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燕副主任醫(yī)師 同濟大學附屬東方醫(yī)院膠州醫(yī)院 兒科 發(fā)熱是兒童最常見癥狀,也是兒科門診特別是急診最常見的主訴,經常有家長問“大夫,我們孩子吃了小兒柴桂退熱顆粒,為啥體溫不降呢?”,“我們家孩子體溫不到37℃算發(fā)燒嗎?”,“我們家孩子發(fā)燒,吃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可以嗎?”,“我們家孩子發(fā)熱間隔不到4小時就又燒起來啦怎么辦?”針對家長的這些疑惑,我今天給大家科普一下到底該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兒童發(fā)熱。什么是發(fā)熱?發(fā)熱是指機體在致熱原作用下或各種原因引起體溫調節(jié)中樞的功能障礙時,體溫升高超出正常范圍,即體溫升高超出一天中正常體溫波動的上限。臨床工作中通常采用肛溫≥38℃或腋溫≥37.5℃定義為發(fā)熱。體溫的異常應視為疾病的一種表現。發(fā)熱分類?臨床上按照體溫高低將發(fā)熱分為4類。以腋溫為準,37.5~38.0℃為低熱,38.1~38.9℃為中度發(fā)熱,39.0~40.9℃為高熱,≥41.0℃為超高熱。發(fā)熱病因?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寄生蟲感染、真菌感染、肺炎支原體感染等,其中以病毒和細菌感染最為常見。風濕免疫性疾病、腫瘤及腫瘤性疾病、甲亢、魚鱗病、無汗性外胚層發(fā)育不良、疫苗接種不良反應、脫水熱、暑熱癥等也可以引起發(fā)熱發(fā)熱對機體的影響?發(fā)熱可影響機體的物質代謝、生理功能及防御功能。體溫每升高1.0℃,基礎代謝率提高13%。在發(fā)熱狀態(tài)下,糖、脂肪、蛋白質和各種維生素的消耗均增加,如果長期發(fā)熱同時沒有補充相應的營養(yǎng),患兒就會消耗自身的物質,出現體質量下降和消瘦。此外,高熱期皮膚和呼吸道水分蒸發(fā)的增加及退熱期大量出汗導致水分的大量丟失,嚴重者可引起脫水及電解質平衡紊亂,甚至危及生命。發(fā)熱可使中樞神經系統興奮性增高,特別是高熱時,患兒可出現煩躁、譫妄、幻覺等。由于兒童神經系統尚未發(fā)育成熟,嬰幼兒期發(fā)熱較其他時期容易出現熱性驚厥。有些高熱患兒也可出現淡漠、嗜睡等神經系統受抑制的表現。發(fā)熱時心率加快,體溫每上升1.0℃,心率約增加18次/min。發(fā)熱還會使呼吸加快加深,經呼吸道的不顯性失水增多。發(fā)熱時消化液的分泌減少,各種消化酶活性下降,因而產生食欲減退、口腔黏膜干燥、腹脹、便秘等表現。發(fā)熱對機體防御功能的影響利弊并存。中等程度的發(fā)熱可增強某些免疫細胞的功能,提高宿主對病原體或腫瘤的防御能力,但持續(xù)高熱可引發(fā)細胞變性壞死,甚至發(fā)熱相關的細胞因子風暴,危及生命。發(fā)熱管理的目標包括(1)退熱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減輕發(fā)熱所致的不適,即改善舒適度,而非單純恢復正常體溫;(2)特殊情況下,為保護臟器功能,應積極降溫;(3)查找并治療引起發(fā)熱的原因。目前研究顯示不應將恢復正常體溫作為退熱治療的主要目標。發(fā)熱是一種生理機制,對抗感染和病情恢復有益。目前證據顯示,發(fā)熱本身不會導致病情惡化或神經系統損害,降溫治療不能降低發(fā)熱性疾病的病死率,使用退熱藥的主要益處是改善患兒的舒適度,從而改善整體臨床狀況。因此,退熱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改善兒童的舒適度,而不是僅關注體溫是否降至正常。