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艱難梭菌陽性 吃哪些種類益生菌比較好?
IBD科普健康號2024年10月14日131
0
0
-
人特別瘦,請問吃安素會增重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4年08月27日50
0
0
-
皮膚黏膜病總好不了?真正的病因可能被忽視了(多圖預警)
皮膚黏膜病變是炎癥性腸病(i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最常見的腸外表現(xiàn)之一,約見于22%~75%的克羅恩?。–D)患者和5%~11%的潰瘍性結腸炎(UC)患者[1]。這些皮膚黏膜病變主要有三種類型:反應性皮膚表現(xiàn)、相關性皮膚表現(xiàn)和特異性皮膚表現(xiàn)(圖1)。許多此類癥狀的患者,在經(jīng)過長期的對癥治療后仍未能痊愈,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損傷,同時也對醫(yī)患關系造成了不利影響。因此,本文特地整理了這些相關表現(xiàn),旨在為各位皮膚科醫(yī)生提供學習與參考的素材,以期在診療過程中能夠更準確地識別和處理此類復雜病例。圖1.思維導圖01、反應性皮膚表現(xiàn)反應性皮膚表現(xiàn)的組織病理表現(xiàn),因其皮膚組織有中性粒細胞浸潤,亦被叫做「嗜中性皮膚病」。壞疽性膿皮病PG是IBD最嚴重的皮膚損害,對患者生活質量的影響超過消化道受累本身。PG在UC(5%~20%)比CD(1%~2%)更常見。PG通常在IBD確診后出現(xiàn),多在疾病活動度增加時發(fā)作,罕見于疾病靜止期。PG可以發(fā)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常見于輕微創(chuàng)傷部位,最常見于小腿和腸造瘺口周圍。PG最初表現(xiàn)為多個疼痛的丘疹或膿皰,皮膚壞死后形成潰瘍,伴有特征性的紫色邊界破壞和無菌膿性滲出物(圖2)。PG的組織學特征是中性粒細胞過度募集而無感染征象。組織病理學顯示中性粒細胞浸潤,濾泡周圍炎癥和真皮內膿腫形成?;颊叱蟾姘l(fā)熱、關節(jié)痛和全身不適等伴隨癥狀。診斷前應排除皮膚感染,包括臁瘡、壞死性血管炎、脂質漸進性壞死和由動靜脈缺血引起的潰瘍。圖2.53歲女性克羅恩病患者,四肢呈網(wǎng)狀潰瘍,邊界呈紫色破壞,符合PG[1]Sweet’s綜合征Sweet’s綜合征(SS),又叫急性發(fā)熱性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SS常累及30~50歲女性,在CD(70%)比UC(30%)更常見,多見于疾病活動期。SS以紅斑丘疹和斑塊為特征,主要累及面部(圖3)、頸部和上肢,常有明顯壓痛。在病程中可出現(xiàn)囊泡和膿皰,有時演變?yōu)榘行螕p害。內鏡下可見食管、十二指腸和直腸粘膜潰瘍。多數(shù)患者伴有發(fā)熱、關節(jié)肌痛、頭痛、結膜炎和口腔潰瘍等全身癥狀和體征。皮損往往會在數(shù)周到數(shù)月內自行愈合,不留疤痕。IBD相關SS主要診斷標準包括:(1)痛性紅斑斑片或結節(jié)急性發(fā)作;(2)組織病理學證據(jù)顯示真皮中有致密的中性粒細胞浸潤,但無血管炎。次要標準包括:(1)發(fā)熱;(2)與惡性腫瘤、炎癥性疾病、妊娠或感染相關;(3)異常的實驗室檢查:ESR、CRP和白細胞增多(中性粒細胞>70%);(4)對全身糖皮質激素治療反應良好。圖3.