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03月14日
118
0
0
-
趙曉東主任醫(yī)師 東直門醫(yī)院 腦病三科 嚴重嗎?呃,腔隙性腦梗死其實呢,呃,也不大嚴重,呃,什么叫腔隙性腦梗死呢?就是腦部非常末質的血管,呃,出現了呃,梗塞,造成了呃,這末梢血管的供應的腦組織的梗死,其實呢,是非常小的梗死,那腔隙腦梗死呢,患者往往沒有什么臨床表現,那么腔隙腦梗死如果說你不治,不管它的話呢,它也會越來越多影響患者的記憶力,注意力,呃,也有可能呢,患者會造成比如睡眠不好啊,記憶力差呀,啊,情緒不好啊,甚至是癡呆,所以說腔隙性腦梗死呢,嗯,你,你剛也不是不會出現一個大的癥狀,但是長期的置之不理的話呢,也會有后果的啊,所以,嗯,腔性腦梗死看他原。 因事實二是腦缺血呢,我們就搞改善腦缺血,如果是由于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癥造成的呢,那我們還要去治療這些基礎病。2022年11月09日
59
0
1
-
黃世敬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老年病科 好了。 有一回,網友是這么問的。 多發(fā)性腔隙性腦梗塞,說話明顯。 就是說話不聽。 復發(fā)后怎么治療說話功能? 就是怎么就是復,就是這種復發(fā)以后怎么治療,以恢復說話的功能。 腿了,很沒勁。 所以就是一般的是怎么治療的,就是女性66歲。 好了,我就簡單給你回答一下。 對于女性66歲,我們講女性的50歲以后從。 青年過渡到中老年,那么就是說血管動脈硬化加速發(fā)展,尤其是女性。 在50歲以后,那么腦血管動脈硬化快速發(fā)展,快十十年時間,那么到66歲,基本上和男性持平,所以腦供血不足,出現了小動脈的堵塞,小動脈堵塞,大腦的小動脈堵塞之后,那么它供應的腦組織就。 壞事開始變成軟化灶。 由于它是小血管堵了,這個軟化之后呢,被周圍的那些正常組織呢,就吸收,吸收以后,那么血管堵的這個腦軟化的腦組織這個地方呢,就出現了空白。 也就是說,形成了一個小腔隙。 在CT。 在CT呢,出現低密度兆,在磁共振也出現了異常信號,所以這個時候呢,我們就把它,由于它范圍很局限,多少范圍呢,在兩厘米以下,也是兩毫米到兩厘米這樣個范圍,這個腔隙也就是說比血管的空間呢,稍2022年09月08日
218
0
1
-
黃世敬主任醫(yī)師 廣安門醫(yī)院 老年病科 下吧。 對,腔隙性腦梗。 他的麻木感呢,就是說他可能呢,就是說比較時間比較長。 這種呢,主要是神經的協(xié)調性比較差而形成的,但是通過治療,因為他的病灶很小。 那么通過藥物治療應該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恢復的,但是就是說麻木感覺異常比運動異常,也就是說,比如說我們覺得肢體無力和肢體麻木比較而言。 那么感覺異常,它的恢復要比運動異常恢復要慢一些,但是因為是腔隙性腦梗,應該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過藥物調理會減輕的,這是一個第二個腦?;謴推?,當然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藥,包括。 金鈉多片,包括其他一些活血化瘀,補氣活血的,都是可以的選擇。 就是說我們一般講正常情況下心腦血管疾病,如果說有淤血的狀態(tài),我們建議長期服用活血化瘀藥,至于選哪一種藥,那么根據患者的體質和患者的全身狀況進行評估以后,我們選用一到兩種活血化瘀藥就可以。 好的。 啊,謝謝主任的解答哈。 嗯。2022年08月31日
154
0
1
-
2022年03月09日
1063
0
37
-
