸部的感染病灶;戒煙酒、防感冒、改善全身情況。放射治療結束后,仍應定期去醫(yī)院復查。恢復期內須注意飲食調理,注意勞逸起居,預防感冒、感染。須注意保護放射區(qū)的皮膚免受刺激或外傷,前胸后背痛是癌癥嗎,醫(yī)生得了癌癥,潮州癌癥,社交癌癥,菏澤癌癥多,小公舉癌癥,重視心理康復與體能康復,保持樂觀的態(tài)度,適當參加社交活動。2023年03月23日
312
0
1
鼻咽癌相關科普號

李德志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德志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頭頸外科
3809粉絲19.9萬閱讀

張江洲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江洲 副主任醫(yī)師
武漢市第八醫(yī)院
腫瘤科
73粉絲13.3萬閱讀

蔣懷禮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懷禮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耳鼻咽喉頭頸外科
1萬粉絲44.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