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菁主治醫(yī)師 衡陽市婦幼保健院 小兒眼科 孩子最近老眨眼,有時候還特用力會不會是近視了?還有些家長會擔心會不會是抽動癥?“眨眼”是眼科門診非常常見的癥狀,尤其是眼睛比較敏感、同時又不太會表達的小朋友,眨眼可能是家長最先觀察到的異常情況。孩子頻繁眨眼的原因通常有兩大類,一類就是和眼睛有關的,另一類則和眼睛本身無關。和眼睛有關的原因會導致孩子眨眼頻繁的眼部異常有:屈光不正,簡單說就是近視、遠視或散光;斜視或視功能異常;倒睫毛;眼表炎癥:如過敏性結膜炎、瞼緣炎;干眼癥和眼睛本身無關的原因抽動癥今天主要和大家分享下如何區(qū)分過敏性結膜炎和抽動癥。另外過敏性結膜炎變成抽動癥的征兆,是從孩子開始頻繁眨眼睛、甚至使勁擠眼睛開始的,家長們也要注意區(qū)分。什么叫頻繁眨眼睛眨一次眼平均需要400毫秒,大多數(shù)人每分鐘眨眼10~20次,通常在15次左右。如果頻率遠遠超過這個次數(shù),需要警惕孩子是不是存在頻繁眨眼睛的情況。如何區(qū)分過敏性結膜炎和抽動癥眼睛表現(xiàn):抽動癥:幾乎沒有疼痛;幾乎沒有發(fā)紅;幾乎沒有分泌物過敏性結膜炎癢癢、發(fā)紅、流淚;分泌物增多、異物感;干澀、怕光癥狀表現(xiàn):抽動癥:頻繁眨眼;擠眼睛、聳鼻子;咧嘴、清嗓子;很少揉眼睛過敏性結膜炎眼睛發(fā)癢;眼球發(fā)紅;頻繁揉眼睛無法改善孩子細小的行為差別,診斷的結果將會完全不同:如果只是癢癢,考慮是過敏性結膜炎。要注意,有些誤診,可能會認為孩子只是細菌感染性或病毒性的結膜炎。繼而長期開具抗生素來抗病毒,或是讓孩子使用一些眼藥水,其中所含的防腐劑容易對角膜引起損傷,導致孩子眨眼越來越厲害,嚴重的會長期不愈。如果升級成頻繁眨眼,就不能再當做結膜炎去調理,而有可能是抽動癥!一些過敏性結膜炎的孩子在長期的眼科治療下,癥狀沒有明顯好轉;且在沒有明顯的眼部體征同時,眨眼非常厲害,這時候就需要首先去做檢查、排除抽動癥的可能。結膜炎的防治方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能更好地預防結膜炎的發(fā)生:不要用手觸摸眼睛經常洗手每天使用干凈的毛巾不要共用毛巾經常更換床上用品如果出現(xiàn)了結膜炎癥狀,理想的是去兒童醫(yī)院眼科檢查眼部結構并提供診斷。通常情況下,結膜炎的治療以緩解癥狀為主,醫(yī)務人員可能會建議:病毒性結膜炎會在1~2周內自行消失,不需要使用藥物。細菌性結膜炎可能會使用到抗生素滴劑、消炎藥和人工淚液。必須按醫(yī)生處方購買。過敏性結膜炎可能會使用到口服抗組胺藥或抗組胺滴劑。除此之外,在治療結膜炎期間,保持眼部清潔是必不可少的:使用溫暖、干凈的毛巾擦去眼睛的分泌物或粘著物,這樣會使孩子感覺舒適些。可以使用人工淚液或其他舒緩的滴眼液清潔眼睛,防止瘙癢。用藥請咨詢醫(yī)生。盡可能避免孩子揉眼睛。抽動癥痊愈路上的輔助手段:忌口+營養(yǎng)國內外有非常多的案例和文獻,都指向通過忌口不耐受食物,可以不同程度緩解人體的“過敏”癥狀,降低炎癥反應。比如鼻炎、鼻竇炎、濕疹、結膜炎、咽炎、腺樣體肥大、哮喘、腹瀉便秘、抽動、自閉、多動、抑郁、疲勞等等,甚至許多慢性病、癌癥、自身免疫病等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許多國內治療抽動的頂級兒科專家,會給孩子開出各種主流抗組胺藥抗過敏藥,讓孩子查IgE過敏源、IgG食物不耐受、腸道菌群、MTHFR葉酸代謝基因等等,通過這些相關治療手段和干預方式,很多孩子有了明顯的好轉,甚至部分還“痊愈”了。忌口不但避開了讓我們“發(fā)炎”的食物,也減輕了消化系統(tǒng)的負擔,也間接的讓腸道微生物更加平衡。這種改善是多方面的,孩子的改善有快有慢,中間也可能會出現(xiàn)“好轉反應”,不慌。很多抽動的孩子,單純通過忌口,就讓癥狀大幅度的緩解甚至停止。