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袁靜萍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人民醫(yī)院 病理科 我一開始的病理學習,基本上是對著書本學習為主,下班后一個人在科室里看書,那時候記憶力好,看書像復印機一樣,看過就記住了,第一個系統(tǒng)而認真學習的疾病是甲狀腺疾病,為的是對付每天的快速工作。書本告訴我: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特點是有乳頭狀結構,有毛玻璃樣核,有核溝,核內包涵體等。有一天,我碰到了一個甲狀腺的快速,肉眼看是一個灰白色結節(jié),非常像癌,但是鏡下可以看到纖維化結節(jié),纖維化的結節(jié)內有很多圓形的腺體。這些腺體與纖維化組織外的腺體相比,似乎有些不規(guī)則,在高倍鏡下看,腺體的細胞也要大一些,排列也更擁擠一些,有點參差不齊的樣子。是甲狀腺乳頭狀癌嗎?但是沒有一點乳頭狀結構呀,也沒有看到典型的核內包涵體和核溝。猶豫再三,根據快速謹慎不能冒險的原則,我給患者診斷了甲狀腺腫伴纖維化。當常規(guī)切片出來時,看到纖維化區(qū)域的腺體與纖維化外區(qū)域腺體比較:腺體形態(tài)不規(guī)則,核增大,排列擁擠,參差不齊。有的地方可以看到少量核內包涵體,進一步做免疫組化:CK19是陽性的,證明了確實是甲狀腺乳頭狀癌。看書進一步學習:原來這是一種濾泡亞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不是所有甲狀腺乳頭狀癌都有乳頭狀結構的。這個病例我進行了反復學習,掌握了疾病特征后,再遇到相似病例,我就可以一眼就看出來,當我開始帶教年輕醫(yī)生做快速診斷時,我把我的經驗完全的教給了他們。他們在第一次碰到這種病例就會考慮到癌。后來,我到省人民醫(yī)院來上班,第一件事情就是抓快速診斷的速度和質量,每個月我都會一個一個病例的核對快速切片的準確率,我突然發(fā)現科室有幾個醫(yī)生也是和最初的我一樣,碰到這種病例診斷為甲狀腺腫伴纖維化,常規(guī)切片糾正過來后,有個別醫(yī)生下次碰到這種病例還是不敢診斷癌,我希望和這個醫(yī)生進行共同學習,但是由于我剛到醫(yī)院,我被拒絕了。有一天,一個甲狀腺癌患者來找我咨詢,她聲音嘶啞,脖子上的手術瘢痕又長又粗,并且脖子有些凸凹不平,脖子扭動也不靈活,有牽扯的感覺,她告訴我是因為她做了二次手術,第一次手術效果很好,沒有脖子牽扯的感覺,但是臨床醫(yī)生告訴她由于快速漏診了癌,她需要第二次手術,再次手術后她的手術傷口擴大,并且出現一些脖子扭動不靈活,聲音嘶啞的并發(fā)癥。我電話咨詢臨床醫(yī)生,醫(yī)生說甲狀腺第二次手術時,由于組織水腫,黏連嚴重,比第一次手術難做很多,視野不清楚可能會導致喉返神經損傷,出現聲音嘶啞。如果患者第一次手術時,快速病理診斷沒有漏診癌,這個患者就不需要做二次手術,不需要經歷兩次手術恐懼,做兩次麻醉,交兩筆手術的費用,更不會出現由于二次手術導致的并發(fā)癥??吹侥莻€病人脖子上粗大的傷痕,不能靈活轉動脖子,聲音嘶啞的痛苦。我決定在科室內進行錯誤病例學習的課程,為了避免有人覺得我是故意針對他,我首先分享的是我曾經診斷錯誤的病例,或者我初診斷時錯誤的病例,我希望我曾經犯的錯,通過分享,成為所有醫(yī)生的經驗,科室不再出現相似的錯誤。漸漸的大家接受了科室的這種分享錯誤的學習課程。用分享錯誤診斷病例的方式,讓一個醫(yī)生犯的錯,變成所有醫(yī)生的經驗,是一種很好的保證醫(yī)療安全的方式,楊文濤教授說過:最好的教訓是來自他人。用這個方法,我們病理科這個高??剖冶WC了醫(yī)療安全。病理醫(yī)生是不容許犯錯的,因為每個錯誤后面?zhèn)Φ氖墙】?,甚至是生命。因此,我愿意寫出我遇到的容易錯誤的病例,讓每個醫(yī)生看過之后,不再犯同樣的錯。學習要點01有20%的甲狀腺乳頭狀癌沒有乳頭狀結構,但它有乳頭狀癌核的特征(核增大,擁擠,毛玻璃樣,有核內包涵體,有核溝)。