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粘液腺囊腫臨床診斷及治療
粘液腺囊腫是最常見的小唾液腺瘤樣病變,好發(fā)于下唇及舌尖腹側。 其病因常因為舌體運動受下前牙摩擦以及自覺或不自覺的咬下唇動作使粘膜下腺體受傷。臨床表現為:囊腫位于粘膜下,表面僅覆蓋一薄層粘膜,故呈半透明、淺藍色的小泡。囊腫很容易被咬傷而破裂,流出蛋清樣透明粘稠液體,囊腫消失。破裂處愈合后,又被粘液充滿,再次形成囊腫。反復破損后不再有囊腫的臨床特點,而表現為較厚的白色瘢痕狀突起,囊腫透明度減低。治療方式:目前最常用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切除。
項立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06月22日10721
6
0
-
患了下唇粘液腺囊腫需一輩子手術嗎
患者: 2010年4月份時,發(fā)現嘴巴的下唇長了一個小的水泡這樣,剛開始沒注意它以為說是普通的泡泡,后慢慢的里面變成了紅色的那種了,去醫(yī)院查說是囊腫需手術切除。 做了一次手術,手術后半個月又發(fā)現在手術的部位又冒一個泡了 請問我才做了手術半個月又可以做了嗎,還是等泡長大一點才去做,該怎樣治療才能根除呢南京市口腔醫(yī)院口腔頜面外科鄒昌寧:你這種情況目前在全國帶有普遍性,但是在我們南京市口腔醫(yī)院頜面外科已經幾乎不會發(fā)生。先科普你一下,我們的下唇粘膜下面分布著許多腺泡,通過各自小管分泌粘液到口腔保持我們的口腔粘膜濕潤,它們成簇集聚,當下唇被咬破修復過程中形成的疤痕類組織會阻斷小管分泌,導致粘液滯留形成粘液腺囊腫。我們手術時切除了囊腫和下方的腺泡,但是切口邊緣的腺泡同時也易受到傷害,包括縫針也會,所以往往手術后半月左右術區(qū)又出來半透明水泡,這叫術區(qū)復發(fā)。我們醫(yī)院采取切口邊緣的腺泡徹底去除,因為前面我講到腺泡是成簇集聚的,不是單個的,雖然這樣術后要腫幾天,但是見不到術后術區(qū)很快復發(fā)。另外好發(fā)區(qū)往往可以見到錯位的牙齒,易再咬到術區(qū)以外的腺泡,為避免再次出現(不是術區(qū)短期復發(fā)),我們會交代患者注意。大口腔醫(yī)院做大手術多很少仔細關注,包括你們四川華西口腔,至于小醫(yī)院教科書上也沒有講到,所以造成你一輩子手術的疑惑也不足以怪,你也不要去責備什么。最后建議你現在可以再次手術,但要按我們的方法。
鄒昌寧醫(yī)生的科普號2012年06月03日58460
4
2
-
手足粘液性囊腫
手足部粘液性囊腫因皮膚粘液性囊腫好發(fā)于手足部而得名。而皮膚粘液性囊腫一般認為是真皮成纖維細胞過多產生透明質酸所引起。男女同樣可以發(fā)病。組織病理示真皮內局限性成纖維細胞增生,并產生過多的透明質酸,聚集于膠原纖維間。膠原形成減少或缺如,最后形成大的囊腔,有時形成假包膜。臨床表現損害主要發(fā)生于手指或腳趾關節(jié)的伸面,特別是近甲根處。一般為單個,直徑常小于lcm,主要出半球形、透明小結節(jié)組成,質軟或有波動感,有時表面呈疣狀,外傷或穿刺后流出透明粘稠液。間有疼痛和壓痛。 病程久者或反復復發(fā)者囊腫可以延伸至指(趾)腹,多次手術的患者一半以上會繼發(fā)感染,造成明顯疼痛。鑒別診斷皮膚粘液病的組織病理雖與本病早期相似,但不見于指(趾)部。腱鞘囊腫一般位于手背或足背,很少發(fā)生在指(趾)甲附近。預防預后本病常在手術切除或電切后復發(fā)。治療:囊腫較小者局部注射皮質激素(如德寶松或曲安奈德)。囊腫較大者,應手術徹底切除,以后再注射激素。并發(fā)癥:手術可能會損傷甲床,影響指(趾)甲的生長,影響美觀。已發(fā)生感染者應清創(chuàng)換藥,待感染控制后再行治療。
鄭昱新醫(yī)生的科普號2011年06月25日6832
0
0
-
唾液腺瘤樣病變
唾液腺粘液囊腫包括小唾液腺粘液囊腫及舌下腺囊腫,根據病因及病理表現可以分為外滲性囊腫及潴留性囊腫,前者占大多數。小唾液粘液囊腫好發(fā)于下唇及舌尖腹側,表現為半透明、淺藍色小泡。治療為手術切除,將囊腫與其相連的腺體一并切除。舌下腺囊腫可分為單純型、口外型和啞鈴型,典型表現為口底一側淺紫藍色囊性腫物。根治舌下腺囊腫的方法是切除舌下腺,殘留部分囊壁不致造成復發(fā)。腮腺囊腫分潴留性和先天性囊腫。潴留性囊腫由于導管彎曲或其他原因造成部分阻塞,分泌物潴留,導管囊狀擴張所致,常為單囊型。先天性囊腫分皮樣囊腫和鰓裂囊腫。鰓裂囊腫易繼發(fā)感染,自發(fā)破潰或切開后形成鰓裂瘺。治療為手術切除,術中注意與外耳道軟骨的關系以及面神經的保護。唾液腺良性肥大是一種非腫瘤、非炎癥性、慢性、再發(fā)性、無痛性腫大的唾液腺疾病,其可能病因包括內分泌紊亂、營養(yǎng)不良以及植物神經功能失調等。臨床表現為雙側腮腺彌漫性腫大,B超檢查可明確無占位性病變。治療以消除病因為主,輔以按摩腺體及刺激唾液分泌等自身保護療法。
張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6月24日14961
1
4
-
得了口腔小粘液腺囊腫怎么辦?
口腔小粘液(唾液)腺囊腫是由于粘液排泄管破裂,粘液外漏入組織間隙所致或者由微小涎石、腫瘤等造成粘膜腺體排泄管部分阻塞,分泌物潴留于腺體內而形成。這種病臨床上很常見,好發(fā)于下唇及舌尖腹側(因為自覺或不自覺的咬下唇動作以及舌體運動常受到下前牙摩擦使粘膜下腺體受傷,例如吃飯時注意力不集中不小心咬到下唇)。癥狀:口腔粘膜下小的半透明小泡狀腫物,多為黃豆至櫻桃大小,摸著軟而有彈性,不痛。囊腫很易被咬傷而破裂,內容物為粘稠的蛋清狀液。破裂處愈合后,再次被粘液充滿,形成囊腫。反復破潰后表面呈現較厚的白色瘢痕狀突起。那么,得了口腔小粘液腺囊腫怎么辦呢?這種病以激光和手術治療效果較好,其他像微波熱凝、冷凍和局部注射藥物也能治療,但容易復發(fā),因為囊腫周圍往往有腫大的腺泡(囊腫復發(fā)因素)在手術時需要一并切除,以免術后復發(fā),且微波熱凝和冷凍疤痕大,局部注射藥物較痛苦。術后1周盡量少說話,少動嘴,同時吃消炎藥,盡量吃不用嚼就能入口的東西比如粥,吃完東西要用鹽水漱口。不要大笑,臉部動作要盡量減少。一般術后三天會腫,估計1周腫脹會消。術后1周后拆線。拆線后原縫線處暫時會有明顯的痕跡,并且稍微發(fā)白。術后2-6周是疤痕增生期,期間嘴唇活動時略微有牽扯的感覺,感覺手術過的地方硬硬的,微微凸起,不好看,也沒有什么感覺,會不自覺地用牙去咬,此時恰恰應主要是避免損傷,不能咬,不要總把該處弄破,否則易復發(fā)。6周以后瘢痕逐漸軟化平復,至半年左右恢復原樣,有的患者甚至要2-3年才能慢慢地恢復。
趙強醫(yī)生的科普號2010年01月29日93210
10
6
粘液囊腫相關科普號