更多的孩子通過忌口,鼻炎好了、濕疹好了、大便好了、腺樣體小了、情緒好了、注意力集中了……不論是檢測結果、文獻總結、還是實戰(zhàn)經驗,有抽動的孩子,往往都缺乏一些營養(yǎng)素或礦物質。尤其是現(xiàn)代飲食,大量攝入各種加工食品、精制的碳水化合物、糖、添加劑等不耐受食物,孩子會更加缺乏真正的營養(yǎng)。加上孩子還在暗中“過敏”,全身或者局部的炎癥,也消耗了巨量營養(yǎng)。更別提土壤營養(yǎng)流失、環(huán)境毒素、壓力、感染等因素讓人體雪上加霜!而這些元素的缺乏和體內慢性炎癥有著直接和間接的關系,比如B族維生素、鎂、鋅、鐵、鈣等,以及其他常見的有:益生菌、益生元、魚油、DHA、歐米伽3。有“過敏”就會有炎癥,炎癥到哪,哪里就會有損傷,消除炎癥是讓孩子走向痊愈的一個重要輔助手段。2024年06月10日
669
0
0
-
陳育才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兒科 今天我們從最基礎的開始聊起,全面認識抽動障礙(TicDisorder,TD)。這是一種什么病?有多少患者?如何治療?可以痊愈嗎?1.抽動癥是什么???答:抽動癥又叫抽動障礙(TicDisorder,TD),是一組起病于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的常見神經精神疾病,以突然的、快速的、反復的、無節(jié)奏的運動或發(fā)聲抽動為特征。臨床表現(xiàn)多種多樣,有運動性抽動,也有發(fā)聲性抽動,可以單個癥狀起病,也可多個癥狀聯(lián)合起病,常見癥狀如:眨眼、張口、吸鼻子、擠眉弄眼、甩頭、仰頭、吸肚子、清嗓子、怪叫、發(fā)怪音、說臟話或咒罵等,可伴有異常的感覺,比如脖子酸、肢體不適、咽部異物感等,但無感染或累及臟器的器質性病變證據(jù)。除此之外,部分抽動障礙的孩子還會合并多動、注意力不集中、焦慮、沖動、強迫癥、睡眠障礙等癥狀。所有抽動癥狀均出現(xiàn)在白天清醒時期,在緊張、焦慮、或專注時明顯增多,身心放松時減少,熟睡后全部消失。2.抽動癥是怎么來的?答:抽動障礙最早18世紀初期由法國醫(yī)生Jean-MarcGaspardItard首次報道了這個疾病,后來18世紀晚期被命名為GillesdelaTourette綜合征(簡稱Tourette綜合征,TS),20世紀80年代兒科醫(yī)生首次將TS概念引入我國。在我國的文學和臨床實踐中,TS被翻譯成為抽動穢語綜合癥,但僅代表目前DSM-5診斷標準中抽動障礙的最嚴重類型,臨床中有更多的孩子出現(xiàn)不自主抽動而無模仿語言和污穢的語言,同時也避免兒童因抽動穢語綜合征這一診斷遭受歧視,故抽動障礙已經逐漸代替抽動穢語綜合癥。近年來,通過公共教育、網絡宣傳,已大大提高了公眾對抽動障礙的認識,對抽動障礙患者的關愛,我國抽動障礙協(xié)作組提出,自2020年起每年的10月30日定為抽動障礙關愛日。3.患抽動癥的孩子多么?答:抽動障礙在全球均普遍流行,在所有種族、民族和人口中都很常見,輕度的抽動影響多達20%的學齡兒童。在我國兒童中也是一種非常常見的疾病,流行病調查發(fā)現(xiàn),每100個孩子里就有6個短暫的抽動障礙,2個慢性的抽動障礙,0.3個抽動穢語綜合癥患者。目前我國14億人口中有20%以上的人群處于0-18歲年齡段,因此據(jù)估計,中國有大約1000多萬兒童和青少年患有輕度的抽動障礙,約100萬的兒童和青少年患有抽動穢語綜合癥。4.抽動癥怎么治療?答:抽動障礙的治療一般根據(jù)其嚴重程度不同,采取的治療方式也不一樣。如果抽動不影響日常生活或學?;顒?,對于輕度的抽動障礙患者可以先醫(yī)學宣教和心理支持,適當給予觀察,并定期隨訪。對于中重度的抽動障礙患者治療可以先嘗試非藥物干預(醫(yī)學教育、心理支持、家長管理培訓、學校教育支持、認知行為治療等),行為治療可以與藥物治療相結合。