發(fā)熱的處理藥物退熱:2月齡以上兒童體溫≥38.2℃伴明顯不適時,可采用退熱劑;高熱時推薦應用對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薦安乃近、乙酰水楊酸、保泰松、羥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賴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藥物作為退熱藥應用于兒童改善舒適度的護理措施?不推薦物理降溫用于退熱,如乙醇擦身、冰水灌腸等方法,往往會明顯增加患兒不適感(寒戰(zhàn)、起雞皮疙瘩、哭鬧)。同時過度或大面積使用物理方法冷卻身體,反而會導致機體通過加強產熱(寒戰(zhàn))和進一步減少散熱(皮膚毛細血管收縮,立毛肌收縮出現皮膚雞皮疙瘩)來克服物理降溫的作用。對發(fā)熱兒童進行恰當的護理可改善患兒的舒適度,如溫水外敷兒童額頭、溫水浴、減少穿著的衣物、退熱貼、退熱毯、風扇和降低室內溫度等,這些方法均可通過傳導、對流及蒸發(fā)作用帶走身體的熱量,使發(fā)熱兒童感到舒適。不推薦對乙酰氨基酚與布洛芬聯合或交替使用對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均屬于抑制下丘腦體溫調節(jié)中樞而起到退熱的效果,兩藥聯合使用增加了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因此,不推薦兩藥聯合或交替用于退熱治療。不推薦解熱鎮(zhèn)痛藥與含有解熱鎮(zhèn)痛藥的復方感冒藥合用單一成分的解熱鎮(zhèn)痛藥與含有相同藥物成分的復方感冒藥(如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小兒烷胺顆粒等)聯合使用,有重復用藥,甚至藥物過量中毒的風險,因此這兩類藥物應避免聯用。2月齡以下的嬰兒、新生兒禁用解熱鎮(zhèn)痛藥退熱藥無效時的處理原則退熱藥物使用后多在30~60min體溫開始下降,部分患兒如仍高熱不退,亦不宜短期內重復使用退熱藥物,一般應間隔4h以上;期間應重點關注病因的查找與治療,輔以恰當的物理降溫措施。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可以用來退熱嗎?不能,小兒柴桂退熱顆粒屬于風寒感冒藥,并非退熱藥。2024年02月20日
315
0
1
-
黃麗素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 感染病科 氣溫驟升驟降,每年秋冬季節(jié)兒童發(fā)熱就進入高峰期。?“發(fā)熱門診單日就診量已經超過2100,持續(xù)處于高位,深夜人也還很多,有時候家長半夜帶著孩子過來也還需要排隊。同時,醫(yī)院的門診總量近期又持續(xù)處于一萬以上,呼吸、消化等相關疾病高發(fā)。”浙大兒院門急診中心主任汪天林表示,就診數據居高不下,表明浙大兒院從十月底以來已進入新一輪就診高峰。?他同時提醒:在就診高峰之中,家長帶著孩子排隊看病很不容易,醫(yī)護人員面臨的壓力也較大。家長帶孩子來醫(yī)院前,建議提前預約掛號,按時就診。?對于近期媒體報道的有家長帶著孩子一天跑三趟醫(yī)院一事,汪天林表示:孩子高燒家長免不了著急,但孩子康復都有個過程,也不可操之過急。當然,如果病情變化,也不可掉以輕心,可以對近期的高發(fā)病以及相關知識加強了解。門診部副主任祝國紅表示,10月下旬開始隨著秋冬季節(jié)的到來,更利于病菌的保存和傳播。從門診醫(yī)生接診的臨床感受來看,目前前來就診的患兒主要還是以往常見的呼吸道感染及部分消化道感染,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氣管炎、急性支氣管肺炎、急性胃腸炎等為多見。?