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寸麗蘋副主任醫(yī)師 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 兒科 概況和背景2010年全國迎來第4次人口出生高峰,預計新生兒數(shù)量達到1300萬/年;新一代父母對孩子的生長發(fā)育健康呈現(xiàn)出前所未有的關(guān)注。2007年調(diào)查顯示: 2~3歲幼兒鈣攝入量達到適宜水平的僅有3.7%~5.1%。 鈣是人體內(nèi)含量最豐富的礦物元素,基本上所有的生命過程均需要鈣的參與。人體不能自身合成鈣,必須從外界攝取。各種因素使鈣攝入長期不足時,會產(chǎn)生各種癥狀,會影響到嬰幼兒的正常生長發(fā)育。鈣缺乏在尚未被發(fā)現(xiàn)前,就可能已經(jīng)對其生長發(fā)育產(chǎn)生不良影響,并為成年期的某些慢性代謝性疾病埋下隱患。 絕大多數(shù)嬰幼兒家長都會出于預防保健的目的,為0-3歲嬰幼兒補充鈣劑。但由于家長關(guān)于兒童的喂養(yǎng)和營養(yǎng)知識缺乏,導致嬰幼兒家長在嬰幼兒補鈣過程中存在諸多誤區(qū)。如,憑測定血液中鈣濃度來判斷鈣缺乏,補鈣過程中不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嬰幼兒攝入量,不清楚如何選擇適宜的鈣補充劑和不同鈣劑成分及含鈣量,不知道該何時服用和服用多長時間等,甚至個別家長過度擔憂,對于該補鈣的嬰幼兒不敢補充,以致影響嬰幼兒正常生長發(fā)育。 兒童保健工作者肩負著指導嬰幼兒家長科學喂養(yǎng)的重任,為幫助兒童保健工作者更新和掌握有關(guān)合理補鈣的知識,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特邀請國內(nèi)相關(guān)領域?qū)<?,就當前我?-3歲嬰幼兒科學補鈣進行討論并達成本共識,希望通過廣泛的健康教育指導家長給0-3歲嬰幼兒科學補鈣,并避免過量補充。 注: 1、RNI是可以滿足某一特定性別、年齡及生理狀況中絕大多數(shù)(97-98%)個體需要量的攝入水平,是健康個體膳食營養(yǎng)攝入量的目標值。 2、膳食鈣的推薦攝入量包含飲食攝取的鈣和其他方式補充的鈣。 3、UL是平均每日可以攝入該營養(yǎng)素的最高值,這個量對一般人群中的幾乎所有個體似不至于損害健康。嬰兒(0-12月齡)鈣攝入耐量上限還不確定。 我國0-3歲嬰幼兒實際鈣攝入狀況0-6個月母乳/嬰兒配方奶是主要膳食鈣來源,母乳含鈣量約為30mg/100ml,配方奶含鈣量依生產(chǎn)廠商不同而有所差別,但基本范圍為45-60mg/100ml不等(母乳中鈣的生物利用度(58%)大于嬰兒配方奶(38%),因此嬰兒配方奶中的鈣濃度按母乳進行了相應的添加),可根據(jù)每日飲奶量計算鈣攝入量。計算公式:攝入鈣量/日=奶制品鈣含量(mg/ml)×奶制品攝入量(ml/d),每日飲奶量達到600ml以上者能基本滿足鈣的需要。 7-12個月奶類(母乳或嬰兒配方奶)和輔食是膳食主要構(gòu)成,奶類仍是膳食鈣的主要來源,應繼續(xù)根據(jù)每日攝入奶量計算實際鈣攝入情況。達到600ml以上者能基本滿足鈣的需要。 