藥物治療方面,當前我國抽動障礙診療專家共識推薦的一線藥物:鹽酸硫必利、阿立哌唑、可樂定透皮貼片、菖麻熄風片(中成藥)、九味熄風顆粒(中成藥)。二線藥物:氟哌啶醇、利培酮、托吡酯。藥物治療一般小劑量起步,循序漸進,分多個階段進行,每一步都要仔細評估藥物的療效、副作用和方案調整的必要性,整個療程通常需要1-2年,如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應持續(xù)治療6-12個月,維持劑量一般為以前最大劑量的1/2-2/3;維持治療后,如癥狀得到控制,可逐步停藥,停藥期應循序漸進,至少1-3個月。5.抽動癥能治好嗎?答:抽動障礙整體治療效果是良好的,多數(shù)的抽動障礙患者在青春期或成年期會緩解,抽動障礙兒童長大后可以像健康的成年人一樣工作和生活。僅有20%左右的抽動障礙患者的抽動會延續(xù)到終生,影響了他們的生活質量和職業(yè)生涯。門診時間:周三全天,周六全天(上海市兒童醫(yī)院瀘定路院區(qū))??????????周四上午,北京西路院區(qū)網絡門診時間:周二,及周五晚上。2024年05月14日
1657
0
2
-
2024年03月21日
302
0
1
-
2023年11月12日
312
0
1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抽動障礙指的是一種起病于兒童時期、以抽動為主要表現(xiàn)的神經精神疾病,俗稱抽動癥。表現(xiàn)為身體一個部位或多個部位突然、無目的、快速、刻板的肌肉收縮,男孩發(fā)病率明顯高于女孩。2.抽動障礙表現(xiàn)形式多種多樣,主要分兩種形式:運動性抽動和發(fā)聲性抽動。3.運動性抽動可以表現(xiàn)為不自主的、反復出現(xiàn)的、快速的眨眼、皺眉、張口、伸舌、噘嘴、皺鼻子、點頭、仰頭、搖頭、斜頸、聳肩、移動手指、握拳、甩手、踏步、屈膝、挺胸、收腹、扭腰等或者更復雜的一連串動作。4.發(fā)聲性抽動可以表現(xiàn)為吸氣、清嗓子、咆哮、哼唱、咳嗽、尖叫、叫喊、呼嚕聲、吐口水、吹口哨、抽吸、亂叫、學動物叫,甚至反復說一句短語或一句臟話等。5.由于抽動障礙無法通過明確的檢查來確診,且癥狀多樣,容易造成誤診,讓孩子走了不少彎路。一般來說,抽動障礙起病年齡在18歲之前,4~8歲最多見,平均年齡約為6歲,在10~12歲最嚴重。由于不少抽動障礙患兒合并有過敏體質,所以換季段時間發(fā)病人數(shù)會明顯多起來。2023年11月11日
1759
0
23
-
張欽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眼科 孩子總眨眼是怎么回事???你經常能碰到家長這樣的煩惱啊,我看他總是眨眼睛,擠眼睛,我真想給他幾下,怎么就老得眨眼睛,實際孩子也不想啊,有時候不自知,那就是自己不知道啊,那有時候真的難受啊,咱們得分析原因,解決了問題自然就不眨了,哪用得著咱們去提醒了。今天啊,我給大家好好總結分析一下孩子眨眼的原因啊,無外乎這幾點啊,千萬別焦慮啊,只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這問題自然迎刃而解。孩子第一大眨眼原因就是言表問題,包括過敏、干眼,還有瞼板腺的問題。之前一期視頻中講過啊,急性的眼癢往往是過敏,但慢性的超過六周的眼癢還可能是干眼以及瞼板腺功能障礙。所以孩子出現(xiàn)眨眼啊,第一個要帶孩子看的顯然是眼科啊,萬一暫時不方便去醫(yī)院,還想判斷是不是眼科問題啊,可以簡單的做一下冷敷,同時呢,使用一點不含防腐劑的人工內液,如果看上去明顯有好轉啊,那基本就是剛才咱們說的這幾個問題料。如果孩子能明確的表達自己有營養(yǎng)眼干或。 它眼膜啊,那顯然就是眼部的問題,對于是不是上來就先把抗過敏藥使用上啊,那還這倒不絕對啊,很多過敏經過簡單多次冷敷啊,加上不再接觸過敏原是可以好轉的,如果自己測試了一下啊,不像是眼科問題,那還可能是什么問2023年10月29日
148
0
1
-
