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晶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康復醫(yī)療中心 骨傷康復科 眾所周知,骨折的治療三大原則是復位、固定和康復治療。發(fā)生骨折后,打完石膏或者做完手術,你的治療并沒有結束,康復治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雖然老百姓說傷筋動骨100天,但是只要你加以科學的康復,康復過程會大大縮短。康復治療指的是骨折后在不影響固定的前提下,盡快的恢復肌肉、肌腱、韌帶和關節(jié)的功能,盡量盡快的消除腫脹,減少肌肉萎縮,防止骨質疏松、疼痛、關節(jié)炎、關節(jié)僵硬等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一般說來,骨折的康復分為早、中、晚三期,早期指的是骨折后一到兩周內,這一階段局部腫脹比較明顯。本階段的康復重點是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除腫脹,減輕疼痛,防止肌肉萎縮。 這一階段康復治療主要采用患者自己主動的肌肉收縮和運動模式。中期一般只骨折兩周以后,這時候腫脹已初步消退,局部疼痛減輕,骨折處已經發(fā)生纖維愈合,骨折有了初步的穩(wěn)定性。這一階段可以在康復治療和康復醫(yī)生的指導下進行,逐漸增加關節(jié)的活動度和活動范圍,防止感覺并發(fā)癥發(fā)生。晚期的康復一般指骨折已經達到了臨床愈合的標準,石膏已經拆除或者內固定手術已經愈合較好。這一階段是康復的關鍵時期,特別是早、中期康復不足的患者。 這時候肢體有腫脹,關節(jié)有僵硬,我2023年08月26日
79
0
1
-
孫勝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石景山院區(qū) 骨科 具體方法如下1、握拳運動:用力握拳5秒,然后用力伸指5秒。初始3次/日,每次5~10分鐘,以后逐漸增加次數和延長時間。握拳運動2、手指運動: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小指分別屈曲至90度及屈曲成虎爪位,持續(xù)十秒然后放松。重復做3—5分鐘,每天做三到四次。手指運動3、對指功能訓練及滑指活動:手指對拇指,拇指滑動手指練習,用拇指滑動其他手指,促進手指關節(jié)的肌肉及韌帶的恢復,也促進精細活動感覺和運動的恢復,每次20-30回,每日3-5次。對指功能訓練4、腕關節(jié)活動:背伸鍛煉,雙手對掌或用手掌推墻;掌屈鍛煉,雙手背相對。以上動作各持續(xù)5下,每日4次,每次3~5分鐘。腕關節(jié)活動5、前臂旋轉活動:前臂旋前運動(掌心朝下),剛開始旋轉的范圍在0-20°,每天增加10°,5分鐘/次,每日3-5組,前臂旋后運動(掌心朝上),動作輕柔、緩慢。堅持每天鍛煉,活動幅度和力量要循序漸進。前臂旋轉活動2023年07月17日
232
1
1
-
文根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六人民醫(yī)院 骨科-手與修復重建科 俗話說,“傷筋動骨100天”,意思是當肌肉、肌腱或骨骼關節(jié)發(fā)生損傷時,往往需要3個月左右的時間才能恢復??赡苡信笥褧幸蓡枺汗钦塾险嫘枰@么久嗎?為什么會需要這么長時間呢?在解答大家這些問題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究竟什么是骨折?什么是骨折愈合?從概念上來講,骨折是指骨的完整性或連續(xù)性中斷。當人體骨骼受到各種外傷、車禍、壓傷等各種暴力作用,或者長期較高強度壓力導致累積性勞損,又或者是出現骨髓炎、骨質疏松癥等疾病時,就可能發(fā)生骨折。當人體骨骼發(fā)生骨折后,首先會引起局部的腫脹和疼痛,同時骨骼本身的功能受到影響,可以引起肢體相應的功能障礙,嚴重移位時還會出現畸形。骨折愈合就是發(fā)生骨折的部分重新恢復連續(xù)的過程。當這個過程結束時,應該達到骨折的愈合標準。骨折愈合的臨床標準包括:局部無壓痛及縱向叩擊痛;局部無異常活動;X線平片顯示骨折處有連續(xù)性骨癡,骨折線模糊。