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鄧曉惠主任醫(yī)師 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 生殖醫(yī)學中心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fā)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是隨之而來的環(huán)境污染、工作壓力加大以及不良生活習慣也對人們的健康造成威脅,各種腫瘤、慢性病發(fā)病年輕化,有多少年輕的腫瘤患者在求醫(yī)問藥的路上艱難跋涉,他們最基本的愿望是活下來。醫(yī)學不斷進步,年輕惡性腫瘤患者生存率不斷提高。這些生命得到保證的人又想活的更好一點,夢想著有一天可以結婚,生兒育女,擁有和其他人一樣圓滿的人生。然而,要么生病的卵巢已經(jīng)被切除,要么放化療的毒性損傷了脆弱的卵巢,卵巢功能不再的這些人,擁有屬于自己的孩子只能是一個夢。齊魯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的生殖醫(yī)生可以將您的夢想變成希望,讓遭受疾病洗禮的姑娘,在戰(zhàn)勝病魔的同時,卵巢也能開出希望之花。卵子冷凍,讓您的人生不再有缺憾。什么是卵子冷凍卵子冷凍是將卵子從卵巢取出,放在-196℃液氮中進行低溫保存,待有生育需求時將冷凍的卵子復蘇后進行體外受精-胚胎移植。目前卵子復蘇存活率約為85%左右。根據(jù)卵子是否成熟,可分為未成熟卵子和成熟卵子。未成熟卵子冷凍即將未成熟卵子取出后進行體外培養(yǎng)成熟,然后進行低溫冷凍,成熟卵子即將卵子在體內誘導成熟后取出直接進行冷凍。未成熟卵子冷凍較成熟卵子冷凍體外操作多,相對風險較高,效率及成功率較低,因此本中心主要進行成熟卵子冷凍。卵子冷凍的適應證及禁忌證1.適應證:卵子冷凍適用于腫瘤、非腫瘤性疾病患者的生育力保存,特別是未婚女性。⑴患有全身或者生殖系統(tǒng)腫瘤,年齡≤35歲,需要接受放化療或手術切除卵巢的女性,特別是尚未生育或者在疾病治療后仍有生育愿望者。⑵良性疾病需行卵巢切除患者。⑶擬接受骨髓或者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非惡性腫瘤患者。⑷自身免疫性等疾病需行化療者。⑸Tuner綜合征者,有卵巢早衰家族史,或已出現(xiàn)卵巢早衰臨床表現(xiàn)者。2.禁忌證:⑴患有全身性疾病如:出血性疾病,心臟疾病,呼吸系統(tǒng)疾病,不能耐受手術及麻醉者。⑵合并有嚴重精神障礙患者、嚴重的認知功能障礙者。⑶患有《母嬰保健法》規(guī)定的不宜生育的遺傳性疾病患者。⑷其它不適宜實施輔助生殖技術保存生育力的情況。卵子冷凍的流程1.身體檢查:評估治療后身體狀況是否適合生育,若適合,則進行孕前檢查及生殖內分泌功能檢查。2.促排卵:檢查合格后行控制性超促排卵,即用促排卵藥物誘導多個卵泡同時生長發(fā)育。?3.取卵手術:當卵子成熟時,在B超引導下經(jīng)陰道行取卵手術,利用負壓將卵子從卵巢中抽吸出來。4.玻璃化冷凍保存:在實驗室中將取得的卵子進行玻璃化冷凍,放入液氮保存??戳艘陨蟽热荩性讵q豫彷徨的您是否心動了?那就趕緊行動起來,帶好您的身份證(和結婚證),到我們中心來詳細了解吧,未成年小姑娘需要由家長陪伴哦。為了使您更方便快捷地進行診療,附就診流程及注意事項如下:1.患者本人或者監(jiān)護人攜帶身份證件及相關診療資料至山東大學齊魯醫(yī)院生殖醫(yī)學中心就診,醫(yī)生將進一步判斷是否符合卵子冷凍條件。2.若最終符合卵子冷凍條件,醫(yī)生將向患者或其監(jiān)護人告知卵子冷凍保存技術的相關風險及注意事項,患者簽署《自愿接受取卵及卵子冷凍保存知情同意書》后,開始行卵子冷凍前檢查。3.術前檢查:⑴月經(jīng)來潮第2-3天空腹來診,因您需要在10:30前完成一次空腹抽血,請務必安排好就診時間。⑵月經(jīng)干凈后來行白帶常規(guī)、宮頸細胞學涂片(必要時)、尿常規(guī)、心電圖、胸片、甲狀腺超聲、乳腺超聲等檢查。若您近期進行過相關檢查或者查體,請就診時攜帶檢查報告。4.檢查完善,排除禁忌癥后,患者至本中心建病歷,留取相關資料,您需要準備的資料有:患者和/或監(jiān)護人聯(lián)系電話、檢查檢驗結果、原發(fā)疾病診療資料、手術記錄、病理資料、藥物治療的劑量及療程、是否進行過放化療及放化療的劑量和療程等、身份證明材料(未成年人應留取患者及其法定監(jiān)護人身份證明材料等)。5.遵醫(yī)囑再次來院進入促排卵周期。請微信關注我的公眾號“鄧曉惠助孕保胎”,獲取更多科普文章2020年03月29日
1457
0
3
-