02在快速切片中,纖維化的間質中出現形態(tài)不規(guī)則的腺體,核增大擁擠,就要考慮濾泡亞型的甲狀腺乳頭狀癌。03在甲狀腺到快速切片診斷中,核增大,擁擠,排列參差不齊的特征比核內包涵體更重要,因為快速切片很容易出現假的核內包涵體。04快速切片的取材和肉眼所見很重要,由于甲狀腺大多為小于1厘米的微小癌,取材時要0.2厘米的寬度把甲狀腺書頁樣切開,癌一般是灰白色結節(jié),如果肉眼不明顯,冰凍組織會更明顯,觀察凍透組織腫塊的顏色也有助于診斷。注:該文章中所涉及相關人物隱私及肖像權均已獲得本人授權。2023年02月13日
108
0
0
-
曹衛(wèi)剛副主任醫(yī)師 濱醫(yī)煙臺附院 甲狀腺乳腺外科 嗯,甲狀腺乳頭狀癌全切術后三年切SH是1.09正常嗎?需要改變藥量,其實甲狀腺癌術后三年的話,只要沒有這個測頸部的淋巴結的一個轉移,呃,三年之后這個7S,如果是因為這個甲狀腺癌手術后,它會有一個復發(fā)風險的一個分分解。 如果是一個低危和中危,這種情況下,茄子只應維持在1.0的話,其實也是可以的啊,如果是一種高危復發(fā)風險的可能,是個可能就需要一個增加一下這個甲狀腺的一個甲狀腺素片的一個藥量啊,它的需要根據你這個復發(fā)風險,再個是你自身服藥的一個呃副作用的一個風險分級來共同決定你這個呃甲狀腺素片或者是有假熱的一個用料這種情況。2023年01月23日
123
0
0
-
樂飛副主任醫(yī)師 江西省腫瘤醫(yī)院 頭頸腫瘤外科 這一的是那個,這一的我來刷一下,對啊,是你是穿刺疑似甲狀腺堵的狀癌,應該是,但是術后呢,大的標本呢,是考慮是甲狀腺結節(jié)性腫,局部成乳堵的狀,呃,改變生長。 是這樣的,你穿刺跟著術后的這個病理標本,有可能會不一樣。 啊,有可能會有。 有,有的時候在手術當中做快速冰凍,跟著常規(guī)病理都會有定的差異性,這個會有的。 當然最終的還是以這種大病理為準,這樣的話,因為大病理的話,它組織量更多,你穿刺的過程當中,你穿刺的量組織量是比較少的,所以有的時候就跟穿雞蛋一樣的,他穿著的蛋白跟穿著蛋黃。 你的結果都是不一樣的,因為你傳取的組織量比較小,但是你如果是整個蛋都拿下來,做一個橫斷面的剖面去化驗,你就可以看到,哦,這是蛋白,這是蛋黃,那么你的準確性會更高,也就是你的主大的標病例標本的組織量更多,更完整,那么它的準確性,診斷的準確性會更好。 會有這種可能,就是你術前的穿刺跟術后的大標本有病理診斷上面有不同,有差異,這個會有一定的差異的。 好的,后面一個還有? 你可以看一下這個是。2022年12月13日
55
0
0
-
魯瑤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普外科·乳甲外科 患者女,35歲。2021年6月份,患者參加單位組織的體檢,彩超提示甲狀腺有結節(jié),當時體檢大夫告知患者結節(jié)是良性的,可以觀察,于是患者就沒有當回事。2022年10月份,患者再次參加體檢,體檢大夫告知患者的甲狀腺結節(jié)很嚴重,建議患者一定要到正規(guī)醫(yī)院復查。于是患者來到協和醫(yī)院復查彩超提示:右葉上極見低回聲,大小約1.2cm,形態(tài)尚規(guī)則,邊界尚清,內見數個點狀強回聲;雙側頸部未見明確異常腫大淋巴結。彩超提示:甲狀腺右葉實性結節(jié)伴鈣化,有風險?;颊吣玫綑z查結果不知如何是好,后來在朋友的推薦下來到我們醫(yī)院。再次復查彩超提示:甲狀腺右葉中上部可見一大小約1.2cm低回聲結節(jié),邊界不清,形態(tài)欠規(guī)則,內見微鈣化,結節(jié)縱橫比>1;甲狀腺左葉上極見一個大小0.8cm低回聲結節(jié),邊界尚清,形態(tài)規(guī)則,內未見微鈣化;右側頸部I至V區(qū)見多個低回聲結節(jié),大者大小約1.5cm,1.7cm,邊界可見,形態(tài)尚規(guī)則,皮髓質分界不清,內可見點狀強回聲部分可見液性暗區(qū),CDI:其內可見血流信號。