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內容
-
什么是熱射???怎么發(fā)病的?
1.“熱射病”通俗來講就是重癥中暑,主要指在高溫、高濕環(huán)境下,人體體溫調節(jié)功能失調,使汗液不能及時排出,熱量積蓄在臟器及肌肉組織,引起皮膚干燥、肌肉溫度升高等癥狀,繼而影響全身各器官組織的功能,出現(xiàn)局部肌肉痙攣、高熱、無汗、口干、昏迷、血壓升高、呼吸困難甚至多器官衰竭等。如得不到及時妥善救治,死亡率可達40%~50%。而高危人群如高齡老人,致死率甚至更高。2.熱射病通常發(fā)生在夏季高溫天。但需要注意的是,不是只有戶外暴曬才會中暑。熱射病的產生與高溫、高濕、無風等3個環(huán)境因素密切相關。通風差、溫度高的室內小環(huán)境也可能引起中暑,甚至出現(xiàn)熱射病。理論上,中暑的氣象閾值(即由刺激引發(fā)機體應激反應的最低值)是:日平均氣溫大于30℃或相對濕度大于73%。也就是說,當氣溫和濕度條件同時具備時,中暑發(fā)生的概率就明顯增大;而在日最高氣溫大于或等于37℃時,中暑人數(shù)將急劇增多。3.被“熱死”是偶然嗎?被“熱死”并非偶然。近幾年熱射病發(fā)病有增加趨勢。一方面,這與天氣變得“高溫”“高濕”息息相關。世界氣象組織、國家氣候中心近期發(fā)布的數(shù)據(jù)也印證了這一點。不久前,世界氣象組織表示,據(jù)歐洲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機構數(shù)據(jù),全球剛剛經歷了有記錄以來“第三熱”的6月,并出現(xiàn)了廣泛的極端高溫事件。國家氣候中心《全球氣候監(jiān)測預測月報》顯示:今年6月,全球平均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0.38℃,為1979年以來同期最高。在降水方面,國家氣候中心監(jiān)測顯示,今年6月,東亞大部、南亞東北部、非洲南部和北部、北美洲中部和西南部、南美洲北部、澳大利亞北部等地降水較常年同期偏多5成以上,其中非洲南部和北部部分地區(qū)、澳大利亞北部、美國西南部等地偏多1倍以上。4.另外與人口老齡化趨勢相關。近幾年我國因職業(yè)暴露導致的熱射病案例逐年減少,而高齡老人熱射病致死的比例卻在增加?!袄夏耆藱C體調節(jié)能力較年輕人差,乏力、頭暈、胸悶等前驅癥狀容易被忽視?!币簿褪钦f,在身體已經輕度中暑時,很多老人感覺不到自己中暑了,直到出現(xiàn)重癥才被重視,卻為時已晚。有些老人就醫(yī)時,甚至已經呈神志模糊、譫妄、昏迷,或大小便失禁、高燒且有心衰、腎衰等嚴重表現(xiàn),致死率極高。
賈鈺華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13日784
0
28
-
風油精妙用。
虞桂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7月05日183
0
0
-
中暑知識知多少
?現(xiàn)在氣溫不斷升高,很多地區(qū)都開始進入了「燒烤」模式,被熱浪包圍的天氣里,人體極易發(fā)生中暑。那么,中醫(yī)如何定義中暑?從中醫(yī)角度,我們又應該如何防治呢?且聽小編為你一一道來。1中暑的癥狀有哪些?先兆中暑:暴露于高溫環(huán)境時,出現(xiàn)大汗、四肢無力、頭暈、口渴、頭痛、注意力不集中、眼花、耳鳴、動作不協(xié)調等伴或不伴體溫升高。若脫離高溫環(huán)境,轉移到陰涼的地方,及時通風降溫補充冷鹽水,短時間就可以恢復。輕癥中暑:多以大量出汗、口渴、食欲不振、頭昏頭痛、疲乏、虛弱、四肢無力、胸悶心悸、面色潮紅、四肢無力、體溫正常或稍高為主要表現(xiàn)。?重癥中暑:分為熱痙攣、熱衰竭及熱射病。??熱痙攣患者通常體溫正常、神志清醒,以腹部、四肢(腓腸肌最常見)肌肉的對稱性痙攣和收縮疼痛為典型;?熱衰竭患者體溫基本正常,以頭暈頭痛、惡心嘔吐、心悸多汗、面色蒼白、皮膚濕冷、眩暈昏厥為主要癥狀;?熱射病最為嚴重、發(fā)病突然,患者出現(xiàn)體溫快速升高,意識昏迷等癥狀,嚴重者可出現(xiàn)休克。2哪些人群應格外注意預防中暑1.嬰幼兒和65歲以上的老人;2.超重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人群;3.高溫天氣進行劇烈活動(比如體育運動、軍事訓練、戶外活動等)的人群;4.飲酒或者服用影響機體散熱、減少出汗等藥物(如抗組胺藥物、抗膽堿藥物等)的人群。3中暑應該怎么辦輕癥中暑:應立即離開高溫高濕環(huán)境,至陰涼通風處休息,及時補充清涼含鹽飲料。若昏倒,將患者平臥并去除衣物進行散熱;若體溫過高,可用75%醫(yī)用酒精或冷濕毛巾擦拭全身,必要時可在額頭、腋下放置冰袋進行降溫。重癥中暑:可在內關、膻中、人中、合谷、太陽等穴位上進行適度按揉,并盡快送往醫(yī)院就醫(yī)。4日常生活如何預防中暑1.盡量選擇輕薄、寬松及淺色的衣服;注意防曬,可佩戴寬帽檐的遮陽帽、太陽鏡,涂抹SPF15或以上的防曬霜。2.