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本來事情進行的很順利,為什么他(或她)就是要把它弄砸?
答:例如,26歲女性,好不容易找到工作了,也開心,但是也還想辭職考。后來換到一個新單位,安排做文職,還協(xié)助辦公室日常業(yè)務,領導很重視她,她開心了一段時間。到了年底,非要從理科跨文科考研,明知考上希望不大,但非要辭職在家全日制考研,結果沒考上。工作也丟了。她自己也說,“不該堅持的堅持了,該堅持的倒反而沒堅持”。這種情況怎么理解?是高級情感發(fā)育不成熟,導致價值觀不穩(wěn)定,所以對工作滿意的評價不穩(wěn)定,以致一件比較穩(wěn)定的工作,活生生丟了不干,去考毫無把握的文科研究生,結果研究生也沒有考上。等于本來是一桶水放那里很穩(wěn)定,非要打翻它,弄得自己心情也不愉快。這是邊緣性人格的一個特征。
馬鞍山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科普號2024年11月16日182
0
1
-
賈竑曉教授主譯的《不真實的我:人格解體障礙自我療愈指南》正式出版
《不真實的我:人格解體療愈指南》譯著已由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正式出版發(fā)行。本書由美國福根·涅茲羅格魯與凱瑟琳·唐納利原著,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賈竑曉教授帶領團隊完成翻譯。人格解體/現(xiàn)實解體障礙(簡稱人格解體)主要臨床特征為個體的思維、情感、感覺、軀體或行動的不真實的、分離的或作為旁觀者的體驗(例如,感知的改變,時間感的扭曲,自我的不真實或缺失,情感和/軀體的麻木),對環(huán)境的不真實的或分離的體驗(例如,感覺個體或物體是不真實的、夢樣的、模糊的、無生命的或視覺上扭曲的),表現(xiàn)為1-2%的高發(fā)病率,低識別率,高誤診率(常被誤診為抑郁癥、焦慮癥等),長延時診斷率(平均延遲診斷3-7年),低關注率,無有效藥物治療,嚴重影響患者認知功能和社會功能,值得被重視。在無有效藥物治療情況下,自我心理調節(jié)有助于患者癥狀的緩解。而本書提供的正念、接納承諾療法和辨證行為療法將為患者提供有效自我心理調節(jié)策略,也是主譯從2005年開始人格解體的臨床科研工作以來,嘗試為無有效藥物治療但又被忽視的國內正在深受折磨的廣大患者提供力所能及幫助的一次努力。原作者凱瑟琳·唐納利和中國心理衛(wèi)生協(xié)會原理事長馬辛教授為本譯著作序,國內人格解體專家喻東山教授、接納承諾療法專家祝卓宏教授、辨證行為療法專家王純教授、認知行為療法專家李獻云教授對本書進行了推薦,值得廣大人格解體患者關注。??賈竑曉教授主譯的另外兩部人格解體專業(yè)著作《不真實感:人格解體障礙的認知行為療法》和《與不真實感為鄰:人格解體障礙自我診療全書》也將在年內出版,前者著重人格解體的認知行為療法,后者著重該病的心理動力學療法,加上本書介紹的正念、接納承諾療法和辨證行為療法,以期從不同視角幫助讀者了解和應對人格解體障礙,同樣值得關注。
賈竑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05日235
0
2
-
邊緣性人格障礙BPD的心理治療方法
BPD的治療通常需要由具有治療此類人格障礙經(jīng)驗的治療師進行長期心理治療(心理咨詢)。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可以采用幾種心理治療方法。辯證行為療法(DBT)通常被稱為邊緣性人格障礙治療的“黃金標準”,它教來訪者進行自我意識、情緒調節(jié)和健康的人際關系技巧,幫助培養(yǎng)應對困難情緒的技能;基于心智化的治療(MBT)可以幫助來訪者檢查對自己和他人的想法,幫助加深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tài)的了解;心理動力學療法可以幫助來訪者重新回顧童年生活經(jīng)歷和處理相對應的心結。具體見在公眾號中對每個療法的詳細介紹劉梅珠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注冊心理師擅長:家庭養(yǎng)育、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婚姻家庭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需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關注我的個人網(wǎng)站:https://amiraliu.top
劉梅珠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30日144
0
3
-
邊緣型人格障礙是一種容易被誤診誤治的心理疾病
