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黃建林主任醫(yī)師 中山六院 風濕免疫科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統(tǒng)會錯誤地攻擊自身的組織和器官。對于許多SLE患者來說,陽光中的紫外線(UV)可以誘發(fā)或加劇皮膚癥狀,甚至可能加重內部器官的癥狀。具體來說,紫外線暴露可能會導致以下幾種情況:許多SLE患者對紫外線特別敏感。陽光或者甚至是強烈的室內燈光都可能引發(fā)皮疹,尤其是在面部的蝶形紅斑。這種光敏感現(xiàn)象有時被稱為“光過敏”。除了皮膚反應之外,陽光照射還可能引起全身癥狀的惡化,包括關節(jié)痛、疲勞以及更嚴重的內部器官損傷。紫外線能夠穿透皮膚并損傷皮膚細胞內的DNA,這可能會導致細胞死亡并釋放出自身抗原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激發(fā)免疫系統(tǒng)的過度反應,從而加劇疾病。醫(yī)生通常建議SLE患者避免過多的日曬,并采取措施保護自己免受紫外線傷害,比如使用防曬霜、穿戴長袖衣物和寬邊帽、避免在日照最強烈的時間段外出等。如果需要在戶外活動,選擇合適的防曬措施是非常重要的。2024年10月27日
275
0
1
-
盛景祖副主任醫(yī)師 南安市南僑醫(yī)院 皮膚科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是一種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統(tǒng)會損害多個器官。雖然羥氯喹(HCQ)、糖皮質激素(GC)和其他免疫抑制或免疫調節(jié)劑等標準治療方案可以幫助控制癥狀,但它們無法治愈。因此,迫切需要開發(fā)新型藥物和療法。近幾十年來,細胞療法已用于治療SLE,并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造血干細胞移植、間充質干細胞、調節(jié)性T(Treg)細胞、自然殺傷細胞和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是先進的細胞療法,已在人體臨床試驗中開發(fā)和評估。在臨床應用中,每種方法都顯示出優(yōu)點和缺點。此外,還需要進一步研究以最終確定這些療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近日,國際期刊雜志“StemCellsTranslationalMedicine”發(fā)表了一篇“Currentcelltherapiesfor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的文獻綜述。在本綜述中,我們重點關注了目前對造血干細胞移植和間充質干細胞以及CAR-T細胞在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臨床研究的理解,這些理解源自最新的人體試驗結果。我們指出了不同方法的優(yōu)缺點,并強調了可能影響特定患者選擇細胞療法的因素。此外,我們還討論了其他臨床前細胞療法,以評估其作為替代療法的潛力。目前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面臨的挑戰(zhàn)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是一種多面性疾病,具有多種表型和臨床癥狀。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表現(xiàn)多樣,可能是因為其分子多樣性和疾病活動性變化的不可預測性。因此,尋找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治療方案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泛美抗風濕病聯(lián)盟(PANLAR)、歐洲抗風濕病聯(lián)盟(EULAR)、英國風濕病學會(BSR)和中華風濕病學會等知名組織已制定了SLE管理指南。目前的指南建議使用抗瘧藥如羥氯喹(HCQ)、糖皮質激素(GC)、非甾體抗炎藥(NSAID)以及常見的免疫抑制療法如硫唑嘌呤和環(huán)孢菌素A,以治療持續(xù)的病情進展并減少GC的使用(圖1)。圖1: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的各種治療策略。縮寫:CAR-T細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HSCT,造血干細胞移植;MSC,間充質干細胞;NSAID,非甾體抗炎藥。雖然這些常規(guī)治療方法能夠減輕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癥狀,但無法治愈該病。此外,這些治療還可能產(chǎn)生嚴重的副作用,例如由于其免疫抑制作用而導致的感染。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藥物研發(fā)取得了進展,仍有相當一部分患者會復發(fā)或對常規(guī)治療產(chǎn)生耐藥性。