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禮
主任醫(yī)師
副院長
胃腸外科羅林海
主任醫(yī)師 教授
3.4
胃腸外科黃祖錫
主任醫(yī)師
3.3
胃腸外科李菊芳
主任醫(yī)師
3.3
胃腸外科錢飛
副主任醫(yī)師
3.3
胃腸外科馮軻
副主任醫(yī)師
3.3
胃腸外科何濤
副主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靳波
副主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李院江
副主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胡洪
副主任醫(yī)師
3.2
解云
副主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范亞東
主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李潛慧
主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金杰波
主治醫(yī)師
3.2
胃腸外科李丕聲
3.2
胃腸外科張竣
3.2
胃腸外科王彥升
醫(yī)師
3.2
腹股溝疝可能帶來哪些危害? ● 腹股溝疝隨著病程的延長會逐漸增大,手術是唯一治愈的方法。 ● 部分斜疝患者可能出現疝嵌頓,長時間的嵌頓會造成突出腫塊中的組織壞死,因此大多需要急診手術。當懷疑有疝嵌頓時,切勿盲目用力擠壓回納,以免造成腸壞死、穿孔,應速至醫(yī)院就診。 腹腔鏡下的疝修補是一種微創(chuàng)的修補腹壁缺損的方法。通過腹腔鏡(由腹壁上的小切口置入腹腔內的小望遠鏡)和疝修補材料(補片)來增加腹壁強度。 腹腔鏡下腹股溝修補的有哪些優(yōu)點? 1、切口小,只有3個小孔,其中1個1cm,另外2個各0.5cm;小兒疝氣是一個0.5cm小孔; 2、術后疼痛輕微; 3、術后恢復快,6小時即可下床活動進食;更快的恢復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4、感染發(fā)生率低; 5、由于切口非常小,愈合后基本看不到痕跡,美容效果好; 6、術后復發(fā)率低; 7、對復發(fā)性疝手術更具優(yōu)勢; 8、可不增加切口同時進行雙側疝修補手術。 9、可探查和發(fā)現隱匿性疝。 10、可一次性修補同時合并多種疝(斜疝、直疝、股疝)的復雜性疝。 我適合作腹腔鏡手術嗎? ● 只有通過系統的全身檢查才能決定你是否適合接受這種微創(chuàng)的手術。 ● 不能耐受全身麻醉;有全身或局部的感染;難復性疝或嵌頓疝則可能不適合作腹腔鏡手術。
子宮圓韌帶發(fā)自于子宮角,經過內環(huán)口,穿過腹股溝管后止于大陰唇,為女性腹腔鏡疝手術的難點。手術中保留圓韌帶增加游離腹膜難度,會影響補片放置,所以大部分女性病人選擇了傳統的大切口開放手術,而少數做腹腔鏡修補的病人,為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操作復雜度、方便放置補片,醫(yī)生多選擇切斷子宮圓韌帶。 但切斷圓韌帶后大陰唇水腫發(fā)生率明顯增加。圓韌帶對于維持子宮前傾位、預防子宮脫垂及孕期供血等具有一定的作用,切斷圓韌帶對女性患者的這些遠期影響也難以評估?,F在更多的學者傾向于術中盡量保留子宮圓韌帶的連續(xù)性以維持機體正常的解剖,尤其是年輕未生育女性。 本人于腹腔鏡下精細解剖,緊貼圓韌帶兩側向下切開腹膜游離腹膜前間隙,放置補片后再熟練縫合腹膜,成功完成保留子宮圓韌帶的腹腔鏡腹股溝疝修補這一新術式。這雖然增加了手術難度,對腹腔鏡下縫合技術要求很高,但既可以達到微創(chuàng)、快速恢復的目的,又避免了切斷圓韌帶對女性病人帶來的不良影響,很值得。
在臨床上,對成年患者進行傳統的開刀腹股溝疝手術,需要在腹股溝區(qū)切開5公分左右的傷口,解剖腹股溝管,置入補片后固定、縫合,這種手術方式創(chuàng)傷比較大,術后患者疼痛感較為明顯,對術后早期的恢復也不利。 近年,經過外科技術的發(fā)展,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疝氣在臨床應用中越來越普遍,這種方式不僅切口小,只有3個小孔,0.5-1公分,愈合后幾乎看不到瘢痕,而且不解剖腹股溝管,神經影響小,術后疼痛感很輕微,術后的恢復非??欤蛔钪档靡惶崾沁€可三個小孔同時進行雙側疝修補手術,避免傳統手術中在雙側腹股溝區(qū)出現的兩個大切口。 63歲的董大爺就是玉溪市人民醫(yī)院胃腸外科腹腔鏡微創(chuàng)手術治療的患者。據悉,董大爺因需要做腹股溝疝手術入住胃腸外科,在聽完醫(yī)生對手術治療的介紹后,一直拿不定主意。 這時,他看到隔壁床的患者采用腹腔鏡手術,術后兩天就順利恢復出院,董大爺結合自己為雙側腹股溝疝,傳統開刀手術有兩個大傷口,要承受別人兩倍的疼痛,決定選擇腹腔鏡手術。 胃腸外科為董大爺及時做了雙側腹股溝疝腹腔鏡修補手術,術后當天董大爺就自行下床活動,而且沒有使用任何止痛藥。術后兩天,董大爺就可以出院了。當天董大爺感嘆道:“這才幾天,我已經恢復的像沒做手術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