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錦波主治醫(yī)師 中山六院 婦科 各位朋友大家晚上好,我是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的李景波醫(yī)生,在上周的門診當中,我們看到了兩例的剖宮產后的遠期并發(fā)癥,那其中一例是剖宮產的瘢痕子宮內膜異位癥。剖宮產的瘢痕子宮內膜異位癥,它是跟剖宮產有密切相關的,是在剖宮產的過程中,把子宮里面的子宮內膜種植在剖宮產的切口上,從而形成的。它主要的臨床表現(xiàn)是跟月經有關的周期性的疼痛,一般來說是在月經開始的前兩天出現(xiàn),哎疼痛在月經干經后,她疼痛可以進行消失,并且部分的患者她可能會出現(xiàn)在腹部可以悶得到一個小疙瘩或者一個包塊,并且這個包塊是在月經的中間會增大,在月經消退以后可縮小。2023年02月20日
98
0
1
-
劉東光主任醫(yī)師 濟寧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婦科 最近的研究表明:(1)宮內或新生兒特定的EDCs(指外源性的能夠干擾與影響內分泌系統(tǒng)的化學物質)暴露,與發(fā)生子宮內異癥的風險具有關聯(lián)性,且可能導致生殖系統(tǒng)形態(tài)發(fā)育異常、腺發(fā)育異常,以及罹患子宮腺肌病的風險。這些苗勒氏管發(fā)育異常、胎兒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研究結果,支持子宮內異癥的發(fā)育起源學說;(2)青春期前TCDD(二惡英)暴露,會導致生殖組織的表觀遺傳學改變,進而導致跨代生殖系統(tǒng)疾病,包括子宮內膜異位癥樣表型和子宮腺肌??;(3)成年時期長期接觸雌激素或催乳素易導致子宮腺肌??;(4)持續(xù)性及非持續(xù)性EDC暴露,均與子宮內異癥患病風險相關,但對于EDCs暴露的相關研究也存在很多問題,包括很多混雜因素的干擾,如疾病亞型、對照組的選取、研究設計、暴露時間、疾病的惡化、不孕、遺傳學與免疫系統(tǒng)等。因此,EDC暴露僅是可能因素,或許EDC暴露的相關因素才是更接近事實的危險因素。 現(xiàn)實中,避免EDCs暴露的措施有:(1)儲存食物時,避免用塑料容器;(2)不要在微波爐中,使用塑料容器加溫,盡量用鑄鐵或不銹鋼材質的不粘鍋烹煮;(3)避免食用含高汞或多氯聯(lián)苯的魚肉;(4)提倡食用新鮮的有機食品,但要注意清除食物表面的農藥;(5)限制使用化妝品;(6) 避免對衣物進行干洗或染色處理;(7) 清潔房間時,應使用濕拖把打掃灰塵;(8) 避免使用含阻燃劑的消費品;(9)進入房間前,應養(yǎng)成更換鞋子的習慣。2022年01月05日
871
0
6
-
2021年11月18日
722
0
0
-
馬春華主任醫(yī)師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人民醫(yī)院 婦科 摘 要 1.子宮內膜異位癥通常定義為子宮外存在子宮內膜樣組織。 2.這個定義并不能涵蓋這個疾病的全部內容,因為內異癥具有復雜的癥狀、病理生物學和多系統(tǒng)聯(lián)合等性質。 3.內異癥目前最理想的診斷方法是通過腹腔鏡下目視來尋找病灶 4.治療方法包括手術切除病變和激素藥物,往往有副作用,且療效不穩(wěn)定。 5.治療內異癥相關癥狀如慢性盆腔疼痛、痛經、深部性交困難、排尿困難、乏力、疲勞和不孕的花費更多。這些癥狀往往會對女性的身體、心理、性、社會幸福感以及生育力造成影響。 6.盡管內異癥對女性和他們的家庭、經濟的影響很大,公眾和部分專業(yè)人士對這種疾病的認識仍然欠缺。 流 行 病 學 a.流行率 1.內異癥影響約10%的育齡期女性,根據2017全球人口數據,受影響者大概有1.9億 2.