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謝軍主治醫(yī)師 安康市中心醫(yī)院 呼吸與危重癥醫(yī)學科一病區(qū) 2018年9月18日,WHO發(fā)布最新的《2018年全球結核病報告》顯示,我國仍為全球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每年新發(fā)結核病患者約90萬例,位居全球第3位。如此廣泛感染的疾病,我們應該如何預防呢?下面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這個古老的疾病——肺結核。 01、什么是肺結核?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引起的慢性傳染病,可侵及許多臟器,以肺部結核感染最為常見。人體感染結核菌后不一定發(fā)病,當?shù)挚沽档突蚣毎閷У淖儜B(tài)反應增高時,才可能引起臨床發(fā)病。 02、肺結核是怎樣傳播的?(1)飛沫傳播 結核分枝桿菌存在于肺與支氣管的結核病灶內,或存在于患者的痰液里。當病人大聲講話、咳嗽、打噴嚏時就會釋放出很多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小飛沫。病人1次咳嗽.可以釋放出3500個飛沫,1次用力打噴嚏時飛沫更多。飛沫傳染性的大小,除決定于每個飛沫中所含結核桿菌量的多少外,亦與飛沫的密度有關,密度越高,傳染的機會越多。含結核桿菌的小飛沫進人肺臟最基本的單位一肺泡,并非十分容易,必須經過層層屏障。首先第一關會遇到鼻孔內鼻毛的阻攔。在鼻腔、氣管與支氣管的表面上有一層粘膜,經常分泌著粘液,從外界進入的帶有細菌的塵?;蝻w沫會被粘液粘住,并隨粘液成為痰液或鼻涕而排出體外。在這些粘膜的表面還有一層很細的纖毛,平時不斷地由下向上像風吹麥浪般擺動,纖毛的擺動加上咳嗽反射,可將痰液及吸附在痰液里的灰塵或細菌排出體外。據(jù)研究,直徑在2微米左右的飛沬較容易進入肺泡.如果小于0.01微米或大于10微米很難進入,即使進入,也不容易停留在肺泡內。 “隨地吐痰”是一種很不文明的習慣,不僅破壞了環(huán)境,更嚴重的是會傳播疾病。肺結核病人通過吐痰把含有大量結核桿菌的痰液散播到地面。結核桿菌可以躲在痰液里存活相當長的吋間,如果痰液比較稀薄,又在陽光能直射到的平地上,則結核菌可在1~2小時內能被迅速殺死,但如果吐在地上的痰液比較粘稠或吐在灰塵多的陰暗角落里,其中的結核桿菌甚至可以存活數(shù)周至數(shù)月。痰液干燥后,結核桿菌就附著在塵埃上.隨掃地成刮風飛揚在空氣中,隨時可被其他吸入肺內引起感染。有人認為在大庭廣眾前隨地吐痰不雅觀,于是將痰悄悄吐在角落墻邊,或隨地吐后迅速用鞋底擦一下,如此一來.痰液和塵埃粘合在一起,結核菌更不容易被陽光照射殺死,増加了結核菌傳播的機會。 (2)消化道傳播 結核病人用過的餐具、吃剰的食物,都可能被結核桿菌污染。如與病人合用餐具或吃病人所剰的食物,或同在-個器皿內吃萊也有可能通過飲食感染。照料嚴重肺結核病人的護理人員為病人操作后,如果洗手不認真,直接用手拿食物吃就可能受到傳染。經過消化遂雖然有傳染結核病的可能,但人體的消化道對結核菌有相當強的防御抵抗能力,必須一次吃入大量的結核桿菌才可能被感染。因此,通過消化道傳染結核病并非最常見的傳染途徑。 03、肺結核的癥狀是什么?肺結核最常見的癥狀為咳嗽、咯痰2周以上,伴有不同程度胸悶或呼吸困難。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痰中帶血,也有一部分患者會出現(xiàn)午后低熱(一般不超過38℃,干酪性肺炎或合并感染可高熱)、盜汗、胸痛、食欲不振、疲乏和消瘦無力等癥狀。女性可能出現(xiàn)月經失調。 04、怎樣治療肺結核?藥物治療的主要作用在于縮短傳染期、降低死亡率、感染率及患病率。對此專家提出“十字”原則:早期、聯(lián)用、適量、規(guī)律、全程。 ※早期治療 一旦發(fā)現(xiàn)和確診后立即給藥治療; ※聯(lián)用 根據(jù)病情及抗結核藥的作用特點,聯(lián)合兩種以上藥物,以增強與確保療效; ※適量 根據(jù)不同病情及不同個體規(guī)定不同給藥劑量; ※規(guī)律 患者須嚴格按照治療方案規(guī)定的用藥方法,有規(guī)律地堅持治療,不可隨意更改方案或無故隨意停藥,不可隨意間斷用藥; ※全程 指患者必須按照方案所定的療程堅持治滿療程,短程通常為6~9個月。一般而言,初治患者按照上述原則規(guī)范治療,療效高達98%,復發(fā)率低于2%。 (2)手術治療 05、如何預防肺結核?(1)接種卡介苗 (2)及時發(fā)現(xiàn)并治療。 結核病人必須到正規(guī)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治療,若能及時診斷,并予合理治療,大多可獲臨床痊愈。 (3)定時開窗通風,保持房間空氣新鮮。每天至少兩次,每次至少30分鐘以上。據(jù)統(tǒng)計,每十分鐘通風換氣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氣中99%的結核桿菌。 (4)培養(yǎng)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堅持戴好口罩,勤洗手,勤換衣,定期消毒等。洗漱用具專人專用,用餐時使用公筷。 (5)咳嗽、打噴嚏時應用紙巾捂住口鼻,痰要用紙包好焚燒,不要隨地吐痰。避免結核病菌通過飛沫傳染其他人。 (6)加強體育鍛煉,生活要有規(guī)律,注意飲食營養(yǎng),保證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強機體抵抗力。 立足本職工作,爭做文明先鋒。2020年11月30日
2077
0
0
-
劉明霞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 發(fā)育行為兒科 卡介苗接種以后的大部分反應是正常的,也有少數(shù)屬于異常反應,比如第一點就是局部的膿腫,如果說這個。 膿腫的直徑超過一厘米,然后超過12周還沒有愈合,那就就要診斷為局部膿腫。 是要到醫(yī)院去處理的,第二點就是淋巴炎,如果說同側的腋窩下,鎖骨上,或者是頸部淋巴結有無痛性的腫大,這個也要。 到醫(yī)院就診,第三點就是局部的皮膚損害和。 結核疹就是接腫的地方呢,有膿腫,有潰瘍,還有就是全身出現(xiàn)結核樣的皮疹,第四點就是骨髓炎。 這四個情況呢,都是要到傳染病醫(yī)院或者是疾控中心去就診的。 關注明霞醫(yī)生,讓你明白育兒。2020年11月29日
958
0
1
-
2020年11月22日
1423
0
2
-
2020年11月06日
3219
0
0
-