而骨性愈合則要在臨床愈合的基礎上達到X線片顯示骨折線消失或近似消失,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認為的骨折完全愈合。那么,骨折愈合到底經歷了什么?為什么需要“100天”那么久呢?其實,骨折愈合是一個復雜而連續(xù)的過程。根據這個過程中骨的組織學和細胞學改變,一般將其分為三個階段,但這三個階段絕不是完全獨立的。1.血腫炎癥機化期:骨折后,骨髓腔、骨膜下和周圍組織血管會發(fā)生破裂出血,在骨折斷端及其周圍形成血腫。之后,內、外凝血系統被激活,并引起炎癥反應,使血腫機化形成肉芽組織,重建斷端的纖維連接。這個過程在成人中一般需要2~3周。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后,骨膜增生,新生血管長入,成骨細胞大量增生,使骨折端附近重新形成新骨,即原始骨痂。這些骨痂不斷鈣化加強,使骨折逐漸實現臨床愈合。這個階段是骨折愈合最主要的時期,在成人中一般需要12~24周。3.骨板形成塑形期:原始骨痂形成后,還需要經過改造和連接,新生骨小梁排列逐漸規(guī)則和致密,使骨折部位形成堅強的骨性連接,骨骼基本恢復原本的結構。這一過程需要時間比較長,在成人中一般要1~2年。所有的骨折都需要“100天”才能愈合嗎?實際上,前面所說的所有的所需時間都只是一個大體的時間,具體到個人骨折愈合所需要的時間,還跟骨折的部位、程度,骨折后的治療、營養(yǎng)、康復鍛煉,以及患者個人身體狀況等因素有關??傮w來說,上肢的骨折一般只需要4~6周就能達到相對穩(wěn)定的臨床愈合,3個月左右就能實現骨性愈合;下肢則一般需要6~8周的時間達到臨床愈合,3個月左右也能基本實現骨性愈合。而血供比較差的部位骨折可能需要更長的愈合時間,如大腿股骨、脛骨遠端、脛骨中下段、小腿中下段的骨折需要半年到9個月才能達到基本骨性愈合。為了讓骨折更快地愈合,我們需要注意什么?1.骨折愈合期間,骨折部位需要制動,同時避免負重,防止二次損傷。2.骨折后要多攝入蛋白質、鈣含量高的食物,戒酒。3.骨質疏松患者要積極治療骨質疏松癥。4.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恰當的促進骨折愈合的藥物。5.在醫(yī)生指導下積極采取康復鍛煉,切勿私自活動和負重。6.定期復查。總而言之,骨折愈合是一個很復雜的過程,發(fā)生骨折后我們還是要在醫(yī)生的指導下認真質量和康復,保證骨折的良好愈合。一般情況下,只要能夠及時合理地治療,骨折是能夠完全康復且不留任何后遺癥的。2023年06月22日
357
0
3
-
胡潤桐主治醫(yī)師 河北省兒童醫(yī)院 創(chuàng)傷外科(急診外科) 很多人以為做完手術,去除身體上的鋼板或鋼針就完事大集了,其實這是很嚴重的錯誤觀念!骨折術后康復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個鍛煉項目,可以說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接下來就談一下如何進行康復鍛煉才是行之有效的,首先根據骨折愈合情況及臨床表現將骨折康復分為如下:早期:消除腫脹、緩解疼痛、促進骨折愈合。中期:軟化和牽伸攣縮的纖維組織、增加關節(jié)活動范圍,增強肌力。后期:擴大關節(jié)各方向的活動范圍、恢復肌力、增加肢體運動功能、重新訓練肢體的協調性和靈巧性、促進生活和工作能力的最大程度恢復。下肢:1.早期(1天至1周)被動活動:髖、膝及踝關節(jié)屈、伸、內旋及外旋活動;主動活動:股四頭肌、小腿三頭肌、脛前肌等,進行等長收縮練習,每天多次,每次持續(xù)15-20分鐘。2.中期(2-6周)平臥位起坐或直腿抬高可練習屈髖;坐在床邊主動屈伸小腿或雙手握床欄屈膝下蹲可練習屈伸膝關節(jié);對因制動時間長導致股四頭肌攣縮、膝關節(jié)僵硬者可采取下肢牽引,進行膝關節(jié)松動術治療,必要時在麻醉下行手法被動屈曲以松解粘連;踝關節(jié)訓練背屈與跖屈以維持在正常范圍。3.后期(6周以后)逐漸離床下地活動,從部分負重到完全負重。上肢:1.早期(1天至1周)術后第一天開始患肢肱二頭肌、肱三頭肌等長收縮練習,肩、肘、腕及手指諸關節(jié)主、被動練習,各活動度訓練至最大范圍。肩關節(jié)功能訓練包括前屈、后伸、內收、外展、內旋、外旋的活動;肘關節(jié)功能訓練包括屈、伸活動;腕關節(jié)活動包括屈、伸腕、及前臂旋轉練習,手部練習包括最大限度地握拳及伸指練習,鼓勵患者多做,以促進血液循環(huán),消腫止痛。2.中期(1—8周)除加強早期功能康復的內容外,還需漸進性抗阻力練習;肩、肘、腕、手指諸關節(jié)各軸向主動或被動活動至正?;顒臃秶?.后期(8周后)骨折愈合后應加強上述治療,鼓勵患者日常生活中無痛范圍內使用患肢,使功能訓練生活化,加快康復進程,如吃飯、梳頭、系衣扣等。2023年06月09日