由于內異癥診斷的金標準為腹腔鏡下可視檢查,在疾病的早期一般不會進行,所以其真實患病率很難確定 3.在不同人群中,患病率不同。 無癥狀婦女中為2 - 11%;不孕婦女為5 - 50%;因盆腔疼痛住院的婦女為5 - 21%;有癥狀的青少年為49%;慢性盆腔疼痛為75%;對藥物治療沒有反應的疼痛患者為75% 4.對人口分布、疾病表現(xiàn)和危險因素的了解僅限于確診病人的數據,未確診病例的數量和特征尚不清楚 b.臨床表現(xiàn) 1.內異癥的種類很多 從不同顏色的淺表腹膜病變,到卵巢上的囊腫(巧囊),再到穿透深度超過5毫米的結節(jié)(深部子宮內膜異位癥,常伴有瘢痕和粘連),還有盆腔外病變。 癥狀的嚴重程度或者是否復發(fā)與rASRM分期無關 rASRMⅠ期疾?。ǘx為有限數量的病灶和少量粘連)的婦女可能有嚴重的疼痛、不孕或兩者都有,而IV期子宮內膜異位癥(意味著更多的病灶、子宮腺肌瘤或兩者兼有,以及廣泛的粘連)反而可能是無癥狀的 盆腔疼痛可能是炎癥性的,也可能是神經性的;以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潛在敏化為特征,即使在子宮內膜異位病灶被切除后也可能導致持續(xù)性疼痛 危險因素 雖然子宮內膜異位癥的自然病史尚不清楚,但有證據表明暴露和發(fā)展存在關鍵的窗口期2.由于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的疼痛癥狀的發(fā)作最常在青春期和青年期被報道,因此內異癥發(fā)生發(fā)展往往出現(xiàn)在生命周期的更早階段3.極可能的危險因素 低體重出生兒、小于胎齡兒、苗勒氏管異常(嬰兒);月經初潮早、低體重指數(青春期);月經周期短、體重指數低、分娩少(育齡期) 合并癥 內異癥患者更可能出現(xiàn)其他系統(tǒng)合并癥,如纖維肌痛、腸易激綜合征、間質性膀胱炎、抑郁焦慮等2.與黑色素瘤、非霍奇金淋巴瘤、甲狀腺癌、子宮內膜癌和卵巢癌等一些腫瘤的患病風險增加有關3.內異癥患者患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多發(fā)性硬化、過敏、哮喘等免疫系統(tǒng)疾病的風險增加; 發(fā)病機制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展涉及內分泌、免疫、促炎和促血管生成過程的相互作用。2.關于內異癥的起源,有很多假說,最經典的是經血逆流假說,除此之外,還有體腔上皮化生以及淋巴管和血管轉移。3.經血逆流是指包含存活的子宮內膜細胞的月經殘留物通過輸卵管回流進入腹腔,在內異癥中十分常見 1.子宮內膜干細胞和祖細胞群存在于在位內膜中,如果在經血逆行中脫落,則可能在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發(fā)展中起作用。 2.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的子宮內膜基質細胞顯示出粘附能力,且內異癥中的局部炎癥反應有利于細胞粘附。 3.子宮內膜沉積物的增殖需要雌二醇;病灶的特征是雌激素受體β的增加。 4.體腔上皮化生(腹膜間皮向腺狀子宮內膜的轉化)已在苗勒氏管缺陷的患者中提出。 5.淋巴管與血管轉移:子宮內膜細胞通過淋巴管和血管運輸-已被認為是盆外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另一來源。 6.炎癥反應 異位內膜細胞和組織通過產生細胞因子、趨化因子和前列腺素引起局部免疫和炎癥反應 子宮內膜異位癥病灶及其周圍復雜的內分泌和促炎微環(huán)境促進其增殖和血管化,也會對周圍環(huán)境造成傷害 7.疼痛 子宮內膜和子宮內膜異位病灶含有能被炎性介質刺激的神經纖維。 