賈鈺華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多發(fā)生于40~60歲及以上的老年人,男性多于女性,常伴有高血壓。多在白天活動中突然發(fā)病。臨床表現多樣,可有20種以上的臨床綜合征。癥狀較輕、體征單一,預后較好。無頭痛、顱內壓增高和意識障礙等。一般癥狀有頭暈頭痛、肢體麻木、眩暈、記憶力減退、反應遲鈍、抽搐、癡呆,無意識障礙,精神癥狀少見。1.純運動性輕偏癱(PMH):較常見,出現一側面部和上下肢無力,無感覺障礙、視野缺損及失語;多在2周內開始恢復。病灶位于內囊后肢、腦橋基底或大腦腳??梢院喜⑦\動性失語、水平凝視麻痹、動眼神經交叉癱(Weber綜合征)、外展神經交叉癱、閉鎖綜合征等。2.純感覺性卒中(PSS):較常見,對側偏身或局部感覺障礙,如麻木、燒灼或沉重感、刺痛、僵硬感等。多為主觀感覺體驗,很少有感覺缺失體征,但亦有感覺缺失者??煞譃門IA型、持續(xù)感覺障礙型、?TIA?后轉為持續(xù)型。一病灶位于丘腦腹后核、內囊后肢、放射冠后部及腦干背外側部累及感覺神經核或傳導束。3.共濟失調性輕偏癱(AH)病變對側輕偏癱伴小腦型共濟失調,下肢重,足、踝尤為明顯,上肢輕,面部最輕。指鼻試驗、跟膝脛試驗、輪替動作等(+)。病變部位:放射冠和半卵圓中心(影響皮質腦橋束和部分錐體束)、內囊后肢及偏上處(影響枕橋束及錐體束)、丘腦伴內囊后肢受損、腦橋基底部上1/3與下2/3交界處。4.構音障礙一手笨拙綜合征(DCHS)起病突然,發(fā)病后癥狀即達高峰。嚴重構音障礙、吞咽困難。病變對側中樞性面舌癱。同側手輕度無力及精細動作笨拙,書寫時易發(fā)現,指鼻試驗不準,行走時輕度平衡障礙。病變在腦橋基底部為基底動脈旁中線支閉塞;亦可見于內囊最上部的膝部病變。5.感覺運動性卒中(SMS)以偏身感覺障礙起病,再出現輕偏癱,可為PSS合并PMH。病灶在丘腦腹后核及鄰近的內囊后肢(丘腦內囊綜合征),是丘腦膝狀體動脈分支或脈絡膜后動脈丘腦支閉塞。6.腔隙狀態(tài)(lacunarstate)多發(fā)性腔隙性梗死累及雙側錐體束,錐體外系﹣嚴重精神障礙、癡呆。假性球麻痹、雙側錐體束征﹣類帕金森綜合征。尿便失禁等。7.不典型的臨床綜合征:構音障礙伴有中樞性面癱、孤立的構音障礙、孤立的偏側共濟失調、偏側舞蹈﹣偏側投擲運動等。2022年03月09日
1162
0
35
-
鐘書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廣西醫(yī)院 神經外科 腔隙性腦梗塞簡稱腔梗,這屬于腦卒中的一種類型,這是因為腦部深處微小血管發(fā)生硬化,使得微小血管閉塞,引起缺血性微梗死,從而導致腎部腦組織點狀缺血和壞死。這種疾病易發(fā)生在高血壓、糖尿病以及高血脂人群身上,往往有一個或多個腔梗,不過這跟腦梗完全不一樣。腔隙性腦梗塞有什么癥狀?腔隙性腦梗塞的病灶微乎其微,腦細胞受損范圍也很小,大部分人沒有任何癥狀,只是去醫(yī)院做核磁共振或腦CT時才被發(fā)現。也有一部分人會出現頭疼頭暈、感覺喪失和說話困難以及輕度偏癱;也有部分人會出現共濟失調癥狀,如走路不穩(wěn)和手腳不受控制等;也有一部分病人起初肢體不靈活,然后慢慢的偏癱,這是癥狀加重,腔梗范圍并沒有擴散。只要沒有感覺到任何不適感,做腦CT時發(fā)現是陳舊性腔梗病灶,不用太擔心,也不需要做特殊治療。若有明顯癥狀,可以聽從醫(yī)生建議用擴張血管的藥物,能改善血液循環(huán),為腦組織提供足夠血液,利于神經功能恢復。老年人如何防范腔梗?1、戒掉壞習慣吸煙酗酒和情緒波動大,偏愛于煎炸和燒烤食物,總是熬夜和缺乏運動等是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因此需戒煙戒酒,飲食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保持心理平衡,保持適度運動。2、多運動平時可以多做讓兩腿交替的運動如爬山、跳舞以及快步走和騎自行車等,能活躍大腦細胞,提高心肺功能,也能促進全身血液循環(huán)。