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靜靜主治醫(yī)師 河南省兒童醫(yī)院 兒童保健科 陳大夫從9月到現(xiàn)在,一直都有因為上幼兒園出現(xiàn)的分離焦慮的家長的咨詢,在此向家長們說聲辛苦了!對于小班入園的孩子來說卻無疑是一場考驗,入園焦慮將在這段時間上演。孩子初期入園因為焦慮導致會有各種癥狀出現(xiàn),所以我們鼓勵家長及老師在這期間一定要多多關注孩子,及時發(fā)現(xiàn)孩子的異常情況,避免焦慮擴大范圍。今天推薦一份3歲新生入園適應水平的自測表,分別從交往能力、語言能力、運動能力、獨立能力、認知能力、安全能力等6大方面對孩子進行測試,建議家長和老師都要測一測,根據(jù)孩子的情況做出調整,平穩(wěn)度過焦慮期。注:6大項共58道題,每題為1分。一、交往能力準備自測(10條)1. 有興趣與小伙伴交往2. 見面在家長提醒時能夠向老師和同學問好3. 不經(jīng)常推搡別人4. 不經(jīng)常搶小朋友東西5. 不經(jīng)常咬人6. 不經(jīng)常打人7. 在需要時敢求助于成人8. 在一定熟悉的基礎上,能夠回答成人的問話9. 在大人的要求下,能夠與其他小朋友進行簡單合作10. 家庭中對家長的要求,80%以上能夠配合執(zhí)行二、語言能力準備自測(6條)11. 能完整地說:我想上廁所12. 能完整地說:我想喝水13. 能完整地說:我還想吃14. 能完整地說:有人打我(搶我東西)15. 大人講話,有目光注視,學會傾聽16. 大人問話,無論是否知道,都能用嘴巴表達,至少要用肢體動作點頭或搖頭三、運動能力準備自測(6條)17. 敢獨自玩滑滑梯18. 能夠用正確的方式玩滑滑梯19. 喜歡并能自己走10厘米左右寬的馬路牙子或平衡木20. 自己能獨立上下樓梯(可借助扶手)21. 能做青蛙跳22. 會在奔跑中轉彎四、獨立能力準備自測(共20項)(一)吃飯能力準備自測(4項)23. 能自己握勺子吃飯24. 不嚴重挑食25. 吃飯時不會離開座位26. 不含飯(二)睡覺能力準備自測(3項)27. 睡覺時不會嚎啕大哭28. 睡覺時不用大人抱或者必須摟著大人29. 睡午覺不會尿床(三)上廁所能力準備自測(4項)30. 能自己脫褲子31. 能蹲下并有扶手的情況下起來32. 能自己拎褲子33. 知道上完廁所后要擦屁股(四)洗手(3項)34. 知道從外邊玩回來,吃飯前、上廁所后要洗手35. 知道大致的洗手流程,打開水龍頭——弄濕手——涂香皂——搓手——沖水——擦干36. 穿長袖的情況下知道捋袖子,并能高于手腕(五)喝水(3項)37. 不特別排斥白開水38. 能用廣口杯喝水39. 會用雙手端杯子(六)穿衣服(3項)40. 穿自己穿粘扣的鞋子41. 能自己套短襪42. 在老師協(xié)助下分清衣服和褲子的前后,能自己套上褲子或衣服五、認知能力準備自測(10條)43. 知道自己的大名44. 能點數(shù)1-3,能順數(shù)到5以上45. 會玩積木46. 會簡單的撕紙47. 會簡單的涂色48. 喜歡兒歌,并愿意跟唱或跳49. 知道幼兒園有誰50. 知道自己住在哪里51. 知道自己爸爸媽媽的名字,并能說出其中一個的電話號碼52. 知道去幼兒園做什么六、安全能力準備自測(6條)53. 不是在學步車里學會走路,摔倒時能夠手撐地54. 外出時能夠在大人周邊跑,大人喊就會回來55. 不玩門56. 不經(jīng)常摔跤57. 沒有塞下東西進耳朵鼻子等習慣58. 被別的小朋友侵犯時知道用手去擋測試結果:① 如果分數(shù)18分以下,說明孩子對幼兒園環(huán)境的適應能很差,家長要嚴重重視,努力與老師配合。如果孩子是過度依賴家長,建議家長平時可留下自己的小物件在幼兒園,給予孩子在陌生環(huán)境里的一絲熟悉感。此外,也需要積極引導孩子在幼兒園交朋友,友誼可以讓孩子快速融入到園區(qū)環(huán)境內。② 分數(shù)在18-28分,要特別重視,父母送孩子去幼兒園,千萬不要做出傷感或緊張等情緒,要潛意識的引導孩子去想象幼兒園的快樂與自在。③ 分數(shù)是28-38分,比較容易適應,父母需要密切關注孩子在幼兒園和小伙伴相處的情況。④ 38-48分,能很好適應,這說明孩子對于環(huán)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且獨立能力也很優(yōu)秀,父母可繼續(xù)默默培養(yǎng)。END在分離焦慮這件事上,我看過很多父母比孩子更焦慮的,有些孩子因為父母表現(xiàn)的過于緊張與不舍,因而才導致焦慮的產生。所以為了孩子能更好的融入幼兒園,真心建議一些粑粑麻麻們一定要心靈強大,不要讓自己的情緒隱形的帶給孩子壓力。在面對孩子新生入園時,家長要做好孩子可能會哭1周到1個月的心理準備,你們需要面對孩子可能會說不想去幼兒園、孩子在幼兒園可能會受點小傷、孩子可能會和其他小朋友發(fā)生沖突等情況,而你們需要做的是及時和老師溝通、了解幼兒園的一日安排是怎么樣的,以及尊重園方。幼兒園是孩子開始融入集體生活所遇到的第一次挑戰(zhàn),做父母的的,最需要的便是要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陪伴他們走過,未來,我們還需要做更多的準備,跟著他們接受更多的成長體驗,所以,加油吧!在分離焦慮的路上,幼兒園老師也是幫助我們減輕焦慮的必備良友!分離焦慮是以孩子為主體,家長和老師為輔助和導向的一個關系發(fā)展體!分離焦慮!不是虎小孩長大必備路!2019年10月20日
2031
0
3
相關科普號

彭旭醫(yī)生的科普號
彭旭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安忻門診部
精神心理科
1304粉絲86.6萬閱讀

葉敏捷醫(yī)生的科普號
葉敏捷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浙江
線上診療科
4815粉絲30.8萬閱讀

李福輪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福輪 副主任醫(yī)師
蘭州大學第二醫(yī)院
兒童發(fā)育行為科
835粉絲17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