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膽囊結石都需要手術嗎?
在日常體檢中,許多人可能會意外發(fā)現自己患有膽囊結石。面對這個結果,大家常常會有很多疑問,尤其是擔心是否必須手術治療。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消化系統疾病,但不是所有膽囊結石患者都需要手術治療。手術與否主要取決于結石的大小、位置,以及患者的癥狀、整體健康狀況。今天我們就來詳細了解一下膽囊結石的概況、手術適應癥以及注意事項。一、什么是膽囊結石?膽囊是位于肝臟下方的一個梨形小器官,主要功能是儲存和濃縮膽汁,幫助消化脂肪。膽汁是一種黃綠色液體,由肝臟分泌,通過膽管進入膽囊。當膽汁中膽固醇含量過高,或者膽囊收縮功能障礙時,膽汁中的膽固醇就可能沉淀形成結石。膽囊結石的形成受多種因素影響,包括高膽固醇飲食、不規(guī)律進食、肥胖、代謝異常等。女性、40歲以上的人群、肥胖者、糖尿病患者以及有家族史的人群更容易患上膽囊結石。二、膽囊結石的癥狀大多數膽囊結石患者可能沒有明顯癥狀,僅在體檢或超聲檢查時意外發(fā)現。然而,當結石阻塞膽囊出口或膽囊管時,可能會引起以下癥狀:①右上腹部疼痛:典型的疼痛位于右上腹部,有時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疼痛通常在進食油膩食物后出現,可能是陣發(fā)性的。②惡心和嘔吐:結石阻塞膽囊管導致膽囊功能障礙時,患者常伴有惡心和嘔吐感。③脹氣和消化不良:部分患者可能會感到腹脹和不適,尤其在吃得較多或油膩時。④急性膽囊炎:如果結石長期阻塞膽囊管,膽汁無法排出,可能會導致膽囊發(fā)炎,出現急性膽囊炎,表現為劇烈的右上腹疼痛、發(fā)熱、寒戰(zhàn),甚至黃疸。三、膽囊結石都需要手術嗎?并不是所有膽囊結石患者都需要手術。手術與否取決于患者的具體癥狀、結石的大小和潛在并發(fā)癥的風險。以下是手術治療的適應癥:1.有明顯癥狀的患者;如果患者經常出現右上腹疼痛,尤其是在進食油膩食物后疼痛加重,說明結石可能堵塞了膽囊出口,導致膽囊收縮不暢。對于這些癥狀明顯且反復發(fā)作的患者,手術切除膽囊可以有效緩解疼痛和改善生活質量。2.結石較大的患者:如果膽囊結石較大,直徑超過2cm,體積較大的結石長期摩擦膽囊內壁易造成慢性炎癥;或者是充滿型的膽囊結石,說明膽囊已經沒有儲存膽汁的功能了。對于以上兩種情況一般是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將膽囊切除,以防止復發(fā)。此外,對于泥沙樣的結石也是建議手術治療的,泥沙樣膽囊結石容易向膽總管內進行排石,引起膽管炎癥,或者引起膽源性胰腺炎這樣一些更嚴重的后果。3.瓷化膽囊:部分患者有膽囊壁的鈣化、瓷化膽囊或者膽囊壁持續(xù)增厚(超過3mm)的患者也是建議行手術治療,因為這些因素都和膽囊癌的發(fā)生有很密切的關系,這種情況下膽囊癌的發(fā)生率會明顯升高,建議做預防性的膽囊切除。4.膽囊息肉伴結石:若出現膽囊息肉,尤其是直徑大于1cm的息肉,合并結石時,手術切除是預防膽囊癌的有效措施。5.膽囊功能失常:通過影像學檢查發(fā)現膽囊功能不良(如膽囊收縮功能減退),且有癥狀者。6.膽囊結石病史超過10年者或長期野外工作者。7.合并其他并發(fā)癥的患者:膽囊結石可能會導致其他并發(fā)癥,例如膽總管結石或胰腺炎。如果膽囊結石進入膽總管,可能會導致膽汁無法順暢流入腸道,進而引起黃疸、胰腺炎等嚴重疾病。對于這種情況,通常需要手術以去除結石并避免反復發(fā)作。8.高風險患者對于某些高風險患者(如糖尿病患者或免疫力低下者),即使沒有明顯癥狀,也建議預防性手術。這是因為這些患者一旦出現膽囊炎癥,病情可能發(fā)展迅速且難以控制,手術可以降低風險。無需手術的情況1.無癥狀性小結石:大多數無癥狀小結石不需要手術,只需定期復查。2.手術高風險患者:對于高齡或者有其它嚴重基礎疾病導致手術風險極高的患者,通常采取保守治療策略。四、膽囊結石的手術方式根據最新專家共識《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專家共識(2021版)》:不推薦使用藥物溶石、排石和體外沖擊波碎石等治療方法,國家也正式下過文禁止這類治療,因為可能導致胰腺炎等致命的并發(fā)癥。