因此,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治療對這些患者來說仍然具有挑戰(zhàn)性。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造血干細胞(HSC)是產(chǎn)生所有類型血細胞的干細胞。1997年,造血干細胞首次用于治療SLE,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從那時起,世界各地開展了大量臨床研究。2022年,歐洲血液和骨髓移植協(xié)會(EBMT)發(fā)表了關于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總結。根據(jù)這份報告,1994年至2021年間,EBMT共登記了112名SLE患者。造血干細胞移植中使用的細胞可以來自患者(自體)或捐贈者(異體)。事實上,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通常比異體造血干細胞移植更安全。自體造血干細胞移植程序通常涉及從患者的外周血中收集細胞,在用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預處理后(可與環(huán)磷酰胺一起使用或不使用)。在動員期間,外周血中富集CD34+細胞,然后通過單采術收集。隨后,患者接受化療和免疫抑制治療,然后再將富集的CD34+細胞單采產(chǎn)品重新注入(圖2)。圖2:細胞療法,包括造血干細胞移植(HSCT)、間充質干細胞(MSC)療法和嵌合抗原受體T(CAR-T)療法,用于治療SLE。采用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基本理念:預處理方案與造血干細胞輸注相結合,可以有效重置免疫系統(tǒng)。這一過程涉及消除自身反應性免疫細胞,促進造血和免疫系統(tǒng)的再生。最大規(guī)模的多中心試驗涉及339名患者,結果顯示盡管停止免疫抑制和其他靶向疾病改善療法,5年無病生存率仍約為50%-66%。雖然大多數(shù)研究顯示緩解,但隨著隨訪期的延長,復發(fā)風險增加。雖然HSCT是SLE管理的可行選擇,但其確切的臨床效用需要在精心設計的研究中進一步評估。目前,clinicaltrials.gov上有一項活躍的臨床試驗(NCT05029336),該試驗評估CD3/CD19耗竭的自體HSCT(表1)。表格1:正在進行的細胞療法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臨床試驗摘要(clinicaltrials.gov,2024年3月更新,狀態(tài):活躍)。初步結果表明,造血干細胞移植有望成為SLE的一種治療選擇,但要更廣泛地應用,仍有一些障礙需要克服。首先,人們注意到造血干細胞移植與移植相關的高死亡率和復發(fā)率有關。在Jayne等人的研究中,大約三分之一的患者在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出現(xiàn)復發(fā),重癥患者的手術相關死亡率為12%。21Hwang等人使用造血干細胞移植治療狼瘡性腎炎,報告稱治療死亡率為5%,5年無病生存率為53%,復發(fā)率為27%。其次,造血干細胞移植后可能會發(fā)生常見的并發(fā)癥,如巨細胞病毒(CMV)感染和細菌/真菌感染。造血干細胞移植后的其他不良事件相對常見,包括過敏、感染、肝酶升高、骨痛和心力衰竭。此外,造血干細胞移植的長期并發(fā)癥包括免疫失衡,這可能導致繼發(fā)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第三,目前仍不清楚記憶區(qū)室的哪些特定成分需要針對性,以及淋巴細胞譜系耗竭的程度應達到何種程度才能在SLE患者中實現(xiàn)持續(xù)反應。出于這些考慮,SLE的HSCT仍僅用于對標準療法反應不佳的患者。目前的證據(jù)和專家共識表明,對于盡管接受慢性免疫抑制(有或沒有B細胞靶向療法)但仍患有活動性疾病的患者,SLE的HSCT被認為是一種“臨床選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tǒng)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MSC是成體干細胞,具有獨特的自我更新能力,可在體內分化成各種細胞類型。MSC療法已成為治療各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一種選擇,例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1型糖尿病、多發(fā)性硬化癥、炎癥性腸病、干燥綜合征和自身免疫性肝病。近幾十年來,間充質干細胞療法也被視為治療SLE的潛在方法。截至撰寫本文時,clinicaltrials.gov上已注冊17項使用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臨床試驗,其中6項臨床研究處于活躍狀態(tài)(表1)。骨髓、臍帶和脂肪組織通常用作MSC的來源。MSC療法通常涉及MSC的分離,然后進行細胞擴增并輸注到患者體內。