對于有家長擔心的“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病毒”,祝國紅表示,以往這個季節(jié)也都是兒童發(fā)熱就診高峰期,并且臨床中碰到的主要也是常見病毒、細菌的感染,家長無需過度憂慮?!案腥静≡容^多見的是鼻病毒、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副流感病毒、流感病毒、偏肺病毒、輪狀病毒以及諾如病毒等常見病毒,同時還有支原體和細菌,并沒有數據表示某類特殊病原增多?!弊t說。一旦感染,多久能好??“因為除了流感,絕大部分的病毒感染是沒有特效藥的,輕癥患者一般5-7天可以自行痊愈,咳嗽的癥狀可能會持續(xù)稍久一些。嬰幼兒及兒童的身體機能發(fā)育尚不完全,兒科醫(yī)生通常會本著少用藥的原則進行治療?!睂τ诤芏嗉议L關注的“醫(yī)院只給配了藥,但不讓掛水,要不要緊”,浙大兒院感染科主任黃麗素說,其實對于自愈性疾病來說,采取正確的家庭護理,耐心等待孩子自己恢復就可以了,服用藥物、掛鹽水除了讓家長得到心理安慰之外,對孩子的疾病恢復并沒有特別積極的意義。有些家長擔心:孩子高燒不退,會不會“燒壞腦子”??對此,黃麗素解釋說,體溫高意味著炎癥反應程度比較高。發(fā)熱是不會把腦子燒壞的,需要擔心“燒壞腦子”的情況分兩種——?一種是感染的病原或者毒素直接進顱內,從而導致腦損害伴有全身發(fā)熱;?另外一種是高熱驚厥的個體體質。所以發(fā)熱的時候,“舒適度”極其重要,精神好能吃能玩的一般問題不大。?那么,孩子發(fā)熱、咳嗽,家長到底該怎么辦??“一般來說,如果孩子精神狀態(tài)尚可、食欲沒有影響、玩耍如常,這種情況下的發(fā)燒,我們建議家長以居家護理為主,保持密切觀察即可。學齡期兒童,如果超過2天還沒有好轉跡象,再到醫(yī)院就診?!辈贿^,黃麗素也提醒,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況,必須馬上去醫(yī)院:有小便量和眼淚減少等明顯脫水表現;持續(xù)高熱,體溫超過39度以上,3月以內嬰兒體溫38度以上;6個月以下嬰兒,早產兒或有慢性疾病的嬰兒(如營養(yǎng)不良、先天性心臟?。╊l繁嘔吐、腹瀉,無法進食;大便出血;除表現出患腹瀉的癥狀外,還出現昏迷、驚厥等其他臟器癥狀。此外,如果孩子咳嗽時帶有嘶嘶聲,呼吸困難,或是發(fā)熱的同時伴有腹痛、嘔吐等癥狀,也要及時就醫(yī)。為了進一步做好服務工作,浙大兒院門診部已經在發(fā)熱門診增加人員安排。即便如此,家長患兒仍免不了排隊等待,發(fā)熱門診醫(yī)生護士也面臨壓力。其實,有一項服務,不用頻繁帶著孩子跑醫(yī)院,也能咨詢浙大兒院專家:上互聯網醫(yī)院。如何進入互聯網醫(yī)院?以下三種方法都可以:微信公眾號搜索“浙大兒院”或“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在菜單欄找到互聯網醫(yī)院;微信小程序直接搜索“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兒童醫(yī)院”,在主頁面找到互聯網醫(yī)院;下載“浙大兒院”APP,在主頁面找到互聯網醫(yī)院。文章綜合都市快報報道采集:林琳、木玉等編輯:木玉排版:葉子審核:汪天林主任醫(yī)師祝國紅主任醫(yī)師黃麗素副主任醫(yī)師(部分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2024年02月05日
134
0
0
-
