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效升主治醫(yī)師 西京醫(yī)院 血液內科 巨幼細胞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是因為DNA合成受到障礙使紅細胞或者是所有的血細胞都會有一個巨幼樣的改變,進而引起貧血,主要原因為人體內葉酸或維生素B12缺乏,其次為某些藥物影響了核苷酸的代謝。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和孕婦比較容易產生葉酸缺乏,可以服用葉酸片進行補充,而B12缺乏男性相對多一些,通?;加形s性胃炎或腸道疾病。巨幼細胞性貧血的發(fā)病原因:根據病因分類:(1)食物營養(yǎng)不夠:葉酸或VitB12攝入不足;(2)吸收不良:胃腸道疾病、藥物干擾和內因子抗體形成(惡性貧血);(3)需要增加:哺乳期、孕婦;(4)代謝異常:肝病、某些抗腫瘤藥物的影響;(5)利用障礙:嘌呤、嘧啶自身合成異?;蚧熕幬镉绊懙?。常見原因主要是由于葉酸或維生素B12的缺乏。葉酸和維生素B12主要存在于我們平時吃的食物里,葉酸的缺乏主要是由于食物過度烹調或者是長期慢性腹瀉的患者;維生素B12的缺乏,常見的是患有萎縮性胃炎的病人或是長期患有脂肪瀉的病人,女孩減肥也會導致維生素B12缺乏,但大多數(shù)病人都是老年患者,另極少數(shù)是先天性轉鈷蛋白缺乏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的臨床癥狀:早期癥狀,如皮膚黏膜的蒼白、心慌、乏力、記憶力下降、頭暈、頭疼、口腔潰瘍等。另外,患者還會伴有消化道和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如食欲下降、腹瀉、便秘、注意力不集中、性格改變、下肢對稱性肢體麻木。巨幼細胞性貧血的并發(fā)癥:巨幼細胞性貧血由于會影響DNA合成,進而影響神經系統(tǒng),部分病人會出現(xiàn)精神的異常。長期的慢性病人還會出現(xiàn)神經系統(tǒng)感覺的減退。比如說對稱性的手腳麻木,本體感覺的降低;嚴重的貧血可使心肌缺氧而發(fā)生心力衰竭。而且心肌能量來源的激活需要借助維生素B12的作用,維生素B12缺乏會加重心肌的障礙,促使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巨幼細胞性貧血的診斷:通常出現(xiàn)癥狀以后,患者首先要去檢查血常規(guī),診斷是否有貧血;如果有貧血,需要判斷是否是大細胞性貧血;如果是大細胞的貧血并伴有白細胞或者血小板的減少,就需要做葉酸和維生素B12水平的檢測,檢測結果是葉酸或維生素B12水平降低,就可以肯定是葉酸、維生素B12缺乏導致的巨幼細胞性貧血,隨后做病因學的分析,例如做腸鏡、胃鏡以明確胃腸黏膜的情況;做內因子水平及抗體的檢查,判斷有沒有自身免疫方面的問題以除外惡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需要與其它引起全血細胞減少的疾病進行鑒別:1、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也是大細胞貧血,但增大的細胞并沒有巨幼細胞性貧血那么大,而且存在一些克隆性的證據;2、再生障礙性貧血和全血細胞減少的急性白血病與巨幼細胞性貧血做骨穿就可以進行鑒別;3、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癥,與巨幼細胞性貧血的鑒別可以通過檢測相關血液標志物。另外,心梗、心絞痛等和巨幼細胞性貧血相似,需要與其進行鑒別。?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治療:首先需要積極的治療原發(fā)性疾病,只有去除病因,然后對癥治療,才能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其次就是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12,根據情況的不同,選用的給藥方式也不同,通常巨幼細胞性貧血的患者,葉酸和維生素B12一起補充,這樣可以減輕神經系統(tǒng)的癥狀,基本上兩周后復診,大多數(shù)病人就會有明顯的恢復,但因內因子缺乏引起的,則需要終身用藥。除了藥物治療,還要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結構,并且心理輔導治療也不容忽視。巨幼細胞性貧血患者防護:首先是改變飲食習慣,改善飲食結構,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肉類,少吃過度加工的肉食如工業(yè)制品的腸或者肉之類、腌肉,食物盡量不要過度烹調。其次是按時的服藥,定期的隨診。例如孕產婦或是不能經常吃到新鮮蔬菜的患者,需要服用葉酸片,還有一些老年人性格與精神狀態(tài)比較差,家人需要給予充分照護。由于自身免疫系統(tǒng)紊亂導致的消化系統(tǒng)疾病引起的巨幼細胞性貧血則很難預防,例如萎縮性胃炎,積極治療這些疾病,就可以預防巨幼細胞性貧血。巨幼細胞性貧血預后:一般都比較好,但有一部分會出現(xiàn)復發(fā),主要是因為病人不配合,比如不按時吃藥;有些老年人患者可能同時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或者血脂高,這時如果血小板減少很可能會出現(xiàn)腦出血,所以,早期診斷治療,對改善病人的預后是很重要的。巨幼細胞性貧血是否需要輸血:如果單純貧血,可以用藥物治療,原則上是不輸血的,因為輸血有風險,例如病毒傳播的風險。如果患者有嚴重的貧血,或伴有嚴重的感染、發(fā)熱,他的需氧量非常高,或是患者有心腦血管疾病,貧血稍微嚴重,可能出現(xiàn)了心?;蛐乃サ陌Y狀,建議選擇輸血治療。2022年07月26日
306
0
1
貧血相關科普號

劉尚勤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尚勤 主任醫(yī)師
武漢大學中南醫(yī)院
血液內科
756粉絲42.8萬閱讀

崔忠敏醫(yī)生的科普號
崔忠敏 副主任醫(yī)師
北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消化內科
1.7萬粉絲387.9萬閱讀

姜爭醫(yī)生的科普號
姜爭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腫瘤醫(yī)院
結直腸外科
3844粉絲34.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