與其他慢性疼痛狀況一樣,內異癥疼痛的機制超出了子宮內膜異位病變的范圍。 患有內異癥的女性也面臨著跨器官致敏的高風險(由于神經通路的會聚,相鄰的結構產生疼痛感),這可能是許多受影響女性術后疼痛緩解不佳的原因。 遺 傳 特 征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遺傳學研究主要集中在揭示遺傳性(胚系)基因變異和近來基于組織的體細胞(細胞獲得性)變異 1.胚系特征 雙胞胎研究估計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遺傳性(遺傳變異引起的疾病風險比例)約為50%; 常見的遺傳變異約占內異癥風險的26%; 與同時存在的慢性疼痛狀況(頭痛、背部和關節(jié)疼痛)遺傳相關性表明,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疼痛易感性具有遺傳基礎 2.體細胞特征 子宮內膜異位癥與卵巢透明細胞癌或子宮內膜樣癌之間具有關聯(lián);特別是與卵巢癌相關基因PIK3CA和ARID1A的體細胞突變。 觀察到的驅動基因突變的等位基因頻率提示,攜帶這些突變的上皮細胞克隆擴增,通過經血逆流輸送; 3.基于遺傳變異的風險預測 內異癥中基因組學研究的進展遠遠落后于其他常見疾病。 針對目前的研究情況,需要建立穩(wěn)健的多基因風險評分,使其具有辨識潛力,可以從高風險人群中找尋具有高度滲透性的單基因突變。 診 斷 子宮內膜異位癥仍然難以診斷 目前還沒有檢測或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生物標志物可用 病灶主要位于腹腔,且體積小,這意味著腹腔鏡可視化(最好有組織學證實)仍然是診斷該疾病的標準 影像學對于鑒別腹腔鏡下肉眼可見的最常見的腹膜淺部病變幾乎沒有用處 經陰道超聲或MRI可以可靠的診斷子宮腺肌癥,其靈敏性和特異性均大于90% MRI對深部內異癥的靈敏度為94%,特異性僅為79% 只有當癥狀嚴重時,手術才是合適的 癥狀出現(xiàn)和診斷之間的平均延遲是7年。 間隔時間過長,導致疼痛延長、生活質量下降、心理壓力和生殖能力受損 治 療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治療(特別是涉及腸、膀胱、輸尿管或腎盂外結構和多重疼痛情況的疾病)需要多學科的專業(yè)知識。 無論采用何種治療方法,大約50%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在5年內會復發(fā)。 目前的治療手段包括藥物治療、補充治療、外科手術治療等。 1.藥物治療 目前的激素治療對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疼痛關注于全身或局部的雌激素抑制,抑制組織增殖或炎癥,或兩者都有。 口服避孕藥,被廣泛用作治療痛經或慢性盆腔疼痛的一線用藥; 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GnRH)激動劑是主要抑制全身雌激素水平的二線治療; 芳香化酶抑制劑可用于激素治療無效的內異癥女性; 絕經樣副作用,如骨質流失等,可以通過添加低劑量雌激素來減輕 內異癥相關疼痛的鎮(zhèn)痛包括對乙酰氨基酚和非甾體抗炎藥的聯(lián)合使用。 2.補充治療 患有慢性盆腔疼痛的婦女除了接受婦科醫(yī)生的治療之外,還應接受由疼痛專家、物理治療師和心理學家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的護理。 目前的治療選擇范圍從藥物治療,包括止痛藥、抗焦慮藥、抗抑郁劑和膜穩(wěn)定劑,到盆腔物理治療和認知行為療法。3.