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鼓膜是一橢圓形半透明狀薄膜,位于中耳鼓室與外耳道交界處,是中耳的一道屏障。同時在聲音傳導的過程中,鼓膜的結構能使傳入的聲波放大。 鼓膜穿孔是一種常見的耳部疾病,可能影響聽力,造成聽力障礙,也使細菌、污水、異物容易進入中耳腔,造成反復發(fā)作的中耳炎。 鼓膜穿孔的原因 1、感染 鼓膜穿孔的常見原因是經咽鼓管引起的感染,多見于嬰幼兒時期。由于嬰幼兒的咽鼓管短且粗,當上呼吸道感染時,鼻腔的細菌、分泌物等很容易通過咽鼓管到達中耳腔引起感染。另外,急慢性中耳炎發(fā)作時,中耳膿液腐蝕鼓膜,可造成鼓膜穿孔。 2、外傷 多因直接或間接外力損傷所致直接原因:①多見于頭部外傷,合并顳骨骨折損傷了鼓膜;②挖耵聹或異物時不慎損傷鼓膜,導致鼓膜穿孔;③強烈水柱或氣流噴射鼓膜、誤將化學腐蝕劑滴入耳內、金屬屑濺入耳道等也可損傷鼓膜。 間接原因:①多見于外界大氣壓力突然急劇變化,如射擊發(fā)出巨大響聲,氣浪將鼓膜震破;飛機起飛降落使鼓膜內外產生氣壓差;②打耳光也可引起鼓膜穿孔;③中耳腔內氣壓突然急劇上升,也會發(fā)生鼓膜內外氣壓不平衡,如用力擤鼻涕,致使中耳內氣壓自內向外猛烈突然沖擊鼓膜,可使鼓膜破裂。 鼓膜穿孔有什么表現 中耳炎患者的鼓膜穿孔,主要表現為反復流膿、耳痛、耳鳴、聽力下降等,膿可帶有臭味。 外傷性鼓膜穿孔患者會在外傷后出現耳鳴、耳悶、聽力下降、捏鼻鼓氣時漏氣感等。 其他原因導致的鼓膜穿孔也可有上述表現。 鼓膜穿孔有什么危害 首先,鼓膜是聲音經過外耳傳到中耳和內耳至關重要的一環(huán),人類聽到的所有聲音均需要經過鼓膜傳遞并放大,其作用無可替代。一旦鼓膜穿孔,聲音的傳遞大打折扣,直接影響人類與外界的聲音交流質量,產生傳導性耳聾。 其次,鼓膜是中耳最外面的門戶,也是中耳的一個天然屏障,也就是說,鼓膜穿孔意味著原本完整的護城墻上出現了缺口。沒有敵人的時候,也許可以天下太平;但是如果有外敵入侵,無異于給對方打開了大門。 因此,細菌一旦進入,就可以輕而易舉地攻城掠地,在中耳甚至內耳肆無忌憚地進行破壞,引起中耳炎甚至迷路炎、腦膜炎、腦膿腫等,出現流膿、聽力下降、眩暈、耳鳴等癥狀。 隨著中耳炎的發(fā)生、發(fā)展和反復出現,細菌產生的毒素等會對中耳和內耳的結構和功能造成破壞,導致不可逆的神經性聽力損失。 因此,鼓膜穿孔患者的聽力會逐漸緩慢下降。初期時,耳聾可能并不明顯,等患者或家屬注意到時,往往已經比較嚴重或者合并了神經性耳聾。 而長期嚴重的耳聾,會產生認知力和注意力的下降,產生抑郁、癡呆等問題。第三,鼓膜穿孔容易合并其他疾病。因為鼓膜穿孔后,容易有反復發(fā)作的中耳炎,外耳道內經常有分泌物,環(huán)境濕潤,極容易繼發(fā)外耳道濕疹、真菌感染等,產生這樣或那樣的不適,引起很多不必要的麻煩,甚至危及生命。 影響助聽器的使用 對于老年人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大部分人可能出現老年性耳聾,需要佩戴助聽器輔助聽力。佩戴助聽器時,往往需要在外耳道放置耳塞,通過耳塞把放大后的聲音傳遞到鼓膜,再依次到中耳和內耳。 而鼓膜穿孔的患者,一方面,穿孔影響了聲波的有效傳遞,導致助聽效果不好,甚至無法使用常用的助聽器,只能選擇手術植入骨導助聽器,增加了不必要的創(chuàng)傷;另一方面,鼓膜穿孔患者的中耳抵御能力較差,耳塞是個外來物,每天取放,容易引起外耳道炎和中耳炎,出現流水或者流膿,影響助聽器的使用。 