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紹春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yī)院 普外科 腹直肌是前腹壁的一對束狀肌肉,起于胸骨劍突和第5~7肋軟骨前面,止于恥骨聯(lián)合,構成前腹壁的一部分,具有支持和保護腹腔臟器,維持腹內壓穩(wěn)定的作用。當兩側腹直肌之間距離不斷擴大和分離,超過2.0cm或超過2指寬度時稱為腹直肌分離。介于2~3指為輕度,3~4指為中度,>4指為重度。腹直肌分離會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問題,如腹部不適、腰背部疼痛、臟器脫垂等,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1、病因??引起腹直肌分離的原因主要與妊娠相關,包括妊娠后子宮不斷變大導致腹腔內壓力逐漸增加,激素作用下腹部肌肉逐漸松弛。另外也和一些代謝性疾病、先天性腹壁發(fā)育障礙有關。因此針對病因,比如控制飲食、體重,這樣能更好地預防腹直肌分離的發(fā)生。2.如何診斷和檢查?腹直肌分離的診斷方法較多,臨床上常見的測量方式是患者采用仰臥的姿勢,兩側膝蓋彎曲90°,腳掌平放在床面上,手臂放在身體旁邊,檢查者將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腹部,同時囑患者頭部及肩部稍抬離床面,感覺到兩側腹肌向腹肌中間擠壓手指,根據(jù)腹肌中間能插入的手指數(shù)目,來測量兩側肌肉之間的距離。目前在臨床中也選擇B超、CT及MRI檢查作為診斷腹直肌分離的方法。3、目前的治療方式?3.1健康飲食和運動:鍛煉方式主要為腹部核心力量的加強,例如平板支撐、站姿收腹、跪姿伸腿、跪姿收腹、仰臥抬腿、仰臥蹬腿等。通過腹部鍛煉可以訓練到腹部的每塊肌肉,特別是可以訓練到腹橫肌,由于腹橫肌、腹直肌、腹白線之間有筋膜緊密連接,因此腹橫機的收縮可以將兩側的腹直肌拉拽到一起,減少腹直肌分離,增加腹部力量。??3.2仿生物電刺激治療:是應用低頻脈沖電流刺激神經(jīng)肌肉收縮的一種治療方法。仿生物電刺激通過影響運動皮質興奮性,激活更多的Ⅱ類神經(jīng)纖維,使得更多肌纖維參與肌肉收縮,進而使肌肉力量變得更強。3.3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相比,手術治療腹直肌分離療效可能更確切,但因存在手術并發(fā)癥的問題需謹慎選擇,一般推薦重度腹直肌分離或嚴重影響生活質量的患者,在進行非手術治療后仍無效再考慮實施。大多采用微創(chuàng)手術下的補片修補術,具有住院天數(shù)短、出血少、傷口小,術后恢復快等優(yōu)勢.?2022年09月25日
206
0
2
-
劉國忠主任醫(yī)師 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肝膽胰外科 原來,34歲的黃女士發(fā)現(xiàn)生完雙胞胎兒子后她的肚子仍然膨隆,腹部松弛褶皺并且嚴重下垂,像80歲的老嫗,原本以為經(jīng)過時間的推移能夠慢慢恢復,但是卻發(fā)現(xiàn)越發(fā)嚴重,便在生產的醫(yī)院就診,診斷為"產后腹直肌分離",并予儀器進行腹直肌修復,每日輾轉于醫(yī)院修復近半年卻未有起色,黃女士看著自己產后近一年仍然如孕期五個月大的肚子,在肚子中間自己甚至可以塞進自己的拳頭,她陷入了無盡的絕望與痛苦之中。黃女士在網(wǎng)絡上查詢到可以用手術的辦法修復,經(jīng)過不斷咨詢,得知福建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外科的手術精湛,聲名在外,于是多方打聽找到了肝膽胰外科、疝外科科副主任劉國忠教授,劉教授熱情的接待了她,并告訴她不要氣餒,我們有信心有辦法解決,黃女士終于找到了希望。