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帶狀皰疹:當“蛇纏腰”一圈真的會危及生命嗎?
帶狀皰疹,民間叫法眾多,例如“蛇纏腰”,聽起來就讓人不寒而栗。但究竟這玩意兒繞著腰長一圈會不會危及生命呢?今天就讓我?guī)闵钊胩剿鲙畎捳畹氖澜?,解答你心中的種種疑惑。帶狀皰疹的歷史帶狀皰疹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世紀末,當時威廉·赫伯登試圖區(qū)分它和天花。到了1953年,諾貝爾獎得主托馬斯·休克·韋勒在細胞培養(yǎng)中首次分離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并證實了水痘和帶狀皰疹是由同一種病毒引起的。帶狀皰疹怎么發(fā)生的呢?人體初次感染VZV病毒后,可能會得水痘。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沒有完全消失,而是在感覺神經節(jié)中“休眠”。在某些條件下,比如免疫力下降時,病毒會被重新激活,通過神經傳播到皮膚,形成痛感強烈的群聚水皰或丘皰疹,這就是我們說的帶狀皰疹。那么,帶狀皰疹到底有多疼呢?帶狀皰疹的疼痛程度因人而異,可以從輕微不適到劇烈難忍不等。評估疼痛等級通常使用疼痛數(shù)字評分,從0分(無疼痛)到10分(最劇烈的疼痛)。有些人可能感覺疼痛很輕微,甚至完全不疼或僅感覺到輕微的不適,如1-2分;而另一些人可能會疼得非常厲害,比如夜里睡不好覺、整宿睡不著或疼醒,這種程度的疼痛可能達到4-6分。在極端情況下,一些患者可能會疼到7-10分,表現(xiàn)出難以控制的疼痛。帶狀皰疹纏腰一圈真的會要命嗎帶狀皰疹纏腰一圈并不會致命。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通常在身體一側沿神經分布形成帶狀的皮疹和水泡。雖然長在肋間的帶狀皰疹一般只會單側發(fā)病,但是長滿一圈的情況在臨床上非常罕見。即使是長滿一圈,也一般不會導致死亡,帶狀皰疹的主要危害在于可能引起疼痛和后遺神經痛,但并不危及生命。特別注意的是,如果帶狀皰疹病毒侵襲到眼睛等相對脆弱的部位,可能會影響視力,對生活質量的影響較大。此外,如果帶狀皰疹是由其他嚴重疾病如艾滋病、癌癥等導致免疫系統(tǒng)被破壞而引起的,那么這些原發(fā)病可能會對生命構成威脅。帶狀皰疹會傳染嗎?帶狀皰疹確實具有傳染性。病毒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帶狀皰疹的水皰里面的液體進行傳播,因為水皰里的液體含有較多的病毒顆粒。如果直接接觸患者的水皰,感染的概率會比較大。此外,和患者共同使用洗臉巾、浴巾等貼身物品,也可能會發(fā)生傳播,屬于間接接觸傳播。帶狀皰疹怎么治療呢?治療通常結合抗病毒藥物和止痛藥物。抗病毒藥物如伐昔洛韋、泛昔洛韋和阿昔洛韋可以抑制病毒復制,減輕炎癥;而止痛藥則可幫助緩解疼痛。對于較為嚴重的疼痛,可能會使用阿片類鎮(zhèn)痛藥物。另外,目前已有針對帶狀皰疹的疫苗在國內上市,適用于50歲及以上的人群,可以有效預防帶狀皰疹及其并發(fā)癥。帶狀皰疹疫苗怎么選年齡:帶狀皰疹疫苗主要推薦給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因為這個年齡段的人群患帶狀皰疹的風險較高。疫苗類型:目前市場上有兩種帶狀皰疹疫苗,一種是重組帶狀皰疹疫苗(CHO細胞),另一種是帶狀皰疹減毒活疫苗。其中,重組帶狀皰疹疫苗(CHO細胞)屬于進口疫苗,接種后疫苗中的表面抗原能夠激活免疫系統(tǒng),促使機體產生特異性抗體和細胞免疫反應,從而提供保護作用。接種場所:您應該選擇正規(guī)的醫(yī)療機構進行接種,以確保疫苗的質量和接種的安全性。個人健康狀況:如果您有特殊健康狀況或對疫苗成分過敏,建議在接種前咨詢醫(yī)生的意見。醫(yī)生建議:咨詢專業(yè)醫(yī)生的意見是非常重要的,醫(yī)生會根據(jù)您的健康狀況和需求,為您推薦合適的疫苗類型和接種計劃。如果您有相關問題,歡迎留言或私信,我會幫助您解決,給您提供更好的解決方案特別提醒:一旦發(fā)生帶狀皰疹,不要過于緊張,把握黃金治療時間,及時到醫(yī)院疼痛科專業(yè)治療,可以有效控制病情,降低后遺癥發(fā)生概率。
盛景祖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09日244
0
1
-
高血壓管理不易,當心帶狀皰疹在慢病人群中發(fā)生
齊淑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08日84
0
1
-
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優(yōu)選治療方案——靶向神經修復
鄧瑞雪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06日161
0
1
-
帶狀皰疹的診斷與治療
一、概述帶狀皰疹是由潛伏在人體感覺神經節(jié)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再激活引起的以皮膚損害為主的疾病,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fā)生。臨床特征為沿身體單側體表神經分布的相應皮膚區(qū)域出現(xiàn)呈帶狀的成簇水皰,伴有局部劇烈疼痛。二、病原學及流行病學傳染源:水痘和帶狀皰疹患者。傳播途徑:通過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播,主要是嬰幼兒期患水痘后病毒潛伏性感染的再激活。人群易感性:人群普遍易感,帶狀皰疹痊愈后仍可復發(fā)。三、發(fā)病機制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后,部分患者病毒潛伏在感覺神經節(jié),當免疫功能下降時,潛伏的病毒被激活復制,使受侵犯的神經節(jié)發(fā)生炎癥,引起相應節(jié)段的皮膚出現(xiàn)皰疹和疼痛。