趙彬副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公共衛(wèi)生臨床中心 胸外科 結核潛伏感染定義 結核潛伏感染發(fā)展為活動性結核的概率約為5~10%,在免疫力低下人群中,風險更高。 依據(jù)2014 WHO《潛伏性結核感染管理指南》、2020 WHO《結核預防治療綜合指南》和2020《中國結核病預防控制工作技術規(guī)范》,建議對高風險人群開展結核感染篩查和預防性治療。 結核感染高風險人群:1.免疫力低下人群:艾滋病患者、服用免疫抑制藥物的病人(如器官移植、風濕免疫?。?、透析、矽肺等。2.結核病高暴露風險:活動性結核病的密切接觸者(舍友、夫妻等以及醫(yī)生),罪犯、流浪者,結核病爆發(fā)地區(qū)。 臨床醫(yī)生判斷結核潛伏感染:無臨床癥狀,檢查未發(fā)現(xiàn)可疑病灶,痰未查到可疑結核菌,僅僅是結核感染免疫檢測陽性(γ-干擾素檢測陽性或者PPD陽性)。 γ-干擾素檢測準確性高,結果解讀較為簡單,檢測陽性者判斷為結核感染。 PPD檢測準確性略差,結果解讀略復雜:未接種卡介苗者、艾滋病人、應用免疫抑制藥者、5歲以下的密切接觸者,PPD>5mm判斷為結核感染;接種過卡介苗的健康人,PPD>10mm,或有水泡、雙圈者,判斷為結核感染。 治療對象2020年09月23日
7760
1
3
-
2020年07月31日
2114
0
1
-
程呂歡副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結核分枝桿菌是一種革蘭陽性需氧細菌,它是一種具有復雜細胞壁的小型棒狀桿菌,細胞壁中含有大量類脂質,具有疏水性,與普通細菌相比,對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作用具有比較強的抵抗力。結核分枝桿菌對干燥、低溫、酸、堿的抵抗力較強。結核分枝桿菌可存在于患者的痰液中、懸浮于空氣中,也可隨塵埃落在物體表面,黏附在塵埃中的結核分枝桿菌可保持傳染性8~10d,在干燥環(huán)境或室內陰暗潮濕處可存活數(shù)月或數(shù)年。結核桿菌只能生長在宿主生物體中,通過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噴嚏、大笑、大聲談話、隨地吐痰等方式把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微粒排到空氣中而傳播疾病(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傳播較少見)。對患者周圍環(huán)境中的空氣、物體表面、患者用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進行消毒滅菌是有效地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結核分枝桿菌的消毒滅菌方法應采取高水平的消毒或滅菌。 一、空氣消毒方法 1.通風 可選擇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自然通風是一種最簡單的環(huán)境控制防護措施。通過室內外空氣流通,以降低飛沫的濃度,控制結核病感染。結核病病房不宜安置中央空調。 負壓病房:負壓病房是指在特殊的裝置之下,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空氣只能是外面的新鮮空氣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患者污染過的空氣通過專門的通道及時排放到固定的地方。 在無負壓病房的條件下,可利用建筑物內外空氣的密度差引起的熱壓或風壓,促使空氣流動而進行的通風換氣。室內定時通風的最佳時間為上午9時、下午3時左右,一般通風時間為30min。 2.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1)消毒原理:紫外線屬電磁波輻射,其殺菌機制是使細菌DNA鏈上相鄰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體,從而干擾DNA的復制、轉錄,使細菌變異死亡。紫外線根據(jù)波長分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線。消毒使用的紫外線是C波紫外線,其波長范圍是200~275nm。結核分枝桿菌對紫外線具敏感性,但紫外線的穿透力比較弱,難以透入固體物質內部和液體深層,因此,它常適用于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 (2)紫外線消毒燈的要求: ①紫外線消毒燈在相對濕度為60%、溫度為20℃時,輻射的253.7nm紫外線強度應不低于70μW/cm2。 ②應定期監(jiān)測消毒紫外線的輻照強度,當輻照強度低到要求值以下時,應及時更換。 ③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每周用乙醇擦拭一次,發(fā)現(xiàn)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等時,應隨時擦拭。 (3)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在室內無人狀態(tài)下,采用紫外線燈懸吊式或移動式直接照射消毒。燈管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2.2m。安裝紫外線燈的數(shù)量為平均≥1.5W/m3,照射時間≥30min。 ②消毒時對環(huán)境的要求:紫外線直接照射消毒空氣時,關閉門窗,保持消毒空間內環(huán)境清潔、干燥。消毒空氣的適宜溫度20~40℃,相對濕度低于80%。 ③采用紫外線消毒物體表面時,應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線。 ④不應使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3.循環(huán)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機) 采用循環(huán)風紫外線消毒器(機)可在有人的場所定時或持續(xù)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安全有效,對人體無害。消毒器由高強度紫外線燈和過濾系統(tǒng)組成,其作用原理是將室內空氣吸入機器內部通過多層過濾網(wǎng)和殺菌能力極強的C波段紫外線燈管照射,有效地殺滅空氣中病毒、細菌,并同時過濾掉空氣中的塵埃,防止通過空氣傳播的各種疾病,改善空氣質量。與傳統(tǒng)紫外線燈相比,其殺菌能力提高3~4倍,其產生的負離子能使空氣清新。使用時應關閉門窗,進風口和出風口避免物品遮擋或覆蓋。有條件醫(yī)院應在每間病房內安置循環(huán)風紫外線消毒機進行定時空氣消毒,一般每天2次,每次1h。 4.化學消毒液噴霧 化學消毒液噴霧消毒需在無人且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消毒時關閉門窗),消毒完畢后方可打開門窗通風??