超聲提示:甲狀腺彌漫性病變;甲狀腺右葉中上部低回聲結節(jié)(符合TI-RADS4c類);甲狀腺左葉上極結節(jié)(符合TI-RADS3類);右側頸部淋巴結可見,請結合臨床考慮。甲穿細胞學診斷:甲狀腺右葉乳頭狀癌,大小1.2cm;甲狀腺左葉結節(jié)針吸符合腺瘤樣結節(jié),大小0.6出門;右頸部3區(qū)淋巴結2枚針吸:大量淋巴細胞,未見癌,請結合Tg檢測。經檢查:甲狀腺右葉上極可觸及1厘米多的結節(jié),質硬,尚活動;右頸側方可觸及腫大淋巴結。根據患者檢查結果來看,診斷為“甲狀腺右葉乳頭狀癌”是明確的。但是,彩超提示右頸側方淋巴結異常腫大,但甲穿并沒有明確診斷右頸部淋巴結有轉移。雖然患者沒有不適癥狀,但是,患者的甲狀腺癌結節(jié)偏大且位置不好,右頸側方淋巴結還有可能轉移,手術是必須的!關于手術方案,有兩種方案可供患者選擇:1.積極方案:甲狀腺全切、中央區(qū)及右頸側方淋巴結清掃;2.保守方案:右側甲狀腺及峽部切除、中央區(qū)及右頸側方淋巴結清掃?;颊吒鶕陨韺嶋H情況考慮,選擇了“保守方案”。2022年11月下旬,患者在全麻下順利完成手術。術后最終病理結果報告為:1.(右葉及峽部)甲狀腺乳頭狀癌,高細胞亞型,大小1.2×1cm,累及被膜,未見脈管內癌栓及神經侵犯,未見腺葉內播散灶,背景為局灶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2.(右2A區(qū))纖維脂肪組織,未見癌。3.(右3區(qū))淋巴結查見癌轉移(3/7)。4.(右4區(qū))淋巴結查見癌轉移(4/5)。5.(右6B區(qū))淋巴結未見癌(0/1)。6.(右氣管食管溝)纖維脂肪組織,未見癌。7.(右肌間)淋巴結未見癌(0/2)。8.(氣管前)淋巴結未見癌(0/2),另有部分異位胸腺組織。9.(喉前)纖維脂肪及肌肉組織,未見癌。(注:淋巴結最大轉移灶直徑0.3cm,未累及被膜外。)簡而言之,患者的病理是:1、甲狀腺右葉乳頭狀癌、高細胞亞型、癌灶1.2厘米侵犯甲狀腺被膜;2、頸中央區(qū)無淋巴結轉移,右頸側方淋巴結轉移(7/17)。患者的最終病理結果與手術前判斷幾乎一致。???????【甲狀腺乳頭狀癌臨床特點】甲狀腺癌早期無特異的臨床癥狀,多表現為頸部無痛性腫塊,多由常規(guī)體檢或彩超檢查發(fā)現。局部晚期甲狀腺癌,若侵犯喉返神經可出現聲音嘶啞、氣管壓迫和吞咽異物感等。下面三點有助于早期發(fā)現甲狀腺癌:1.頸部無痛性腫塊甲狀腺癌最常見的表現是頸部腫塊,患者可能觸及無痛性頸部腫塊,往往是孤立、不規(guī)則、邊界不清、活動性欠佳的硬性腫物。2.甲狀腺彩超檢查甲狀腺彩超檢查具有檢查方便、成本低和無輻射等優(yōu)點,絕大多數早期甲狀腺癌是由彩超檢查發(fā)現,經驗豐富的彩超醫(yī)生可根據甲狀腺腫物的超聲醫(yī)學影像作出初步判斷。文獻報道,超聲檢查甲狀腺癌的準確率在80%~90%,甚至更高。3.甲狀腺穿刺活檢甲狀腺細針抽吸活檢(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是目前評價甲狀腺結節(jié)最為準確且性價比高的術前檢查方法,其準確率在70%以上,增加BRAF等基因檢測可以進一步提高診斷率。術中快速冰凍切片病理檢查是甲狀腺癌的關鍵性診斷手段,其準確率近95%。石蠟切片病理檢查為甲狀腺癌最準確的診斷措施,正確率可以達100%。總之,頸部無痛性腫塊是甲狀腺癌最常見的表現之一,但是考慮到普通群眾缺乏醫(yī)學背景知識,所以并不提倡僅通過自我檢查早期發(fā)現甲狀腺癌,而是建議常規(guī)體檢時,做甲狀腺彩超項目,懷疑患甲狀腺疾病時應及時就醫(yī)。2022年12月02日
1942
1
6
-
