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范進峰主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河南 線上診療科 心臟驟停是指心臟射血功能突然終止。導致心臟驟停的病理生理機制,最常見為快速性至性心律失常(室顫和室速),其次為緩慢性心律失?;蛐呐K停博,較少見的為無脈性電活動。心臟驟停發(fā)生后,由于腦血流突然中斷,10秒左右患者即可出現(xiàn)意識喪失,經及時救治可獲存活,否則將發(fā)生生物學死亡,罕見自發(fā)逆轉者。心臟驟停常是心臟性猝死的直接原因,如果平時發(fā)現(xiàn)有人突然暈倒、意識不清,首先要確定周圍環(huán)境安全,然后判斷患者有無呼吸、脈搏消失,若無生命體征,則要立馬大聲呼叫周圍的人幫忙撥打120,有條件的話準備除顫儀,去枕平臥,解開衣物,行胸外按壓。2023年01月10日
145
0
1
-
吳靈敏副主任醫(yī)師 阜外醫(yī)院 心律失常一病區(qū) “吳醫(yī)生,朋友公司的年輕同事猝死了,我害怕同樣的不幸發(fā)生在我身上,怎么辦?”在這里,吳靈敏醫(yī)生帶領大家一起了解“猝死”,有效預防并對抗“猝死”! 答:最近關于“猝死”的話題頻繁登頂各大頭條,年僅 35 歲的藝人高以翔在錄制錄制《追我吧》節(jié)目時發(fā)生心源性猝死,心肺復蘇搶救無效身亡;廣東省衛(wèi)健委副主任陳義平同志在外公務返回委機關,進入電梯后突然暈倒,多方搶救無效身亡;北京地鐵2號線一名男性乘客心臟病突發(fā),于和平門站開往前門站區(qū)間倒下,經群眾、地鐵工作人員、急救人員搶救無效身亡;一時間社會談“猝”色變,通常是看似正常的人,突然出現(xiàn)暈倒等癥狀,如果沒有任何處理措施,1 個小時內就可能死亡。其實,“猝死”離我們并不遠,2007 年 6 月,相聲演員侯耀文在家中突發(fā)心臟病去世,享年 59 歲;2018 年 9 月,“吉祥三寶”父親布仁巴雅爾突發(fā)心梗去世,享年 58 歲;2019 年 9 月,北京人藝演員班贊突發(fā)心梗去世,年僅 41 歲……但是“猝死”并非無跡可循,今天我們就和大家講講“猝死”的前因后果,以及如何做到可防可治。 一、什么是猝死?最常見的猝死是什么原因? 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關于猝死(Sudden death,SD)的定義是:平素身體健康或貌似健康的患者,在出乎意料的短時間內,因自然疾病而突然死亡即為猝死。從發(fā)病到死亡多長時間方可認定為猝死呢?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認為是6小時之內。 其實,猝死分心源性猝死及非心源性猝死。目前公認的是發(fā)病1小時內死亡者多為心源性猝死,心源性是指因心血管疾病而發(fā)病,其中以冠心病最為常見,多為急性冠脈綜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穩(wěn)定心絞痛)。美國心臟協(xié)會研究指出:“25%左右的冠心病患者以心臟性猝死為首發(fā)臨床表現(xiàn)。”國內文獻指出:“在心臟性猝死的患者中,80%的成人死因與急性冠狀動脈綜合征有關?!?長達26年的FraminghamStudy大規(guī)模的研究顯示,在全部猝死患者中,心源性猝死占猝死總數的75%。非心源性原因有過度勞累、熬夜、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約占全部猝死的25%,臨床常見的非心源性猝死主要疾病包括呼吸系統(tǒng)疾病如肺梗死、支氣管哮喘,神經內科疾病的急性腦血管病(如腦出血),消化系統(tǒng)疾病如急性出血壞死性胰腺炎等。英國倫敦大學研究發(fā)現(xiàn),每天工作超過11小時,患心臟病的風險會增加67%。