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陳小平主任醫(yī)師 四川天府新區(qū)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腦梗死又稱缺血性卒中,中醫(yī)稱之為卒中或中風,是指人體由于各種原因引起腦部血液循環(huán)障礙、缺血、缺氧所致。腦梗死屬于急癥,也是一個高致殘率及高致死率的疾病。成都天府新區(qū)人民醫(yī)院神經內科陳小平腦梗死常見的危險因素是高血壓病、吸煙、肥胖、飲食不當、糖尿病、過量飲酒、和高脂血癥等。除了用藥物控制,這些危險因素,還應通過飲食進行更好的調控。通過飲食干預,能夠降低血壓,升高 HDL-C,降低甘油三酯、LDL-C和血糖水平,并改善胰島素抵抗,減輕總體重。研究發(fā)現(xiàn),在希臘、西班牙、法國和意大利南部等處于地中海沿岸的南歐各國中,他們的腦梗死發(fā)生率比其他國家的要低,這和他們的飲食結構有關系,也就是所謂的地中海飲食。所以,對有以上危險因素的患者及家屬普及健康生活飲食方式對預防腦梗死和預防再發(fā)都非常重要。怎么通過飲食調控來預防腦梗死呢?本文將為大家解答疑惑!存在發(fā)病危險因素或病史的患者,在醫(yī)護人員指導下進食高蛋白、高維生素、低鹽、低脂、低熱量清淡飲食,多食新鮮蔬菜、水果、谷類、魚類和豆類,保持能量供需平衡,戒煙、限酒。具體如下:1、限制攝入過多的脂肪忌高脂肪、高熱量食物,忌食肥肉、動物內臟。若連續(xù)長期進高脂肪、高熱量飲食,可使血脂進一步增高,血液粘稠度增加,動脈樣硬化斑塊容易形成,最終導致血栓復發(fā)。應當食用那些植物來源的單不飽和脂肪(包括橄欖油和大豆油)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自于魚類),因為它們對致動脈粥樣硬化性血脂異常有益。2、低鹽飲食合并高血壓病的病人,采用低鹽飲食,每日食鹽不超過6克 ,可在烹調后再加入鹽拌勻即可。如果在烹調中放入鹽,烹調出來的菜仍然很淡,難以入口,從增加食欲考慮,可以在炒菜時加一些醋、番茄醬、芝麻醬。食醋除有調味作用外,還可加速脂肪的溶解,促進消化和吸收;芝麻醬含鈣量高,經常食用可補充鈣,鈣離子可增加血管內皮的致密性,對防止腦出血有一定好處。3、限酒平時不喝酒的,不要為了防病去喝酒;平時有喝酒習慣的,要少喝。男人每天喝酒的酒精含量不要超過20-30g,如果是高度白酒的話,大約50ml左右,女人要減一半,孕婦更應忌酒。4、適量增加蛋白質。由于膳食中的脂肪量下降,就要適當增加蛋白質。可由瘦肉,去皮禽類提供,可多食魚類,特別是海魚,少吃熏制肉、動物內臟、肉罐頭、蛋黃等。每日要吃一定量的豆制品,如如黑豆、紅豆、豆腐,豆干,對降低血液膽固醇及血液粘滯有利。5、控制糖類食品攝入量雖然控制了脂肪的攝入,但不能忽視精制糖和含糖類的甜食,包括點心、糖果和飲料的攝入。當過多飲用含糖飲料和含糖類的甜食后,體內的糖會轉化成脂肪,并在體內蓄積,仍然會增加體重、血糖、血脂及血液黏滯度。6、要經常飲水,尤其在清晨和晚間。這樣可以稀釋血液,防止血栓的形成。7、多食用粗糧粗糧被譽為“血管清道夫”,平時可以多吃粗糧(如小米、玉米、全麥、蕎麥面、玉米面等)。粗糧含較多纖維素,增加纖維攝入量可降低總膽固醇和 LDL 膽固醇以及舒張壓。8、多吃蔬菜瓜果可以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像洋蔥大蒜等食物,其中含有的類黃酮類物質,,在降血壓、預防血栓形成、保護大腦與心臟等主要生命器官中有重要作用。此外,它所含的二烯丙基二硫化物及含硫氨基酸,除可以降血脂外,還可預防動脈粥樣硬化,是防止心血管疾病的理想食物以上簡單來說,就是強調多吃蔬菜,水果,全麥食品,低脂乳制品,家禽,魚類,豆類,橄欖油和堅果,并限制糖和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的攝入,可以保護大腦免受血管損傷,降低腦梗死的風險。2021年04月05日
1222
0
0
-
趙德喜主任醫(yī)師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腦病中心 當今時代,腦梗死病人越來越多,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是它的重要危險因素,而這一切的發(fā)生都與錯誤的飲食有密切關系,很多人卻不明其理,懵懂受病。何為正確的飲食?請看:《黃帝內經》:“五谷為養(yǎng),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1.五谷為養(yǎng):五谷即稻、黍、稷、麥、豆,今天通指糧食,養(yǎng)”即“撫育”。因五谷為大地所生,故具有補益脾胃、長養(yǎng)身體的作用。脾胃為后天之本,若脾氣虧虛,疾病更易趁虛而入。同時脾主肌肉,脾氣充足,肌肉豐滿有彈性,才會有更強的免疫力。