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25-羥基維生素D與疾病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在戶外的時間越來越少,接觸太陽光直射的時間減少,直接影響了維生素D的合成,因此,維生素D的缺乏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公共衛(wèi)生問題。維生素D不僅在維護骨骼健康中起著重要作用,而且在非骨骼疾病中也起著潛在作用,比如:自身免疫性疾病、惡性腫瘤、心血管疾病、孕產等。因此,人們對維生素D產生了越來越多的興趣。1.維生素D與25-羥基維生素D維生素D是一種脂溶性的維生素,我們人體的皮膚經紫外線照射之后可以直接合成維生素D。維生素D也可以從食物或者藥物中獲得。人體在從食物和藥物中攝入維生素D之后,維生素D在肝臟中可以轉化為25-羥基維生素D,之后在腎臟中可以轉換為具有活性的1,25-二羥基維生素D,并作用于靶細胞。因此25-羥基維生素D是維生素D在體內的代謝過程中一種主要的存在形式。2.維生素D缺乏的診斷標準體內可檢測到的維生素D的代謝產物有40多種,其中25-羥基維生素D是循環(huán)中存在最多的代謝物。可以反映機體維生素D的營養(yǎng)水平,血清25OHD檢測已經被公認為可以反映維生素D狀態(tài)的最合理指標。通過測定血清25羥維生素D的高低,可以反映人體內維生素D的高低水平,可以幫助判斷是否有與維生素D缺乏相關的疾病。3.25-羥基維生素D與哪些疾病的發(fā)生有關維生素D是維持人體健康、細胞生長的重要物質,在人體內維生素D主要有兩種形式,即維生素D3和維生素D2。其中,維生素D分別在肝臟和腎臟中,經過兩次羥化變成1,25-二羥維生素D,稱為具有活性的維生素D。維生素D通過與DNA結合轉錄因子維生素D受體結合而作用于其他細胞或組織,包括骨骼、大腦、乳腺、胰腺、甲狀旁腺、免疫細胞、心肌細胞、睪丸、胎盤、子宮及卵巢等。因此,維生素D的缺乏除了影響鈣穩(wěn)態(tài)、骨代謝等過程外,還可能與卵巢儲備功能密切相關。有學者研究指出,卵巢細胞體外暴露于維生素D會增加3β-羥基甾脫氫酶mRNA水平和孕酮、雌激素和雌酮的產生,且25-(OH)-D較高的女性卵母細胞質量更高,由此推斷25-(OH)-D水平較低可能通過抑制上述激素水平、降低卵母細胞質量參與DOR的發(fā)生、發(fā)展。骨疾?。喝绻琴|疏松、佝僂病等。1,25-二羥維生素D的主要作用是作用于靶細胞,促進胃腸道對鈣、磷的吸收,并降低胃腸道對鈣、磷的排出,從而使血中鈣、磷的濃度升高,并且具有促進軟骨合成、軟骨細胞發(fā)育,以及骨骼成熟的作用。維生素D缺乏和不足,在兒童時期可引起佝僂病,在老年患者時容易引起骨質疏松、脆性骨折等情況。因此,25羥維生素D對于人類鈣磷的調節(jié)具有重要的作用。惡性腫瘤:2006年有學者從“健康專業(yè)人士隨訪研究”的隊列中對1986年到2000年1月31日之間的4286名癌癥新發(fā)者和2025名癌癥死亡者進行多因素分析后結果顯示:1.至少補充維生素D1500IU/d,才可使血清25-(OH)D3水平增加25nmol/L;2.血清25-(OH)D3水平增加25nmol/L可使總癌癥的發(fā)生率降低17%(RR=0.83,95%CI0.74-0.92),總癌癥的病死率降低29%(RR=0.71,95%CI0.60-0.83),消化系統(tǒng)癌癥降低45%(RR=0.55,95%CI0.41-0.74)??刂企w重指數(BMI)和體育活動水平后,仍得到類似的結果。結論:低維生素D水平可增加男性癌癥的發(fā)生率和病死率,尤其是消化系統(tǒng)癌癥。2007年,有學者薈萃分析結果顯示:已發(fā)現(xiàn)將近20種癌癥發(fā)生率與太陽光紫外線暴露呈負相關,推測其原因可能與維生素D有關。自身免疫疾?。鹤陨砻庖卟』颊咂毡榇嬖诰S生素D的缺乏與不足。并貫穿疾病始終。心血管疾?。貉?25-羥基維生素D可能是心血管保護因素,其對預防和改善心血管疾病具有潛在積極作用。心血管疾病患者體內25-羥基維生素D水平明顯低于正常人。心衰患者降低程度更為明顯,可通過補充維生素D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神經系統(tǒng)疾?。壕S生素?D是類固醇激素,在大腦中通過介導維生素D受體(VDR)發(fā)生效應。VDR功能不良可改變情緒行為和引起特殊運動缺陷。母親缺乏維生素D3可能影響胎兒腦發(fā)育,導致自閉癥;老年人缺乏維生素D3可能導致情緒降低和認知功能障礙;成年人缺乏維生素D3會引起各種精神病和神經系統(tǒng)紊亂。神經影像學研究顯示,抑郁癥患者多個關鍵腦區(qū)可能受到影響,尤其是皮質和皮質下邊緣區(qū)、基底神經節(jié)和腦干。1,25-二羥基維生素D的生物學作用由VDR介導,該受體屬于配體激活轉錄因子的類固醇甲狀腺-類維生素A受體超家族,控制3%~5%的人類基因。VDR在中樞神經系統(tǒng)中的存在于1982年首次被證明。VDR?guī)缀醮嬖谟谒腥梭w組織中,在成人大腦中的神經元和神經膠質細胞中分布廣泛,在大腦中表達量最高的部位為海馬、下丘腦、丘腦、皮層和黑質等。這些大腦區(qū)域與抑郁癥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因此,維生素D可在上述區(qū)域產生作用。抑郁癥可能與各種神經遞質的功能異常有關,尤其是5-羥色胺(5-HT)、多巴胺或去甲腎上腺素,目前使用的許多抗抑郁藥都是基于這一理論。