四、臨床表現(xiàn)和并發(fā)癥臨床表現(xiàn)起病初期:低熱、全身不適,隨后出現(xiàn)局部皮膚灼癢、疼痛或感覺異常。1-3天后:沿神經分布區(qū)域出現(xiàn)成簇的紅色斑丘疹,很快發(fā)展為水皰,皰疹呈帶狀排列,伴有顯著的神經痛。帶狀皰疹一般3天左右轉為皰疤,1周內干涸,10-12天結痂,2-3周脫痂,疼痛消失,不留瘢痕。免疫功能嚴重受損者病程可延長。帶狀皰疹可發(fā)生于任何感覺神經分布區(qū),以脊神經胸段最常見,皮疹部位常見于胸部、腰部和面部,多為一側性,很少超過軀體中線。輕者可僅有節(jié)段性神經疼痛,重型常見于免疫功能缺損者或惡性腫瘤患者,還可發(fā)生播散性帶狀皰疹。并發(fā)癥PHN(帶狀皰疹后神經痛):最常見的并發(fā)癥,定義為出現(xiàn)皮疹后持續(xù)超過90d的疼痛,發(fā)生率為5%-30%,多見于高齡、免疫功能低下患者,疼痛部位通常比皰疹區(qū)域擴大,疼痛性質多樣,可干擾患者生活,部分病程可達10年或更長。其他并發(fā)癥:眼帶狀皰疹可并發(fā)角膜穿孔、眼部炎癥等,導致視力下降甚至失明;耳帶狀皰疹可并發(fā)味覺改變、聽力異常和眩暈;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包括無菌性腦膜炎、腦白質病等;重度免疫功能缺陷患者易發(fā)生播散型帶狀皰疹和內臟損害。五、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總數(shù)減少,淋巴細胞比例相對增多。血清學檢查:常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或補體結合試驗檢測特異性抗體,但可與單純皰疹病毒發(fā)生交叉反應而成假陽性。病原學檢查:包括病毒分離、抗原檢查和核酸檢測,其中核酸檢測是敏感、快速的早期診斷方法。當出現(xiàn)帶狀皰疹腦炎等并發(fā)癥時,腦脊液細胞數(shù)及蛋白有輕度增加,糖和氯化物正常。六、診斷典型患者根據(jù)單側、呈帶狀排列的皰疹和伴有神經痛,診斷多無困難;非典型病例有賴于實驗室檢查。七、鑒別診斷有時須與單純皰疹鑒別,后者常反復發(fā)生,分布無規(guī)律,疼痛不明顯。前驅期無皮損僅有疼痛時診斷較困難,應告知患者有發(fā)生帶狀皰疹的可能并密切觀察,通過疼痛性質及與咳嗽、進食、排尿等無關的特點排除其他疾病。頭面部、胸部、腹部帶狀皰疹需分別與相關疾病鑒別,皮損不典型時需與多種皮膚病鑒別,鑒別有困難者可進行影像學檢查。八、治療該病系自限性疾病,治療原則為止痛、抗病毒和預防繼發(fā)感染等??共《局委煟哼m應證包括患者年齡>50歲、病變部位頭頸部、軀于或四肢嚴重的皰疹、有免疫缺陷患者、出現(xiàn)嚴重的特異性皮炎或嚴重的濕疹等,可選用阿昔洛韋等藥物。對癥治療:皰疹局部可用阿昔洛韋乳劑涂抹,神經疼痛劇烈者給予鎮(zhèn)痛藥,保持皮損處清潔防止繼發(fā)細菌感染。九、預防一般措施:帶狀皰疹患者應采取接觸隔離措施,水痘和免疫功能低下的播散性帶狀皰疹患者還應采取呼吸道隔離措施直至皮損全部結痂。接種疫苗:疫苗類型:減毒活疫苗(ZVL,Zostavax?)和重組亞單位疫苗(RZV,Shingrix?)。RZV疫苗在我國的情況:2020年6月上市,推薦50歲及以上免疫功能正常的人群接種,成分包括重組VZVgE抗原和AS01B佐劑系統(tǒng),采用兩劑間隔2-6個月肌內注射方式,激發(fā)gE特異性抗體和CD4+T細胞發(fā)揮保護作用。RZV疫苗的效力:10年隨訪研究顯示體液免疫和細胞免疫水平大幅提高,Ⅲ期臨床研究表明對預防帶狀皰疹和PHN有較高效力。疫苗接種禁忌:對疫苗成分過敏或以前接種同類疫苗時出現(xiàn)嚴重過敏者,正在發(fā)熱者、患急性疾病者、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患者?;技毙约膊≌?、慢性疾病的急性發(fā)作期患者。RZV在我國的性質:非免疫規(guī)劃疫苗。常見不良反應:接種部位疼痛、疲勞、寒戰(zhàn)、發(fā)熱等反應。建議:接種前充分告知,知情同意后自愿接種。
盛景祖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03日585
0
1
-
8個帶狀皰疹用藥方案,抑制病毒復制,清熱解毒、抗炎消腫,改善神經痛
帶狀皰疹,是一種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給患者帶來了諸多痛苦和困擾。從醫(yī)學角度來看,這種病毒具有很強的潛伏性。在人體初次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時,往往表現(xiàn)為水痘癥狀。然而,在水痘痊愈后,病毒并未徹底消失,而是潛伏在神經節(jié)內。當人體免疫力下降,如過度勞累、精神壓力過大、罹患其他慢性疾病或者年老體弱時,病毒就可能被重新激活,引發(fā)帶狀皰疹。帶狀皰疹的癥狀通常較為明顯且令人不適?;颊叩纳眢w一側會出現(xiàn)成簇的水皰,沿著神經分布的區(qū)域排列,形成帶狀。這些水皰往往伴有劇烈的疼痛,疼痛的程度因人而異。有的患者形容這種疼痛如刀割、火燒一般,嚴重影響了日常生活和工作。例如,一位上班族在患上帶狀皰疹后,由于疼痛難忍,無法集中精力工作,不得不請假休息。在治療方面,現(xiàn)代醫(yī)學提供了多種方法。常見的有抗病毒藥物治療,以抑制病毒的復制和傳播。同時,還會使用止痛藥物來緩解患者的疼痛癥狀。此外,中醫(yī)在治療帶狀皰疹方面也有獨特的見解和方法。中醫(yī)認為,帶狀皰疹的發(fā)生與體內的濕熱、熱毒等有關,通過中藥調理和針灸等手段,可以達到清熱解毒、通絡止痛的效果。下面分享治療帶狀皰疹的8個聯(lián)合用藥方案,治標+治本:1、伐昔洛韋膠囊+普瑞巴林膠囊作用機制:伐昔洛韋膠囊在體內迅速轉化為阿昔洛韋,抑制病毒DNA多聚酶,阻止病毒復制。