(A)Sweet’s綜合征的女性面部和頸部出現(xiàn)典型的紅斑伴水皰樣邊界;(B)組織學顯示致密的皮膚浸潤,以中性粒細胞為主(H&E染色,原始放大×200)[1]腸病相關皮病-關節(jié)炎綜合征BADAS是一種罕見的中性粒細胞性皮膚病,主要發(fā)生在肥胖癥旁路手術后的患者中,也有與IBD相關的報道。BADAS的特點是發(fā)熱、關節(jié)痛(主要累及周圍小關節(jié))、肌痛、腹痛、腹瀉和皮膚受累,常表現(xiàn)為慢性病程,遷延不愈。皮膚病變一般分布于上軀干和上肢,以疼痛、紅斑性丘疹和斑片為特征,偶有膿皰和無菌性囊泡為特征(圖4)。皮膚病變通常為多形性,類似于PG、化膿性汗腺炎和脂膜炎。組織學上表現(xiàn)為血管周圍中性粒細胞浸潤,組織細胞的細胞質中含有稱為核塵的多形核碎片和真皮水腫。雖然其確切的發(fā)病機制尚不清楚,BADAS可能與小腸細菌過度生長導致含有細菌抗原的循環(huán)免疫復合物沉積于皮膚和滑膜有關。圖4.克羅恩病直腸炎患者雙側腋窩、大腿、軀干及口腔黏膜多處紅斑性水皰及糜爛,下背部和臀部有囊皰和糜爛[2]無菌性膿腫綜合征2/3的無菌性膿腫綜合征患者合并IBD。典型的表現(xiàn)包括發(fā)熱、體重減輕、腹痛和白細胞增多,并伴有無菌性病變,組織學特征為以中性粒細胞為主的炎癥浸潤。深膿腫主要見于脾臟,但幾乎所有臟器都可受累,包括腹腔內(淋巴結、肝、胰)和腹腔外(肺、腦)。有時可出現(xiàn)淺表膿腫(周圍淋巴結、肌肉、咽和睪丸)。20%的患者可檢測到皮膚膿腫(圖5)或類似PG、SS等典型中性粒細胞皮膚病的特征性皮膚表現(xiàn)。圖5.無菌性膿腫綜合征患者的皮膚膿腫特寫[1]增殖性膿(性)皮炎/口炎PD-PSV是一種罕見的皮膚黏膜疾病,大約70%的病例合并IBD,有學者認為PD-PSV是PG的特殊表現(xiàn)形式。臨床上最常見口腔和皮膚病變(盡管任何粘膜表面都可受累)。口腔檢查發(fā)現(xiàn)紅斑和水腫的基礎上有多個無痛黃色小膿皰,易破裂形成細長的淺表潰瘍,稱為「蝸牛紋」侵蝕。皮膚病變表現(xiàn)為丘疹、膿皰、囊泡和結痂,融合成邊緣凸起的植被斑塊(vegetativeplaques)(圖6),主要累及面部、頭皮、腋窩、腹股溝,較少累及腹部、胸部和肢體遠端。PD-PSV的皮膚損害通常與口腔病變同時出現(xiàn)或在口腔損害發(fā)生后不久出現(xiàn)。PSV的組織病理學特征是上皮棘層增生和淺表潰瘍伴上皮內和/或上皮下微膿腫。PSV通常與IBD疾病的活動度一致。口腔活檢對明確診斷至關重要。此外,90%的病例存在外周血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圖6.PSV年輕男性出現(xiàn)與牙齦增生有關的口腔潰瘍性病變[1]02、相關性皮膚表現(xiàn)結節(jié)性紅斑結節(jié)性紅斑(EN)是IBD中最常見的皮膚表現(xiàn),見于15%的CD和10%的UC患者,女性多見。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EN表現(xiàn)為突然出現(xiàn)的對稱、凸起、柔軟的非潰瘍性皮下結節(jié),皮溫增高,直徑為1~5cm,易于辨認(圖7)。EN通常出現(xiàn)在下肢伸肌表面,最常見于脛骨前區(qū),面部、軀干和上肢很少受累。皮損消退后遺留炎癥后色素沉著,無疤痕。EN常在IBD加重時發(fā)作,但嚴重程度并不一定與腸道疾病嚴重程度平行。EN在急性期表現(xiàn)典型,很少需要皮膚活檢。如果皮下結節(jié)持續(xù)超過8周,出現(xiàn)潰瘍或滲出,應考慮行皮膚活檢。組織病理學檢查表現(xiàn)為特征性的間隔性隔膜炎,伴中性粒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皮膚活檢有助于排除硬紅斑(Bazin?。?