如何治療鼓膜穿孔 1、急性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 初期多為針尖樣,需要先有效控制炎癥。炎癥控制徹底后,小穿孔往往能自行修復。炎癥較重的患者,穿孔較大,炎癥控制后需要定期隨訪觀察,如果長期不能愈合,就需要手術修補了。 2、慢性中耳炎導致的鼓膜穿孔 需要通過醫(yī)生的檢查、顳骨CT等,確認中耳、乳突內有無炎癥及炎癥程度,以判斷其中耳炎的類型。 如為單純型中耳炎,可只行鼓膜修補術。 如為肉芽型或膽脂瘤型中耳炎,需要根據情況,在鼓膜修補的同時,進行中耳和乳突的手術,以便清理中耳和乳突的病變,探查聽骨鏈,并在必要時重建聽力。 3、外傷初期的鼓膜穿孔 可以先觀察,保持患耳清潔干燥,禁水,預防感冒,定期隨訪,小的穿孔可能會自行修復。大的穿孔經過觀察后,無明顯康復表現的,應選擇手術修補。 4、其他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 其他原因造成的鼓膜穿孔需要根據病情酌情處理。
懷孕、哺乳鼻炎犯了怎么辦?到底能不能用藥? 原創(chuàng):Dr羅意耳鼻喉羅醫(yī)生今天 孕婦和哺乳期的婦女在中國社會是一個獨立于男人、女人和女博士之外的“第四類特殊人群”,總會受到特殊照顧。從老一輩傳下來的一些金科玉律使得她們在生活、飲食上有很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習慣。 比如懷孕前三個月不要告訴別人,不然容易流產。 比如坐月子期間不能洗澡洗頭,不然容易遺留頭痛、頭暈。 比如懷孕期間不能吃螃蟹,因為是“寒性”食物。 。。。。。。 當然,這些都是些毫無根據的理論,來源就是“老人都是這么說的”。 連生活、飲食都如此嚴格,就更不用說用藥了,畢竟別的醫(yī)學理論不清楚,但“是藥三分毒”一定人人都聽過。很多女性從懷孕前半年就開始盡量避免使用任何藥物,能抗就抗,能忍就忍,簡直戰(zhàn)斗力爆表。實在忍不住了,還可以打打老公出出氣。 終于熬到熊孩子從肚子里出來,又要開始擔心自己吃的東西會通過乳汁影響到孩子。 那么,如果懷孕和哺乳期間發(fā)生過敏性鼻炎、鼻竇炎、感冒等疾病,出現【鼻塞、流涕、打噴嚏】的癥狀,到底要不要繼續(xù)忍?有沒有什么緩解癥狀的治療手段呢?真的什么藥都不能用嗎? 懷孕會加重鼻部癥狀 女性絕對是這個星球上最偉大的人群,為了承擔繁衍后代的責任,她們不僅要經歷生死的考驗,全身幾乎所有器官幾乎都會受影響,包括鼻子。 20%-30%的孕婦會出現【癥狀性鼻充血】,稱為妊娠性鼻炎,這種鼻癥狀在產后2周內會完全消失,也不需要藥物治療,但其診斷需要【排除其他原因】。 如果孕婦本身就患有鼻相關疾病,比如鼻竇炎、慢性鼻炎和過敏性鼻炎,這些疾病在孕期也有可能會加重。 盡管研究認為鼻炎并不會直接影響妊娠的結局,但是鼻炎癥狀不加以控制,會影響孕婦的睡眠、孕期營養(yǎng)和心理應激等情況而間接影響妊娠。 如果鼻塞癥狀比較重,可能會引起睡眠打鼾,這將會增加妊娠期高血壓、子癇前期及胎兒宮內生長發(fā)育遲緩的風險。 另外,孕婦癥狀明顯引起心情不好,還有一個危害就是可能不定期將自己身上的痛苦向孩他爸身上轉移一下。 懷孕后鼻炎犯了怎么處理比較【安全】 【非藥物治療】依然是首選,包括: 【鼻腔沖洗】或【鼻腔鹽水噴霧】,這是一項有效且副作用最小的操作,具體操作和注意事項可參考之前寫的關于鼻腔沖洗的文章。 規(guī)律的【體育鍛煉】,可使鼻腔血管生理性收縮,減輕鼻腔粘膜水腫。 使用鼻貼機械性擴張鼻瓣區(qū)(外鼻擴張器)——通氣鼻貼。 睡覺時可以半臥位,同樣能減輕鼻塞癥狀。 