5-HT是抑郁癥中研究最多的神經遞質,在5-HT通路中存在不同的改變,包括5-HT受體和5-HT膜轉運蛋白的變化,其代謝物色氨酸導致的血清素合成受損也可能導致抑郁癥。去甲腎上腺素與抑郁癥患者情緒和認知功能障礙相關。多巴胺回路也在抑郁癥中發(fā)揮核心作用,與患者快感缺失密切相關。維生素D可通過對色氨酸羥化酶的作用來增加5-HT水平。1,25二羥基維生素D3可調節(jié)多巴胺能神經元的分化和成熟,并可影響大腦血清素水平。維生素D缺乏能影響不同發(fā)育階段的多巴胺能信號,大鼠斷奶后維生素D缺乏可影響皮質、下丘腦多巴胺和多巴胺代謝。因此,維生素D的缺乏能引起神經遞質的異常并導致抑郁,抑郁癥狀可隨維生素D缺乏的緩解而改善。目前已發(fā)現(xiàn)很多免疫細胞因子與抑郁癥的病理生理學有關,包括白細胞介素IL-1β、IL-2、IL-4、IL-8、IL-10、干擾素γ、C反應蛋白、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和趨化因子單核細胞趨化蛋白-1。在抑郁癥患者中,25-羥基維生素D與所有測量的炎癥標志物(IL-6、TNF-α)呈負相關。在包括單核細胞、T淋巴細胞、樹突狀細胞和巨噬細胞在內的多種免疫細胞上都可檢測到了VDR的表達。維生素D3可以改變小膠質細胞的免疫激活,暴露于維生素D3的激活的小膠質細胞可降低炎癥細胞因子IL-6、IL-12和TNF-α的表達,而增加IL-10的表達。因此,維生素D可通過影響免疫炎性反應來發(fā)揮抗抑郁的作用。神經生長因子主要存在于海馬和新皮層中,可增強神經傳遞,并被認為與記憶和執(zhí)行功能密切相關。抑郁癥患者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神經生長因子水平會下降。給予抑郁癥模型大鼠5mg/kg維生素D可增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和神經營養(yǎng)因子-3/4的表達。一項體外研究表明,神經干細胞經過1,25-二羥基維生素D3處理后,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神經營養(yǎng)因子-3的表達明顯增加。活性形式的維生素D刺激神經生長因子的合成,作用于膽堿能神經元,并正向調節(jié)神經膠質細胞系衍生的神經營養(yǎng)因子的合成,可改善神經元的存活、分化和可塑性。因此,維生素D可通過影響神經營養(yǎng)因子而改善抑郁癥狀,還可通過神經營養(yǎng)因子來影響抑郁癥患者的認知功能。內分泌疾?。?007年Pittas等進行了一項為時3年的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研究,314名糖耐量受損老年男性分別給予500mg/d鈣和700IU/d維生素D或者安慰劑。結果:聯(lián)合補充鈣和維生素D組空腹血糖升高幅度小于安慰劑組,且穩(wěn)態(tài)模型測定的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較低。結論是給予空腹血糖耐量受損的老年人補充鈣和維生素D可減輕血糖升高及胰島素抵抗程度。婦科疾病:孕中晚期維生素D水平不足或缺乏是普遍現(xiàn)象。孕期應注意補充維生素D治療,存在明顯VitD缺乏,應補充VitD,維持25-羥基D3達正常范圍。母親血清25-羥基D3水平小于37.5nmol/L,剖腹產率增加4倍。通過孕期25-羥維生素D水平的監(jiān)測,了解孕婦體內25-羥維生素D水平,指導孕期管理,可能有益于防止相關妊娠期并發(fā)癥的發(fā)生與進展,減少不良妊娠結局的發(fā)生。4.維生素D缺乏的危險因素維生素D的缺乏和環(huán)境與遺傳因素有關,影響維生素D水平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年齡、膚色、季節(jié)、海拔、日照時間、著裝習慣、防曬措施、空氣污染、肥胖及影響維生素D代謝的藥物等。
曹蓓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9月16日272
0
1
-
抽血25羥基維生素D 血值27ng/ml,需要補充維生素D嗎?怎么補?
翟志瑾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18日68
0
0
-
還缺乏25羥基維生素d經常骨頭疼
孫香蘭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11月08日157
0
0
-
我們?yōu)槭裁匆a維生素D
張允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02日421
0
3
血維生素D相關科普號

孫香蘭醫(yī)生的科普號
孫香蘭 主任醫(yī)師
山東省立醫(yī)院
內分泌科
3924粉絲31.9萬閱讀

顧湉荑醫(yī)生的科普號
顧湉荑 主任醫(yī)師
常州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老年醫(yī)學科
1357粉絲11.7萬閱讀

賈鈺華醫(yī)生的科普號
賈鈺華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1.2萬粉絲932.4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