01邊緣型人格障礙在心理衛(wèi)生科臨床并不少見,但由于患者常常因為情緒問題就診,容易被誤診為抑郁癥、雙相障礙,甚至因為出現(xiàn)短期的精神癥狀而被誤診為精神分裂癥。我曾經(jīng)在公號上寫過幾篇與邊緣型人格障礙有關的稿子,例如:1、你知道嗎?這種精神疾病的自殺風險遠超抑郁癥;2、大多數(shù)心理障礙都是情緒障礙;3、非自殺性自傷,您對此了解多少?;4、有一種心理障礙常常被忽視;5、李燕醫(yī)生談雙相障礙;6、穿著迷彩服的“難治性抑郁癥”;7、你的人格健康嗎?;8、正念對常見人格障礙的治療價值;9、這位心理治療師患過精神疾病。遺憾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的誤診誤治現(xiàn)象依然那么普遍。下文再次介紹一下邊緣型人格障礙的特點,供大家參考。與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類似,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也是一群不成熟、過于情緒化的“孩子”;與自戀型人格障礙患者表現(xiàn)出的居高臨下、富于魅力、善于操縱和/或權力導向的領導型特征有所不同的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常常讓人困惑,顯得“瘋狂”。02根據(jù)DSM診斷系統(tǒng)的描述,邊緣型人格障礙具有以下特點:1、多癥狀邊緣型人格障礙診斷的最早線索之一是病人有一系列癥狀,這些癥狀要么比通常發(fā)現(xiàn)的范圍要廣,要么很少發(fā)生在同一個人身上。例如,當我們發(fā)現(xiàn)一個病人有強迫癥狀,歇斯底里癥狀,抑郁癥狀(通常這些病人也有多個醫(yī)療健康問題),我們就需要想到邊緣型人格障礙的可能性。2、沖動、上癮和行為失控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往往采取草率的行動,不考慮后果、道德、安全或合法性。這些病人不是反社會的,沒有愧疚感——而是將強烈的情感帶入行為中,以擺脫對他們的自體支持系統(tǒng)來說過于強烈的情感能量的體驗。訴諸行動往往包括化學物質成癮。在性方面,他們經(jīng)常不顧自己的人格而使用他人,并且濫交,甚至存在多形性變態(tài)的傾向。3、操縱和自殺無須多說,失控和上癮的人也是操縱性的。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經(jīng)常通過自殺、自殘的表示和威脅來操縱。請注意,這并不意味著可以輕視這些威脅。4、劇烈和不穩(wěn)定的情緒,尤指煩躁的情緒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通常有強烈的情緒并且情緒不穩(wěn)定。他們很少情緒低落。他們特別表現(xiàn)出煩躁的情緒,很少有能力體驗到積極的情感,而且經(jīng)常缺乏快感。生氣、憤怒、痛苦和沮喪占主導地位。5、輕度的精神病發(fā)作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有時有壓力相關的、短暫的和自我失調的精神病經(jīng)歷。他們經(jīng)常表現(xiàn)出非藥物偏執(zhí)的想法和在先前治療中惡化史。他們經(jīng)常有解離的體驗,盡管他們通常沒有幻覺或妄想。6、擾亂的親密關系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往往有非常強烈的依戀。他們在親密關系中故意地、反復地、本來可以避免地受到傷害并抱怨,也就是說他們把自己當成“受害者”來體驗。另一種模式是只擁有表面的關系而沒有親密關系。他們往往非常依賴并要求很高,但貶低他們的伴侶。他們操縱,并經(jīng)常看起來是受虐的。7、自我脆弱的非特異性表現(xiàn)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往往具有典型的精神病前期人格的人格結構,在低水平人格障礙的范圍內發(fā)揮作用,有幼稚的自戀、受虐狂和原始的防衛(wèi)損傷。03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實現(xiàn)客體恒常性的發(fā)展成熟任務尚未完成,其客體恒常性意識尚未形成。當他們和一個人分開時,他們就像幼童一樣很難保持這個人的形象。他們很難跨越時間、空間和人的邊界來體驗恒常性。由于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在分離時保持關系感的能力如此有限,分離意味著放棄,并以去整合和心理死亡威脅病人。事實上,在任何威脅下,都有崩潰、分裂和喪失基本自我功能。邊緣型人格障礙千方百計地避開覺察/對立面。當他們確實覺察到對立面的時候,他們經(jīng)歷混亂、恐慌和焦慮。此外,他們有一種特殊的二分法,通常被稱為“分裂”。共同構成一個整體的自體體驗的一部分在意識中被分開而不互相影響。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意識到兩者,但從來沒有同時意識到。這與壓抑形成對比。在壓抑中,被擋在覺察之外的東西,也不被覺察到。在覺察中的東西,很容易被覺察到。這不是時時刻刻交替的。隨著分裂,一半的極性“被壓抑”,另一部分可用。當“被壓抑”的部分進入意識時,另一部分就是“被壓抑”。04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不可用的那部分在不同程度上不可用。有時,不可用的那部分在某個特定的時間完全被壓抑。更常見的情況是,如果被施壓,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可以“記起”另一部分——但情感的意義失去了。