接受這種療法的患者在細胞輸注前不需要化療(圖2)。易于獲取的干細胞來源、低免疫排斥特性以及無需預處理化療為這種治療方法帶來了優(yōu)勢。MSC的分子機制依賴于它們調節(jié)適應性和先天性免疫細胞的能力。因此,利用MSC進行SLE治療的理由是提供大量干細胞來幫助患者抵抗炎癥和緩解自身免疫癥狀。盡管MSC發(fā)揮其免疫調節(jié)和再生作用的確切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很可能涉及多種機制。大多數(shù)臨床研究結果都表明MSC療法是安全的,并在改善疾病活動性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結果。2023年,期刊雜志“ClinicalandInvestigativeMedicine”?發(fā)表了一篇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性腎炎及腎功能療效的薈萃分析的文獻綜述,該綜述涵蓋12項研究、586名患者的薈萃分析顯示,間充質干細胞治療組在12個月內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疾病活動指數(shù)(SLEDAI)和BILAG評分顯著降低,腎功能也明顯改善??傮w而言,MSC療法可改善SLE癥狀,但并非完全的治愈選擇。由于MSC療法的有效性仍需進一步證實,因此該療法目前用于治療難治性SLE患者,很少用于輕度SLE患者。值得注意的是,在治療SLE時,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比自體間充質干細胞更常用。有證據(jù)表明,自體MSC對SLE患者無益,這意味著MSC本身的異常在SLE進展中起著作用。與來自健康供體的MSC相比,從SLE患者身上獲得的MSC表現(xiàn)出免疫調節(jié)缺陷和形態(tài)偏向衰老細胞。在一項涉及2名SLE患者的研究中,這些患者接受了自體骨髓衍生的MSC輸注,盡管在14周的隨訪期內循環(huán)Treg細胞計數(shù)增加,但疾病活動指數(shù)(包括BILAG和SLEDAI)基本保持不變。各種限制阻礙了MSCs廣泛用于臨床治療。首先,MSC可以通過不同的方法從不同供體的各種組織來源獲得,并且可以通過各種方案進行培養(yǎng),從而產(chǎn)生異質性細胞群。這使得很難清楚地確定MSCs的總體療效或建立使用MSCs的基準。建立制備同質性MSC產(chǎn)品的標準方案對于限制MSCs群體的變化和確保一致的治療效果至關重要。其次,研究人員也考慮了MSC治療中的移植物排斥。雖然同種異體MSC療法被認為適合治療自身免疫性疾病,但研究結果引發(fā)了對重復輸注后移植物排斥的擔憂。第三,目前還沒有比較不同MSC來源用于SLE治療的研究。因此,選擇合適的干細胞來源用于SLE治療仍然基于研究人員的經(jīng)驗。嵌合抗原受體T(CAR-T)細胞療法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在過去幾年中,CAR-T細胞療法在某些類型的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中表現(xiàn)出了顯著的治療效果。首個CAR-T細胞產(chǎn)品Kymriah于2017年獲得批準,用于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細胞白血?。ˋLL)和B細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目前,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已批準數(shù)十種用于治療血液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CAR-T細胞療法。CAR-T細胞療法涉及對T細胞進行基因改造以靶向特定細胞。該過程包括通過血液分離、基因工程和體外擴增收集患者的T細胞,然后再輸回患者體內(圖2)。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B細胞惡性腫瘤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引發(fā)了人們對其在治療SLE等自身免疫性疾病方面的潛在應用的更廣泛研究。在患有SLE的個體中,B細胞負責產(chǎn)生自身抗體,這表明針對B細胞可能是緩解B細胞介導的自身免疫的可行治療方法。已經(jīng)進行了大量臨床試驗來研究CAR-T細胞療法對狼瘡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表1)。德國的一個研究小組記錄了一個使用CD19CAR-T細胞產(chǎn)品來消除SLE患者體內B細胞的病例。隨后,研究人員將研究范圍擴大到5名患者,發(fā)現(xiàn)所有患者的SLE臨床癥狀在3個月內均得到緩解。至關重要的是,無藥緩解持續(xù)了長達12個月。雖然初步數(shù)據(jù)顯示出希望,但有幾個因素阻礙了CAR-T細胞療法在SLE治療中的廣泛應用。首先,接受這種治療的患者通常需要3-5天的化療來消耗他們的免疫細胞,然后才能進行CAR-T細胞輸注。