曾經風靡一時的“保膽取石”手術目前已經存在濫用的趨勢,其實這種術式的適用范圍非常窄,需要來線下門診就診通過仔細評估后決定。目前,治療膽囊結石的最常見及首選的手術方式是腹腔鏡膽囊切除術。這是一種微創(chuàng)手術,通過幾個小切口或者單孔將膽囊切除,相比傳統開腹手術,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術后疼痛輕、住院時間短。對于某些復雜病例,例如嚴重的急性膽囊炎或腹腔內有廣泛粘連的情況,可能需要采用開腹手術,但這種情況相對較少。五、膽囊結石手術的注意事項1.手術前的準備手術前,醫(yī)生會對患者進行詳細檢查,包括血常規(guī)、肝功能、影像學檢查(腹部B超、磁共振MRCP或者CT掃描)等,以確?;颊哌m合進行手術。如果膽囊炎在急性發(fā)作期炎癥反應很重比如合并肝膿腫或者局部臟器的急性內瘺可能,可考慮先進行抗感染治療,必要時可行膽囊穿刺引流,待炎癥控制后再進行擇期手術。2.手術后的恢復術后,患者需要在醫(yī)院觀察2天左右,絕大多數人在出院后即可以恢復正常生活。術后飲食建議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為主,避免油膩和辛辣的食物,1個月內逐漸過渡到正常飲食。在術后初期,患者可能會感到右上腹輕度不適,這是手術后的正常現象,一般會逐漸消失。術后盡早活動有助于恢復,但2個月內盡量避免劇烈運動和重體力勞動,以防止傷口愈合延遲。3.術后飲食管理雖然膽囊被切除后并不影響膽汁的分泌,但在較短的一段時期內膽汁不再被集中儲存和濃縮,而是直接排入腸道,因此術后消化脂肪的能力可能略有下降。不過隨后機體很快就通過代償機制使得膽管相應擴張,替代了膽囊的功能。因此術后初期建議少量多餐,避免一次性進食過多油膩食物,逐漸增加飲食的多樣性,逐步向普通飲食過渡。4.術后并發(fā)癥的觀察膽囊切除手術總體來說是非常安全的,但仍需警惕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fā)癥,如膽漏、感染等。術后若出現持續(xù)性腹痛、發(fā)熱、黃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yī)。六、膽囊切除后的生活管理很多人擔心切了膽囊,就少了一個器官,會不會對身體有影響?的確,正常的膽囊具有存儲、濃縮膽汁的功能,膽汁進入腸道后可以乳化脂肪,促進吸收。而大部分需要手術切除的膽囊,都是因為結石、炎癥等病變導致膽囊功能已經基本喪失,因此手術切除并不影響機體的相應功能。對于少數術前膽囊還有部分功能的病人,在膽囊切除術后可能因為缺少經膽囊濃縮的高濃度膽汁幫助消化脂肪,以及膽汁直接流入腸道,刺激腸運動加快導致出現不同程度的腹脹、腹瀉等消化功能紊亂的癥狀。但通過減少脂肪攝入,補充優(yōu)質蛋白,保證蔬菜、水果、粗糧攝入等手段,調節(jié)飲食和適當調節(jié)腸道功能,大多數患者可在1-3個月恢復。七、結語總的來說,膽囊結石并不一定需要手術,是否手術應根據結石的大小、癥狀的嚴重程度、并發(fā)癥風險以及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來決定。對于無癥狀且風險低的患者,定期隨訪觀察可能是更適合的選擇;而對于有癥狀或高風險的患者,手術是有效的解決方案。最重要的是,膽囊結石患者應積極與醫(yī)生溝通,聽取專業(yè)建議,避免盲目恐慌,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案。膽囊結石雖然常見,但通過合理的飲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其發(fā)生的風險。如果您懷疑自己可能患有膽囊結石,建議及時就醫(yī),接受專業(yè)的診斷和治療建議。參考文獻:中華醫(yī)學會外科學分會膽道外科學組,中國醫(yī)師協會外科醫(yī)師分會膽道外科醫(yī)師委員會.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專家共識(2021版)[J].中華外科雜志,2022,60(1):4-9.DOI:10.3760/cma.j.cn112139-20210811-00373.