非藥物治療無效,可以使用藥物嗎 關于妊娠期用藥,美國FDA過去將妊娠用藥分為A、B、C、D、X五個等級,其中A類藥物有充分的人類孕婦的對照實驗證明安全有效,而這類藥物很少,大多數是一些維生素。B類是有大量動物實驗證明對胎兒無致畸風險,但沒有進行人類的病例對照實驗(畢竟在孕婦身上做實驗倫理很難通過)。 如果鼻炎癥狀比較明顯,非藥物療法又效果不佳,那么可以選擇B類藥物進行治療: 1、色甘酸鈉噴霧劑: 色甘酸鈉安全性較好,可以用作妊娠期輕度過敏性鼻炎的一線治療,但是由于藥效一般且使用頻繁,因而限制了它的應用。 2、糖皮質激素鼻腔噴霧: 具有放心研究數據的激素有布地奈德、氟替卡松和莫米松,但布地奈德為B類藥,其余的則為C類:鼻用糖皮質激素可作為妊娠期中、重度過敏性鼻炎首選,而且安全性也很好。這一結論主要來源于大量哮喘患者妊娠期間使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的研究,且哮喘的用藥量更大。不過妊娠期間應使用【最低有效劑量】。 3、口服抗組胺藥 口服抗組胺藥效果不如鼻用糖皮質激素,但如果癥狀比較重時,也可以選擇。 第一代抗組胺藥主要有氯苯那敏,做常用的就是撲爾敏。由于其已經進行了長時間的使用,并且有令人安心的動物和人體實驗數據,已被推薦為妊娠期首選的第一代抗組胺藥。 但是第一代抗組胺藥的副作用也比較明顯——容易引起困倦——這也是為什么吃抗組胺藥時不建議進行開車和高空作業(yè)這些工作的原因。 第二代抗組胺藥的鎮(zhèn)靜作用則更小,其中氯雷他定和西替利嗪可以作為妊娠期間的第二代抗組胺藥首選。 哺乳期怎么用藥? 關于哺乳期用藥,美國國立醫(yī)學圖書館主辦的關于藥物和哺乳信息的在線數據庫(https://toxnet.nlm.nih.gov/newtoxnet/lactmed.htm)中查詢到,布地奈德和色甘酸鈉在母乳中的濃度都比較低,可以很安全的使用。 西替利嗪可以偶爾少量服用,大量使用會導致嬰兒嗜睡。而氯雷他定沒有鎮(zhèn)靜作用且在乳汁中濃度很低,因此服用氯雷他定不會對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造成任何不良影響。但氯雷他定可能對乳汁的分泌有負面作用。 英國過敏和臨床免疫學會建議,如果需要使用抗組胺藥,首選最低劑量的西替利嗪和氯雷他定。 總結 妊娠期間容易發(fā)生或加重鼻部的癥狀,如果鼻塞等癥狀比較嚴重,可能會影響到妊娠。 妊娠和哺乳期發(fā)生鼻部癥狀需要干預,首選【非藥物】治療,如果效果不佳,則可以選擇以下藥物: 1、輕度癥狀患者可選擇色甘酸鈉 2、中、重度患者可選擇糖皮質激素鼻噴霧劑,其中首選布地奈德 3、若局部用藥仍不能控制癥狀,則可以加用抗組胺藥,使用西替利嗪或氯雷他定的最低有效劑量
你經常打噴嚏嗎? 你經常流清水樣鼻涕嗎? 你經常感到鼻塞或鼻癢嗎? 還記得小時候同學間鬧著玩有時會捏鼻子,我特別討厭這個。鼻子被捏到,脆弱的平靜馬上被打破,接著鼻子癢、連著打噴嚏、流鼻涕…… 這就是鼻炎的表現?。? 鼻炎對某些人而言,簡直是揮之不去的夢魘,特別是在炎炎夏日,本是穿搭清涼、豪放不羈的季節(jié),卻一直被鼻塞、流鼻涕困擾,難受至極!! 剛看了“婦聯3”,想象著如果我擁有無限手套,我希望打完響指,消失的不是那一半人,是這該死的鼻炎! 鼻炎是臨床上最常見疾病之一,相關指南將慢性非感染性鼻炎分為變應性鼻炎和非變應性鼻炎(根據有無特異性變應原)。 就發(fā)病機制而言,變應性鼻炎,即過敏性鼻炎,是指變應原作用于特應性個體后引發(fā)免疫球蛋白(IgE)介導的鼻黏膜I型變態(tài)反應性疾病。