、皮下感染、皮膚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脂膜炎和皮膚B細胞淋巴瘤。圖7.結節(jié)性紅斑:脛骨前皮膚雙側對稱、隆起、紅斑、痛性的皮下結節(jié)[3]阿弗他口炎阿弗他口炎在IBD患者中的發(fā)生率約為10%,通常與腸道活動性疾病和HLA-B27有關。臨床表現(xiàn)為多個圓形或橢圓形疼痛性潰瘍,伴有黃色假膜基底和紅斑邊界。潰瘍通常位于口腔或唇黏膜(圖8),其特征典型,在確診的IBD患者通常無需行組織病理學檢查。對于持續(xù)性、復發(fā)性和難治性病變以及未明確IBD診斷的患者,可行病損邊界區(qū)域組織活檢和培養(yǎng)。圖8.克羅恩病患者合并阿弗他口炎[4]銀屑病銀屑病是一種丘疹狀鱗狀皮膚病(圖9),典型皮損以邊界清楚的鱗屑性丘疹斑塊為特征,刮屑試驗陽性。全身皮膚均可以受累,以頭皮、肘部及膝部最常見,冬季好發(fā)。銀屑病是最常見的IBD相關皮膚病之一,見于7%~11%的IBD患者,而一般人群發(fā)生率為1%~3%。銀屑病在CD(11.2%)患者中的發(fā)病率高于UC(5.7%)。某些特定免疫反應模式和常見炎癥途徑的遺傳易感性或HLA易感性可解釋IBD和銀屑病之間的關聯(lián)。CD、UC和銀屑病都與骶髂關節(jié)炎和HLA-B27相關,IBD和銀屑病共同享有MHC相關6p21位點易感基因。IBD和銀屑病都是由Th1淋巴細胞的異常激活介導慢性炎癥性疾病,產(chǎn)生TNF-α、IFN-γ和IL-12等細胞因子。IL-23R和IL-12B是銀屑病和IBD發(fā)病中共同通路,IL-12B在銀屑病及IBD發(fā)病中也產(chǎn)生影響。幾種靶向T淋巴細胞和Th1細胞因子的藥物,特別是抗TNF-α藥物對這兩種疾病均有效[5]。圖9.克羅恩病患者多發(fā)性斑塊狀銀屑病[1]獲得性大皰性表皮松解癥大皰性表皮松解癥(EBA)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與多種疾病有關,但與IBD的關聯(lián)最強。EBA表現(xiàn)為表皮下起皰和瘢痕形成,主要局限于易受外傷的部位,如手、膝蓋(圖10A,B)、足;粘膜也可受累。EBA的特征是產(chǎn)生針對VII型膠原蛋白(真皮-表皮交界處固定原纖維的主要成分)的IgG同型自身抗體。自身抗體與VII型膠原蛋白結合引發(fā)炎癥反應,包括補體的固定和白細胞的Fc依賴性激活。活化的粒細胞釋放活性氧中間體和蛋白酶,導致上皮損傷和水皰形成。EBA可表現(xiàn)為張力性水泡和大皰,演變?yōu)槊訝€。水泡可能呈血性,愈合后通常形成疤痕和粟粒疹??赡艹霈F(xiàn)炎癥特征,包括紅斑、蕁麻疹斑塊和瘙癢。EBA可表現(xiàn)為張力性水泡和大皰,演變?yōu)槊訝€。水泡可能呈血性,愈合后通常形成疤痕和粟粒疹??赡艹霈F(xiàn)炎癥特征,包括紅斑、蕁麻疹斑塊和瘙癢。EBA的診斷依賴于免疫病理:病灶周圍皮膚直接免疫熒光顯示IgG(少量IgA)和/或C3沉積在真皮-表皮交界處(圖10C),而分離皮膚間接免疫熒光顯示IgG(少量IgA)和/或C3沉積在分離皮膚底部(圖10D)。圖10.手背(A)和膝蓋(B)處水皰和糜爛伴紅斑,(C)直接免疫熒光顯示真皮-表皮交界處有IgG沉積,(D)間接免疫熒光(1M氯化鈉分離皮膚法)顯示IgG沉積在分離皮膚底部[1]03、特異性皮膚表現(xiàn)特異性皮膚表現(xiàn)被認為與IBD有相同的組織病理學改變,主要表現(xiàn)為非干酪樣肉芽腫伴多核巨細胞、淋巴細胞、漿細胞或嗜酸性粒細胞等浸潤真皮層,和腸道病理表現(xiàn)一致。這類皮膚表現(xiàn)僅見于CD患者。