黃仲英主任醫(yī)師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yī)院 生殖醫(yī)學中心 卵巢交界性腫瘤(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 BOT)是一種對基底層沒有破壞性的非典型上皮增生, 大多數(shù)病變僅局限在卵巢。BOT是介于惡性與良性卵巢腫瘤之間的獨立疾病,與侵襲性上皮性卵巢癌相比, 總體預后較好。一、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的保留生育治療BOT在人群中的發(fā)生率為1.8–4.8/10萬,占卵巢上皮性腫瘤的10%-20%。近年40歲以下BOT患者的比例有升高趨勢,大多數(shù)患者有生育要求,因此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治療日益應用廣泛。BOT的保留生育功能手術是一種全面分期手術 ,至少保留子宮和一側輸卵管與卵巢。主要包括通過單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unilateral salpingo-oophorectomy ,USO)或卵巢囊腫切除術(cystectomy ,C),雙側囊腫切除術(bilateral cystectomy , BC) 和 USO+對側囊腫切除術(contralateral C ,CC)) 。一項納入了39項研究、5105 例BOT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 2752例患者接受了保守手術 (817 例接受C, 89 例BC, 1686 例USO,118例 USO+CC)。 接受C, BC, USO 及 USO+CC四種手術方式的累計復發(fā)率分別是25.3%, 25.6%, 12.5% 和26.1%。保育治療是否增加患者BOT的復發(fā)率尚有爭議。近年較多回顧性研究認為,BOT患者保留生育術后,復發(fā)風險略高于不保留生育患者,但并不影響總體生存率。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對單側BOT患者,通常推薦腹腔鏡下USO術;雙側BOT患者,通常推薦BC術。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年輕BOT患者,目前多數(shù)學者認為術后化療、放療等輔助治療并無明顯改善預后的作用,一般不推薦采用。目前,較高比例的生育年齡女性采用保留生育手術;保留生育功能的腹腔鏡手術成為大多數(shù)年輕BOT患者治療的第一選擇。多項研究提示,年輕的BOT患者,保育治療后,可有較理想的妊娠率。一項對≤40歲、接受保育治療的BOT患者的回顧性研究顯示,保育治療后,92例中有22例嘗試懷孕,15例 (68%) 成功妊娠。另一項研究報道,23例≤40歲保育治療后的BOT患者中,17 例(74%) 在48.2月隨訪期中懷孕。另有類似報道,在44例≤40歲的IC期及以上BOT患者中,33例接受了保育手術.共妊娠34次, 活產(chǎn)26 例。國內有數(shù)據(jù)顯示,對晚期(Ⅱ~Ⅳ期) BOT患者進行保留生育治療,18例患者有妊娠愿望, 11例成功妊娠, 共妊娠15 次, 足月分娩11 例。Uzan C 等報道41例II 或 III 起漿液性BOT患者保育術后,中位隨訪期57月(范圍 4-235),復發(fā)率高達56%, 但存活率尚好 (5年存活率100%,10年存活率 92%),1例因侵襲性復發(fā)死亡。14患者中,18人次懷孕,其中9人次為自然受孕。新近(2019年)一項研究報道,19例 II 或 III 期漿液性 BOT保育治療患者中,復發(fā)率 26.3%.,10例有意愿懷孕者中,4例自然懷孕。較多臨床資料顯示,晚期 BOT保育手術治療后,仍有望獲得較理想的妊娠結果。有作者報道晚期雙側卵巢交界性漿液性乳頭狀瘤患者,復發(fā)率更高,復發(fā)更快。另有報道II期及以上、雙側、CA125升高、粘液性BOT患者, 保育術后復發(fā)更快。對于晚期BOT患者, 應謹慎選擇保育治療,術后應盡快嘗試懷孕,警惕復發(fā)。保育治療后,部分年輕BOT患者可自然受孕,但部分患者存在生育困難。一項對33例卵巢子宮內膜樣交界性腫瘤(endometrioid ovarian borderline tumors, EBOT)患者的回顧性研究中, 25例患者進行內膜評估,其中13例(52.0%)同時存在內膜異常;年輕、未生育、有陰道異常流血病史的EBOT患者,合并內膜病變發(fā)生率更高。 中位隨訪期為54月 (范圍: 14-250 月), 3例 (10.3%) 復發(fā)。在9例嘗試懷孕的患者中,僅1例(11.1%) 妊娠并活產(chǎn)。提示EBOT保育手術時,應進行內膜取樣,早期發(fā)現(xiàn)可能合并的內膜病變。在選擇最適合保育手術的人群時,也需考慮腫瘤分期和患者同時存在的不孕因素,如盆腔炎性疾病后遺癥、子宮內膜異位癥等;治療過程中,可糾正或解除部分不孕因素,以增加患者保育治療后的妊娠機率。二、卵巢交界性腫瘤患者保育術后的妊娠問題BOT患者保育治療后,部分仍可獲得自然妊娠;部分需進行促排卵治療,或者接受輔助生殖技術助孕。1.自然妊娠BOT患者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后,卵巢功能的恢復具有個體化特點及不確定性,自然受孕有一定的隨機性。