普瑞巴林膠囊通過調節(jié)鈣通道功能,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緩解神經痛。聯(lián)合意義:伐昔洛韋膠囊有效對抗帶狀皰疹病毒,控制病情進展。普瑞巴林膠囊則針對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進行治療,減輕患者痛苦。兩者聯(lián)合使用,既能從病因上控制帶狀皰疹,又能緩解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更快康復。2、膦甲酸鈉乳膏+腺苷鈷胺片作用機制:膦甲酸鈉乳膏通過抑制病毒DNA多聚酶來干擾病毒的復制。腺苷鈷胺片是體內維生素B12的兩種活性輔酶形式之一,參與體內核酸的合成,促進軸索內輸送和軸索的再生及髓鞘的形成,從而修復受損傷的神經組織。聯(lián)合意義:膦甲酸鈉乳膏對帶狀皰疹病毒進行抑制,阻止病情進一步發(fā)展。腺苷鈷胺片則針對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損傷進行修復,緩解疼痛等神經癥狀。兩者聯(lián)合使用可以同時在抗病毒和營養(yǎng)神經方面發(fā)揮作用,提高治療效果,減少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fā)生幾率。3、阿昔洛韋片+布洛芬緩釋膠囊作用機制:阿昔洛韋片通過干擾病毒DNA多聚酶,抑制病毒的復制。布洛芬緩釋膠囊通過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解熱、鎮(zhèn)痛、抗炎的作用。聯(lián)合意義:阿昔洛韋片針對帶狀皰疹病毒進行治療,從病因上控制病情。布洛芬緩釋膠囊可以緩解帶狀皰疹引起的疼痛和炎癥反應,減輕患者的痛苦。兩者聯(lián)合使用,一方面抗病毒控制病情發(fā)展,另一方面緩解疼痛癥狀,提高患者的舒適度和治療依從性。4、泛昔洛韋片+加巴噴丁膠囊作用機制:泛昔洛韋片在體內迅速轉化為有抗病毒活性的噴昔洛韋,通過抑制病毒DNA的合成發(fā)揮抗病毒作用。加巴噴丁膠囊主要作用于神經系統(tǒng),通過調節(jié)電壓門控鈣通道,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從而起到緩解神經痛的作用。聯(lián)合意義:泛昔洛韋片針對帶狀皰疹病毒進行有效抑制,控制病情進展。加巴噴丁膠囊則專注于緩解帶狀皰疹引起的神經痛,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兩者聯(lián)合使用可以在抗病毒的同時減輕疼痛癥狀,使治療更加全面。5、龍膽瀉肝丸+六神丸作用機制:龍膽瀉肝丸具有清肝膽,利濕熱的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清理肝膽濕熱,改善因肝膽濕熱引起的各種癥狀。六神丸具有清涼解毒,消炎止痛的作用,主要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來緩解帶狀皰疹的癥狀。聯(lián)合意義:龍膽瀉肝丸可清除體內濕熱,從內在環(huán)境上進行調理,減少濕熱對帶狀皰疹病情的加重作用。六神丸則針對帶狀皰疹的局部癥狀進行治療,快速緩解疼痛、紅腫等表現(xiàn)。兩者聯(lián)合使用,一方面從整體上調理身體內部環(huán)境,另一方面針對局部癥狀進行有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促進帶狀皰疹的康復。6、連翹敗毒丸+新癀片作用機制:連翹敗毒丸具有清熱解毒、散風消腫之功效。其主要通過清熱解毒的作用,清除體內熱毒,減輕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紅腫、疼痛等癥狀。新癀片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作用。主要通過清熱、活血、止痛等機制,緩解帶狀皰疹的疼痛和炎癥。聯(lián)合意義:連翹敗毒丸可從整體上清熱解毒,改善體內熱毒壅盛的狀態(tài),對帶狀皰疹的病情起到控制作用。新癀片則重點在緩解帶狀皰疹的疼痛和局部炎癥,減輕患者的痛苦。兩者聯(lián)合使用,既能從根本上清除熱毒,又能有效緩解局部癥狀,提高治療效果,加快帶狀皰疹的康復進程。7、皮膚病血毒丸+季德勝蛇藥片作用機制:皮膚病血毒丸具有清血解毒、消腫止癢的功效。其作用機制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人體氣血,清除血中的熱毒,從而緩解皮膚癥狀。季德勝蛇藥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作用。主要通過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來對抗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炎癥和疼痛。聯(lián)合意義:皮膚病血毒丸從整體上調節(jié)人體氣血,清除熱毒,改善身體內部環(huán)境,對帶狀皰疹的病情起到穩(wěn)定和控制作用。季德勝蛇藥片則針對帶狀皰疹的局部癥狀進行強力的解毒、消腫、止痛,快速緩解患者的不適。兩者聯(lián)合使用,一方面從內在調節(jié)身體機能,另一方面針對局部癥狀進行高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8、蒲地蘭消炎片+如意金黃散作用機制:蒲地蘭消炎片主要成分有蒲公英、黃芩、苦地丁、板藍根等,具有清熱解毒、抗炎消腫的作用。通過清熱瀉火、解毒散結,減輕體內熱毒和炎癥反應。如意金黃散主要由大黃、黃柏、姜黃、白芷等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通過清熱涼血、消腫散結,緩解帶狀皰疹局部的紅腫熱痛。聯(lián)合意義:蒲地蘭消炎片從整體上清熱解毒、抗炎消腫,調節(jié)身體的免疫功能和炎癥狀態(tài),對帶狀皰疹的病情發(fā)展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如意金黃散則針對帶狀皰疹的局部病灶進行直接的消腫止痛治療,改善局部癥狀。兩者聯(lián)合使用,既可以從整體上調節(jié)身體內部環(huán)境,又可以針對局部癥狀進行有效治療,提高治療效果,加快帶狀皰疹的康復進程。