姜立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2月11日309
0
2
-
膽囊結石是否需要手術怎么判斷
膽囊結石是否需要手術治療要綜合多方面因素判斷:?-結石大小及癥狀:-若結石較?。ㄒ话阈∮?.5厘米),且無癥狀或僅有輕微消化不良等癥狀,可先觀察,暫不手術,部分小結石有可能自行排出。但需定期復查,比如每3-6個月復查超聲等。-結石較大(大于2厘米),或雖結石不大但經常引起膽絞痛、膽囊炎發(fā)作(如右上腹疼痛、惡心、嘔吐等),通常建議手術治療。-膽囊功能:若膽囊功能良好,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可先保守觀察;但如果膽囊已無功能(通過膽囊收縮功能等檢查判斷),即便結石較小、癥狀不明顯,也多考慮手術切除膽囊。-并發(fā)癥情況:當膽囊結石合并有膽總管結石、膽源性胰腺炎等并發(fā)癥時,一般需手術處理。?總之,膽囊結石患者應和醫(yī)生充分溝通,根據自身具體情況來確定是否采取手術治療方案。
王曄飛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11月07日202
0
1
-
淺談“膽囊結石”
淺談“膽囊結石”膽囊結石是指發(fā)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道疾病,也是世界范圍的常見病、多發(fā)病。今天我們就聊一聊關于膽囊結石的一些小知識。一、首先我們要先認識一下今天的主角-膽囊膽囊,位于我們肚子的右上方,也就是位于右上腹、右側肋骨下、肝臟下方的一個囊袋狀器官,它的作用是濃縮和儲存膽汁。正常生理情況下,膽汁由肝臟分泌產生。肝臟每日產生膽汁約600-1000毫升,其中約50%的膽汁通過膽道直接流入十二脂腸,另外50%的膽汁也就是300-500毫升的膽汁要進入膽囊貯存。膽囊相當于膽道旁的一個小倉庫,而這個小倉庫的容量只有40-70毫升,所以進入膽囊的膽汁要被膽囊濃縮。膽囊濃縮膽汁主要是吸收膽汁中的水分,留下膽固醇、膽酸、卵磷脂、膽紅素,還有一些電解質。人體進食后,食物由胃腔進入十二指腸后,會刺激膽囊收縮,膽囊中存儲的膽汁被擠入膽總管,進而流入十二指腸,與食物混合,促進脂肪的消化分解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二、膽囊結石的流行病學及病因大多數流行病學研究表明,膽囊結石隨著年齡的增長而發(fā)生率增加,兒童膽囊結石少見,發(fā)病的高峰年齡在40-50歲這一年齡段,并且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發(fā)病率有明顯上升的趨勢。膽囊結石的病因復雜,與多種因素有關,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膽囊結石的形成。研究表明,男女發(fā)病率之比在1∶2,目前認為主要與女性的雌激素有關,因此妊娠期女性形成膽囊結石的風險更大,并且與妊娠次數呈正相關。肥胖也是膽囊結石發(fā)生的高危因素,肥胖人群發(fā)生率是正常體重人群的3倍。飲食習慣和飲食結構也是膽囊結石形成的主要因素,如進食不規(guī)律、長期進食精制食物、高膽固醇飲食等。另外長期腸外營養(yǎng)、糖尿病、高脂血癥、肝硬化、溶血性貧血、遺傳、創(chuàng)傷、藥物、缺乏運動等因素都可引起膽囊結石。注意、注意,膽囊結石是沒有傳染性的。膽囊結石按組成成分,可分為膽固醇結石、膽色素結石、混合型結石,膽囊結石以膽固醇結石為主要成分,其形成原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考慮與脂質代謝、成核時間、膽囊運動異常、細菌基因片段等有一定相關。三、膽囊結石發(fā)作時有哪些癥狀?大多數膽囊結石的患者,沒有什么感覺,多在體檢時發(fā)現,稱為靜止性膽囊結石。然而有一部分膽囊結石會誘發(fā)膽囊炎。膽囊炎往往在飽餐、進食油膩食物、睡眠中體位改變、工作緊張、休息不好、抵抗力低的時候出現,主要表現如下∶⑴膽絞痛:主要是右上腹或或劍突下(俗稱“心窩處”)疼痛,可為陣發(fā)性疼痛,或持續(xù)性疼痛陣發(fā)性加重,常向右肩胛部或背部放射,可伴惡心、嘔吐、發(fā)熱等癥狀。⑵上腹部隱痛:多數人僅在進食過多、吃油膩食物、工作緊張或疲勞時感覺上腹部或右上腹隱痛,或有飽脹不適、噯氣、呃逆等,易被誤診為“胃病”。⑶并發(fā)癥:膽囊結石可并發(fā)急性膽囊炎、膽源性胰腺炎、膽道梗阻、膽囊癌、膽囊積水等。四、膽囊結石的診斷如果你有經常性的上腹部疼痛、消化不良癥狀,同時伴有右肩部或者背部的疼痛,最好去醫(yī)院做一個肝膽彩超明確有無膽囊結石膽囊炎。超聲可以便捷、準確的發(fā)現結石的征象,表現為強回聲團,后有聲影,可隨著患者的體位改變而移動,是一項首選而又經濟的選擇,但需要注意肝膽彩超需要空腹檢查,最好上午檢查,切記這一點,水也不要喝,很多人吃了東西或一覺睡到中午,再來醫(yī)院檢查,往往需要再跑一趟。至于CT、磁共振等檢查需要醫(yī)生根據情況來決定了。四、膽囊結石的治療首先,不是所有膽囊結石都需要治療。1、無癥狀的膽囊結石一般不需預防性手術治療,每6個月隨訪觀察。