樂堅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yī)院 超聲診斷科 日常工作甲狀腺癌是我在日常工作中接觸到的最常見的腫瘤之一。而其中,又以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最多。今天我就結合《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版)》,談一談我本人的一些經驗和體會。疾病總體概況世界衛(wèi)生組織定義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指腫瘤最大直徑≤10mm的甲狀腺乳頭狀癌。近年來的SEER數據庫顯示:甲狀腺癌的患病率顯著增加,其中以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增長為主且增速最快。2014年WHO公布的全球癌癥報告指出,甲狀腺癌新發(fā)病例中超過50%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目前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在國內外許多臨床中心占據甲狀腺癌診療的重要權重。超聲的作用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影像學定性診斷的首選方法推薦采用高分辨率超聲影像檢查。高分辨率超聲可以應用二維成像(橫切面加縱切面成像)并對多灶性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進行分別定性,描述結節(jié)的位置和數量,進行“定位”與“定量”診斷,同時對頸部淋巴結情況進行評估。TI-RADS分級系統(tǒng)目前在國內許多醫(yī)院已應用甲狀腺影像報告和數據系統(tǒng)分級(thyroidimaging-reportinganddatasystem,TI-RADS)。超聲新技術和其他影像學檢查在甲狀腺癌中的作用超聲造影及超聲彈性成像對于高分辨率超聲影像檢查診斷困難的病例,可作為補充手段,但不建議常規(guī)使用。CT、MRI及PET-CT對于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定性效果均不及超聲。對于轉移灶較大且或懷疑有周圍組織侵犯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增強CT/MRI可以作為評估手段。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為進一步明確診斷,可采取超聲引導下細針穿刺活檢(fineneedleaspirationbiopsy,FNAB)。治療方案的爭議目前,關于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治療方案仍然不統(tǒng)一。有時候,事情總是那么的復雜。一個非常常見的疾病,其治療方案在專業(yè)領域竟然沒有一個統(tǒng)一的意見,五花八門,眾說紛紜。真是苦煞人也。國內外爭議的焦點主要是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手術的必要性和手術范圍。有文獻報道/學者認為雖然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總體預后良好,但并非均傾向于不進展的亞臨床狀態(tài),任何晚期PTC均由PTMC進展而來。且部分PTMC可合并高侵襲性組織學變型,甚至早期就出現局部侵犯或淋巴結及遠處轉移。同時因為PTMC的總體治療效果較好,多數患者經過外科治療即可根治,所以更應該積極手術治療,并注重手術的徹底性和規(guī)范性,這樣可以有效降低復發(fā)率和轉移率。也有文獻報道/學者認為部分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處于亞臨床狀態(tài),很少發(fā)展成為具有臨床意義的甲狀腺癌,有些患者甚至終生無癥狀,即使有些病例出現臨床癥狀或頸部淋巴結轉移,但對生存率影響不大。