劉佳民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河北 精神科 抽動癥(tourettesyndrome)是抽動障礙(ticdisorder)中最有代表性、表現(xiàn)最復雜、最嚴重、診斷和治療最困難的一種類型,表現(xiàn)為進行性發(fā)展的反復發(fā)作的不自主多部位運動抽動,同時伴有一種或多種爆發(fā)性發(fā)聲抽動和穢語。抽動癥如何分類/分型/分期?根據(jù)抽動表現(xiàn)可分為運動性抽動和發(fā)聲性抽動。只有運動性抽動表示患者處于病程的初期,癥狀較易控制;既有運動性抽動又有發(fā)聲性抽動意味著疾病發(fā)展到中期,治療效果較差,易加重或復發(fā)。會累及哪些部位或器官?抽動一般從頭面部先開始,逐漸發(fā)展到頸部、肩部、肢體和軀干。會傳染嗎?不會。能治愈嗎?會復發(fā)嗎?治愈:長期規(guī)律服藥可控制癥狀,部分患兒到少年后期癥狀逐漸好轉,甚至治愈。但也有部分患兒癥狀持續(xù)到成年,甚至終生。復發(fā):停藥后癥狀極易加重或復發(fā)。會遺傳嗎?可能會遺傳?;颊咧饕憩F(xiàn)為不自主的、突發(fā)的、快速的、重復的、無節(jié)律的多部位、形式多樣的運動性抽動,伴一種或多種爆發(fā)性的發(fā)聲抽動。大約1/3的患兒會出現(xiàn)穢語癥狀,且多在青春期左右出現(xiàn)。部分患兒還可出現(xiàn)模仿言語、模仿動作、模仿表情等[2]。常見癥狀有哪些?多數(shù)抽動癥患兒具有不同的抽動表現(xiàn),可以是運動性的(運動性抽動),也可以是聲音性的(發(fā)聲性抽動),可持續(xù)數(shù)秒或數(shù)分鐘:運動性抽動:眨眼、斜眼、皺眉、揚眉、張口、伸舌、噘嘴、歪嘴、舔嘴唇、皺鼻、點頭、仰頭、搖頭、斜脖子、聳肩、動手指、搓手、握拳、動手腕、舉臂、伸展或內旋手臂、動腳趾、伸腿、抖腿、踮腳、蹬腳、伸膝、屈膝、挺胸、收腹、扭腰等、擠眉弄眼、扮鬼臉、眼球轉動、旋扭手指、甩手、拍手、揮舞上臂、刺戳動作、四肢甩動、用拳擊胸、彎腰動作、下頜觸膝、扭動軀干、跳動、下蹲、跪姿、踢腿、靠膝、跺腳、蹦、跳、扔、敲打、觸摸、嗅、修飾發(fā)鬢、走路轉圈、后退動作等。發(fā)聲性抽動:單音、吸鼻聲、吼叫、哼哼聲、清嗓子、咳嗽聲、吱吱聲、尖叫聲、喊叫聲、咕嚕聲、吐唾沫、吹口哨聲、吸吮聲、犬吠聲、鳥叫聲等、重復單詞或短語、重復語句、穢語(通過語言而獲得滿足的習慣和癖好,也叫猥褻語言)等。模仿言語:刻板而機械性的重復某一個有意義的詞或句子,模仿周圍人講話的內容,別人說什么自己就說什么。模仿動作:刻板而機械性的模仿或重復他人的動作或行為,如看到父母梳頭發(fā),即使手里沒有梳子,卻反復地做梳頭發(fā)的動作。模仿表情:刻板而機械性的模仿或重復他人的面部表情,如反復學著家長做撇嘴、皺眉的表情,與患兒當前的情緒體驗不符。此外,抽動癥患兒也常出現(xiàn)某種感覺異?;螂y以形容的不適感,這種異?;虿贿m需要抽動表現(xiàn)來緩解。但并不是所有抽動癥患兒都會出現(xiàn)這種感覺異?;虿贿m感:眨眼前的眼部燒灼感;需要通過伸展頸部或點頭,才能緩解頸部肌肉緊張或痛性痙攣;肢體緊縮感,需要伸展手臂或腿才能緩解;噴鼻前的鼻阻塞感,或發(fā)出呼嚕聲前的咽喉干燥感和疼痛;扭動肩膀前的瘙癢感。頭痛強迫障礙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神經心理損傷學習障礙睡眠障礙抑郁障礙焦慮障礙自傷行為病因復雜,可能是遺傳因素、腦器質性因素、神經生化及社會環(huán)境因素等相互作用的結果[3]。為什么會得抽動癥?遺傳因素:目前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但遺傳方式尚不明確。腦器質性因素:部分患兒存在非特異性腦電圖異常;少數(shù)存在頭顱CT異常,如腦萎縮;部分存在左側基底節(jié)縮小及胼胝體減小。