張煥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30日429
0
1
-
帶狀皰疹中藥經驗方病例
患者:惠某,女,68歲。病史:一周前患帶狀皰疹,自己自做主張到藥店買了二盒龍膽瀉肝丸吃了,無濟于事,越發(fā)嚴重,又到診所打了三天聚肌胞和抗病毒的針還是不行,轉求中醫(yī)??淘\:右耳后項部及前胸一簇簇紅斑水皰,有少量潰爛的,大部未爛,疼得呲牙裂嘴,眼淚汪汪,哀求于我,趕快給想個辦法,痛苦的直想死。察舌質紅苔膩,脈弦滑有力,大便不干。中醫(yī)辯證:濕熱毒發(fā)處方:龍膽瀉肝湯瓜蔞紅花甘草湯加減龍膽草18g?車前草30g?川木通12g?黃芩30g?梔子15g?當歸15g?生地30g?澤瀉30g?柴胡24g?生甘草10g?全瓜蔞30g?紅花6g?丹皮10g?大青葉30g?馬齒莧30g?野菊花30g?板蘭根30g?連翹45g?煅牡蠣30g;五劑?水煎服?日三次。外用:雄黃、白礬各30g、冰片20g涼開水化開外涂。二付藥后給我打電話,說還是疼得厲害,我問還有新出的皰疹和爛的么?答之沒有。我囑咐其堅持服下去,三天以后就會輕的。五天后復診,述之第三天以后就疼輕了,觀察瘡疹處已全部干結,巳不太疼了。效不更方,又續(xù)五劑,痊愈。
醫(yī)生集團-江西科普號2024年08月25日253
0
3
-
擺脫“不死的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防治之道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對此病毒無免疫力的兒童被感染后,發(fā)生水痘。由于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后可長期潛伏于脊髓神經后根神經節(jié)的神經元內。當?shù)挚沽Φ拖聲r,潛伏的病毒“蘇醒”而再度活躍,發(fā)展為帶狀皰疹。在皮疹消退后,部分患者可能會遭遇一個更為棘手的問題——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PHN)。這種疼痛如同“不死的痛”,長期困擾著患者,嚴重影響其生活質量。那么,我們該如何認識和防治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呢?一、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癥狀?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是帶狀皰疹最常見的并發(fā)癥,疼痛部位常見于單側胸部、三叉神經(主要是眼支)或頸部。主要癥狀表現(xiàn)為持續(xù)性的疼痛,疼痛性質多種多樣,如灼燒感、針刺感、電擊感等。疼痛區(qū)域通常與帶狀皰疹發(fā)作時的皮損區(qū)域相對應。此外,患者還可能出現(xiàn)瘙癢、麻木等不適感。這些癥狀可能持續(xù)數(shù)周、數(shù)月甚至數(shù)年,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二、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危險因素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發(fā)生與多種因素相關。首先,年齡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尤其是50及50歲以上人群,隨著免疫力逐漸下降,發(fā)生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風險也隨之增加。其次,帶狀皰疹發(fā)作時的病情嚴重程度也會影響后遺神經痛的發(fā)生率,病情越重,后遺神經痛的風險越高。此外,患有糖尿病、慢阻肺,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以及接受免疫抑制治療的患者,也更容易發(fā)生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三、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治療?PHN的治療應遵循盡早、足量、足療程及聯(lián)合治療的原則。主要包括藥物治療、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和心理治療等方面。藥物治療方面,醫(yī)生會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開具鎮(zhèn)痛藥、抗抑郁藥、抗癲癇藥等藥物來緩解疼痛。包括鈣離子通道調節(jié)劑、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和5%利多卡因貼劑等。臨床用于治療PHN的微創(chuàng)介入治療主要包括神經介入技術和神經調控技術。藥物治療是鎮(zhèn)痛的基礎,微創(chuàng)介入與藥物聯(lián)合應用治療PHN可有效緩解疼痛,同時減少鎮(zhèn)痛藥物用量,減少不良反應,提高患者生活質量。心理治療則主要針對患者的焦慮、抑郁等情緒問題,幫助患者調整心態(tài),積極面對疾病。除了專業(yè)治療,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通過一些自我護理的方法來緩解疼痛。