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血性休克

(又稱:出血性休克)

就診科室: 急診科 

+收藏
精選內容 介紹 推薦專家 推薦醫(yī)院 相關問診
目錄
  • 1介紹
  • 2發(fā)病原因
  • 3癥狀表現
  • 4如何預防
  • 5檢查
  • 6治療方式
  • 7營養(yǎng)與飲食
  • 8注意事項
  • 9預后

介紹

失血性休克屬于低血容量性休克,它是指短時期內大量失血引起的急性循環(huán)系統(tǒng)功能障礙。

失血性休克是急診科常見疾病,經常見于消化道潰瘍、出血,或者肝硬化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另外,外傷以及產科疾病,都可以引起大出血,出現失血性休克。

發(fā)病原因

基本病因

失血性休克是常見急性病癥,任何可引發(fā)短時間內大量出血的病因均可導致該病癥的發(fā)生。

  • 內科出血:如消化道潰瘍出血、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破裂出血、脾破裂、動脈瘤破裂、支氣管破裂肺出血等。
  • 外科出血:如骨折、車禍、各種外傷或手術引起的大出血。
  • 婦產科出血:如異位妊娠破裂、產后大出血等。

高危人群

下述人群更容易患失血性休克,需加以注意:

  • 嚴重創(chuàng)傷,已出現肢體骨折,或胸腹部等明顯臟器損傷的患者
  • 肝硬化患者
  • 消化道潰瘍的患者
  • 腹主動脈瘤患者
  • 宮外孕等婦產科疾病患者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如果碰到急性失血性休克該怎么辦?

王世民 主治醫(yī)師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綜合內科

癥狀表現

失血性休克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臨床表現,輕者可表現為頭暈,冷汗,乏力,面色蒼白;重者可引起意識不清,呼吸窘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典型癥狀

失血性休克可分為休克代償期、休克失代償期:

  • 休克代償期:由于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影響腦部血供,可出現精神緊張、興奮或煩躁不安;皮膚黏膜血供減少,出現皮膚黏膜蒼白、四肢濕冷;心臟血供減少,出現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腎臟血供減少,出現尿量減少。
  • 休克失代償期:腦部缺血缺氧,可出現神志淡漠、反應遲鈍、意識模糊、昏迷。
  • 如病情已發(fā)展至彌散性血管內凝血階段,皮膚黏膜可出現瘀斑或出現消化道出血。如果并發(fā)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可出現進行性呼吸困難、脈速、煩躁,一般吸氧不能改善呼吸異常狀態(tài)。

并發(fā)癥

本病的常見并發(fā)癥有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腎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血壓突然下降有什么危險

王俊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心內科

如何預防

雖然失血性休克無法完全避免,但日常注意能極大降低疾病發(fā)生的幾率。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避免劇烈運動,尤其在有可能導致創(chuàng)傷的機械或環(huán)境中。
  • 步行時走人行道,避免機動車輛引起的創(chuàng)傷。
  • 駕駛車輛時要遵章行駛,注意控制車速,避免因高速引起的創(chuàng)傷事故。
  • 定期體檢,從早進行預防,防治消化性潰瘍等出血性疾病的發(fā)生。
  • 存在肝炎、肝硬化等基礎疾病時,忌食生、冷、硬等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曲張的靜脈破裂大出血。
  • 注意清淡飲食,作息規(guī)律,適當鍛煉,預防大血管硬化等基礎疾病。

檢查

本病主要依靠臨床表現、病史,圍繞有效循環(huán)血量減少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體征進行診斷,具體檢查方法如下:

  • 生命體征:測體溫、心率、脈搏、呼吸、血壓等,對診斷有決定性意義,可作為判斷休克嚴重程度的參考,也貫穿失血性休克治療的始終。
  • 病史:有嚴重創(chuàng)傷、大血管疾病、消化道出血病史(如大量嘔血、解黑便、血便)等。
  • 神志狀態(tài):反映腦部血液灌注的情況。
  • 尿量:反映腎臟功能狀況及機體失血狀況糾正情況。
  • 皮膚:反映外周組織的灌注狀況。
  • 血流動力學監(jiān)測:如心臟超聲等,可動態(tài)評估機體血流動力學狀況。
  • 實驗室檢查:如血常規(guī)可了解貧血的程度、動脈血氣分析(觀察貧血的程度、有無電解質紊亂、有無酸堿平衡失調)、凝血功能、生化指標等,了解內環(huán)境狀況。
  • 影像學檢查,如計算機斷層顯像 (CT) 等,了解臟器原發(fā)病變狀況。