神經生化因素:最受關注的是興奮性氨基酸,如谷氨酸和多巴胺系統(tǒng)間相互作用的異常。社會環(huán)境因素:心理壓力和緊張、應激也可誘發(fā)有遺傳易感性的個體發(fā)生抽動癥狀。其他因素:有報道稱。該疾病可能與β溶血性鏈球菌感染引起的自身免疫有關。哪些人容易得抽動癥?有如下危險因素或誘因的人群,更容易得?。簯ば原h(huán)境:兒童在家庭、學校以及社會中遇到的應激事件,如家庭關系復雜、同學關系緊張、學業(yè)壓力大、老師批評等均可誘發(fā)抽動癥狀。服用中樞興奮劑:患有注意缺陷多動障礙的患兒服用中樞興奮劑,可能增加共患抽動癥的風險。攝入大量海鮮、食用色素和添加劑:含有以上成分的食物均可能誘發(fā)或加重抽動癥狀。感染性疾病:包括溶血性鏈球菌在內的感染均可誘發(fā)抽動癥。很難預防的因素:家族史:家系調查發(fā)現(xiàn)10%~60%的患兒存在陽性家族史,雙生子研究證實單卵雙生子的同病率(75%~90%)明顯高于雙卵雙生子(20%)。圍產期母體異常導致的腦器質性改變:孕期不良事件如早產、過期產、出生時窒息等均可增加出生后孩子患抽動癥的風險。性別:男孩比女性更易發(fā)生抽動癥,男孩是女孩的3~4倍[4]。家長發(fā)現(xiàn)有類似抽動癥狀時應先觀察。抽動癥發(fā)病初期與短暫性運動抽動的癥狀相似,癥狀輕,在短期內逐漸減輕或消失,常常是一過性的。如抽動癥狀持續(xù)超過2個月且逐漸加重,且對患兒日常生活影響較大,則及時就診。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yī)?①抽動癥狀每天都有發(fā)生,持續(xù)超過2個月。②抽動部位增多,由簡單抽動發(fā)展為復雜抽動,由單一運動抽動或發(fā)聲抽動發(fā)展成兩者兼有,發(fā)聲頻度也增加。③出現(xiàn)穢語癥狀或猥褻行為。④癥狀嚴重影響日常生活。還有哪些情況建議及時就醫(yī):①同時出現(xiàn)注意力不集中及行為沖動。②存在強迫觀念、強迫行為。③伴隨有焦慮和抑郁情緒。④發(fā)生如撞頭、咬指、挖破皮膚等自傷行為。⑤出現(xiàn)偏頭痛和入睡困難等。就診前的應對可以這樣做:①發(fā)現(xiàn)抽動時,通過做患兒感興趣的事轉移注意力。不能這樣做,有可能影響疾病診治:反復提醒或訓斥患兒控制自己的抽動癥狀。應該看哪個科?兒童保健科兒童心理科神經內科醫(yī)生如何診斷抽動癥?目前診斷主要基于詳細而客觀的病史、以及患者的表現(xiàn)進行診斷,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對于診斷并無重要意義,主要用于尋找可能的病因及確定共存的軀體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輔助檢查一般包括頭部MRI、腦電圖、血液檢查、精神檢查量表等[5]。需要做哪些檢查?體格檢查:目的是通過神經系統(tǒng)檢查和系統(tǒng)查體,排除軀體或神經系統(tǒng)疾病所致的異常運動。腦電圖:目的是檢查腦電圖是否存在高度節(jié)律異常、尖波、棘波,以排除癲癇所致肌陣攣。頭部MRI:目的是檢查大腦是否有結構性的異常,以排除腦器質性疾病所致異常運動。血液檢查:目的是檢查是否存在鏈球菌感染或銅藍蛋白相關代謝異常,以排除感染或代謝疾病所致異常運動。精神檢查量表:抽動癥嚴重程度評分量表:主要目的是對抽動的數(shù)量、頻度、強度、復雜性、干擾等進行量化評價,以判斷運動性抽動和發(fā)聲性抽動的嚴重程度。其他精神檢查量表:目的是通過如兒童行為量表、多動障礙評定量表、兒童強迫癥量表、焦慮及抑郁量表等評估患兒是否存在共患其他精神疾病的情況,如注意缺陷多動障礙、強迫障礙、焦慮障礙及抑郁障礙等。醫(yī)生會問患者哪些問題?這些癥狀是什么時候出現(xiàn)的?這些癥狀是否偶發(fā),還是頻發(fā)?這些癥狀有多嚴重?哪些情況會改善這些癥狀?哪些情況會加重這些癥狀?患者要問醫(yī)生哪些問題?我孩子是抽動癥嗎?