劉國忠表示:黃女士的腹直肌分離是比較嚴重的,要想修復好并且使之后的腹部的手術傷口美觀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不但要糾正肌分離,還要切除多余的冗長皮膚進行塑形。在術中劉教授為黃女士進行了“腹直后鞘折疊加強縫合+腹直肌肌后Sublay補片修補+臍部上移重建+腹部馬甲線重建+下腹部皮膚整形”手術,充分利用原來剖腹產的切口進行重塑,使腹部傷口(褲腰線以下)更更美觀,尤其時臍部的上移重建,堪稱經(jīng)典!過程雖然辛苦復雜,卻能夠使黃女士在未來的日子里擁有一個正常的美觀的腹部。手術了進行了整整三個小時,非常成功。術后一周,黃女士便順利出院了,看著自己已經(jīng)恢復不錯的腹部忍不住流下了激動的淚水,她說:“太感謝你們了,在我身處絕境時給了我希望,不斷的鼓勵我,現(xiàn)在肚子恢復的這么好,真是妙手回春啊”。2022年09月07日
528
0
0
-
2022年08月21日
147
0
1
-
周安蓮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龍華區(qū)中心醫(yī)院 婦女保健科 人體上的腹直肌主要作用是向前彎腰。(人類進化直立行走的結果)下固定時,兩側肌肉收縮使脊柱前屈,一側收縮,使脊柱側屈。上固定時,兩側收縮使骨盆后傾。此外,該肌還有維持腹壓,協(xié)助呼吸、排便、分娩等作用。肌電圖顯示:當上體前屈至40一60度角時,顯示肌電波幅和頻率、平均積分圖幅度最大,肌張力也最大。該角度是增進腹肌力量的最有效角度。仰臥舉腿、仰臥起坐、直角支撐等練習可發(fā)展該肌力量。從發(fā)展腹直肌力量出發(fā),屈膝仰臥起坐優(yōu)于直腿仰臥起坐。?懷孕后尤其在懷孕晚期,由于腹部隆起,會把腹直肌撐開,兩側腹直肌會從腹中線向兩側分離。???腹直肌分離(rectusabdominisdiastasis,RAD)是描述雙側腹直肌之間以異常距離分離的解剖學術語。很多可導致腹白線薄弱并使腹部內容物向外突出的情況均可引起獲得性腹直肌分離。???如果產后半年后,腹直肌仍然不能回到原來正常位置,1.經(jīng)醫(yī)生檢查兩側腹直肌距離仍大于2指;2.或者經(jīng)彩超測量結果提示、、、、、、稱為腹直肌分離癥。???在懷孕期間及分娩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的增大,腹直肌會向兩側分開,大多數(shù)會在兩側腹直肌之間形成一個空隙,正常情況下這個空隙會在產后4-6w關閉。但是一部分女性,腹直肌由于過度分離,無法在產后4-6w關閉,這種情況稱作“腹直肌分離”。所有人都會腹直肌分離嗎?腹直肌分離比較偏愛的四類孕產婦:1.高齡孕產婦?;?2、巨大兒、羊水過多多臺妊娠?;3、缺乏鍛煉,體重增長過快的孕產;4、多次妊娠的孕產婦。癥狀:?腹部肥大、松軟無力、肚臍部位凹陷,骨盆前傾,腰腿疼、腰背痛(腹直肌分離嚴重,腹部肌力較弱,對腰背部的超脫力就小),外8字,、、、、、或者起床困難。診斷:一、B超:金標準、首選、方便、經(jīng)濟、無輻射、可重復性。國外廣泛使用?二、自測或者醫(yī)生檢查:時間:順產2-3天,剖宮產后6-8w。如果腹直肌兩側的距離大于等于3指屬于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有時會引起疝氣(小腸疝)需要及時就醫(yī)。腹直肌分離是指雙側腹直肌之間的距離異常增寬。然而,研究者們對下列問題仍有爭議:1、腹直肌間的正常間距是多少?2、腹直肌的間距應在什么水平測量,通過什么方法測量?3、腹直肌間距達到何種程度才算是異常?