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返回介紹
- 血尿-
- 緩解方法-
- 擴展閱讀
-
張山河主任醫(yī)師 常德職業(yè)技術學院附屬第一醫(yī)院(高山街院區(qū)) 男科 一、概念 血尿在臨床上非常多見,但并不是尿液呈紅色就是血尿,也不是尿色正常就可以排除血尿。血尿在醫(yī)學上的界定標準是指:離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50萬,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也就可以稱為血尿。按尿液中血液含量的多少分1.鏡下血尿尿經離心后沉渣顯微鏡檢查,每高倍視野有3個以上紅細胞。2.肉眼血尿每1000ml尿液中含有1m1血液,肉眼即可看到輕微血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紅色的尿液就是血尿。 二、病因 血尿的原因很多,也比較復雜,局部的疾病和全身性的疾病都會引起血尿。從大的分類上來說可以分成三大類型:一是泌尿生殖系統(tǒng)本身的病變,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尿道等部位,出現(xiàn)炎癥感染、長了結石、腫瘤、受了外傷,或者有先天性的畸形,都會出現(xiàn)血尿,例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統(tǒng)結核等炎癥感染性疾病;腎臟、輸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結石移動時會劃破尿路上皮從而引起血尿;泌尿系統(tǒng)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侵犯正常組織也會引起血尿;交通事故中腎臟、膀胱如果受到暴力損傷也會有血尿;還有多囊腎、胡桃夾綜合征現(xiàn)象等遺傳學疾病或畸形(該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左腎靜脈在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受擠壓,引起頑固性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也會出現(xiàn)血尿。第二大類是全身性疾病,這個很好理解,比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全身出血性疾病容易累及泌尿系統(tǒng);一些風濕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經常累及腎臟引起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一些過敏、藥物、毒物導致全身反應也會在泌尿系統(tǒng)有所表現(xiàn),出現(xiàn)血尿。第三大類就是泌尿生殖系統(tǒng)鄰近器官的病變:這屬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例如子宮、陰道或直腸的腫瘤侵犯到尿路時也會出現(xiàn)嚴重的血尿。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生理情況下也會出現(xiàn)血尿,例如劇烈運動后會出現(xiàn)鏡下血尿,但這種屬于一過性的,充分休息后復查血尿多會消失。但是,有大約10%的一部分血尿患者,在進行了各種詳細的檢查后,仍然無法明確病變的部位和病因,我們稱之為“特發(fā)性血尿”。這部分患者有些是因為疾病處于早期無法檢出,通過長期的密切隨訪會找到病因,也有一些確實是不是全身或局部的病理改變引起。因此,特發(fā)性血尿的患者,既不用杞人憂天,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定期復查隨訪。 三、診斷 一般來說,血尿患者要通過以下檢查來一步一步的明確病因:尿常規(guī)、尿紅細胞形態(tài)分析、泌尿系超聲是一線檢查:尿常規(guī)可以對血尿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尿紅細胞形態(tài)分析則可以通過尿中畸形紅細胞的比例判斷是腎小球性血尿(如腎炎)還是非腎小球性血尿(如腫瘤、結石);泌尿系超聲則能夠對泌尿系統(tǒng)是否存在腫瘤、結石進行初步的篩查,也有助于了解前列腺是否增大、膀胱內是否有血塊。