它在各個季節(jié)的發(fā)病情況主要與暴露于變應原的程度有關。(以廣州為例,廣州地區(qū)最主要的吸入性變應原是戶塵螨,夏季時海洋暖氣流形成高溫、高濕度、多雨的氣候特點,適合塵螨生長,并且夏季室內空調使用頻率高也會使患者暴露于戶塵螨的幾率增大。因此夏季發(fā)病會偏多。) 而非變應性鼻炎,一般將其定義為一類非變應原引起、以間歇或持續(xù)鼻黏膜炎性反應和(或)鼻功能紊亂為特征的鼻部疾病 所有形式的鼻炎都是由持續(xù)的或者偶爾的鼻高反應性引起的。 對于鼻高反應性的治療選擇取決于特定類型鼻炎的發(fā)病機制和患者的當前主訴,它包括變應原減少、局部減充血劑和局部類固醇的應用、特異性免疫治療或鼻外科治療等等。由于這些常規(guī)治療經常得不到滿意的結果,因此專家學者們一直在尋找更好更有效的新治療手段。 本平臺曾給大家介紹過肉毒毒素在耳鼻咽喉科方面的廣泛應用,比如痙攣性構音障礙、吞咽困難等等。它能有效抑制突觸前神經末梢釋放乙酰膽堿,那對于鼻炎它是否同樣有奇效呢?? 變應性鼻炎 鼻腔注射肉毒毒素治療的有效性可歸因于肉毒毒素的抗膽堿能性質,其影響鼻腔內大量漿液腺,并導致鼻分泌反應減少。更重要的是,它能選擇性阻斷周圍膽堿能神經末梢,阻斷乙酰膽堿從鼻黏膜中膽堿能神經末梢或蝶腭神經節(jié)節(jié)前膽堿能神經末梢釋放。 這兩種機制已被認為是肉毒毒素在鼻腔中作用的主要機制。 初期報道中常選擇鼻甲作為注射部位,而隨著研究的深入,越來越多的報道顯示鼻中隔注射是更優(yōu)的選擇。 先稀釋肉毒毒素(Dysport)至100 U/ml,用生理鹽水進行兩組鼻腔沖洗,用利多卡因2%浸漬棉布作局部麻醉5分鐘。局麻后,每側鼻中隔各取2個位點,共計4個注射點,共注入40-80U肉毒毒素,注射時要緩慢。 結果顯示:肉毒毒素注射后明顯改善了打噴嚏、鼻漏和充血的嚴重程度,但對鼻癢和結膜炎無效。 據已有報道,鼻內注射肉毒毒素的并發(fā)癥,主要是鼻出血(約4%)。 關于注射部位的選擇,鼻甲的豐富血管供應可能導致肉毒毒素更快的吸收和清除,而鼻中隔粘膜下注射肉毒毒素不會有這種風險。另外,鼻中隔定位方便,在操作上可以說是毫無困難的,因此鼻中隔注射肉毒毒素可作為一種更優(yōu)且耐受性良好的新興(變應性)鼻炎治療手段。 運動血管性鼻炎 血管運動性鼻炎是一種特殊性鼻病,它既不是過敏性鼻炎,也不是因感染引起的鼻炎,而是植物神經、內分泌對鼻粘膜的血管、腺體功能調節(jié)失常引起的鼻病。它與副交感神經的活性增高有關,臨床主要表現為鼻溢亢進、鼻塞、噴嚏等。曾有報道肉毒毒素治療Frey綜合征,可使腮腺術后或外傷后的副交感神經錯位再生連接所致的局部汗腺分泌異常癥狀消失。 使用前用生理鹽水稀釋成每0.1mL含肉毒毒素2.5U(10μg/L)。注射前鼻腔注射點用地卡因棉片表面麻醉,在前鼻鏡直視下雙側下鼻甲中部、中鼻甲前端各注射0.1mL。 治療后患者多在2-3天癥狀改善,1周后癥狀穩(wěn)定,療效可持續(xù)4周至半年不等。 結果顯示:鼻流清涕的完全緩解高達81.3%,打噴嚏的完全緩解達31.3%,鼻塞的完全緩解達14.8%。 從上可知,鼻腔黏膜局部注射肉毒毒素,可明顯減輕血管運動性鼻炎的鼻溢液亢進癥狀;但對鼻塞、打噴嚏等癥狀減輕不明顯或部分減輕。這可能與鼻黏膜腺體由膽堿能神經支配,而血管由腎上腺素能神經支配有關。 根據已有臨床研究,總的來說:肉毒毒素針對不同鼻炎的部分癥狀的療效十分顯著,且操作方便、安全持久,是一種值得信賴的新型治療選擇。
總訪問量 273,840次
在線服務患者 595位
科普文章 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