在中國營養(yǎng)學會公布的“食物金字塔”中,谷類居于塔底,是主流的營養(yǎng)食物。有人靠減少主食攝入量來減肥,這會削弱脾胃的滋養(yǎng)作用,是不科學的。2.五果為助:五果即棗、杏、李、栗、桃,今天通指各類水果,“助”即“幫助”。若只食糧食,可滿足人生存的需求,但是,營養(yǎng)是遠遠不夠,還需要水果來補充部分營養(yǎng)。水果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多呈堿性,可以糾正酸性體質。有研究表明,攝入不果過少是腦梗死發(fā)病的原因之一。一個人應該每天攝入三個網球大小的水果量,同時,“一方水土養(yǎng)一方人”,食入當?shù)禺敿镜乃詈谩?.五畜為益:五畜即牛、犬、羊、豬、雞,今天通指肉類,“益”即“補益”,是指人體有虛損時要進食肉類以補益。在古代,有知識的人即使有錢,每年也只吃十二斤肉??墒?,今天的人們,吃肉并非因為身體的虛損,而是為了滿足嘴的感受。在身體不需要的情況下,過多的熱量進入體內,不僅不能長養(yǎng)我們的身體,反而積聚成毒,導致各類疾病,以血管類疾病著當其沖,如腦梗死、冠心病、眼底血管病、下肢動靜脈血栓等。尤其動物內臟含脂類最多,所以,高血脂的人對動物內臟一口都不要吃。除了肉類,油脂也不能攝入過多。我曾經與一位患腦梗死的僧人探討,為什么每日素食還會患此病呢?他說,雖然他們不吃動物肉,但是,他們的飲食中卻有很多“過油”食品,如素肉、炸蘑菇、炸茄子、炸豆腐……也是不健康的飲食,有著同樣的結果。4.五菜為充:五菜即葵、韭、薤、藿、蔥,今天指各類蔬菜,主要是含有粗纖維的蔬菜類,如:芹菜、香菜、白菜、芥蘭、油麥菜、甘藍等不易嚼爛的菜類,“充”即“填充”。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纖維素在體內有三個重要作用:一是食用后會有飽腹感,因此,多食蔬菜可以減少熱量的攝入,從而限制體重增長;二是纖維素在體內極少被吸收,并且排泄時會帶走油脂,可清除體內垃圾;三是纖維素是腸道菌群合成B族維生素的原料,而B族維生素是合成神經髓鞘的成分,若B族維生素缺乏,會造成神經損傷,長期飲酒、糖尿病、服用抗結核藥物都會破壞B族維生素,進而造成周圍神經病。明白以上道理,我們發(fā)現(xiàn)只要調整飲食結構,多吃蔬菜就可以減肥、就可以降血脂,一個人一天可以進食3斤蔬菜。由于這類蔬菜不易嚼爛,老年人吃起來不容易,可以細加工一下再吃。有這樣一個女人,請家人吃飯,一道菜是炒芹菜,大家發(fā)現(xiàn),她炒的芹菜切的像大米粒一樣細碎,得且勺來吃。妹妹說:“姐姐,你把芹菜切這么碎,能好吃嗎?”姐姐說:“咱媽就愛吃芹菜,可你看她的牙,嚼不爛了?!币痪湓捜珗鰹橹畡尤?,感嘆媽媽已經老到嚼不動蔬菜,更感動于女兒對母親全身心的愛。《孝經》中說:“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無所不通!”我們?yōu)榕畠狐c贊的同時,也要明白,蔬菜可以這樣吃。人生活在自然界中,要處處遵循自然規(guī)律。谷、果、畜、菜在人體中發(fā)揮不同的作用,因人而異,合理調整攝入比例,就能讓食物維護我們的健康。2021年01月28日
3927
1
15
-
2021年01月19日
862
0
0
-
蔡增林主任醫(yī)師 蘇州科技城醫(yī)院 神經內科 經常有患者問腦梗塞病人平時能吃些什么,哪些東西能吃哪些東西不能吃呢。 其實腦梗死的形成的根本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形成導致腦血流的突然中斷。 腦初中以后需要在飲食方面注意哪些,主要是有幾個大的原則需要掌握第一。 飲食需要多樣化均衡管理,避免暴飲暴食,第二,在飲食上一定要低鹽,低脂低糖。 增加鉀的攝入量。 不吃油炸的食品甜品。 第三,強調,增加水蔬菜,低脂奶的攝入。 控制每日的總的脂肪攝入量可以多吃酸奶,豆類,蛋清,瘦肉,魚類,木耳,芹菜之類的高纖維優(yōu)質蛋白,飲食,飲食上做到清淡容易消化。 當然這些只是總的原則,根據(jù)不同的病人還需要有個體化的,有針對性的飲食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有的病人血壓低就不能的辣飲食,有的病人消瘦能量不足,就應當適當多吃。 所以應當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飲食的控制。 還有一個特別需要提醒注意的飲食,僅僅是腦猝中預防和治療中的一個方面不能脫離整體進行。 比如說良好的健康的生活方式,適當?shù)倪\動,戒煙控酒控制危險因素等等。 這些綜合的治療或者管理之下才能夠獲得一個很好的預防和治療效果。2021年01月16日
829
0
1
-