如果是尿中畸形紅細胞占80%以上為腎小球性血尿;如果畸形紅細胞80%以上,則考慮是非腎小球性血尿,接下來應該做:血沉、尿脫落細胞(脫落細胞DNA倍體檢測)、靜脈腎盂造影(腎功正常),這些檢查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結核、腫瘤、結石等疾病,如果懷疑血管畸形可以做腎靜脈彩超。如果影像學提示膀胱有新生物,則要進一步做膀胱鏡檢查。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則需要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特殊檢查來輔助鑒別和判斷。CT可檢出12.5px以上的腫塊,而且可以做三維尿路重建(CTU)。如果診斷仍不能明確,應行內鏡檢查。直視下觀察病變,必要時活檢,還可做逆行插管收集腎盂尿行細胞學檢查,以及逆行造影。總之,血尿的檢查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無創(chuàng)到有創(chuàng)、既定性又定位的原則來進行。 一)血尿的定性診斷 發(fā)現(xiàn)“紅色尿”后,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首先血尿應與月經、子宮陰道出血、痔出血等污染尿液相鑒別。其次血尿應與血紅蛋白尿相鑒別,血尿顏色鮮紅或暗紅,振蕩呈云霧狀,放置后有紅色沉淀,鏡檢有大量紅細胞,而血紅蛋白尿則明顯不同,顏色棕紅或呈醬油色,振蕩后不呈云霧狀,放置后無沉淀,鏡檢無紅細胞或僅有少量紅細胞,若測定血液游離血紅蛋白則明顯升高。血尿還需與某些藥物、水果、染料引起的紅色尿液相鑒別,這種紅色尿多見于運用氨基比林、剛果紅、酚紅、利福平等藥物后,但鏡檢無紅細胞,可資鑒別。 二)血尿病變的定位診斷 1.根據血尿與排尿階段的關系,利用尿三杯試驗,可較準確地判斷血尿是初始血尿、終末血尿、還是全程血尿,從而推斷病變所在部位。1)若為初始血尿,表明病變在尿道、膀胱頸部。如尿道炎癥、結石、狹窄、腫瘤、息肉、異物、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2)若為終末血尿見于膀胱頸部、三角區(qū)病變,如膀胱頸或三角區(qū)的腫瘤、炎癥及膀胱結石。3)若為全程血尿見于膀胱及其以上的尿路病變,如非特異性感染、結核、結石、腫瘤以及泌尿系統(tǒng)鄰近器官的病變。 2.根據血尿特征推斷病變部位新鮮血尿多表明下尿路出血,陳舊性血尿多表明上尿路出血;長條形或蚯蚓狀血塊表明出血來自腎臟,血經輸尿管而塑型;大量血尿常來自腎臟或膀胱,而排出較大的血塊多來源于膀胱。 三)血尿病變的病因診斷 1.根據血尿與年齡、性別的關系從新生兒到老年,在不同年齡出現(xiàn)的血尿,其病因常不相同。新生兒血尿少見,主要見于腎靜脈栓塞;小兒血尿則以腎小球腎炎最常見;青少年及中年人血尿,以感染、損傷、結石、結核、腎炎、異物較常見;老年人血尿,則以腫瘤、前列腺增生較多見。 2.根據血尿與伴隨癥狀的關系1)無痛性肉眼血尿多見于膀胱腫瘤,其次為腎腫瘤,偶爾腎結核、腎結石、前列腺增生癥、多囊腎等也可表現(xiàn)有無痛性肉眼血尿。2)血尿伴腎絞痛多見于腎、輸尿管結石。3)血尿伴膀胱刺激癥狀常見于①炎癥:如急性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②結石:如膀胱或后尿道結石等。③腫瘤:如膀胱腫瘤等。④理化因素:如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性膀胱炎等。⑤其它如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白斑等。4)血尿伴有腰部腫塊單側者可能為腎腫瘤、腎結核、腎結石伴腎積水、腎囊腫、腎下垂,雙側者常為多囊腎。5)血尿伴膿尿見于腎結核、腎結石繼發(fā)感染等。6)血尿伴下尿路梗阻癥狀多見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膀胱結石、尿道結石或尿道腫瘤等。 3、血尿的輔助檢查如果自己或者家人突然發(fā)現(xiàn)血尿,尤其是中老年群體發(fā)生的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應當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泌尿外科的專業(yè)醫(yī)生詢問病史后,通過B超、CT、核磁共振以及泌尿系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往往能減少漏診的機會,而尿找脫落細胞(即在尿液中通過顯微鏡尋找異常細胞的方法)等實驗室檢查指標也對腫瘤有較好的提示作用。