趙成龍副主任藥師 河南省人民醫(yī)院 藥劑科 對于兒童感冒,注意以下用藥建議:1.?盡量不要吃復方感冒藥,尤其是兩歲以下。兩歲以上服用的話,看下說明書中的成份,且僅限一種。2.可疑或確診甲流乙流,盡早足量足療程服用奧司他韋或瑪巴洛沙韋。3.奧司他韋和常用退熱藥都有胃腸道反應,建議餐中或餐后服用。奧司他韋可以用果泥或牛奶送服。退熱藥栓劑可減輕胃部刺激。4.不建議一發(fā)燒就去醫(yī)院檢查,即使化驗甲乙流,支原體等陰性,也不能完全排除。5.家長不要急著一針退燒,感冒需要一個過程,多喝水,多休息,減少進展為心肌炎可能。6.每年注射流感疫苗,即使再中招,也能減輕癥狀。7.繁重的學習之余,帶著孩子鍛煉身體。?2024年01月27日
271
0
0
-
沐宇主管藥師 徐州市婦幼保健院 藥劑科 甲型流感來勢洶洶,多地已經進入高發(fā)期,大家紛紛搶購“神藥”奧司他韋,大家都知道感染了甲流可以口服奧司他韋抗病毒治療,但是奧司他韋如何使用有著諸多講究,今天來一次性講清楚奧司他韋究竟該怎么使用。什么情況使用奧司他韋?答:奧司他韋用于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感染的預防和治療,不用于普通感冒的預防和治療。什么時候開始吃?答:感染的48小時內越早服用越好。說明書建議,在流感癥狀開始的第1天或第2天(理想狀態(tài)為36小時)就應開始治療。《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20年版)》指出:發(fā)病48小時以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縮短住院時間。當然,可能患者買到藥品時已經超過48小時了,這時如果仍然有甲流的癥狀應服用;這時如果已經不發(fā)熱、甲流癥狀基本消失,則不是必須服用;如病情嚴重、或是住院患兒、或有發(fā)生并發(fā)癥的高危因素,即使是癥狀超過了48小時仍可從奧司他韋中獲益。用于預防時,在與流感患者密切接觸后的48小時內啟用。用量怎么確定?答:成人每次口服75mg。1歲以上兒童根據體重確定用量?!?5kg,每次30mg,每日2次>15-23kg,每次45mg,每日2次>23-40kg,每次60mg,每日2次>40kg,每次75mg,每日2次1歲以下嬰幼兒可以用嗎?答:可以,需謹慎。目前,說明書上的推薦人群是成人和1歲及1歲以上兒童,然而早在2012年,美國FDA就已經特批可以用于2周以上的嬰兒。目前奧司他韋在2周~1歲的嬰幼兒人群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基于臨床試驗,目前推薦的的口服劑量是3mg/kg,每日2次,連服5天。但由于小月齡孩子表達能力有限,在癥狀判斷上有難度,因此,對于小月齡孩子口服奧司他韋前家長需咨詢醫(yī)師或藥師。妊娠期能用嗎?答:能用。妊娠期婦女也是發(fā)生流感的高危人群,奧司他韋的FDA妊娠分級為C級,上市前的動物生殖實驗中,并未發(fā)現奧司他韋的致畸性,上市后的觀察性研究和數據顯示,奧司他韋對妊娠、胚胎、產后發(fā)育沒有直接或間接的不良影響。妊娠期流感患者,可以安全使用奧司他韋,并應及早使用。哺乳期能用嗎?答:能用。奧司他韋及其代謝產物可以分泌于乳汁中,但濃度非常低。如果寶媽正在服用奧司他韋(每次75mg,一天2次),正常進行哺乳,則嬰兒每日接受奧司他韋最大量約0.012mg/kg,是嬰兒正常用藥量的0.5%左右,這個比例非常低,可以基本忽略。安全起見,為將嬰兒從乳汁中攝入的藥物量降到最低,哺乳時間可錯開奧司他韋乳汁濃度高峰時間段,在服藥后5個小時后再哺乳。同時注意,寶媽在哺乳時極易經過呼吸道將流感病毒傳遞給嬰兒,建議嚴格佩戴口罩或將乳汁吸出再由家人喂養(yǎng)。需要服藥幾天?答:治療用藥連服5天。流感病毒進入人體細胞內不斷復制出更多的病毒,釋放出來再感染其他細胞,奧司他韋則會限制流感病毒從細胞中釋放出來,由人體的巨噬細胞等免疫細胞吞噬受感染的細胞,達到限制病毒復制、減少流感病毒在人體細胞擴散的作用。