增加飲水,高溫環(huán)境里進行體力勞動或劇烈運動時,至少每小時喝2-4杯清涼且不含酒精的液體,避免含有大量糖分或冰凍飲料;飲食盡量清淡、易消化,少食高油、高脂食物,保證攝取足夠的熱量,補充蛋白質、維生素和鈣。?????????????3.盡量在室內活動,如條件允許,應開啟空調、電扇,可借助商場、圖書館等公共場所避暑,如需要長時間使用爐灶、烤箱等,注意及時補充水分,經常離開廚房,在背陰或涼爽通風的地方休息。???4.仔細計劃行程,避免高溫天氣外出,室外活動盡量安排在早晨或者傍晚,避免太陽直曬,在高溫環(huán)境下行走或鍛煉,應慢慢開始,逐漸增加強度。5解暑的中藥?金銀花性寒,具有清熱解毒效果。金銀花有很強的抗菌作用,能輔助治療咽喉疼痛、風熱感冒、皮膚瘡瘍和丹毒等癥狀。同時也能達到解暑、降溫和清熱效果,能預防夏季小兒長痱子。?三七花具有降血壓和清熱清肝效果,能輔助治療高血壓、頭痛頭暈、耳鳴目眩和急性咽喉炎。另外也能降低血脂和減肥。?薄荷水能預防或治療因為暑熱所引起的咽喉腫痛和頭痛目赤。優(yōu)先選擇鮮薄荷,可以單味泡服,也可以加入茶葉中泡服。?菊花性微寒,可達到疏風解熱和清肝明目效果,而且能解毒,同時也能降低血壓,輔助治療感冒頭痛和肝火上擾所引起的目赤腫痛。另外菊花不僅能解暑,而且能輔助治療暈厥中暑和頭暈眼花。?荷葉具有清熱解暑、涼血的功效,是一種藥食兩用的食物,在夏天既可以泡荷葉茶來喝,也可以煮荷葉粥吃,均可以很好地預防中暑,對輕度中暑所引起的煩渴等不適也有很好的效果。每次取干荷葉5克,開水沖飲即可。
徐峰教授工作室2022年06月19日482
0
0
-
辟謠!中暑了就喝藿香正氣水?
韓健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6月09日332
0
3
-
夏季防中暑
張岳陽醫(yī)生的科普號2022年05月06日391
0
2
-
高溫對人體的影響
研究表明,高溫天氣溫每升高1℃,都可能對體弱或老年人產生不良影響: 33℃,人就會有熱的感覺,這是防暑降溫的起始溫度。應少外出活動,衣服薄而寬大,經常淋浴或冷水盆浴,避免利尿劑的過度使用。 35℃,人體賴以散熱的輻射、對流、傳導形式逐漸減弱或停止,蒸發(fā)(出汗)便是最重要乃至唯一的散熱方式。 37℃,一級警報!此溫度下人可能因大量出汗而出現(xiàn)脫水或電解質紊亂。 38~39℃,二至三級警報!體質較弱者的心肺會不堪重負,可能出現(xiàn)意外,這時應該進行物理降溫和藥物防護。醫(yī)學專家認為,當氣溫升高到38℃,或雖然氣溫是35℃,但濕度過大時,便是可能發(fā)生中暑、心腦血管意外的天氣。這種天氣狀況下,人的皮膚血流量會增加3倍以上,心輸出量增加50%~70%,因而可以使心衰的發(fā)生率增加1倍,使心臟病的死亡率增加1.5倍。應及時補足水分及鉀、鈉、鎂等電解質。來源:中大血液凈化中心 微信號。
倪海鋒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21日4053
0
0
-
中暑也分陰陽
炎炎三伏天,容易發(fā)生中暑,但中暑分“陽暑”和“陰暑”。不僅高溫環(huán)境會導致中陽暑,炎熱季節(jié)受到寒氣、冷氣更容易導致中陰暑。 陽暑:夏天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huán)境中的中暑,一般稱為中陽暑。中陽暑的人,皮膚會發(fā)燙、流汗、精神萎靡。應對:熱病涼藥,清絡飲多用于預防中暑或暑熱輕證,或者喝一碗解暑熱的綠豆湯或西瓜解暑,但注意都不要過量,中成藥可先十滴水或仁丹用于中暑或暑熱重證。 陰暑:炎熱時節(jié),寒氣侵犯人體所致的中暑為中陰暑。一般出現(xiàn)在處于極熱的狀態(tài)時突然進入空調房、突然猛吹涼風,或馬上洗冷水澡,冷氣、濕氣、冷飲、冷食,都會導致皮膚毛孔條件反射的收縮,身體難以散熱,導致陰暑發(fā)生。中陰暑的人,相比中陽暑,最明顯的癥狀是體溫高而不出汗。 應對:需用熱藥,可以服用藿香正氣口服液以散寒化濕暖中,還可以煮一碗熱氣騰騰的艾葉水或紅糖水喝,出一身汗,舒張原本閉塞的皮膚毛孔。
楚瑞閣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8月05日5077
0
0
-
中暑注意三點
劉海燕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31日1017
0
4
-
幼兒中暑癥狀及處理
中暑癥狀的臨床表現(xiàn):先兆中暑是高溫環(huán)境下出現(xiàn)頭痛,頭暈,口渴,多汗,四肢無力,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xié)調等,輕度中暑,是體溫升高,面色潮紅,重度中暑就是暈倒,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和熱射病等。 中暑的治療:首先要迅速將中暑患者移動到通風涼爽的環(huán)境,減少衣物,接著頭部敷上冷毛巾,打開風扇加快散熱,清醒的時候可以補充適當?shù)柠}水,如果已經失去知覺,可以指掐人中幫助蘇醒,如果是重癥中暑,必須立刻送醫(yī)院診治。
王瑩醫(yī)生的科普號2020年05月18日1570
0
0
-
喝中藥能喝綠豆湯嗎?