3、勤用腦平時要勤用腦,勤思考問題,讓腦細胞間聯(lián)系更加密切,加快信息傳遞速度,這樣能增強記憶力,防止健忘。4、勤動手管理手指運動的區(qū)域占大腦皮層的運動區(qū)域面積廣,勤動手能更好的刺激大腦皮層運動區(qū)域,讓大腦更好的接收和處理信息,讓大腦變得更加敏捷,反應也越來越靈活。可根據興趣愛好選擇合適的動手項目如織毛衣、下象棋或彈琴等,能有效防止大腦衰退。5、多和他人交流平時多參加社交活動,經常跟年輕一輩聊聊天,這樣能提高語言功能,讓大腦得到一定的鍛煉。另外多和他人聊天也能愉悅身心,增強思維能力,讓反應變得更加敏捷,而且也能預防老年癡呆癥。6、調整飲食老年人多吃大豆和豆制品,如豆?jié){、豆腐腦和豆腐等,其中含有卵磷脂,是大腦脂質中必不可少的組成成分。卵磷脂能釋放大量乙酰膽堿,能加快大腦細胞間信息傳遞,讓大腦更加靈活。溫馨提示老年人是心腦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每年至少去醫(yī)院做一次全面體檢,定期監(jiān)測血壓、血脂和血糖,一旦發(fā)現異常及時就醫(yī)。管理好情緒,避免情緒波動過大,管理好體重和尿酸,適當的鍛煉身體增強自身體質。嚴寒冬季要注意身體保暖,防止受寒,晨練不能太早,至少等太陽出來之后再運動。更多醫(yī)學科普知識敬請關注“鐘書醫(yī)生”微信公眾號:2021年09月10日
2666
0
4
-
杜秀玉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中醫(yī)醫(yī)院 神經外科 很多中老年人(少數年輕人)腦磁共振(MRI)檢查后,會報告:腔隙性腦梗死(或腔隙性腦梗塞)。什么是腔隙性腦梗死?腔隙性腦梗死是大腦的各個腦葉或者深部腦白質(報告中常見部位:放射冠、基底節(jié)、丘腦、腦干等部位)區(qū)域由于小的穿支血管(就是大血管的小分支)閉塞后引起的微小梗死灶,直徑一般為5-15毫米左右。腔隙性腦梗會有哪些癥狀?無任何癥狀肢體運動障礙、頭面部或肢體感覺障礙、共濟失調性偏癱、構音或語言障礙、感覺與運動性同時障礙等。是否有生命危險?分兩種情況:1.如果是體檢發(fā)現的或者檢查其他項目中偶然發(fā)現的腔隙性腦梗死,多數都是陳舊性病變,無生命危險。2.如果是出現了一些癥狀(如:一側肢體無力、麻木、說話不流利等)后早期查核磁共振發(fā)現了新鮮的腔隙性腦梗,這是需要密切關注的,因為誰也不知道下一步會加重還是減輕,需要住院治療。無癥狀偶然發(fā)現的腔隙性腦梗是否需要干預?我們要知道,磁共振雖然很高端但也不是所有時候都絕對正確。它診斷出來的腔隙性腦梗死,有可能是微小缺血灶、微小出血灶或者血管周圍間隙(這還需要經驗豐富的神經科醫(yī)生或神經影像學的醫(yī)生去鑒別)。如果是明確的陳舊微小缺血灶、血管周圍間隙就無需立即特殊處理。如果是微小出血灶,就需要引起注意了,因為這類人群雖然目前沒有癥狀,但是有可能以后出現更大面積的腦出血(先兆),需要找專業(yè)的醫(yī)生干預治療。腔隙性腦梗死的危險因素是什么?年齡(年齡越大發(fā)病率越高)高血壓病血管玻璃樣變性糖尿病遺傳因素(疾病的易感性)腔隙性腦梗能否自愈?實際上腔隙性腦梗死的發(fā)生過程我們是看不到的,科學研究證明:腔隙性腦梗的發(fā)病過程包括:血流減少、缺血、梗死和修復的連續(xù)過程,能修復的就是自愈,最后無法修復的小梗死灶顯示在核磁共振圖片上,被我們稱之為“腔隙性腦梗死”。治療方式有哪些?(僅供大家了解即可,正規(guī)治療的實施必須在醫(yī)療機構內由??漆t(yī)生實施)溶栓治療抗凝治療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血壓控制血糖控制與糖尿病管理控制高脂血癥(他汀類藥物)神經保護和神經修復的實驗制劑以上內容僅供參考,專業(yè)的診療還需要門診??漆t(yī)師詳細的查體及必要的專項檢查。2021年08月28日
1409
0
1
-