熬夜會導致心肌缺血缺氧,誘發(fā)心血管疾病發(fā)生,出現(xiàn)惡性心律失常如室速室顫,如果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心肺復蘇或復蘇失敗,就會發(fā)生猝死。 二、事發(fā)突然,有跡可循 “猝死”看似事發(fā)突然,實則有跡可循。很多患者發(fā)病前有頭暈心慌等不適,因癥狀不具備特異性而未能引起警惕。在這里,我要告訴大家需要高度關注的五大猝死信號。 第一大猝死信號:近期出現(xiàn)或加重的心前區(qū)不適。以呼吸不暢、胸悶、心口感覺壓著一塊大石頭、絞肉疼等為主要表現(xiàn),休息后或含服硝酸甘油10分鐘內可緩解,高度提示患者有冠心病,且期間由穩(wěn)定型心絞痛發(fā)展為急性冠脈綜合征。這類患者隨時有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險,需要趕緊去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的心內科就診,如果癥狀嚴重,需要緊急撥打急救電話,有條件的需給予吸氧。 第二大猝死信號:近期頻繁出現(xiàn)的心慌感覺,并且明顯影響到了日常生活與工作?;颊吒杏X心跳的厲害,甚至會伴低血壓、少尿、氣促、心絞痛等癥狀。心慌感可以由快速心動過速導致,也可以由心動過緩導致。國內資料表明,心臟性猝死伴發(fā)的心律失常為:快速性室性心律失常 (81.2%),包括心室顫動(53.1%),室性心動過速(28.1%),以及緩慢性心律失常(18.8%),包括竇性停博(15.6%) 和高度房室阻滯(3.1%)?;颊呷绻碾妶D提示頻發(fā)室性心律失常,要高度警惕其發(fā)展為室顫。如果心電圖提示心率≤50次/分,且伴低血壓(血壓低于90/60mmHg),這類患者容易發(fā)生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第三大猝死信號:突發(fā)暈倒,伴一過性意識喪失。臨床中,我們將此癥狀稱之為暈厥。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暈厥,應非常警惕,盡快去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查明原因,若為室速、室顫導致,需盡快安裝心臟自動復律除顫器(ICD)。切忌“百度看病,知乎辦?!边@類缺乏專業(yè)知識的自我診治行為。 第四大猝死信號:近期頻繁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乏力、疲憊和活動耐量下降。這類患者往往伴有呼吸不暢、心慌、胸悶、肩背部疼痛,甚至雙下肢浮腫,這種情況可能是由于心肌炎、心肌病、擴心病、心力衰竭等引起。在這里,我們要著重提一下心肌炎,該病多見于青少年,患者往往自訴1月內有感冒病史,有發(fā)熱、全身倦怠感和肌肉酸疼,或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該病容易導致擴心病,少數可出現(xiàn)暈厥或猝死,因此出現(xiàn)上述不適時應嚴禁中重度體力活動,強烈建議臥床靜養(yǎng)和補充營養(yǎng)。 第五大猝死信號:視物不清、眼前發(fā)黑、走路不穩(wěn)和腳踩棉花感。上述癥狀一般是腦卒中的預測信號,腦卒中也是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出現(xiàn)上述癥狀時要緊急前往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的神經內科就診。如果有糖尿病病史的患者,要高度警惕低血糖的發(fā)生,通過檢測7次血糖和隨機指尖血糖來了解血糖波動情況。低血糖雖不會直接導致猝死,但是次生災害仍然會導致死亡(例如倒地后從樓梯摔下)。 