因此提出對于無轉移、無癥狀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可不給予任何治療,密切觀察即可。另有文獻報道/學者認為,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既不應該放任不管,也不應該大動干戈的去開刀,而是可以走一條中間線路:超聲引導下進行消融——甲狀腺癌不是很小么,那我把他原位燒死好了。以上觀點各執(zhí)一詞,難以一方說服其他兩方。因此,不同的醫(yī)院,甚至不同的醫(yī)生,對于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的觀點和態(tài)度都有可能不一樣。有的保守,有的激進。產生爭論和分歧的根本原因產生爭論和分歧的根本原因,是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雖然是一個病,但是在不同病人身上表現出來的的臨床生物學行為并不一致。一方面,PTMC起病隱匿,部分病例生長緩慢,病人可長期帶瘤存活甚至終身處于亞臨床狀態(tài);另一方面,PTMC具有侵襲和轉移等惡性腫瘤特性,部分病人甚至以淋巴結或遠處轉移為首發(fā)癥狀。“一部分PTMC是惰性的、終身無癥狀;另外一部分PTMC是進展的甚至容易發(fā)生侵襲和轉移?!崩硐氲奶幚聿呗允菍η罢哌x擇觀察,后者選擇手術,但問題在于是如何對他們進行準確的甄別呢?答案是:目前沒有很好的辦法或者說“金標準”區(qū)別這兩種類型的PTMC(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目前沒有辦法提前預測我們所看到的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以后會不會增大/轉移。哪位學者/科研工作者要是能解決這個問題,那就真的厲害的不得了。因此,目前學術界的爭論,其實是“寧缺毋濫”還是“寧可錯殺二十不可放走一人”之間的爭論。國內專家共識的觀點目前國內專家共識對此表示審慎的態(tài)度:《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診斷與治療中國專家共識(2016版)》認為:甲狀腺微小乳頭狀癌是否需要手術治療應該綜合危險評估、超聲二維成像特征、腫瘤的組織學特性(浸潤性、多灶性、淋巴結轉移等),并適當考慮患者的愿意及依從性等方面而決定。我個人的觀點我個人的觀點就是沒有觀點。因為我的工作只是診斷,而不涉及治療,因此我只會仔細耐心以及專業(yè)的陳述疾病的客觀情況事實,然后讓患者去找外科醫(yī)生商量。為什么我不會去為患者推薦處理意見?因為這里面涉及的參數太多。而不僅僅是一個概率問題或者是經濟學問題,還有非常主觀的價值取向和利弊權衡,甚至社會心理學的問題。與之類似的,是另外一個幾乎哲學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現在近視眼手術已經那么成熟,幾乎完美,那為什么那么多醫(yī)生,甚至五官科和眼科醫(yī)生,都還依然戴著眼鏡呢?這確實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2022年10月22日
1456
0
2
-
王曉亮主任醫(yī)師 奉化區(qū)人民醫(yī)院 甲狀腺乳腺病科 ??上午從手術室回到病房,正好聽到一位年青女性甲狀腺乳頭狀癌患者向主管醫(yī)生咨詢“能否同期清掃頸側區(qū)淋巴結?”????從交流中,可以聽出該患者已百度了很多甲狀腺癌信息,并咨詢了很多專家。確實,平時臨床工作中也常碰到患者因病廣搜網絡資料而反而更焦慮的情況,因為網絡信息太紛雜了,尤其是醫(yī)療信息,個體不同、病情不同,如果沒有一定常識甄別將會加重焦慮、擔心,如同我們醫(yī)學生在2年級時的“年級病”【年級病,也叫大二綜合癥,大二剛接觸臨床知識,但因為還沒有學好、學透醫(yī)學知識,書上學到什么疾病就覺得自己也好像得了那種疾病,一學期下來就覺得自己什么病都有了?!?????