黃世敬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老年病科 中風,實際上指的是腦血管意外,分兩種情況,一種是腦出血,一種是腦梗塞。腦出血的患者,急性期重在控制出血、清除血腫、解毒開竅,化痰通腑,結合使用降壓藥物控制血壓,使用脫水劑,降低顱內壓等。急性期過后,主要還是控制原發(fā)病及促進機能康復,比如控制血壓血糖等問題。腦梗塞的患者,除了控制原發(fā)病以外,還需要使用補氣活血通絡、或結合活血化瘀藥物和化痰降脂藥物,促進康得,長期控制,定期復查,預防復發(fā)。出現(xiàn)中風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而且在飲食上也要多加注意,一定要吃對中風有好處的食物。中風防治過程中,飲食方面主要以清淡、營養(yǎng)均衡為原則。下面介紹幾種食物:1.富含蛋白質食物:飲食中應有適當?shù)鞍踪|,常吃些蛋清、瘦肉、魚類和各種豆類及豆制品,以供給身體所需要的氨其酸。一般每日飲牛奶及酸牛奶各一杯,因牛奶中含有牛奶因子和乳清酸,能抑制體內膽固醇的合成,降低血脂及膽固醇的含量。豆類含豆固醇,也有促進膽固醇排出的作用。2.蔬菜:要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因其中含維生素C和鉀、鎂等。維生素C可降低膽固醇,增強血管的致密性,防止出血,鉀、鎂對和因管有保護作用。胡蘿卜、土豆、卷心菜,油麥菜,芹菜等蔬菜,預防中風也很重要,其中維生素C還是一種有效元素,能夠清除體內自由基,蔬菜水果中富含膳食纖維,它可以起到抑制總膽固醇濃度升高。3.水果:柑橘類:如橘子、橙子,因柑橘類水果含有大量維生素C,有利于降低血液中的同型半胱氨酸,可預防腦卒中。蘋果:蘋果含有維生素、微量元素鉻,所以一定程度上能抗動脈粥樣硬化。香蕉:香蕉能夠潤腸通便,有助于中風病人大便的排出,防止便秘。葡萄:葡萄含有微量元素,能夠抗氧化,對抗動脈粥樣硬化。獼猴桃: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A、E,鉀、鎂等微量元素,胡蘿卜素、葉酸等,一定程度上能抗動脈粥樣硬化。4.調料:洋蔥、大蒜:洋蔥和大蒜這種食物的刺激性比較強,食用的時候一般是當作調味料放入主食中的。但是他它們有一種非常強大的功效,就是可以預防血液凝固。很多年輕人會挑食,不吃蔬菜,只喜歡吃肉。在很大程度上這些人出現(xiàn)中風的概率會比較高。但是經常食用洋蔥,可以有效的預防中風,刺激血液流通。此外,辣椒這種食物的刺激性很強,食用辣椒會促進身體的代謝,舒張血管。對于中風患者來說平時可以食用辣椒。上述所說的這些食物都是對于防治中風有重要作用。此外,一些富含碘的食物如海帶、紫菜等;富含礦物質和微量元素的食物如木耳、香菇等亦可食用。對于油脂類、酒類、過咸、甜食則盡量避免或少吃?;颊咴谄綍r一定要注意,千萬不要吃錯食物。重要信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黃世敬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腦血管病、抑郁癥、腦白質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綜合征、骨質疏松、顱內腫瘤術后調理及慢性咳嗽、免疫功能低下等內科雜病的中醫(yī)藥防治研究。門診掛號請參考本網站《黃世敬醫(yī)生就醫(yī)指導》。2020年12月08日
1913
2
0
-
勝彥婷主任醫(yī)師 北京天壇醫(yī)院 健康管理中心 2020年9月5日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發(fā)布多學科如何規(guī)范應用葉酸?葉酸與心血管疾病 盡管現(xiàn)有的循證醫(yī)學證據(jù)尚不足以證明補充葉酸可以減少心血管事件發(fā)生的風險,但葉酸水平降低導致的Hcy(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仍是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因此,共識推薦:(1)對于合并HHcy(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癥的心血管高危人群和高血壓患者推薦補充葉酸,以降低Hcy水平;(2)對于伴有高血壓的HHcy血癥患者,為降低首次卒中發(fā)生風險,可以采用葉酸單藥或包含葉酸的固定復方制劑;(3)每日服用0.8mg葉酸聯(lián)合維生素B12可以達到最佳的降低Hcy效果。葉酸與腦卒中 葉酸與腦卒中之間并無明確的直接相關性,但可通過降低Hcy水平影響卒中的發(fā)病風險。那么,腦血管疾病中的葉酸如何合理補充?共識推薦:(1)對于單純HHcy血癥患者,為降低首次卒中發(fā)生風險,可以考慮補充葉酸0.8mg/d,也可葉酸聯(lián)合維生素B6、維生素B12治療;(2)對于近期發(fā)生缺血性卒中或TIA且Hcy水平輕度到中度增高的患者,可以考慮使用葉酸、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B12減少卒中復發(fā)風險。