但無癥狀膽囊結石出現以下情況應考慮手術治療:①結石數量多及結石直徑≥2-3cm。②膽囊壁鈣化或瓷性膽囊、膽囊萎縮。③伴有膽囊息肉>1cm。④膽囊壁增厚(>3mm),即伴有慢性膽囊炎。⑤膽囊充滿型結石。2、對于有癥狀的膽囊結石和有并發(fā)癥的膽囊結石要及時手術治療。目前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治療膽囊結石的主流手術方式,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住院時間短等顯著特點,也就是所說的微創(chuàng)手術,但微創(chuàng)并不是保膽取石,微創(chuàng)也是膽囊切除,顧名思義就是把膽囊連同內部的結石一起切掉。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利用腹腔鏡這套手術操作系統,把肚子里的情況投影到屏幕上,外科醫(yī)生對著屏幕把很長的幾把鉗子伸進肚子里,就能完成膽囊切除。如圖:膽囊切除術后切口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的注意事項①有的小伙伴做完手術后覺得要好好補一補,這就錯啦!膽囊切除術后2周-4周內要清淡飲食,根據恢復情況逐漸過度到正常飲食。因為膽囊切除以后,人體就少了儲存膽汁的器官,肝臟產生的膽汁就100%從膽總管流入腸道了,當你暴飲暴食或者大魚大肉、羊湯、把子肉這樣嗨皮的吃時,就會出現脂肪消化吸收不良的情況,最終導致腹瀉。還有一部分病人身體適應性較弱,膽囊切除以后還會出現大便次數增加、大便性狀變稀等情況。一般這些影響在1月以后會慢慢好轉。如果你長期這樣,要及時復查,必要時進一步檢查腸鏡以排除其它疾病。②手術1月后要記得門診復查,復查主要項目是血常規(guī)、肝功能,如果有腹痛、發(fā)熱等癥狀還要做肝膽彩超或腹部CT檢查,當然你仍然要記得空腹呀。總體來說,膽囊切除術后,對生活的影響較小,所以膽囊切除患者不用太過擔心。當然,你的膽囊雖然沒了,但你的膽子并沒有變!你仍然可以是“無膽英雄”!另外,目前其他的一些治療膽囊結石的方法,如藥物溶石、體外碎石、中藥等,效果并不確切,不予推薦。對于保膽取石,也就是只取石頭而保留膽囊,也不建議,因為膽囊結石發(fā)生的最大原因是膽囊的內環(huán)境出現了變化,任何影響膽固醇與膽汁酸濃度比例改變和造成膽汁淤滯的因素都能導致結石形成。如果單純取走了石頭,并不能改變膽囊的內環(huán)境,研究表明,保膽取石術后膽囊結石復發(fā)率仍很高。六、怎樣預防膽囊結石?針對膽囊結石形成的危險因素,我們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來降低結石形成的風險。①合理膳食:均衡飲食,多攝入低脂、高維生素、富含膳食纖維的食物,如新鮮蔬菜和水果等。避免攝入辛辣刺激、高脂食物。②規(guī)律飲食:定時定量進餐,避免長時間不進食導致膽汁淤積。③控制體重:肥胖患者可通過合理飲食和適量運動維持健康體重,減少體內膽固醇的積累。④加強運動:適當的運動可以促進膽汁的排泄和膽囊的收縮功能,有助于預防結石的形成。當然要注意勞逸結合,避免過度勞累。⑤積極治療相關疾病,如糖尿病患者積極控制血糖,高血脂的朋友要注意降脂,肝病患者主要護肝抗病毒治療等。本文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張守剛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10日706
0
2
-
充滿型膽結石一定要手術嗎#醫(yī)學科普 #膽囊結石
孟澤武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08日84
0
1
-
再論膽囊結石的危害性
膽囊結石是常見病、多發(fā)病,但許多患者在沒有出現癥狀或嚴重并發(fā)癥時往往不夠重視,直到出現難以挽回的并發(fā)癥后常常追悔莫及。膽囊結石在早期沒有癥狀、沒有并發(fā)生發(fā)癥時確實對人體影響不大,似乎一切正常;但其潛在風險極大,一旦出現并發(fā)癥,輕則身體飽受折磨,重則出現嚴重并發(fā)癥和后遺癥,極少數患者還付出了寶貴的生命,正如俗話說的“人財兩空”,這在現在醫(yī)療條件下實屬不該發(fā)生的悲劇。張繼紅醫(yī)生在此強調膽囊結石的潛在風險并非危言聳聽,它確實有小病不治成大病的巨大風險。所以,《膽囊良性疾病外科治療的專家共識(2021版)》明確指出:膽囊結石,無論有無癥狀,均應擇期膽囊切除。為了讓廣大膽囊結石患者更加清楚地認識到盡早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的必要性,張繼紅醫(yī)生在此再次從理論和實例論證膽囊結石的危害性,并希望喚醒存在僥幸心理的膽囊結石患者。一、膽囊結石的癥狀早期,膽囊結石未刺激膽囊粘膜或未阻塞膽囊管時常常沒有任何癥狀,在身體檢查時偶然發(fā)現的確不在少數。當結石機械刺激膽囊發(fā)生慢性膽囊炎時,才引起上腹或右上腹疼痛引起膽囊管梗阻時可發(fā)生劇烈的右上腹絞痛;出現并發(fā)癥時才出現腹痛、發(fā)熱、黃疸、休克等臨床表現。二、膽囊結石的并發(fā)癥1、當膽囊結石阻塞膽囊管可能引起;急性膽囊炎、膽囊積液積膿、膽囊穿孔、膽汁性腹膜炎等并發(fā)癥。