外科手術治療 內異癥伴激素抵抗相關疼痛的婦女,應考慮手術治療; 手術可以減少部分女性的疼痛,但不是對所有的女性都有用; 手術的目的是完全破壞或去除子宮內膜異位組織和粘連; 對淺表內異癥進行手術治療以減輕疼痛,目前仍有爭論; 子宮切除術是常見的 術后出現(xiàn)疼痛的可能性,術前有疼痛的患者大約是術前無疼痛患者的三倍; 患有內異癥的婦女中,60%的心血管疾病風險升高中,大約一半是由于手術導致的高絕經率所造成的 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切除對卵巢卵泡儲備有不良影響;如抗苗勒氏激素水平降低和竇卵泡計數減少)。 對于想要保持生育能力的女性來說,手術的潛在益處和負面影響應該權衡。 雖然手術治療沒有其他不孕因素的女性可能會提高自然妊娠率,但手術能否提高輔助生殖技術或體外受精懷孕的可能性尚不清楚 治 療 前 景 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手術和藥物治療方法對于相當大比例的婦女無效。即便有效時,它們也可能導致并發(fā)癥。 對于想懷孕的女性,激素治療是禁忌。 非藥物治療,包括針灸等,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盆腔疼痛。 飲食的變化可能通過抗炎作用而影響癥狀,并有助于形成更有利的腸道微生物群 鑒于內異癥的高患病率,以及其在整個生命周期對健康和福祉產生的累積影響,還有與之高度相關的經濟成本,應該盡早采取行動來提高公眾的認識。 分層和個性化的治療方法,以最大限度地發(fā)揮有效的治療和增強治療,以及預防措施,需要明確分類的子宮內膜異位癥亞表型的臨床信息。 迫切需要生物標志物,以及針對內異癥的發(fā)展、進展和癥狀持續(xù)中各種生理途徑的新療法。2021年09月17日
2488
1
5
-
黃曉斌主任醫(yī)師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 婦科 近期,我院婦科病區(qū)收治了一名年輕患者,29歲的小招(化名)在15歲時就出現(xiàn)痛經,起初未重視。近半年痛經明顯加重,不只“大姨媽”來訪時痛不欲生,要依靠止痛藥,平時也開始出現(xiàn)下腹疼痛,在疼痛的折磨下,小招不得不到醫(yī)院就診。 接診的黃曉斌主任醫(yī)師詳細了解了小招的病情,超聲檢查發(fā)現(xiàn)除了雙側卵巢均長了較大的巧克力囊腫,還發(fā)現(xiàn)膀胱、腸道也可能受病灶侵犯。因同時有大便帶血癥狀,為進一步明確病情,建議做腸鏡、磁共振、膀胱鏡檢查,結果發(fā)現(xiàn)可怕的病灶居然穿透了膀胱和直腸。黃曉斌主任表示,這是臨床上非常復雜的“深部浸潤型子宮內膜異位癥”,因病灶呈紫藍色,常被比喻成黑色病魔。 小招入院后,婦科黃曉斌主任醫(yī)師、鄭玉華主任醫(yī)師手術團隊立即組織院內多學科會診討論及綜合評估。在進行充分的術前評估及周密的準備后,婦科團隊聯(lián)合泌尿外科張世林主任醫(yī)師團隊、胃腸外科彭翔主任醫(yī)師、白立芳主任醫(yī)師團隊等3個手術團隊,共同為小招進行了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解除了盆腔內復雜黏連,剝除了卵巢上13cm大小的囊腫,切除了直腸、膀胱上的病灶。 在多學科合作以及麻醉配合下,手術順利完成。術后為小招制定了詳細的營養(yǎng)支持治療方案,目前小招康復良好,已經出院,后續(xù)婦科團隊也為她制定了進一步的長期管理方案。祝她健康,一生平安!希望痛經的病患都盡快遠離黑色病魔的折磨! 圖1 膀胱內病灶 圖2 卵巢巧克力囊腫 很多女性都有過痛經的經歷,尤其是年輕女性,認為痛經很正常,結婚后就好了。痛經時大多數人會選擇喝點姜茶紅糖水、用熱水袋熱敷,疼痛難受時就選擇吃止痛片,沒有及時就醫(yī),常常耽誤了病情。 醫(yī)學上,痛經分兩種,原發(fā)性痛經和繼發(fā)性痛經。