葉酸與神經精神疾病 在中國,約有5000多萬癡呆與認知障礙人群。Hcy不僅是心腦血管病的危險因素,還是阿爾茲海默病和血管性癡呆的獨立危險因素。共識推薦:(1)認知障礙患者沒有葉酸缺乏證據(jù)時不提倡長期持續(xù)服用葉酸;(2)認知功能障礙患者應常規(guī)檢測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水平,合并葉酸缺乏者,可予以補充葉酸0.8mg/d。葉酸與腎臟病 慢性腎臟病時Hcy排泄障礙,加之飲食限制增加發(fā)生葉酸和維生素B12缺乏風險,導致HHcy在慢性腎臟病患者中十分常見。共識推薦:(1)建議可考慮給葉酸偏低或缺乏的伴有高血壓的慢性腎臟病患者使用葉酸單藥(0.8mg/d)或包含葉酸的固定復方制劑,這可能對延緩腎病進展有益;(2) 建議將葉酸可常規(guī)用于伴有HHCy的慢性腎臟病患者腦血管病的預防;(3) 慢性腎臟病患者飲食配方可滿足葉酸攝入量需求。葉酸補充可作為rhEP0治療腎性貧血的輔助手段,對于有葉酸缺乏證據(jù)的患者,補充葉酸有助于提高血紅蛋白對rhEP0的反應性。葉酸與風濕免疫性疾病 甲氨蝶呤(MTX)廣泛用于風濕免疫性疾病的治療,是風濕性關節(jié)炎治療首選。但即使采用小劑量MTX治療,不良反應仍然常見。共識推薦:服用MTX的患者進行葉酸補充5~10mg/w可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背景介紹:在人體細胞生長和繁殖當中有一種不可或缺的物質——水溶性B族維生素,也稱之為葉酸。它可用于治療由葉酸缺乏引起的貧血,也是孕婦的營養(yǎng)補充品。在新生兒神經管缺陷病例中,有超過一半是因為懷孕初期葉酸不足所導致,補充葉酸可以減少神經管缺陷的比例。長期補充葉酸,還有助于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目前,針對葉酸的研究很多,但研究質量和結果參差不齊,葉酸缺乏的篩查與預防、補充葉酸的適應人群、時機、劑量與療程等缺乏統(tǒng)一標準和規(guī)范,給臨床使用葉酸帶來困擾?;诖?,國內首部《中國臨床合理補充葉酸多學科專家共識》(以下簡稱“共識”)于9月5日在北京發(fā)布,并擬于近期正式發(fā)表在相關核心期刊。該共識的發(fā)布,為規(guī)范、合理補充葉酸,探究葉酸的合理補充與相關疾病發(fā)生、發(fā)展關系,以及在臨床中的合理應用提供給了循證依據(jù)和參考。 葉酸與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都有著密切關系,特別是由于其有良好地降低Hcy的作用,在心腦血管疾病的預防以及與高Hcy血癥相關的疾病防治中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共識指導專家、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孫寧玲教授指出,共識以“多學科”、“臨床合理補充”為主題,從營養(yǎng)學、藥學和多個臨床科室角度,對臨床合理補充葉酸給出了個性化、精準化的推薦意見。希望接下來能夠通過多種方式、多種渠道進行宣貫落地,為葉酸的合理補充提供更多依據(jù),為提高人民健康而努力!“葉酸可顯著降低新生兒神經管缺陷,但是在一些有特殊情況的育齡期婦女,應當怎樣補充葉酸,目前較少提及,共識中從實用、適用角度出發(fā)?!睆V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yī)院陳敦金教授強調,共識內容實用、客觀,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實際操作性。 葉酸缺乏會引起很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但是葉酸過量也與許多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相關。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婦產醫(yī)院李光輝教授表示,“既要補充葉酸,更要合理補充葉酸,將葉酸的補充劑量與補充后的水平都控制在合理范圍內,這樣才能更合理應用葉酸,發(fā)揮其防治疾病的作用。” 葉酸由于其降低Hcy濃度的作用在腦卒中防治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不僅如此,在很多其他的神經精神疾病當中,葉酸也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宋海慶教授,希望通過多學科專家的梳理,為葉酸臨床應用提供實用性指導,也希望能為下一步的臨床研究指引方向。 