用藥5天后體內的病毒基本清除干凈,如果用不滿5天,不能完全限制病毒的復制和擴散,比如用藥2天停藥,病毒沒有完全清除,可能再次出現發(fā)燒、肌肉酸痛等甲流感染癥狀。奧司他韋用于與流感患者密切接觸后的流感預防時需要連服至少7天,但僅在用藥期間發(fā)揮流感預防作用。預防性使用需要注意什么?答:有年齡和預防指征。13歲及以上的青少年和成人可使用奧司他韋預防。且同時滿足兩個條件:(1)屬于高危人群且沒有接種過流感疫苗或存在免疫異常、對疫苗無反應、或疫苗接種不到2周;(2)接觸過疑似/確診流感的人,或近期去過公開疫情場所。注:高危人群包括:孕婦、65歲以上老人、BMI大于30的人群、有慢性基礎疾病者。孕婦有癥狀,但流感病毒檢測結果陰性,需要治療嗎?答:建議治療。流感病毒檢測結果陰性并不能排除感染,檢測靈敏度不足,或在發(fā)病后>4日采集樣本時,可能出現假陰性結果。流行病接觸史和癥狀非常關鍵,尤其是孕婦這一特殊人群,在流感流行季節(jié),出現流感樣癥狀,排除其他病因后,應盡早開始抗流感病毒治療,不必等待病毒檢測結果。漏服藥物(錯過服藥時間點)需要補服嗎?答:分情況。如果距離下一劑的使用時間間隔大于2小時需要補服,下一次服藥時間正常;如果間隔小于2小時,則本次不需要服藥,下一次服藥時間正常,也不要在下一次服藥時服用2倍的劑量,在療程最后也不需要多補一次。提前停藥再次感染流感如何用藥?答:奧司他韋重新服用5天。比如服藥2天后停藥了,在第4天再次發(fā)燒、肌肉酸痛,診斷為流感感染,仍然可以服用奧司他韋,本次用藥療程重新計算,連續(xù)服用5天。奧司他韋有什么副作用嗎?答:一些患者會出現嘔吐、腹瀉、腹痛、惡心等副作用,大多可自行緩解。奧司他韋可以和退燒藥同服嗎?答:按需使用。奧司他韋只針對流感病毒發(fā)揮作用的,如果體溫升高超過38.5℃物理降溫無效,可進行退熱治療的,常見的退熱藥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等。?吃了奧司他韋還需要吃抗生素嗎?答:按需使用。如果合并細菌感染,特別是口服奧司他韋數天后體溫仍有反復,建議醫(yī)院就診排查是否合并有細菌感染,如明確有細菌感染可以使用抗生素治療。2024年01月24日
1596
0
4
-
2024年01月22日
882
0
3
-
2024年01月22日
666
0
5
-
2024年01月10日
232
0
0
-
張華清主治醫(yī)師 北京大學深圳醫(yī)院 兒科 流感高熱不退、該如何護理?流感不僅對孩子的健康是一次挑戰(zhàn),對家長的護理意識也是一次考驗。那么如何科學的護理才能加快孩子的恢復呢?以下這些要點是各位家長必須留意的。一、流感主要癥狀是一燒、二痛、三乏力,一燒通常會表現為高熱(39-40℃),這是流感病毒入侵機體后的免疫反應。發(fā)燒是疾病的一種癥狀表現,是身體對致病原的正常反應,有利于疾病的恢復。對于發(fā)燒,寶爸寶媽務必重視,但也不用過度緊張。二、孩子發(fā)熱時,使用退熱藥(布洛芬(美林)與對乙酰氨基酚(泰諾林))的主要目的是緩解孩子的身體不適,改善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和食欲,也可以讓孩子更好地休息。發(fā)熱只是癥狀并不是疾病,換句話說,如果孩子體溫已超過38.5度,但孩子的精神狀態(tài)好,能吃能玩,也可以先不用退熱藥的,可以觀察一下。三、盡快使用抗流感藥物治療,如奧司他韋,最佳用藥時間:感染后48小時內,可以減少并發(fā)癥和重癥的發(fā)生。四、奧司他韋的主要副作用是嘔吐。所以在服用奧司他韋時,盡量要在飯后服用,以有效減少不良反應的發(fā)生。同時要多飲水,清淡易消化飲食。引起嘔吐的副作用會小一些。五、如果在有效服用奧司他韋48小時后仍不能退熱,需要注意可能存在混合感染或有并發(fā)癥存在,需及時復診。提示:本內容僅作參考,不能代替面診(文中所提及藥品,必須在專業(yè)醫(yī)生的指導下使用),如有不適請盡快線下就醫(yī)。2024年01月07日