淋巴細胞清除程序增加了感染和其他副作用的易感性。其次,人們擔心CAR-T細胞輸注后常見副作用的風險,例如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和神經(jīng)毒性。第三,治療費用仍然過高。此外,盡管初步結果令人鼓舞,但研究和接受治療的患者數(shù)量仍然有限,并且長期隨訪時間尚未得到徹底評估。CAR-T細胞代表了一種有前途的SLE治療方法,初步結果令人鼓舞;盡管如此,這些治療的有效性仍需在未來的研究中進一步評估,這些研究需要更大的隊列規(guī)模和長期的隨訪評估。調節(jié)性T細胞(Treg)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Treg細胞是一種特殊的CD4+T細胞,在建立和維持免疫耐受方面發(fā)揮著重要作用。研究報告稱,SLE患者的CD4+CD25+FOXP3+Treg細胞數(shù)量減少,Treg細胞介導的抑制功能受損,并且這種減少與疾病的嚴重程度呈負相關。因此,調節(jié)Treg細胞的數(shù)量和功能已成為治療SLE的一種有前途的治療選擇。已經(jīng)開發(fā)出幾種增強Treg細胞反應的策略,包括使用雷帕霉素/西羅莫司等免疫抑制藥物或施用低劑量IL-2以增加循環(huán)Treg細胞的數(shù)量及其增殖潛力?;隗w外擴增的Treg細胞的細胞療法表明,過繼性Treg移植可能對SLE的管理有益。Dall'Era等人的研究報告了第一例接受自體過繼性Treg細胞治療的患者的病例,他們從一名SLE患者體內分離出56個自體CD4+CD127loCD25hiTreg細胞,在體外擴增,隨后以1×108個細胞的劑量輸注。研究小組報告稱,Treg輸注導致活化Treg活性增加,并使炎癥部位的T輔助細胞(Th)活性從Th1細胞反應轉變?yōu)門h17細胞反應,這可能會影響疾病的臨床表現(xiàn)。除這項研究外,尚無其他臨床試驗結果報告。目前,clinicaltrials.gov上注冊的臨床試驗僅有一項正在進行中(NCT05566977)。自然殺傷細胞療法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NK細胞是先天淋巴細胞,對免疫監(jiān)視至關重要。研究報告稱,SLE患者的NK細胞功能障礙,特征為細胞數(shù)量減少和細胞毒性,以及細胞因子產(chǎn)生受損和抗體依賴性細胞毒性。Humbel等人證明,SLE患者的NK細胞CD38表達增加,但在細胞因子刺激后未能充分上調SLAMF1和SLAMF7。SLAMF7和/或CD38與特定單克隆抗體(例如埃羅妥珠單抗和/或達雷木單抗)的結合促進了NK細胞脫顆粒、細胞因子產(chǎn)生和細胞毒性,從而能夠消除分泌自身反應性抗體的細胞。這些發(fā)現(xiàn)表明恢復NK細胞功能可以改善SLE癥狀。最近,中國的一個研究小組進行了一項I期臨床試驗(NCT06010472),以評估CD19靶向CAR-NK細胞(KN5501)對中度至重度難治性SLE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美國另一個研究小組正在研究誘導性多能干細胞(iPSC)衍生的NK細胞與CD19定向CAR,該小組已在名為Calipso-1(NCT06255028)的I期臨床試驗中治療了參與者。這些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目前尚未報告結果。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的細胞治療方法選擇在已用于人體試驗的各種細胞治療方法中,關于Treg和NK細胞療法的研究數(shù)據(jù)很少,因此評估其有效性還為時過早。相反,自體HSCT和MSC療法已用于治療SLE患者,并且已證明可以實現(xiàn)長期緩解甚至無需藥物緩解。少數(shù)患者嘗試了一種新的CAR-T細胞療法;然而,這種方法在治療該疾病方面具有巨大潛力。目前,細胞療法通常僅用于對標準治療無反應的患者或對其他療法有抵抗力的晚期疾病患者。選擇適合個人的細胞療法取決于多種因素,需要仔細考慮益處和風險(表2)。表2:自體造血干細胞、同種異體間充質干細胞和CAR-T細胞療法在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中的比較。結論盡管藥物研發(fā)取得了重大進展,包括最近批準的單克隆抗體,但SLE的治療仍面臨挑戰(zhàn)。在過去幾十年中,β細胞療法因其在治療SLE方面的潛在療效而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以下幾點值得注意:對于對標準治療無反應或對所有可用治療方案均有抵抗力的患者,建議采用造血干細胞移植和間充質干細胞和CAR-T細胞療法,其中間充質干細胞臨床潛力最大(可以在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不同階段進行治療,包括早期和晚期,安全性高,成本中等)。盡管造血干細胞移植已經(jīng)使用了幾十年,但接受治療的患者數(shù)量仍然有限。其他細胞療法仍處于臨床應用的早期階段。在這種情況下,關注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的結果將很有意義。