臨床上夜班醫(yī)生經常接診到大量膽絞痛的患者,個別老年患者發(fā)生但穿孔、膽汁性腹膜炎,需要急診手術解除患者痛苦,罕見情況下病人不能耐受手術而失去治療機會。2、當結石長期嵌頓于膽囊頸部可導致Mirizzi綜合征(膽囊頸部結石壓迫肝總管引起肝總管梗阻或膽囊肝總管內瘺導致膽管炎發(fā)作)。這種情況下沒有經驗的醫(yī)生往往在切除膽囊時導致膽管損傷難以修復。本人親自接診過一名術前發(fā)生Mirizzi綜合征的年輕女性患者,在院外手術時導致難以修復的膽管損傷而行膽腸吻合術,術后膽腸吻合口狹窄,進而導致肝內膽管結石,再次在到我科行左半肝切除、膽腸吻合術才得以治愈。3、當結石通過膽囊管排入膽總管可引起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急性膽管炎、膽源性休克、膽源性胰腺炎等并發(fā)癥。這些并發(fā)癥臨床上不可勝數。僅舉幾例:(1)一名年輕男性膽囊結石患者,多次就診拒絕手術,最后發(fā)生重癥急性膽源性胰腺炎發(fā)生多器官功能衰竭而進入某醫(yī)院ICU搶救;(2)一名年輕男性膽囊結石患者,繼發(fā)膽總管結石并急性膽管炎,發(fā)燒三天后到醫(yī)院急診,這時已經發(fā)生膽源性休克而出現多器官功能不全,雖然經ICU搶救挽回了生命,但卻因為休克時間過久留下了末端手指和足趾干性壞死,至今痛悔不已:(3)一老年膽囊結石患者,平時節(jié)約,不愿手術切除膽囊,繼發(fā)膽總管結石并急性膽管炎、膽源性休克,急診入院時黃疸超過500umol/L,為挽救生命在超聲科行PTCD時發(fā)生穿刺孔滲血不止,最后導致休克加重而失去了生命;(4)一名中年女性膽囊結石患者,多次就診不接受膽囊切除,最后并發(fā)膽源性胰腺炎住院,經檢查確診為重癥急性胰腺炎,在ICU搶救無效死亡。4、當結石長期壓迫膽囊壁與十二指腸相鄰的某一部位容易導致膽囊十二指腸內瘺。我們手術時有發(fā)現膽囊十二指腸內瘺的患者而被迫行十二指腸修補術。三、膽囊癌變較大或/和較多結石長期刺激膽囊壁有可能引起膽囊癌?!赌懩野┰\斷和治療指南(2019版)》指出::約85%的膽囊癌患者合并膽囊結石。膽囊結石患者患膽囊癌的風險是無膽囊結石人群的13.7倍。膽囊結石直徑和數目與膽囊癌的發(fā)生呈正相關;膽固醇和混合膽固醇類膽囊結石危險度更高?!氨D懭∈毙g后,導致結石形成的危險因素和膽囊炎癥未消除。無論有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均存在膽囊癌變的風險。我們經常加到膽囊癌合并膽囊結石的患者,也偶有發(fā)現膽囊結石病人膽囊切除術后病理證實有膽囊癌。舉例:一名中年膽囊結石患者,自述10年前有膽囊結石,當時經濟條件不好未接受膽囊切除術;10年后自己賺錢不少,這時來找我手術,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后病理發(fā)現膽囊癌,通知其回醫(yī)院進行了膽囊癌根治術,術后病人抑郁寡歡,一年后離開了人世。四、無癥狀膽囊結石的危害膽囊結石無論有無癥狀,對機體都有潛在危險性。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并不是無風險,其潛在危險性同樣是并發(fā)癥和癌變的風險以及需要手術治療時的手術風險。1、容易發(fā)生并發(fā)癥的無癥狀性膽囊結石(1)膽囊頸和膽囊管結石,容易偶然嵌頓引起膽絞痛、急性膽囊炎發(fā)作或長期壓迫局部膽囊-膽管內瘺(Mirizzi征),或排入膽總管引起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2)膽囊細小結石,容易突然進入膽總管引起繼發(fā)性膽總管結石及膽源性胰腺炎。(3)老年和小兒膽囊結石,不但與某些易感因素有關,而且容易發(fā)生膽囊穿孔等并發(fā)癥。2、容易癌變的無癥狀性膽囊結石(1)結石巨大(大于2-3cm),結石越大發(fā)生癌變幾率越高;(2)膽囊結石并腺瘤性息肉;(3)膽囊結石伴慢性萎縮性膽囊炎;(4)膽囊結石伴膽囊壁局限性增厚;(5)膽囊充滿型結石;(6)膽囊結石合并膽囊腺肌癥;(7)膽囊壁鈣化或瓷化膽囊;(8)發(fā)現膽囊結石10年以上,結石長時間刺激膽囊粘膜可能與膽囊癌變有關;(9)50歲以上長期膽囊結石的女性患者,是結石性膽囊炎癌變的高危因素;(10)有膽囊癌家族史者。3、有嚴重合并癥的無癥狀性膽囊結石,需要手術時手術危險性顯著增加(1)老年人無癥狀膽囊結石,癥狀出現隨年齡增長而增高,癌變幾率隨年齡增長而增大,手術風險隨年齡增長而增大;(2)合并糖尿病,容易并發(fā)感染及心血管并發(fā)癥,手術危險性隨著病情進展而逐漸增加;(3)伴心肺功能障礙者,隨著病情進展手術風險逐漸增加。最后,膽囊結石確實是一個容易治療的常見疾病,但如存在僥幸心理,有時會發(fā)生并發(fā)癥,而且并發(fā)癥發(fā)生幾率極高,有些并發(fā)癥嚴重時會危及病人生命。張繼紅醫(yī)生強烈建議:所有膽囊結石患者,盡早接受腹腔鏡膽囊切除術是最明智的選擇。
張繼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11日274
0
0
-
發(fā)現膽囊結石怎么辦?膽囊結石到底要不要做手術?