233
0
0
-
2023年05月02日
33
0
0
-
2023年04月21日
58
0
0
-
朱棟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龍華醫(yī)院 骨傷科 呃,腰椎壓縮性骨折保守治療三個月,大概什么時候可以彎腰,其實呢,這個你要需要去做個檢查,看看到底這個有沒有好啊,如果它這個上面信號啊什么的還是高的,那不行,那沒有長好,如果信號是已經正常了,那說明是可以了。 什么時候彎腰,還是以這個檢查為準啊,千萬不是看時間,因為有的人四個月好,有的人五個月好,有的人六個月好,有的人甚至甚至十個月才好啊,千萬不是以時間,如果以時間呢,你想,呃,兩個月零三十天那天晚上之前你還不行,過了一個晚上就行了,那不是的,這是大概的,哎,你好,你好,這是大概的一個時間,對吧。 醫(yī)生,搬重物的時候突然間腰痛了。2023年04月06日
34
0
1
-
魏寬海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術后第一階段.最大限度保護(第O一4周)?治療措施1、懸吊制動:術后佩戴肩肘帶或者肩外展支具,佩戴3-4周,這期間康復鍛煉不要摘除支具。摘除時間聽從臨床醫(yī)生意見。2、夜間型疼痛?平躺:毛巾墊肩胛骨下方緩解肩膀壓力?????????側躺:小方枕墊手臂下方3、腫脹?冷療:此階段是炎癥期,有腫痛等癥狀,可以通過冰敷的方式緩解,干毛巾裹住,冰水混合的冰袋敷患處,一次冰敷20分鐘,間隔2個小時以上冰敷一次。4、肌肉萎縮,相鄰關節(jié)主動活動度練習①抓握練習:患肢用力握拳,維持6秒;然后用力伸5指,維持6秒。一抓一松為1下,每次20下,每天6~8次,佩戴支具鍛煉。????②肘部旋轉: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動患肩,手臂屈曲90°,手臂向外旋轉,專到最開,維持6秒,再內旋轉到最緊,維持6秒,旋前旋后為1下,每次20下,每天8-10次,佩戴支具鍛煉。③肘部屈伸: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動患肩,伸肘伸到最值,持續(xù)6秒鐘,再彎曲到底,持續(xù)6秒鐘,一伸一屈為1下,每次20下,每天8-10次,確保肩關節(jié)不要動。期間佩戴支具鍛煉。術后第二階段.中度保護(第4~6周)?治療措施1、繼續(xù)第一階段的練習,在可耐受的情況下增大活動范圍2、無痛肩關節(jié)被動活動范圍練習鐘擺運動,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后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后增加繞環(huán)(畫圈)動作,逐漸增大活動范圍,但不超過90°,1次10-15分鐘,1天3次。肩關節(jié)前屈被動鍛煉:坐位,雙手握住體操棒(可用健側手輔助患側手),若患側手抓握能力差可治療師輔助抓握或用彈力綁帶固定輔助抓握。保持肘關節(jié)伸直,起始位雙手放于大腿位置,終止位雙肩平舉與下巴水平。被動肩關節(jié)外展鍛煉:患者坐位,雙手握住體操棒(可用健側手輔助患側手),若患側手抓握能力差可治療師輔助抓握或用彈力綁帶固定輔助抓握。