盡管細胞治療效果理想,患者在選擇細胞治療前仍需仔細考慮各種因素,包括安全性、治療效果、潛在副作用、治療費用和整體健康狀況。因此,臨床醫(yī)生/??漆t(yī)生與患者家屬在進行細胞治療前必須進行充分討論。正在進行和即將進行的人體試驗的目的是全面評估細胞療法的長期安全性和有效性。這涉及改進技術,以實現(xiàn)更好的結果、長期緩解和增加無病率。此外,降低成本可以大大拓寬細胞療法在治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中的應用范圍。參考資料:LanTMDao,ThuThuyVu,QuyenThiNguyen,VanTHoang,ThanhLiemNguyen,Currentcelltherapiesfor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StemCellsTranslationalMedicine,2024;,szae044,?https://doi.org/10.1093/stcltm/szae044免責說明:本文僅用于傳播科普知識,分享行業(yè)觀點,不構成任何臨床診斷建議!杭吉干細胞所發(fā)布的信息不能替代醫(yī)生或藥劑師的專業(yè)建議。如有版權等疑問,請及時跟本公眾號聯(lián)系,我們將在第一時間處理。2024年06月29日
81
0
1
-
鄭少玲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生活注意事項呃,生活上的注意事項,首先一個就是我們得有是需要防曬護理,防曬為主,那么呃涂防曬霜那么也是可以的,然后另外一個就是呃,日常的保濕護膚,然后我們的美女們也會經(jīng)常問我能不能美甲,我能不能化妝,疫情穩(wěn)定的情況下是可以的,但就是說我們還是盡量的希望大家少接觸一些化學物品,然后適當?shù)娜?,呃注意休息和適當?shù)腻憻?,當然了不要在大中午的時候出去跑步就行了,然后不要去曬日光浴。飲食和體重的控制,主要就是針對服用激素的期間,特別是劑量大的時候,大家知道就是說比較容易發(fā)胖啊,或者是用激素的時候會特別容易餓,那有些人一餓他就開始使勁的吃,那么其實這種是很容易長胖的,那么所以的話,我們會非常強調去控制體重,你不要說突然間一個猛增,呃,體重控制的好,其實對我們的骨質疏松,股骨頭壞死其實都是。 都是有很大的呃意義的,那么當它激素減下來之后,它就慢慢這個體型也會收回來,那么另外一個就是補鈣,維生素D啊,這些是為了預防激素的一些副作用,那么在飲食方面,營養(yǎng)一定要均衡,也有很多,比如說啊,一些海鮮啊,或者是儲物類啊,或者是一些光敏食物啊等等不能吃的東西我們盡量少吃啊,能吃的東西比如說一些青菜2023年05月10日
106
0
3
-
鄭少玲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使用生物制劑期間要注意什么?類風濕關節(jié)炎,強直性脊柱炎,銀屑病關節(jié)炎,幼年特發(fā)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血管炎等風濕病有都有可能使用到生物制劑,需要注意一些什么呢?首先要預防感冒,如果說你在中間,呃,感冒或者是發(fā)燒,那么這個時候可能你的治療就要中斷或者延后一點,所以的話這個時候還是希望大家,呃,注意保暖,然后飲食的話,盡量是吃一些比較呃干凈一點,不要說弄一個急性胃腸炎出,也可能會耽誤治療。另外一個就是有些疫苗就要避免接種,比如說這個減毒活疫苗,這個盡量不要被一些貓貓狗狗的一個抓傷受傷,這些是我們平時日常生活當中是可以去注意的一些事項。2022年12月30日
844
0
4
-
趙思媛醫(yī)師 中山一院 風濕免疫科 在上一期(狼瘡病友,光敏性食物到底能不能吃?)中我們講到狼瘡病友要做好防曬工作,減少紫外線對皮膚的損害。那么又有病友問了,如果天天躲在陰涼的地方,外出還要遮得嚴嚴實實,會不會影響到鈣的吸收導致缺鈣甚至骨質疏松呢?接下來我們就為大家講一講補鈣的事情。1.狼瘡病人為什么需要補鈣在正常人群中,隨著年齡、絕經(jīng)、日常飲食習慣(過度吸煙、過量咖啡、營養(yǎng)失衡)等因素,可能會出現(xiàn)骨量減少甚至出現(xiàn)骨質疏松,骨折等疾病。而狼瘡患者大多需要接受糖皮質激素治療,易患激素相關的骨量減少或骨質疏松[1],補鈣對于維持骨量及預防骨質疏松有重要作用[2]。2.日曬與補鈣的關系日照水平可間接影響體內骨代謝[3],曬太陽可以補鈣的原理是陽光中的短波紫外線(UVB)作用于人類皮膚,使7-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生素D3。維生素D3被轉運吸收入血液,并先后經(jīng)過肝腎代謝變成活性維生素D3,活性維生素D3可以在腸道,腎臟及骨等多個組織器官發(fā)揮生物學效應,既可促進鈣磷吸收,又能直接調整骨代謝。從而達到補鈣的功效。那么需要曬多少陽光才能保證正常的骨代謝呢?有研究顯示:其實身體并不需要太多陽光,就能產(chǎn)生維生素D。有研究顯示:一般建議一天不超過15~20分鐘讓手臂,腿等部位的皮膚接受到陽光直射,每周2~3次。接受到這樣劑量的陽光照射之后,就足夠能合成身體所需要的維生素D[4],再多曬太陽,反而帶來皮膚損傷,弊大于利。圖1 日曬與鈣代謝(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除了曬太陽補鈣之外,狼瘡病友還有哪些補鈣的方法呢?1. 