身為一個肝膽外科的醫(yī)生,膽囊結石,是一個門診非常常見的疾病。我國膽囊結石的發(fā)病率比較高,女性是男性的2倍左右,大多數膽囊結石終身無癥狀,只有20%左右的人會出現膽絞痛的癥狀。所以很多人發(fā)現后就說,我沒癥狀啊,就是體檢發(fā)現的,這種很正常。典型的膽絞痛是右上腹疼痛,臨床上也有很多患者是上腹正中疼痛,早期是按胃痛治療的,所以當有結石,出現上腹痛的時候,也要考慮是膽絞痛,可能犯急性膽囊炎了。當人們知道自己有膽囊結石的時候其實大家考慮的問題都差不多比如:我為什么會得膽囊結石?用不用吃點藥?能不能保膽取石?要不要做手術?做什么手術?等等我盡量用一篇文章來回答大家的這些問題,也幫助大家對膽囊結石有一個清晰的認識。首先,膽囊是什么?有什么用?膽囊位于人的右上腹,像一個氣球一樣能收縮擴張,只有一個0.2-0.3cm的開口(膽囊管),連接著膽總管,主要的功能是存儲膽汁,膽汁是肝臟分泌的(這也是大多數患者的一個誤區(qū)),肝臟分泌的膽汁存儲到膽囊里,膽囊將這些膽汁濃縮備用,當人吃飯之后,就會刺激膽囊收縮,排空膽汁,混合著食物進入腸道吸收消化。我為什么會得膽囊結石?由于膽囊儲存了大量濃縮的膽汁,而這些膽汁是需要食物的刺激才能分泌,所以,當進食不規(guī)律、不吃早飯的時候,濃縮的膽汁就容易形成膽鹽結晶,進而形成結石,另外肥胖、高脂飲食、妊娠等等也會導致體內膽固醇升高,容易引發(fā)結石。膽囊就像一個水庫一樣存儲著膽汁,按時吃飯,適當的進食肉類就會刺激膽囊收縮,對水庫進行“放水”“清淤”,長期的高脂或低脂進食都容易產生膽囊結石。得了膽囊結石怎么辦?要不要吃藥,要不要手術,要不要保膽取石這其實都是膽囊結石的治療。也就是發(fā)現有膽囊結石下一步怎么辦?我們聽聽專家的意見。這個共識是中國膽道疾病的若干專家共同編寫的,也是膽道疾病治療的重要參考依據。其中:簡單的來說,發(fā)現膽囊結石,無論是否有癥狀,都推薦行膽囊切除術。保膽取石為什么不推薦做?“保膽取石”這個術式曾經出現過,但因為術后復發(fā)率高,很多患者術后很快再次復發(fā)結石,需要再一次經歷全麻的手術,而且保膽術后的膽囊是膽囊癌的高危因素,所以這種術式已經不做推薦了。而所謂的藥物溶石、沖擊波碎石治療等等,已被臨床研究證明基本無效,共識也不做推薦。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比如急性膽囊炎當然要做手術。而對于沒有癥狀的膽囊結石呢?是否要做還是有爭議的。就是專家們也沒達成統一意見。但是膽囊結石是膽囊癌的危險因素,所以有無癥狀均有手術指征。通俗點來說就是,有膽囊結石,就有發(fā)生膽囊癌的危險,所以應該做,但不是必須馬上需要做。如果無法接受手術的患者應該密切隨訪。既往的指南曾經對膽囊大小做過要求,也就是超過多大的結石才需要做,現在已經不做要求了,也就是說是否需要做手術和結石的大小無關。什么樣無癥狀的膽囊結石需要盡快做手術呢?膽囊結石合并膽囊息肉的患者。因為兩者同時存在會刺激息肉,使膽囊息肉癌變概率升高,所以需要盡快手術。做完手術對身體會有什么影響呢?切了膽囊,是不是膽子就小了?對人體有什么損傷呢?其實膽囊只是膽汁的存儲器官,膽汁是肝臟分泌的,切完膽囊,肝臟還是會分泌膽汁,還是會經過膽總管進入腸道參與消化,只不過剛切完膽囊后,部分人吃油膩的食物可能會拉肚子,一般術后一周新發(fā)腹瀉發(fā)生率約為25%,術后三個月新發(fā)腹瀉發(fā)生率約為5.7%,所以飲食逐步過渡到正常飲食即可。
林超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02日391
0
1
-
膽囊切除術出院后生活指導
飲食:1.對于一般手術經過順利的患者,術后第一天就可以少量飲水,如果沒有惡心,腹脹,嘔吐等特殊不適,其實不用等到排氣,可以少量吃點粥,等到恢復排氣,就可以從流質飲食逐漸向正常飲食開始過渡了。2.飲食上盡量要清淡,不要吃的太油膩,少食多餐,不要暴飲暴食。一般先從粥,面條等半流質飲食開始,逐漸向正常飲食過渡,具體過渡期因人而異,以舒適,能耐受為準。3.從術后第一次進食開始,就應該正常吃鹽,中國人有個根深蒂固的錯誤觀點,手術和大病時不能吃鹽,這個是不對的。剛開始可以吃腐乳,咸菜,拌菜等,總之,就是不能不吃鹽。4.在過渡期,其實沒有什么明確禁忌吃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肉,蛋,奶等等。但生,冷,硬,刺激性食物應該盡量避免。5.飲酒在任何時候都是不提倡的,尤其在手術后早期,是明確禁忌的。傷口護理1.如果是腹腔鏡手術,切口比較小,出院以后可以自行換藥,我一般建議我的患者自己準備一包無菌棉簽,一瓶碘伏,大一點的創(chuàng)可貼,用棉簽沾碘伏把傷口消毒,看看有沒有紅腫滲出,然后貼上創(chuàng)可貼即可。等到術后一周到十天左右,傷口恢復的很好以后就不需要再換藥了。等到結痂完全脫落,就可以沖淋浴,但不要使勁搓傷口,一般等到幾個月以后傷口愈合結實以后就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了。2.如果是開腹手術,就得依照醫(yī)生的醫(yī)囑,找專業(yè)的醫(yī)生切口換藥拆線了。