例如,保持患處清潔干燥,避免摩擦和刺激;穿著寬松柔軟的衣服,減少對皮膚的壓迫;保持良好的作息習慣,保證充足的睡眠;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等。四、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預防?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關鍵在于及時并有效地治療帶狀皰疹。在帶狀皰疹發(fā)作初期,患者應及時就醫(yī),接受抗病毒治療和對癥治療,以減輕病情并縮短病程。此外,對于高風險人群,如老年人、慢性疾病患者等,可以通過接種重組帶狀皰疹疫苗來預防帶狀皰疹的發(fā)生。重組帶狀皰疹疫苗適用于50歲及以上人群,其保護效力超過90%,可持續(xù)保護20年,居民可前往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咨詢接種。除了積極治療和接種疫苗外,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也是預防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的重要措施。保持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飲食、適當?shù)倪\動等,有助于提高身體免疫力,降低疾病的發(fā)生風險。
唐偉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22日604
0
14
-
【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陽性怎么辦?全面解讀病原體,一文幫助您梳理
活中總會聽到人們口中的“生蛇”、“蛇纏腰”、“纏腰龍”、“纏腰火丹”,但它們是什么疾病?又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這種皮膚病皮疹消退后又為何持續(xù)疼痛幾年甚至十幾年?其實這是一種學名叫“帶狀皰疹”的皮膚疾病。其病原體便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那么,如何更好識別這種病毒、檢測及了解它呢?本文將介紹VZV的相關知識,內容僅供參考。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病原學①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zostervirus,VZV)屬于α皰疹病毒科,是一種嗜神經性、有囊膜的雙鏈DNA病毒。病毒粒子呈球形,具有二十面體對稱性,直徑約159-200nm。核衣殼由162個中空六邊形和五邊形衣殼微粒組成,平均直徑為100nm。核衣殼內含雙鏈DNA基因組,長度在125-240Kbp對之間。核衣殼外包裹著一層來源于宿主細胞核膜的脂蛋白包膜,這使得病毒粒子呈現(xiàn)多形性至球形,直徑約為180-200nm。包膜外表面伸出病毒糖蛋白形成的刺突,長約8nm,能特異性結合宿主細胞受體并介導病毒入侵。其中,gB、gE和gH蛋白是主要負責附著于宿主細胞表面、糖胺聚糖并促進膜融合的糖蛋白。在成熟病毒顆粒中,核衣殼外有一層無定形的蛋白質層,包裹在宿主細胞膜衍生而來的脂質包膜內。其中含有VP16等酶類,這些酶能改變細胞內蛋白質和酶的功能以參與病毒核酸復制,以及VHS(VirionHostShutoff)蛋白,抑制宿主蛋白質合成。VZV僅有1個血清型,人體是VZV的唯一宿主。②首次感染(即原發(fā)性感染)表現(xiàn)為水痘或隱性感染,之后VZV逆向轉運至感覺神經節(jié)內潛伏,當人體免疫力下降時被重新激活,使其神經所支配的單側局部皮膚產生紅斑及簇集性水皰及炎癥,同時或伴有疼痛,即帶狀皰疹(herpeszoster,HZ)?;歼^帶狀皰疹的人,身體會產生抗體,但并不是100%終生免疫。據(jù)報道,復發(fā)性帶狀皰疹發(fā)生的風險在1-6%之間,但相對第一次發(fā)病,復發(fā)性帶狀皰疹的臨床癥狀較為輕微。③VZV對熱敏感,60℃30分鐘可滅活,對紫外線、乙醇、碘伏、碘酊、含氯消毒劑等敏感。2.?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流行病學2.1傳染源:水痘(Varicella)和帶狀皰疹(HerpesZoster)患者是主要傳染源。水痘患者從出疹前2天持續(xù)到所有皰疹結痂的整個期間具有傳染性,潛伏期一般為10-21天,平均為14天。2.2傳播途徑:①水痘的傳播途徑:⑴空氣傳播:水痘主要通過呼吸道空氣傳播。⑵接觸傳播:水痘通過直接接觸尚未干燥且結痂的皮膚破損部位、皰疹的皰液和接觸被VZV污染的用具及物體傳播。⑶母嬰傳播:孕婦感染后,可垂直傳播給胎兒。②帶狀皰疹的傳播途徑:⑴接觸傳播:帶狀皰疹主要通過接觸患者皮膚上的水泡傳染。也可以通過接觸被VZV污染的用具及物體傳播。⑵飛沫和空氣傳播:帶狀皰疹患者的口腔、呼吸道黏膜一般不存在病毒,但吸入來源于皰疹破損皮膚處的病毒顆粒或氣溶膠也有傳播的可能。2.3易感人群:①水痘的易感人群:人群普遍易感,曾感染過水痘的人,一般可產生較為持久的免疫力。②帶狀皰疹的易感人群:既往患過水痘,免疫力低下人群易發(fā)生感染。50歲以上成人、老年人、糖尿病、免疫缺陷疾病、腫瘤、艾滋病、機械性創(chuàng)傷、精神壓力大、勞累等人群也易感染。60歲以上患者的帶狀皰疹后遺神經痛發(fā)生率為65%,70歲以上的發(fā)生率為75%。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致病機制3.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致病機制:初次感染在幼兒表現(xiàn)為水痘,在成人可為隱性感染。