三、如何自救與他救 “猝死”的黃金搶救僅在4分鐘內,心肺復蘇(CPR)聯(lián)合自動體外除顫器(AED),可顯著提高搶救成功率。國外研究報告顯示,在院外心臟性猝死的患者中,單純使用CPR急救的生存率為14%,同時使用CPR和AED除顫的生存率可上升到23.4%。目前,我國120或999救護車城區(qū)平均到達時間均超過10分鐘,因此“第一目擊者”往往決定著猝死者能否生還。 遇到他人猝死怎么辦?最好的辦法是進行拿起除顫儀進行心臟除顫和/或心肺復蘇(CPR)。第一步:判斷環(huán)境是否安全。保護自己才可以更好的施救他人。第二步:拍打呼喊患者看其有無反應。你可以拍患者肩膀,并大聲呼喊“喂喂喂,可以聽到嗎”。第三步:若無反應,呼喊周圍人撥打急救電話并呼喊取來最近的自動體外除顫器(AED)。第四步:觀看胸廓有無起伏,也就是患者有無呼吸,5-10秒鐘,若10秒內不能確定,則立刻啟動第五步。第五步:胸外按壓和人工呼吸。按壓位置:兩乳頭連線中點處(胸骨中下段),深度:5cm-6cm(約半個眼鏡盒的寬度),每次按壓之后應讓胸廓完全回彈,按壓頻率:100-120次/分鐘。若為雙人或多人施救,應每2分鐘或5個周期CPR(每個周期包括30次按壓和2次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應持續(xù)吹氣1秒以上,保證有足夠量的氣體進入并使胸廓起伏)更換按壓者,并在5秒鐘內完成轉換;若只有一名施救者,則只需進行胸外按壓。上述過程一直反復進行,直到AED或者醫(yī)療機構急救人員的到場。 胸外按壓是為了擠壓胸廓,讓心臟維持泵血功能,把血液擠壓到各個臟器,其中大腦供血最為重要。如果大腦沒有血液供氧,4分鐘后便開始出現(xiàn)不可逆壞死,CPR按壓的目的就是為了維持血的供應。當AED到來后,我們要第一時間使用AED。AED的使用很簡單:只需要聽它說,按照播音一步一步做就可以! 遇到自己有猝死信號怎么辦?如果突發(fā)不適,且難以耐受,趕緊呼喊周圍人,大呼“我不行了!”,請周圍人幫助急救;如果周圍無人,請采用:靜、臥、服藥、呼救。靜:指發(fā)病后要安靜、鎮(zhèn)靜及冷靜,精神緊張、恐懼等會加重心肌缺血缺氧,并誘發(fā)室顫,有條件者給予吸氧;臥:指患者應就地休息,不要走動,減少心臟負擔;服藥:指有冠心病病史或既往診斷過冠心病的患者在救護人員尚未到達時,自行服用硝酸甘油,服藥后癥狀不緩解可每隔5分鐘含服1片,同時嚼服阿司匹林。呼救:指撥打急救電話。要特別注意,一定要等醫(yī)生來!不適難以耐受時千萬不要自己去醫(yī)院!在沒有心電監(jiān)護的情況下去醫(yī)院極其危險,途中可能發(fā)生室顫! 美國每年猝死總人數 30 萬人,即每分鐘將有 1 人發(fā)生心源性猝死,中國猝死總人數是美國的 2 倍,這意味著我國每分鐘將有 2 人發(fā)生心源性猝死。隨著我國人口的進一步老齡化,冠心病發(fā)病率的增加,心源性猝死的總人數還將進一步攀升,因此掌握猝死的急救措施和對猝死高危人群進行早診斷、早治療就顯得尤為重要。在這里,我們特別強調針對近年來日趨火爆的馬拉松運動,大家參賽前應對自己的身體全面的檢查,尤其是心臟彩超和心電圖,對于有猝死家族史和心臟病病史的患者,我們是不建議其參加競技運動。戒煙限酒、充足睡眠、心情舒暢、避免勞累、飲食均衡、在專業(yè)人士指導下適量運動等均是健康生活的基石,也可以從一定程度上預防猝死發(fā)生。2021年08月15日
4508
3
27
-
2021年03月30日
838
0
0
-
2020年12月04日
985
0
0
-