刹捎没瘜W消毒液熏蒸或噴霧消毒,每周1~2次。 常用的化學消毒液濃度及方法如下。 (1)含氯消毒液:對結核分枝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時間>60min。噴灑后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人員應離開現(xiàn)場。 (2)過氧乙酸:將過氧乙酸稀釋成0.5%~1%水溶液,在60%~80%相對濕度,室溫下,過氧乙酸用量按1g/m3計算,加熱蒸發(fā)時間為2h。 (3)過氧化氫復方空氣消毒液:一般用量按過氧化氫50mg/m3計算,采用噴霧法,在相對濕度60%~80%,室溫下作用30min。 (4)季銨鹽類消毒液:采用雙鏈和單鏈季銨鹽,配以增效劑和穩(wěn)定劑制成的空氣消毒液。按1.2ml/m3噴灑量(折合藥物濃度10mg/m3左右),作用30min。 二、物體表面及地面消毒 1.物體表面消毒 (1)紫外線直接照射消毒:可采取紫外線燈懸吊式照射或使用便攜移動式紫外線消毒器近距離照射,對小件物品可放于紫外線消毒箱內照射。被消毒物品應充分暴露于紫外線燈下,照射30min可達消毒目的。 (2)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噴灑消毒:含氯消毒液屬高效消毒液,具有廣譜、速效、低毒或無毒、對金屬有腐蝕性、對織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機物影響很大,粉劑穩(wěn)定而水劑不穩(wěn)定等特點。對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30min以上,對經血傳播病原體、結核桿菌等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60min以上。 2.地面消毒 地面采取濕式拖掃,每日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進行拖地1~2次。 3.病床、桌、椅、柜、門(門把手)、窗、病歷夾、醫(yī)用儀器設備(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體表面可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宜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的物品可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 三、其他物品消毒 1.呼吸治療裝置使用前應當進行滅菌或高水平消毒。盡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復使用的各種管道應當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然后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環(huán)氧乙烷滅菌)。 2.每個診室、病房備單獨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等物品,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3.醫(yī)護人員使用后的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醫(yī)療棄物均按醫(yī)療廢物進行焚燒處理。醫(yī)護人員最好使用一次性N95型口罩,若是紗布口罩可采用煮沸消毒或高壓滅菌消毒。 4.快速手消毒:75%乙醇能使結核分枝桿菌細胞蛋白質變性凝固起到殺菌作用。醫(yī)務人員可選用75%乙醇或含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進行手衛(wèi)生消毒,揉搓2~3min即可殺滅結核桿菌。 5.高溫高壓蒸汽滅菌:可重復使用的醫(yī)療器具及實驗室物品的滅菌,可采用高溫高壓蒸汽滅菌法,它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在121.3℃(1.05kg/cm2)持續(xù)30min。 四、患者分泌物及用物消毒 1.痰液消毒 (1)含氯消毒液:每病床須設置加蓋容器,內裝足量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痰)隨時消毒,作用時間>30min。 (2)焚燒:患者的痰液可用密封袋裝送焚燒處理。 (3)苯酚溶液:主要通過破壞結核分枝桿菌細胞膜使細胞質內容物漏出,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凝固而殺死細菌。2%苯酚5min及5%苯酚溶液1min能殺死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物。用5%苯酚溶液與等量的痰液混合,需24h殺滅結核分枝桿菌。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氯,氯是一種氧化劑,能使菌體的酶失活,還能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使菌體蛋白氧化,代謝功能障礙,使細菌死亡。5%“84”消毒液15min可殺死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物,但對在蛋白質混合液中的結核分枝桿菌幾乎無效。 (5)甲醛: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凝固,而殺死細菌。1%甲醛處理結核分枝桿菌5min,可使細菌死亡。5%甲醛與等量痰液混合,處理12h以上才能達到殺菌目的。 2.患者的生活垃圾按醫(yī)療廢物進行焚燒處理。 3.濕熱對結核分枝桿菌殺傷力強,80℃5min、95℃1min或煮沸5min即可殺死結核分枝桿菌?;颊呤褂煤蟮牟途摺⒂镁叩饶蜔嵛锲房刹捎弥蠓蟹椒缇?煮沸5min可達消毒滅菌效果。干熱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殺傷力較弱,100℃干熱滅菌需要4~5h才能達到滅菌效果。也可采用微波消毒方法,700W功率的微波爐,高溫4~7min即可達到殺滅結核桿菌效果。微波消毒的物品應浸入水中或用濕布包裹。 4.患者使用后的棉絮置于太陽下暴曬2~3h,可殺滅結核桿菌。 五、結核病患者家庭消毒隔離方法 肺結核是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其次通過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感染。肺結核病治療時間長,恢復慢,絕大多數(shù)患者急性期過后均需要在家中進行長期治療。