國內外的大量回顧性臨床報道顯示,年輕的BOT患者保育治療后,總體來說有較高的受孕率?;颊咭部赡艽嬖谀承┯绊懽匀皇茉械囊蛩?,為提高周期受孕可能性,對患者術后密切隨訪,及時給予患生育指導, 必要時進行促排卵或助孕治療。2.促排卵治療及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對部分術后存在排卵障礙問題的BOT患者,可采用促排卵藥物,增加患者受孕機會。同時注意排查患者夫婦潛在的不孕因素,必要時采取體外受精-胚胎移植技術(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fer, IVF-ET)助孕。對保育治療后的BOT患者進行促排卵后IVF助孕, 國外已有較多臨床報道。1992年文獻最早報道了1名 36歲單側TOB患者,在單側輸卵管卵巢切除術后3月,開始大劑量促性腺激素促排卵,進行IVF獲成功妊娠并分娩。Park CW等2007年報道,對保育治療后的BOT不孕患者進行控制性卵巢刺激 (controlled ovarian stimu1ation,COS)及IVF,患者平均年齡30 (范圍22-40)歲,5例患者共進行 10個IVF 周期治療。其中 2個取消周期,另8個周期平均獲卵數(shù)5.6 (范圍2-16)、 受精率74.4%.;臨床妊娠率、種植率及活產(chǎn)率分別是 50.0% (4/8)、 31.6% (6/19) 及50.0% (4/8 )。 IVF的平均隨訪期是 29.6 (范圍14-61) 月。第1年每3個月、之后每6個月隨訪,隨訪期無復發(fā)。另有報道,43例TOB患者保育治療后,9例TOB局部復發(fā)(其中8例為漿液性TOB);19例患者妊娠,其中7例通過IVF妊娠,7例中有4例復發(fā)(2例在IVF治療前,2例在IVF治療后),均為BOT。IVF治療后復發(fā)的2人,隨訪期無再復發(fā)證據(jù)。Fortin A 等的報道中,40 例接受保育手術的患者(27例BOT, 10例非上皮性腫瘤, 3例為卵巢上皮浸潤癌),其中5 例進行促排卵治療,35例進行IVF。從保育手術日開始進行372月隨訪, 17例(42.5%)患者通過IVF獲妊娠, 其中1 例自然流產(chǎn), 16 例分娩23名嬰兒 (包括三胎和雙胎妊娠)。35例進行IVF治療的患者中,3例在促排卵后復發(fā),推遲IVF治療。40例中,無人發(fā)生病情進展,也并未增加復發(fā)風險。多數(shù)學者認為對BOT、尤其是早期別的BOT患者保育手術治療后,IVF是可接受的。Gallot D 等報道1例21歲的IIIA 漿液性BOT未育患者,接受保留生育功能手術;6月后復發(fā),切除復發(fā)病灶,進行“緊急”IVF,凍存胚胎。之后接受放療;15月之后,解凍胚胎移植,獲成功妊娠并分娩。這一方式為雙側卵巢切除的IIIA期BOT患者,提供了卵子捐贈之外的治療選擇。Porcu E 等報道1例BOT患者,在右附件切除術后,誘導排卵、取卵后冷凍卵子;在行左側卵巢切除術39月后,進行卵子復蘇、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胚胎移植,獲雙胎妊娠。對保育術后面臨早絕經(jīng)風險的年輕BOT患者,卵子冷凍保留生育力,也是一個可靠選擇。3.促排卵藥物和IVF-ET的應用風險IVF是否增加BOT的復發(fā)風險尚無定論。有研究認為,接受IVF治療的不孕患者與未接受IVF的不孕患者比較, 因暴露于卵巢刺激藥物 ,發(fā)生BOT的風險增高。常用的卵巢刺激藥物克羅米芬(clomiphene citrate),促性腺激素(Gonadotrophin,Gn),包括人絕經(jīng)期促性腺激素(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hins, hMG )、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xiàn)SH),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類似物(gonadotrophin-releasing hormone analogues,GnRH-a),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hins)的使用,與卵巢癌或BOT的發(fā)生風險是否有關,仍有爭議。IVF卵巢刺激對卵巢惡性腫瘤發(fā)生風險的長期效應還不明確。荷蘭一項對19146例接受IVF治療的患者及6006例未接受IVF治療的不孕患者進行的隨訪研究,提出IVF卵巢刺激可能增加卵巢惡性腫瘤及BOT的風險。另一項納入11項病例對照研究、14項隊列研究,包含共182972 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接受IVF與非IVF治療的患者相比,使用CC或CC聯(lián)合Gn, 與未用藥患者比較,均無證據(jù)顯示發(fā)生侵襲性卵巢腫瘤的風險增高。