經了解,該患者的甲狀腺病灶119MM大小,FNA證實為“甲狀腺乳頭狀癌”,主管醫(yī)生結合體檢及B超、增強CT評估考慮CT1bN0[注:CN0指臨床檢查或影像學未發(fā)現局部淋巴結轉移]。???????針對甲狀腺乳頭狀癌,我們首先借用分化型甲狀腺癌復發(fā)危險分層進行危險度評估,該患者甲狀腺癌灶位于腺體內(<4CM)、未累及包膜,B超/增強CT未發(fā)現明顯異常淋巴結,結合穿刺病理,首先評估分期為CT1bN0,考慮低危,當然只憑術前檢查評估臨床分期、風險分層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為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隱匿性轉移較高,結合這個因素,該患者的風險度評估最多不超過中危。?????其次,甲狀腺乳頭狀癌的手術包括規(guī)范化甲狀腺切除和徹底、合理的淋巴結清掃。????甲狀腺乳頭狀癌的甲狀腺切除術包括全/近甲狀腺切除術和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術,而確定甲狀腺切除范圍要根據CTNM、危險度及患者意愿等,對低危和部分中危患者,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術和全/近甲狀腺切除術的臨床療效相似!????頸淋巴結清掃術是治療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的重要手段,淋巴結分為中央區(qū)和側頸區(qū)。????中央區(qū)是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轉移最常見部位,綜合多國指南和共識,中央區(qū)淋巴結清掃及范圍(Ⅵ和Ⅶ區(qū))基本已達成一致,對臨床評估中央區(qū)淋巴結轉移、中高危甲狀腺乳頭狀癌需常規(guī)清掃中央區(qū)淋巴結,對CN0低危甲狀腺乳頭狀癌須綜合考慮腫瘤因素和功能保護等而決定是否行預防性中央區(qū)淋巴結清掃。?????甲狀腺乳頭狀癌的側頸區(qū)淋巴結清掃的指征,除了日本指南推薦預防性側頸區(qū)淋巴結清掃外,其他指南均僅推薦治療性側頸區(qū)淋巴結清掃(注:證實淋巴結有轉移才清掃),我國最新指南也不主張對CN0預防性側頸區(qū)淋巴結清掃。因為研究證實,雖然甲狀腺乳頭狀癌淋巴結隱匿性轉移高,但大多數不會發(fā)展為臨床轉移,而且隱匿性頸淋巴結轉移并不降低患者生存。?????對于患者“中央區(qū)淋巴結會不會全轉移而不頸清會耽誤治療”的擔心,我們可以對術中淋巴結進行冰凍病理檢查,根據術中冰凍病理結果指導進一步治療方案,如果中央區(qū)有廣泛淋巴結轉移則行側頸區(qū)淋巴結清掃,以最大程度上避免“過度治療”或是“治療不足”??破諘r間???化型癌治介紹分化型甲狀腺癌復發(fā)危險度分層全/近全甲狀腺切除術的適應證:童年有頭鎖放射線接觸史;原發(fā)灶最大徑>4cm;雙側多癌灶;不良病理亞型,如PTC的高細胞型、柱狀細胞型、彌漫硬化型、實體亞型、FTC的廣泛浸潤型、低分化型TC;有遠處轉移,術后需I131治療;伴雙側頸淋巴結轉移;伴肉眼腺外侵犯。全/近全甲狀腺切除術的相對適應證:單側多癌灶,腫瘤最大徑介于1~4cm,伴TC高危因素或合并對側甲狀腺結節(jié)。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術的適應證:局限于一側腺葉內的單發(fā)DTC,且原發(fā)灶:≤lcm、復發(fā)危險低、童年無頭鋇邵放肘線接觸史、無鎖淋巴結轉移和遠處轉移、對側腺葉內無可疑惡性結節(jié)。甲狀腺腺葉+峽部切除術的相對適應證:局限于一側腺葉內的單發(fā)DTC,且原發(fā)灶≤4cm、復發(fā)危險低、對側腺葉內無可疑惡性結節(jié);微小浸潤型FTC。2022年10月06日
459
1
0
-
2022年09月29日
71
0
0
-