孫宏濤主任醫(yī)師 阜外醫(yī)院 成人心外科七病區(qū) 大家好,我是孫洪濤醫(yī)生啊,看見這個身邊的啊,那么多人的猝死,甚至有老師朋友猝死,前幾天的協(xié)和的教授,還有我的尊敬的這個媒體的一個老師,也都突然的話打籃球去世了啊,這都是最近發(fā)生的事情,在國慶前發(fā)生的事情啊,這種的新聞其實對我呢,也是一個很大的打擊,我呢,雖然是一個心血管外科的醫(yī)生,是你們眼里的專家,但其實呢,我也是一個。 父親也是一個兒子,對吧,我是一個中年人,然后上面有父母啊,下面呢,有子女啊,平常的工作也很忙,實際上是也是非常的累的,我也很擔心我會不會猝死,有一天呢,我在這個洗澡的時候在啊,突然滑了一下啊,我在滑的那個瞬間呢,我突然想到我會不會一頭撞在地上,或者是撞在這個。 淋浴的水管子上而猝死啊,實際上這種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因為猝死大家知道每分鐘兩個人,對吧?這個比例是很高的,那么我們怎么能夠做到盡量的不要猝死呢?為你的家人對吧?也為你自己。 啊,其實我我是這么想的,第一個呢,我需要努力的工作啊,同時呢,我要保護自己啊,我要鍛煉好自己的身體,你看人家特朗普啊,拜登78歲了還去競選總統(tǒng)啊,像鐘南山那么高的高齡呢,還去奔赴抗疫的一線,他們有什么呀?他們的身體至少是非常好2020年12月04日
930
0
0
-
孫宏濤主任醫(yī)師 阜外醫(yī)院 成人心外科七病區(qū) 家屬呢,就首先是要冷靜對吧,然后呢,給他,呃,打120,緊急的打120,進行呼救,幫助患者服藥,緊急的撥打120啊,同時呢,啊。 對患者進行安慰啊,不要緊張啊,然后還有一個就是可能更重要的就是有的患者呢,突然出現(xiàn)了心跳驟停。 這時候呢啊就要進行緊急的。 搶救我們叫做。 心外按摩。 就是CPR,就是緊急的搶救,要這種的知識呢,是要必備的。 這時候有你機會救救了你的家人,你要是等120來可能就晚了,對吧,我們以前經常講啊,這個這種小的事情,小的技能,但有時候會起到非常重大的作用。 啊,就是講的這個道理,等你家人真的擋在倒在地上了,關鍵的黃金時間就那五分鐘,如果在五分鐘之內呢,啊,你給他進行了搶救,那么可能就以后就有機會了,如果你眼巴巴的看著啥也做不了,真正的醫(yī)生來了啊,也回天無力,你要講清楚啊,你是誰,在哪里,有什么癥狀,有什么問題。 啊,讓這個醫(yī)生呢,啊,大概有一個啊準備啊,其次呢,就是你在打完120等待醫(yī)生的這段時間內呢,啊,做你力所能及的事情,在緊急情況下的話啊,在120的指導下呢,進行心外搶救,其實就是我們以前就是經常會有一個問題啊,就是這個心臟按摩2020年11月08日
983
0
1
-
劉梅顏主任醫(yī)師 北京安貞醫(yī)院 心血管疾病雙心診療 近日很多朋友都在詢問關于心源性猝死這種疾病,這種疾病發(fā)生時非常突然,幾乎沒有什么先兆,這種突發(fā)性給身邊的朋友帶來了很大的困惑。什么樣的人會發(fā)生心源性猝死呢?萬一發(fā)生了這種情況應該怎么辦呢?自己或身邊的親朋好友是否有潛在的患病風險呢?如何在疾病發(fā)生之前就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這類事件的發(fā)生呢? 這次我們就針對這些疑惑對心源性猝死做一些討論。猝死是指平時身體健康的人或雖有疾病但病情穩(wěn)定或好轉的患者,自然發(fā)生的出乎意料的突然死亡,分為非心源性和心源性兩種。非心源性包括呼吸系統(tǒng)、中樞神經系統(tǒng)、消化系統(tǒng)病變,肥胖、過度勞累、酗酒、服用藥物、劇烈運動等引起的急性死亡。心源性猝死指的是由于心血管系統(tǒng)病變而引發(fā)的意識突然喪失、呼吸停止、心音及大動脈搏動消失,發(fā)病后1小時內死亡?;颊咴谕话l(fā)事件之前,已經潛在地產生了諸如冠心病、心力衰竭、心肌炎等心血管問題,只是尚未表現(xiàn)出來。事件發(fā)生時,心臟自身的器質性缺陷受到刺激而誘發(fā)。常見的刺激因素還包括:急性心肌缺血、交感神經興奮和血流動力學異常引起的致死性室性心律失常。其中冠心病引起的心源性猝死比例非常高,約占心源性猝死總數的80%。