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心電圖
看了它你就懂看和處理常見心電圖一一、概述 (一)本文 1、本文較筆者一年前的所寫的《看了它就能看懂心電圖室大部分心電圖》嚴謹、復雜和難很多,為方便理解,偶不嚴謹,但基本正確;臨床部分多為個人體會以及書籍、文獻所見,若與教材不同,以教材為準。 2、本文適用于有一定心電圖基礎的實習醫(yī)生或非心內(nèi)科臨床醫(yī)生,若完全不懂心電圖 3、看懂本文后臨床醫(yī)生可達到的水平:能迅速診斷心內(nèi)科絕大部分心電圖的主要問題,并做出相應處理;能看一眼心電監(jiān)護機上的圖形就大概判斷ECG危重程度。 (二)閱讀前須懂的幾個基本問題: 1、各波形的意義 (1)P波:代表心房除極過程:故P波的異常常是代表心房的問題,例如一個COPD患者II導聯(lián)P波振幅>0.25mv,診斷右房肥大。 (2)PR間期:不等于PR段,而=P波+PR段。代表心房除極開始至心室開始除極,故其時間延長可見于房室傳導阻滯。 (3)QRS波群:心室除極全過程。正常的QRS波群大家有目共賭,若出現(xiàn)寬大畸形的QRS波群,常代表心室出問題。如室早表現(xiàn)為提前出現(xiàn)的寬大畸形QRS波,而作為房早,只要不伴室內(nèi)差傳,QRS形態(tài)是正常的。心臟泵血靠的就是心室,而QRS波就是心室活動的表現(xiàn),心房出問題不會馬上出人命,但心室會,一份ECG若連異常的QRS波都找不到,說明心跳已經(jīng)停止了。 (4)ST-T:心室復極全過程:故其異常亦多為心室的問題。其臨床地位極高,但其改變特異性欠佳。 (5)QT間期:整個心室活動過程。主要看QTc間期,即校正后的QT間期,因心率慢QT間期必長,為使各種心率下的QT間期具有可比性,故產(chǎn)生QTc間期[=QT間期/(根號R-R)],其中R-R單位為S,一般只能由看電腦打出或查表獲得,或靠感覺),QTc間期才是有意義的值。 2、作為非心電圖??漆t(yī)生,若從生理學的原理上去研究心電圖,結(jié)果定是痛不欲生,一無所獲。臨床醫(yī)生只要能看懂這是一個什么圖,危不危重,就夠了。 3、心電圖診斷的二個注意點: (1)一份ECG有幾個診斷時,順序是有一定講究的,未查到明確標準,但肯定的是心律一定寫第一位,如竇性心律、房性心律、房顫,而電軸左右偏寫第二位,其他標準不詳。 (2)ECG診斷內(nèi)容分為三類: ①A類:多指解剖、病理生理診斷:主要有各房室肥大、心肌梗死、缺血、冠脈供血不足、各電解質(zhì)紊亂等,必須依賴臨床資料。例如對一個異常Q波+ST段弓背型抬高+T波改變的典型心梗ECG,患者無胸痛胸悶等病史,一般是不能診斷心梗的,心電圖報告完全可以卑鄙地寫:異常Q波、ST-T改變,請結(jié)合臨床,但這種報告外科醫(yī)生看得懂嗎?若負責任一點,可以寫考慮急性心??赡?,請結(jié)合臨床;單靠ECG一般是不夠資格直接認為心梗(病理生理診斷)。再例如對于一份左室高電壓的ECG,若有高血壓或其他可致左室大的病史,可直接診斷“左室肥大”(解剖診斷),但若無,只能診斷“左室高電壓”(無臨床意義)。如此等等。 ②B類:單看心電圖不須病史就能直接診斷的,各類心律失常是主力,例如房顫、預激綜合征、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只看圖便可,不須任何病史。 ③除上述二者外的其他情形,例如ST-T改變,如心臟順鐘向轉(zhuǎn)位,如電軸左偏。 4、看圖的方法: 對于危重的病人,肯定是要求看一眼馬上看出主要問題,其他小問題先不理;而一般情況下看圖,要求從頭到尾,從P波到T波一個個看,看時間、振幅、形態(tài)有無異常,從I導聯(lián)到V6導聯(lián)一個不漏地看。故必須牢背常用的正常值才能談看圖。 其實須牢背的最主要其實就幾個:P波時間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