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科普文章
HPV感染,沒什么大不了的全網發(fā)布:2015-01-04 14:48發(fā)表者:龔曉明1408人已訪問收藏此前曾經陸陸續(xù)續(xù)寫到過宮頸癌篩查相關的文章,近期仍然收到不少患者的咨詢問題,提到了HPV感染的問題,更有不少患者因為發(fā)現了HPV感染,驚恐萬分,不僅精神上緊張,而且為此花費了不少費用,因此我想就此問題再次進行科普。 HPV是一種病毒,被稱之為人乳頭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HPV有100多種亞型,HPV和宮頸癌的關系最先是在上世紀70年代的時候由德國的科學家Harald zur Hausen提出的,并得到了驗證。HPV目前大概是根據它的致癌性與否分為了低危型和高危型,低危型的HPV不會導致宮頸癌,但是高危型的HPV可能會導致宮頸癌前病變和宮頸癌(微信公眾賬號龔曉明醫(yī)生上回復015查看有關宮頸癌篩查的科普)。 HPV的感染途徑主要是性接觸,但是并非是唯一的途徑,兒童、處女均會有發(fā)現有HPV的感染存在。感染HPV其實是一個常見的事情,從圖1中HPV感染的高峰大概是可以看出從青少年時期開始就一直有HPV感染的檢出,因此可以說人人都是HPV感染的宿主,但是正常的情況下,HPV會被人的免疫系統(tǒng)清除,所以短暫的感染不是特別的事件,就類似于你得了一次感冒病毒的感染,甚至沒有出現感冒癥狀,你的病毒就已經從體內被清除了。真正導致麻煩是那些持續(xù)存在的病毒感染,若是同一亞型的HPV病毒持續(xù)存在超過2年以上,那么就會有機會(注意:是有機會,不是必然,圖1中綠色曲線代表HPV感染的比例,藍色曲線代表宮頸癌前病變,黃色曲線代表癌的發(fā)生,不同的比例大概是可以明白這點。)導致宮頸的癌前病變,從癌前病變發(fā)展到癌也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10-15年的時間。目前指南對于高危型HPV的篩查,在30歲以下的人群都是不建議的,因為一過性感染會比較常見,即便篩查是陽性了,過一段時間也會被清除的可能性很大。2013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雜志總結了近年來的規(guī)范,大概提出了篩查宮頸的建議大概如下:21歲以下不需要篩查21~29歲之間,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的篩查30~65歲,每5年進行一次HPV和細胞學的聯(lián)合篩查,或者每3年進行一次細胞學的篩查。65歲以上,若之前的結果正常,可以停止篩查。所以大概是可以明白,HPV檢測在30歲以下是沒有必要的。30歲以上,即便發(fā)現有高危型HPV感染也不必太緊張,因為雖然是高危型的病毒,但是不等于你得了宮頸癌,此時重要的是篩查宮頸刮片,若是宮頸刮片沒有問題,是可以不必太擔心的,只是需要繼續(xù)隨訪下去就好,當然若是有HPV分型檢測的結果,若是發(fā)現16和18亞型陽性,也有些學者建議直接進行陰道鏡檢測和活檢除外宮頸癌。從國際的指南和研究的數據來看,目前HPV病毒感染,并沒有有效的治療措施,因此并不推薦對HPV病毒的攜帶狀態(tài)進行治療。我此前和多個國際同行交流,基本上認同這一個觀點。近年來,國內有不少醫(yī)院給醫(yī)生提供針對HPV治療的藥物,個人認為并沒有很好的研究證據的支持,通常要了解一個療法是否有效,不是聽廠家的宣傳,重要是看有無在國際相關上期刊發(fā)表的文獻支持,若只是廠家提供的數據,是有偏倚的,就目前的情況來說,不足以支持HPV治療的做法。個人甚至認為如此HPV療法是抓住了病人恐癌的心理,有過度治療的嫌疑。不排除今后有可能出現HPV治療方法的出現,但是現階段,沒有很好的證據支持。 HPV疫苗是目前是有證據支持可以降低宮頸癌發(fā)病的一種預防措施,女性9~26歲可以考慮接種HPV疫苗,但是目前國內仍然未獲得批準,只能去香港或國外注射。HPV疫苗就是接種了,不等于豁免宮頸癌,仍然是需要定期進行宮頸刮片的檢查。~~~~~~~~~~~~~~~~~~~~~~~~~~~~~~微信公眾賬號回復“04”查看歷史文章上海市第一婦嬰保健院龔曉明醫(yī)師醫(yī)療咨詢好大夫網站:http://gongxm.haodf.com微信公眾賬號:龔曉明醫(yī)生新浪微博:@龔曉明醫(yī)生2014年12月27日于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