保持肘關節(jié)伸展,起始位雙手放于大腿位置,終止位雙肩平舉與下巴水平①肩關節(jié)外旋角度練習:坐位,雙手握體操棒,雙肘夾緊,肘關節(jié)彎曲到90°,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增加外旋角度,用健側手向患側手推過去,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②肩關節(jié)內旋角度練習:坐位,將體操棒放在身后,患側手握著下方,健側手握著上方,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往上移動,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③肩關節(jié)外展角度練習:坐位,患側靠近床面,將患手放在床上,健側手扶著患側肩膀避免過度聳肩,身體側移,手在床面滑動增加外展角度,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④肩關節(jié)前屈角度練習:坐位,面向床面,將患手放在床上,同時手肘伸直,身體前屈往下壓,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術后第三階段,早期功能和肌力增強(第6~12周)??增加肩關節(jié)活動度鍛煉方法有很多,包括爬墻訓練、上面的體操棒訓練、吊環(huán)訓練、CPM儀器訓練等等(如下圖示范),根據情況去選擇,目標是恢復到和健側相當的活動范圍。1、柔韌性練習,水平內收(后側關節(jié)囊牽伸):仰臥位,患側肩前屈、屈肘,用健側手壓患側手肘,直到有明顯牽拉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25秒,一天4組。2、肩胛骨控制訓練:雙手撐在床上,手肘伸直,身體向下移動,體重輕微撐在床面,過程中肩胛骨保持穩(wěn)定,不要將背塌下去,每組20次,一天4組。?3、體操棒肩上舉活動度練習:站立位,雙手握體操棒,健側手推動患側手上抬,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4、肘屈90°,自然位下的等長收縮練習:患者站立位屈肘90°,讓受損側手推墻面(外旋),維持20秒,每天8-10次。術后第四階段.后期肌力強化(第12~18周)?治療措施1、肩帶肌及肩袖肌肉組織的等張肌力練習①肩外展訓練:右手伸直中立位,大拇指向上,握住彈力帶,無痛的前提下,肩膀下沉、手臂向上抬至90°,然后慢慢還原至身體側面且手臂不觸碰身體10-20次/組,3組每天。②側臥位肩外旋訓練:側臥于床面,調整枕頭高度,訓練手在上方,上臂貼近體側「墊一個毛巾」,肘關節(jié)屈90°,手握啞鈴,在無痛的前提下,保持肩胛骨微微后縮下沉,手臂從肚子的位置慢慢向身體后方做外旋,然后慢慢收回不碰到身體,10-20次/組,3組每天。③仰臥位肩內旋訓練:平躺于床面,手臂外展70-90°,手臂下方微微墊高,手握啞鈴,在無痛的前提下,保持肩胛骨微微后縮下沉,手臂從頭部向胸前做肩內旋,然后慢慢收回,10-20次/組,3組每天。2、強化肩胛穩(wěn)定性練習:雙手撐在治療球上,手肘伸直,身體傾斜,體重輕微撐在球上,過程中肩胛骨保持穩(wěn)定,不要將背塌下去,維持20秒,一天4組。2023年03月26日
229
0
1
-
蔣桂勇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一、術后0-6周過頭握空拳:囑患者將患手置于頭頂,在其可耐受的情況下,握空拳,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有利于促進血液回流,減少腫脹。握實拳:囑患者在其可耐受的情況下,盡力握緊,在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分指運動:囑患者盡力張開手指,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勾手指練習:囑患者做勾手指,屈曲其近端指間關節(jié)和遠端之間關節(jié),在末端時維持5~10S,12~15個/組,3~5組/天。尺偏練習:在無痛范圍內做尺偏,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牽伸練習:在患者無痛情況下,在末端時維持3~5S,做掌屈,12~15個/組,3~5組/天。