鈣和維生素D的補充對于狼瘡病友們,屬于缺鈣、骨質疏松的高危人群,都需要補充骨保護劑。鈣攝入可減緩骨的丟失,改善骨礦化。維生素D能促進鈣的吸收,對骨骼健康維持肌力。改善身體穩(wěn)定性,降低骨折風險有益。指南[2]建議所有使用激素療程≥3 個月者,調整生活方式,每日補充元素鈣(1 000-1 200 mg)、維生素D(600-800IU)或活性維生素D。從飲食中獲得鈣約400mg。(鈣含量豐富的食物見下文),故每日補充鈣劑至少500-600mg。鈣劑需與其他藥物聯(lián)合使用,單純補鈣不能替代其他抗骨質疏松的藥物治療?;钚跃S生素D包括1,25雙羥維生素D3(骨化三醇):無需經(jīng)肝臟和腎臟羥化酶羥化即有活性,特別適合腎臟功能不好的患者,推薦劑量為0.25~0.5 μg/d;或l‐羥基維生素D(阿法骨化醇),經(jīng)25‐羥化酶羥化為1,25雙羥維生素D3 后具有生物活性,推薦劑量為0.5~1.0 μg/d圖二 活性維生素D3藥物(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2.含鈣豐富的食物每日均衡飲食,從食物中可攝取的鈣約400mg,含鈣豐富的食物有:一、乳及乳制品類:牛、羊奶及其奶粉、乳酪、酸奶等。二、豆及其制品類:黃豆、毛豆、扁豆、蠶豆、豆腐、豆腐干、豆腐皮、豆腐乳等。三、水產(chǎn)品類:鯽魚、鯉魚、鰱魚、泥鰍、蝦、蝦米、蝦皮、螃蟹、海帶、紫菜、田螺等。四、肉與禽蛋類:羊肉、雞肉、雞蛋、鴨蛋、鵪鶉蛋等。 五、蔬菜水果類:芹菜、油菜、胡蘿卜、芝麻、香菜、黑木耳、蘑菇等。檸檬、枇杷、蘋果、西瓜子、南瓜子、花生、蓮子等。3. 補鈣與運動運動是保證骨骼健康的措施之一,適量的負重運動可增加骨膜下骨沉積,提高皮質骨面積和強度,對預防骨質疏松有益運動治療。應該個體化,以產(chǎn)生骨效應的原則,如負重、抗阻、負荷和累積的運動:快步走,啞鈴操,舉重,劃船運動,蹬踏運動等,運動頻率建議:負重運動每周4~5次;抗阻運動每周2~3次,強度以每次運動后肌肉微有酸脹疲乏感。休息后這種感覺消失為宜。圖2 運動與補鈣(圖片來自于網(wǎng)絡)綜上所述:狼瘡病友們要重視補鈣,防治骨量減少和骨質疏松,不要擔心日曬不夠,多喝牛奶多運動,按醫(yī)囑服用骨保護劑,大家一起身體棒棒棒!參考文獻:1. Buckley, L. and M.B. Humphrey, Glucocorticoid-Induced Osteoporosis.N Engl J Med, 2018. 379(26): p. 2547-2556.2. 2020版中國糖皮質激素性骨質疏松癥防治專家共識 %J 中華內科雜志.2021. 60(01): p. 13-21.3. Neale, R.E., S.R. Khan, R.M. Lucas, M. Waterhouse, D.C. Whiteman, and C.M. Olsen, The effect of sunscreen on vitamin D: a review.Br J Dermatol, 2019. 181(5): p. 907-915.4. Terushkin, V., A. Bender, E.L. Psaty, O. Engelsen, S.Q. Wang, and A.C. Halpern, Estimated equivalency of vitamin D production from natural sun exposure versus oral vitamin D supplementation across seasons at two US latitudes.J Am Acad Dermatol, 2010. 62(6): p. 929.e1-9.2021年08月24日
695
0
0
-
孔維萍主任醫(yī)師 中日醫(yī)院 中醫(yī)風濕病科 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患者懷孕之后需加強保健和診斷檢查,尤其是尿常規(guī)和血常規(guī),時時刻刻確保自己身體能夠適應妊娠,一旦出現(xiàn)任何異常應立即就醫(yī)指導,同時用藥上也要規(guī)律的監(jiān)測,保證病情穩(wěn)定,不會再活動、復發(fā)。產(chǎn)后需要服用相關藥物以降低身體內的雌激素水平,前面也提到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的病因和性激素水平是密切相關的,生產(chǎn)之后的哺乳期女性雌激素水平會呈現(xiàn)一個上升的趨勢,如果不控制很有可能導致病情發(fā)作最終造成巨大損失。另一方面,既然孕期和產(chǎn)后期都使用了一定的藥物,那媽媽們便不適合再對新生兒進行母乳喂養(yǎng),以免孩子受到藥物的損害。2021年03月14日
999
0
0
-