有時通過這些檢查,會發(fā)現(xiàn)一些影像學可疑的膀胱、輸尿管、腎盂病灶,通過膀胱鏡、輸尿管鏡、輸尿管軟鏡等先進的腔內鏡技術不僅能夠直觀的觀察到可疑部位,還能對一些部位進行活組織檢查,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從而達到術前確診的目的,進一步指導治療方案。 四)不明原因血尿的診斷 1.特發(fā)性血尿是指經過泌尿系統(tǒng)全面檢查,包括尿道膀胱鏡、X線、B超及CT等檢查均暫時未能明確血尿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病因有:腎小球損害性疾病、腎血管疾病、腎穹窿部病變、微小結石、變態(tài)反應、早期結核等。 2.運動性血尿運動性血尿,指與運動有直接關系而找不到其他肯定原因的血尿。運動性血尿具有以下臨床特點:1)運動后突然出現(xiàn)血尿,其血尿程度與運動量有明顯相關性;2)血尿不伴有其他癥狀和體征;3)血生化、腎功能及X線檢查均正常;4)血尿一般在運動后1—3天內消失;5)可反復出現(xiàn),但為自限的良性過程,預后良好。6)血尿在進行跑、跳和球類運動后多見。 四、治療 出現(xiàn)血尿都需要治療嗎?這個話題比較籠統(tǒng),從科學性和合理性來說,任何疾病的治療都必須建立在明確的診斷之上,這樣的治療才有的放矢。但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也可以參照對因和對癥治療同步進行的原則和思路來進行。如果患者血尿明顯,甚至血色素下降很快,此時必須要積極地止血、甚至輸血治療,把血尿控制住,病情平穩(wěn)以后再進一步查因。當然,有些血尿需要外科手術及時干預處理才能解決,例如膀胱或前列腺表面一些動脈性的出血,此時在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同時要及時果斷的手術才能解決。但臨床上絕大部分患者的血尿沒有這么嚴重,多是一過性的,或者是淡紅色的,此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查因上,同時可以多飲水、口服止血藥對癥處理。等到明確病因后再進一步做更有針對性的治療。 五、注意事項 血尿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是要根據病因,進行個體化指導。例如腎小球腎炎導致的血尿應該限制水的攝入,但小結石引起的血尿則需要增加飲水量。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血尿患者還是重在查因,以便“看菜吃飯”、對癥下藥并指導后續(xù)的注意事項。經過徹底的泌尿系檢查未能明確病因的血尿應嚴密隨訪3年,每3~6個月復查尿檢、尿細胞學檢查或超聲檢查,再根據臨床資料判斷是否終止檢查。2018年08月28日
2925
1
1
-
楊華彬主任醫(yī)師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中心 腎內科 1. 正常人會有血尿嗎?“血尿”是指尿液中的紅細胞排泄量超過正常。所謂“超過正常”就是意味著正常人或在正常情況下也可以有少許紅細胞或血尿的,但這種正常情形的判斷需要有專業(yè)知識背景,下面的問答中我會談到血尿的診斷標準。 2. 什么是鏡下血尿?什么是肉眼血尿?僅在顯微鏡下才能發(fā)現(xiàn)到尿紅細胞增多者稱為“鏡下血尿”; 肉眼即能見到尿象““洗肉水”色或血樣、甚至伴有血絲血凝塊者稱為“肉眼血尿”。肉眼血尿的顏色與尿液的酸鹼度(尿pH值)有關,中性或弱堿性尿顏色鮮紅或象洗肉水樣,酸性尿則象濃茶樣或煙灰水樣。 3. 鏡下血尿的診斷標準?鏡下血尿的檢查方法和診斷標準目前尚未統(tǒng)一,常用標準有:①離心尿的尿紅細胞大于每高倍視野3個( >3個紅細胞 / HP)?!半x心尿”的解釋說明:10mL中段新鮮尿,1500轉/分離心沉淀5分鐘,取其沉渣1滴置載玻片上于高倍鏡下觀察。②尿沉渣紅細胞計數大于8×106 / L。 4. 尿潛血是血尿嗎?臨床上經常見到有人不明白“血尿”是咋回事,把化驗單中的“尿潛血”或“尿隱血”的幾個“+”當做是血尿,并為此擔憂和煩惱。 “尿潛(隱)血”與“血尿”有什么關系和區(qū)別呢?