1-2歲奶類及其制品仍是膳食鈣的主要來源,每日飲奶量達到400ml,再加上其他食物提供的鈣,可滿足每日鈣需要。 2-3歲2007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yǎng)與食品安全所的全國調(diào)查顯示,2-3歲幼兒膳食鈣攝入嚴重不足。合計男童攝入量達到達到適宜攝入量的僅為3.7%,女童為5.1%。 鈣實際攝入狀況普遍不足的原因1、膳食結(jié)構(gòu)中國居民膳食鈣的食物來源不盡合理,主要來源于植物性食物,而富含鈣的食物攝入量較低,我國居民中牛奶的消費率較低,每人每日平均消費量僅為27g。奶類只提供了4%的鈣。 2、胎兒期儲鈣不足母親妊娠期鈣和(或)維生素D攝入不足,早產(chǎn)/低出生體重、雙胎/多胎等,致使胎兒期鈣儲存不足,造成嬰兒出生早期鈣缺乏。 3、出生后喂養(yǎng)不當母乳不足及母親攝鈣量不足,導致乳汁含鈣量低[6]。斷母乳后未用配方奶或其他奶制品替代。添加輔食后,膳食中缺乏足量奶類等高鈣食物或果汁、碳酸飲料等擠占奶類攝入而影響鈣攝入。 鈣缺乏的診斷鈣缺乏的診斷可依據(jù)高危因素、臨床表現(xiàn)、實驗室檢查以及骨礦物質(zhì)檢測結(jié)果等綜合判斷。 高危因素長期膳食鈣攝入不足,以及維生素D攝入不足導致致腸道吸收不良,是導致鈣缺乏的主要原因。 嬰兒期是一生中骨鈣沉積比例相對最高的時期,2歲以下嬰幼兒,因生長快速,骨量迅速增加,對鈣的需要量相對較高,是鈣缺乏的高危人群。 患腹瀉、胃腸道疾病時,腸道鈣吸收利用不良,也容易引起鈣缺乏。 維生素D不足或缺乏,以及肝臟、腎臟疾病而影響維生素D活性,也是造成鈣缺乏的重要因素。 臨床表現(xiàn)嬰幼兒鈣缺乏常無明顯的臨床癥狀與體征。有患兒表現(xiàn)為多汗、煩躁、易激惹、枕禿、出牙延遲、囟門晚閉以及睡眠不安、生長痛、關(guān)節(jié)痛、心悸、失眠等非特異癥狀。嚴重鈣缺乏導致骨礦化障礙,出現(xiàn)骨骼的改變?nèi)纾弘u胸、手腳鐲征等臨床表現(xiàn)。新生兒期可因暫時性甲狀旁腺功能不足和鈣缺乏而導致低鈣血癥,致使神經(jīng)肌肉興奮性增高,出現(xiàn)手足抽搐,喉痙攣,甚至全身性驚厥。 檢查0-3歲嬰幼兒補鈣途徑膳食除牛奶外,其他食物同樣可提供鈣質(zhì),下表是常見食物提供300mg鈣需要的量。 *依據(jù)《中國食物成分表2002》計算;其他常見食物提供300mg鈣一般需要1.5kg以上的原食物。 *在含鈣豐富的食物中,只有鮮奶和酸奶為液態(tài)食物,比較容易達到消費量。 鈣劑補充當膳食鈣攝入不足或存在其他鈣缺乏高危因素時,需要在醫(yī)生指導下進行科學的鈣劑補充。這是保證攝入足量鈣的有效途徑。嬰幼兒補鈣主要選擇口服鈣劑,常見的鈣劑有:碳酸鈣、醋酸鈣、乳酸鈣、葡萄糖酸鈣、檸檬酸鈣、磷酸氫鈣。下面分述各種鈣劑類型的特點。 為便于快速了解常見嬰幼兒鈣,特將主要鈣補充劑比較如下嬰幼兒選擇鈣劑的原則目前市場上的鈣制劑品種繁多,如何合理選擇鈣制劑,尤其是給嬰幼兒選擇合適的鈣劑,是人們比較關(guān)注的一個問題。下面是選擇鈣劑的原則。 鈣源安全動物骨骼、牡蠣、貝殼等由于受到環(huán)境的污染,易含有鉛、砷、鎘等有害重金屬,長期服用以動物骨骼、牡蠣、貝殼為原料的鈣劑,安全性較低,而從礦石中加工提純的精制碳酸鈣安全性較高 。輔料添加少的鈣劑安全性高,建議給嬰幼兒挑選不含香精、色素、防腐劑等成分的鈣。 