因此,做好肺結核患者的家庭消毒,直接關系到肺結核患者及其家人的健康。 1.隔離 (1)排菌期間患者應單獨居住,無條件者可分床睡或分頭睡。 (2)患者不要近距離面對他人咳嗽、高聲談笑、打噴嚏;咳嗽時要用手或紙巾遮蓋口鼻。在病情許可情況下,患者佩戴口罩,以減少傳播機會,保護家人。 (3)患者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嚴禁隨地吐痰,可將痰吐在紙上燒掉,或吐在盛有消毒液的專用加蓋痰杯中浸泡后30min后倒入下水道。 (4)患者的餐具最好單獨使用,家庭采用分餐制。 (5)患者盡量減少去公共場所。 2.消毒 (1)居室消毒:居室每日開窗通風是最簡單有效的空氣消毒方法,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1h,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有條件時每天對居室用化學消毒液如過氧乙酸進行噴霧消毒,也可用食醋煮沸熏蒸消毒或用艾葉燃燒熏蒸消毒。消毒時室內人員必須離開房間,消毒后開窗通風0.5h后再進入。屋內采取濕式清掃。 (2)痰具消毒:肺結核患者最好將痰吐在帶蓋的專用痰杯內。有條件時在痰杯內加2000mg/L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換1次,無條件時將痰液煮沸15~20min倒棄。應急情況下將痰吐在紙上,并連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紙張燒掉,不要隨處亂扔。痰杯用流水沖凈,煮沸消毒20min,或用含2000mg/L的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一次性痰杯用后可焚燒處理。 (3)餐具消毒:患者的餐具應該專人專用,定位單獨放置。用過的餐具在開水中煮沸5min后晾干,剩余食物煮沸20min后倒棄。每天將洗漱用品在含有2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溶液中浸泡30min并沖洗晾干備用。 (4)用物消毒:患者的被褥要經常在日光下暴曬消毒,一般每次直接日光暴曬2~3h。小的物品如棉質床單、枕巾、衣服、口罩等可煮沸5~10min,或用0.5%的過氧乙酸浸泡消毒0.5~1h。化纖織物只能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家具、陳設品、墻壁和地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門把手、水龍頭、門窗、洗手池、衛(wèi)生間、便池等很容易受到污染的物體表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再用潔凈水清洗擦拭干凈。 3.家庭成員隔離消毒 家屬接觸排菌患者時應戴口罩;護理患者后及時認真洗手消毒,也可用75%乙醇或含乙醇消毒液擦拭雙手進行手衛(wèi)生消毒。2020年07月28日
9204
0
2
-
劉華副主任醫(yī)師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 兒童保健科 汽車要加油,補充能量。娃娃要打疫苗,增加抵抗力。每個寶寶自出生起,都要按嚴謹?shù)慕臃N流程接種疫苗。然而,因為疫苗種類繁多,而且每種疫苗的接種次數(shù)又不盡相同,加之打疫苗時對孩子的身體健康狀況也有要求,因此有時不能打,有的忘了打,致使漏打疫苗的情況很常見。疫苗漏打了怎么辦呢?要如何補種呢?首先說說疫苗補種的總體規(guī)則No.1疫苗補種的通用原則未按照推薦年齡完成國家免疫規(guī)劃規(guī)定劑次接種的14歲以下的兒童,應盡早補種,且遵照以下規(guī)則:1、對未曾接種某種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的兒童,根據(jù)兒童當時的年齡,按照該疫苗的免疫程序,以及對該種疫苗的具體補種原則中規(guī)定的疫苗種類、接種間隔和劑次進行補種。2、未完成國家免疫規(guī)劃規(guī)定劑次的兒童,只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無需重新開始全程接種。3、應優(yōu)先保證兒童及時完成國家免疫規(guī)劃疫苗的全程接種,當遇到無法使用同一廠家疫苗完成全程接種情況時,可使用不同廠家的同品種疫苗完成后續(xù)接種(含補種)。疫苗使用說明書中有特別說明的情況除外。4、針對每種疫苗的具體補種建議以及2007年國家擴大免疫規(guī)劃(以下簡稱擴免)后新增疫苗的補種原則,詳見下列具體疫苗的補種原則部分。No.2不同疫苗的補種原則1、重組乙型肝炎疫苗(1)若出生24小時內未及時接種,應盡早接種;(2)對于未完成全程免疫程序者,需盡早補種,補齊未接種劑次即可;(3)第1劑與第2劑間隔應≥28天,第2劑與第3劑間隔應≥60天。2、皮內注射用卡介苗(1)未接種卡介苗的<3月齡兒童可直接補種。(2)3月齡~3歲兒童對結核菌素純蛋白衍生物(TB-PPD)或卡介菌蛋白衍生物(BCG-PPD)試驗陰性者,應予補種。(3)≥4歲兒童不予補種。(4)已接種卡介苗的兒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補種。3、脊髓灰質炎減毒活疫苗(1)對于脊灰疫苗遲種、漏種兒童,補種相應劑次即可,無需重新開始全程接種。<4歲兒童未達到3劑(含補充免疫等),應補種完成3劑;≥4歲兒童未達到4劑(含補充免疫等),應補種完成4劑。補種時兩劑次脊灰疫苗之間間隔≥28天。(2)I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guī)劃以后,無論在補充免疫、查漏補種或者常規(guī)免疫中發(fā)現(xiàn)脊灰疫苗為0劑次的目標兒童,首劑接種IPV。(3)2016年5月1日后,對于僅有bOPV接種史(無IPV或tOPV接種史)的兒童,補種1劑IPV。(4)既往已有tOPV免疫史(無論劑次數(shù))而無IPV免疫史的遲種、漏種兒童,用現(xiàn)行免疫規(guī)劃用OPV補種即可,不再補種IPV。4、吸附無細胞百白破聯(lián)合疫苗(1)3月齡~5歲未完成DTaP規(guī)定劑次的兒童,需補種未完成的劑次,前3劑每劑間隔≥28天,第4劑與第3劑間隔≥6個月。(2)≥6歲接種DTaP和白破疫苗累計<3劑的兒童,用白破疫苗補齊3劑;第2劑與第1劑間隔1~2月,第3劑與第2劑間隔6~12個月。(3)根據(jù)補種時的年齡選擇疫苗種類,3月齡~5歲使用DTaP,6~11歲使用吸附白喉破傷風聯(lián)合疫苗(兒童用),≥12歲使用吸附白喉破傷風聯(lián)合疫苗(成人及青少年用)。5、吸附白喉破傷風聯(lián)合疫苗(1)>6歲未接種白破疫苗的兒童,補種1劑。(2)其他參照無細胞百白破疫苗的補種原則。