根據(jù)皮膚受累的位置不同,可分為連續(xù)性皮膚表現(xiàn)及異位皮膚表現(xiàn)(轉移性CD)。連續(xù)性皮膚表現(xiàn)連續(xù)性皮膚表現(xiàn)是腸道癥狀的延續(xù),即皮損均出現(xiàn)在消化道的連續(xù)部位,如唇緣、面部、肛周,表現(xiàn)為膿腫、潰瘍、肛瘺,與腸病的活動相關(圖11)。8%~9%的CD患者存在口腔受累,肛周炎癥見于25%~80%的CD患者,肛瘺發(fā)生率為6%~34%。目前除了手術治療,尚無有效的內科療法;雖有研究表明生物制劑對CD肛瘺有效,但目前該病仍以外科治療為主[4]。圖11.肛周克羅恩病,表現(xiàn)為多發(fā)膿腫和瘺管形成[1]異位皮膚表現(xiàn)轉移性CD主要表現(xiàn)為膿腫、瘺管、潰瘍或結節(jié),皮損可出現(xiàn)在任何地方而非消化道的連續(xù)部位,多累及下肢末端和易受摩擦之處,而面部和生殖器少見(圖12)。轉移性CD不與腸病活動平行。其治療手段也較為局限,包括局部或系統(tǒng)應用激素、免疫調節(jié)劑、生物制劑等,但療效常不確切[4]。圖12.表現(xiàn)為紅斑性結節(jié)和的轉移性CD[1]04、特點和治療建議匯總
盛景祖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25日161
0
1
-
炎癥性腸病與營養(yǎng):合理飲食是關鍵
炎癥性腸病患者飽受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癥狀折磨,并且往往存在營養(yǎng)不良、體重過輕的問題。平時應該怎么吃成了這些患者的頭等大事。本文將為您揭曉炎癥性腸病飲食的方方面面。01什么是炎癥性腸?。???炎癥性腸?。↖nflammatoryboweldisease,IBD)是一組以慢性腸道炎癥為特征的疾病,包括潰瘍性結腸炎(Ulcerativecolitis,UC)和克羅恩?。–rohn'sdisease,CD),可累及回腸、直腸、結腸甚至全消化道,主要表現(xiàn)為腹瀉、腹痛、里急后重、便血等癥狀。IBD常遷延不愈、反復發(fā)作,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IBD病因復雜且治愈困難,因此營養(yǎng)及飲食在IBD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02飲食對炎癥性腸病有什么影響大量研究表明,飲食能夠影響腸道免疫穩(wěn)態(tài)、改變腸道菌群和微生態(tài)、改變腸黏膜通透性等從而影響IBD的發(fā)生發(fā)展。它既有正性預防作用,也有負性不良作用,具體可見下表。03預防炎癥性腸病的飲食建議飲食應包含豐富的水果和蔬菜,并增加攝入n-3多不飽和脂肪酸,減少n-6多不飽和脂肪酸的攝入(n-3多不飽和脂肪酸主要來源于海洋生物或深海魚類,n-6多不飽和脂肪酸以大豆、玉米、葵花籽等植物油中含量最為豐富)。盡量減少食用過度加工的食物和含有乳化劑(例如羧甲基纖維素)的食物(例如一些面包、蛋糕、冰淇淋等)。嬰兒期應接受母乳喂養(yǎng)。04炎癥性腸病患者的營養(yǎng)管理隨著對IBD的深入研究,一些剔除可誘發(fā)腸道炎癥食物、口感相對較好、成本低且有一定治療效果的飲食方案應運而生。這些飲食治療方案的原理相似:在飲食中加入營養(yǎng)豐富、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及一些微量元素等;同時在飲食中排除乳糖、加工肉食、動物脂肪、食品添加劑等。特定碳水化合物飲食這是一類比較嚴格的針對碳水化合物種類飲食限制的特殊飲食,只允許攝入單糖類碳水化合物,去除雙糖和大多數(shù)的多糖、淀粉等復雜碳水化合物。