腕背伸:在無痛范圍做腕背伸,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中立位主動屈肘練習:囑患者,拇指朝上,屈肘,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肩關節(jié)抗阻屈曲練習:在前臂中立位,讓患者把健手置于上臂遠端,施加阻力,囑患者屈曲肩關節(jié),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肩關節(jié)抗阻后伸練習:在前臂中立位,讓患者把健手置于上臂遠端,施加阻力,囑患者后伸肩關節(jié),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肩關節(jié)抗阻外展練習:在前臂中立位,讓患者把健手置于上臂遠端的外側施加阻力,囑患者外展肩關節(jié)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二、術后6-8周瘢痕松解:在瘢痕的各個方向做牽拉,在每個方向的末端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肌腱滑動練習:盡量維持橈骨遠端不動,囑患者做滑動肌腱訓練,即掌指關節(jié)或近端指間關節(jié)的屈曲,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前訓練:囑咐患者大臂貼近身體,讓患者做旋前,保持腕關節(jié)在中立位,在末端時維持3~5S,12~15個/組,3~5組/天。擰毛巾練習:在患者可耐受的情況下,做擰毛巾練習,12~15個/組,3~5組/天。三、術后8-12周?抓握擠捏練習:手握一定重物,囑患者做抓握、擠、捏等動作,12~15個/組,3~5組/天?指頭練習:手握一定重物,囑患者做對指動作,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前練習:囑患者做旋前,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后練習:囑患者做旋后,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前體位下腕掌屈:手握一定重物,在前臂旋前時做腕掌屈,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前體位下腕背伸:手握一定重物,在前臂旋前時做腕背伸,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后體位下腕掌屈:手握一定重物,在前臂旋后時做腕掌屈,12~15個/組,3~5組/天?前臂旋后體位下腕背伸:手握一定重物,在前臂旋后時做腕背伸,12~15個/組,3~5組/天。?祈禱式腕背伸:囑患者做腕背伸練習,12~15個/組,3~5組/天?祈禱式腕掌屈:囑患者做腕掌屈練習,12~15個/組,3~5組/天2023年02月07日
243
0
1
-
蔣桂勇主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術后第一階段.最大限度保護(第O一6周)治療措施1、懸吊制動:術后佩戴肩肘帶或者肩外展支具,一般佩戴4-6周,摘除時間聽從臨床醫(yī)生意見。2、夜間型疼痛?平躺:支具固定位或者毛巾墊肩胛骨下方緩解肩膀壓力側躺:小方枕墊手臂下方3、腫脹?冷療:此階段是炎癥期,有腫痛等癥狀,可以通過冰敷的方式緩解,干毛巾裹住,冰水混合的冰袋敷患處,一次冰敷20分鐘,間隔2個小時以上冰敷一次。4、肌肉萎縮?相鄰關節(jié)主動活動度練習①抓握練習:配戴支具情況下,患肢用力握拳,維持6秒;然后用力伸5指,維持6秒。一抓一松為1下,每次20下,每天6~8次。②肘部旋轉: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動患肩,手臂屈曲90°,手臂向外旋轉,專到最開,維持6秒,再內旋轉到最緊,維持6秒,旋前旋后為1下,每次20下,每天8-10次。③肘部屈伸:健手扶持患肢上臂以制動患肩或者支具固定情況下,伸肘伸到最值,持續(xù)6秒鐘,再彎曲到底,持續(xù)6秒鐘,一伸一屈為1下,每次20下,每天8-10次。術后第二階段.中度保護(第6-8周)治療措施1、繼續(xù)第一階段的練習,在可耐受的情況下增大活動范圍2、解除懸吊制動(在手術醫(yī)生的指導下)3、無痛肩關節(jié)主動輔助,被動活動度練習仰臥位用對側肢體協助進行肩關節(jié)主動關節(jié)前屈:健側手扶患肢肘部,伸直患側上臂。