丹麥一項隊列研究提示,BOT的總體風險與卵巢刺激藥物無關;也未發(fā)現(xiàn)使用卵巢刺激藥物的周期數(shù)、隨訪時間長度與BOT的發(fā)生有關;但使用≥4個周期孕酮,卵巢BOT、尤其是漿液性BOT的發(fā)生率,出現(xiàn)有統(tǒng)計學意義的升高。有更嚴重不孕問題的患者,一般會接受更多的治療。因此,患者的不孕因素、不孕的嚴重程度,都會影響風險評估。通過對近年有關文獻的總結,可以看出,IVF使用卵巢刺激藥物可能增加BOT的發(fā)生;但是否增加BOT患者的復發(fā)率、與卵巢癌發(fā)生是否相關,尚無定論。促排卵治療是輔助生殖技術中的重要步驟,在BOT患者的不孕癥治療中,如何決策是否促排卵及適宜的促排卵方案,是幫助患者快速、安全獲得妊娠的重要環(huán)節(jié)。需綜合患者的腫瘤期別、腫瘤類型和卵巢儲備功能情況,進行個體化治療。三、隨訪BOT保育治療后,自然試孕或接受助孕治療期間,每3月需進行CA125監(jiān)測和陰道超聲檢查。Franchi D等對34例保育術后、疑有復發(fā)病變的BOT患者進行前瞻性觀察,每3月進行檢查,中位隨訪時間為9.8月 (范圍,3-54月 ),根據(jù)開始研究時囊腫的大小分為3組:≤10 mm, 10-20 mm, 和 >20 mm.。隨訪時間、囊腫直徑和腔內有無乳頭增生是決定囊腫生長速度的因素。囊腫直徑≤10 mm組生長速度最慢(0.06 mm/月),囊腫直徑>20 mm組生長速度最快(1.92 mm/月),所有復發(fā)病變的組織學檢查均與最初BOT病理分型相同。該研究提示在部分患者,經(jīng)陰道超聲在檢測BOT復發(fā)和評價留存的正常卵巢組織功能是可行的。參考文獻1.Trillsch F, Ruetzel JD, Herwig U, et al. Surgical management and perioperative morbidity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J Ovarian Res. 2013;6:48.2.Gershenson DM. Management of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s. Best Pract Res Clin Obstet Gynaecol. 2017;41:49-59.3.Beiner ME, Gotlieb WH, Davidson B, et al. Infertility treatment after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Cancer. 2001;92(2):320-325.4.劉小媛,張蔚,黃玥.保留生育功能手術在晚期卵巢交界性腫瘤中可行性的meta分析. 現(xiàn)代婦產(chǎn)科進展,2015,11:832-8355.Lian C, Chen X, Ni Y, et al. Pregnancy after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Int J Gynaecol Obstet. 2016;134(3):282-285. 6.Vasconcelos I, de Sousa Mendes M. Conservative surgery in ovarian borderline tumours: a meta-analysis with emphasis on recurrence risk. Eur J Cancer. 2015;51(5):620-631.7.Liu F, Hu DH, Zhang YF, et al.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umor and fertility outcomes after fertility-sparing surgical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Zhonghua Yi Xue Za Zhi. 2017;97(47):3699-37038.Fang C, Zhao L, Chen X, et al. The impact of clinic pathologic and surgical factors on relapse and pregnancy in young patients (≤40 years old) with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BMC Cancer. 2018;18(1):1147.9.Zhao J, Liu C, Liu J, et al. Short-term Outcomes and Pregnancy Rate After Laparoscopic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A Single-Institute Experience. Int J Gynecol Cancer. 