雖然目前多認為只要腹直肌間距超過2cm即為異常,但實際上臍水平以上與以下測量時的異常距離可能有所差別。治療:1、自行康復訓練:比較輕微的腹直肌分離2、近年一些新技術的出現(xiàn),使得在這一領域內的治療有了更多的手段,比如激光治療,比如仿生物電流刺激和生物反饋、、、、、、????仿生物電刺激治療和生物反饋治療,是一種安全無創(chuàng)的治療方式。仿生物電刺激原理是通過不同頻率、不同能量的生物電刺激喚醒部分被損傷的神經(jīng),增強肌肉強度和彈性。???生物反饋是將不易被覺察的肌肉生理信號轉換成視覺或聽覺信號反饋給患者,使其感覺到肌肉運動,使患者根據(jù)信號學會自主的控制肌肉的收縮與放松,增加肌肉控制能力,提高肌力,喚醒部分被損傷的神經(jīng),增強肌肉強度和彈性。另外,激光治療也有良好的效果,中醫(yī)推拿、中灸、、、、、為女性提供了全面的個體化的防治及康復措施。3、底康復治療儀是目前國內外公認的、有效的、并且作為一線推薦的腹直肌康復治療的有效措施?腹直肌康復的時間一般在產后42天后,根據(jù)產婦情況進行評估并制定康復計劃,開始康復治療,一般每周康復2-3次,療程10-15次,并按照醫(yī)生、護士的建議進行訓練即可。腹直肌康復一般需要借助儀器實現(xiàn),通過電刺激+生物反饋+凱格爾訓練、、、、、、溫馨提示:一顆堅持的心;產后半年是康復的黃金期;過錯是暫時的遺憾;而錯過則是永遠的遺憾。??至少做一次篩查;至少做一個療程康復;讓產后只留喜悅;沒有遺憾。愿你產后歸來,仍是那個少年!2022年07月12日
585
0
1
-
李俊生主任醫(y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 普通外科 腹直肌分離三指怎么辦?腹直肌分離三指,我們說腹直肌位分離呀,主要見于產后的女性,由于在懷孕,呃,過程當中,這個腹部是蓬隆的,那么是我們的腹直肌呀,向兩側分離啊,分離之后呢,產生的表現(xiàn)是什么呢?就是患者啊,產后呢,這個婦女,呃,這個。 肚子中間啊,比較薄弱,那么一用力的時候呢,能鼓起一個隆起的這樣的一個形狀,那么用手一摸呢,這地方比較空,那么叫腹直肌分離,腹直肌呀,是起到人體的一個,呃,非常對腹壁是一個保護作用,并且它對腰部脊,呃,脊柱它都起到一個協(xié)同的一個作用,所以腹直肌分離的患者呀,不僅外形難看啊,而且呢,它這個會引起腰痛啊,會引起脊柱他疼痛啊,他不舒服,那么這種患者呢,是需要手術的。 那么腹直肌分離的手術是不是都需要呢?不是要看分離的寬度,如果分離在一兩指之內,是可以通過一些仰臥起坐呀,平板支撐啊,一些鍛煉啊,腰部肌肉的鍛煉啊,啊,理療啊,是能夠逐漸恢復的,那么這段恢復呢,要在產后半年之內呢,要進行時間長了也不好恢復了。 那么如果分離有三指了,那有的人呢,肚子比較大了,分離三指了,這個寬度就不大好恢復了,為什么呢?腹直肌中間的這個間環(huán)啊,已經(jīng)破裂了,這時候沒有辦法通過鍛2022年05月20日
431
0
3
-
郭超主治醫(yī)師 梅州市人民醫(yī)院 整形外科 在懷孕的過程中,隨著肚子不斷變大,腹部(腹橫?。┎粩嗟臄U張,使得腹部白線為了適應腹部的張力,從而變得更加的伸展以及變薄,導致腹直肌出現(xiàn)了空隙和分離。產后大部分女性的腹直肌,在1~3個月左右可自行恢復。只有極少數(shù)腹直肌分離嚴重的,可能需要手術幫助矯正。其中妊娠后腹直肌分離有許多危害:1.引起腰背疼痛。2.身材變形,小腹皮膚肌肉松弛、大肚腩。3.固定不住內臟器官,內臟臟器下移。會出現(xiàn)胃下垂,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癥狀。4.引起盆底功能障礙。比如:漏尿、便密、疝氣。5.影響生二胎,缺少肌肉支持,子宮、腸子和其他器官前面只有一層薄薄的結締組織保護。那我們該如何檢測自己是否有腹直肌分離呢?仰臥屈膝,將頭部及肩部抬高離開地板并伸手朝膝關節(jié)。將手指橫放在腹部中線的肚臍上或下的位置,不要放在肚臍眼里面;如果有分離現(xiàn)象,手指會陷入腹直肌間的裂口或可以感受到腹部肌肉往中間卡壓你的手指。(肚臍上方5厘米、肚臍下方5厘米、肚臍三個位置都要測一下)當腹直肌分離在2厘米以內,默認為正常,如果有效期沒有恢復,可通過手法修復;超過2厘米,就是分離顯著,則需要行手術進行糾正。2022年04月27日