324
0
0
-
李勇年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陜西 感染內科 所謂“三素”?是指醫(yī)院和診所經常使用的抗生素、激素和維生素,抗生素是治療各種細菌感染的特效藥物;激素是指具有抗炎、抗毒素和免疫抑制作用的腎上腺糖皮質激素;維生素是維持我們人體正常代謝和功能的基本營養(yǎng)物質,如維生素A、維生素B和維生素C等。有的醫(yī)生和病人在治療感冒時,不分青紅皂白,抗生素、激素和維生素一起上,不但沒有減輕病人的病情,還發(fā)生了藥物副作用。其實,大約70%的感冒都是由于各類病毒引起的,根本沒有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的必要,大量隨意使用抗生素不僅加重了病人的經濟負擔,浪費了國家醫(yī)保資金,增加了發(fā)生藥物毒副作用的機會,更為重要的是,可以使細菌產生耐藥,可能導致出現“超級細菌”和將來無藥可用的嚴重局面。激素也是一樣,既具有抗炎和抗毒素作用,又會降低病人的免疫力,使用不當,會增加病人合并其他病原體感染的機會,還會激活和擴散病人潛在的感染病灶以及發(fā)生胃出血等嚴重副作用。維生素盡管為人體正常代謝和功能所必需,但也并非“萬金油”,由于感冒的病程較短,如果病人可以正常進食,注意膳食平衡,食物中所提供的維生素是足夠病人身體需求的,另外,我們的身體也具有維生素儲存功能,?短時間內不補充維生素也不會對人體造成大的傷害。????????2023年12月15日
405
0
0
-
陳春燕副主任藥師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藥學部 一、流感小知識流感是一種由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導致,偶爾由丙型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主要通過打噴嚏、咳嗽、交談等方式直接或間接接觸呼吸道的分泌物或被病毒污染的物體而感染。也有可能通過呼吸過程釋放的小空氣微粒傳播而致病。潛伏期通常為1~4天(平均2天),具有快速和高度的傳播性。二、流感的治療一般非重癥且無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需由臨床醫(yī)生充分評估是否給予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重癥或有重癥流感高危因素的患者,經臨床醫(yī)生判斷,盡早(48小時內)給予抗病毒治療。發(fā)病48小時內進行抗病毒治療可減少并發(fā)癥、降低病死率、縮短病程及住院時間,減輕流感病情嚴重程度,降低住院率。三、流感常用抗病毒藥物目前臨床常見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有:01神經氨酸酶(NA)抑制劑代表藥物有:奧司他韋、帕拉米韋、扎那米韋。兒童可以選擇的抗流感病毒藥物有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瑪巴洛沙韋、帕拉米韋等,具體藥物及用法見下表1。流感病毒的抗病毒治療應盡早開始(癥狀出現后的48h內),早期治療可減少抗病毒藥物的使用和(或)縮短用藥時間,從而降低發(fā)生耐藥的風險。但是在出現流感樣癥狀48h后的治療也有一定臨床獲益。