2018;28(2):274-278.10.Ratanasrithong P, Benjapibal M.Pregnancy Outcomes after Conservative Surgery for Early-Stage Ovarian Neoplasms Asian Pac J Cancer Prev. 2017;18(8):2083-2087.11.Helpman L, Beiner ME, Aviel-Ronen S, et al. Safety of ovarian conservation and fertility preservation in advanced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Fertil Steril. 2015;104(1):138-14412.Gui T, Cao D, Shen K, et al. Management and outcome of ovarian malignancy complicating pregnancy: an analysis of 41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Clin Transl Oncol. 2013;15(7):548-554.13.Dara E, Fauvet R, Uzan C, et al.Fertility and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a systematic review of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risk of recurrence and alternative options. Hum Reprod Update. 2013;19(2):151-166.14.Tinelli FG, Tinelli R, La Grotta F, et al. Pregnancy outcome and recurrence after conservative laparoscopic surgery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 2007;86(1):81-87.15.Hamed AH, Emerson R, Bonaventura L, et al. Pregnancy after laparoscopic bilateral partial ovarian decortication for stage IC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 J Obstet Gynaecol Can. 2014;36(9):826-829. 16.Frega A, Coluccia AC, Di Martino G, et al.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and pregnancy outcome. Eur Rev Med Pharmacol Sci. 2014;18(2):281-284.17.Uzan C, Kane A, Rey A, et al. Outcomes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 of advanced-stage serous borderline tumors of the ovary. Ann Oncol. 2010;21(1):55-60.18.Chen RF, Li J, Zhu TT, et al. Fertility-sparing surgery for young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BOTs): single institution experience.J Ovarian Res. 2016;9:16.19.Jia SZ, Zhang JJ, Yang JJ, et al. Risk of synchronous endometrial disorders in women with endometrioid borderline tumors of the ovary. J Ovarian Res. 2018;11(1):30. 20.Akeson M, Zetterqvist BM, Dahllof K, et al. Population-based cohort follow-up study of all patients operated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in western Sweden during an 11-year period. Int J Gynecol Cancer. 