另一部分對他(她)的意義和重要性發(fā)生了變化,往往是識別不出來的。當兩邊顛倒時,意義就要重新考慮了。這種分裂也發(fā)生在邊緣型人格障礙對其他人所具有的形象上。另一個人的各個部分合在一起,構成這個人還算準確的形象,在感知者的意識中則是分開的,因此造成了非常具有誤導性的、不準確的形象。因此,當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生另一個人的氣時,他(她)常常不能記起對他們有任何的好感。當感覺到愛的時候,他們不記得任何負面的事情。05有心理治療經(jīng)驗的人都知道,接觸包括連接和分離。但是,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認為“接觸”或“連接”等同于融合、熔合、退行、喪失自主性和勝任力。他們可以想象情感上的親密,而且可以想象能力和自主,但不能想象這兩者在一起,他們把這兩者分開了。親近意味著被照顧、無能。連接等同于熔合;分離或自主等同于遺棄、隔離和饑餓。勝任和自主意味著分離。分離意味著根本沒有連接。勝任意味著不需要幫助。因為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的依賴和勝任力是不能被整合的,即使是作為一種心理上的可能性。因此,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來說,選擇變成了挨餓(孤獨和勝任的)或被喂養(yǎng)(融合和不勝任)。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既尋求又害怕這種融合。但隨著他們的分裂,他們認識不到兩者都存在。因此,一個時刻,他們覺得好像他們的生存依賴于沒有分離或差異,而另一時刻,他們害怕在合并中失去自體。當親密關系逼迫時,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往往會擾亂關系,例如逃避治療。由于分裂,他們有無限的退行能力。當他們有一個被照顧的幻想時,他們沒有保留對他們的自主地位和不可能合并的現(xiàn)實背景感。因此,對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來說,退行并不是為自我服務的。他們實際上被對方照顧的幻想往往比它看起來的更不恰當和原始。退行時,他們無法進入觀察中的自我,觀察中的自我已被分離。有一個不充分的觀察中的自我。這就是在與邊緣型人格障礙患者工作時,過多的“支持”會適得其所的原因所在。
包祖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28日212
0
1
-
帶你們了解邊緣性人格障礙(BPD)
一什么是邊緣性人格障礙?患有邊緣性人格障礙通常與不穩(wěn)定有關:人際關系、自我形象和情緒。通常,這種不穩(wěn)定源于是對被遺棄的恐懼。BPD是B類人格障礙,這組疾病會影響人的情緒和人際關系,并導致其他人認為他們的行為是極端或非理性的。其他B類障礙包括自戀型人格障礙和反社會型人格障礙。在邊緣性人格障礙患者中,沖動和潛在的自我傷害行為很常見,自殘和自殺的想法和行為也很常見。治療的目的是幫助您控制這些強烈的情緒并減少痛苦,從而減少自殺自殘行為。雖然邊緣型人格障礙無法“治愈”,但許多患有這種疾病的人會進入“緩解”狀態(tài),這意味著他們的癥狀變得不那么嚴重,以至于不再符合診斷標準,一些研究表明緩解率遠高于90%。BPD在美國精神病學協(xié)會的精神疾病診斷和統(tǒng)計手冊(DSM-5)中有定義。在一些國家和地區(qū),臨床醫(yī)生使用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國際疾病分類(ICD-10),其中使用術語情緒不穩(wěn)定型人格障礙(EUPD)而不是BPD。二BPD真的是一種“人格障礙”嗎?“人格障礙”一詞是有爭議的,許多人(包括臨床醫(yī)生)拒絕使用這個標簽,因為這個詞本身就可能帶有侮辱性。當精神健康障礙是你性格的一部分時,你可能會感到不安,患有這種疾病的人可能會覺得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和行為是對困難生活經(jīng)歷的理性反應,而不是人或其性格的缺陷??紤]到這一點,精神科醫(yī)生和心理治療師應該考慮一個人情緒反應的根本原因,而不是確定這個人有問題。雖然人們不同意“人格障礙”這個標簽,但擁有某種標簽可以作為獲得支持。有些人認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的診斷有助于他們向自己和周圍的人解釋自己的行為,讓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癥狀根據(jù)DSM-5,有九種與BPD相關的癥狀。您必須具有以下五種或更多癥狀才能被診斷為邊緣性人格障礙:瘋狂地努力避免被遺棄,無論這種遺棄是真實的還是想象的不穩(wěn)定且緊張的人際關系,其特點是在理想化和貶低的極端之間交替身份認同困難,例如自我形象或自我意識快速變化至少在兩個可能自我傷害的方面存在沖動(例如消費、性、藥物濫用、魯莽駕駛、暴飲暴食)反復出現(xiàn)自殺念頭、自殺行為或自殘情緒不穩(wěn)定和情緒快速變化(例如,強烈的陣發(fā)性煩躁、煩躁或焦慮,通常持續(xù)幾個小時,很少超過幾天)長期的空虛感極度憤怒或難以控制憤怒與壓力相關的偏執(zhí)想法或嚴重的分離癥狀由于對被遺棄的強烈恐懼,您可能會將情況解釋為您正在被遺棄,即使事實并非如此。