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語
線下想找我(楊農大夫)看診如何預約?
1、線上問診之后,需要到線下面診治療的患者,患者可以提出訴求,團隊助手會與根據您的情況贈送我(楊農大夫)的線下面診的加號機會。
2、傾團隊之力,做最好的肺癌診斷與治療,通過醫(yī)患共同努力,將腫瘤疾病管理成為一種可控的慢性?。?
專業(yè)方向
專業(yè)擅長
1、肺癌(包括:肺腺癌、肺鱗癌、小細胞肺癌)精準免疫靶向治療、疑難復發(fā)耐藥以及肺癌腦轉移瘤的個體化、精準化治療,開設全國首個“肺癌免疫靶向治療??崎T診”,建有華中最大的“肺癌免疫靶向治療病友服務群”,累計管理5000余例長期生存的肺癌病友,積累了大量臨床成功經驗;
2、肺結節(jié)、肺癌的早期診斷與治療,接診肺結節(jié)病人超過2000例/年,開展影像組學、基因組學、蛋白組學等多組學研究,提升肺癌的早篩準確率;
3、胃癌、結直腸癌、腦腫瘤、原發(fā)灶不明和多原發(fā)腫瘤,根據不同的病理及基因狀態(tài)制定個體化診療策略(湖南省腫瘤醫(yī)院 肺胃腸腫瘤內科創(chuàng)始人、原主任);
4、特色診療:
對肺癌疑難復雜、多重耐藥病例有豐富的臨床實踐經驗,開展前沿抗癌新藥臨床研究,深度參與編撰《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原發(fā)性肺癌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早期肺癌圍術期治療專家共識》等多部指南;
我的團隊
-
曾凡旭 主治醫(yī)師
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 腫瘤中心
-
李鑫 醫(yī)生助手
-
陳婷 醫(yī)生助手
-
郭娜 醫(yī)生助手
-
醫(yī)生助手 醫(yī)生助手
個人簡介
楊農,男,博士,主任醫(yī)師,教授,博士/博士后導師,榮膺第六屆“國之名醫(yī)·優(yōu)秀風范”、“連續(xù)8屆全國年度好大夫”、“首屆腦醫(yī)·名醫(yī)”等稱號,現(xiàn)任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副院長,腫瘤中心學科帶頭人,醫(yī)院設有“楊農名醫(yī)門診”,湖南省腫瘤醫(yī)院肺胃腸腫瘤內科創(chuàng)始人,海南熱帶腫瘤研究所、海南省腫瘤醫(yī)院、海南成美醫(yī)院長聘專家,兼任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肺癌質控專委會委員,湖南省呼吸腫瘤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主任,肺癌精準診療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等,專注于肺癌與胃腸腫瘤精準靶向治療、疑難復發(fā)耐藥。臨床、科研、帶教工作近30年,2023年個人接診量超過了14000人次,團隊每年收治初診肺癌病人量占全省肺癌新發(fā)病人總量的20%。1.開設全國首個“肺癌免疫靶向治療??崎T診”,建有華中最大的“肺癌免疫靶向治療病友服務群”,累計管理4000余例長期生存的肺癌病友;2.深度參與編撰《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原發(fā)性肺癌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早期肺癌圍術期治療專家共識》、《衛(wèi)生部市縣級醫(yī)院常見腫瘤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肺癌多學科團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等多部指南;3.現(xiàn)帶領的湖南省第二人民醫(yī)院腫瘤內科方向,全國病友推薦科室長期位居全國前4(好大夫在線);4.入選 2022 年度中國肺癌學術影響力學者榜單百強(排名 54),2020 年中國肺癌學術影響力排名 12;5.參加CDE多項抗癌藥物臨床試驗相關指導原則的制定;作為主要研究者設計、組織、參與近400項Ⅰ-Ⅲ期臨床試驗,在研臨床研究40余項,作為Leading PI牽頭開展多項創(chuàng)新抗癌藥物臨床研究。 并榮獲2023年度中國生物醫(yī)藥產業(yè)鏈創(chuàng)新風云榜“Leading PI桂冠獎”;
社會任職
●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首席專家;●國家腫瘤質控中心肺癌質控專委會委員;●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腫瘤免疫治療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腫瘤臨床科研創(chuàng)新發(fā)展專委會副主任委員;●中國醫(yī)藥教育協(xié)會肺部腫瘤專委會常委;●中國臨床腫瘤學會理事及腫瘤免疫治療專委會、非小細胞肺癌專委會、藥物研發(fā)專委會委員、神經腫瘤專委會常委;●中國抗癌協(xié)會抗腫瘤藥物專委會常委、肺癌專委會委員;●中國醫(yī)師協(xié)會腫瘤學分會委員;●中國老年醫(yī)學會腫瘤學分會委員;●CTONG主要研究者;●湖南省衛(wèi)生健康高層次人才學科帶頭人;●湖南省抗癌協(xié)會腫瘤精準醫(y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湖南省老年醫(yī)學學會腫瘤學分會主任委員;●海南熱帶腫瘤研究所、海南省腫瘤醫(yī)院、海南成美醫(yī)院長聘專家●肺癌精準診療湖南省重點實驗室主任;●湖南省呼吸腫瘤臨床醫(yī)學研究中心主任;
獲獎榮譽
●第六屆“國之名醫(yī)*優(yōu)秀風范”;●2017至2024年八屆全國“年度好大夫”;●首屆“腦醫(yī)*名醫(yī)”稱號;●2022 年度中國肺癌學術影響力學者榜單百強(排名 54);●2020 年度中國肺癌學術影響力排名 12;●湖南省醫(yī)學科技二等獎(肺癌精準治療關鍵技術的建立與推廣應用,第一完成人)●湖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新標志物TrxR1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肺癌早篩早診及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第一完成人);●湖南省醫(yī)學科技三等獎(新標志物TrxR1的發(fā)現(xiàn)及其在肺癌早篩早診及治療中的應用研究,第一完成人);●湖南省抗癌協(xié)會科技二等獎(肺癌精準治療關鍵技術的建立與推廣應用,第一完成人);●湖南省醫(yī)學科技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一等獎(基于”PDO藥敏試驗“的抗腫瘤藥物篩選平臺的建立,指導老師)●中華醫(yī)學科技獎青年科技獎(肺癌精準治療關鍵技術的建立與推廣應用)