除了上述的藥品,我國目前上市的還有另外2類抗病毒藥物,即細胞血凝素抑制劑阿比多爾、M2抑制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其中,阿比多爾臨床數據研究不足,兒童使用尚無充分的循證證據,且臨床使用較少;金剛烷胺和金剛乙胺對乙型流感病毒無效且對于甲型流感的流行病毒株廣泛耐藥,已不建議使用。兒童流感用藥選擇對于門診確診或疑似非重癥流感兒童(年齡<5歲)的治療,一般會首選口服奧司他韋,若患兒無法口服藥物,可選擇靜脈給予單劑帕拉米韋;若患兒年齡≥5歲,其抗病毒治療的選擇包括口服奧司他韋、吸入性扎那米韋、口服瑪巴洛沙韋和靜脈給予帕拉米韋。具體選用哪種抗病毒方案取決于患者的年齡、經濟狀況、是否可以耐受口服或吸入性藥物、有無藥物使用禁忌癥、病情的復雜性以及患者或家屬的意愿等。需要注意的是,奧司他韋、扎那米韋、瑪巴洛沙韋和帕拉米韋都是處方藥,都應在醫(yī)生指導下使用,不可隨意自行使用,更不能濫用。四、流感的對癥治療流感的對癥治療以緩解癥狀、減輕不適、促進康復為原則,主要包括退熱降溫、緩解咳嗽和鼻塞流涕和補充營養(yǎng)。常用對癥治療藥物的作用、適用人群與注意事項見下表(下表適用于成人)。兒童能選用的藥物:對于發(fā)熱、頭痛、咽炎和(或)肌痛引起的流感相關不適,治療可采用對乙酰氨基酚(大于3個月的兒童)或布洛芬(大于6個月的兒童)。在使用退熱藥和鎮(zhèn)痛藥時,不建議同時使用復方感冒藥,以避免使用多種含有相同成分(如對乙酰氨基酚)的藥物服用過量。另外,兒童發(fā)熱盡量不要使用阿司匹林或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藥物,以免發(fā)生嚴重的瑞夷綜合征。咳嗽和鼻炎的對癥治療與普通感冒相同。具體建議咨詢醫(yī)師或藥師。五、流感的預防1.大多數流感患者能自行恢復而不留后遺癥,但部分患者需要就診。因為流感會造成肺炎(一種嚴重肺部感染),有可能致死,仍需引起重視。2.預防流感有效且經濟的手段是每年接種流感疫苗。不同年份的流感疫苗效力不同,但即使在效力較低的年份仍有一定的預防效果,還能預防患流感后出現的嚴重病情。需要注意接種疫苗后仍可能發(fā)生流感。另外,奧司他韋和瑪巴洛沙韋可抑制減毒活疫苗流感病毒的復制,從而減弱疫苗療效。因此,服用奧司他韋48小時內和瑪巴洛沙韋17天內,應避免接種流感減毒活疫苗。接種滅活流感疫苗無時間限制,不受藥物的影響。建議老人(>65歲)、體弱、慢性病患者、醫(yī)務人員、6個月-3歲的兒童每年接種一次流感疫苗,因為疫苗是在對當年流行病毒毒株預測的基礎上制成的,幾乎每年流感病毒毒株都發(fā)生變異。接種疫苗后需要約兩個星期的時間,身體才會產生抗體,起到預防流感病毒感染的作用,建議在冬春流感高發(fā)季節(jié)前提前接種。3.打噴嚏或咳嗽盡量用紙巾或干凈的手帕遮擋口鼻,避免病菌四處播散,傳播他人,并及時洗手。4.勤洗手。經常用肥皂洗手或使用含酒精的洗手液。2023年11月26日
741
0
2
小兒感冒相關科普號

丁天地醫(yī)生的科普號
丁天地 副主任醫(yī)師
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七師醫(yī)院
耳鼻喉
5675粉絲2.1萬閱讀

何淑娟醫(yī)生的科普號
何淑娟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臺州醫(yī)院恩澤婦產院區(qū)
兒科
2293粉絲2.5萬閱讀

孫琦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琦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上海兒童醫(yī)學中心
心胸外科
5486粉絲18.1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