例如,如果一個朋友由于不可避免的原因在最后一刻改變了計劃,你可能會立即、自動地害怕被拋棄,并感到非常受傷或痛苦。當您感到被拒絕時,您可能會對您認為拒絕您的人感到非理性的憤怒(盡管當時感覺可能是理性的)。您可能還會覺得自己因為自己是壞人而被拒絕,盡管事實并非如此。人格障礙通常在18歲及以上的人中被診斷出來,即使他們已經(jīng)出現(xiàn)癥狀多年。根據(jù)DSM,如果青少年或兒童被診斷出BPD,則癥狀必須存在至少一年。劉梅珠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注冊心理師擅長:家庭養(yǎng)育、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婚姻家庭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需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關注我的個人網(wǎng)站:https://amiraliu.top
北醫(yī)六院臨床心理科科普號2024年07月26日265
0
3
-
如果真不幸,遇到一個偏執(zhí)型人格者,怎么辦?
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的認知治療的重點是提高個體在處理困難事情上的自我效能感,從而減少他們對其他人的恐懼和敵意。第一個方法,明確表達你的動機和意圖。你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清晰明確地說出來。第二個方法,注意嚴守程序和細節(jié)。曾有一個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者,他與同事鬧意見的原因是他的同事在跟他握手的時候,把眼光投向了下一位,激起了他內心的憤恨,認為同時瞧不起他。實際上有可能他的同事當時真的只是分心了,沒有注意這個社交細節(jié)。第三個方法,跟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者保持定期的聯(lián)系。你越躲他,他覺得肯定有貓膩。第四個方法,以法律或條規(guī)作為參照。因為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者自認為是遵紀守法的人,一心要公正。所以你跟他們打交道,實在不行的時候,你要搬出法條來。第五個方法,讓偏執(zhí)型人格障礙者贏得小小的勝利,讓他覺得自己的努力有了成效,否則他不會放手的。當然,你不能向他完全妥協(xié)。第六方法,尋找外部盟友?!蹲鲎约旱呐杂^者:用禪的智慧療愈生命》
包祖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22日148
0
0
-
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
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的癥狀,如缺乏悔意或攻擊性行為,是一種人格障礙,通常表現(xiàn)為對他人沒有顧慮,不考慮是非對錯。患有ASPD的人可能很聰明、狡猾和有魅力,也有可能很冷漠,還可能表現(xiàn)出沖動、魯莽,有時甚至是暴力行為,對于他們來說,無視社會規(guī)則和法律也是很常見的。什么是反社會人格障礙?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是一種根深蒂固的行為模式,以漠視他人生命、健康和權益為特征,ASPD患者的行為傾向于剝削性、魯莽、操縱性,有時甚至是犯罪的。ASPD患者對自己的行為缺乏悔意或對他人的同情心。ASPD相對罕見,影響人口的比例僅為1%到4%。顧名思義,患有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人會從事違反社會規(guī)范的行為。最新版的《診斷與統(tǒng)計手冊》(DSM-5)將ASPD分類為B類人格障礙的一部分,與邊緣型、表演型和自戀型人格障礙一起,B類人格障礙是指一個人在情緒和行為管理上有困難的情況。二反社會人格障礙的癥狀反社會人格障礙存在于一個譜系上,這意味著癥狀可以從輕微到嚴重不等,并且可能因人而異。患有ASPD的人常見的癥狀和行為包括:缺乏悔意、內疚或同情心為了個人利益而撒謊或欺騙他人難以建立穩(wěn)定的關系對他人表現(xiàn)出攻擊性或暴力行為傾向于將責任推給他人來解釋自己的問題行為違反社會規(guī)范研究表明,ASPD的癥狀通常在24至44歲之間達到高峰,并在45至64歲之間開始下降。ASPD患者更有可能經(jīng)歷以下問題:財務問題法律問題或監(jiān)禁失業(yè)或工作難度物質使用問題易怒難以規(guī)劃未來這些是反社會人格障礙的一些常見癥狀和相關行為。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是一種復雜的心理健康疾病,其特征是對他人權利的漠視,以及具有剝削性、操縱性和經(jīng)常涉及犯罪行為的模式。