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射頻消融術后巨大腹膜后血腫成功搶救一例
患者男性,36歲,因發(fā)作性心悸1年入院。入科查體:血壓130/80 mmHg,心、肺、腹未見異常。血常規(guī)、生化及凝血指標正常。心電圖示預激綜合征(B型),完善術前準備后于2010年6月28日行電生理檢查,常規(guī)穿刺頸內靜脈和股靜脈,分別置入10極冠狀靜脈竇電極和4極希氏束電極。電生理檢查提示右后游離壁、左后間隔房室旁路(AP)。穿刺股動脈(穿刺較為困難,多次穿刺,部分穿刺點可能較高)置入7F動脈鞘,逆行主動脈途徑消融無效,后經股靜脈途徑于心中靜脈處標測和消融左后間隔AP成功;并于三尖瓣環(huán)7:30處消融右后游離壁AP成功。手術時間約3小時,患者術中略煩躁、出汗,但心影搏動、血壓、指脈血氧等正常,于15:30返回病房。16:00,患者出現右下腹痛,查體:右側腰腹部隆起、下腹部壓痛、反跳痛,測血壓86/60,心率95次/分。急查腹部彩超:右下腹可見混合回聲,上至肝下,下至盆腔,強弱不均,提示腹膜后血腫。立即腹帶加壓包扎腹部,建立深靜脈通路,快速補液、輸血,應用血管活性藥物,維持血壓于90/60mmHg左右?;颊咴陝用黠@,給予適度鎮(zhèn)靜。血管外科會診后建議不行外科手術治療。在當晚20:30至次日6:00,3次血壓測不出,每次均快速輸入濃縮紅細胞和生理鹽水500至1500ml,從6月28日16:00至次日9:00約17h共輸入新鮮血漿、生理鹽水、葡萄糖和RBC懸液約9000ml,排尿950ml,其中從6月29日凌晨3:00至9:00尿量僅120ml。血壓在升壓藥作用下波動在85-95/45-60mmHg,指脈氧波動于96%-99%,心率波動于140-164次/分,雙肺未聞及濕羅音。6月29日10:00查腹部CT提示:右后腹膜血腫,胸、腹腔內積液,肝包膜積液、右腎包膜積液,CT圖像三位重建后估測血腫體積1300-1500ml;查血清總蛋白46g/L,白蛋白23.4g/L。隨即給予人血白蛋白20g及新鮮冰凍血漿350ml快速滴注。血壓逐漸平穩(wěn),停用血管活性藥物,血壓波動在90-115/50-75mmHg,尿量逐漸增多至60ml/h以上,腹部緊張明顯減輕。但右下肢肌力Ⅰ-Ⅱ級,股前側感覺明顯減退,提示腰叢神經損傷定位改變,骨科會診考慮腹膜后血腫壓迫腰叢導致股四頭肌及局部皮膚功能障作者單位:110016 沈陽軍區(qū)總醫(yī)院心血管內科通訊作者:王祖祿,E-mail:wangzl@medmail.com.cn礙,建議應用維生素B12、B1,并予物理康復。搶救過程中共輸入紅細胞懸液2800ml,新鮮冰凍血漿550ml,7月1日病情平穩(wěn)后復查血色素69g/L,而術前為157g/L。術后10天出院,出院時查血壓125/70mmHg,血紅蛋白108g/L,紅細胞3.4X1012/L, 血清總蛋白73.7g/L,白蛋白44.9g/L。右下肢肌力Ⅲ-Ⅳ級。1年后隨訪,患者右下肢肌力Ⅳ-Ⅴ級,有輕度跛行,局部皮膚感覺障礙已不明顯。 腹膜后血腫CT掃描圖像及三維重建圖像(血腫體積1300ml-1500ml)A:臍平面CT掃描,可見球狀血腫影像;B:肝包膜下大量積液;C,D:三維重建顯示血腫上至肝下緣,下至恥骨聯合。討論文獻報道,介入診療操作導致腹膜后血腫,發(fā)生率為1.5‰-3%[1],本中心射頻導管消融患者發(fā)生率1/7500。腹膜后血腫常發(fā)生在導管介入術后早期,多因為股動脈穿刺點過高、股動脈穿刺過深致前后壁同時穿透,使血液沿血管后壁破口滲出至腹膜后[2]??鼓幬镞^度應用及介入器械對血管的損傷也是重要原因。本例患者可能同時存在股動脈穿刺部位過高及多次穿刺損傷動脈后壁兩種因素。術中因存在動脈鞘管,故出血較慢。拔出鞘管后,因穿刺點偏高,局部加壓包扎不能切實壓迫穿刺點,導致出血加速,最終形成巨大腹膜后血腫。腹膜后血腫如不能及時發(fā)現和處理,常會產生嚴重后果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制定救治策略時應將患者發(fā)病情況、體質差異、圍術期用藥、介入術式等因素綜合考慮。其救治措施包括外科手術治療、內科介入治療及內科保守治療。目前多數專家認為如介入術中懷疑腹膜后血腫,應立即停止介入操作,局部造影明確出血部位,然后用球囊進行封堵。內科保守治療包括在動脈穿刺點處壓迫止血,腹帶加壓包扎、擴容、輸血,停用抗凝藥等。外科治療目前多數專家持謹慎態(tài)度[1],主要是由于腹膜后血腫確診時多數患者存在不同程度休克、酸中毒及低體溫,患者對手術耐受性差,長時間開腹手術會加重患者病情,且部分患者手術時出血可能已停止,或出血緩慢,不易找到出血點。腹膜后血腫發(fā)生后,能否在第一時間采取及時恰當的救治措施將直接影響患者的預后。我們體會:①如懷疑腹膜后血腫,應立即給予腹帶加壓包扎,以增加腹內壓,降低血管內外壓力差,減少出血量。②盡早開通深靜脈通路,輸血、補液,行限制性液體復蘇。開通深靜脈通路可以保證快速輸血,補液,避免休克持續(xù)時間過長,本例患者3次血壓測不出,均經深靜脈快速輸血、輸液盡早恢復血壓,以保證重要臟器供血;限制性液體復蘇既能維持心、腦、腎等重要臟器血供,又不至于血壓太高導致出血量增加。③補液時注意補充膠體。少數情況下部分腹膜后血腫患者雖經大量輸液和輸血,血壓始終達不到正常,有報道認為這種現象說明出血速度超過補液速度,必須立即手術以防病情進一步惡化[3]。我們體會還應考慮到另一種可能,即由于大量失血導致白蛋白等丟失,補液及RBC成分輸血時膠體補充不足,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明顯,大量體液外滲至第三間隙,導致有效循環(huán)血量不足,血壓難以維持。本例患者發(fā)病最初的17小時共輸入液體和RBC懸液約9000ml,血壓仍難以維持,而補充足量膠體后,血壓迅速得到控制,很可能為體液重新分布所致。④要全面評估患者,綜合救治。除輸血、補液外,還應積極給予鎮(zhèn)靜/止痛、糾正酸中毒,保護胃粘膜,抗感染等,多種措施并舉,提高救治成功率,減少后遺癥??傊?,救治腹膜后血腫時,臨床醫(yī)生應該忙而不亂,權衡利弊,為患者選擇最佳治療方案,同時還要密切觀察病情變化,隨時調整治療。參考文獻1. Chan YC, Morales JP, Reidy JF, et al. management of spontaneous and iatrogenic retroperitoneal haemorrhage: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endovascular intervention or open surgery? Int J Clin Pract. 2008,62(10):1604-13. 2. 周衍菊,吳玉萍,李志芳.PCI術后巨大腹膜后血腫1例報告.山東醫(yī)藥,2006,46(24):50.3. 吳海江,崔寧,曹馳,等.介入治療中腹膜后血腫的診斷及處理.中國醫(yī)師雜志,2003,5(11):1508-9.
梁明醫(yī)生的科普號2014年04月15日4563
1
0
腹膜后血腫相關科普號