此外,曾經發(fā)生過心臟病猝死或有心臟病猝死家族史、嚴重室性心律失常史的人、心力衰竭的病人,更容易發(fā)生猝死?,F(xiàn)認為精神壓力亦是心源性猝死的重要原因,人在精神壓力刺激下容易發(fā)生精神壓力導致心肌缺血(MSIMI),導致心臟損傷或惡性心律失常,可成為直接猝死的病因,故MSIMI伴隨著心電生理的異常變化往往潛含著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的風險。通過心電檢查,QT離散度明顯升高可能與心性猝死有關聯(lián)。心源性猝死發(fā)生時心跳突然停止,心臟停止有效射血。血液循環(huán)停止4~6分鐘內大腦細胞由于缺氧而發(fā)生不可逆死亡,如果錯過最佳搶救時間,超過十分鐘后則患者幾乎無存活可能,故對猝死患者要爭分奪秒進行搶救。目擊者如果發(fā)現(xiàn)患者突然的意識喪失,應進行快速準確的判斷,隨后立即開始施救。遇到突發(fā)心源性猝死的成年人,在第一現(xiàn)場參與急救的人,應首先進行胸外按壓,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代替心臟泵血。采取拍肩膀等動作呼喚病人,10秒之內迅速判斷病人是否有意識,如果判斷病人沒有意識,直接打急救電話,打完之后即開始對患者進行胸部按壓。如果有多人在現(xiàn)場,請周圍的人幫忙打急救電話,一邊打電話一邊進行搶救。按壓時跪到患者旁邊,將手的掌跟放到兩乳頭之間的胸廓正中間,另一只手搭在第一只手上面,十指交叉按壓,按壓頻率為100~120次每分鐘,按壓深度一般為成年人至少5cm。按壓期間胳膊伸直,不能彎曲,手掌不能離開病人的胸廓,身體往前傾,肩膀剛好在手的正上方,借助自己的體重進行按壓。如果附近有體外自動除顫器,施救人員在進行心肺復蘇的同時,快速與周圍目擊者配合取回到患者身邊進行體外除顫。如果沒有除顫儀,可以選擇胸前錘擊。同時還應開放氣道,進行人工呼吸以維持身體需要的氧氣。一般情況下,每進行30次胸外按壓,開放被救者的氣道并給予2次通氣。邊急救邊等待醫(yī)務人員到達現(xiàn)場。由于意外發(fā)生時,醫(yī)護人員很難在4分鐘內趕到現(xiàn)場,絕大部分活下來的人都是靠目擊者迅速的施救得以恢復意識的。因此在公眾中普及心肺復蘇操作等急救知識的技能培訓和普及,在猝死發(fā)生時更多的人可參與進行有效的施救,關鍵時刻挽救生命。當前心源性猝死患者越來越呈現(xiàn)年輕化的趨勢,持久而劇烈的運動,熬夜和過度疲勞是誘發(fā)該疾病的重要因素。特別是初次發(fā)病的病人,由于沒有形成代償機制,心臟沒有保護,第一次發(fā)生心梗時常常會發(fā)生猝死。因此年輕人應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過度熬夜、加班、壓力過大、持續(xù)的高強度運動等消耗身體的不良生活方式。2019年12月02日
1746
0
0
-
2019年11月10日
32369
0
3
-
王星副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陜西 心血管內科 方先生,心臟停跳一分鐘,竟然活了!方先生50歲,昨天晚上吃完晚飯,就覺得胸悶憋氣不舒服,自認為是白天去公園逛累了,早早就睡去了??墒欠瓉砀踩ニ恢?,一直難受,出汗,十點多的時候胸悶加重,并出現(xiàn)胸痛大汗,這時候妻子趕緊給他吃了救心丸,可是并不緩解,于是打了120,這期間妻子繼續(xù)給他吃什么片,什么滴丸等等吃了個遍,可并不管事。在120快要到的時候,老方突然意識喪失,妻子趕緊掐人中,針刺手指頭腳趾頭……與此同時,孩子繼續(xù)打了120問咋還沒到,說人都不行了。這時候120中心聯(lián)系的120醫(yī)生,醫(yī)護人員的車正好到小區(qū),馬上帶著便攜式除顫器,跑到老方家,接上除顫器,提示室顫,立即200J電擊除顫,方先生瞬間恢復了心跳,恢復了意識,趕緊抬上120,啟動綠色通道,送至導管室,造影顯示大血管完全閉塞,開通血管后,送患者回監(jiān)護室。驚心動魄的一晚,當我們發(fā)現(xiàn)有人心臟驟停的時候,唯一可能救命的就是心肺復蘇,這時候什么藥,什么辦法都無濟于事,只有心肺復蘇可能才能救命。