以下是關于ASPD的成因、癥狀、診斷和治療選項的詳細說明: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的成因遺傳學因素:ASPD的遺傳性介于38%到69%之間。這意味著如果家族中有ASPD的歷史,個體可能由于遺傳因素而更有可能發(fā)展出該障礙。環(huán)境因素:如身體和性虐待、忽視、營養(yǎng)不良,以及胎兒期間暴露于酒精或吸煙等物質,都顯著增加了患上ASPD的風險。生物學因素:基因變異,比如AVPR1A和OXTR基因的變異,這些基因參與調節(jié)社會結合、應對壓力和攻擊性等行為,可能對ASPD的發(fā)展起到貢獻作用。缺乏悔恨、內疚或同理心:患有ASPD的人通常對他人的感受或幸福幾乎沒有關心。欺詐行為:他們可能為了個人利益而撒謊、操縱或欺騙他人,而不感到內疚。沖動和不負責任:不考慮后果地參與魯莽行為,以及未能履行義務或保住工作。攻擊性:經(jīng)常參與肢體沖突或襲擊行為。違反社會規(guī)范:持續(xù)無視法律行為,經(jīng)常導致逮捕或法律問題。抗社會人格障礙(ASPD)的診斷診斷通常由心理健康專業(yè)人員根據(jù)DSM-5的標準進行,其中包括從15歲起表現(xiàn)出對他人權利漠視的行為模式,并且至少有三種特定的ASPD指示行為。徹底的評估包括心理評估、個人和醫(yī)療史的審查,以及可能的身體檢查,以排除其他醫(yī)學條件。反社會人格障礙(ASPD)的治療早期干預:治療通常從兒童時期的干預開始,特別是如果確診為行為障礙。早期的行為療法可以幫助管理和重新定向具有破壞性的行為。治療方法:盡管ASPD本身難以直接治療,但諸如基于心理理解的治療(MBT)等療法顯示出幫助個體更加意識到自己的思維和情緒,以及他人的情緒的潛力。藥物治療:藥物可能會被開具用于管理特定癥狀如攻擊性或沖動性,或用于治療伴隨的癥狀如抑郁癥或焦慮癥。長期管理:管理ASPD需要綜合性的方法,可能包括社會支持、持續(xù)的治療和可能的藥物管理。展望和注意事項ASPD是終生性的條件,但癥狀可能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減輕,特別是在中年之后,許多患有ASPD的人可能盡管有其障礙,仍能過相對正常的生活。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患有ASPD的個體都會參與犯罪行為或傷害他人,癥狀的嚴重程度和表現(xiàn)在不同個體間有很大差異。如果您懷疑自己或他人患有ASPD,建議尋求合格的心理健康專業(yè)人士進行評估和支持,早期干預和管理可以顯著改善生活質量。劉梅珠北京大學第六醫(yī)院心理治療師/心理咨詢師/注冊心理師擅長:家庭養(yǎng)育、兒童/青少年心理治療、婚姻家庭治療、抑郁癥、焦慮癥等需要了解更多詳細信息可以關注我的個人網(wǎng)站:https://amiraliu.top參考文獻:BatemanA,etal.(2016).Arandomisedcontrolledtrialofmentalization-basedtreatmentversusstructuredclinicalmanagementforpatientswithcomorbid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and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https://bmcpsychiatr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8-016-1000-9BlackDW.(2015).Thenaturalhistoryof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500180/EdensJF,etal.(2015).DSM-5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Predictivevalidityinaprisonsample.http://risk-resilience.berkeley.edu/sites/default/files/journal-articles/files/dsm-5_antisocial_personality_disorder_-_predictive_validity_in_a_prison_sample_2015.pdfFisherKA,etal.(2020).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https://www.ncbi.nlm.nih.gov/books/NBK546673/WenerKB,etal.(2015).Epidemiology,comorbidity,andbehavioralgeneticsofantisocialpersonalitydisorderandpsychopathy.https://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4649950/
劉梅珠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7月09日853
0
1
-
為什么有的人就覺得你該照顧他,而他無需照顧你?