原來,“血尿”指的是尿液中含有紅細胞,紅細胞本來是存在于血液之中的,因為各種原因卻跑到尿液之中來了,尿液中發(fā)現(xiàn)了紅細胞才可以稱之為“血尿”的,紅細胞的發(fā)現(xiàn)得依靠顯微鏡,靠檢驗師或特殊的電腦識別系統(tǒng)來做出檢驗結果的。“尿潛血”是檢驗尿液中的血紅蛋白,血紅蛋白只是紅細胞的主要結構成分,是一種天然紅色色素蛋白,也是紅細胞(血液)為什么是紅色的原因。完整的紅細胞在破壞之后才會釋放出血紅蛋白的。溶血性疾病的患者(如蠶豆病、地中海貧血、溶血),若紅細胞有破壞時,釋放出血紅蛋白到血液中,當血液中的游離血紅蛋白的量較多時,一部分血紅蛋白就會跑到尿液之中的,此時做尿液化驗就可以檢測到“尿潛血(尿隱血)”,但尿紅細胞檢測卻是沒有的(除非患者同時存在有血尿)。另一方面,現(xiàn)代檢驗技術為了方便快捷,常采用間接的方法來檢測“血尿”,方法是檢測紅細胞的主要成分——血紅蛋白,若血紅蛋白存在,就是“尿潛血”陽性(+),不存在血紅蛋白就是“尿潛血”陰性(—)。這樣以來,前面所說的溶血性疾病患者,尿中也可以尿潛血陽性了,很顯然這不是我們所說的“血尿”,醫(yī)學上稱為“血紅蛋白尿”。還有一些情況,可以造成“尿潛血陽性”的,比如尿中存在有肌紅蛋白(存在于肌肉細胞中,地震壓傷、肌肉疾病時可以釋放出來進入尿液中),也可以“尿潛血陽性”,稱為“肌紅蛋白尿”。因此,簡單的說,“尿潛血”只是一種“潛在可能的血尿”,不一定是真正的血尿!電腦自動系統(tǒng)快速檢測的“尿液分析”中的“尿潛血”項目只能作為“血紅蛋白尿”的檢測及血尿的篩查,真正血尿的診斷依靠直接檢測尿紅細胞!還有一點要提醒各位:尿潛(隱)血也有"假陽性"!除了前面所說的血紅蛋白尿,肌紅蛋白尿和真正的血尿可以出現(xiàn)尿液檢查時的真的尿潛血陽性之外,以下的情況也可以出現(xiàn)尿潛血假的陽性:(1)檢測設備原因:如尿分析儀器過度敏感,尿試紙條過期、變質等;(2)尿液樣本的原因:如尿液中含有細菌(本身有菌尿,或尿液不新鮮細菌污染),含有氧化性物質或含有能使過氧化物分解的酶等。所以,見到尿化驗結果有尿潛血幾個(+)時不必盲目擔憂,要在主診醫(yī)生的幫助下分析查找可能的原因,聽取醫(yī)生的解釋。5. 吃火龍果會解“血尿”?許多年前初到廣州時,常有一些自訴解“血尿”的孩子來看病,一問病史和體檢,看不出任何毛病來,尿常規(guī)檢查也沒有血尿,曾一時納悶不解。以后多次遇到才弄明白:原來是吃了紅心火龍果的緣故!紅色火龍果中含有一種天然的食物色素,可以從尿中排泄使尿液的顏色看起來很像血的顏色,但這種色素對人體并無傷害,因而,用不著擔心什么的,很快就會自動消失的。6. 初生新生兒解紅色尿是怎么回事?初生的新生兒,解出的尿液呈紅色,或者在尿布上、尿道口及包皮上發(fā)現(xiàn)粉紅色(或橘黃色)的粉末狀印跡,這種粉末是尿液中尿酸鹽沉積的顏色,多數出現(xiàn)于生后的前幾天,主要是因為新生兒的尿量較少,加之出生后血液中的細胞生理性地破壞較多,使血液中尿酸增多,尿液中的尿酸鹽排泄增加,尿液被染成紅色。用不著特殊處理,適當補充水分就可以了,幾天后即可消失。若家長不放心可留孩子的尿液送醫(yī)院化驗,沒有尿紅細胞即可排外“血尿”了。7. 紅色尿都是血尿嗎?怎樣區(qū)分血尿的真假?前面已講過,紅色的尿不一定都是血尿,血尿也不一定都是紅色的,血尿的顏色與尿液的酸鹼度(尿pH值)有關,中性或弱堿性尿顏色鮮紅或象洗肉水樣,酸性尿則象濃茶樣或煙灰水樣。以下的情況可能會產生“假性血尿”:①攝入含大量人造色素(如苯胺)食品,食物色素(如, 紅心火龍果,甜菜,蜂蜜)或藥物色素(如大黃﹑利福平﹑苯妥因鈉);②初生新生兒尿內之尿酸鹽尿;③卟啉尿;④血紅蛋白尿或肌紅蛋白尿;⑤血性大便或月經血污染了尿;但以上情形除了第⑤項之外,尿檢查都沒有紅細胞可資鑒別。 8. 血尿的病因有哪些?引起小兒血尿的原因很多,各種致病因素引起腎小球基底膜完整性受損或通透性增加、腎小球毛細血管腔內壓增高、泌尿道粘膜的損傷、全身凝血機制缺陷障礙等,都可致血尿。(1)泌尿系統(tǒng)疾病;①腎小球疾病:急、慢性腎小球腎炎,遺傳性腎炎,薄基膜腎病,IgA腎病,肺出血-腎炎綜合征等;②感染:腎盂腎炎,膀胱炎,尿道炎,腎結核; ③畸形:腎血管畸形,先天性多囊腎,游走腎,腎下垂,腎積水,尿路息肉、憩室等;④腫瘤:腎胚胎瘤,腎盞血管腫瘤等;⑤結石:腎結石、輸尿管結石,膀胱結石;⑥腎血管病變:深靜脈血栓形成,左腎靜脈受壓綜合征;⑦損傷:腎挫傷及其他損傷;⑧藥物:腎毒性藥物如氨基糖甙類抗生素、桿菌肽、水楊酸制劑、磺胺類、苯妥英鈉、環(huán)磷酰胺等;(2)全身性疾?、俪鲅约膊。簭浬⑿匝軆饶?,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新生兒自然出血癥,再生障礙性貧血,白血病等;②心血管疾?。