但是發(fā)生在院外的心臟驟停,因為我們缺少除顫器,大部分人缺乏心肺復蘇的常識,所以,在醫(yī)院外發(fā)生心臟停跳,能救活的可能性不足1%,所以,我們都有必要學習心肺復蘇。關鍵時刻能救命。那么人的心臟停跳,還能恢復嗎?那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比如因為危重疾病終末期,或因為衰老導致的心臟停跳,幾乎是不可能再次恢復跳動的。但對于一些意外或突發(fā)疾病導致的心臟驟停,可以通過急救恢復心跳。我們心臟停跳后,第一個受損的就是大腦, 如果心跳停止超過3-5秒,人會感到頭暈,眼前發(fā)黑,站立不穩(wěn),甚至暈厥摔倒。如果心跳停止超過8-10秒,人會意識喪失,大小便失禁。如果心跳停止超過1分鐘,此時腦已經停止工作,瞳孔散大,各種神經反射消失,呼吸停止。這時候如果不馬上進行心肺復蘇,那么只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亡。我們的大腦缺血缺氧不能超過4分鐘,如果超過4分鐘,或更長時間,就會導致腦死亡,這時候即使心跳恢復了,腦子也無法恢復,變成植物人。所以,心跳停止,必須馬上心肺復蘇,通過外力按壓,代替心臟工作,最主要是維持心臟的供血,同時心肺夫復蘇能恢復已經停止的心跳。所以,無論是心臟病導致的心臟停跳,還是別的意外導致的心臟停跳,必須馬上撥打120,在120到達之前,唯一能救命的就是心肺復蘇。附錄:【全球統(tǒng)一的心肺復蘇標準技能、每個人都要學會的技能,很可能就能救人一命!】突然心跳呼吸停止,需要立即心肺復蘇,因為4分鐘不恢復血流,人的大腦就有不可恢復的損害,半小時沒有心跳就可以診斷死亡了? 讓我們全程學習如何進行心肺復蘇: 前提:評估現(xiàn)場環(huán)境安全 步驟:1、判斷意識 用雙手輕拍病人雙肩,問:“喂!你怎么了?”告知無反應。 確定患者意識,注意輕拍重呼2、檢查呼吸 觀察病人胸部起伏5~10秒(1001、1002、1003、1004、1005…)告知無呼吸。3、呼救別人來幫忙!或喊醫(yī)生!推搶救車!除顫儀! 大聲呼救,并讓其他人撥打急救電話4、判斷是否有頸動脈搏動 用右手的中指和食指從氣管正中環(huán)狀軟骨劃向近側頸動脈搏動處,告之無搏動(數1001,1002,1003,1004,1005…判斷五秒以上10秒以下)。 檢查患者呼吸及脈搏。5、松解衣領及褲帶。6、胸外心臟按壓 兩乳頭連線中點(胸骨中下1/3處),用左手掌跟緊貼病人的胸部,兩手重疊,左手五指翹起,雙臂深直,用上身力量用力按壓30次(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至少5-6cm)。 胳膊要與患者身體垂直、雙掌根按壓。7、打開氣道 仰頭抬頜法,口腔無分泌物,無假牙。8、心臟按壓:人工呼吸 = 30:2 的比例進行,操作5個周期。如果是一人施救,可以按壓為主,或只按壓,不用人工呼吸;如果兩人施救,或專業(yè)人士可心臟按壓+人工呼吸配合。[心血管王醫(yī)生版權]2019年09月18日
1557
0
0
心臟驟停相關科普號

吳素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吳素華 主任醫(yī)師
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yī)院
心血管內科
591粉絲9.2萬閱讀

蔣明彥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明彥 主任醫(yī)師
湘潭市中心醫(yī)院
呼吸內科
724粉絲4.1萬閱讀

華偉醫(yī)生的科普號
華偉 主任醫(yī)師
中國醫(yī)學科學院阜外醫(yī)院
心律失常三病區(qū)
1649粉絲8.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