需要做哪些檢查?是不是需要治療?要不要藥物治療?行為治療有用嗎?有哪些注意事項?會不會復發(fā)?會不會遺傳抽動癥的治療以及時的綜合治療為主,包括藥物治療、心理治療為原則。抽動癥有哪些治療方法?①藥物治療抗精神病藥目的:控制抽動癥狀。常用藥物:硫必利、可樂定、阿立哌唑、利培酮、喹硫平、奧氮平、齊拉西酮等??挂钟羲幠康模嚎刂苹蚓徑饣純簭娖刃袨椤娖人季S等。常用藥物:氯米帕明、舍曲林、氟伏沙明等。中樞興奮藥目的:控制或緩解患兒注意力不集中、行為沖動等。常用藥物:托莫西汀、可樂定、胍法辛等。手術治療本病一般不需要手術治療。心理行為治療可選用支持性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等方法,目的是減輕患兒因心理壓力所產生的抑郁、焦慮等不良情緒,并使患兒掌握對產生心理壓力事件的應對方式,提高患兒的社會適應能力。疾病發(fā)展的結果怎樣?如果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對患兒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影響較大,部分到少年后期癥狀逐漸好轉,但也有部分癥狀持續(xù)到成年甚至終生。對壽命無明顯影響。如果及時接受正規(guī)治療:長時間服藥可控制癥狀,但停藥后癥狀易加重或復發(fā),可較大程度的改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對壽命無明顯影響。在對抽動癥進行積極治療的同時,對患兒的學習問題、社會適應能力和自尊心等方面,家長也應予以重視。日常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觀察病情與復查?觀察病情:每日觀察并記錄抽動的數(shù)量、頻度、強度、形式和范圍,是否有發(fā)聲抽動,是否有穢語、模仿言語、模仿行為、模仿表情等,可以把孩子抽動發(fā)作的表現(xiàn)拍攝下來,就診時給醫(yī)生觀看,以便于病情辨別。特別關注近來是否有誘發(fā)或者加重病情的不良生活事件,及時與孩子溝通疏導,并與醫(yī)生交流。復查:如抽動的數(shù)量、頻度、強度、形式和范圍不變或減少,癥狀改善,提示病前穩(wěn)定,則1個月1次門診隨訪。如癥狀加重,則立即復診,2周隨診1次,直至病前穩(wěn)定。如在服藥期間,隨診前可就近復查血常規(guī)、血生化、心電圖等,攜帶檢查報告門診就診。如何安排飲食?膳食均衡。需要做心理疏導嗎?需要。抽動癥患兒可能面臨被同齡人欺負,家長應多與老師溝通交流了解孩子狀況,防止孩子被欺辱、嘲笑、歧視。鼓勵孩子大膽與同學及周圍人交往,增進社會適應能力。抽動和一些不自主行為也會分散孩子完成功課的注意力,家長應與老師討論該如何調整功課和考試。鼓勵孩子多參加文體活動等放松訓練,幫助孩子培養(yǎng)個人興趣,和同伴建立友誼,幫助孩子建立自尊心。是否影響性生活,是否影響生育?性生活:不影響。生育:不影響。如何運動?適當參加一定的體育和文娛活動如體操、舞蹈、游泳、跳繩等對稱性活動,但不宜過度緊張疲勞,使患兒盡量處于一種輕松愉快的環(huán)境之中。還有哪些注意事項?預防感染:及時增減衣物,預防感冒、鼻炎、結膜炎等軀體疾病造成病情加重。松弛訓練:平時可教患兒閉目練習松弛訓練或深呼吸放松法,有助于減少抽動癥。抽動癥如何預防?有一些危險因素可以通過改變自己的行為或生活方式,避免得病或復發(fā):早期識別孩子神經發(fā)育是否正常。如果神經發(fā)育緩慢或異常,應及早去醫(yī)院就診,采取措施促進神經發(fā)育。要培養(yǎng)孩子活潑開朗、積極向上的性格,多給孩子關愛,多和孩子溝通,發(fā)現(xiàn)孩子有心理問題及時解決,避免孩子長期存在心理壓力、情緒不良。防止孩子頭部外傷及藥物中毒,預防并及時治療腦炎、腦膜炎等多種疾病。督促孩子鍛煉身體,增強體質,減少疾病的發(fā)生。避免孩子對任何不良習慣的模仿。合理安排作息時間和學習生活,避免過度勞累。鼓勵正常的社交和參加各種有興趣的游戲和活動,分散注意力。另外一些因素雖然很難改變,但注意如下事項,也有助于避免復發(fā)或遠離疾?。?/a>2023年10月28日