孫娜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光華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 耳鼻咽喉科 骨折,呃,就是問的是,呃,確診,呃,甲狀腺的乳頭狀癌,但是增強CT顯示左側鎖骨有強化的小淋巴結。 強化的淋巴結啊,就要要提示你,他的血供很豐富,血供豐富呢,有兩種情況,一個就是炎癥,一個就是腫瘤,那么你現在本身就是乳頭狀癌,它有可能就是往頸部淋巴結轉移的。 那你這個。 淋巴結可以去做個C,做個鎖骨的,鎖骨這個地方做B超能做到嗎?B超有的時候判斷淋巴結的轉移是不是轉移也比較準,嗯,我不知道你這個乳頭狀癌有沒有做手術,那么術后是同時發(fā)現的淋巴結的這個強化的話,還是建議你做淋巴結清掃啊,還是做做了手術以后好有一段時間了才發(fā)現這個淋巴結啊,就可以做一個穿刺,病理科給你做一個淋巴結的穿刺,然后化驗。 啊,穿刺活檢病理確診是不是淋巴結有癌細胞,嗯,就可以幫你去判斷了哈。2022年07月26日
191
0
0
-
匡潔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甲狀腺外科 嗯,在我這里做的乳頭狀癌右邊切除,當地醫(yī)院超聲復查4B,但一月份詹主任做的是正常,那我肯定是相信詹主任的,詹主任的B超報告,這個是我前面就講過了,就是說這個超聲是和機器有關系,超聲的診斷和儀器有關系,就像我們拿照相機去拍照片一樣,照相機好一點的,像素高一點的,拍的會很清楚,臉上一顆痣,一個皺紋可能都拍的出來,那么這個是儀器上的差異,第二個呢,就是說,呃,和我們的做的醫(yī)生也是有關系的,有關系的,呃,這個。 超聲的看的多,那么他對一個結節(jié)的形態(tài)的評估就更有經驗,所以呢,就是說我們經常會碰到這樣的事情,外面查四比啊,4a啊,到我們這里可能變成三類了,都有可能,所以呢,就是我我們往往是喜歡在我們醫(yī)院可能再要做一個超聲啊。 我明天上午坐診的,我明天上午坐診的啊。2022年06月10日
281
0
0
-
費健主任醫(yī)師 上海瑞金醫(yī)院 普外科 微小甲狀腺乳頭癌是否可以監(jiān)測?原創(chuàng)?呂偉明,李杰?蝴蝶書院?2021-07-2812:00甲狀腺癌發(fā)病率在過去30年中的急劇上升在很大程度上歸因于微小甲狀腺乳頭狀癌(MPTCs)診斷的增加。雖然最新ATA指南建議對可疑的<1cm甲狀腺結節(jié)可進行常規(guī)的FNAC(穿刺活檢)評估,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甲狀腺外科醫(yī)生支持在適當的微小癌病例中可采用觀察性管理方法。2014年意大利比薩大學對185名MPTC患者進行主動監(jiān)測的前瞻性觀察研究[1],50.3%(93/185)參加了觀察性管理方案,而其他人選擇了手術;入選患者每隔6-12個月進行頸部超聲隨訪;在中位隨訪19個月(6-54月)期間,只有3%的MPTC顯示出疾病進展,重要的是,在短期隨訪中,手術干預后顯示出良好的預后結果。2022年05月02日
381
0
0
相關科普號

胡靚醫(yī)生的科普號
胡靚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甲狀腺外科
2077粉絲17.7萬閱讀

李超飛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超飛 主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普外科
765粉絲5.6萬閱讀

孫麗萍醫(yī)生超聲介入工作室
孫麗萍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十人民醫(yī)院
超聲醫(yī)學科診療中心
59粉絲3588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