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玉濤主任醫(yī)師 唐山市精神衛(wèi)生中心 精神科 神經(jīng)性厭食在進食障礙中絕對是一個頑固而可怕的癥狀,目前還沒有任何專門治療藥物,但可以從其他類型藥物中進行選擇來對癥治療。普瑞巴林就是這樣一種藥物,作為一種治療神經(jīng)病理性疼痛藥物主要作用α2-δ亞基,減少ca內流,降低細胞興奮性而抑制疼痛傳遞,同時它還有一個特殊作用,用藥后導致體重增加,與普瑞巴林抑制下丘腦外側的多巴胺功能從而增加患者食欲有關,導致患者體重增加,類似有研究托吡酯治療厭食癥道理。沒有特效藥那就慢慢找,總有一款適合你,我對那些“行為治療”“認知治療”沒啥信心,除了漫長、無休止地、“合理地”從病人身上搜刮money外,看不到啥實際意義。2024年10月04日
168
0
0
-
梁日明副主任醫(yī)師 佛山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對于需要減肥的人群來說,間歇性能量限制膳食是一種比較理想的飲食模式。所謂間歇性能量限制膳食,是遵循一定規(guī)律,在規(guī)定時期內禁食或給予有限能量攝入的飲食模式。通常,在間歇性能量限制的禁食期的能量供給多為正常需求的0~25%。主要方式有隔日禁食法(每24小時輪流禁食),4∶3法(每周3次,24小時禁食)或5∶2法(每周非連續(xù)2天禁食,又名“5+2輕斷食”)等。目前,國際上比較公認的是“5+2輕斷食”,指在每周非連續(xù)的2天中每日能量攝入量約為總能量的25%(成年男性和女性分別為600千卡和500千卡),其余5天相對正常進食,以達到減重目的。與常規(guī)飲食相比,間歇性能量限制模式不僅適用于健康人群減重,還可減輕胰島素抵抗水平,提高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脂肪代謝。這對糖尿病的超重或肥胖患者也是相對安全的,但同時需關注降糖藥物的調整??傊?,間歇性能量限制模式對減重和改善代謝性疾病具有雙重效果。5+2輕斷食是按照一定規(guī)律在規(guī)定時期內禁食或給予有限能量攝入的飲食模式。屬于間歇性能量限制飲食法的一種。1周內5天正常進食,其他不連續(xù)的2天攝取平日膳食1/4的能量,比如每周一、周四輕斷食,其他時間正常吃,一般斷食日攝入熱量男性600kcal,女性500kcal。輕斷食日優(yōu)先選擇低升糖指數(shù)(低GI)的食物(蔬菜、燕麥、堅果、豆類、水果等),以及高蛋白(蛋類、豆類等)和高膳食纖維(粗糧雜糧、蔬菜等)的食物,以增強飽腹感,減少熱量的總攝入。建議男性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600kcal,女性不超過500kcal。一天中可正常三餐飲食,也可以選擇只吃一頓。食物的熱量可通過網(wǎng)絡、微信小程序等途徑查詢,也可以考慮使用代餐固體飲料的方案。在非斷食日,建議每天攝入熱量不超過2000kcal,不是說可以隨便吃,更不要補償性地暴飲暴食。應限制高熱量、高脂肪、高糖食品的攝入,垃圾食品,暴食碳水,啤酒烤肉,這些都是不可以的。1.優(yōu)選營養(yǎng)密度高、飽腹感強的食物,例如粗糧、奶類、肉類、豆類2.用低卡食物做加餐,來調節(jié)饑餓感,例如黃瓜、番茄3.兩餐間喝適量的黑咖啡可以幫助抑制食欲4.多喝水,或者茶飲料、檸檬水等都可以5.輕斷食當天不要運動6.早點睡覺,越晚睡覺越容易想吃東西5+2輕斷食”方案操作簡單、方便,一周就2天,一般人都可以做到,依從性較好。但輕斷食模式對于一些特殊人群來說是不適用的,包括孕婦、哺乳期、備孕期、有經(jīng)期失調史婦女、糖尿病患者、有低血壓史、未成年人、65周歲以上老年人、體重過輕者、有進食障礙者(如暴食癥、厭食癥)和胃腸道疾病患者2022年10月21日
1852
1
0
-
