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崔志強主任醫(yī)師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 脊柱脊髓神經外科 脊髓拴系是什么病?脊髓拴系又稱脊髓拴系綜合征,是脊柱裂患者在胚胎期同時出現(xiàn)脊髓發(fā)育異常、局部瘢痕粘連、終絲縮短,造成脊髓固定于病變部位、不能適應脊柱的增長而上升,使脊髓、馬尾神經和終絲受到牽拉,造成腰背部疼痛、雙下肢和二便功能障礙。病因1.先天性因素胚胎期脊柱裂合并脊髓發(fā)育畸形(如脊膜膨出、脊髓脊膜膨出、脊柱裂、局部瘢痕粘連、終絲增粗、蛛網膜囊腫)或同時合并脂肪瘤、皮樣囊腫或表皮樣囊腫,均可造成脊髓固定于病變部位,不能適應脊柱伸長而上升。2.獲得性因素脊柱手術后纖維粘連也可引起脊髓栓系。臨床表現(xiàn)1.輕型有下肢力弱、輕度肌萎縮、麻木、遺尿等,可有腰痛和單側或雙側下肢肌無力,查體見肌張力低、弛緩性肌力減低、下肢及會陰部深淺感覺減退。2.中型除上述異常,可合并脊柱側凸、習慣性髖關節(jié)脫位、高足弓,足內、外翻畸形,尿失禁。3.重型下肢肌力明顯減退甚至癱瘓,感覺明顯減退或消失,常并發(fā)神經營養(yǎng)性改變,下肢遠端發(fā)涼、麻木,下肢及骶尾部出現(xiàn)營養(yǎng)性潰瘍,甚至完全性截癱和大小便失禁等。治療手術治療為主要治療方式,強調一經確診盡早手術治療。治療目的是切除異常病灶,解除脊髓、馬尾神經和壓迫,松解脊髓馬尾,使脊髓上升。目前多主張盡早手術治療,擴大椎板減壓,切除對硬脊膜囊、脊髓和馬尾神經形成的壓迫、牽拉的病變和(或)組織(包括異?;蜃冃蔚墓琴|、軟骨、增厚的黃韌帶、終絲),切除瘢痕粘連、脂肪瘤和囊腫,一般無需植骨和椎板固定術,術后可輔以應用神經營養(yǎng)藥物和血管擴張劑。溫馨提示:以上是關于“脊髓拴系是什么病”的相關介紹,希望可以幫到大家。2022年02月15日
1240
0
1
-
李昊主治醫(yī)師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 神經外科 有患者問∶"我女兒9歲了,令人煩惱的是晚上尿床。雖然試用了許多方法,但尿床依舊。請問這是怎么回事?能治嗎?" 遺尿癥俗稱尿床,醫(yī)學上通常指小兒在熟睡時不由自主地排尿。3歲以內的小兒尿床,是由于正常的排尿反射尚未建立,排尿不能自控。3歲以后,如果夜間仍不能控制排尿,就屬于異常現(xiàn)象了。 —般1-4歲時,僅20%有遺尿,10歲時5%有遺尿,有少數患者遺尿癥狀持續(xù)到成年期。沒有明顯尿路或神經系統(tǒng)器質性病變者稱為原發(fā)性遺尿,約占遺尿患者的 70%~80%。 繼發(fā)于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瓣膜)、膀胱炎、神經原性膀胱(神經病變引起的排尿功能障礙)等疾患者稱為繼發(fā)性遺尿。此種患兒除夜間尿床外,白天常有尿頻、尿急或排尿困難、尿流細等癥狀。繼發(fā)性遺尿最常見的是脊髓拴系癥。這種疾病并不少見,不少患者甚至有些醫(yī)生都對該病缺乏認識,以致發(fā)展為脊髓神經功能永久性損害而造成嚴重殘疾。 脊髓拴系癥是由于母親懷孕早期感染病毒、嚴重缺乏葉酸(先天因素)或患兒做過腰骶椎管手術等(后天因素),造成脊髓下端拴系固定,脊髓受到牽拉發(fā)生缺血性病理改變,從而產生一系列神經畸形和功能障礙的癥候群。隨著年齡增長,脊柱脊髓發(fā)育和彎腰活動增多,神經組織的損害會逐漸加重。 磁共振掃描(MRI)是診斷脊髓拴系綜合征的主要方法,不僅可以明確判斷有無脊髓拴系綜合征,還可以了解并存的其他病理改變,如脂肪瘤、脊髓縱裂等。 手術松解是目前治療脊髓拴系癥的唯一手段,已明確診斷的兒童患者適于手術者不宜拖延,成人有癥狀者需慎重考慮具體病情。 手術治療可達到解除脊髓拴系壓迫,恢復局部微循環(huán),促進神經功能恢復的目的。由于神經功能障礙多為不可逆,為防止已出現(xiàn)的癥狀進一步加重和繼續(xù)出現(xiàn)新的癥狀,提倡盡早手術。因本病起病隱匿,初發(fā)病時患兒常就診于兒科、泌尿科、骨科或神經科,從而延誤對病情的確診,所以要提高對本病的認識,以避免漏診、誤診和延誤治療。治療越早,效果往往越好。2021年08月09日
1620
0
3
-
崔志強主任醫(yī)師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 脊柱脊髓神經外科 脊髓是人體的重要器官,是連接人體大腦和身體各個部分的關鍵紐帶,是把大腦的命令傳遞到人身體各個部分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因此,脊髓一旦受到損傷,會引起身體一系列異常表現(xiàn)。導致脊髓栓系綜合征的發(fā)生原因包括基因和染色體的異常(TBX1基因, 22q11.2缺失, 21染色體三倍體 ,13q32 三倍體等)、胚胎發(fā)育的異常(脊柱發(fā)育畸形、椎管閉合不全、椎管內脂肪瘤、皮樣囊腫、脊髓發(fā)育畸形)、后天原因(如腰骶椎管手術、脊髓與硬膜囊或瘢痕組織粘連、外傷)或者像是母親妊娠早期病毒感染、葉酸缺乏等也都可能會導致小兒脊髓栓系綜合征。脊髓栓系綜合征的典型臨床表現(xiàn)神經功能障礙包括大小便障礙、下肢肌力改變或疼痛、足部畸形和脊柱側彎等。脊髓栓系綜合征通過MRI結合患者臨床癥狀通??擅鞔_診斷。MRI診斷脊髓栓系標準:脊髓圓錐下端低于 L2椎體下緣,終絲橫徑大于 2mm。但絕大多數兒童脊髓栓系綜合征患者無明顯神經功能障礙,主要因骶尾部皮損而就診發(fā)現(xiàn),如骶尾部包塊、條索狀物、皮膚竇道、血管瘤、多毛癥、色素沉著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會看到有些嬰幼兒的“小龍人”尾巴,其實是脊髓末端或脊髓圓錐脂肪瘤(Lipoma of the conus medullaris,LCM), 是導致脊髓栓系綜合征的常見病因。由此可見,家長們有事沒事多看看嬰幼兒寶寶的屁屁還是很重要的。2020年06月10日
2644
0
0
相關科普號

徐城炎醫(yī)生的科普號
徐城炎 主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
神經外科
1093粉絲21.2萬閱讀

李昊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昊 主治醫(yī)師
清華大學玉泉醫(yī)院
神經外科
834粉絲8.9萬閱讀

蔣鴻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鴻杰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神經外科
166粉絲9.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