朱偉政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偉政 主治醫(yī)師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口腔科
151粉絲4.9萬閱讀

錢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錢軍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口腔醫(yī)院第二門診部
牙體牙髓科
300粉絲69.7萬閱讀

孟麗醫(yī)生的科普號
孟麗 主治醫(yī)師
北京兒童醫(yī)院順義婦兒醫(yī)院
口腔科
50粉絲1870閱讀
-
推薦熱度5.0張雷 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180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84票
舌癌 49票
擅長:各種常見口腔頜面外科疾病的診治,主要是口腔頜面部腫瘤手術及綜合治療、唾液腺疾病診治,口腔頜面部及頭頸部缺損術后修復,頜面部外傷及畸形修復,面部畸形整復,牙齒導致頜骨疾患(頜骨囊腫,牙源性腫瘤),牙槽外科相關疾病及種植牙,復雜阻生牙埋伏牙拔除,特色:口腔頜面部疾病的微創(chuàng)治療 -
推薦熱度4.7王佃燦 副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腫瘤 160票
口腔頜面部囊腫 47票
拔牙 14票
擅長:腮腺腫瘤,舌下腺囊腫,口腔癌,頜骨腫瘤。阻生牙/多生牙拔除(僅限名醫(yī)掛號) -
推薦熱度4.5郭玉興 主任醫(yī)師北大口腔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口腔頜面部囊腫 30票
口腔頜面部腫瘤 30票
頜骨骨髓炎 21票
擅長:擅長口腔頜面部腫瘤(涎腺腫瘤、口腔癌、頜骨囊腫)、頜面組織缺損修復(舌、頰、下頜骨缺損修復重建)、藥物相關性頜骨骨髓炎(MRONJ)的診斷和治療(手術治療效果不確定性較大,建議非必要不手術,謹慎決策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