黃建軍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安定醫(yī)院 臨床心理中心 神經(jīng)性厭食癥的治療包括營養(yǎng)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以及個體的心理成長。1. 首先給予營養(yǎng)支持,保證生命所需營養(yǎng),定時定量監(jiān)督進食。在這個過程中,爭取患者對治療的配合,雖然有時顯得很艱難。2. 藥物治療:藥物可以緩解伴隨的抑郁、煩躁等情緒問題、減少沖動行為以及帶有偏執(zhí)性質的體型感知障礙。3. 心理治療對患者的幫助非常重要,多數(shù)患者內心痛苦、空虛。所有注意力都在體重體型上,他們的癥狀通常是心理痛苦的防御方式,帶有繼發(fā)性獲益的功能,無意識地回避了令他們更加痛苦的困難。有的是在人際關系中缺少朋友、尤其是親密關系里沒有信心;有的是在學業(yè)上壓力過大;有的是對自己全面否定;有的是內心缺乏安全感,卻極力想控制別人,又很難;有的是父母關系不穩(wěn)定,吵架或者離異等諸多心理、家庭和社會因素,都會誘發(fā)或影響著進食障礙的發(fā)生發(fā)展和預后,心理咨詢與治療可以聚焦這些心理因素開展工作。4.自我成長:他們容易忽略自己的心理問題,而寧可把它歸因于自己的軀體原因。他們誤以為只要身體苗條了,就有信心了,實則是一種認知偏差。需要患者對心理現(xiàn)象保持好奇與探索,找到影響自己心情的最根本原因,從而面對和解決,為此方可逐漸走出厭食癥帶來的煩惱。2020年03月05日
3491
1
2
-
黃建軍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安定醫(yī)院 臨床心理中心 神經(jīng)性厭食癥的治療,包括營養(yǎng)支持治療藥物治療心理治療和個人的心智成長四個方面。 這些患者在就診的時候往往處于一種明顯的營養(yǎng)不良的狀態(tài)當中,所以當務之急是保障他們的進食增加他們的營養(yǎng)在一個較短的時間之內改善營養(yǎng)不良的狀態(tài),第二個方面是藥物治療藥物可以幫助緩解他們的焦慮,抑郁,煩躁易怒的情緒以及減少沖動行為松動那種太擔憂。 偏執(zhí)特點的,總覺得自己發(fā)胖的。 這樣的一種感知覺和觀念。 治療的第三個方面就是心理的干預。 這些患者他們的內心痛苦壓抑,空虛,把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體型,體重上。 在心理學上,這是一種帶有功能性的癥狀。 他們實際上回避了現(xiàn)實當中獲得內心里邊的其他的痛苦。 比如說在人際關系當中缺少朋友,尤其是親密的關系當中,他們沒有安全感,總擔心被拋棄被忽略。 或者在學業(yè)上壓力非常大和同齡的人比起來非常的自卑。 或者壓力來自于家庭。 父母之間的關系不融洽,吵架或者離異。 有的患者從事著演員或者模特的這樣的工作,對于以瘦為美,這樣的觀念非常的興奮。 等等,所有這些心理的社會的以及家庭的因素都有可能成為厭食癥的這種誘發(fā)因素,在接下來的2020年03月03日
971
0
2
相關科普號

王麒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麒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同濟醫(yī)院
神經(jīng)外科
62粉絲2.3萬閱讀

曾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
曾海燕 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大學總醫(yī)院
臨床心理科
1641粉絲1.4萬閱讀

黃建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建軍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定醫(yī)院
臨床心理中心
1231粉絲26.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