在患肢不用力的情況下,由健側手用力使患肢盡可能上舉達最大角度,并在該角度維持1分鐘。4、鐘擺運動,體前屈(彎腰)至上身與地面平行,在三角巾和健側手的保護下擺動手臂。首先是前后方向的,待適應基本無痛后增加左右側向的,最后增加繞環(huán)(畫圈)動作,逐漸增大活動范圍,但不超過90°,1次10-15分鐘,1天3次。①肩關節(jié)外旋角度練習:坐位,雙手握體操棒,雙肘夾緊,肘關節(jié)彎曲到90°,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增加外旋角度,用健側手向患側手推過去,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②肩關節(jié)內旋角度練習:坐位,將體操棒放在身后,患側手握著下方,健側手握著上方,用健側手帶動患側手往上移動,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③肩關節(jié)外展角度練習:坐位,患側靠近床面,將患手放在床上,健側手扶著患側肩膀避免過度聳肩,身體側移,手在床面滑動增加外展角度,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④肩關節(jié)前屈角度練習:坐位,面向床面,將患手放在床上,同時手肘伸直,身體前屈往下壓,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術后第三階段,早期功能和肌力增強(第8~12周)治療措施1、柔韌性練習,水平內收(后側關節(jié)囊牽伸):仰臥位,患側肩前屈、屈肘,用健側手壓患側手肘,直到有明顯牽拉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25秒,一天4組。2、肩胛骨控制訓練:雙手撐在床上,手肘伸直,身體向下移動,體重輕微撐在床面,過程中肩胛骨保持穩(wěn)定,不要將背塌下去,每組20次,一天4組。3、體操棒肩上舉活動度練習:站立位,雙手握體操棒,健側手推動患側手上抬,直到有輕微緊繃感,避免引起過度疼痛,在末端維持5秒,每組20次,一天4組。4、肘屈90°,自然位下的等長收縮練習:患者站立位屈肘90°,讓受損側手推墻面(外旋),維持20秒,每天8-10次。術后第四階段.后期肌力強化(第12~18周)治療措施1、肩帶肌及肩袖肌肉組織的等張肌力練習①肩外展訓練:右手伸直中立位,大拇指向上,握住彈力帶,無痛的前提下,肩膀下沉、手臂向上抬至90°,然后慢慢還原至身體側面且手臂不觸碰身體10-20次/組,3組每天。②側臥位肩外旋訓練:側臥于床面,調整枕頭高度,訓練手在上方,上臂貼近體側「墊一個毛巾」,肘關節(jié)屈90°,手握啞鈴,在無痛的前提下,保持肩胛骨微微后縮下沉,手臂從肚子的位置慢慢向身體后方做外旋,然后慢慢收回不碰到身體,10-20次/組,3組每天。③仰臥位肩內旋訓練:平躺于床面,手臂外展70-90°,手臂下方微微墊高,手握啞鈴,在無痛的前提下,保持肩胛骨微微后縮下沉,手臂從頭部向胸前做肩內旋,然后慢慢收回,10-20次/組,3組每天。2、強化肩胛穩(wěn)定性練習:雙手撐在治療球上,手肘伸直,身體傾斜,體重輕微撐在球上,過程中肩胛骨保持穩(wěn)定,不要將背塌下去,維持20秒,一天4組。2023年02月06日
330
0
0
骨折相關科普號

王傳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傳杰 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yī)院
康復科
96粉絲953閱讀

趙剛醫(yī)生的科普號
趙剛 無職稱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創(chuàng)傷骨科
352粉絲2萬閱讀

張冬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冬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積水潭醫(yī)院
胸外科
739粉絲46.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