493
0
1
-
王憲澤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鄭州院區(qū) 康復醫(yī)學科 產后腹直肌修復之后還會再反彈?這個問題曾經(jīng)有患者前來咨詢,說自己在機構里做了腹直肌的修復,當時自己摸著已經(jīng)閉合了,為什么沒隔幾天腹直肌又分開了呢?那現(xiàn)在就給大家講一下這到底是為什么。 如何知道自己的腹直肌到底有沒有分離,其實可以自己測試一下。首先產婦仰臥在床上,雙膝彎曲成九十度,下身保持不動,讓上身做卷腹動作,然后用手指測量一下兩側肌肉中間的間距,如果超過了一指半就需要做修復鍛煉了。 曾有數(shù)據(jù)統(tǒng)計,腹直肌分離的發(fā)生率在60%~90%之間,順產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60.3%,剖宮產發(fā)生率為70.8%,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90.8%。實際上,臨床上有近95%的女性都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是很多女性在產后都會遇到的問題,不過有些產婦的腹直肌分離寬度并不算嚴重,因此在產后半年內都會自行恢復,但是分離寬度比較嚴重的產婦只有經(jīng)過專業(yè)的修復鍛煉才能讓腹直肌恢復到原來的位置,不過由于很多女性對腹直肌分離了解的并不全面,所以對修復后期的問題還是很關心的,那產后腹直肌修復后還會反彈嗎? 一般產后腹直肌修復后是不會分離的,但是如果產婦做了錯誤的鍛煉姿勢或是沒有堅持做修復鍛煉的或其他因素,那在以后是有可能會導致腹直肌再次出現(xiàn)分離的情況,因此建議有腹直肌分離的產婦一定要做正確的鍛煉姿勢,而且在修復過程中堅持到底,這樣才能避免日后腹直肌再次分離。 影響腹直肌反彈的因素: 一、第一胎對腹直肌的損傷過大 每個產婦在孕期及產后都會伴有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腹直肌的發(fā)生率在60%~90%之間,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90.8%。若第一胎是腹直肌損傷過大分離嚴重,修復不完全,腹直肌仍處于分離狀態(tài)的狀態(tài)下就孕產二胎嗎,就算做了修復,也可能是暫時的假性閉合,最好會恢復到二胎孕前的狀態(tài),也不會完全回到腹直肌閉合時的狀態(tài),這跟頭胎修復不完全息息相關。 二、恥骨聯(lián)合仍處于分離狀態(tài) 產婦在孕期內分泌系統(tǒng)會隨著胎兒的逐漸長大而改變,身體會分泌孕激素及恥骨松弛素,引起恥骨聯(lián)合打開處于分離狀態(tài),而腹直肌起自恥骨聯(lián)合與恥骨結節(jié)之間處,若在恢復期間恥骨聯(lián)合未恢復,則會影響腹直肌的閉合。 三、錯誤的鍛煉姿勢 產后適度的運動鍛煉是非常重要的,在產后42天后產婦可以做幅度較小,較為輕松的運動鍛煉,若產后6-8周腹直肌仍分離兩指及以上就要及時的做產后腹直肌修復,也有很多禁忌姿勢動作是不適合腹直肌分離的寶媽做的,而仰臥起坐一系列動作是產后腹直肌分離的禁忌,不僅不能幫助腹直肌分離恢復,反而會加重病情。