2008;18:453-459.21.Fortin A, Hazout A, Thoury A, et al.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ies after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of borderline or invasive ovarian tumours. Gynecol Obstet Fertil. 2005;33(7-8):488-97.22.Park CW, Yang KM, Kim HO, et al. Outcomes of controlled ovarian hyperstimulation/in vitro fertilization for infertile patients with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 after conservative treatment.J Korean Med Sci. 2007;22 Suppl:S134-8.23.Mantzavinos T, Dimitriadou F, Papadias K, et al. Pregnancy afte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 a patient with borderline tumor of the ovary. Eur J Gynaecol Oncol. 1992;13(4):355-356.24.Gallot D, Pouly JL, Janny L, et al. Successful transfer of frozen-thawed embryos obtained immediately before radical surgery for stage IIIa serous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 case report. Hum Reprod. 2000 Nov;15(11):2347-2350.25.Porcu E, Venturoli S, Damiano G, et al. Healthy twins delivered after oocyte cryopreservation and bilateral ovariectomy for ovarian cancer. Reprod Biomed Online. 2008;17(2):265-7.26.Bjrnholt SM, Kjaer SK, Nielsen TS, et al. Risk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s after exposure to fertility drugs: results of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study. Hum Reprod. 2015;30(1):222-31.27.Rizzuto I, Behrens RF, Smith LA. Risk of ovarian cancer in women treated with ovarian stimulating drugs for infertility. 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 2019;6:CD008215 28.Stewart LM, Holman CD, Finn JC, et al.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an increased risk of borderline ovarian tumours. Gynecol Oncol. 2013;129(2):372-376. 29.van Leeuwen FE, Klip H, Mooij TM, et al. Risk of borderline and invasive ovarian tumours after ovarian stimulation for in vitro fertilization in a large Dutch cohort. Hum Reprod. 2011;26(12):3456-3465.30.Franchi D, Boveri S, Radice D, et al. Ultrasonographic diagnosis and longitudinal follow-up of recurrences after conservative surgery for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Am J Obstet Gynecol. 2016;215(6):756.e1-756.e9. 31.Franchi D, Boveri S, Fruscio R, et al. Imaging in gynecological disease (8): ultrasound characteristics of recurrent borderline ovarian tumors. 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 2013;41(4):452-8.2020年02月21日