6、麻疹風疹聯(lián)合減毒活疫苗(1)擴免前出生的≤14歲兒童,如果未完成2劑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種,使用MR(麻風疫苗)或MMR(麻腮風疫苗)補齊。(2)擴免后出生的≤14歲適齡兒童,應至少接種2劑含麻疹成分疫苗、1劑含風疹成分疫苗和1劑含腮腺炎成分疫苗,對未完成上述接種劑次者,使用MR或MMR補齊。7、麻疹腮腺炎風疹聯(lián)合減毒活疫苗(1)參照MR(麻風疫苗)的補種原則。(2)如果需補種兩劑次含麻疹成分疫苗,接種間隔≥28天。8、乙型腦炎減毒活疫苗擴免后出生的≤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乙腦疫苗者,如果使用乙腦減毒疫苗進行補種,應補齊2劑,接種間隔≥12個月。9、A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A群C群腦膜炎球菌多糖疫苗擴免后出生的≤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流腦疫苗或未完成規(guī)定劑次的,根據(jù)補種時的年齡選擇流腦疫苗的種類:(1)<24月齡兒童補齊A群流腦多糖疫苗劑次。(2)≥24月齡兒童補齊A群C群流腦多糖疫苗劑次,不再補種A群流腦多糖疫苗。(3)補種劑次間隔參照本疫苗其他事項要求執(zhí)行。10、甲型肝炎減毒活疫苗擴免后出生的≤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甲肝疫苗者,如果使用甲肝減毒活疫苗進行補種,補種1劑。11、乙型腦炎滅活疫苗擴免后出生的≤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乙腦疫苗者,如果使用乙腦滅活疫苗進行補種,應補齊4劑,第1劑與第2劑接種間隔為7~10天,第2劑與第3劑接種間隔為1~12個月,第3劑與第4劑接種間隔≥3年。12、甲型肝炎滅活疫苗(1)擴免后出生的≤14歲適齡兒童,未接種甲肝疫苗者,如果使用甲肝滅活疫苗進行補種,應補齊2劑,接種間隔≥6個月。(2)如已接種過1劑次甲肝滅活疫苗,但無條件接種第2劑甲肝滅活疫苗時,可接種1劑甲肝減毒活疫苗完成補種。 本文為轉載文章,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2020年03月01日
9747
0
2
-
程呂歡副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結核分枝桿菌是一種革蘭陽性需氧細菌,它是一種具有復雜細胞壁的小型棒狀桿菌,細胞壁中含有大量類脂質,具有疏水性,與普通細菌相比,對物理和化學因素的作用具有比較強的抵抗力。結核分枝桿菌對干燥、低溫、酸、堿的抵抗力較強。結核分枝桿菌可存在于患者的痰液中、懸浮于空氣中,也可隨塵埃落在物體表面,黏附在塵埃中的結核分枝桿菌可保持傳染性8~10d,在干燥環(huán)境或室內陰暗潮濕處可存活數(shù)月或數(shù)年。結核桿菌只能生長在宿主生物體中,通過傳染性肺結核患者咳嗽、噴嚏、大笑、大聲談話、隨地吐痰等方式把含有結核分枝桿菌的微粒排到空氣中而傳播疾病(消化道和皮膚等途徑傳播較少見)。對患者周圍環(huán)境中的空氣、物體表面、患者用物、分泌物及排泄物等進行消毒滅菌是有效地消滅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的方法。結核分枝桿菌的消毒滅菌方法應采取高水平的消毒或滅菌。 一、空氣消毒方法 1.通風 可選擇自然通風和機械通風。自然通風是一種最簡單的環(huán)境控制防護措施。通過室內外空氣流通,以降低飛沫的濃度,控制結核病感染。結核病病房不宜安置中央空調。 負壓病房:負壓病房是指在特殊的裝置之下,病房內的氣壓低于病房外的氣壓,空氣只能是外面的新鮮空氣流進病房,病房內被患者污染過的空氣通過專門的通道及時排放到固定的地方。 在無負壓病房的條件下,可利用建筑物內外空氣的密度差引起的熱壓或風壓,促使空氣流動而進行的通風換氣。室內定時通風的最佳時間為上午9時、下午3時左右,一般通風時間為30min。 2.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1)消毒原理:紫外線屬電磁波輻射,其殺菌機制是使細菌DNA鏈上相鄰的胸腺嘧啶形成二聚體,從而干擾DNA的復制、轉錄,使細菌變異死亡。紫外線根據(jù)波長分為A波、B波、C波和真空紫外線。消毒使用的紫外線是C波紫外線,其波長范圍是200~275nm。結核分枝桿菌對紫外線具敏感性,但紫外線的穿透力比較弱,難以透入固體物質內部和液體深層,因此,它常適用于室內空氣和物體表面的消毒。 (2)紫外線消毒燈的要求: ①紫外線消毒燈在相對濕度為60%、溫度為20℃時,輻射的253.7nm紫外線強度應不低于70μW/cm2。 ②應定期監(jiān)測消毒紫外線的輻照強度,當輻照強度低到要求值以下時,應及時更換。 ③應保持紫外線燈表面清潔,每周用乙醇擦拭一次,發(fā)現(xiàn)燈管表面有灰塵、油污等時,應隨時擦拭。 (3)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項 ①在室內無人狀態(tài)下,采用紫外線燈懸吊式或移動式直接照射消毒。燈管吊裝高度距離地面1.8~2.2m。安裝紫外線燈的數(shù)量為平均≥1.5W/m3,照射時間≥30min。 ②消毒時對環(huán)境的要求:紫外線直接照射消毒空氣時,關閉門窗,保持消毒空間內環(huán)境清潔、干燥。消毒空氣的適宜溫度20~40℃,相對濕度低于80%。 ③采用紫外線消毒物體表面時,應使消毒物品表面充分暴露于紫外線。 ④不應使紫外線光源直接照射到人。 3.循環(huán)風紫外線空氣消毒器(機) 采用循環(huán)風紫外線消毒器(機)可在有人的場所定時或持續(xù)對室內空氣進行消毒,安全有效,對人體無害。消毒器由高強度紫外線燈和過濾系統(tǒng)組成,其作用原理是將室內空氣吸入機器內部通過多層過濾網(wǎng)和殺菌能力極強的C波段紫外線燈管照射,有效地殺滅空氣中病毒、細菌,并同時過濾掉空氣中的塵埃,防止通過空氣傳播的各種疾病,改善空氣質量。與傳統(tǒng)紫外線燈相比,其殺菌能力提高3~4倍,其產生的負離子能使空氣清新。使用時應關閉門窗,進風口和出風口避免物品遮擋或覆蓋。有條件醫(yī)院應在每間病房內安置循環(huán)風紫外線消毒機進行定時空氣消毒,一般每天2次,每次1h。 4.化學消毒液噴霧 化學消毒液噴霧消毒需在無人且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消毒時關閉門窗),消毒完畢后方可打開門窗通風。可采用化學消毒液熏蒸或噴霧消毒,每周1~2次。 常用的化學消毒液濃度及方法如下。 (1)含氯消毒液:對結核分枝桿菌有較強的殺滅作用。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時間>60min。噴灑后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人員應離開現(xiàn)場。 (2)過氧乙酸:將過氧乙酸稀釋成0.5%~1%水溶液,在60%~80%相對濕度,室溫下,過氧乙酸用量按1g/m3計算,加熱蒸發(fā)時間為2h。 (3)過氧化氫復方空氣消毒液:一般用量按過氧化氫50mg/m3計算,采用噴霧法,在相對濕度60%~80%,室溫下作用30min。 (4)季銨鹽類消毒液:采用雙鏈和單鏈季銨鹽,配以增效劑和穩(wěn)定劑制成的空氣消毒液。按1.2ml/m3噴灑量(折合藥物濃度10mg/m3左右),作用30min。 二、物體表面及地面消毒 1.物體表面消毒 (1)紫外線直接照射消毒:可采取紫外線燈懸吊式照射或使用便攜移動式紫外線消毒器近距離照射,對小件物品可放于紫外線消毒箱內照射。被消毒物品應充分暴露于紫外線燈下,照射30min可達消毒目的。 (2)含有效氯2000mg/L消毒液噴灑消毒:含氯消毒液屬高效消毒液,具有廣譜、速效、低毒或無毒、對金屬有腐蝕性、對織物有漂白作用,受有機物影響很大,粉劑穩(wěn)定而水劑不穩(wěn)定等特點。對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1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30min以上,對經血傳播病原體、結核桿菌等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均勻噴灑,作用60min以上。 2.地面消毒 地面采取濕式拖掃,每日用含有效氯2000mg/L的消毒液進行拖地1~2次。 3.病床、桌、椅、柜、門(門把手)、窗、病歷夾、醫(yī)用儀器設備(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體表面可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不宜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的物品可用75%乙醇進行擦拭消毒。 三、其他物品消毒 1.呼吸治療裝置使用前應當進行滅菌或高水平消毒。盡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復使用的各種管道應當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后再清洗,然后進行消毒滅菌處理(環(huán)氧乙烷滅菌)。 2.每個診室、病房備單獨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等物品,每次使用前后用75%乙醇擦拭消毒或用紫外線照射消毒。 3.醫(yī)護人員使用后的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醫(yī)療棄物均按醫(yī)療廢物進行焚燒處理。醫(yī)護人員最好使用一次性N95型口罩,若是紗布口罩可采用煮沸消毒或高壓滅菌消毒。 4.快速手消毒:75%乙醇能使結核分枝桿菌細胞蛋白質變性凝固起到殺菌作用。醫(yī)務人員可選用75%乙醇或含乙醇的快速手消毒液進行手衛(wèi)生消毒,揉搓2~3min即可殺滅結核桿菌。 5.高溫高壓蒸汽滅菌:可重復使用的醫(yī)療器具及實驗室物品的滅菌,可采用高溫高壓蒸汽滅菌法,它是最有效和最可靠的方法:在121.3℃(1.05kg/cm2)持續(xù)30min。 四、患者分泌物及用物消毒 1.痰液消毒 (1)含氯消毒液:每病床須設置加蓋容器,內裝足量含有效氯2000~5000mg/L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痰)隨時消毒,作用時間>30min。 (2)焚燒:患者的痰液可用密封袋裝送焚燒處理。 (3)苯酚溶液:主要通過破壞結核分枝桿菌細胞膜使細胞質內容物漏出,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凝固而殺死細菌。2%苯酚5min及5%苯酚溶液1min能殺死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物。用5%苯酚溶液與等量的痰液混合,需24h殺滅結核分枝桿菌。 (4)“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氯,氯是一種氧化劑,能使菌體的酶失活,還能與蛋白質的氨基結合,使菌體蛋白氧化,代謝功能障礙,使細菌死亡。5%“84”消毒液15min可殺死結核分枝桿菌培養(yǎng)物,但對在蛋白質混合液中的結核分枝桿菌幾乎無效。 (5)甲醛:使菌體蛋白質變性凝固,而殺死細菌。1%甲醛處理結核分枝桿菌5min,可使細菌死亡。5%甲醛與等量痰液混合,處理12h以上才能達到殺菌目的。 2.患者的生活垃圾按醫(yī)療廢物進行焚燒處理。 3.濕熱對結核分枝桿菌殺傷力強,80℃5min、95℃1min或煮沸5min即可殺死結核分枝桿菌?;颊呤褂煤蟮牟途摺⒂镁叩饶蜔嵛锲房刹捎弥蠓蟹椒缇?煮沸5min可達消毒滅菌效果。干熱對結核分枝桿菌的殺傷力較弱,100℃干熱滅菌需要4~5h才能達到滅菌效果。也可采用微波消毒方法,700W功率的微波爐,高溫4~7min即可達到殺滅結核桿菌效果。微波消毒的物品應浸入水中或用濕布包裹。 4.患者使用后的棉絮置于太陽下暴曬2~3h,可殺滅結核桿菌。 五、結核病患者家庭消毒隔離方法 肺結核是慢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其次通過被結核桿菌污染的食物或食具感染。肺結核病治療時間長,恢復慢,絕大多數(shù)患者急性期過后均需要在家中進行長期治療。因此,做好肺結核患者的家庭消毒,直接關系到肺結核患者及其家人的健康。 1.隔離 (1)排菌期間患者應單獨居住,無條件者可分床睡或分頭睡。 (2)患者不要近距離面對他人咳嗽、高聲談笑、打噴嚏;咳嗽時要用手或紙巾遮蓋口鼻。在病情許可情況下,患者佩戴口罩,以減少傳播機會,保護家人。 (3)患者要注意個人衛(wèi)生,勤洗手,嚴禁隨地吐痰,可將痰吐在紙上燒掉,或吐在盛有消毒液的專用加蓋痰杯中浸泡后30min后倒入下水道。 (4)患者的餐具最好單獨使用,家庭采用分餐制。 (5)患者盡量減少去公共場所。 2.消毒 (1)居室消毒:居室每日開窗通風是最簡單有效的空氣消毒方法,一般早晚各開窗通風1h,以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有條件時每天對居室用化學消毒液如過氧乙酸進行噴霧消毒,也可用食醋煮沸熏蒸消毒或用艾葉燃燒熏蒸消毒。消毒時室內人員必須離開房間,消毒后開窗通風0.5h后再進入。屋內采取濕式清掃。 (2)痰具消毒:肺結核患者最好將痰吐在帶蓋的專用痰杯內。有條件時在痰杯內加2000mg/L含氯消毒液,每日更換1次,無條件時將痰液煮沸15~20min倒棄。應急情況下將痰吐在紙上,并連同擦拭口鼻分泌物的紙張燒掉,不要隨處亂扔。痰杯用流水沖凈,煮沸消毒20min,或用含2000mg/L的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溶液浸泡30min。