原發(fā)性痛經是指無病灶的痛經,繼發(fā)性痛經是有病灶的痛經,其中,青少年繼發(fā)性痛經主要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常見為卵巢巧克力囊腫,而生育年齡婦女繼發(fā)性痛經主要是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 什么是子宮內膜異位癥? 子宮內膜原本是子宮腔的組織,會在激素影響下產生周期性變化,當它剝脫出血時,就形成了“月經”。而子宮內膜異位癥,簡單講就是內膜組織出現(xiàn)在子宮腔以外的身體部位。不僅會出現(xiàn)在臨近的卵巢、輸卵管、腸道,也會出現(xiàn)在腎、輸尿管、肺、胸膜,甚至大腦和四肢…… 令人驚奇的是,不管是正常待在宮腔里的內膜組織,或是流竄到子宮外面的內膜組織,都會回應激素所發(fā)出的信號。因此,粘在卵巢、盆腔腹膜表面、甚至腸表面的內膜組織,到了生理期也會剝落出血,但這些血液不像宮內的經血可以順著宮頸排出,它們被關在體內,不斷累積形成病灶。 子宮內膜異位癥大部分是良性疾病,惡變幾率較低,但因其臨床癥狀明顯,給女性患者帶來嚴重的痛苦,并且絕經前一般無法治愈,需要長期管理,目前被醫(yī)學界稱為“良性癌”! 為什么會得子宮內膜異位癥呢? 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病因還不十分清楚,可能跟以下因素有關: ①腹膜和卵巢上皮具有轉化成與子宮內膜相似的潛在能力,當遇到某些刺激后就轉化成異位的子宮內膜。 ②月經血逆流。破碎的子宮內膜隨著經血的倒流進入腹腔或進入子宮肌層并種植在那里。 ③卵巢功能異常。 ④不注意經期衛(wèi)生,經期同房或做人工流產。 ⑤遺傳因素。子宮內膜異位癥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和家族聚集性,有家族病史的人患此病居多。 ⑥有宮腔操作史等。反復多次的人工流產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高危因素。 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哪些癥狀? ◎痛經 痛經是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典型表現(xiàn)。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的痛經會越來越明顯,疼痛程度逐漸增加,疼痛的時間也逐漸延長。 ◎不孕 病灶“出血”會導致周圍發(fā)生炎癥,接著周圍器官就會出現(xiàn)粘連,盆腔的子宮、卵巢、輸卵管粘連成團,從而影響懷孕。據統(tǒng)計,子宮內膜異位癥不孕率高達40%,不僅容易不孕,懷孕后流產概率也會增加。 ◎月經異常 卵巢上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形成卵巢巧克力囊腫,會影響卵巢功能,導致其分泌異常。主要表現(xiàn)為月經過多、月經淋漓不盡、月經間期出血或周期紊亂,還會進一步影響排卵功能。 ◎盆腔包塊 卵巢上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最常見的,俗稱“巧克力囊腫”,因囊內的液位為陳舊性血液,似巧克力液而得名。巧克力囊腫有時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能會破裂,從而出現(xiàn)疼痛,并且會加重盆腹腔的黏連。 ◎慢性盆腔痛 當患者出現(xiàn)深部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時,還會出現(xiàn)性交疼痛、非經期反復下腹痛等。 ◎其它癥狀 當子宮內膜異位至其它器官時,臨床表現(xiàn)可多種多樣。如經期大便次數增多,大便帶血、血尿、尿頻、尿痛、流鼻血、咯血等。 建議:任何痛經患者,均應先做超聲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異位癥和腺肌癥。權威研究發(fā)現(xiàn),青少年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癥診斷,平均延誤了6年。 多學科協(xié)作處理各種復雜內異癥?。?! 佛山市婦幼保健院婦科是廣東省臨床醫(yī)學重點???,衛(wèi)生部四級婦科內鏡手術培訓基地,全國婦科經陰式手術培訓基地,佛山市醫(yī)學重點學科,佛山市婦科醫(yī)療質量控制中心掛靠單位,華南地區(qū)超聲聚焦培訓中心,技術力量居佛山市領先地位、廣東省先進行列,在國內婦科學界擁有較高的聲譽。擁有國際先進的超高清腹腔鏡、宮腔鏡系統(tǒng),華南地區(qū)第一臺婦科高強度超聲消融機等設備,以微創(chuàng)、無創(chuàng)技術為特色呵護女性健康。 我院整合婦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麻醉科、超聲醫(yī)學科、影像科、輔助生殖技術等優(yōu)勢資源,建立了子宮內膜異位癥多學科診治協(xié)作組,在各種復雜的子宮內膜異位癥、子宮腺肌癥的診治上,具備領先的技術,積累了良好的經驗! 去疼痛!促生育!防復發(fā)!痛經也是病,女性需盡早就醫(yī),及時診斷,盡早祛除黑色病魔!2021年07月21日
858
0
2
-
2021年01月20日
939
0
0
-
陳淑琴主任醫(yī)師 中山六院 婦科 一天,同學的女兒燦燦遠在湖北,因為痛經來咨詢我:“阿姨,我月經很正常,但是來月經的第一天痛經嚴重,有時候還需要吃止痛藥。醫(yī)生說我很可能有子宮內膜異位癥,還可能會影響生育,我好擔心啊?!敝猩酱髮W附屬第六醫(yī)院婦科陳淑琴中山大學附屬第六醫(yī)院婦科陳淑琴我說:“別擔心!首先子宮內膜異位癥(簡稱內異癥)是一種良性的疾病,不必害怕!至于是不是患了內異癥,咱們做了進一步檢查再說。”燦燦放下心來,說:“我在網上查了,還是不太明白內異癥是個什么病?怎么得來的?”我說:“咱們先了解一下這個疾病吧?!笔裁词亲訉m內膜異位癥?我們知道,子宮是孕育寶寶的宮殿,子宮內膜就是受精卵生根發(fā)芽的土壤,只有土壤肥沃才能保證寶寶的發(fā)育。每個月月經來潮的時候,子宮內膜脫落,子宮開始周期性的出血,形成月經(詳見子宮如此神奇的器官!一文)??梢?,子宮內膜就是子宮腔內面的一部分,換句話說,子宮內膜的正常位置是在子宮腔里面的。我們再看看子宮內膜異位癥這個詞,其中:“異位”的意思是,異常的位置,不在正常的地方?!鞍Y”就是指病癥,疾病的癥狀。所以,子宮內膜異位癥,就是指子宮內膜的位置不正常,出現(xiàn)在子宮腔以外的部位,并引起了一系列的疾病癥狀。子宮內膜異位癥是怎么形成的?內異癥的形成不是一個原因,是很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內異癥的病因中最為公認的是種植學說,是指子宮內膜碎屑種植在某個部位而形成內異癥病灶,主要包括經血逆流、淋巴及靜脈播散、醫(yī)源性種植。這是最經典的病因學說。其他病因學說還有體腔上皮化生學說和誘導學說,就是指由體腔上皮分化而來的盆腔腹膜,受到雌激素、炎癥等反復刺激后,能被激活轉化為子宮內膜樣的組織。當然,內異癥的發(fā)生還與遺傳因素、免疫與炎癥因素、在位內膜生物學特性的影響等有關。我們來看看不同原因帶來的子宮內膜碎屑種植,所引起的內異癥有什么不同。1經血逆流引起的盆腔內異癥最常見由于子宮內膜的脫落,導致子宮出血而形成月經(詳見月經是怎樣形成的?一文)。