4349
1
2
-
劉現(xiàn)紅副主任醫(yī)師 海南省婦女兒童醫(yī)學中心 婦科 新年伊始,做為我,新手(2020.1.1號剛開始帶領治療小組),沒想到卻被一個異位妊娠患者給了下馬威?;颊呒韧鶎m外孕史,切除了一側輸卵管,這次是另一側,至今未生育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問題,保管是患者的強烈要求。那么情況允許,盡量保吧,也不是我的第一次手術,清宮除道是本分。做唄!術中發(fā)現(xiàn)右側卵巢一囊實性腫物,本想著妊娠合并卵巢增大很正常,腫瘤標記物也不高。給與行囊腫剝離吧。剝著剝著心里犯嘀咕了,壞了,看見囊腫里有乳頭樣腫物出來,完整剝離趕快送冰凍:交界性腫瘤。(在冰凍期間把輸卵管妊娠給清除了,保留了輸卵管的完整性。白折騰?。τ诮唤缧阅[瘤該如何治療呢2020年01月05日
2063
0
2
-
唐辰典主治醫(yī)師 遂寧市中心醫(yī)院 婦產(chǎn)科 大家好,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卵巢良性腫瘤,這是一個比較大的一個概念,包括有很多不同種類不知不同組織類型的一個啊,卵巢的一個腫瘤,其治療上主要根據(jù)患者的年齡來。 決定如果是比較年輕的患者,我們一般建議進行一個呃,卵巢良性腫瘤的播出速如果是絕經(jīng)過后的一個女性,嗯,可以建議寫一個單側附件的切除術。 那么治療過后還需要患者定期的隨訪,呃,性激素水平啊,或者是呃彩超,還有腫瘤標志物等等,這種各個方面來聯(lián)合進行一個綜合評估,如果是各方面指標隨訪都沒有什么問題的話,一般來說癌變的幾率就比較小一點,如果是指標有問題,那么就要引起重視。 然后需要對癥來進行進一步的處理。2019年09月12日
1452
0
3
-
高鵬副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市兒童醫(yī)院 普外科 小兒卵巢腫瘤臨床上并不多見,較多發(fā)生在幼兒年齡段以上的孩子,偶見于新生兒或嬰兒。80%都是良性的。最常見的是畸胎瘤,多為良性,生長緩慢,有惡變傾向。其次是濾泡囊腫,有分泌功能,臨床上家長常因孩子第二性征過早出現(xiàn)而就診,通常伴有性激素水平異常增高。卵巢的惡性生殖細胞腫瘤包括卵黃囊瘤、無性細胞瘤和混合型腫瘤,特點為生長迅速、多為實質性、突破包膜向周圍組織器官浸潤生長、延血管或淋巴管轉移。 卵巢腫瘤早期在臨床上多無明顯癥狀。家長們常常因摸到孩子肚子里有個滾來滾去的包(活動度良好的腹部包塊),或者性早熟(第二性征提前出現(xiàn))來就診,通過查體和影像學檢查(彩超、CT)發(fā)現(xiàn)。如突然發(fā)現(xiàn)劇烈腹痛,合并惡心嘔吐、發(fā)熱、白細胞增高,很可能出現(xiàn)了卵巢腫瘤的“蒂扭轉”,嚴重者可危及生命,需要緊急手術處理。 由于卵巢腫瘤缺乏典型癥狀,加上孩子哭鬧不配合查體,臨床上往往要借助彩超、CT、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輔助診斷。腫瘤標記物如Ca125、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和性激素對綜合評價卵巢腫瘤也有重要意義。 手術切除是卵巢腫瘤治療的首選方案。良性腫瘤多選擇保留卵巢的“腫瘤剔除術”,惡性腫瘤需要切除腫瘤本身、患側附件、周圍浸潤組織及區(qū)域淋巴結,并輔助術后化療。傳統(tǒng)手術采用開放式做法,取下腹部橫紋處橫切口(類似于剖宮產(chǎn)切口),尋找腫瘤并提出體外處理。腹腔鏡技術的逐漸成熟,為切除腫瘤的同時實現(xiàn)創(chuàng)傷控制和微創(chuàng)提供了更多選擇。完全腹腔鏡下卵巢腫瘤的切除,以及腹腔鏡輔助下經(jīng)臍部將腫瘤提出腹腔處理,均可實現(xiàn)術中微創(chuàng)和術后“隱瘢痕”效果。讓孩子恢復更快,瘢痕更小,更美觀。 卵巢良性腫瘤預后理想,惡性腫瘤跟腫瘤的具體病理分型、臨床分期和對化療的敏感程度有關。因此卵巢腫瘤患者治療后應定期復查影影像學檢查、腫瘤標志物以及性激素水平,跟蹤隨訪治療效果。2019年07月09日
2081
1
2
-