鈣含量充足選擇鈣元素含量高的鈣劑可減少購買鈣劑的經(jīng)濟成本,還能減少服用次數(shù),便于喂養(yǎng)。 天然食品口味口感與鈣劑原料成分、輔料品種組成等都有關(guān)系。嬰兒的味蕾正處在快速發(fā)育期,越接近天然食品味道的鈣劑越有助于嬰兒的味蕾的發(fā)育。鈣劑太甜會引起嬰兒偏好甜味食品和飲料,這容易導致齲齒和肥胖,過重的味覺刺激還會導致味蕾反應遲鈍,嬰兒因而會變得挑食偏食,不利于成年后的健康。母乳或牛乳是嬰幼兒的主要食物,奶味是最適合她們的味道。因此,給嬰幼兒選鈣劑,首選無味或淡奶味的制劑。有的鈣劑比如活性鈣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氫氧化鈣和少量碳酸鈣,盡管含鈣高,但是pH>12,口感差,不適宜嬰幼兒服用。 方便沖調(diào)嬰幼兒胃容量小,服藥困難,應選擇用少量水即可方便沖調(diào)的鈣劑,如果沖調(diào)需要大量的水,不僅給服用造成困難,還可能會增加嬰幼兒的胃腸負擔,影響正常喂養(yǎng)。 嬰幼兒補鈣方法補充劑量鈣補充劑量以補足食物攝入不足部分為宜.預防性補充的原則是:缺多少,補多少。補充膳食鈣不足的人群,可參考下表進行預防性補充,如己經(jīng)出現(xiàn)缺鈣癥狀, 需要治療時應向?qū)?漆t(yī)生咨詢。 備注 1、中國營養(yǎng)學會推薦:乳時鈣攝入量為1200mg/d,母親攝入鈣量低也會影響母乳含鈣量,上海市母乳的電解質(zhì)和礦物質(zhì)含量測定顯示,鈣含量平均為28.3mg/100g,低于國外報道的33 mg/100g。 2、對于特殊人群,如早產(chǎn)兒、雙胎/多胎嬰兒、低出生體重兒、服用糖皮質(zhì)激素的嬰幼兒、慢性腎功能不全患兒需額外補充鈣劑,補充鈣劑的量約為各年齡段膳食鈣推薦攝入量1/3-1/2,鈣劑UL值2000mg/天,攝入量超過此值,發(fā)生毒副作用的危險性會增加,過量鈣攝入干擾鋅,鐵吸收造成鋅和鐵的缺乏,服用鈣劑還可能致便秘等不良反應發(fā)生, 可通過首次少劑量,逐步增加的方式使機體適應。 鈣劑服用注意事項鈣劑不應與牛奶同時服用,如果補鈣劑量較多時,應與鐵、鋅分開服用,在服用鈣劑的同時,不應飲用碳酸飲料及泡騰飲料,它們會影響鈣的吸收和利用,在飯后1~1.5小時服用鈣劑最好,睡前也可服1,可減少夜間骨鈣的丟失,若每日只能服用1次,最好每晚臨睡前服用。 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維生素D可有效促進鈣吸收,維生素D還能提高骨骼利用和儲存鈣質(zhì)的能力,減少鈣從尿中的排泄。陽光照射可使皮膚合成維生素D。補充鈣劑的同時應考慮補充攝入不足的維生素D,才能保證鈣被機體正常的吸收和利用。維生素D補充劑量及方法應向?qū)I(yè)醫(yī)師咨詢。 妨礙鈣吸收的因素妨礙鈣吸收的飲食因素有酒精、咖啡因、草酸、植酸等,高鹽膳食增加鈣丟失。蛋白質(zhì)攝入對鈣代謝平衡的利弊尚有爭議,高蛋白膳食增加屎鈣排出, 但同時又促進腸道鈣吸收。2019年11月02日
3035
0
2
-