撼溲孕牧λソ?,感染性心內膜炎;③感染性疾?。盒杉t熱,傷寒,流行性出血熱,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流行性腦膜炎,肺炎支原體、結核桿菌、肝炎病毒、鉤端螺旋體等所致的感染后腎炎;④風濕性疾?。合到y(tǒng)性紅斑狼瘡,過敏性紫癜,結節(jié)性多動脈炎;⑤營養(yǎng)性疾?。壕S生素C缺乏癥,維生素K缺乏癥;⑥過敏性疾?。菏澄镞^敏如牛奶、花生、雞蛋、蝦蟹、菠蘿等;⑦其他疾?。哼z傳性毛細血管擴張癥,特發(fā)性高鈣尿癥,劇烈活動后的一過性血尿等。 9.哪些引起血尿的原因易被忽視?在前一個問答已全面提到血尿的病因,但臨床工作中以下血尿的原因易被忽視或遺漏。(1)左腎靜脈受壓綜合征(胡桃夾現(xiàn)象)在下一個問答專門談;(2)細小結石體積較小、密度較低的結石,在其移動及排出的過程中可引起血尿,但不易被腹部X線平片或泌尿系統(tǒng)B超發(fā)現(xiàn);(3) 高鈣尿癥尿中的鈣含量增高,細微鈣結晶可損傷尿路或引起腎間質炎癥而導致血尿。約三分之一的高尿鈣患兒開始僅有血尿,而無泌尿系統(tǒng)的結石發(fā)現(xiàn)。因此,對兒童血尿者應常規(guī)檢查尿鈣;(4) 腎血管異常是不明原因血尿的重要病因之一,見于動靜脈瘺、動脈瘤、血管畸形和腎靜脈淤血。最常見的表現(xiàn)是血尿和高血壓。 10.“胡桃夾現(xiàn)象”、“左腎靜脈受壓”是怎么回事?胡桃夾現(xiàn)象,也稱左腎靜脈受壓綜合征,是指左腎靜脈在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受到擠壓,可出現(xiàn)血尿和(或)蛋白尿、腹痛等癥狀。胡桃夾現(xiàn)象有3種臨床后果:①左腎靜脈受壓引起左腎靜脈系統(tǒng)淤血而致血尿;②睪丸或卵巢靜脈淤血而致腹痛;③精索靜脈曲張。胡桃夾現(xiàn)象在學齡期及青春期兒童中多見,男性及瘦高個較多??杀憩F(xiàn)為無癥狀性發(fā)作性肉眼血尿,也可以是體檢時發(fā)現(xiàn)的鏡下血尿,可在劇烈運動或直立體位時加重,可伴有左腹疼痛或腰痛。血尿程度與腹痛、精索靜脈曲張等癥狀不平行。一般只需要隨診觀察,不需要特殊治療,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到了青春期之后大多數患兒會得到改善及消失的。可參加學校一般活動,若有明顯血尿或運動后血尿(蛋白尿)加重者,應免除體育訓練。 11. 怎樣區(qū)分“腎小球性血尿”與“非腎小球性血尿”?血尿確定后,首先判斷血尿的來源,然后確定原發(fā)病因。目前常用方法:①尿沉渣紅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若以畸形紅細胞為主(相差顯微鏡下>30%)則提示為腎小球性血尿,血尿來源于腎小球,病變部位在腎小球,常見于各種腎小球腎炎。以均一形為主者則提示非腎小球性血尿,血尿來源于腎盂﹑腎盞﹑輸尿管﹑膀胱或尿道,多見于泌尿道感染、結石、結核、腫瘤、創(chuàng)傷等。②尿沉渣檢查見到紅細胞管型和腎小管上皮細胞,表明血尿為腎實質性,若鏡下血尿時,尿蛋白定量>500mg/24小時;肉眼血尿時,尿蛋白>990mg/24小時,或>660mg/L,則多提示腎小球疾病。12. 腎小球性血尿診斷步驟?(1)根據伴隨癥狀及體征:①伴水腫、高血壓、管型和蛋白尿,應考慮原發(fā)性或繼發(fā)性腎小球疾?。虎谛陆衅つw感染、上呼吸道感染后出現(xiàn)血尿,首先要考慮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其次為IgA腎??;③伴夜尿增多、貧血應考慮慢性腎小球腎炎;④伴聽力異常,應考慮Alport 綜合征;⑤伴血尿家族史,應考慮薄基膜腎??;⑥伴感覺異常,應考慮Febry??;⑦伴肺出血應考慮肺出血-腎炎綜合征;⑧伴紫癜,應考慮紫癜性腎炎;⑨伴高度水腫,應考慮腎病綜合征。(2)根據特異性標志物:①血ASO和C3下降可診斷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炎;②血HBsAg(+),提示有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可能,若腎組織中有乙肝病毒抗原沉積,則可診斷;③血清補體持續(xù)性下降,應考慮系膜毛細血管性腎小球腎炎、狼瘡性腎炎、乙肝病毒相關性腎炎;④ANA﹑dsDNA和Sm抗體等陽性,可考慮狼瘡性腎炎;⑤血清免疫球蛋白:IgA增高,提示IgA腎病可能;IgG﹑IgM﹑IgA均增高,可考慮狼瘡性腎炎﹑慢性腎炎。