治療方式

本病的治療原則是糾正休克的同時尋找原發(fā)病因,積極進行手術等治療和干預。

緊急處理

  • 患者保持平臥,或上半身抬高 20 度 ~ 30 度,下肢抬高 15 度 ~ 20 度,此體位有助于增加回心血量,以及改善腦供血不足。
  • 如果骨盆受到較嚴重的鈍性損傷,懷疑存在活動性出血時,不可隨意搬動傷員,務必使傷員平臥在硬板床上,有條件時可使用特制的骨盆外固定帶。
  • 對于體表或表淺出血患者,可簡單用敷料壓迫法控制外部出血。開放性四肢損傷存在危及生命的大出血,在外科手術前可使用止血帶,止血帶不可直接綁在肢體上,要在上止血帶的部位墊上一層敷料,并且每隔 30 ~ 60 分鐘松一次止血帶,以防止患肢缺血壞死。
  • 陪護在乘坐交通工具送休克病人前往醫(yī)院的途中,應保證患者頭部與前進方向相反,以防止加速作用下腦部失血更甚。

藥物治療

  • 補充血容量,快速滴注平衡鹽溶液、人工膠體液。
  • 為糾正酸中毒,可使用碳酸氫鈉注射液。
  • 可根據失血情況,考慮輸血。
  • 可以靜脈使用氨甲環(huán)酸針劑。

手術治療

  • 救治嚴重創(chuàng)傷患者,尤其是出現“致死三聯征”(低體溫、酸中毒和凝血功能障礙)、不能耐受長時間手術時,根據主刀醫(yī)師水平,可采用快捷、簡單的損傷控制性手術操作,以及時控制傷情,阻止進一步惡化,使患者獲得復蘇時間,有機會再進行完整、合理的再次或分期手術。
  • 對血流力學穩(wěn)定,且不存在上述情況的患者,可實施確定性手術。
相關文章 查看更多

如果碰到急性失血性休克該怎么辦?

王世民 主治醫(yī)師 聊城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綜合內科

營養(yǎng)與飲食

  • 多食用富含微量元素的食物,如蛋類、動物肝臟、富含維生素 C 的水果蔬菜等。
  • 避免食用抑制鐵吸收的食物,如濃茶、咖啡、桃仁、杏仁等。
  • 如有門靜脈高壓引起的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病史,需注意飲食,不進食生、冷、堅硬刺激性食物,避免引起病變部位血管破裂出血。

注意事項

  • 如存在消化性潰瘍病史,需注意遵醫(yī)囑系統(tǒng)治療,并定期復診。
  • 如有大血管硬化病史,需注意保持情緒平穩(wěn),控制血壓、不做劇烈運動,不進行高強度工作,避免大血管突發(fā)破裂引起失血性休克。

預后

失血性休克如果沒有得到及時處理施救,患者會因多臟器功能衰竭而死亡。如果得到及時施救,救治成功率將大大提高,傷殘率和病死率明顯降低。

失血性休克相關科普號

王俊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俊 副主任醫(yī)師

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南部)

心內科

1537粉絲119.5萬閱讀

付兆臣醫(yī)生的科普號

付兆臣 副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口腔頜面外科

95粉絲11.8萬閱讀

江榮才醫(yī)生的科普號

江榮才 主任醫(yī)師

首都醫(yī)科大學宣武醫(yī)院

神經外科

555粉絲17.1萬閱讀

  • 1 介紹
  • 2 發(fā)病原因
  • 3 癥狀表現
  • 4 如何預防
  • 5 檢查
  • 6 治療方式
  • 7 營養(yǎng)與飲食
  • 8 注意事項
  • 9 預后
人人狠狠综合久久亚洲,日本乱中文字幕系列在线观看,午夜欧美成人福利片,一区二区性爱视频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