劉躍梅主任醫(yī)師 贛南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 兒科 現(xiàn)在常有一些孩子的家長對我們醫(yī)生說,孩子天天補鈣為何還出現(xiàn)在缺鈣的癥狀,其實補鈣的時機與鈣劑的選擇是很重要的,首先是要確定孩子是否存在有缺鈣的癥狀,因為寶寶身體內(nèi)缺鈣的主要原因是缺乏維生素D,維生素D可以促進鈣的吸收和利用。當寶寶體內(nèi)維生素D不足時,鈣的吸收就會減少。寶寶骨骼的生長發(fā)育受到了影響,便出現(xiàn)了"佝僂病",也就是大家通常所說的"缺鈣"。當小寶寶缺鈣時通常會出現(xiàn)一些癥狀如:出汗:缺少維生素D會使寶寶出現(xiàn)與室溫、季節(jié)無關(guān)的多汗,出汗又多在入睡后的后半夜,多為頭部出汗。寶寶因汗多而頭癢,躺著時喜歡磨頭止癢,時間久了,后腦勺處的頭發(fā)被磨光了,就形成了枕禿圈。精神煩躁:寶寶煩躁、不聽話、愛哭鬧、對周圍環(huán)境不感興趣、不如以往活潑、脾氣怪等。睡眠不安:寶寶不易入睡,易驚醒、夜驚、早醒,醒后哭鬧難止。出牙晚:正常寶寶4-8個月開始出牙,而有的"缺鈣"寶寶到1歲半時仍未出牙。前囟門閉合晚:正常寶寶1歲半前囟門閉合,"缺鈣"寶寶則前囟門寬大,閉合延遲。骨骼異常表現(xiàn):方顱:肋緣外翻;胸部肋骨上有像算盤珠子一樣的隆起,"肋骨串珠";胸骨前凸或下緣內(nèi)陷,"雞胸"和"漏斗胸";當寶寶站立或行走時,由于骨頭較軟,身體的重力使寶寶的兩腿向內(nèi)或向外彎曲,就是所謂的"X"形腿或"O"形腿。免疫功能差:寶寶容易發(fā)生上呼吸道感染、肺炎、腹瀉等疾病。如果觀察到寶寶在以上占2-3項以上,就要帶寶寶去醫(yī)院,明確寶寶是否患了佝僂病,以便及時治療。有的家長問我們孩子什么時間補鈣最好,要持續(xù)到什么時候為止?飲食正常的寶寶也要補鈣嗎?由于在寶寶生長發(fā)育迅速期,需要補充魚肝油,以保證食物中鈣有效地吸收。寶寶從出生后2-4周就要加服維生素D,預防"缺鈣"了。每天需要維生素D的劑量推薦是400-800國際單位,一直持續(xù)到2歲左右,如果2歲時正值冬天,則延長到冬天結(jié)束。對飲食正常的寶寶,魚肝油的補充也是必要的。在維生素D攝入適量的情況下,為了滿足寶寶每天鈣的需要量,可以補充一些鈣劑,尤其是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補充鈣劑的時間與補充維生素D基本相同,維生素D一定要及時補充,對于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如果飲食中含鈣量高,不額外補充鈣劑也是可以的,最好是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而定。怎樣為寶寶選擇有效的鈣劑?目前也成為了家長們?yōu)殡y的事,在臨床上鈣劑好壞,主要是根據(jù)含可利用鈣元素的多少、溶解度和吸收率的高低等因素來綜合判斷??衫迷刂胁煌拟}劑含可利用鈣元素它們比例有明顯的差別,溶解度好的鈣劑相對容易吸收。左旋乳酸鈣溶解度最好,依次是氯化鈣、葡萄糖酸鈣、氨基酸鈣、碳酸鈣。碳酸鈣的含鈣量高,但溶解度較低,為了提高溶解度,商家在制造過程中將碳酸鈣研成超細粉末,然后加以粘合,使藥物能夠迅速崩解,克服其溶解度低缺點。由于鈣的吸收需要維生素D協(xié)助。通常補充的鈣吸收率為25-50%。當寶寶的體內(nèi)缺鈣時,鈣的吸收率會增加。給寶寶選用鈣還需要考慮口感好、對胃刺激小等因素,故選擇左旋乳酸鈣、碳酸鈣等鈣制劑比較理想。 