允許:水果、富含直鏈淀粉的蔬菜、堅果、蜂蜜、完全發(fā)酵的酸奶;不允許:谷類(小麥、大麥、玉米、大米等)、乳糖、蔗糖、麥芽糖等;不限制:蛋白質和脂肪的攝入,如雞蛋、肉類、魚類、家禽、黃油等。低FODMAP飲食(低發(fā)酵性寡糖、二糖、單糖、多元醇飲食)FODMAP是一類不易被小腸吸收的短鏈碳水化合物,可能引發(fā)腸易激綜合征。其中,寡糖包含果聚糖和半乳寡糖,單糖指果糖,雙糖指乳糖,多元醇則包括甘露醇、山梨醇、麥芽糖醇、聚葡萄糖、木糖醇、異麥芽糖醇等。低FODMAP飲食也就是避免攝入含F(xiàn)ODMAP高的食物(如芒果、龍眼、香菇、芋頭等)。無麩質飲食麩質是小麥、大麥、黑麥中存在的一類蛋白質,當這類蛋白質在面團中和水混合后,可表現(xiàn)出粘性和彈性。麩質不易被人體消化,部分人群會因為攝入含麩質類食物,誘發(fā)麩質蛋白不耐受,包括乳糜瀉、小麥過敏和非乳糜瀉的麩質不耐受。無麩質飲食指不含麩質或麩質含量低于20?mg/kg的食品,包括天然無麩質食物(如水果、蔬菜、各種豆類、未加工肉類、魚類、乳制品及雞蛋)和麩質麥谷類食品的替代品。抗炎飲食這類飲食建議進食大量富含多種維生素(如B3、B6、C、E)和微量元素(鎂、鋅)的水果和蔬菜,提倡大豆等植物蛋白,允許攝入一定量的動物蛋白,限制復雜碳水化合物的攝入,更注重益生元、不飽和脂肪酸等物質的作用。地中海式飲食地中海飲食主要源于地中海地區(qū)居民的飲食譜,以大量蔬菜、水果、堅果、健康脂肪(主要是橄欖油)及各類魚肉為主,可適當飲酒,同時盡量避免紅肉攝入。食物特異性IgG4抗體指導的限制性飲食這類飲食是依據(jù)進食某種飲食后檢測患者血液特異性IgG4抗體水平高低來決定是否限制其食用的飲食策略。由于限制的食物種類較少,該類飲食通常不會引起營養(yǎng)不良等問題。總結對于炎癥性腸病患者來說,合理的飲食管理至關重要。通過避免觸發(fā)性食物、滿足營養(yǎng)需求、個體化飲食計劃和與專業(yè)人士合作,患者可以更好地控制疾病,并提高生活質量。建議患者在制定飲食計劃或進行飲食調整時,遵循醫(yī)生和專業(yè)營養(yǎng)師的指導,以確保獲得最佳的營養(yǎng)支持。參考文獻:[1]王宏剛,姜建國,王勇.飲食在炎癥性腸病發(fā)病機制中的作用[J].中華炎性腸病雜志,2020,04(2):146-149.[2]薛寧,魏緒霞.定制飲食與炎癥性腸病研究進展[J].腸外與腸內營養(yǎng),2022,29(06):375-379.[3]MAGEN-RIMONR,DAYAS,SHAOULR.Nutritionalaspectsof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Expertreviewofgastroenterology&hepatology,2023.[4]SAHAS,PATELN.WhatShouldIEat?DietaryRecommendationsforPatientswithInflammatoryBowelDisease[J].Nutrients,2023,15(4):896.
羅忠光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8月19日114
0
1
-
術后小腸吻合口又狹窄了,什么方法治療好!
姚丹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6月02日57
0
0
-
維得利珠和英夫利昔都失效后,就只能用烏帕替尼維持終身了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4年05月20日69
0
0
-
IBD患者,請對負性情緒說NO!