從生理角度,葉酸是一種人體必須的維生素;從臨床角度,它被廣泛應用多個學科?!皬乃帉W角度,必須關注它跟其他的一些藥物的相互作用,共識中也給予了明確的說明與指導?!笔锥坚t(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趙志剛教授提醒,共識不僅適用于臨床醫(yī)生,藥學工作者同樣需要關注。那么,葉酸的藥學特性是怎樣的?“葉酸與多種藥物存在相互作用,發(fā)生機制各不相同,可發(fā)生于吸收、分布、代謝和排泄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趙志剛教授介紹,可以采取必要的措施如增減劑量、避免聯(lián)用、延長服藥間隔時間等處理。 如何評估人群葉酸狀況?北京大學公共衛(wèi)生學院營養(yǎng)與食品衛(wèi)生學系的朱文麗教授:血清葉酸和紅細胞葉酸是評價臨床葉酸缺乏/不足的特異性指標。她表示,對于葉酸不足或缺乏的個體,平衡膳食是改善葉酸營養(yǎng)狀況的首選措施,綠葉蔬菜、豆制品、動物肝臟、瘦肉、蛋類等是葉酸的良好食物來源。一般人群葉酸補充的有效且安全劑量為每日0.4~1mg,但對于葉酸缺乏高危人群和特殊人群,需要采用葉酸補充或強化食物等措施改善葉酸狀況。 葉酸在人體內不能合成,只能從食物中攝取,由于孕期母體生理性變化及胎兒生長發(fā)育等導致葉酸的需要增加。“備孕及孕產期葉酸營養(yǎng)狀況對母兒健康結局至關重要?!标惗亟鸾淌诮榻B,圍受孕期葉酸的缺乏會顯著增加發(fā)生NTDs、流產、早產、死胎、妊娠期高血壓等疾病風險,而補充葉酸可以顯著降低“初”、“再”發(fā)風險。共識中按照不同的生理階段對一般人群和特殊人群分別進行了個性化的補充建議,例如無高危因素的婦女,建議從可能懷孕或孕前至少3個月開始增補葉酸0.4mg/d或0.8mg/d,直到妊娠滿3個月。而對于NTDs生育史的婦女,則建議從可能懷孕或孕前至少1個月開始增補葉酸4mg/d,直至妊娠滿3個月...... 據(jù)悉,該共識由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指導,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臨床合理用藥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神經內科專業(yè)委員會、中國醫(y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高血壓分會、中國營養(yǎng)保健食品協(xié)會精準營養(yǎng)專業(yè)委員會、中國婦幼保健協(xié)會圍產營養(yǎng)與代謝專業(yè)專家委員會、中國藥師協(xié)會居家藥學服務藥師分會、中國藥理學會治療藥物監(jiān)測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健康中國研究中心藥品與健康產品專家委員會聯(lián)合組織多學科專家編寫。 共識內容涵蓋研究方法、葉酸的藥學特性及影響因素,葉酸的狀況評價和營養(yǎng)改善,圍產期人群的應用,以及多學科臨床應用。該共識匯集了大量的國內外循證證據(jù),并結合國內臨床實踐,從營養(yǎng)學、藥學和多個臨床科室角度,對臨床合理補充葉酸給出了個性化、精準化的推薦意見,具有實際指導意義。下一步,編寫組將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在全國18個省市的300家醫(yī)院全面推廣,近3000位臨床醫(yī)生可以將共識“收入囊中”。 摘自健康界楊亞平文2020年11月14日
3731
0
8
-
黃世敬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老年病科 隨著年紀越來越大,中風的發(fā)生幾率越來越高。由于血管當中的血液凝結成血塊,血液無法正常的流通,導致血液栓塞引起中風。中風讓人失去自理能力,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預防中風刻不容緩,平時可多吃一些具有預防中風作用的食物。那么哪些食物可以預防中風呢?以下是詳細介紹。1.富含鉀、鎂、鈣等的食物:馬鈴薯含豐富的鉀,每天吃馬鈴薯可使中風的發(fā)病率降低。紅薯、香蕉、甜橙、橘子、杏、桃及粗糧,豆類、蔬菜等均富含鉀,經常食用這些食物自然可以預防中風。常吃富含鎂食物的人群,其中風的發(fā)病率大大降低。因為鎂可以防止細胞膜的鈣流入細胞內,而維持細胞內礦物質的均衡,能保護大腦不致收到損害。富含鎂的食物有小米、豆類、辣椒干、干蘑菇、冬菇、番茄、海帶等。其中,紫菜含鎂量高舉食物榜首,堪稱預防中風的上乘佳品。牛奶中的鈣等成分有降壓作用,能保護腦血管,可以有效地調節(jié)高血壓,從而防止中風發(fā)病。2.