但是目前也有一些家長盲目的為孩子補鈣,其實,補鈣也得科學補充,不同年齡的寶寶,每天鈣的需要時是不同的。一般6個月內(nèi)的寶寶每天需要400毫克鈣,7個月--2歲內(nèi)的寶寶每天需要600毫克鈣;3歲以上的寶寶每天需要800毫克鈣。由于提供的飲食結(jié)構(gòu)不同,每天額外補充的鈣量也是有差別的。對于2歲以下的寶寶,每天需要補充魚肝油400-800國際單位,這樣才能滿足孩子生長發(fā)育的需要.現(xiàn)在我們在臨床了經(jīng)常有一些病人,家長只補魚肝油而沒有補充鈣劑,這樣樣使孩子出現(xiàn)一些嘔吐,煩燥的癥狀,甚至出現(xiàn)前囟隆起的癥狀,合理的補充是很有必要的.以母乳喂養(yǎng)的孩子應該如何補鈣呢?這是每個年輕媽媽最半心的問題,雖然母乳每100毫升含鈣只有34毫克,而牛乳含鈣高達125毫克,但母乳中鈣和磷的比例為2:1,最合適于鈣的吸收。當寶寶每天的魚肝油需要量得到滿足時,1歲內(nèi)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每天可從母乳中得到225-250毫克的鈣元素,所以對6個月內(nèi)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并不強調(diào)額外補充鈣,而6個月-1歲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也只要稍微額外補充一些鈣就夠了,即每天給予75-100毫克的鈣元素。如果媽媽在哺乳期間補充鈣劑充足,6個月內(nèi)的母乳喂養(yǎng)寶寶,可以不額外補充鈣劑?;旌衔桂B(yǎng)或人工喂養(yǎng)的孩子在補充鈣劑時又有那些不同?首先要了解鈣對人體的作用,鈣劑的補充量應根據(jù)寶寶每天喝入的奶量而定,由于牛乳中鈣和磷的比例不合適,盡管牛乳含鈣量高,但仍要額外補充鈣。一般來說,寶寶全天從食物中只能得到半量稍多的鈣,所以需要額外補充。斷奶后的孩子怎樣補鈣也成了家長的一個疑問?由于斷奶后的寶寶因奶量減少,而生長發(fā)育需要的鈣量不斷增加,所以要增加食用含鈣食品。除飲食外,這時候給寶寶選擇含碳酸鈣的咀嚼片補充鈣也是必要的,碳酸鈣含可利用鈣元素達40%,寶寶可以得到鈣元素至少500毫克,加上寶寶每天從食物中得到了300毫克左右鈣,就能滿足身體的需要了。但是目前臨床上我們也發(fā)現(xiàn)了一些病人出現(xiàn)由于補鈣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一些問題,許多父母認為,天天給寶寶補鈣,為什么還是缺鈣呢?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幾個方面原因:1、補鈣的同時沒有適量地補充魚肝魚。這樣,額外補充的鈣就通過大便排泄掉了,不僅浪費鈣源,而且容易導致寶寶厭食或便秘。2、魚肝油補充時間不佳。這樣會造成鈣不能有效地被吸收,例如寶寶每天上午補鈣,晚上服魚肝油,時間的差異導致魚肝油沒有機會在小腸吸充分的收鈣。3、補充的鈣量不夠。如果寶寶口服的是葡萄糖酸鈣制劑,由于葡萄糖酸鈣可利用的鈣元素較低,必須服較大劑量,而往往寶寶難以接受太多,所以盡管每天在服鈣,但實際上并沒有滿足寶寶所需。4、服用方法不合適。