但很多寶媽在產后腹直肌修復好之后,回家就不注意姿勢及細節(jié),想著腹直肌修復好之后不用再鞏固、不會再分開,過度異常姿勢運動鍛煉,就會造成腹直肌二次分離。 四、體重突然上升增多 產婦在孕期體重會普遍增高,在生產后隨著身體的恢復無論是盆底肌、腹直肌還是骨盆都得到恢復之后,若體重突然增加、腹部脂肪堆積過多,久而久之把腹部白線撐開,隨著日?;顒釉黾樱瑫е赂怪奔〕霈F(xiàn)再次分離。 所以產后修復是需要很多女性都重視起來的,即便是做了產后腹直肌修復也要去維護和鞏固修復效果,注意日常生活習慣及異常運動姿勢。 總而言之,產婦為了避免再次出現(xiàn)腹直肌分離的情況,在修復的過程中一定要堅持到底,在必要的情況下最好是找專業(yè)的人員或者去醫(yī)院找專業(yè)的醫(yī)生,在專業(yè)的指導下進行修復訓練。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河南省骨科醫(yī)院)鄭州院區(qū)康復醫(yī)學科由骨科專家和康復專家共同組成,全面開展 MTT 運動康復, SFMA 運動功能評估,脊柱側彎3D矯正,骨盆復位及MET調整技術,骨科術后快速康復等,針對骨盆傾斜,長短腿,高低肩,脊柱側彎,體態(tài)異常,慢性頸腰痛,脊髓損傷,術后關節(jié)攣縮,神經(jīng)損傷,產后康復及運動損傷等相關問題進行最專業(yè)的評估及康復治療。如果您有此類問題,是久坐的辦公一族,喜歡運動的運動達人,有產后不適的年輕辣媽,剛做完手術的骨傷患者,或是被慢性疼痛長期折磨的亞健康人群,都可以到康復科進行咨詢、評估和治療。2022年01月28日
2316
0
0
-
王憲澤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鄭州院區(qū) 康復醫(yī)學科 腹直肌分離屢屢被提及,是因為它的發(fā)病率真的很高。 據(jù)報道,產后6-8周的產婦,順產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60%,剖宮產發(fā)生率為71%,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91%。 腹直肌分離是產后常見問題,之前我們也多次在文章中提及,但是你有沒有想過,腹直肌分離其實不是腹直肌本身的分離? 簡單回顧腹直肌分離女性在妊娠過程中,隨著子宮內胎兒逐漸增大,腹壁皮膚、筋膜、腱膜、肌肉等被極度擴張,腹前外側壁肌肉之一——腹直肌出現(xiàn)分離。 形象一點來比喻,腹直肌可以比作是窗簾,兩側窗簾合在一起的縫隙可以看做腹白線,當窗簾中間縫隙變寬合不上就是腹直肌分離。這時候如果不去解除其他影響因素,而只是加固窗簾布料是永遠也不會讓窗簾合上的。 腹直肌亦是如此,腹直肌分離其實不是腹直肌本身的分離,其根本原因是腹橫肌無力,腹白線被兩側的肌肉筋膜拉大、拉寬的表現(xiàn)。也因此,腹直肌分離不能只關注腹直肌這一塊肌肉。也因此,當腹直肌分離嚴重時盲目通過仰臥起坐等訓練來鍛煉腹直肌不僅無用,甚至可能會加重病情。 腹直肌分離的生理原因 1、直接原因 孕激素作用女性妊娠期間,由于胎兒逐漸長大撐起腹壁,再加上體內激素作用,使腹白線松弛,連接力量下降,導致腹壁張力很快超過腹白線的彈性極限,結果左右兩邊的腹直肌被迫分開,形成腹直肌分離。 2、根本原因 腹橫肌無力維持腹橫肌無力,腹白線被兩側的肌肉筋膜拉大、拉寬,這也是很多沒有生產過的人也有腹直肌分離的原因。 腹直肌與其它腹部肌肉 腹直肌 腹直肌位于腹部前側,由一系列肌腱交織組成,它起自恥骨聯(lián)合上緣與恥骨嵴,止于第5-7肋軟骨外面及劍突前面,將肋骨和恥骨連接起來。而兩側腹直肌中間的白線,起源于腹斜肌和腹橫肌的腱膜交叉連接處。 腹直肌的主要作用是前驅脊柱,抵抗脊柱伸展,降胸廓、增加腹壓。當骨盆固定時,腹直肌是軀干最有力的屈肌。 