一次性痰杯用后可焚燒處理。 (3)餐具消毒:患者的餐具應該專人專用,定位單獨放置。用過的餐具在開水中煮沸5min后晾干,剩余食物煮沸20min后倒棄。每天將洗漱用品在含有2000mg/L有效溴或有效氯的消毒溶液中浸泡30min并沖洗晾干備用。 (4)用物消毒:患者的被褥要經常在日光下暴曬消毒,一般每次直接日光暴曬2~3h。小的物品如棉質床單、枕巾、衣服、口罩等可煮沸5~10min,或用0.5%的過氧乙酸浸泡消毒0.5~1h。化纖織物只能用消毒液浸泡消毒。家具、陳設品、墻壁和地面可用含氯消毒液擦拭。門把手、水龍頭、門窗、洗手池、衛(wèi)生間、便池等很容易受到污染的物體表面,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消毒,再用潔凈水清洗擦拭干凈。 3.家庭成員隔離消毒 家屬接觸排菌患者時應戴口罩;護理患者后及時認真洗手消毒,也可用75%乙醇或含乙醇消毒液擦拭雙手進行手衛(wèi)生消毒。2020年01月01日
17690
0
0
-
程呂歡副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胸科醫(yī)院 胸外科 環(huán)境控制是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預防結核分枝桿菌感染的第二道防線,主要作用是運用工程學技術阻止空氣中具有感染性的飛沫核的傳播,降低空氣中飛沫濃度。通常情況下,很難消除各類人群暴露于結核分枝桿菌的風險,這就需要在高危區(qū)域使用多種環(huán)境控制措施以降低空氣中飛沫濃度。這些措施包括自然通風、機械通風、消毒和使用高效微粒空氣過濾器等。這些技術若與工作實踐及給藥控制結合起來應用是最有效的。通風可以使用自然的(開窗)、機械的、或兩者混合的方法,目的是置換污染環(huán)境空氣,讓其他患者和醫(yī)務人員吸收外界進入的新鮮空氣。紫外線輻射消毒可以進一步降低空氣中的細菌濃度,醫(yī)療機構的設計和建筑樣式、當?shù)氐臍夂?、機構就診的患者數(shù)量及機構可利用的資源都是影響環(huán)境控制的因素。 一、醫(yī)院感染分區(qū) 1.低危險區(qū) 行政管理區(qū)、教學區(qū)、生活服務區(qū)、圖書館等。 2.中危險區(qū) 普通門診、普遍病房等。 3.高危險區(qū) 呼吸科門診、呼吸科病房。 4.極高危險區(qū) 結核病門診和病區(qū)、特別是耐藥結核病病區(qū)、感染疾病(科)門診和病房、特殊檢查場所等。 二、常用的環(huán)境控制措施 1.開窗實現(xiàn)最大的自然通風,稀釋空氣(最簡單、最便宜的技術)。 2.吊扇在許多地方都已經使用,開窗時進一步加大自然通風。 3.排氣扇在開窗及使用吊扇通風不足的情況下,排氣扇可以提供定向的空氣流通。定向氣流是指引入“清潔”空氣稀釋室內結核桿菌的濃度再排出,從而減少傳播的風險。通常在窗戶上放置排氣扇,在室內有感染顆粒的空氣與室外“清潔”空氣進行交換。 4.排氣通風系統(tǒng)當區(qū)域風險較高且經費允許,排氣通風系統(tǒng)可以防止污染的空氣進入清潔區(qū)域,至少要提供6次/h換氣。最常見的方法就是使用負壓設備建立通風系統(tǒng),房間通過相對周邊區(qū)域的負壓引入外面的空氣并且排出。 5.輔助措施,如使用高效空氣顆粒過濾器(HEPA)或紫外線殺菌可能會有幫助,但不能取代上面提到的環(huán)境控制措施,除非有充足的空氣流通確保感染顆粒與這些設備的接觸,否則這些輔助措施的作用十分有限,而且很難現(xiàn)場評估其效果。 6.消毒方式 (1)空氣消毒:紫外線照射、高效過濾裝置、化學消毒相對復雜花費較高;自然通風最簡單并且花費最少; (2)通風(自然和機械)能稀釋空氣,是最簡單、最便宜的技術,可以減少工作環(huán)境中高濃度感染性顆粒最好的方法,即空氣流通能夠確??諝獾南♂尯徒粨Q。可以通過以下方法實現(xiàn): ①室外風產生的氣流; ②室內的熱源產生對流; ③直接抽入空氣的機械風扇; ④各種各樣的機械通風設備理想的情況是,新鮮的空氣持續(xù)進入,然后安全排到室外,每小時要進行多次空氣交換。 (3)由于氣候或其他原因無法實現(xiàn)足夠通風時,可選擇性的減少空氣中飛沫核濃度的措施包括試用紫外線照射殺菌,或利用空氣過濾設備移走感染性顆粒。然而需要確??諝獬浞只旌虾土魍?否則這些方法的效果有限。 三、結核病感染控制區(qū)域自然通風 自然通風是一種最簡單、最低廉的環(huán)境控制措施。通過打開的門窗等通路確保室內外空氣流動暢通,以降低飛沫的濃度,從而控制結核感染。 在結核病傳染危險的機構及機構內的特定區(qū)域,應保持良好的通風(最好是通路相對),避免通風不暢、擁擠不堪。對于自然通風不暢的房間,可對房間進行重新設計或改造,以確保有良好的通風條件。應注意的是某一房間的通路應直接通往戶外,而不是通往其他病區(qū)或候診室。 在氣候溫暖和熱帶氣候地區(qū),衛(wèi)生機構的病房和其他地點可以采用自然通風。通過打開窗戶周圍的空氣流入房間或病房,發(fā)生自然通風(單側或雙側自然通風)。醫(yī)院、門診、病房、房間進行最大限度的自然通風,可能是達到良好通風效果的最簡單、成本最低的方法。可以使用以下各種不同的策略,候診室、檢查室及病房等應與周圍的環(huán)境“開放”(例如房間有頂窗或側窗)。安排窗戶有助于更好地通風,窗戶應與外面環(huán)境相通而不是與其他病房相通。 吊扇有助于空氣混合及流通。由于目的是稀釋和交換空氣而不僅僅是混合空氣,因此所有吊扇應該和開窗一起協(xié)同發(fā)揮通風的作用??人詴r可能增加空氣中感染飛沫核濃度,因此應該在通風良好的區(qū)域收集痰標本,最好是在室外并遠離其他人。由于這些區(qū)域可能鄰近空氣流動差的建筑物、走廊或陽臺,因此應該對這些區(qū)域進行關注、評價以確保有良好的空氣流通。 在很多情況下,建立交叉通風是不可能的。含感染飛沫核顆粒的密閉房間有較高的風險。有窗戶的房間在窗戶附近可以發(fā)生氣體交換,然而,通過窗戶產生的空氣交換較少。在這種情況下,打開房間的其他窗戶或開門可以提高空氣交換,但開窗或開門并不能保證良好的稀釋通風的效果。使用自然通風常遇到的問題是在天氣寒冷時或在夜晚,患者或醫(yī)務人員要關閉窗戶。天氣的改變或其他阻攔氣流的結構可能會改變氣流的運動模式。采用自然通風的地方,通過煙霧管或其他類似措施可以很容易評估氣流方向。特別是在高風險的區(qū)域,需要使用機械或其他通風措施。 四、結核病感染控制區(qū)域機械通風 機械通風是指使空氣循環(huán)和流動的設備技術的使用,是一種較復雜、較昂貴的環(huán)境控制措施。在自然通風不良或不能進行自然通風的條件下,可采取機械通風,以降低飛沫濃度。機械通風采用窗扇、排氣扇等加強室內外空氣的流動,或應用負壓裝置造成一定區(qū)域負壓狀態(tài),使空氣從鄰近區(qū)域吸入后直接排放到室外,從而降低區(qū)域內飛沫濃度。機械通風被用在自然通風不能產生足夠的氣流減少感染飛沫核濃度的情況下。在感染飛沫核高濃度區(qū)域強烈推薦使用機械通風。 五、結核病感染控制區(qū)域高效微??