(3)必要時腎穿刺(腎活檢):腎活檢病理檢查對血尿的病因診斷具有極為重要價值。兒童不明原因的腎小球性血尿最為常見的是IgA腎病、薄基膜腎病、輕微病變型腎病及局灶節(jié)段性腎小球硬化,部分不常見腎小球疾病如Alport綜合征、脂蛋白腎小球病、纖維連接蛋白性腎小球病、膠原Ⅲ腎小球病也能得到診斷。免疫病理對診斷抗腎小球基膜腎小球腎炎﹑新月體腎小球腎炎、IgA腎病﹑IgM腎病﹑狼瘡性腎炎﹑紫癜性腎炎、肝炎相關性腎小球腎炎﹑Alport綜合征等價值極大。13. 血尿的診斷流程?見最后。14. 血尿有什么危害?若肉眼血尿持續(xù)不止,則有可能導致貧血,應積極需找原因予以對癥止血處理。但絕大多數情況下,內科范圍的血尿是不會引起貧血的?,F(xiàn)代醫(yī)學也沒有發(fā)現(xiàn)血尿本身對腎臟的損傷,這一點與蛋白尿不同(蛋白尿對腎臟是有毒性的)。血尿對人體和腎臟的危害,取決于導致血尿的疾病。例如,血尿是由“胡桃夾現(xiàn)象”引起的,則幾乎沒什么危害。又如,血尿是由“薄基底膜腎病”(良性家族性血尿)引起的,則對腎臟和人體也是良性的、比較安全的。但若血尿是由IgA腎病引起的,則對腎臟和人體的危害則取決于IgA腎病的輕重程度,輕的可以長期沒什么危害,重的(常伴有多量蛋白尿)可以發(fā)展到腎衰竭、尿毒癥。15. 什么是“單純性血尿”?什么是“隱匿性腎炎”?單純性血尿,也稱“孤立性血尿”,這是一種臨床診斷?;純褐挥心驒z發(fā)現(xiàn)腎小球性血尿,而沒有其他臨床表現(xiàn),沒有蛋白尿,沒有水腫、貧血和高血壓,腎功能也正常,因此,又可稱為“隱匿性腎炎”,這種診斷中可能包含有許多疾病,如急性腎炎的恢復期,IgA腎病,系膜增生性腎炎,薄基底膜腎病,等等。這需要做腎穿刺,靠腎病理檢查來確診。16. 血尿應怎樣就診?如何正確對待小兒血尿?如果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尿色異常,或因體檢、其他疾病檢查時發(fā)現(xiàn)有尿隱血陽性或尿紅細胞,應該到兒科或小兒腎內科就診,必要時需泌尿外科或血液科會診,在醫(yī)生指導下做一些常規(guī)檢查,首先需做尿沉渣紅細胞計數及形態(tài)學(紅細胞位相)檢查,區(qū)分是否是真性血尿、是否腎小球性血尿。必要時再做尿微量蛋白、、自身抗體及補體、腎功能及泌尿系統(tǒng)B超等檢查,以明確病因。若是無癥狀性的、目前原因不明的、醫(yī)生認為屬于“良性血尿”、暫不需要進一步檢查和治療的,家長應遵從醫(yī)囑,定期隨診。一般不需要特別限制孩子的飲食和活動。有部分孩子的血尿會在觀察過程中消失的,但有部分孩子的血尿可能會長年存在,需要定期復診,讓腎科醫(yī)生幫助判斷病情的走向,及時得到適當的處置。17. 血尿怎樣治療?除非出現(xiàn)出血不止,如腎挫傷、腎結石、腎血管畸形、高鈣尿癥、腫瘤或血液病所致血尿,需要采取止血劑對癥處理外,腎小球性血尿等腎內科范疇的血尿目前尚缺乏特效的治療方法,主要是明確血尿的病因后針對原發(fā)病治療。一般可采取適當休息,避免致腎損傷的藥物應用等。需特別注意的是,腎小球性血尿的本質并非血管破裂出血,而是因腎小球內免疫復合物沉積等機制損傷腎小球基底膜導致血尿。因而不能盲目應用止血劑,或可加重腎損傷而致血尿加重。13.血尿診斷流程(引自《小兒內科疾病診斷流程》,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13年8月,楊華彬,等)2017年02月19日
9035
9
23
-
陳善聞副主任醫(yī)師 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yī)院 泌尿外科 一、概念血尿在臨床上非常多見,但并不是尿液呈紅色就是血尿,也不是尿色正常就可以排除血尿。血尿在醫(yī)學上的界定標準是指:離心沉淀尿中每高倍鏡視野≥3個紅細胞;或非離心尿液超過1個;或1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10萬;或12小時尿紅細胞計數超過50萬,均示尿液中紅細胞異常增多,也就可以稱為血尿。按尿液中血液含量的多少分1.鏡下血尿尿經離心后沉渣顯微鏡檢查,每高倍視野有3個以上紅細胞。2.肉眼血尿每1000ml尿液中含有1m1血液,肉眼即可看到輕微血色。但值得注意的是,并非紅色的尿液就是血尿。二、病因血尿的原因很多,也比較復雜,局部的疾病和全身性的疾病都會引起血尿。