徐興順主任醫(yī)師 蘇州市立醫(yī)院 神經內科 頭顱CT和磁共振檢查發(fā)現腔隙性腦梗死,是非常嚴重嗎?說起腦梗死,可能有一些朋友不太清楚,但在健康關注度有了顯著提升的今天,“中風”這個詞對大家來說并不陌生,而導致中風最常見的原因就是急性腦梗死,它的出現,似乎總是伴隨著偏癱、嘴歪、失語、癡呆、癲癇等多種臨床癥狀。有文獻表明,中風是世界上三大死亡原因之一,也是造成殘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老百姓對此談虎色變。(PS:“中風”是祖國傳統(tǒng)醫(yī)學名詞,當時的古人發(fā)現有一種疾病來勢洶洶,發(fā)病極快,就像是一陣“邪風”把人吹到一樣,故稱之為“中風”,在現代醫(yī)學里,“中風”主要是指引起急性癥狀的腦血管病,最常見的就是急性腦梗死和腦出血。)對于腦梗死,我們應該首先了解,其實就是給腦部供血的血管堵了,導致了其供血的神經細胞因為缺血而死亡,故稱之為“腦梗死”,所以,腦血管的健康直接影響腦健康。且大腦對缺氧非常敏感,一旦腦血管堵塞,血管所支配的腦組織就會缺乏氧氣和營養(yǎng)供給,因此患者會出現相應的癥狀,比如偏癱等。然而,很多人就會問了,我并沒有偏癱等癥狀,但是CT或磁共振的報告上卻說我有腦梗死,并且還是“腔隙性腦梗死”,這又是怎么回事?什么是腔隙性腦梗死?腔隙性腦梗塞,這個名詞最早來自19世紀的法國,Dechambre醫(yī)生在1838年最早用“腔隙”(lacune)來描述在尸檢中發(fā)現的一種現象,他發(fā)現在一些患者大腦的中心部位或腦皮層的下面或其他部位有很多的體積很小的“洞”,所以這位醫(yī)生就索性用“腔隙”來描述這類病灶,后來人們通過CT、磁共振等技術在活體上也得到了證實。這些小“腔隙”是怎么來的呢?動物的腦組織是很軟的,有點像嫩豆腐,一旦因種種原因導致?lián)p傷,發(fā)生壞死時,就容易出現“液化”,也就是這部分壞死的腦組織“化成了水”,醫(yī)生們稱之為“液化性壞死”,有點類似于水蜜桃變質了一樣。而像腔隙性腦梗塞這類疾病,因為周圍的腦組織還很正常,就中間的一小塊因為缺血等原因壞死了,且“化成了水”,就會很自然的在其中出現一個個充滿液體的“小空洞”,也就是“腔隙”。為什么只是中間一小塊壞死了呢?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在大腦半球或腦干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在長期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血管炎等慢性危險因素基礎上,血管壁發(fā)生病變,最終出現血管狹窄和管腔閉塞。我們打個比方,大腦是一片很大的菜園,血管就是埋在地下灌溉用的水管。幾條大的水管引來水流,大水管又分出很多小的管道,最終覆蓋整個田地。小穿通動脈就是分到最后出水的那一部分管子。當它出了問題,靠它灌溉的那一小片田里的菜就缺水了,于是逐漸枯萎,這一小片也就沒了收成。但因為其他的菜不會被影響,依然茁壯成長,所以就出現這一小片的“空地”。在醫(yī)學定義上,腔隙性腦梗塞是大的腦動脈分出的的單個小穿通支血管閉塞引起的非皮質性小梗死(梗塞灶的直徑一般在0.2-15毫米)。說的簡單點,就是給腦子供血的很細很細的小血管堵了,引起的小梗死,就稱之為“腔隙性腦梗死”。為什么查出腔隙性腦梗死卻沒有癥狀?對于相當一部分腔隙性腦梗塞的病人來說,發(fā)現其存在往往是個“偶然”,就像是很多人是在健康體檢或者是頭痛頭暈等不舒服的時候查CT/磁共振發(fā)現的,所以,很多時候腔隙性腦梗塞并不引起明顯的腦功能障礙的癥狀。腦是人體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各種生理活動的“中樞司令部”。我們有意識,會思考,自如控制四肢活動,甚至平時我們自己都沒有刻意控制的呼吸、心跳,甚至是自己都無法控制的緊張出汗,激素分泌等生理活動,都受到腦的支配和調節(jié)。