如寶寶每天只服一次,造成了鈣的丟失。由于腸蠕動的特點,口服鈣后4小時左右完成吸收,1次性大量補鈣,鈣吸收率只有25%左右,而分次小量補鈣,鈣吸收率可高于50%。所以,分次小量補充鈣效果更好。5、將鈣劑與其他食物同服,鈣的吸收率低。如與牛奶、豆?jié){、果汁、菜汁、米湯等同服,會使鈣的吸收率下降。因此,鈣劑量最好單獨服用。我們從臨床病人的需要出發(fā)提醒家長們:不能根據(jù)佝僂病的體征存在與否判斷缺鈣的治療效果。當寶寶合理補充魚肝油和鈣劑后,汗會減少,睡眠會改善,夜驚會消失,牙齒會加快萌出等,但佝僂病的體征并不會很快消失,如環(huán)形脫發(fā)、方顱、肋骨串珠、肋緣外翻、雞胸、漏斗胸、"O"形腿等,只是沒有繼續(xù)加重而已。隨著寶寶的生長發(fā)育,肌肉、重力和骨骼逐漸協(xié)調(diào),佝僂病的體征才會消失。因此,不能再以環(huán)形脫發(fā)、方顱、肋骨串珠、肋緣外翻等持續(xù)存在的體征來判斷疾病的活動與否,而要根據(jù)睡眠情況、夜驚情況和醫(yī)院檢查(血鈣磷乘積、骨源堿性磷酸酶和鈣化帶等)結(jié)果了解佝僂病的恢復情況。有些"天天補鈣依然缺鈣"的結(jié)論也可能就是根據(jù)環(huán)形脫發(fā)或肋緣外翻等判斷是不確切的。補充鈣和魚肝油最合理的時機?可能經(jīng)以上的一些的解釋后家長會對如何正確補鈣會有全新的認識,人體對鈣的吸收需要魚肝油的幫助,所以在補充的同時必須補充魚肝油,并且要先補充魚肝油,然后將鈣分2次以上給寶寶服用,這樣才有效。魚肝油的成分是維生素A和維生素D,寶寶服用的魚肝油和成人服的魚肝油中維生素A和維生素D的比例是不一樣的,寶寶服用的魚肝油中維生素D含量更大些,所以,不能給寶寶服用成人魚肝油,否則會造成魚肝油中毒。寶寶服用的魚肝油有多種劑型,如液體魚肝油和單包裝的粒狀魚肝油。若選擇液體魚肝油,可在每天上午直接給寶寶嘴里滴入5--7滴,相當于維生素D400~500國際單位;選擇單包裝的粒狀魚肝油,每天上午直接將1粒粒狀魚肝油擠入寶寶嘴內(nèi),相當于維生素D400~500國際單位;寶寶每天服用魚肝油最多不能超過800國際單位。怎樣防止魚肝油服用過量?也是臨床上正確服藥的一個重要問題,在兒童時期強調(diào)維生素D的補充一定要適量,否則少了會患佝僂病,多了又會中毒。我們接診過一個6個月的小病人,因為嘔吐3天,前囟隆起2天,就診時是奶奶帶孩子上醫(yī)院的,因為孩子母親在外地工作,外出前交待孩子奶奶每天要給孩子服肝油服及鈣片,奶奶錯誤的認為肝油服是補藥,為此,他每天都給孩子吃肝油服,常常一天服三次,服了一個多月后就出現(xiàn)了以上的癥狀,可把奶奶急壞了.當我們告訴他是因為服肝油服過量引起的病時,他真是后及了.通常在復合維生素,保健制劑中常含有維生素D,如果孩子長期服用多種復合維生素保健制劑,同時又補充維生素D制劑,也有可能存在維生素D過量,如寶寶每日服用維生素D2萬~5萬單位,1~3個月后就會發(fā)生維生素D中毒。出現(xiàn)維生素D中毒的表現(xiàn):厭食、惡心、嘔吐、頑固性便秘、腹痛、骨痛、尿頻、血尿、尿結(jié)石等;有的還會出現(xiàn)精神不振、嗜睡、表情淡漠及幻覺等精神癥狀。如果發(fā)現(xiàn)寶寶維生素D中毒,如果中毒癥狀較輕,立即停服各種維生素D制劑和鈣劑;若癥狀嚴重,要送寶寶去醫(yī)院觀察。