富含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服用魚肝油。魚肝油是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具有對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總膽固醇和血液黏稠度的功能,對中風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此外,魚類、菜籽油、亞麻子油、橄欖油等均服用魚肝油。魚肝油是一種特殊的脂肪酸,具有對抗血小板聚集和降低總膽固醇和血液黏稠度的功能,對中風具有預防和治療作用。3.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番茄能夠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避免血栓的生成,每天可以堅持吃一個新鮮的番茄,以此來降低中風的發(fā)生幾率。洋蔥內含天然的前列腺素A,不但能擴張血管,稀釋血液,加速血液流動,還能防止血栓的生成,其中槲皮酮的物質可以抑制血小板的聚集,對預防中風會有一定的幫助。菠菜有“營養(yǎng)模范生”之稱,它富含類胡蘿卜素、維生素C、維生素K、礦物質(鈣質、鐵質等)、輔酶Q10等多種營養(yǎng)素。菠菜中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增進身體健康。大量食用菠菜,可降低中風的危險。胡蘿卜中所含的胡蘿卜素比白蘿卜及其他各種蔬菜高出30~40余倍。β-胡蘿卜素能防止膽固醇被氧化成有害的物質形態(tài),進而堆積在血管內,造成血液凝結成塊。常飲綠茶。茶葉中的抗氧化物質如維生索E、茶多酚等可能有效地增強血管壁的彈性,所以常欽綠茶可以預防中風。橙子、柚子等柑橘類水果含類黃酮等特質,對缺血性腦中風具有預防作用。為了保證足夠的維生素,每日供應的新鮮蔬菜400g以上。此外,應盡量少吃含飽和脂肪酸,肥肉,動物脂肪,動物內臟及其他。適當限制鹽的攝入量,每天應控制在6g或更少。膳食系統(tǒng)應定時定量,少量多餐,一天三至四餐,晚餐宜清淡,易消化。除了飲食合理安排之外,還要注意良好的生活規(guī)律,遠離煙酒,避免情緒波動。重要信息:中國中醫(yī)科學院廣安門醫(yī)院黃世敬教授團隊長期致力于心腦血管病、高血壓、冠心病、高脂血癥、糖尿病、抑郁癥、腦白質病、帕金森病、更年期綜合征、骨質疏松、內傷雜病及顱內腫瘤術后等病的中醫(yī)藥防治研究。門診掛號請參考本網站《黃世敬醫(yī)生就醫(yī)》。2020年07月07日
2088
0
4
-
孟凡萍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七人民醫(yī)院 特需診療科 1.烹調方法:多用蒸、煮、燉、拌、汆、水溜、煨、燴等少鹽少油的烹調方式,増加咀嚼,易于消化和吸收。 2.食物性狀的改變 吞咽障礙的患者可將固體食物改成泥狀或糊狀,而針對最容易誤吸的稀液體,可加入増稠劑以增加黏度,減少誤吸,增加攝入量。注意在結構改變的食物中強化可能丟失了的營養(yǎng)成分,同時盡量使食物能引起患者食欲。 3.腦卒中患者食物選擇 谷薯類:保證每日糧谷類和薯類食物的攝入量在200g-300g。優(yōu)選低糖高膳食纖維的種類,如莜麥、莽麥、玉米面、小米、燕麥、麥麩、糙米等。 蔬菜、水果類:多吃水果蔬菜可使冠心病發(fā)病風險降低39%,腦卒中發(fā)病風險降低31%。腦血管疾病患者每日蔬菜攝入量為500g以上,以新鮮綠葉類蔬菜為主,如波菜、油菜、空心菜、生菜、萵筍葉等。不伴有高血糖的腦血管疾病患者每日水果攝入量為150g左右。可優(yōu)選西瓜、橙子、柚子、檸檬、桃子、杏、獼猴桃、枇杷、菠蘿、草莓、櫻桃、火龍果等。 高鉀的食物:能減少體內鈉水潴留,降低血容量,從而使血壓降低,防治腦出血的發(fā)生。富含鉀的食物有菠菜、番茄、青蒜、大蔥、土豆及香蕉、柑橘、甜瓜、柚子等。 抗動脈粥樣硬化的食物:富含類黃酮與番茄紅素的食物能捕捉氧自由基,阻擋低密度脂蛋白氧化,富含此類的食物有蘋果、番茄、洋蔥、香菜、胡蘿卜、南瓜、草莓、葡萄、西瓜、柿子、甜杏、辣椒等。 4.食療方 黨參當歸烏雞湯 【處方】黨參10g、當歸10g、黃芪10g、枸杞10g、烏雞1只、生姜5片,所有食材入鍋煮3小時。 【功效】氣血雙補。用于卒中后病后氣血不足的乏力、頭暈等 甘麥大棗湯 【處方】炙甘草15g、淮小麥30g、大棗4枚,浸泡1小時,煮半小時 【功效】養(yǎng)心安神。用于心神不寧、煩躁失眠、無故悲傷欲哭、哈欠頻頻 杏仁銀耳燉雪梨 【處方】杏仁30g、銀耳20g、雪梨2個、蜜棗2顆、陳皮6g,以上食材一起燉2小時。 【功效】潤肺止咳。用于咳嗽痰黃,口干咽痛,便秘尿赤等 生脈飲茶 【處方】西洋參2g、麥冬2g、五味子2g,開水沖泡,悶10分鐘后飲用。 【功效】益氣養(yǎng)陰,固表止汗。用于氣短懶言、汗多,口渴,昏昏欲睡等2020年06月20日
1718
0
0
-