月經期間,脫落的破碎的子宮內膜(稱為子宮內膜碎片或碎屑)會夾雜在月經血中,隨著月經血流出子宮,通過宮頸、陰道而排出體外,有時衛(wèi)生巾上的月經血中見到粉紅色或白色的薄膜樣的肉肉組織,就是子宮內膜碎片(詳見月經是怎樣形成的?一文)。與此同時,有一些調皮的子宮內膜碎屑會歡呼雀躍地鉆進通暢的輸卵管,順著月經血流到腹腔,醫(yī)學上稱為經血逆流。由于水往低處流的緣故,它們機智地在寬敞的腹腔里,就先暫時停留在腹腔最低處(子宮直腸陷凹)的經血中,伺機行動。其中一部分碎屑會被盆腔內的防御武器(免疫系統(tǒng))給消滅了,那些僥幸存活下來的,一旦發(fā)現(xiàn)盆腔的腹膜、直腸表面、子宮表面、卵巢表面等原來的光滑腹膜表面被破壞,它就趕緊占領這個粗糙創(chuàng)面,并長住了下來。最后,在這些地方生根(長血管)發(fā)芽(病灶長大),當月經來潮時,子宮內膜碎片也在這里出血,月經過后,這些血就開始吸收,如此每個月周而復始,病灶就逐漸增大。這是內異癥最常見的形成方式和種植部位,稱為盆腔內異癥。2淋巴和靜脈播散引起的盆腔外內異癥少當然,還有一些更調皮的子宮內膜碎屑還會潛伏到淋巴液或血液,隨著血流種植到全身各個器官,比如,肺、腎、肝、鼻腔、臍部等。但是這種情況特別少見。3醫(yī)源性種植引起的盆腔外內異癥時有發(fā)生還有一種內異癥會發(fā)生在手術切口上,尤其是剖宮產的切口,因為在剖宮產手術時,宮腔被切開,寶寶和胎盤才能分娩出來,此時,子宮內膜碎屑也會夾雜在子宮腔內的血液中,流到腹壁切口的創(chuàng)面上,少數就種植在肌肉、筋膜、脂肪等部位,從而形成內異癥病灶,叫腹壁瘢痕內異癥。如果發(fā)生在順產側切時,可能發(fā)生會陰瘢痕內異癥。另外,在宮頸的激光、活檢、錐切術等操作或手術后,一旦月經來潮,宮頸創(chuàng)面還沒有修復光滑時,就可能會有碎屑種植到創(chuàng)面而形成宮頸內異癥。這也就是醫(yī)生為什么要求在月經干凈一周內進行宮頸的操作和手術的原因之一。子宮內膜異位的部位是哪里呢?由內異癥的不同發(fā)生機制來看,內異癥可以發(fā)生在全身各個地方。最常見的部位是盆腔,占95%,特別是后盆腔(就是子宮和直腸之間的部位)。比如:卵巢、子宮的骶韌帶、輸尿管表面腹膜、直腸表面腹膜等。其次,是前盆腔的腹摸,比如:膀胱表面腹膜、輸卵管表面等。最少見的部位就是盆腔外比較遠的地方,比如:肝臟、肺、鼻腔等。燦燦聽了我的解釋后說:“阿姨,聽您的分析,我不害怕了,我按照您的建議來檢查吧?!弊訉m內膜異位癥,內膜碎屑到處跑,不同機制不同樣,良性病變莫心焦,藏在盆腔最多見,血道轉移也困擾,順產側切留會陰,剖宮切口腹壁灶。2020年09月26日
2573
0
5
-
王姝主任醫(yī)師 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 婦科 -1-子宮內膜異位癥在育齡期女性中的發(fā)病率約10%,而在不孕女性群體中的發(fā)病率可高達50%。據報道,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年齡峰值位于24-29歲,且普遍存在延遲診斷(平均可延遲7年),因此,青少年時期可能為該病發(fā)生的關鍵時期。那么,究竟是什么因素造成了這一時期子宮內膜異位癥的出現(xiàn)呢?-2-近期,一項發(fā)表于American Journal of Obstetrics & Gynecology的研究探索了青少年時期奶制品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風險的關系。該縱向研究納入了1998至2013年間的581例經由腹腔鏡檢查確診的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抽取她們高中時期的飲食調查問卷進行分析。