維生素D中毒的預后通常比較好,待中毒癥狀完全消失后一般需要1~3個月,然后再根據(jù)醫(yī)生的指導下給寶寶服用預防量的維生素D,即每天400國際單位。 有不少的家長都知道維生素D可以從陽光中獲得,因為大多數(shù)維生素主要從食物中得到,維生素D比較特殊,主要是靠陽光的照射得到的。由于皮膚內(nèi)的7-脫氫膽固醇受到紫外線照射后,會生成維生素D。所以,2歲以上的寶寶接觸太陽光多了,就可以不補充魚肝油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紫外線是不能透過玻璃的,在孩子曬太陽時不能隔著玻璃,不然是起不到防治的作用。在2歲以下的孩子,由于生長發(fā)育快和身體皮膚范圍較小,皮膚產(chǎn)生的維生素D是不夠的,所以還需要另外補充。帶孩子曬太陽非常有必要,因為經(jīng)皮膚產(chǎn)生的維生素D不會造成中毒. 當孩子曬太陽時由于孩子的皮膚比較嫩,要避免在強陽光下曬太陽。強陽光直接照射皮膚會損傷皮膚,。在戶外陽光照射的時間要逐漸延長,開始時每日10~15分鐘,然后逐漸延長到每日2小時左右。曬太陽時盡可能多暴露寶寶的皮膚,孩子太陽曬得多,魚肝油就可以少補充一些。也有些孩子不僅補鈣,還補鋅,因為目前市場上有很多的補充鋅與鈣的合劑,有家長問到若是長時間的服鋅與鈣的合劑不是更好嗎?其實,由于鋅與鈣都是陽離子,在消化道吸收離子時,會產(chǎn)生互相干擾現(xiàn)象,降低彼此的吸收率。所以,鈣劑最好不要和鋅劑一起服用,以免降低吸收率,造成鈣、鋅缺乏。兩者的服用時間最好相隔2~3小時以上。在臨床上有些醫(yī)生強調(diào)藥物補鈣,但是也有人認為食物補鈣更好,有不少的家長就提出到底是食補好還是藥補好?我們認為對于2歲以內(nèi)的寶寶,應該說食物補鈣只能是輔助手段。尤其是1歲以內(nèi)的孩子,本來就是以母奶喂養(yǎng)為主,與其他食物相比,奶內(nèi)的鈣含量是高的,加上孩子胃腸功能比較脆弱,并不能隨意接受大量的高鈣食物,如魚、蝦皮、海帶、排骨湯、橙汁等,這些食物只能在孩子以后逐漸添加輔食時,可以兼顧含鈣高的食物。另外含維生素D豐富的食物,如豬肝、羊肝、牛肝等,盡管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也要在寶寶添加輔食之后才能食用。 因此我們認為在孩子2歲以內(nèi)最好是通過補充魚肝油和鈣劑來保證孩子成長中鈣的需要,而且一定要科學的補充,不能聽信一些不正確的服藥方法盲目的補充魚肝油和鈣劑,以免補出一些醫(yī)源性疾病 。2009年05月03日
26125
8
1
相關(guān)科普號

張臨友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臨友 主任醫(yī)師
哈爾濱醫(y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胸外科
4100粉絲875.4萬閱讀

夏敏醫(yī)生的科普號
夏敏 主治醫(yī)師
四川省第二中醫(yī)醫(yī)院
內(nèi)科
35粉絲26.6萬閱讀

付朝杰醫(yī)生的科普號
付朝杰 副主任醫(yī)師
棗莊市婦幼保健院
新生兒科
1858粉絲642.3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