從大的分類上來說可以分成三大類型:一是泌尿生殖系統(tǒng)本身的病變,腎臟、輸尿管、膀胱、前列腺、尿道等部位,出現(xiàn)炎癥感染、長了結石、腫瘤、受了外傷,或者有先天性的畸形,都會出現(xiàn)血尿,例如急慢性腎小球腎炎、急性膀胱炎、泌尿系統(tǒng)結核等炎癥感染性疾病;腎臟、輸尿管、膀胱等部位的結石移動時會劃破尿路上皮從而引起血尿;泌尿系統(tǒng)任何部位的惡性腫瘤侵犯正常組織也會引起血尿;交通事故中腎臟、膀胱如果受到暴力損傷也會有血尿;還有多囊腎、胡桃夾綜合征現(xiàn)象等遺傳學疾病或畸形(該病是血管先天畸形,左腎靜脈在腹主動脈和腸系膜上動脈之間受擠壓,引起頑固性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也會出現(xiàn)血尿。第二大類是全身性疾病,這個很好理解,比如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血友病、白血病、等全身出血性疾病容易累及泌尿系統(tǒng);一些風濕免疫性疾病,如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皮肌炎、硬皮病等經常累及腎臟引起鏡下血尿甚至肉眼血尿;一些過敏、藥物、毒物導致全身反應也會在泌尿系統(tǒng)有所表現(xiàn),出現(xiàn)血尿。第三大類就是泌尿生殖系統(tǒng)鄰近器官的病變:這屬于“城門失火、殃及池魚”,例如子宮、陰道或直腸的腫瘤侵犯到尿路時也會出現(xiàn)嚴重的血尿。還有一種情況,就是生理情況下也會出現(xiàn)血尿,例如劇烈運動后會出現(xiàn)鏡下血尿,但這種屬于一過性的,充分休息后復查血尿多會消失。但是,有大約10%的一部分血尿患者,在進行了各種詳細的檢查后,仍然無法明確病變的部位和病因,我們稱之為“特發(fā)性血尿”。這部分患者有些是因為疾病處于早期無法檢出,通過長期的密切隨訪會找到病因,也有一些確實是不是全身或局部的病理改變引起。因此,特發(fā)性血尿的患者,既不用杞人憂天,也不能掉以輕心,要定期復查隨訪。三、診斷一般來說,血尿患者要通過以下檢查來一步一步的明確病因:尿常規(guī)、尿紅細胞形態(tài)分析、泌尿系超聲是一線檢查:尿常規(guī)可以對血尿進行定性和定量檢測;尿紅細胞形態(tài)分析則可以通過尿中畸形紅細胞的比例判斷是腎小球性血尿(如腎炎)還是非腎小球性血尿(如腫瘤、結石);泌尿系超聲則能夠對泌尿系統(tǒng)是否存在腫瘤、結石進行初步的篩查,也有助于了解前列腺是否增大、膀胱內是否有血塊。如果是尿中畸形紅細胞占80%以上為腎小球性血尿;如果畸形紅細胞<20%,均一型紅細胞>80%以上,則考慮是非腎小球性血尿,接下來應該做:血沉、尿脫落細胞(脫落細胞DNA倍體檢測)、靜脈腎盂造影(腎功正常),這些檢查有助于判斷是否存在結核、腫瘤、結石等疾病,如果懷疑血管畸形可以做腎靜脈彩超。如果影像學提示膀胱有新生物,則要進一步做膀胱鏡檢查。一些比較特殊的疾病則需要計算機斷層掃描(CT)和磁共振成像(MRI)等特殊檢查來輔助鑒別和判斷。CT可檢出12.5px以上的腫塊,而且可以做三維尿路重建(CTU)。如果診斷仍不能明確,應行內鏡檢查。直視下觀察病變,必要時活檢,還可做逆行插管收集腎盂尿行細胞學檢查,以及逆行造影??傊虻臋z查遵循由簡單到復雜、由無創(chuàng)到有創(chuàng)、既定性又定位的原則來進行。一)血尿的定性診斷發(fā)現(xiàn)“紅色尿”后,首先要分清是真性血尿還是假性血尿。首先血尿應與月經、子宮陰道出血、痔出血等污染尿液相鑒別。其次血尿應與血紅蛋白尿相鑒別,血尿顏色鮮紅或暗紅,振蕩呈云霧狀,放置后有紅色沉淀,鏡檢有大量紅細胞,而血紅蛋白尿則明顯不同,顏色棕紅或呈醬油色,振蕩后不呈云霧狀,放置后無沉淀,鏡檢無紅細胞或僅有少量紅細胞,若測定血液游離血紅蛋白則明顯升高。血尿還需與某些藥物、水果、染料引起的紅色尿液相鑒別,這種紅色尿多見于運用氨基比林、剛果紅、酚紅、利福平等藥物后,但鏡檢無紅細胞,可資鑒別。二)血尿病變的定位診斷1.根據血尿與排尿階段的關系,利用尿三杯試驗,可較準確地判斷血尿是初始血尿、終末血尿、還是全程血尿,從而推斷病變所在部位。1)若為初始血尿,表明病變在尿道、膀胱頸部。如尿道炎癥、結石、狹窄、腫瘤、息肉、異物、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2)若為終末血尿見于膀胱頸部、三角區(qū)病變,如膀胱頸或三角區(qū)的腫瘤、炎癥及膀胱結石。3)若為全程血尿見于膀胱及其以上的尿路病變,如非特異性感染、結核、結石、腫瘤以及泌尿系統(tǒng)鄰近器官的病變。2.根據血尿特征推斷病變部位新鮮血尿多表明下尿路出血,陳舊性血尿多表明上尿路出血;長條形或蚯蚓狀血塊表明出血來自腎臟,血經輸尿管而塑型;大量血尿常來自腎臟或膀胱,而排出較大的血塊多來源于膀胱。