黃義鴻副主任醫(yī)師 深圳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狼瘡狼瘡真奇怪,偏偏就把美女愛;青春年少風華茂,正是婚育好年代。蝶戀花來真無奈,只好偷偷學忍耐;臉上蝶斑在顴部,皮膚出疹太陽曬;關節(jié)疼痛夜難眠,還把口腔潰瘍帶;肌肉酸痛偶發(fā)燒,胸腔積液呼吸快;常伴夜間泡沫尿,腎臟也能被搞壞;若有上述病癥態(tài),解惑還得專家來!一問病史二查體,三查血液和多肽;若是病情得確診,聽從專家細交待。禁食芹菜與蘑菇,出門切莫太陽曬;天生麗質一如你,化妝物品可淘汰。及時治療好出彩,激素免疫抑制快;激素不是一般藥,減量需要專家在。輕癥紅斑狼瘡者,激素可以減得快;具體如何減激素,聽從專家的主宰;擅自減停激素者,病情復發(fā)切莫怪。還有硫酸羥氯喹,長期服用須記載,定期復查視眼底,心電也要拽一拽。若有病情加重者,及時就到醫(yī)院呆;嗎替環(huán)孢磷酰胺,道道都是救命菜;還有激素沖擊治,風濕??瓶撮T怪;若是病情危重者,丙球也得加一塊。經(jīng)過救治成功后,人生感悟自然來。關于狼瘡生育事,聽我娓娓細說來。強的松和羥氯喹,維持穩(wěn)定半年后;經(jīng)得醫(yī)生同意時,且把生育提上來;確定懷上寶寶后,定期復診勤保胎。懷孕時難生也難,辛苦母親最危殆;順生順產(chǎn)剖腹產(chǎn),一切聽專家安排;若是生的寶寶乖,全家呵呵樂開懷?。ㄎ恼略瓌?chuàng),圖片來自網(wǎng)絡,如涉及侵權,請聯(lián)系作者刪除)2021年03月14日
1305
0
3
-
2021年01月03日
993
0
0
-
黃閏月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中醫(yī)院 風濕科 有任何痛風類風濕等風濕免疫問題請咨詢黃閏月大夫。運動鍛煉是一項重要的康復措施, 常見的運動形式包括有氧運動、抗阻訓練、有氧-抗阻結合訓練、電刺激等。規(guī)律運動可以對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產(chǎn)生調節(jié)作用, 減低體內C-反應蛋白水平, 刺激增加抗炎因子脂聯(lián)素水平,減輕炎癥反應[1]。蝶友運動的好處1改善疲勞研究發(fā)現(xiàn),多達80%的蝶友自述常常感到疲倦,平日提不起精神。2改善心血管功能報道顯示,心血管疾病占SLE患者死亡原因的20%~30%,心血管事件已經(jīng)成為SLE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而適當規(guī)律的運動,可有效改善蝶友血管功能。3減輕藥物副作用像糖皮質激素類這類藥物,可使體重增加,同時會升高血壓、膽固醇和血糖,還可增加食欲。而肥胖會給關節(jié)帶來壓力,還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的風險。日常鍛煉可以幫助控制這些影響。4預防骨質疏松由于疾病和藥物的影響,蝶友更容易患骨質疏松癥。除了補充鈣和維生素D,運動也是預防骨質疏松的重要手段。5改善睡眠蝶友出現(xiàn)睡眠障礙的比例更高,睡眠不足可以加重疲勞和增加心理負擔,不利于疾病恢復。許多研究發(fā)現(xiàn),有氧運動是改善睡眠的最好的方式之一。6放松心情,提高生活質量許多蝶友精神壓力較大,運動可以減輕焦慮抑郁狀態(tài),進而增加患者的幸福感和提升生活質量??吹竭@里,是不是許多蝶友立刻動起來了?別急,蝶友們的功能鍛煉可是有講究的!首先大家要對自己的身體情況有一個正確的評估,了解自身的身體狀況,再選擇適合自己的運動方式,運動強度不宜過大,要注意勞逸結合。什么時候運動合適?01急性活動期不宜運動處于急性活動期的蝶友不建議運動,若勉強活動,易使病情加重或反復,還有可能引起并發(fā)癥。這個時候應臥床休息,減少機體能量的消耗,防止身體出現(xiàn)疲勞感。02緩解期可適當運動在病情得到進一步控制后,體力允許的情況下,可進行適度鍛煉,如散散步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勞動等,以不引起疼痛和疲勞為原則,慎重地由小到大逐漸進行有阻力的運動。03穩(wěn)定期根據(jù)情況選擇病情穩(wěn)定后,可根據(jù)個人恢復情況,選擇慢跑、快走、跳舞、游泳、太極拳、瑜伽等輕松的運動項目。適度的活動,可以提高患者身體素質,改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如何正確運動?蝶友應當以中低強度運動為主,每周3-4次,每次15-30分鐘左右即可。運動前做好準備活動,可以防止或減少運動意外損傷,而且可以更好地達到輔助治療作用,鍛煉中應掌握緩慢而平穩(wěn)的鍛煉原則。01循序漸進開始運動如果以前很少運動或者有一段時間沒運動了,可以采取逐漸遞增,先進行短時間的運動,慢慢再增加運動時間。02拆分運動時間如果無法進行長時間鍛煉,可以嘗試拆分運動時間,比如每天運動3次,每次10分鐘,那么加在一起就是30分鐘。運動時要注意這些1、鍛煉時應加強護理,對于年齡較大的人、有存在嚴重損傷如關節(jié)炎或骨壞死的患者,應注意平衡和安全性,以降低跌倒和受傷的風險。2、運動中避免陽光或其他強烈光線照射,注意保暖,避免因運動出汗而受涼。3、對于全身狀況較差、身體格外不適的患者需禁忌運動和鍛煉。4、提高免疫力不是一蹴而就的,運動也并非一時興起,患者要量力而行,制定適合的運動計劃,循序漸進的進行。參考文獻:[1]Flansbjer U B, Miller M, Downham D, et al.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 after Stroke:Effects on Muscle Strength, Muscle Tone, Gait Performance and Perceived Participation[J].J Rehabil Med, 2008, 40 (1) :42-8.DOI:10.2340/16501977-0129.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謝謝!·END·希望大家動動手轉發(fā)讓需要的朋友都能看到!有任何痛風類風濕等風濕免疫問題請咨詢黃閏月大夫。2020年11月12日