腹斜肌 在腹直肌的外層是腹斜肌,腹斜肌包括腹內斜肌和腹外斜肌,腹內斜肌起于胸腰筋膜、髂嵴、腹股溝韌帶外側1/2,止點借腱膜止于白線和下3肋、恥骨梳。腹外斜肌起于下位8肋外面,止點借腱膜止于白線、髂嵴前部,并形成腹股溝韌帶。 兩者成對位于腹壁的兩側,它們的纖維各自沿著外肋間肌和內肋間肌走行。腹內斜肌位于腹外斜肌深處,與腹外斜肌的肌纖維方向基本垂直。 腹斜肌是人體軀干最重要的軸向回旋肌,當雙側收縮時,腹斜肌增加腹內壓力以輔助呼吸,并彎曲脊柱,當單側收縮時,對側腹外斜肌和同側腹內斜肌幫助胸椎橫向屈曲和旋轉。 腹橫肌 腹橫肌位于腹直肌外側的其他腹肌深處。它將下方的6根肋骨與胸腰筋膜連接到腹直肌鞘和恥骨聯(lián)合上。在臍下方,腹橫肌纖維延伸到腹直肌的淺層,在臍上方它有走行于腹直肌鞘的深層。 腹橫肌可以通過增大腹壓的方式穩(wěn)定腰椎,在日常進行四肢的跑、跳等運動身體前屈、側屈、旋轉時,可以使腰椎保持正常位置關系,降低損傷風險。 腹直肌分離的手法治療 動作一: 操作要領:對患者腹直肌分離進行反向操作,雙手疊掌,將腹直肌拉向對側,再由對側拉向同側。 動作二: 操作要領:雙手交叉放在腹直肌兩側,反向用力,向中線拉腹直肌。 動作三: 操作要領:雙手提捏腹直肌,配合呼吸雙手掌同時往里收擰撥理,將腹直肌向中線聚攏。腹直肌分離內核心激活康復訓練。 腹直肌分離內核心激活康復訓練 腹式呼吸+盆底肌強化 動作要領:取仰臥位,屈髖屈膝,腰部完全放松貼合地面深吸氣腹部鼓起,呼氣腹部收緊。呼氣后加上縮肛動作。 壓力控制反饋訓練 動作要領:取仰臥位,屈髖屈膝,將生物壓力反饋儀置于腰下,囑患者向下壓,保持指針的穩(wěn)定。 四點支撐穩(wěn)定性訓練 動作要領:四點跪姿,不要聳肩,肩、背、腰、臀呈一條直線,吸氣準備,呼氣時依次交替抬手、交替后抬腿、抬一側胳膊和對側腿,過程中保持核心穩(wěn)定。5-10次/組,每次訓練2-3組。 震動桿訓練 動作要領:站位,兩腳與肩同寬。吸氣準備,呼氣時身體核心收縮晃動震動桿;一次晃動30秒,5-10次/組,每次2-3組。 腹直肌分離的護理 1、起床時不要仰臥直接起床,可以先側身將一條腿落地再側身起,雙手可以輔助支撐身體。 2、治療咳嗽和慢性便秘。 3、慎做腹肌訓練和拉伸。 4、避免工作壓力,體力勞動等。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河南省骨科醫(yī)院)鄭州院區(qū)康復醫(yī)學科由骨科專家和康復專家共同組成,全面開展 MTT 運動康復, SFMA 運動功能評估,脊柱側彎3D矯正,骨盆復位及MET調整技術,骨科術后快速康復等,針對骨盆傾斜,長短腿,高低肩,脊柱側彎,體態(tài)異常,慢性頸腰痛,脊髓損傷,術后關節(jié)攣縮,神經(jīng)損傷,產后康復及運動損傷等相關問題進行最專業(yè)的評估及康復治療。如果您有此類問題,是久坐的辦公一族,喜歡運動的運動達人,有產后不適的年輕辣媽,剛做完手術的骨傷患者,或是被慢性疼痛長期折磨的亞健康人群,都可以到康復科進行咨詢、評估和治療。2022年12月31日
916
0
2
-
2021年12月23日
265
0
0
-
王憲澤副主任醫(yī)師 河南省洛陽正骨醫(yī)院鄭州院區(qū) 康復醫(yī)學科 腹直肌起于恥骨聯(lián)合上緣與恥骨嵴,止于第5-7肋軟骨外面及劍突前面,位于腹前壁正中線兩側,為上寬下窄的帶狀多腹肌,左右腹直肌內側以腹中線相隔,自上而下被3~4個橫行的腱劃分隔。 腹直肌具有保護腹腔臟器, 維持腹內壓,主要參與完成排便、 分娩、嘔吐和咳嗽等生理功能。 孕期增大的子宮和外開的骨盆會將腹肌拉長,會使腹壁擴張延伸,兩側的腹直肌會從腹中線的位置向兩側分離形成間隙。這個空隙通常在產后4-8周后會逐漸關閉。對于一部分女性,在懷孕期間腹部肌肉被過度拉伸導致產后無法自動修復,這種情況稱作“腹直肌分離”。 