684
0
0
-
馮亞梅主治醫(yī)師 上海德濟醫(yī)院 癲癇中心 目前,兒科神經科抽動癥患兒日益增多,很多家長會把抽動和癲癇抽搐混為一談,雖然肢體抖動是癲癇的主要癥狀之一,但不是癲癇病的獨有癥狀。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抽搐、小兒高熱驚厥、低鈣抽搐、低血糖驚厥等均不屬癲癇病范疇。因此抽動不一定都是癲癇病所致。同時,有些類型的癲癇病人沒有抽動癥狀,如失神發(fā)作,顳葉癲癇、腹型癲癇、頭痛癲癇等。因此,不能把抽動與癲癇等同起來。部分兒童大哭時會突然停止呼吸,面色青紫,身體痙攣向后仰到,混身發(fā)抖,停止呼吸大約十到二十秒后慢慢恢復知覺。這種抽動大多因生氣或發(fā)脾氣時而引起不伴有發(fā)燒等其他神經系統(tǒng)癥狀。此外,明確診斷的抽動癥目前大多數(shù)癥狀表現(xiàn)不停眨眼,扭嘴,咬嘴唇,后期會出現(xiàn)搖頭、聳肩、抽搐、清嗓子、打嗝、發(fā)鼻聲、擠鼻、咧嘴等情況。出現(xiàn)這類癥狀均需完成視頻腦電圖進一步鑒別。2023年09月22日
424
0
1
-
李麗嬙主任醫(yī)師 北京天壇醫(yī)院 兒科 孩子抽動癥,有的是眨眼睛、擠眉毛、咧嘴、張口、吸鼻子、聳肩、甩頭,搖頭,有的是腹部抽動、全身抖,吭吭清嗓子,發(fā)怪聲...看著自家孩子遭罪,又耽誤學習,沒有哪位父母不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而對于孩子抽動癥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是一頭霧水。家長們最常詢問的這幾個問題,希望對正在疑惑或無助的你有一些幫助。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家長們請耐心看完哦!孩子眨眼睛是怎么回事?小萍9歲,是女孩,這幾個月一直不斷擠眨眼睛,控制不了,之前去了眼科看,醫(yī)生沒有說什么,給開了眼藥水滴上。可是一點效果都沒有,這是怎么回事啊?可真急死我了!不僅是孩子眨眼睛,吸鼻子、清嗓子、甩頭等情況也很容易被誤診。清嗓子誤診為咽炎、氣管炎;眨眼睛誤診為眼結膜炎;吸鼻子診為鼻炎;甩脖子診為頸椎病等等?! ⌒∑歼@種情況(用藥無效、久治不愈),建議及時排查抽動癥,以免耽誤治療。據(jù)研究發(fā)現(xiàn),60%以上的孩子首發(fā)癥狀在眼部,具體表現(xiàn)為不自主眨眼、皺眉、翻白眼、“做鬼臉”等,逐漸發(fā)展至面部其他部位甚至全身多處抽動。孩子抽動癥有哪些表現(xiàn)?我想咨詢一下,孩子7歲半,愛眨眼睛、吸鼻、聳肩、擺頭,網上說是抽動癥,我之前還以為他是懷疑習慣、行為不好。抽動癥這個病有這么多癥狀嗎?抽動癥,學名抽動障礙,一般發(fā)病年齡段是在2歲左右開始,以5~10歲多見,在10~12歲發(fā)病出現(xiàn)高峰期,男孩子較多見。它是一種不自主的、沒有目的性的、快速地、刻板地一種肌肉收縮。在臨床上,TD表現(xiàn)多種多樣。抽動的類型有:???單純運動抽動:眨眼、咧嘴、張口、聳肩、晃頭、甩手等;復雜運動抽動:抖動軀干,抽動腹部、彎腰,走路轉圈、跺腳等;單純有聲抽動:吸鼻子,清喉,咳嗽等;復雜有聲抽動:重復的詞語,語句,穢語,模仿聲音或模仿言語等這些異常動作,家長有時會認為是一種怪毛病,但其實是一種抽動障礙的表現(xiàn)。過敏性鼻炎會導致抽動癥嗎?這個孩子一直有過敏性鼻炎,后來發(fā)現(xiàn)他一直眨眼睛,吸鼻子,去醫(yī)院查出是抽動癥。我很疑惑,想問一下是不是過敏性鼻炎導致我孩子抽動癥的?過敏性鼻炎并不是抽動癥的直接病因。