3.關于拆線:腹腔鏡一般都是用的可吸收縫線,不需要拆線。不過可以在出院前和醫(yī)生核實好傷口的注意事項,包括是否需要拆線。4.如果遇到傷口疼痛,紅腫,出血,流膿甚至裂開等情況,要及時就醫(yī)。體位經常有患者反映,膽囊切除以后,尤其是腹腔鏡手術的,會有右上腹和肩膀部位的酸脹疼痛,只有采取特定的體位和姿勢才會比較舒適一些。這個是手術以后的正常反應,我會告訴我的患者,怎么舒服怎么來,慢慢就好了。何時開始工作這個問題要因人因工作而異,其實術后兩三天出院以后,大部分患者就可以生活自理了,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家務。但是一些對體力要求較高的工作,則要恢復一段時間。所以什么時間開始工作要看具體情況,和醫(yī)生綜合分析。體育運動這個和工作類似,要根據年齡,病情輕重,體質情況,并存疾病及恢復情況綜合判斷。術后早期可以以散步為主,依據耐受性逐漸增加運動量和強度。復查1.單純的膽囊結石或者良性的息肉,可以在手術后半年復查一下肝膽脾超聲和肝功。2.對于復雜一些的,有并發(fā)癥的患者,醫(yī)生會根據具體病情在出院前告訴具體的復查隨訪方案。特別提醒同樣的手術,在不同的人,不同的病情情況下,會有很大的差別,以上只是針對病情不復雜,手術恢復比較順利的患者。具體術后注意事項,還得咨詢自己的負責醫(yī)生。
孟凡斌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15日405
0
3
-
膽囊結石的診斷和治療
膽囊結石是一種常見的膽道疾病,其特征是在膽囊內形成的硬塊。這些結石可能由膽固醇、膽色素或鈣鹽組成,其中以膽固醇結石最為常見。膽囊結石的形成與多種因素有關,包括遺傳傾向、不健康的飲食習慣、肥胖、快速減肥、某些藥物的使用以及女性的生育歷史等。膽囊結石可能無癥狀,這種情況稱為“沉默的”或“無癥狀”的膽囊結石。然而,當結石移動并阻塞了膽囊管或膽總管時,就會引起癥狀,這種情況稱為“有癥狀”的膽囊結石。有癥狀的膽囊結石可能導致劇烈的右上腹部疼痛,這種疼痛可能會輻射到背部或右肩部。疼痛通常是突發(fā)性的,并且可能隨著體位的改變而有所不同。除了疼痛外,膽囊結石還可能伴隨其他癥狀,如惡心、嘔吐、腹脹、胃腸道不適、黃疸(皮膚和眼睛變黃)以及深色尿液。在一些嚴重的情況下,如膽囊炎或膽管炎,患者可能會出現發(fā)熱、寒戰(zhàn)和全身乏力。如果膽囊結石導致了膽管的堵塞,可能會發(fā)展為胰腺炎,這是一種潛在致命的疾病,需要緊急醫(yī)療干預。診斷膽囊結石通常開始于病史詢問和體格檢查。醫(yī)生會詢問患者關于疼痛的性質、位置、持續(xù)時間以及是否有任何觸發(fā)因素。體格檢查可能包括腹部檢查,以尋找腹部壓痛、反跳痛或腹部肌肉緊張。此外,醫(yī)生可能會觸摸患者的右上腹部,尋找膽囊區(qū)域的腫塊。實驗室檢查對于膽囊結石的診斷也是重要的。血液檢查可以幫助評估患者的肝功能,檢查白細胞計數以確定是否存在感染。肝功能測試,如血清谷丙轉氨酶(ALT)和血清谷草轉氨酶(AST),可以評估肝臟受損的程度。如果懷疑有膽管感染或梗阻,可能還需要進行血液培養(yǎng)和尿液分析。影像學檢查是診斷膽囊結石的關鍵。腹部超聲波檢查(Ultrasound)是首選的無創(chuàng)檢查方法,它可以清晰地顯示膽囊內的結石及其與周圍組織的關系。超聲波檢查對于檢測無癥狀的膽囊結石和評估有癥狀的膽囊疾病都非常有效。X線檢查,如腹部平片,對于檢測大型的鈣化膽囊結石可能有所幫助,但這種情況相對罕見。計算機斷層掃描(CTScan)可以提供更詳細的圖像,對于復雜的膽囊疾病或當超聲波檢查不確定時,CT掃描是一個有用的補充檢查。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膽道成像(MRCP)是高級的成像技術,可以提供關于膽道系統的詳細信息,但由于成本較高和操作復雜,通常不用于初步診斷。在某些情況下,可能需要進行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ERCP是一種內鏡檢查,可以同時對胰腺和膽道進行成像和治療。通過ERCP,醫(yī)生可以直接觀察到膽道和胰腺的內部情況,并可移除阻塞在膽道中的結石。膽囊結石的治療取決于患者是否有癥狀以及結石的大小和位置。對于無癥狀的膽囊結石,通常采取觀察和定期監(jiān)測的方法,因為這些結石可能永遠不會引起問題。然而,如果患者出現癥狀,尤其是頻繁的疼痛發(fā)作,可能需要進行治療。治療選項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用于緩解癥狀,如止痛藥和抗生素。在某些情況下,可以使用藥物來溶解膽囊結石,但這種治療方法效果有限,且復發(fā)率高。手術治療是治療有癥狀膽囊結石的首選方法。最常見的手術是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LaparoscopicCholecystectomy)。這種手術通過小切口進行,使用腹腔鏡和特殊的手術器械來切除膽囊。與傳統的開腹手術相比,腹腔鏡手術具有創(chuàng)傷小、恢復快和住院時間短等優(yōu)點。