竇磊副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大一院 婦科 囊腫的性質 目前認為大多數(shù)囊腫是“功能性的”,是每月的月經(jīng)周期的一部分。 卵泡囊腫。通常卵巢每個月釋放一顆卵子,其生長于名為卵泡的小囊內。當卵子已成熟,卵泡就會破裂并釋放卵子。若卵泡未破裂,則會形成卵泡囊腫。此類囊腫通常會在 1 至 3 個月內消失。 黃體囊腫。一旦卵子被釋放,空卵泡通常會收縮,有助于為下一次排卵做好準備。如果卵泡閉合且液體在其中積聚,就會形成囊腫。黃體囊腫可能在幾周內消失。但是隨著囊腫生長,可能出現(xiàn)出血或引起疼痛。 無功能性囊腫。某些女性的卵巢會產(chǎn)生很多小囊腫。此疾病被稱為多囊卵巢綜合征 (PCOS)。該疾病會使患者難以懷孕。其他無功能性囊腫可能由癌癥引起。絕經(jīng)后(月經(jīng)停止)女性的卵巢囊腫較年輕女性更易癌變。 卵巢囊腫的治療 大多數(shù)囊腫不需治療。其會自行消失。如果囊腫很大或引起問題,則醫(yī)生可能希望對其進行觀察。這意味著患者不需立即采取任何措施。醫(yī)生稍后將再次對其進行檢查。 醫(yī)生可能推薦服用止痛藥物。有時會處方避孕藥。藥物中的激素不會讓囊腫消失,但有助于防止新囊腫形成。 某些卵巢囊腫需要手術切除。包括大的、不消失的或引起癥狀的囊腫。絕經(jīng)期女性的囊腫可能需要手術切除,因為這些囊腫可能是癌癥。外科醫(yī)生可能只切除囊腫,或者切除卵巢。具體切除范圍取決于囊腫性質。2019年06月07日
2508
0
0
-
2019年04月18日
5828
3
9
-
2019年04月09日
2818
0
0
-
史宏暉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婦科腫瘤中心 卵巢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種。良性腫瘤可進行手術切除,個別類型容易復發(fā),一般預后很好。而惡性腫瘤即卵巢癌,應徹底切除肉眼所見的全部原發(fā)和轉移腫瘤,使殘余腫瘤直徑小于1cm,同時切除大網(wǎng)膜和闌尾,并進行淋巴結清除,即腫瘤細胞減滅術,術后進行全身化療。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女性,如果卵巢癌類型為生殖細胞腫瘤,可以實施保守性手術,即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保留子宮和一側外觀無腫瘤的卵巢,術后根據(jù)腫瘤期別進行化療。由于卵巢癌發(fā)現(xiàn)時多數(shù)為晚期,因此容易復發(fā)。一般經(jīng)過手術和化療,一段數(shù)月到數(shù)年的緩解期過后,腫瘤復發(fā)。腫瘤復發(fā)后仍需要借助手術和化療進行治療,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化療敏感者預后好,化療耐藥者預后差。到目前為止,卵巢癌婦女的5年存活率仍徘徊在30-40%之間。隨著基礎研究的開展,腫瘤治療的方法逐步增加,某些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藥物在一些患者中顯示出療效好和副作用小的特點,為卵巢癌患者帶來希望。2019年01月08日
9971
4
21
-
史宏暉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婦科腫瘤中心 卵巢腫瘤分為良性腫瘤和惡性腫瘤兩種。良性腫瘤可進行手術切除,個別類型容易復發(fā),一般預后很好。而惡性腫瘤即卵巢癌,應徹底切除肉眼所見的全部原發(fā)和轉移腫瘤,使殘余腫瘤直徑小于1cm,同時切除大網(wǎng)膜和闌尾,并進行淋巴結清除,即腫瘤細胞減滅術,術后進行全身化療。有生育要求的年輕女性,如果卵巢癌類型為生殖細胞腫瘤,可以實施保守性手術,即保留生育功能的手術,保留子宮和一側外觀無腫瘤的卵巢,術后根據(jù)腫瘤期別進行化療。由于卵巢癌發(fā)現(xiàn)時多數(shù)為晚期,因此容易復發(fā)。一般經(jīng)過手術和化療,一段數(shù)月到數(shù)年的緩解期過后,腫瘤復發(fā)。腫瘤復發(fā)后仍需要借助手術和化療進行治療,治療效果因人而異,化療敏感者預后好,化療耐藥者預后差。到目前為止,卵巢癌婦女的5年存活率仍徘徊在30-40%之間。隨著基礎研究的開展,腫瘤治療的方法逐步增加,某些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的藥物在一些患者中顯示出療效好和副作用小的特點,為卵巢癌患者帶來希望。2019年01月07日
5772
3
4
卵巢腫瘤相關科普號

游澤山醫(yī)生的科普號
游澤山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婦科
2644粉絲59.4萬閱讀

任彤醫(yī)生的科普號
任彤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婦科腫瘤中心
3.9萬粉絲46.6萬閱讀

彭靖醫(yī)生的科普號
彭靖 主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chǎn)科醫(yī)院
婦科
905粉絲42.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