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嬰專家指出不孕癥診治三大誤區(qū)據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預測,不孕不育在21世紀將成為僅次于腫瘤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第三大疾病。沈陽市婦嬰醫(yī)院生殖中心副主任程昭霞提醒,目前社會上治療不孕癥的機構和方法五花八門,患者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醫(yī)療機構進行明確診斷和規(guī)范治療。如需特殊咨詢,請于工作時間撥打科室電話:024-22853735。誤區(qū)一開始診治時間不當完全健康的夫婦,每個月經周期的受孕幾率只有25%左右,3個周期可達到50%~60%。而另一些夫婦則認為自己從小到大沒得過什么大毛病,藥都沒吃過幾粒,不應該患上不孕癥,盲目地等待,等到35歲甚至40歲才來就診。程主任指出,過早和過遲的就診都是不可取的。建議若未兩地生活、未避孕,1年未孕者應進行不孕癥檢查。但對于某些特殊情況:40歲以上的夫婦、同時合并有其他婦產科或全身性疾病的患者如患有子宮內膜異位癥者可適當提前。誤區(qū)二只有女方進行檢查在不孕癥門診經??梢钥吹椒蚱拗兄挥幸环骄驮\的患者,以女方更為常見。其實不孕的原因中,單純女方因素占40%,單純男方因素也占30%~40%,另外的10%-20%是由于免疫因素或缺乏性知識等雙方共同的因素造成的。因此,在了解了患者的心態(tài)和想法之后,醫(yī)生應向患者解釋雙方均需檢查的必要性。一般可先進行男方檢查,通常在禁欲3~7天后進行的精液常規(guī)分析。對于男性少、弱、畸精子癥的診斷不能以一份精液報告單就確診,應至少間隔2周以上進行3次檢測才能確診。誤區(qū)三未明確診斷先行盲目治療程主任介紹,“許多患者來到醫(yī)院,恨不得馬上就能懷上孩子,不等醫(yī)生問完病史、檢查結果出來,就問大夫開藥,盲目的相信中藥治療,長期服用,甚至直截了當地要求試管嬰兒助孕。”通過各種檢查找到患病的原因、進行確診是最重要的,只有明確了診斷才能對癥下藥,進行個體化的治療。在沒有明確原因前盲目的治療,不僅浪費錢財,而且還可能引起一系列副作用。因為每對夫婦的病情都不相同,不可能有一種藥物、一種方法能治療好所有的不孕癥,即使是高端的試管嬰兒技術也不是解決不孕的萬能鑰匙。
多囊卵巢知多少(三)很多PCOS都伴有肥胖,那怎樣才算是肥胖呢?肥胖的診斷標準采用亞洲成人根據BMI對體重的分類,詳見下表。分類BMI(kg/m2)相關疾病的危險性*體重過低<18.5低(但其他疾病危險性增加)正常范圍18.5~22.9平均水平超重≥23肥胖前期23~24.9增加I度肥胖25~29.9中度增加II度肥胖≥30重度增加注:*疾病危險:糖尿病,高血壓,CAD中心性肥胖的診斷標準1.腰臀圍比(腰圍cm/臀圍cm)WHR表示中心性肥胖的切點:男性≥0.9,女性≥0.8(中國預防醫(yī)學科學院等對11個省市城鄉(xiāng)4萬余人抽樣調查結果)2.腰圍表示中心性肥胖的切點:男性≥85cm,女性≥80cm(中國肥胖問題工作組)PCOS患者無論是否有生育要求,首先均應進行生活方式調整,戒煙、戒酒。肥胖患者通過低熱量飲食和耗能鍛煉,降低全部體重的5%或更多,就能改變或減輕月經紊亂、多毛、痤瘡等癥狀并有利于不孕的治療。減輕體重至正常范圍,可以改善胰島素抵抗,阻止PCOS長期發(fā)展的不良后果,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和心血管疾病等代謝綜合征。
當您的內分泌檢查提示有些激素異常升高的時候,還需要進行PCOS診斷的排除標準:排除標準是診斷PCOS的必須條件,如泌乳素水平升高明顯,應排除垂體瘤,20%~35%PCOS的患者可伴有泌乳素輕度升高;如存在稀發(fā)排卵或無排卵,應測定卵泡刺激素(FSH)和雌二醇水平,排除卵巢早衰和中樞性閉經等;測定甲狀腺功能,以排除由于甲狀腺功能低下所致的月經稀發(fā);如高雄激素血癥或明顯的高雄激素臨床表現,應排除非典型性腎上腺皮質增生(NCAH)、柯興綜合征、分泌雄激素的卵巢腫瘤等。那么我們不禁要問為什么我會患PCOS?PCOS占生育年齡婦女的5%~10%(中國尚無確切患病率報道),占無排卵性不孕癥患者的30%~60%。目前,我國尚缺少全國性、大樣本、多中心的研究結果。PCOS的確切病因尚不清楚,有研究認為,其可能是由于某些遺傳基因與環(huán)境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1.遺傳因素:PCOS有家族聚集現象,被推測為一種多基因病,目前的候選基因研究涉及胰島素作用相關基因、高雄激素相關基因和慢性炎癥因子等。在臨床上我們經常會看到姐妹、母女同患此病的情況2.環(huán)境因素:宮內高雄激素、抗癲癇藥物、地域、營養(yǎng)和生活方式等,可能是PCOS的危險因素、易患因素或高危因素,尚需進行流行病學調查后,完善環(huán)境與PCOS關系的認識??梢?,PCOS的病因尚不清楚,那么,盲目的服用黃豆、黑豆及其他保健品來治療PCOS的方法也就是缺乏科學依據的了。相信科學,相信醫(yī)生。
總訪問量 3,391,596次
在線服務患者 18,865位
直播義診 4次
科普文章 4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