在得過水痘后,殘余的病毒會沿感覺神經侵入脊神經節(jié)或腦神經感覺神經節(jié)內并潛伏,當在發(fā)熱、惡性腫瘤、使用免疫抑制劑、外傷、過勞等多種誘發(fā)刺激的作用下導致體免疫力下降時,潛伏的病毒被激活從而大量復制,使受侵犯的神經節(jié)發(fā)炎或壞死,產生神經痛,同時再活化的病毒可沿周圍神經纖維而移動到皮膚,即在該神經支配區(qū)內發(fā)生特有的帶狀皰疹。3.2帶狀皰疹后神經痛(PHN)機制:①外周機制:受損的傷害性感受器異常放電導致外周敏化。②中樞機制:⑴脊髓背角神經元的敏感性增高。⑵脊髓抑制性神經元的功能下降。⑶脊髓背角Aβ纖維脫髓鞘,與鄰近C纖維形成新的突觸。⑷脊髓背角傷害性神經通路代償性形成,使中樞對疼痛的反應閾值大大降低。4.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相關疾???4.1?水痘: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疾病。①VZV初次感染時,常引發(fā)兒童水痘,特點為急性起病,開始有發(fā)熱、頭痛、全身不適等,約1天后出現(xiàn)出現(xiàn)皮膚斑疹、丘疹、水皰、痂疹等,從胸、背、面部到全身分布,皮疹可分批出現(xiàn),呈向心性分布,軀干皮膚最多,而后迅速發(fā)展為水皰、膿皰,最后結痂。②恢復健康的兒童大多數(shù)體內已產生免疫力,清除了病毒。但也有少數(shù)水痘恢復者(約20%)未能將體內病毒清除盡,病毒潛伏在脊髓后根神經節(jié)的神經元中或三叉神經節(jié)的神經元中。③兒童水痘一般為自限性,癥狀較輕。成人水痘一般病情比較嚴重,20-30%并發(fā)病毒性肺炎,水痘肺炎是水痘后最嚴重的并發(fā)癥,病死率較高。孕婦患水痘臨床癥狀嚴重,并可致胎兒畸形,流產或死胎,新生兒水痘呈播散性,病死率高,水痘性腦炎可致永久性后遺癥。如患者細胞免疫缺陷,則易引起重癥水痘,并發(fā)肺炎、腦炎等致死性疾病。大約10-20%的兒童水痘患者到成年時會發(fā)生帶狀皰疹。4.2?帶狀皰疹: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經再激活引起的感染性皮膚病。①前驅癥狀:發(fā)疹前常有乏力、低熱、食欲不振等全身表現(xiàn)以及患處皮膚自覺灼熱感或神經痛,觸之有明顯的痛覺敏感,持續(xù)1-3天,亦可無前驅癥狀即發(fā)疹。②皮損表現(xiàn):發(fā)疹時患處皮膚首先出現(xiàn)潮紅斑,隨后出現(xiàn)成簇狀分布而不融合的丘疹,繼而迅速變?yōu)樗?,皰壁緊張發(fā)亮,皰液澄清,水皰周圍有紅暈。皮損可發(fā)生于任何感覺神經分布區(qū),常沿某一周圍神經區(qū)域分布,一般多發(fā)生在身體的一側,不超過正中線。水皰隨后會干涸、結痂脫落,可能會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臨床上以胸背段最常見,可高達55%,其次還有腰段、頸段,以及三叉神經分布(三叉神經帶狀皰疹占比雖小,但常伴隨嚴重并發(fā)癥,而如可累及角膜、眼球,甚至引起全眼炎而招致失明,亦可引起腦炎、腦膜炎等;且其后遺神經痛的發(fā)病率也較高)區(qū)域。一般皮損持續(xù)2-3周,老年人大概為3-4周。③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神經痛:神經痛可以在發(fā)疹前、發(fā)疹時或者皮損痊愈后出現(xiàn),疼痛可以表現(xiàn)為鈍痛、跳痛等,通常伴有燒灼感。PHN在出現(xiàn)皮疹后持續(xù)超過90天的疼痛,老年、體弱患者疼痛程度會更劇烈。30-50%的患者疼痛持續(xù)超過1年,部分病程可達10年或更長。發(fā)生在胸部的帶狀皰疹需區(qū)別于心絞痛、肋間神經痛、發(fā)生在腹部的帶狀皰疹需區(qū)別于膽結石、膽囊炎、闌尾炎、皮損不典型時需與接觸性皮炎、蟲咬皮炎等其他皮膚疾病進行鑒別。4.3特殊臨床類型:5.?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有哪些實驗室檢查?5.1血清學檢測:①VZV-IgM在疾病初期產生,檢測用于急性期感染的診斷。IgM抗體陽性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重要指標,陽性結果不僅可出現(xiàn)在初次感染,當二次感染和復發(fā)感染也可出現(xiàn)。若感染初期病原體IgM特異性抗體未產生或滴度很低會導致陰性結果,如懷疑有病原體感染,可于7-14天內復查,以明確診斷。另外,需排除近期接種水痘減毒活疫苗的可能。②VZV-IgG陽性一般和自身既往感染過病毒有關系,也有可能是曾經注射過水痘疫苗。結果提示VZV-IgG陽性,需要結合具體情況進行分析。VZV-IgG陽轉或恢復期較急性期滴度呈4倍及以上升高具有臨床意義。5.2PCR檢測:全血樣本PCR檢查出病毒額敏感性最高,在急性期帶狀皰疹患者,利用PCR技術檢查VZV病毒DNA,全血標本陽性率為90%,外周單核細胞陽性率為40%。在出皰后6個月,91%患者在全血標本中可以檢測到VZV病毒DNA,病毒載量隨著時間延遲而降低。6.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感染的治療與預防了解6.1基礎治療:注意皮膚清潔,避免發(fā)生繼發(fā)感染。當水皰沒有破裂滲出時可用爐甘石洗劑外涂幫助水皰收斂干涸,當水皰明顯并伴滲出糜爛時,可用3%硼酸溶液進行濕敷,結痂時再用阿昔洛韋乳膏。6.2抗病毒藥物治療:常用的口服藥物有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溴夫定等,應在發(fā)疹24-72小時內開始使用。6.3帶狀皰疹的鎮(zhèn)痛治療:對于輕中度的疼痛,可考慮服用對乙酰氨基酚等非甾體類抗炎藥、曲馬多等;對于中重度疼痛則考慮服用阿片類藥物如嗎啡、羥考酮等,或者治療神經病理性疼痛藥物如加巴噴丁、普瑞巴林等。6.4?神經營養(yǎng)藥物:如維生素B1、B12等,可以促進神經修復,改善神經痛癥狀。