為什么有的人就覺得你該照顧他,而他無需照顧你?嬰兒剛出生時,每哭一次,都會得到周圍人的照顧。此時他意識混沌,視物不清,朦朧中得出結論:周圍人與我一體的,并圍繞我轉,這叫“大我”??墒?,在日后逐漸發(fā)現(xiàn),有時哭,周圍人并不理睬,嬰兒逐漸認識到,只有我的身體是屬于我的,周圍人并不屬于我,他們可以聽我的,也可以不聽我的,這種“小我”信念植根于潛意識。假如嬰兒此時的神經(jīng)沒發(fā)育好,即使哭,周圍人不理睬,嬰兒也不能認識到:周圍人并不屬于我,即停留在“大我”水平上,最后以“大我”并植根于潛意識。在“大我”植根于潛意識后,即使到了成人,潛意識仍認為,自己是中心,別人是周邊,周邊應服務于中心。所以,(1)別人應該照顧他,他無需照顧別人;(2)自己是中心,別人是周邊。所以中心指派周邊做事是應該的;(3)中心與周邊有尊卑之分,所以自己與別人是俯視交流,而不是對等交流;(4)周邊應該圍繞著中心,不停地贊美和維護中心的正確性,不應有批評的聲音;(5)周邊應該服從中心,所以別人的好處應該上交給自己,否則自己就會嫉妒。有這些特點的人格叫自戀性人格。要想糾正自戀性人格很難,需要努力去做的有:(1)我要先照顧別人,別人才會照顧我;(2)盡量自己動手去做,不要輕易指派別人;(3)我與別人是平等的,應對等交流;(4)我與別人是平等的,我做得好,別人才能贊美;做得不好,別人就會批評;(5)我只爭取我應得的,而不應嫉妒別人應得的。?
馬鞍山市第四人民醫(yī)院科普號2024年05月29日441
0
4
-
自戀型人格障礙
自戀型人格障礙⒈??病因⒈嬰兒由“大我”進化成“小我“:嬰兒剛出生時,意識混沌,視物不清。只知道自己每次哭,都會得到周圍人的照顧。因此得出結論,周圍人是與我一體的“大我”,并“以我為中心”??墒牵谝院蟮纳钪兄饾u發(fā)現(xiàn),有時哭,周圍人并不理睬,他進而認識到,只有自己的身體受自己支配,身體與自己是一體的,即“小我”,周圍人并不屬于我,我與周圍人是有界限的,他們可以聽我的,也可以不聽我的。此時界限意識發(fā)育,“大我”進化成“小我“,并植根于潛意識。⒉??自戀性人格就是“大我”沒進化成“小我“:“大我”的嬰兒有時哭,周圍人不理睬,但嬰兒始終未能從“大我”進化成“小我”,即界限意識始終沒有發(fā)育,“大我”就植根于潛意識,形成自戀性人格。㈡特征⒈自我中心:由于“大我”植根于潛意識,故即使成人,潛意識仍認為,自己是中心,別人是周邊,周邊應服務和聽命于中心,導致(1)有優(yōu)越感:中心應享有周邊沒有的特權,中心應該受到特殊照顧,稍被“冷落”就感到不滿。(2)好指派人:中心指派周邊做事是應該的。⑶見利就饞:中心與周邊都是屬于我,所以中心與周邊的好東西都應屬于自己。⒉難以深交:因為自己是中心,別人是周邊,所以:(1)難被感動:周邊應該照顧中心,而中心無需照顧周邊。導致夫妻、親子難以保持親密關系,更罔談同事。(2)難以推心置腹:自己是中心,別人是周邊,中心與周邊不能對等交流。如果別人企圖與他對等交流,他就不高興。(3)情感由中心向外周擴散:因為中心與周邊都屬于“大我”,故中心的怒或喜可以發(fā)散到周邊,所以自己不高興就對人“冷“,自己高興就對人“熱”,讓人摸不著頭腦。⒊關系妄想:潛意識認為,自我與周圍人都屬于“大我”,故周圍人與自我有關。平時有前意識督察,潛意識被封鎖住,一旦疾病抑制了前意識督察,潛意識激活,便認為周圍人都與自己有關,故引起關系妄想及由關系妄想衍生的諸多妄想。⒋自大:當中心欲望不能得到周邊的滿足時→對周邊失望→中心通過幻想來滿足來虛擬地滿足欲望,結果:(1)自以為是,將周邊的不理解斥為“不懂!”。(2)訂下宏偉目標,卻不能完成。(3)希望聽到贊美的聲音,為自己的幻想搭臺;聽不得批評,害怕自己的幻想被拆臺。(4)周邊的成功將中心的才能比下去,于是特別嫉妒。㈢自我糾正自戀性人格的自我糾正只是形式上說說,實際很難做到。⒈不止于幻想,而是通過努力工作,取得成績,吸引別人關注與贊美。⒉自己動手去做,不要指派別人。⒊我只爭取我應得的,而不嫉妒別人應得的。⒋我先關愛別人,然后才能得到別人的關愛。?