由于疾病、生活壓力的刺激,特別是生活遇到阻礙,患者易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負性情緒,多項臨床研究發(fā)現(xiàn)焦慮、抑郁等精神因素應激使IBD患者更容易出現(xiàn)病情反復及腸道炎癥反應,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所以善于發(fā)現(xiàn)自己的負性情緒,及時排解,一起共抗疾病,共守健康!對負性情緒說NO!1.失眠出現(xiàn)失眠的原因,常見的有環(huán)境因素,如改變睡眠環(huán)境會出現(xiàn)入睡困難;個體因素,如睡前喝咖啡、濃茶等生活習慣,它們均對神經(jīng)有一定的興奮作用;軀體因素,如感冒發(fā)熱及其他疾病導致失眠;精神因素,如大悲大喜均可能導致失眠的出現(xiàn)。2.慢性腹痛疼痛被定義為“不愉快的感覺和情緒體驗”。IBD患者中腹痛癥狀比較常見,且活動期和非活動期均可存在。情緒性腹痛是心理因素引起的軀體功能異常,情緒性腹痛癥狀的發(fā)生和持續(xù)多與不愉快的生活事件、困難或沖突密切相關。它不是單一由IBD疾病引起的,但是出現(xiàn)腹痛還是得重視,應及早就醫(yī)。3.焦慮情緒由于疾病的遷延反復,易出現(xiàn)焦慮情緒,常表現(xiàn)為緊張、不安、焦急、憂慮、擔心的情緒;軀體表現(xiàn)為呼吸急促、面色潮紅、心悸、胃腸不適等。特別是疫情封控期間,擔心就醫(yī)問題,擔心藥物購買問題等等,均影響著病友的情緒。4.抑郁情緒抑郁情緒是較為嚴重的一種負性情緒,常常伴有明顯的軀體癥狀和精神癥狀,表現(xiàn)為情緒低落、思維反應遲鈍、意志減退等多種心理行為,同時伴有頑固性失眠、體重減輕、食欲下降、心慌胸悶、性欲下降等。一般的情緒改變,通過自我調節(jié)均可以緩解,如果持續(xù)一個月以上,需要及時與家人溝通,及早就醫(yī)。第一步,感受自己的情緒感受下目前自己處在什么樣的情緒下,人往往是沒法接受自己處在負性情緒里,覺得這是不應該出現(xiàn)的,我們首先做到的是不要急于否定自己,接受自我出現(xiàn)傷心、難過、低落等情緒。每個人所處的環(huán)境,所遭遇的事件都是不一樣的,有開心這樣的正性情緒就會有失望、焦慮這樣的負性情緒,接受自我的情緒波動是情緒管理的第一步。第二步,適當?shù)谋磉_自己的情緒如果心中苦悶,試著跟自己的父母親友、朋友、同事去聊一聊自己苦悶,尋求他們的幫助,行動上提供解決之策,情感上給予支持,不要讓自己一直陷于苦悶的情緒之中。第三步,以合適的方法紓解情緒紓解情緒的目的在于讓自己跳脫出現(xiàn)在的情緒困境,厘清目前的困境,讓自己更加清楚地面對對自己。紓解情緒的方法很多,有人會看劇、聽音樂、研究美食;有人會換一個居住環(huán)境或者重新布置自己的家;有人會痛哭一場;有人會跳操、跑步等等做一些轉移目標的事情,不要一直沉浸在糟糕的情緒里。同時,應該勇敢面對想一想能夠怎么做,將來才不會再次出現(xiàn)負性情緒?如果長時間處在糟糕的情緒里,長達一個月或者更久,請及時聯(lián)系醫(yī)生。如果感到不適就請停一停吧!如果心中苦難就請發(fā)泄吶喊吧!我院消化內科于2019年成立集消化內科,胃腸外科,結直腸肛門外科,影像科,病理科,營養(yǎng)科,風濕免疫科等IBD多學科診療模式(MDT),并設置有IBD專職醫(yī)生及專職護士,負責IBD臨床診治及基礎研究工作。目前是中國炎癥性腸病診療質控(IBDQCC)區(qū)域中心及河南省IBD聯(lián)盟副理事單位。(歡迎廣大病友前來就診!)