科研成果
一、深度參與編撰:●《中華醫(yī)學會肺癌臨床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原發(fā)性肺癌診療指南》;●《中國臨床腫瘤學會早期肺癌圍術期治療專家共識》;●《衛(wèi)生部市縣級醫(yī)院常見腫瘤規(guī)范化診療指南》;●《肺癌多學科團隊診療中國專家共識》等多部指南;二、近5年已公開主要發(fā)明專利:●2022.12.16授權 一種對依托泊苷與卡鉑聯(lián)合耐藥的人小細胞肺癌細胞株及其建立方法和應用,發(fā)明專利(ZL 2021 1 0531769.6),專利人:中南大學,第一發(fā)明人,授權公告號:CN 113234678 B。●2022.11.29授權 一種克唑替尼耐藥的人肺腺癌細胞株及其制備和應用,發(fā)明專利(ZL 2021 1 0531874.X),專利人:中南大學,第三發(fā)明人,授權公告號:CN 113234679 B。●2021.06.11授權 便攜式臨床常規(guī)標本分類收集箱,外觀設計專利(ZL 2021 3 0086367.0),專利人:湖南省腫瘤醫(yī)院,第四發(fā)明人,授權公告號:CN 306605442 S。●2021.10.15授權 一種臨床常規(guī)標本分類收集箱,實用新型專利(ZL 2021 2 0334787.0),專利人:湖南省腫瘤醫(yī)院,第四發(fā)明人,授權公告號:CN 214397802 U。三、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省重點研發(fā)等課題5項,分別是:1、主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民口),基于影像組學的腫瘤新藥臨床評價技術平臺建設,項目編號:2020ZX09201019;2、組建省部級重點實驗室,肺癌精準診療湖南省重點實驗室,項目編號:2023TP1046;3、主持湖南省重點研發(fā)項目,非小細胞肺癌化療耐藥關鍵分子篩選及機制研究,項目編號:2020SK2030;4、組建省部級臨床研究中心,湖南省呼吸腫瘤臨床研究中心,項目編號:2019SK4010;5、主持湖南省高層次衛(wèi)生人才項目,湖南省醫(yī)學學科帶頭人;四、已發(fā)表SCI論文70余篇;代表作:1.First-in-human phase I study of BEBT-109 in previously treated EGFR exon 20 insertion-mutated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BEBT-109 在既往治療過的 EGFR 外顯子 20 插入突變晚期非小細胞肺癌中的首次人體 I 期研究。2.Disease progression patterns and molecular resistance mechanisms to crizotinib of lung adenocarcinoma harboring ROS1 rearrangements. 攜帶ROS1重排的肺腺癌克唑替尼的疾病進展模式和分子耐藥機制。3.Profiling of immune features to predict immunotherapy efficacy. 分析免疫特征以預測免疫治療效果。4.Clinical and molecular feature-based nomogram model for predicting benefit from bevacizumab combined with first-generation EGF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TKI) in EGFR-mutant advanced NSCLC. 基于臨床和分子特征的列線圖模型,用于預測貝伐珠單抗聯(lián)合第一代 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劑 (TKI) 對 EGFR 突變晚期 NSCLC 的益處。5.Clinical and molecular factors that impact the efficacy of first-line crizotinib in ROS1-rearranged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a large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 影響一線克唑替尼治療 ROS1 重排非小細胞肺癌療效的臨床和分子因素:一項大型多中心回顧性研究。6.Efficacy and Safety of Apatinib Plus Vinorelbine in Patients With Wild-Type Advanced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After Second-Line Treatment Failure: A Nonrandomized Clinical Trial. 阿帕替尼聯(lián)合長春瑞濱治療二線治療失敗后野生型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療效和安全性:一項非隨機臨床試驗。7.Clinical impact of uncomm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xon 19 insertion-deletion variants o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 efficacy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罕見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外顯子19插入缺失變異對非小細胞肺癌表皮生長因子受體-酪氨酸激酶抑制劑療效的臨床影響。8.Detection of Nonreciprocal/Reciprocal ALK Translocation as Poor Predictive Marker in Patients With First-Line Crizotinib-Treated ALK-Rearranged NSCLC. 在一線克唑替尼治療的 ALK 重排 NSCLC 患者中檢測非互惠/互惠 ALK 易位作為不良預測標志物。9.Effective Treatment of Lung Adenocarcinoma Harboring EGFR-Activating Mutation, T790M, and cis-C797S Triple Mutations by Brigatinib and Cetuximab Combination Therapy. 布格替尼和西妥昔單抗聯(lián)合治療同時攜帶EGFR激活突變、T790M和順式-C797S三重突變的肺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