這么復雜的活動運行也確實需要個像司令部機關一樣龐大而復雜的組織機構才可能完成。人腦約由上百億細胞組成。這些細胞就好比是“司令部”的“工作人員”,它們再根據具體職能劃分為各“條線”、“部門”,如各腦區(qū)、各功能核團、各種神經纖維聯(lián)系等等。這么龐大的機構,如果僅僅是個別小單位,特別是不是那么重要的“部門”的部分人員缺失或運行不良,對于整個機構來講,可能是不容易被發(fā)覺的。當然了,并非所有的腔隙性腦梗塞都沒有癥狀,還是用上文的類比,如果出問題的“部門”特別重要或者是盡管是“小范圍”的局部問題,但出現在了多個部門,“量變引發(fā)質變”,整個“司令部”的運轉勢必也會受到很大影響的。腔隙性腦梗死的癥狀有哪些呢?1.一側或單個胳膊腿無力。往往是患者的某一側的胳膊腿或僅某一只胳膊或腿無力,這種無力往往并不十分嚴重,僅是力量減弱,一般不會引起明顯的癱瘓,除了肢體無力外,也可以有一側的嘴角歪斜,而不伴有言語障礙,感覺障礙等其他情況。醫(yī)學上稱之為“純運動性輕偏癱”。這種情況占所有腔隙性腦梗塞的45%-57%。2.一側或單個胳膊腿麻木。情況與上邊類似,只是癥狀由“乏力”變成了“麻木”,也可以存在一側面部的麻木。醫(yī)學生稱之為“純感覺性腦卒中”。占腔隙性腦梗塞的7%-18%。3.一側或單個胳膊腿乏力加麻木。簡單說來,就是上述兩種情況的疊加。稱之為“感覺運動性腦卒中”占腔隙性腦梗塞的15%-20%。4.一側或單個胳膊/腿活動不靈活。這種“不靈活”往往不是因為無力造成的,而僅僅是“不準確”,比如我們要去拿桌上的花生米,既需要上肢和手有一定的力量,還需要“準確”,這類病人往往是力量有,但是沒有“準確度”,這種情況稱之為“共濟失調”,我們人類能隨意運動,跑跳嬉戲,除了胳膊腿有力量支撐之外,還需要另一套“平衡控制系統(tǒng)”,就像是機器人,力量很大,但活動起來顯得很僵硬,動作笨拙,不連貫。這就是“平衡控制系統(tǒng)”沒有達到人腦的精準度,而在腔隙性腦梗塞中表現為這種情況的就叫做“共濟失調性輕偏癱”,占腔隙性腦梗塞的3%-18%。5.說話含糊,單手笨拙、乏力。表現為說話含糊不清,有點“啞嗓子”的感覺,可以伴有吞咽困難或飲水嗆咳,同時出現某只手的活動笨拙和輕微無力。被稱為“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征”。這種情況相對少見,占腔隙性腦梗塞的2%-6%?!緜渥ⅰ恳陨衔宸N情況,多是“急性起病”,即在較短的時間內突然出現的,可以突然出現,也可以睡醒后發(fā)覺。6.癡呆、大小便失禁。當腦部反復出現腔隙性腦梗塞的時候,“量變引發(fā)質變”,如果作為“司令部”的大腦在多個“部門”出現狀況,就會整體運行不暢,造成反應遲鈍,甚至運行癱瘓,“上行下達”無法快速反應,就“癡呆”了唄。人憨憨傻傻的,再加上大小便控制中樞處于腔梗容易出問題的部位,就會導致大小便控制不好,進而失禁。還往往會伴有以上5種情況的一種或幾種。且這種病人的腔梗往往不是一次出現的,是反復梗塞后的結果,所以病人的癥狀往往不是那么“急”,而是有緩慢加重的趨勢,但量變到質變之間也是有跡可循的,在醫(yī)生的仔細詢問下,很多家屬會發(fā)現某個“質變”的時間點。這類情況被稱為“多發(fā)皮質下梗死和癡呆”。面對腔隙性腦梗死,應該怎么做?其實面對CT或者磁共振報告中出現的腔隙性腦梗死結果,我們要理智的面對,不要害怕和恐懼,因為腔隙性腦梗死造成的危害相對比較小,往往沒有癥狀或者癥狀輕微,而且這些腔隙性腦梗死可能是以前腦梗死遺留的壞死灶,往往不需要緊急處理,特別是那些僅有單個病灶、沒有明顯中風危險因素、無血管狹窄等病變,以及年輕的患者,其實不要緊張,病灶也可能與既往腦外傷或者腦炎等情況遺留所致,或者正常的VR間隙,這些在影像學上是與腔隙性腦梗死無法區(qū)分的,這種情況下可以繼續(xù)觀察,定期復查頭顱CT或者磁共振。但是對于那些有多發(fā)腔隙性腦梗死病灶,伴有癡呆癥狀以及有多個中風危險因素的患者,這時候要注意和重視了,這可能就是嚴重中風的前兆。