喻東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18日170
0
1
-
邊緣性人格障礙系列問答
、⒈邊緣性人格的臨床特征是什么?答:正常成人有穩(wěn)定的高級情感。高級情感是指責任感、道德感、使命感、義務感。有了穩(wěn)定的高級情感,就有穩(wěn)定的人生觀、價值觀→追求就穩(wěn)定→就不瞎折騰,就不會到處惹事。由于家族遺傳和童年心理創(chuàng)傷,造成高級情感發(fā)育不成熟,由于高級情感發(fā)育不成熟,患者不知該追求什么,或者即使追求了,追求也不穩(wěn)定,從而出現(xiàn)持續(xù)空虛感;由于高級情感發(fā)育不成熟,病人怕獨立,要依賴別人的照顧,怕被拋棄;由于高級情感發(fā)育不成熟,導致情緒不穩(wěn)。有了持續(xù)空虛感、怕被拋棄感、情緒不穩(wěn),就形成了邊緣性人格障礙⑴空虛感的代償反應:病人不能閑著,一閑著就會莫名的空虛無聊。為了填補空虛感,患者會尋找有害刺激。包括①暴食;②物質濫用:每天喝酒喝到醉;③亂發(fā)生性關系:一女性先后找5名男性發(fā)生一夜情;④無度地玩:每天去KTV唱歌6小時;⑤自虐癖:病人生活很富足,偏要想象自己身無分文、無家可歸,忍饑挨餓、在寒風中凍得瑟瑟發(fā)抖的情景。⑥虐待癖:把自己小貓活活掐死,獲得快感;用小刀戳籠中的倉鼠,獲得快感。⑦撩事:要知道,打出去的拳頭,最終又會被打回來,自己又不能承受其后果。為什么小男孩7歲、8歲狗都厭?就是高級情感沒發(fā)育成熟,一不惹事,就空虛難過,要通過惹事去尋開心。不過因為其小,所以大人訓斥訓斥也就算了。如果成人再這樣,就很難得到社會的原諒。⑧收藏癖:通過收藏填補情感空虛。上高中情緒最差的時候是買文玩,近年來又轉移到買羊毛衫、買鞋,直至現(xiàn)在買T恤,對買到的T恤視若珍寶,從不穿,小心翼翼的存放,以收藏為精神寄托,否則就會心煩。⑨做不到慎獨,一個人就覺得掉入冰窟里那樣難受,所以要人陪,要與人戲謔,才能開心。而經(jīng)常戲謔就會失敬,失敬就會傷和。⑵怕被拋棄的代償反應:20多歲男性,還是喜歡媽媽、媽媽的叫,動不動來到媽媽的床上,說沒有安全感。還問媽媽:“你不會不要我了吧”。對自己的男友(或女友)一會不見,就開始打電話詢問,你做的事情要詳細講給他聽,否則就會有被拋棄感。當感到即將被拋棄時,會引起:①強烈憤怒;②自殺姿態(tài):意在引起對方的注意,獲得照顧。例如,你要跟我(女方)離婚,我就自殺,我已坐在高樓的窗臺上了,給朋友圈發(fā)出最后信息:“再見了”。這叫自殺姿態(tài)。(3)情緒不穩(wěn)的后果:情緒不穩(wěn)除了大發(fā)脾氣(例如砸壞手機、電腦,用剪刀刺傷大腿)以外,還引起四不穩(wěn):①評價他人不穩(wěn):情緒影響評價,情緒不穩(wěn),評價他人的態(tài)度就不穩(wěn),人際關系就不穩(wěn)。一位33歲男性,與女友.旅游,最后一天因瑣事和女友分手,回來后情緒激動,找女友AA旅游的錢。36小時后又孤獨落寞,找回女友聊天擁抱后緩解。②評價自己不穩(wěn):情緒影響評價,情緒不穩(wěn),評價自我也不穩(wěn)。一會覺得自己太胖,鬧著要減肥;一會覺得自己不胖,放開來吃。一會覺得自己有價值,表現(xiàn)樂觀;一會覺得自己沒價值,表現(xiàn)沮喪。③事業(yè)不穩(wěn):不是有雄偉大志才是有高級情感,關鍵是高級情感穩(wěn)不穩(wěn)定,例如,一個工人,只是一份勞動,一份工資,一份家庭維穩(wěn),這就是穩(wěn)定的高級情感。當高級情感不穩(wěn)定時,計劃會經(jīng)常變化,以致于功敗垂成。經(jīng)常是舊的學業(yè)(或職業(yè))放棄了,新的學業(yè)(或職業(yè))尚未接上,本來能按部就班做好的事情,最后一刻卻放棄了,造成重大損失。例如,23歲的男性,在一所一本大學已讀到大四,還有幾個月就畢業(yè)了,可他的追求變了,認為本科學歷不重要,出國留學才重要。于是提出要退學,把手到擒來的畢業(yè)論文撂下,偏要寫一篇根本沒眉目的出國留學論文。