6.5帶狀皰疹的預防:①除做到規(guī)律作息、勞逸結合,增強體質和提高免疫力以外、接種疫苗是預防帶狀皰疹一種有效的方式,通過接種兩針疫苗(接種第一針后間隔2-6個月接種第二針)可以大幅度降低帶狀皰疹發(fā)病風險,尤其適用于50歲及以上的成年人,但對該疫苗的任何成分有嚴重過敏反應史者不宜接種、帶狀皰疹急性期不能接種、妊娠期和哺乳期應延遲接種。②帶狀皰疹疫苗接種的預防機制:人體感染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后可形成特異性抗體和特異性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前者能有效預防水痘再次發(fā)生,而后者對于控制病毒的細胞內感染、維持病毒的潛伏狀態(tài)并預防帶狀皰疹發(fā)生有重要作用。帶狀皰疹疫苗的接種就是通過提高特異性T細胞介導的免疫應答水平,阻止病毒再激活從而達到降低帶狀皰疹發(fā)病風險的效果。
盛景祖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07日626
0
1
-
帶狀皰疹的治療
抗病毒治療指征:年齡≥50歲;中重度疼痛;嚴重皮疹;累及面部或眼睛;其他帶狀皰疹并發(fā)癥;免疫缺陷狀態(tài)。藥物:FDA批準了3種鳥嘌呤類似物用于治療帶狀皰疹——阿昔洛韋、伐昔洛韋(valacyclovir)、泛昔洛韋(famciclovir)。后兩者每天用藥3次比阿昔洛韋每天用藥5次的口服生物利用度更高,抗病毒藥效更強,也更貴。對于需要住院的免疫缺陷患者和嚴重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患者,推薦靜脈應用阿昔洛韋。阿昔洛韋耐藥的免疫缺陷患者應用膦甲酸鈉(foscarnet)。(注意:臨床試驗顯示只有在出現(xiàn)皮疹3天內開始治療才能獲益。)療程:如果沒有并發(fā)癥,通常7天。免疫正常者阿昔洛韋口服800mg,每天5次,7天(-10天)。副作用:乏力泛昔洛韋口服500mg,TID,7天(腎衰竭者需調整劑量)。副作用:頭痛、惡心伐昔洛韋口服1g,TID,7天(腎衰竭者需調整劑量)。副作用:頭痛、惡心Brivudin口服125mg,QD,7天。副作用:頭痛、惡心;應用氟尿嘧啶或其他氟嘧啶者禁用需要住院的免疫缺陷患者或伴嚴重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患者阿昔洛韋10(-12.5)mg/kg,IV,Q8H,7(-10)天(輸注1小時以上)。副作用:腎功能不全。如果出現(xiàn)腎毒性而患者病情改善,劑量減至5mg/kgQ8H膦甲酸鈉(阿昔洛韋耐藥者)40mg/kg,IV,Q8H,直至病變愈合(26天)。副作用:腎功能不全,低鉀血癥,低鈣血癥,低鎂血癥,低磷血癥,惡心、腹瀉、貧血、粒細胞減少、頭痛?糖皮質激素無并發(fā)癥者使用有爭議。沒有抗病毒治療者不能使用。高血壓、糖尿病、消化性潰瘍、骨質疏松、老年人慎用。對于免疫功能正常者伴有神經系統(tǒng)并發(fā)癥(血管病或Bell麻痹)可應用強的松。50歲以上的患者加用潑尼松,以減輕急性期的不適,但不能減少PHN的發(fā)生率。劑量:30mgBIDd1-7;15mgBIDd8-14;7.5mgBIDd15-21。?急性疼痛輕度疼痛:NSAIDs或對乙酰氨基酚;嚴重疼痛:阿片類,如羥考酮。效果優(yōu)于加巴噴丁加巴噴丁利多卡因貼僅能用于皮膚完整處。阿片類不能控制時,加用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隨機對照試驗中沒有明確效果)。阿片和非阿片類止痛藥羥考酮5mgQ4H,按需給藥;劑量調整:每2天增加5mg,每天4次;最大劑量:超過每天120mg應請?zhí)弁磳<視\。副作用:嗜睡、頭昏、便秘、惡心、嘔吐曲馬多50mg,每天1至2次;劑量調整:每2天增加50-100mg,分兩次用;最大劑量:每天400mg;75歲以上300mg。副作用:嗜睡、頭昏、便秘、惡心、嘔吐糖皮質激素潑尼松每天60mg,7天,減至每天30mg,7天,減至每天15mg,7天;最大劑量:每天60mg。副作用:胃腸道反應、惡心、嘔吐、情緒變化、水腫、糖耐量異常、血壓升高抗癲癇藥加巴噴丁300mg睡前或100-300mg,每天3次;劑量調整:每2天增加100-300mg,每天3次;最大劑量:每天3600mg。副作用:嗜睡、頭昏、共濟失調、外周水腫普瑞巴林75mg睡前或75mg,BID;劑量調整:每3天增加75mg,BID;最大劑量:每天600mg。副作用:嗜睡、頭昏、共濟失調、外周水腫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去甲阿米替林(nortriptyline)25mg,睡前;劑量調整:每2-3天增加25mg;最大劑量:每天150mg。副作用:嗜睡、口干、視物模糊、體重增加、尿潴留局部治療利多卡因貼(5%)一貼,僅可用于完整皮膚,可持續(xù)12小時。副作用:局部刺激;吸收后可導致嗜睡、頭昏??眼病三叉神經V1分布區(qū)(包括前額和上眼瞼區(qū)域)或鼻尖或鼻側或新發(fā)視覺癥狀者,應行眼科檢查。抗病毒治療外可能還需要其他治療。擴瞳眼水擴張瞳孔以降低疤痕(粘連)風險;角膜炎、鞏膜炎或虹膜炎局部應用糖皮質激素;青光眼應用降眼壓藥;免疫缺陷患者視網膜壞死應用玻璃體內注射抗病毒藥物。?皰疹后神經痛常治療困難。隨機試驗中有效的藥物有利多卡因貼、抗癲癇藥(如加巴噴丁和普瑞巴林)、阿片類、三環(huán)類抗抑郁藥(如去甲阿米替林)和辣椒素(capsaicin)。聯(lián)合治療(如加巴噴丁加去甲阿米替林,或阿片類加加巴噴?。└行?,副作用風險也更高。??感染控制盡管帶狀皰疹比水痘傳染性低,但帶狀皰疹病毒患者可傳播病毒至易感人群,后者可能發(fā)生水痘。對免疫正常患者,應注意接觸預防,可能的情況下應遮蓋病變。對于播散性病變和免疫缺陷患者,應注意空氣和接觸預防,直至所有病變結痂。?參考文獻TheSanfordguidetoantimicrobialtherapy2023,53rdedition.HerpesZoster.NEJM2002;347:340.