食物攝入分為3類進行統(tǒng)計:總奶制品(包括牛奶、酸奶、奶酪、速食早餐、冰激凌、奶昔、冰凍果子露、黃油);高脂奶類(全脂牛奶、冰激凌、奶昔、奶油乳酪、其他奶酪、黃油);低脂奶類(低脂或脫脂奶、酸奶、松軟干酪、速食早餐、冰凍果子露)。結果發(fā)現(xiàn):就總體奶制品的攝入量而言,青春期每日攝入4份以上的女孩相比于僅攝入1份甚至更少的女孩,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生率降低32%。但在高脂或者低脂奶類的相關分析中,并未發(fā)現(xiàn)明顯差異。具體來說,均衡其他因素之后,每周攝入2份及以上酸奶者比攝入不足1份者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生率降低29%;每周攝入1份及以上冰激凌的女性患病風險降低38%。-3-青春期通過各種飲食渠道所攝入的總體鈣元素增加可降低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率,但維生素D與之相關性不明顯。該研究發(fā)現(xiàn)青春期總體奶制品、酸奶、冰激凌、鈣元素的攝入量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率均會降低。在此之前,Harry及其團隊的研究也得出總奶制品攝入與子宮內膜異位癥發(fā)病的相似關系,他們認為這種關系得益于脫脂奶的攝入。對于奶制品、鈣元素攝入與子宮內膜異位癥風險關系,存在以下假說: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炎性疾病,奶制品及鈣元素可以減輕氧化應激和炎癥反應。Zemel等人研究發(fā)現(xiàn)高鈣及高奶制品飲食能降低體內炎癥因子(如活性氧、TNF-a和IL-6等)。對于酸奶,由于其益生菌性質,經常食用酸奶對腸道菌群有益。一些研究表明,益生菌有可能改善腸易激綜合癥患者的癥狀。青少年食用酸奶和冰淇淋等乳制品能夠改善體內菌群,減輕子宮內膜異位癥相關性盆腔痛,從而降低腹內超敏反應的風險。原文:Am. J. Obstet. Gynecol., 2020, 222: 257.e1-257.e16.2020年04月14日
1445
0
0
-
2019年12月15日
3715
0
0
-
吳龍主治醫(yī)師 北京朝陽醫(yī)院石景山院區(qū) 婦產科 咱們聊這個子宮內膜異位癥,有可能是經血逆流引起的,很多人就說哦,吳大夫我明白了那經期一定不能同房,同房,可能會增加子宮內膜異位癥的發(fā)病概率對嗎,對啊,你說的對會增加這個概率,但并不是說經期同房一定會發(fā)生子宮那個異位癥,經期就來了,月經血的時候,如果說我們。 外地去對對他噔噔噔,一下子對他對他之后,這個月經血有可能就順著這個輸卵管流到了盆腔里形成子宮異位癥,但是呢,這個月經血到盆腔里的多了去了,因為我們正常人來月經的時候也會有少部分的血到盆腔里去,但是最后沒有形成這種能力,為什么,因為我們體內可以把這個血消化吸收掉啊,如果說。 消化吸收不了,或者說你的體質就容易讓這些經血種植在你的盆腔內就會在這個地方形成。2019年09月18日
2010
0
16
相關科普號

李建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李建軍 主任醫(yī)師
長沙市婦幼保健院
生殖中心
209粉絲2.5萬閱讀

姚志韜醫(yī)生的科普號
姚志韜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中醫(yī)院
婦科
146粉絲3.4萬閱讀

陳行醫(yī)生的科普號
陳行 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yī)院
婦科內分泌與生殖醫(yī)學科
1.2萬粉絲2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