過敏性鼻炎的癥狀主要有鼻癢、打噴嚏、流清鼻涕、鼻塞等鼻部癥狀外,還有一些鼻外癥狀,比如咽喉癢、耳朵癢、眼睛癢。但如果過敏性鼻炎治療不及時,孩子因為過敏性鼻炎反復揉鼻子、揉眼睛,被家長和老師等身邊人指責、打罵,造成兒童精神緊張,則可能誘發(fā)抽動癥。孩子抽動癥為什么時好時壞?孩子8歲,最開始眨眼,后來是張嘴,然后又是喉嚨出聲,現(xiàn)在四肢抽動,一直在治療,但就是時好時壞,這是怎么回事?家長你好,抽動癥癥狀有波動性、多變性的特點。抽動的頻率及強度,時輕時重時多時少。抽動的表現(xiàn)通常以眼部、面部、或頭部運動為首發(fā)癥狀,而后向頸、肩、肢體或腹部發(fā)展,可伴喉中發(fā)音,從一種形式轉變?yōu)榱硪环N形式,也可能由簡單發(fā)展到復雜,呈波浪式進展。在日常生活中,孩子抽動可能會加重,但也有可能會有所減輕,家長要特別注意。???較常見的加重因素包括:感冒、伴發(fā)感染、情緒緊張、壓力過大、焦慮、生氣、驚嚇、激動或疲勞、被人提醒、看刺激性影片、打游戲時間過長等。常見減輕抽動的因素包括:放松、情緒穩(wěn)定等。??????建議家長當孩子出現(xiàn)抽動的時候,不要多度的關注,不要反復提醒孩子,有時候一提醒,孩子就越緊張,可能會加重。2023年08月16日
3751
0
3
-
路聚保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結直腸病???/a> 抽動癥(Tourette'ssyndrome)是一種神經發(fā)育障礙,其特征是患者會出現(xiàn)無法控制的、重復的動作或聲音,稱為抽動。這些抽動可能是簡單的,例如眨眼、咳嗽或喉嚨嗡嗡作響,也可能是復雜的,例如搖頭、踢腿或復雜的肢體動作。抽動可能會導致身體不適或困擾,而且在社交場合可能會對患者造成尷尬或難以接受。抽動癥通常在兒童和青少年期間開始出現(xiàn),隨著時間的推移,癥狀可能會有所改善,但也有可能持續(xù)到成年。抽動癥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可能與遺傳因素有關。雖然抽動癥無法治愈,但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通過管理和控制癥狀來改善生活質量。治療抽動癥的方法可以包括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可以幫助患者學會控制抽動,減輕焦慮和改善生活方式。藥物治療可以減少抽動的頻率和嚴重程度。一些常用的藥物包括抗精神病藥物、抗抑郁藥物和非典型抗焦慮藥物。盡管抽動癥可能會對患者的生活造成一定程度的影響,但大多數(shù)患者可以通過合理的治療和支持來管理癥狀并繼續(xù)過正常的生活。與醫(yī)生和心理醫(yī)生合作,獲得適當?shù)闹委熓欠浅V匾摹4送?,家庭和社會的支持也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至關重要。2023年08月04日
2350
0
3
抽動癥相關科普號

朱先康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先康 主任醫(yī)師
江蘇省中醫(yī)院
兒科
1441粉絲66.8萬閱讀

周光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周光華 副主任醫(yī)師
聊城市人民醫(yī)院
神經外科
75粉絲7萬閱讀

張洪宇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洪宇 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龍崗區(qū)第四人民醫(yī)院
兒科
2994粉絲17.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