首先,在面對CT或者磁共振報告中腔隙性腦梗死的診斷,建議及時就診,咨詢神經內科醫(yī)生,聽取??漆t(yī)生的建議,或進行其他必要的檢查。第二,當患者再次突然出現輕微癥狀的運動障礙、感覺障礙、共濟失調等情況時,應該及時就醫(yī),尋找致病原因。第三,對于存在高齡、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吸煙酗酒、肥胖和心腦血管病家族史等危險因素的人,控制危險因素是預防腔梗或阻止血管病變進一步發(fā)展的最有效途徑。具體說來,高血壓等“三高”患者應遵醫(yī)囑規(guī)律服藥,控制血壓、血糖和血脂穩(wěn)定(所有的控制“三高”等慢性病的藥物并不是吃上去就完事了,需要定期復查以及時調整,所以醫(yī)生常說的是“調血壓/血糖/血脂”,想要最大程度的預防心腦血管病的發(fā)生,血壓/血糖/血脂一定要“達標”)。有吸煙史者應當戒煙。中老年人和有腦卒中家族史的人更應當注意健康的飲食習慣和生活習慣,定時進行健康體檢。第四,針對“抗血栓”的治療:① 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藥物對抗血小板聚集治療。② 他汀類藥物穩(wěn)定動脈斑塊,強化調脂治療。但是需要大家注意的是,這類藥的使用也需要正規(guī)醫(yī)院神經科醫(yī)生針對于您的具體情況評估后使用,有些人不適合吃,有些人不能吃,而有些人僅吃一種還不夠,所以需要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參考文獻[1] Regenhardt RW, Das AS, Lo EH, Caplan LR.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Lacunar Stroke: A Review. JAMA Neurol. 2018;75(10):1273-1281. doi:10.1001/jamaneurol.2018.1073[2] Micheli S, Corea F. Lacunar versus non-lacunar syndromes. Front Neurol Neurosci. 2012;30:94-98. doi:10.1159/000333426[3] Phipps MS, Cronin CA.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BMJ. 2020;368:l6983. Published 2020 Feb 13. doi:10.1136/bmj.l6983[4] Phipps MS, Cronin CA. Management of acute ischemic stroke. BMJ. 2020;368:l6983. Published 2020 Feb 13. doi:10.1136/bmj.l6983[5] Regenhardt RW, Das AS, Lo EH, Caplan LR. Advances in Understanding the Pathophysiology of Lacunar Stroke: A Review. JAMA Neurol. 2018;75(10):1273-1281. doi:10.1001/jamaneurol.2018.1073[6] Esenwa C, Gutierrez J. Secondary stroke prevention: challenges and solutions. Vasc Health Risk Manag. 2015;11:437-450. Published 2015 Aug 7. doi:10.2147/VHRM.S637912021年05月07日
3442
0
4
-