在少數情況下,如果患者不適合手術或有其他嚴重的健康問題,可能會考慮使用其他治療方法,如經皮穿刺引流術(PercutaneousTranshepaticGallbladderDrainage,PTGBD)或內鏡下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來處理膽道的梗阻。膽囊結石的預防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均衡飲食、控制體重、避免快速減肥和定期鍛煉。減少高脂肪食物的攝入,增加膳食纖維,保持正常的體重,都有助于降低膽囊結石的風險。此外,避免長時間禁食或嚴格節(jié)食也是預防膽囊結石的重要措施。對于有家族史的人來說,定期的體檢和監(jiān)測可能有助于早期發(fā)現和治療??傊?,膽囊結石的診斷和治療需要綜合考慮患者的癥狀、實驗室檢查結果和影像學檢查結果。早期診斷和適當的治療對于預防并發(fā)癥和提高生活質量至關重要?;颊咴谥委熀髴裱t(yī)生的建議,進行必要的生活方式調整,以減少復發(fā)的風險。
楊耀群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30日225
0
0
-
兒童膽囊結石保膽取石術后復發(fā)率是多少(兒童膽囊結石系列問答之五)
從我們單位對兒童膽囊結石保膽取石術后的、不少于一年的隨訪統計中看到,兒童總體復發(fā)率小于30%,伴隨有其他疾病例如蠶豆病、腎病等長期慢性疾病的膽囊結石兒童的復發(fā)率40%多,而僅僅是單純膽囊結石(含膽總管結石)的兒童膽囊結石的復發(fā)率不到8%,并有繼續(xù)口服藥消退的跡象。
兒童節(jié)免費直播義診2024年05月26日0
0
1
-
兒童的膽囊結石如果藥物治療效果不好怎么辦?(兒童膽囊結石系列問答之四)
從我們前面的科普中可以看到,兒童的膽囊結石是可以通過藥物治療痊愈的。但也有治療效果不好或者不滿意的,怎么辦?保膽取石。由于兒童的膽囊結石往往受其他疾病和藥物影響而形成,并非膽囊自身因素,甚至結石成分中有放射性元素或不常見金屬。同時兒童還處于生長發(fā)育的初期,所以,我們不切除膽囊而是采取微創(chuàng)手術保膽取石(保留膽囊取出結石)。
兒研所普外科科普號2024年05月25日1
0
1
膽囊結石相關科普號

冷建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冷建軍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首鋼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1581粉絲11.6萬閱讀

李哲勇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哲勇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yī)院
普外科
38粉絲1921閱讀

孫喜太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喜太 主任醫(yī)師
南京鼓樓醫(yī)院
普通外科
242粉絲16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黃安華 主任醫(yī)師上海市東方醫(yī)院 膽石病中心
膽結石 418票
膽囊息肉 66票
膽囊炎 26票
擅長:膽囊結石、膽囊息肉、膽囊炎、膽囊腺肌癥、萎縮性膽囊炎、膽管結石、膽源性胰腺炎、復雜膽道疾??;各種微創(chuàng)手術(針孔保膽、單孔切膽、二孔切膽、常規(guī)切膽、腹腔鏡膽總管、ERCP),包括膽結石治療和預防,保膽與切膽個性化選擇,膽囊息肉治療方案,疑難膽道疾病的診治 -
推薦熱度4.9陳濤 副主任醫(y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膽胰外科
膽結石 320票
疝 141票
膽囊息肉 39票
擅長:腹膜后腫瘤、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膽囊息肉、膽囊結石、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食管裂孔疝,腹股溝疝的診療,能熟練開展普外科各類肝膽胰大手術,包括半肝切除、胰十二指腸切除、胰腺體尾部切除等。尤其擅長微創(chuàng)腹腔鏡手術,包括腹腔鏡膽胰手術,腹腔鏡腹壁切口疝、造口旁疝及食管裂孔疝,腹腔鏡腹股溝疝手術,單孔腹腔鏡手術。 -
推薦熱度4.8麻勇 主任醫(yī)師哈醫(yī)大一院 肝臟微創(chuàng)外科
膽結石 283票
肝血管瘤 68票
肝囊腫 66票
擅長:肝臟、膽道、胰腺和脾臟良惡性腫瘤、膽結石、膽管結石、膽管癌、膽管囊腫、膽息肉、膽囊癌、肝囊腫、肝囊腺瘤、肝包蟲、肝腺瘤、FNH、脾囊腫、脾脈管瘤等肝膽系統疾病的腹腔鏡及機器人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