常曉月主治醫(yī)師 延津縣人民醫(yī)院 神經內科 “腦卒中”(cerebral stroke)又稱“中風”、“腦血管意外”(cerebralvascular accident,CVA)。是一種急性腦血管疾病,是由于腦部血管突然破裂或因血管阻塞導致血液不能流入大腦而引起腦組織損傷的一組疾病,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缺血性腦卒中即腦梗死,包括腦血栓形成和腦栓塞。(1)腦血栓形成,多由動脈粥樣硬化、各種動脈炎、外傷及其他物理因素、血液病引起腦血管局部病變形成血凝塊堵塞腦血管而發(fā)病。(2)腦栓塞,可由多種疾病所產生的栓子進入血液,阻塞腦部血管而誘發(fā)。臨床上以心臟疾病為最常見的原因;其次是骨折;或外傷后脂肪入血;蟲卵或細菌感染;氣胸等空氣入血;靜脈炎形成的栓子等因素,栓塞了腦血管所致。 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簡稱 TIA,又叫小卒中或一過性腦缺血發(fā)作),是一組以反復發(fā)作的可逆性、短暫性失語、癱瘓或感覺障礙為特點,多數(shù) TIA 發(fā)作持續(xù)時間小于 1 小時。傳統(tǒng)的TIA定義為癥狀和體征在24小時內消失,不留后遺癥。TIA 是缺血性腦卒中發(fā)生的前兆,應引起高度重視。 出血性腦卒中主要包括:(1)腦出血,系指腦實質血管破裂出血,不包括外傷性腦出血。多由高血壓、腦動脈硬化、腫瘤等引起。(2)蛛網膜下腔出血,由于腦表面和腦底部的血管破裂出血,血液直接流入蛛網膜下腔所致。常見原因有動脈瘤破裂、血管畸形、高血壓、動脈硬化、血液病等。 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導致腦卒中發(fā)病率居高不下的最主要、最基礎的原因。我國居民生活方式上存有許多誤區(qū),如膳食、運動、嗜好等方面。這也是多種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共同具有的危險因素。 另外高血壓、血脂異常、高血糖都可以誘發(fā)腦卒中,這些慢性非傳染性疾病又統(tǒng)稱為生活行為方式病。它涉及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對人們的健康影響重大。同時因為它的普遍性和習以為常,許多人并不覺得生活行為方式對健康的影響有多重要。所以,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了“隱形殺手”。 另外,某些常見的器質性病變如心臟卵圓孔未閉、房顫,也可以引發(fā)腦卒中。 大部分腦卒中是可以預防的。我們要糾正錯誤的觀念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意識地避免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另外,對體內已經形成的病理變化,如頸動脈斑塊造成狹窄等,要引起重視,定期進行腦卒中危險因素篩查,及早發(fā)現(xiàn)疾病問題,做到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就可以有效的防止腦卒中的發(fā)生。 腦卒中發(fā)生后,在4.5 小時內對患者進行包括溶栓治療在內的有效的救治措施,能夠挽救部分尚未壞死的腦組織,極大地改善患者的預后,降低死亡率和致殘率,部分患者病情可以完全恢復不留任何后遺癥。但在我國只有不到 2% 的患者能夠及時到達醫(yī)院并接受溶栓治療。 日常生活中,應該注意哪些問題,以預防腦卒中? 生活飲食習慣與腦卒中的發(fā)生關系密切,如高鹽高脂飲食、吸煙、飲酒、缺乏體育鍛煉等都已證實是腦卒中的危險因素。因此,腦卒中的預防要以“健康四大基石”為主要內容,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煙限酒,心理平衡”。 還應重點注意以下 4 點: (1) 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控制高血壓,堅持服用降壓藥物; (2) 高膽固醇血癥患者,應注意控制膽固醇,堅持服用降血脂藥物; (3) 糖尿病患者應積極控制血糖; (4) 心房纖維性顫動或有其他心臟疾病者,應控制心臟病等危險因素。 日常生活行為要注意以下 10 點: (1)飲食要清淡; (2)適度增加體力活動; (3)克服不良的嗜好,如戒煙、限酒、久坐等; (4)防止過度勞累、用力過猛; (5)老年人應防止過快改變體位、便秘; (6)注意氣候變化; (7)每天飲水要充足; (8)看電視、上網等不要太久; (9)保持情緒平穩(wěn); (10)定期進行健康體檢,發(fā)現(xiàn)問題早防早治。 總之,腦卒中對人類生命和健康的威脅是十分嚴重的,但如果大家都能清楚地認識它的危險因素并積極加以預防,腦卒中的發(fā)病率一定會下降。 