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膿腫是指腎實質因炎癥化膿破壞而形成的膿性包囊,多由血源性感染所致。常表現為發(fā)熱、寒戰(zhàn)、腹痛或腰痛等。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注意事項
- 8預后
發(fā)病原因
基本病因
致病菌主要為革蘭陰性菌,多經血行播散,部分經尿路上行感染。
危險因素
相關腎臟疾?。狠斈蚬芑蚰I結石、輸尿管畸形或狹窄梗阻、腎盂腎炎、腎結核。
癥狀表現
典型癥狀
- 突然發(fā)生發(fā)熱、寒戰(zhàn),體溫可上升至 39℃ 以上。
- 伴腹痛或腰痛、惡心、嘔吐等表現,可有體重減輕。隨后出現全身癥狀。
其他癥狀
除了上述表現,本病還可能會出現下列癥狀:
- 尿路上行感染,起病時即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癥狀。
并發(fā)癥
本病的常見并發(fā)癥有腎周圍膿腫、尿源性敗血癥等。
如何預防
腎膿腫的預防重在針對上尿路結石梗阻、感染等病因的預防和治療,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針對上尿路結石梗阻,可采取體外沖擊波碎石、輸尿管鏡取石等方法去除結石,以解除梗阻。
- 遵醫(yī)囑使用抗生素等藥物,做好感染預防。
- 輸尿管畸形或狹窄者應定期體檢,以期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本病。
檢查
本病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病史綜合實驗室檢查、膀胱鏡、X 線檢查、超聲、CT 等檢查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 血常規(guī)檢查:可判斷是否存在感染。
- 尿液常規(guī)檢查:可判斷尿路感染及腎臟功能是否正常。
- 膀胱鏡檢查:可觀察患側輸尿管口有沒有膿液或膿尿流出。
- X 線檢查:可發(fā)現腎臟及尿路可疑病變,有時可發(fā)現上尿路結石。
- 超聲檢查:可發(fā)現上尿路結石等,用于初步判斷疾病類型。
- CT:主要用于確診腎膿腫及其嚴重程度。
治療方式
腎膿腫需要臥床休息,多飲水,并對癥治療,病情嚴重者需要進行腎切除術。
藥物治療
- 抗菌藥:作用是抗感染,常用抗菌藥包括喹諾酮類藥物、青霉素類藥物及二代頭孢菌素等。
- 堿性藥物:作用是緩解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癥狀。常用藥物包括碳酸氫鈉、枸櫞酸鉀。
- 鈣離子通道拮抗劑:作用是解除膀胱痙攣和緩解刺激癥狀,如維拉帕米。
手術治療
腎膿腫的治療主要可分為 Ⅰ 期手術治療和 Ⅱ 手術期治療,Ⅰ 期手術治療的作用主要為切除無法恢復正常功能的患側腎臟,Ⅱ 期手術治療的作用為解除上尿路梗阻,治療原發(fā)病,如腎結石、輸卵管結石等。
- Ⅰ 期手術治療:如腹腔鏡或開放腎切除術。
- Ⅱ 期手術治療:主要有腹腔鏡或開放腎、腎盂、輸尿管切開取石,經皮腎碎石,輸尿管鏡碎石,體外碎石等。
注意事項
- 術后護理注意事項:術后應注意多喝水。部分出院時會留有輸尿管支架(用于預防輸尿管狹窄),應注意不能憋尿,排尿時不要刻意用力,以免尿液返流引起感染。
- 定期復查:應遵醫(yī)囑到醫(yī)院進行復查,一般 3 個月或半年復查 1 次,主要復查腎功能、超聲等項目。
- 飲水:治療期間應臥床休息,多飲水,維持每日尿量達 1.5 升以上,有利于炎癥產物排出。
- 飲食:吃易消化、富含熱量和維生素的食物,適當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暢,防止腹內壓升高。
- 心態(tài)調整:消除恐懼和緊張心理,保持樂觀情緒,增強抗病決心。
預后
- 腎膿腫如未得到及時治療,膿液可穿透腎包膜形成腎周圍膿腫,還會導致菌血癥、敗血癥,嚴重者可發(fā)生脾膿腫,膿腎自發(fā)破裂引起急性腹膜炎等嚴重并發(fā)癥。
- 經過正規(guī)治療后,大部分患者可以治愈。但需注意腎結石容易復發(fā),患者治療腎結石后需定期隨訪,以防結石再次形成造成尿路梗阻,進而導致腎膿腫。
腎膿腫相關科普號

劉啟明醫(yī)生的科普號
劉啟明 主任醫(yī)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泌尿外科
327粉絲1.7萬閱讀

黃真醫(yī)生的科普號
黃真 副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yī)院
泌尿外科
346粉絲1.5萬閱讀

唐旭醫(yī)生的科普號
唐旭 副主任醫(yī)師
北京大學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281粉絲275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注意事項
- 8 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