劉曉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06日539
0
2
-
哺乳期得了帶狀皰疹怎么辦?如何預防傳染給寶寶?
帶狀皰疹和水痘是同一個病毒感染所導致的。通常初次感染這個病毒,發(fā)生的是水痘。水痘恢復之后,病毒可以在人體內長期潛伏,有時可能會再次出現(xiàn)復制增殖,再次出現(xiàn)感染癥狀,這就是帶狀皰疹。有些女性朋友在哺乳期間可能免疫力降低,這樣就會增加帶狀皰疹的發(fā)生率。哺乳期間如果發(fā)生帶狀皰疹,一方面可能會擔心用藥會影響哺乳,另外也會擔心帶狀皰疹是否會傳染給孩子。為了有效的加快帶狀皰疹的恢復,同時盡可能避免出現(xiàn)后遺神經痛,在哺乳期間是可以針對帶狀皰疹進行藥物治療的,在醫(yī)生指導下口服阿昔洛韋這種抗病毒藥是相對比較安全的,目前還沒有研究發(fā)現(xiàn)在吃藥期間哺乳會對寶寶造成影響。在帶狀皰疹形成水皰之前以及結痂之后是沒有傳染性的。在水皰發(fā)作期間,可能會有傳染性,寶寶被傳染之后可能會得水痘。帶狀皰疹可能會通過直接接觸患處傳染,也可能會通過皮損及可能來自呼吸道的氣霧化病毒傳染。所以為了避免在哺乳期間傳染給寶寶,患處需要一直用衣物覆蓋,避免寶寶直接接觸患處,同時最好戴口罩。對于一歲以內的寶寶,如果是非早產兒、身體健康、生長發(fā)育正常、沒有系統(tǒng)性疾病,除了上述預防手段之外,可以不采取其他措施。如果是早產兒,或者是有免疫缺陷等系統(tǒng)性疾病,需要問診兒科醫(yī)生是否需要使用水痘免疫球蛋白預防水痘。一歲以上的寶寶,如果是只接種過一劑水痘疫苗,或者是沒有接種過水痘疫苗,媽媽發(fā)生帶狀皰疹之后,可以到社區(qū)醫(yī)院臨時接種一劑水痘疫苗。如果已經接種過兩劑水痘疫苗,就不用再接種。如果萬一沒有預防住,寶寶真的被傳染了,得了水痘,也不必特別擔心,多數(shù)孩子的水痘是自愈性的過程,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科學護理,基本都能自己好的,發(fā)生重癥水痘的概率是比較低的。總體來說,在哺乳期得了帶狀皰疹并不可怕,科學的處理、科學的預防,通常是不會造成不好的后果的。
張煥霞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25日296
0
1
帶狀皰疹相關科普號

劉紅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紅軍 副主任醫(yī)師
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疼痛科
45粉絲1327閱讀

張金源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金源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疼痛科
108粉絲9519閱讀

賴光輝醫(yī)生的科普號
賴光輝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疼痛科
1834粉絲5566閱讀
-
推薦熱度5.0叢勇滋 主任醫(yī)師大連理工大學附屬中心醫(yī)院 疼痛科
帶狀皰疹 48票
三叉神經痛 24票
腰椎間盤突出 7票
擅長:擅長影像學(X線、超聲)和神經電生理引導下的神經阻滯和神經射頻,椎間盤射頻、蛛網膜下腔酒精注射、膠原酶融盤術、脊髓電刺激和鞘內輸注系統(tǒng)植入(嗎啡泵)鎮(zhèn)痛等微創(chuàng)疼痛治療技術。包括: 神經病理性痛:三叉神經痛、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神經損傷后疼痛、幻肢痛、殘端痛、糖尿病性神經痛及復雜區(qū)域疼痛綜合癥等。 頭面部疼痛:頸源性頭痛,原發(fā)性頭痛如偏頭痛、叢集性頭痛、緊張性頭痛。 癌性疼痛:如頭頸部腫瘤、胸腔腫瘤、胰腺癌、肝癌、腹腔和盆腔原發(fā)及轉移癌和骨腫瘤及骨轉移性癌痛。 脊柱源性疼痛:頸椎病、腰椎間盤突出癥、椎管狹窄、脊柱手術失敗綜合征、腰腿痛、脊神經后支綜合征。 骨關節(jié)、軟組織痛:肩周炎、骨關節(jié)炎,跟痛癥、顳下頜關節(jié)功能紊亂綜合征、軟組織痛、退行性骨關節(jié)病等。 缺血性疼痛:下肢動脈硬化閉塞和糖尿病足等引起的跛行、下肢頑固性潰瘍和壞死、雷諾氏癥等 非疼痛性疾?。好姘c、突發(fā)性耳聾、耳鳴、面肌痙攣、暈眩癥、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多汗癥、過敏性鼻炎等。 -
推薦熱度4.9劉波濤 副主任醫(yī)師中日醫(yī)院 全國疼痛診療中心
帶狀皰疹 37票
疼痛 4票
頭痛 1票
擅長:1.帶狀皰疹后神經痛的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2.癌性疼痛的規(guī)范化治療; 3.骨質疏松癥相關疼痛的規(guī)范化治療; 4.脊柱退行性病變所致疼痛的綜合治療。 臨床研究方向: 1.帶狀皰疹相關性疼痛的規(guī)范化治療; 2.精麻藥物合理使用; 3.脊柱相關性微創(chuàng)介入技術路徑。 -
推薦熱度4.7王祥瑞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疼痛科
疼痛 87票
帶狀皰疹 31票
腰痛 24票
擅長:腰背痛,頸肩痛,會陰痛,胸痛,帶狀皰疹痛及后移痛,糖尿病性疼痛,術后疼痛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