諝膺^濾器消毒 主要適用于有限患者的較小區(qū)域或較小且相對封閉的區(qū)域。它可以隨意放置或被暫時固定在地板或天花板上,以最大限度地減少室內空間的占用,但此種方式較昂貴且必須及時對過濾器進行清洗和維護。目前認為,只在隔離房間安裝空氣過濾器是一個較經濟有效的措施。這種裝置獨立于中央空調系統(tǒng),價格較低,而起到的保護作用可能比對整個建筑物進行過濾還要明顯??傊?空氣過濾在控制結核病中的作用仍然是有限的,且受經濟條件的影響。 高效微??諝膺^濾器可以清潔空氣,合適的過濾器可以從空氣中除去很多通過空氣傳播的微粒,可以從空氣中去除接近一半的結核飛沫核。高效過濾器的維護很重要,因為隨著灰塵的聚集,風扇通過過濾器過濾的空氣會越來越少。這就意味著,高效過濾器良好維護有助于清潔室內空氣,前提是有充足的室內混合氣體、設備的空氣流速與空間大小相協(xié)調。過濾器維護不良,會降低其稀釋和去除空氣中感染微粒的能力。 大量傳染性MDR-TB患者的病房/房間、支氣管鏡檢查室、痰液誘導室、痰標本培養(yǎng)實驗室、尸體解剖室或太平間,使用機械通氣時,使用足夠功率的設備確??諝膺M入和排出房間和區(qū)域非常重要。換句話說,如果沒有空氣流入,也就不會發(fā)生空氣排出。盡量引導空氣單向流通,從而確?;颊呖瘸龅母腥拘燥w沫核被排出而遠離他人。應該保持氣流從“清潔”的區(qū)域里流入,經過醫(yī)務衛(wèi)生工作者,患者,然后流出。空氣流入?yún)^(qū)域應遠離進風口從而避免“短循環(huán)”,如果太近排出的廢氣還會造成再次的感染。 六、結核病感染控制區(qū)域空氣消毒 肺結核門診、指定的專門實驗室和放射檢查和病區(qū),可根據(jù)實際情況酌情選用下述消毒措施??諝庀緫敻鶕?jù)實際情況選用,并必須在無人且相對密閉的環(huán)境中進行(消毒時關閉門窗),嚴格按要求操作,消毒完畢后方可打開門窗通風。 1.紫外線燈照射消毒 (1)可選用產生較高濃度臭氧的紫外線燈,以利用紫外線和臭氧的協(xié)同作用。一般安裝紫外線燈瓦數(shù)≥1.5W/m3,計算出裝燈數(shù)??紤]到紫外線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氣消毒的雙重作用,可安裝在桌面上方1m處。不考慮表面消毒的房間,可吸頂安裝,也可采用活動式紫外線燈照射。上述各種方式使用的紫外線燈,照射時間一般均應>30min,每周1~2次。 (2)使用的紫外線燈,新燈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90m W/cm2,使用中紫外線的輻照強度不得低于70m W/cm2,凡低于70m W/cm2者應及時更換燈管。 (3)紫外線使用注意點:濕度-相對濕度>70%的房間不建議使用;一般安裝紫外線燈瓦數(shù)≥1.5W/m3。照射時間應>30min。天花板的高度2m,空氣流動6次/d,紫外線燈管質量: 5000~10000h(7~14個月),燈管清潔避免皮膚、眼睛損害。 2.熏蒸或噴霧消毒 (1)可采用化學消毒劑熏蒸或噴霧消毒,每周1或2次。 (2)常用的化學消毒劑 ①過氧乙酸:將過氧乙酸稀釋成0.5%~1.0%水溶液,加熱蒸發(fā),在60%~80%相對濕度,室溫下,過氧乙酸用量按1g/m3計算,熏蒸時間2h。 ②過氧化氫復方空氣消毒劑:市售品以過氧化氫為主要成分,配以增效劑和穩(wěn)定劑等,一般用量按過氧化氫50mg/m3計算,采用噴霧法,在相對濕度60%~80%,室溫下作用30min。 ③季銨鹽類消毒液:采用雙鏈和單鏈季銨鹽,配以增效劑和穩(wěn)定劑制成的空氣消毒劑。采用噴霧法1.2ml/m3(折合藥物濃度10mg/m3左右),作用30min。 七、結核病感染控制區(qū)域地面和物體表面的清潔和消毒 地面、物體表面應當每日定時清潔,有污染時按以下方法消毒: 1.地面要濕式拖掃,用0.1%過氧乙酸拖地或2000mg/L有效氯消毒劑噴灑(拖地)。 2.桌、椅、柜、門(門把手)、窗、病歷夾、醫(yī)用儀器設備(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體表面可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劑擦拭消毒。 3.其他物品消毒及處理 (1)每病床須設置加蓋容器,裝足量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隨時消毒,作用時間30~60min。 (2)消毒后的排泄物、分泌物按照結防機構和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生物安全規(guī)定處理。每天應當對痰具進行高壓滅菌或高水平消毒?;颊呤褂玫谋闫?、浴盆等要定時消毒,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min。 (3)呼吸治療裝置使用前應當進行滅菌或高水平消毒,盡量使用一次性管道,重復使用的各種管道應當在使用后立即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浸泡30min后再清洗,然后進行滅菌處理。 (4)每個診室、病房備單獨的聽診器、血壓計、體溫計等物品,每次使用前后用75%的乙醇擦拭消毒。 (5)患者的生活垃圾和醫(yī)務人員使用后的口罩、帽子、手套、鞋套及其他醫(yī)療廢棄物均按《醫(yī)療廢物管理條例》及《醫(yī)療衛(wèi)生機構醫(yī)療廢物管理辦法》執(zhí)行。患者出院、轉院、死亡后,病房必須按照上述措施進行終末消毒。 八、結核病感染環(huán)境控制措施 1.最好給患者一間空氣流通,陽光充足的房間。如無條件者,經常注意開窗通風。 2.患者被服要經常用日光暴曬消毒,患者痊愈后,房間要進行徹底消毒。 3.患者應減少與他人接觸,盡可能不到公共場所去。 4.患者的用品食具、痰液、嘔吐物要及時消毒、特別注意病人痰液要吐在紙上或痰盂里,進行焚燒或消毒后倒去。 5.結核病患者隔離最好方法是去肺結核??漆t(yī)院住院隔離,減少對家中人員及其他人的傳染機會,有益于家庭,也有益于社會。2020年12月31日
4304
0
0
肺結核相關科普號

楊農醫(yī)生的科普號
楊農 主任醫(yī)師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楊農名醫(yī)門診
3.5萬粉絲94.6萬閱讀

劉賽朵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賽朵 主治醫(yī)師
溫州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感染內科
83粉絲1.2萬閱讀

林明貴醫(yī)生的科普號
林明貴 主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感染性疾病科
1.1萬粉絲34.5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