三)血尿病變的病因診斷1.根據血尿與年齡、性別的關系從新生兒到老年,在不同年齡出現(xiàn)的血尿,其病因常不相同。新生兒血尿少見,主要見于腎靜脈栓塞;小兒血尿則以腎小球腎炎最常見;青少年及中年人血尿,以感染、損傷、結石、結核、腎炎、異物較常見;老年人血尿,則以腫瘤、前列腺增生較多見。2.根據血尿與伴隨癥狀的關系1)無痛性肉眼血尿多見于膀胱腫瘤,其次為腎腫瘤,偶爾腎結核、腎結石、前列腺增生癥、多囊腎等也可表現(xiàn)有無痛性肉眼血尿。2)血尿伴腎絞痛多見于腎、輸尿管結石。3)血尿伴膀胱刺激癥狀常見于①炎癥:如急性膀胱炎、急性前列腺炎、急性腎盂腎炎、腎結核等。②結石:如膀胱或后尿道結石等。③腫瘤:如膀胱腫瘤等。④理化因素:如放射性膀胱炎、出血性膀胱炎等。⑤其它如間質性膀胱炎、膀胱白斑等。4)血尿伴有腰部腫塊單側者可能為腎腫瘤、腎結核、腎結石伴腎積水、腎囊腫、腎下垂,雙側者常為多囊腎。5)血尿伴膿尿見于腎結核、腎結石繼發(fā)感染等。6)血尿伴下尿路梗阻癥狀多見于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炎、膀胱結石、尿道結石或尿道腫瘤等。3、血尿的輔助檢查如果自己或者家人突然發(fā)現(xiàn)血尿,尤其是中老年群體發(fā)生的無痛性全程肉眼血尿,應當及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泌尿外科的專業(yè)醫(yī)生詢問病史后,通過B超、CT、核磁共振以及泌尿系造影等影像學檢查往往能減少漏診的機會,而尿找脫落細胞(即在尿液中通過顯微鏡尋找異常細胞的方法)等實驗室檢查指標也對腫瘤有較好的提示作用。有時通過這些檢查,會發(fā)現(xiàn)一些影像學可疑的膀胱、輸尿管、腎盂病灶,通過膀胱鏡、輸尿管鏡、輸尿管軟鏡等先進的腔內鏡技術不僅能夠直觀的觀察到可疑部位,還能對一些部位進行活組織檢查,在顯微鏡下觀察組織結構,從而達到術前確診的目的,進一步指導治療方案。四)不明原因血尿的診斷1.特發(fā)性血尿是指經過泌尿系統(tǒng)全面檢查,包括尿道膀胱鏡、X線、B超及CT等檢查均暫時未能明確血尿的原因。目前認為可能病因有:腎小球損害性疾病、腎血管疾病、腎穹窿部病變、微小結石、變態(tài)反應、早期結核等。2.運動性血尿運動性血尿,指與運動有直接關系而找不到其他肯定原因的血尿。運動性血尿具有以下臨床特點:1)運動后突然出現(xiàn)血尿,其血尿程度與運動量有明顯相關性;2)血尿不伴有其他癥狀和體征;3)血生化、腎功能及X線檢查均正常;4)血尿一般在運動后1—3天內消失;5)可反復出現(xiàn),但為自限的良性過程,預后良好。6)血尿在進行跑、跳和球類運動后多見。四、治療出現(xiàn)血尿都需要治療嗎?這個話題比較籠統(tǒng),從科學性和合理性來說,任何疾病的治療都必須建立在明確的診斷之上,這樣的治療才有的放矢。但在臨床工作中,我們也可以參照對因和對癥治療同步進行的原則和思路來進行。如果患者血尿明顯,甚至血色素下降很快,此時必須要積極地止血、甚至輸血治療,把血尿控制住,病情平穩(wěn)以后再進一步查因。當然,有些血尿需要外科手術及時干預處理才能解決,例如膀胱或前列腺表面一些動脈性的出血,此時在維持生命體征平穩(wěn)的同時要及時果斷的手術才能解決。但臨床上絕大部分患者的血尿沒有這么嚴重,多是一過性的,或者是淡紅色的,此時應該把重點放在查因上,同時可以多飲水、口服止血藥對癥處理。等到明確病因后再進一步做更有針對性的治療。五、注意事項血尿患者的日常生活注意事項不能一概而論,主要還是要根據病因,進行個體化指導。例如腎小球腎炎導致的血尿應該限制水的攝入,但小結石引起的血尿則需要增加飲水量。這個例子可以看出,血尿患者還是重在查因,以便“看菜吃飯”、對癥下藥并指導后續(xù)的注意事項。經過徹底的泌尿系檢查未能明確病因的血尿應嚴密隨訪3年,每3~6個月復查尿檢、尿細胞學檢查或超聲檢查,再根據臨床資料判斷是否終止檢查。2016年07月16日
13966
5
11
血尿相關科普號

沃奇軍醫(yī)生的科普號
沃奇軍 副主任醫(yī)師
浙江省人民醫(yī)院
泌尿外科
614粉絲28.9萬閱讀

蔣建平醫(yī)生的科普號
蔣建平 主任醫(yī)師
南方醫(yī)科大學南方醫(yī)院
腎內科
113粉絲8.6萬閱讀

龔永光醫(yī)生的科普號
龔永光 主任醫(yī)師
浙江大學醫(yī)學院附屬第二醫(yī)院
泌尿外科
1486粉絲7.6萬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