呂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呂平 主任醫(yī)師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yī)學院附屬協(xié)和醫(yī)院
血管外科
307粉絲83.5萬閱讀

艾劍鋒醫(yī)生的科普號
艾劍鋒 主任醫(yī)師
榆林市第一醫(yī)院
普通外科
4.6萬粉絲261.5萬閱讀

劉海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海 主任醫(yī)師
中南大學湘雅三醫(yī)院
胃腸外科Ⅱ科
763粉絲145.8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丁威威 副主任醫(yī)師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戰(zhàn)創(chuàng)傷救治中心
腹部創(chuàng)傷 18票
腸梗阻 5票
腹膜炎 2票
擅長:1. 嚴重創(chuàng)傷的急診救治、外科手術、創(chuàng)傷后器官功能障礙的外科危重癥救治,完成“急診-手術-重癥監(jiān)護-康復”整鏈條救治。 2. 胰腺外傷、肝外傷、脾破裂、腸破裂等腹部創(chuàng)傷的急診、外科手術、危重癥救治等 3. 創(chuàng)傷后外科并發(fā)癥的綜合處理:出血、感染、腸粘連、腸缺血、腸功能障礙等復雜疾病。 -
推薦熱度3.8吳亞光 主任醫(yī)師山東省立醫(yī)院 肝膽外科
膽管癌 14票
胰腺癌 12票
肝癌 11票
擅長:肝膽胰系統(tǒng)疾病,對肝癌、膽管癌、胰腺癌的診斷、可切除性預測、術前綜合治療、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治有較高的造詣,熟練掌握肝膽外科微創(chuàng)技術和腹腔鏡下膽囊切除術 -
推薦熱度3.7高杰 主任醫(yī)師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肝膽外科
肝癌 215票
膽結石 152票
胰腺癌 47票
擅長:1.肝癌手術及綜合治療;肝臟腫瘤、胰腺腫瘤、膽囊疾病及黃疸的診治。 2.肝移植治療肝癌、肝硬化、肝功能衰竭等終末期肝病。 3.膽囊癌、膽管癌、胰腺癌的手術及綜合治療。 4.脾淋巴瘤的外科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