1213
0
0
-
郭強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風濕病科 風濕病患者接種疫苗的必要性 自身免疫風濕病 (ARD)是血清中出現(xiàn)多種自身抗體的一大類慢性炎癥性疾病,包括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SLE)、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干燥綜合征 (SS)等。風濕病患者本身存在免疫功能紊亂,治療上腎上腺糖皮質激素(以下簡稱“激素”)、 免疫抑制劑及生物制劑的使用均使患者發(fā)生感染的風險增加。接種疫苗是目前預防感染最有效的措施。ARD 患者接種相關疫苗非常必要。 風濕病患者對疫苗的免疫應答一般低于健康人,原因主要是風濕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體液和細胞免疫功能紊亂。風濕病治療藥物也可能影響對疫苗的應答。風濕病患者是否應該接種疫苗、接種疫苗的安全性、如何接種疫苗等,都是目前風濕科醫(yī)師面臨的問題。 什么是疫苗? 疫苗是將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chǎn)物,經(jīng)過人工減毒、滅活或轉基因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動免疫制劑。按性質可分為減毒活疫苗、滅活疫苗等; ◎ 滅活疫苗是用物理、化學方法殺死病原微生物,但仍保持其免疫原性的一種生物制劑,如百白破、傷寒、霍亂、流行性腦膜炎、肺炎球菌、流感、狂犬病毒和HPV疫苗等。 ◎ 減毒活疫苗是指采用病原微生物的自然弱毒株或經(jīng)培養(yǎng)傳代等方法減毒處理后獲得致病力減弱、免疫原性良好的病原微生物減毒株制成的疫苗,常見如麻疹疫苗、卡介苗、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疫苗、乙腦疫苗等。 疫苗是人類預防傳染病的武器。雖然接種疫苗可能出現(xiàn)免疫系統(tǒng)激活,但發(fā)生ARD的概率極低,在普通人群中接種疫苗是安全的。接種疫苗是否導致風濕病活動也是臨床醫(yī)師一直關注的問題,目前研究較多的是流感疫苗、肺炎球菌疫苗、乙肝疫苗和HPV疫苗。在風濕病患者中接種疫苗是安全的,一般不會導致基礎疾病惡化。 風濕病常用藥物對 疫苗免疫應答的影響 ◎ 激素一般不影響疫苗的免疫應答,風濕病患者擬接種疫苗時,無需調整激素。 ◎ 緩解病情抗風濕病藥(DMARDs)不影響疫苗的免疫應答,在少數(shù)使用甲氨蝶呤(MTX)或嗎替麥考酚酯(MMF)的患者可能產(chǎn)生一定的影響。 ◎ 抗IL-6治療對流感疫苗及肺炎球菌疫苗應答無顯著影響。腫瘤壞死因子(TNF)抑制劑一般不影響風濕病患者對疫苗的應答,而利妥昔單抗(RTX)則會嚴重降低疫苗的免疫應答。對于新出現(xiàn)的生物制劑是否會影響疫苗的應答,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明確。 疫苗接種建議和共識 活疫苗及滅活疫苗 接種建議: ◎ 葡萄牙指南建議滅活疫苗可在ARD 患者中接種,包括免疫抑制劑治療期間;減毒活疫苗在特定情況可考慮接種,≥60歲患者接種前評估帶狀皰疹病毒疫苗的風險/效益比。 ◎ 法國指南建議減毒活疫苗只能在沒有免疫抑制劑和(或)激素治療的間隔期給予。接種減毒活疫苗,必須停止生物治療,用藥間隔期2天到6個月不等。接種后無治療間隔期至少2-4周。在激素、DMARDs 和(或)生物制劑治療期間,禁忌接種減毒活疫苗。 ◎ 瑞士指南建議避免具有高復制潛力的活疫苗,在免疫抑制治療中,謹慎使用低復制風險的活疫苗(如水痘/帶狀皰疹病毒疫苗)。無血清麻疹和(或)水痘保護性抗體免疫功能低下者與感染者接觸,可使用免疫球蛋白/抗病毒藥物。 ◎ 拉丁美洲指南推薦接種帶狀皰疹減毒疫苗。包括短期內使用低劑量局部用激素、MTX[0.4 mg/(kg·周)]或硫唑嘌呤[2020年11月10日
4805
2
11
相關科普號

兒童風濕在線
鄭少玲 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風濕免疫科
2354粉絲4.9萬閱讀

王穎航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穎航 主任醫(yī)師
長春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風濕科
23粉絲2.2萬閱讀

朱豐林醫(yī)生的科普號
朱豐林 副主任醫(yī)師
重慶市中醫(yī)院
風濕科
1147粉絲10.9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