如何通過改善飲食來預防腦卒中? 我國居民的飲食習慣與西方人差別較大。近年來由于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們的飲食習慣正在發(fā)生較大變化。 高鹽可使血壓升高并促進動脈硬化形成,是引發(fā)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很多研究都確認其與腦卒中的發(fā)生密切相關。我國國民每天吃肉食的比例明顯上升,特別是動物性脂肪的攝入量增長較快,而且脂肪和膽固醇的攝入量遠高于西方人,容易患有高膽固醇血癥,這也是引發(fā)腦卒中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 有研究顯示,平時吃水果和蔬菜較多的人患腦卒中的機會相對較少。每天增加進食一些水果和蔬菜可使腦卒中的危險降低。 《中國腦卒中防治指南》建議:限制食鹽攝入量(2020年03月12日
2109
0
0
-
王玉琳主任醫(yī)師 秦皇島市第一醫(yī)院 神經內科 多項研究顯示,長期地中海飲食有助于降低總的死亡風險、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腫瘤死亡風險以及帕金森病和阿爾茨海默病的發(fā)生風險。尤其是這種飲食對心血管疾病的益處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使得傳統(tǒng)的低脂飲食觀念受到了挑戰(zhàn) 地中海飲食食譜菜單 1)水果與蔬菜。多吃富含抗氧化劑的果蔬,以促進心血管建康。晚餐時來一盤葉類蔬菜沙拉,外加一點紅菜椒絲、雞胸脯肉與葵花籽等;或者用冷凍芒果、草莓(香蕉)與牛奶(酸奶)制作奶昔,供餐后享用。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日2杯水果與3杯蔬菜。 2)魚類。為了獲取蛋白質與促進心臟健康的歐米伽-3脂肪酸,每周至少把兩餐中的肉食換成魚類或者其他海產品。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周至少吃兩份魚,每份約90克。 3)豆類食物。各種各樣的豆類食物都是低脂蛋白、維生素、礦物質以及纖維素的優(yōu)秀來源。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周至少吃三次豆類食物,每次半杯至2/3杯。 4)草藥調料。迷迭香、牛至、百里香、茴香、桂皮、辣椒以及大蒜等調味品不但能增加地中海飲食的風味,而且還含有很多有利于健康的抗氧化劑。舉例來說,半羹匙牛至所含的抗氧化劑相當于3杯菠菜所含的數(shù)量。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頓飯菜都要添加,感覺味道合適為宜。 5)堅果與植物籽粒。堅果與植物籽粒含有大量抗氧化劑與促進心臟健康的單不飽和脂肪,不但能穩(wěn)定血糖水平,而且可增加飽腹感。不過,這類食物熱量很高,因此在食用時一定要與其他食物搭配著吃。比如,杏仁與蒸蔬菜搭配,核桃與燕麥搭配。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日大約30~45克。 6)健康油脂。橄欖油與其他健康油料(比如香油、菜籽油、花生油、核桃油、葡萄籽油等)中的單不飽和脂肪,對于維護心臟健康非常有益。不過,一湯勺這類油脂大約含有120千卡熱量,因此在炒菜或者拌沙拉時一定要把握好用量。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日3~5羹匙。 7)全麥谷物食品。這類食物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與蛋白質要高于精制面粉,并且對于穩(wěn)定血糖水平很有好處。 最佳進食數(shù)量:每日2杯的數(shù)量。 8)葡萄酒。葡萄酒是地中海式飲食的招牌內容,每餐來一杯葡萄酒(尤其是紅葡萄酒)對于維護心臟健康非常有益。2020年02月23日
19894
0
1
腦梗塞相關科普號

鮑毅醫(yī)生的科普號
鮑毅 副主任醫(yī)師
十堰市太和醫(yī)院
神經內科
525粉絲21.5萬閱讀

姜宏佺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宏佺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神經內科
225粉絲2.2萬閱讀

倪連松醫(yī)生的科普號
倪連松 主任醫(yī)師
溫州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內分泌科
1771粉絲28.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