④精神病癥狀不穩(wěn):在強烈情感背景下,可出現(xiàn)一過性幻覺和被害超價觀念。例如,患者一直認為自己是神指定的天才。一次看到神在指點自己(一過性幻視);一次騎車陷入泥坑,感到是魔鬼把自己往坑里拽(一過性被害超價觀念)。2.邊緣性人格障礙如何治療?答:邊緣性人格障礙的情緒不穩(wěn)雖說可用碳酸鋰、利培酮、丙戊酸鈉對癥治療,但效果不夠理想。因為它是神經(jīng)發(fā)育不全所致,所以沒辦法。智障是認知的神經(jīng)發(fā)育不全,孤獨癥是言語的神經(jīng)發(fā)育不全,邊緣性人格障礙是情感的神經(jīng)發(fā)育不全,都沒根本的解決辦法。3.邊緣性人格障礙預后如何?邊緣性人格障礙在成年早期的損害和自殺危險性最大,到30~40多歲時,自殺危險性逐漸下降,與親友關系和職業(yè)功能相對穩(wěn)定。4.邊緣性人格的流行率如何?答:邊緣性人格在普通人群的流行率為1.6%,在精神科門診的流行率為10%,在精神科住院病人的流行率為20%。女性為多,男女之比為1∶3。涉及語言發(fā)育障礙的孤獨癥是男性為多,涉及高級情感發(fā)育障礙的是女性為多,這與重性抑郁癥和癔癥的女性為多是一致的。⒌邊緣性人格與抑郁癥和雙相障礙并列診斷?答:邊緣性人格一般不來看病,等來看病時,多已符合抑郁癥、雙相障礙標準,而抑郁癥、雙相障礙就覆蓋了邊緣性人格診斷,不再并列診斷。在精神科,診斷了精神疾病,就不再診斷與之對應的人格障礙,這種情況很多。例如,診斷了精神分裂癥,就不再診斷分裂性人格;診斷了強迫癥,就不再診斷強迫性人格;診斷了偏執(zhí)性精神病,就不再診斷偏執(zhí)性人格。
喻東山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2月22日1071
1
16
人格障礙相關科普號

陳群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群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
臨床心理中心
2462粉絲33.7萬閱讀

馬風紅醫(yī)生的科普號
馬風紅 主治醫(yī)師
銀川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精神心理科
3141粉絲4.2萬閱讀

劉佳民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佳民 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河北
精神科
1150粉絲1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楊勝文 主治醫(yī)師襄陽市安定醫(yī)院 心理科
人格障礙 5票
雙相情感障礙 1票
擅長:焦慮癥 抑郁癥 情感、婚戀心理咨詢 兒童、青少年心理咨詢 高考心理咨詢 更年期婦女綜合征的治療及心理咨詢 精神分裂癥的診斷及治療 心境障礙 雙相情感診斷及治療 -
推薦熱度4.8曹慶久 主任醫(yī)師北醫(yī)六院 兒童精神科
抑郁癥 59票
兒童心理問題 28票
情感障礙 21票
擅長:兒童青少年精神及心理障礙、學習困難、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情感障礙及情緒行為障礙 -
推薦熱度4.4杜士君 主治醫(yī)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七醫(yī)學中心 心理醫(yī)學科
焦慮癥 8票
心理咨詢 4票
抑郁癥 3票
擅長:兒童青少年心理問題、行為問題、學習問題的心理治療; 婚戀問題、家庭問題、親子關系的心理咨詢與治療; 抑郁、焦慮、強迫、恐怖、失眠的心理治療和藥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