張亞平副主任醫(yī)師 固安縣人民醫(yī)院 醫(yī)學影像科 無論是檢查疾病還是健康查體,近年來頭顱CT或者磁共振檢查越來越多了。 很多人拿到檢查報告后都會看到一個診斷:腔隙性腦梗死。一看到“腦梗死”這個詞,很多人不由自主的膽戰(zhàn)心驚起來,急匆匆的拿著片子去問大夫:“怎么辦?我是不是得了腦梗?我會不會半身不遂?” 腔隙性腦梗死到底是怎樣一種疾病呢?這個病會對患者的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呢? 我們平時所說的“腦梗死”是指供應腦部血液的大中型血管因為動脈粥樣硬化或者血栓堵塞出現血流中斷,使得相應區(qū)域的腦組織缺血壞死,患者可表現為半身不遂甚至更嚴重的后果。 與之不同,腔隙性腦梗死是指大腦半球或腦干深部的小穿通動脈(即供應腦部血液的很小的血管),在長期高血壓的基礎上,血管壁發(fā)生病變,導致管腔閉塞,形成小的梗死灶。病因主要是高血壓引起的腦部小動脈玻璃樣變、動脈硬化性疾病及纖維素樣壞死等。部分患者有糖尿病史,而發(fā)生小血管病變。在這些狹窄的小動脈中,一旦有血栓形成或微栓子脫落阻塞血管時,由于這些終末動脈的供血區(qū)域通常沒有側支循環(huán),所以很容易發(fā)生缺血性梗死,形成直徑0.2~15mm的囊性病灶,壞死組織被吸收后,殘留下來小囊腔,即稱為“腔隙性腦梗死”。 上面的內容似乎太專業(yè)了。簡單一點講:平常人們所說的腦梗是大中型動脈血管堵塞的后果,而腔隙性腦梗則是很小的動脈堵塞的后果。正是因為堵塞的血管很小,所以受損害的腦組織很少,其臨床表現往往很輕微。 從發(fā)病率上來講,隨著年齡增大,老年人幾乎全都有腔隙性腦梗死。本病常見的癥狀主要有4種:①純運動性輕偏癱:通常累及一側面部和肢體;②構音障礙-手笨拙綜合征:表現為構音障礙、吞咽困難、手精細動作障礙等;③純感覺性卒中:表現為偏身感覺障礙,比如肢體麻木等;④共濟失調性輕偏癱:表現為偏癱,但合并有癱瘓側肢體共濟失調。 但由于梗死灶較小,且很多都發(fā)生于腦的無功能部位,所以大多數腔隙性腦梗死病人并無癥狀。有癥狀者也通常癥狀較輕,因此本病預后通常較好。 所以,如果檢查發(fā)現了腔隙性腦梗死,不用慌張,也不用過于擔心,這個病很常見,如果沒癥狀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療。但本病復發(fā)率很高,一旦發(fā)現就要及時開始預防! 那么該怎么預防呢?如上所述,本病多由高血壓導致的血管病變所致,因此控制血壓至關重要。像預防其他腦血管病一樣,堅持低鹽低脂飲食,適當鍛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控制好血壓血糖血脂,將身體調整到最佳狀態(tài)。同時,還應在醫(yī)生指導下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需要他汀和阿司匹林治療。2021年02月16日
1992
0
0
相關科普號

蘇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蘇偉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清華長庚醫(yī)院
神經外科
280粉絲1.9萬閱讀

鄧一鳴醫(yī)生的科普號
鄧一鳴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yī)院
腦血管病中心-介入神經病學科
4508粉絲2.9萬閱讀

孫永安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永安 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第一醫(yī)院
神經內科
190粉絲14.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