要看正在服用中藥的種類。如果患者患有脾胃虛寒、身體陽虛等虛癥寒癥,正在服用治療這些疾病的溫補類藥物及桂枝、干姜、細辛等溫經散寒類中藥時,則應禁食綠豆,以防寒上加寒或減弱溫補類中藥的療效。如果患者是中暑、咽喉疼痛、咳嗽且咳吐黃痰、腮腺炎、口干、口苦、皮膚感染、便秘等熱癥實證時,在服用治療這些疾病的中藥(如黃連、黃芩、黃柏、大青葉、板藍根、牛黃、金銀花等清熱類中藥)的同時服用綠豆湯(粥),可起到相輔相成的作用,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擴展資料:綠豆的功效:1、喝綠豆湯,可以清熱解暑消暑綠豆性涼,味甘,炎炎夏季多喝點綠豆湯有利于解暑。如果想要利用綠豆湯防中暑的話,則可直接煮綠豆水,每天適當喝點就可起到一個祛暑的作用。2、促進食欲由天氣候炎熱的的關系,夏季很容易會有食欲不振的問題,而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磷脂等元素不僅能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yǎng)素,同時還可起到一個興奮神經的作用,從而促進食欲。3、清除體內毒素綠豆本身就具有綠豆的作用,同時臨床表示綠豆中含有抗過敏成份,因此夏季多喝綠豆湯的話,可起到一個預防夏季高發(fā)皮膚病蕁麻疹的作用。促進身體健康。4、減少輻射對于電腦一族來說,日常多喝點綠豆湯還能起到一個抗輻射的作用,可減少輻射對人體的危害。5、保護腎臟健康綠豆中的胰蛋白酶是一種可以幫助減少蛋白分解,可減少蛋白質分解對腎臟造成的損傷,因此可起到一個保護腎臟健康的作用。
高玉偉醫(yī)生的科普號2019年08月25日1987
0
2
中暑相關科普號

楚瑞閣醫(yī)生的科普號
楚瑞閣 主任醫(yī)師
江西中醫(yī)藥大學附屬醫(yī)院
腫瘤科
846粉絲149萬閱讀

肖詠醫(yī)生的科普號
肖詠 副主任醫(yī)師
汕頭大學醫(yī)學院第二附屬醫(yī)院
中醫(yī)內科
3150粉絲31.5萬閱讀

王瑩醫(yī)生的科普號
王瑩 主任醫(yī)師
武漢兒童醫(yī)院
呼吸內科
491粉絲63萬閱讀
-
推薦熱度5.0衛(wèi)玉潔 主治醫(yī)師上海市養(yǎng)志康復醫(yī)院 康復醫(yī)學科
腦出血 51票
腦梗塞 21票
腦外傷 18票
擅長:對急診危重病救治,對危重癥病人的早期康復,早期腦梗,腦出血,腦外傷,缺血缺氧性腦病,中毒,熱射病,心肺康復,脊髓損傷的患者康復治療積累了一定經驗。有豐富的促醒,拔除氣切管的經驗。 -
推薦熱度3.4宋青 主任醫(yī)師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yī)院第一醫(yī)學中心 重癥醫(yī)學科擅長:在急危重病救治、嚴重感染救治尤其是對勞力性熱射?。▏乐刂惺睿?、急性重癥胰腺炎、產婦急危重癥、肝移植圍手術期處理、戰(zhàn)創(chuàng)傷性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腹腔間隙綜合癥腹腔減壓、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的綜合性救治取得良好的臨床效果。在急危重癥患者應用持續(xù)床旁血濾和早期腸內營養(yǎng)的實施有獨到的見解
-
推薦熱度3.3方雪玲 主任醫(yī)師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 ICU擅長:危重癥疾病的診斷與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