趙曄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5月08日115
0
0
-
美沙拉嗪腸溶片和美沙拉嗪栓劑長期用有副作用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4年04月20日48
0
1
-
在上海用英夫利西單抗2年了,最近大便4-5次/天,抽血檢查CRP105,需要更換烏司奴嗎
IBD科普健康號2024年04月20日88
0
1
-
兒童糞便鈣衛(wèi)蛋白檢測的意義
糞鈣衛(wèi)蛋白(FCP)主要來源于一種血細胞——中性粒細胞,F(xiàn)CP反映了腸壁上中性粒細胞的遷移,因此FCP升高可提示腸道可能存在病變。其主要用于IBD患者腸道炎癥的監(jiān)測,并不能靠鈣衛(wèi)蛋白診斷某種疾病,因為其并不具有特異性。消化道出血、炎癥、細菌性或病毒性腸炎、息肉、憩室、結直腸腫瘤等均會引起FCP增高此外,藥物(治療胃潰瘍的質子泵抑制劑(XX拉唑)、解熱鎮(zhèn)痛類藥物)也會引起增高,檢測時需注意分娩方式(陰道分娩與剖腹產(chǎn))和喂養(yǎng)方式(母乳喂養(yǎng)與配方奶粉喂養(yǎng))等因素會影響FCP含量,母乳喂養(yǎng)和正常自然陰道分娩的嬰兒FC含量較高尤其注意不同年齡的正常范圍不一樣不建議:在腸道準備、腸鏡后取材、從尿不濕上取材以及室溫存放≥3天嬰兒和兒童FCP的正常值隨年齡而變化,年齡越小,F(xiàn)CP值越高,隨著年齡的增長,普遍下降對于1歲以下的健康嬰兒,正常范圍介于648ug/g至1519ug/g之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呈下降趨勢1-4歲健康兒童的FCP正常范圍為75ug/g至285.9ug/g,高于較大兒童和成人的水平4-16歲健康兒童的FCP正常范圍與成人無差異,平均為18.8ug/g,一般正常高限為104.5ug/g建議每個中心根據(jù)試驗方法設立自己的正常值FCP是區(qū)分兒童IBD和腸功能紊亂的敏感的非侵入性篩查手段一項納入9個兒童研究的薈萃分析(853例)評估了FCP對疑似IBD診斷的準確性:FCP診斷IBD的總體敏感性為0.97,特異性為0.70目前還沒有數(shù)據(jù)或研究對不同年齡組的兒童IBD臨界值進行評估,在ESPGHAN21年的立場文件中,引用了一篇系統(tǒng)綜述,認為“兒童IBD篩查異常的最佳臨界值為212μg/g,靈敏度為0.90(95%CI0.87-0.93),特異性為0.87(95%CI0.81-0.88)”,注意該值不適合4歲以下兒童,因為他們通常具有更高的FCP值。因此,對于小年齡兒童,尤其是1歲以內的嬰兒和4歲以下的幼兒,糞鈣衛(wèi)蛋白的解讀需要非常謹慎,其用于診斷疾病的意義有限。
肖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4年04月17日630
0
3
炎性腸病相關科普號

肖園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園 主任醫(yī)師
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瑞金醫(yī)院
兒內科
2127粉絲27.5萬閱讀

洪之武醫(yī)生的科普號
洪之武 副主任醫(yī)師
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普通外科
1793粉絲8593閱讀

張慶芳醫(yī)生的科普號
張慶芳 副主任醫(yī)師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
消化內科
777粉絲3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沈駿 主任醫(yī)師上海交通大學醫(yī)學院附屬仁濟醫(yī)院(東院) 消化科
胃炎 40票
潰瘍性結腸炎 25票
克羅恩病 19票
擅長:擅長胃腸疑難病,尤其是克羅恩病和潰瘍性結腸炎,多年研究胃萎縮、腸化 -
推薦熱度4.4龔劍峰 主任醫(yī)師東部戰(zhàn)區(qū)總醫(yī)院 普通外科
克羅恩病 47票
腸梗阻 24票
結腸癌 19票
擅長:炎癥性腸病(潰瘍性結腸炎、克羅恩病)、胃腸道腫瘤、家族性息肉病。 -
推薦熱度4.4許晨 主任醫(yī)師天津市人民醫(yī)院 肛腸疾病診療中心
痔瘡 41票
肛瘺 32票
腸息肉 21票
擅長:擅長結直腸癌、結直腸息肉、巨結腸、便秘等疾病的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擅長痔瘡、復雜性肛瘺、高位肛瘺、復發(fā)性肛瘺、膿腫、肛裂和直腸陰道瘺等肛門疾病的微創(chuàng)無痛治療;特別擅長低位直腸癌保肛手術,直腸前突、直腸脫垂、肛門失禁、骶前腫物、盆底器官脫垂等盆底疾病和各種復雜原因導致的中重度便秘的綜合診治。系統(tǒng)開展糞菌移植、骶神經(jīng)調控(腸起搏器)等先進治療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