腹直肌分離是伴隨整個孕期,所以無論是剖宮產還是順產,都有可能發(fā)生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離。 據(jù)報道,產后6-8周的產婦,順產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60%,剖宮產發(fā)生率為71%,2次及以上剖宮產的產婦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率為91%。 腹直肌分離發(fā)生的原因有哪些? 1、 生理原因 除妊娠生產因素外,2次以上剖宮產、懷有巨大兒或多胞胎、羊水多、懷孕前體型瘦小等也是易致腹直肌分離的因素。 2、飲食原因 孕期未控制好飲食、營養(yǎng)不均衡、體形肥胖,會造成肌肉組織彈性下降。飲食過少也會造成肌肉組織彈性不足。 3、 其它原因 年齡因素、缺乏運動、過度寬大的衣服對胎兒沒有承重作用。 (都是對于孕婦,分離程度伴隨整個孕期過程) 腹直肌分離有什么危害? 1、腰背痛: 腹直肌分離程度越大,腹部肌肉越弱,對軀干的承托力越小,越是增加后背部肌肉的負擔,容易出現(xiàn)腰背痛,進一步限制了其活動、哺乳等日常行為。 2、臟器移位: 腹直肌分離嚴重者還可使內部臟器下移,如胃下垂,出現(xiàn)惡心、嘔吐、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統(tǒng)癥狀。 3、體形臃腫: 大肚腩,使產后媽媽失去自信。 如何自測有沒有腹直肌分離? 仰臥位,雙腿彎曲,露出腹部,左手在頭后支撐,右手食指和中指垂直探入臍上兩指,臍中,臍下2指處,身體放松,將肩膀抬起(肩胛下角不離開床面),下頜抵胸。 以兩手指觸壓,感覺兩側腹肌向中間擠壓手指。 若感覺不到擠壓,將手指向兩邊挪動,直至找到緊張的肌肉,增加無名指以及小指,測量兩側肌肉的距離。 ??? 在產后5~8周身體有自愈力腹直肌會一定程度的恢復,但是根據(jù)體質不同,身體自愈能力是有限度的。而產后5-8周腹直肌分離2指以上提示可能存在腹壓增高、盆底壓過高等情況。 ??正常:2指以內(一指半)。 ??需改善:2-3指。 (注意不可進行軀干彎曲和扭轉的負重練習,因為會加重癥狀) 需就醫(yī):3指以上,屬于比較嚴重的腹直肌分離, 可能會引起疝氣,需要就醫(yī)。 如何治療腹直肌分離? 1、呼吸訓練:腹式呼吸、3D呼吸法均可。 2、運動治療:適合2-3指需改善的患者。 注意在進行腹直肌分離治療前,要先檢查盆底肌力,肌力達3級以上(提肛運動可以做3次,每次可維持3秒)才能進行腹直肌分離治療。 按如下六個動作訓練。 3、神經(jīng)肌肉電刺激:促使腹部肌肉被動收縮,對腹部肌群進行強化。 4、針灸配合中醫(yī)康復按摩手法:通過按摩和穴位刺激,促進身體新陳代謝,減少脂肪堆積,恢復肌肉、筋膜彈性和緊張度。 5、手術治療:主要通過切除突出的脂肪,將分裂的腹直肌進行重新縫合復位。腹白線缺損較大的,可通過纖維網(wǎng)片面修補。2021年12月22日
887
0
1
腹直肌分離相關科普號

李俊生醫(yī)生的健康號(疝外科醫(yī)生)
李俊生 主任醫(yī)師
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yī)院
普通外科
1134粉絲77.8萬閱讀

陽柏成醫(yī)生的科普號
陽柏成 主治醫(yī)師
廈門大學附屬中山醫(yī)院
整形美容外科
51粉絲1.1萬閱讀

常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常毅 主治醫(yī)師
上海市楊浦區(qū)中心醫(yī)院
整形外科
219粉絲9.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