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更好滿足百姓醫(yī)療需求,提供更精準優(yōu)質(zhì)的診治服務,阜外醫(yī)院心臟康復中心即將開設“小兒康復門診”,為有需要的患兒提供更全面、更長程的醫(yī)療照護。已有證據(jù)證明,對心血管疾病患兒,安全、合理的康復運動訓練,能促進患兒心肺功能的改善,避免長期臥床、少動等導致的肌肉萎縮、運動能力下降、墜積性肺炎、體位適應障礙、食欲下降、血栓形成等,從而幫助患兒邁入“正循環(huán)”,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1,2]。我院小兒康復門診主要針對我院小兒內(nèi)、外科住院患兒,及存在心血管疾病風險因素的患兒。0-14歲,先心病術后、心肌病、移植術后患兒(首診在我院兒科病房者優(yōu)先),希望進行生長、發(fā)育、代謝情況評估,需要運動、營養(yǎng)、睡眠等生活方式干預指導者。我們致力于為所有有需要的孩子進行康復評估,并提供個性化康復指導,同時提供必要次數(shù)的現(xiàn)場監(jiān)護下訓練,陪伴您平順過渡至居家訓練狀態(tài)。每位患兒都將擁有自己的健康檔案和階段性評估,讓康復之路更為安全、有效。另外,我們也能根據(jù)病房醫(yī)師的醫(yī)囑,開具復查所需的檢查單、藥物續(xù)方,為您提供最大程度的便利,和全方位的照護。2024年8月1日起,門診開設于每周三、四下午,阜外醫(yī)院心臟康復中心(科研樓10層)內(nèi),一站式銜接我們II期康復指導所涵蓋的運動、營養(yǎng)、心理、睡眠、中醫(yī)、生活方式干預等各大板塊,免除您的來回奔波。1、掌上阜外app,搜索“小兒康復”,選擇“小兒康復門診(副主任醫(yī)師)”,提前5日可預約掛號。2、門診大廳窗口掛號。3、“心臟康復中心”(科研樓10層),前臺現(xiàn)場加號。微信鏈接:阜外醫(yī)院心臟康復中心即將開設“小兒康復門診”
俗話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先心病術后4-6周是恢復的關鍵期,如果這段時間度過的好,就能在出院后的第一次復查中得到一個相對滿意的結果。那么,具體怎樣做呢?除了呼吸訓練、體位訓練之外,下面是飲食方面的一些建議。不要小看飲食,這往往是你成功邁入“正循環(huán)”的基礎。尤其是脫離了住院期間可隨時“補液”、“利尿”的支持,家長們一定要擔負起寶貝們“飲食守護者”的責任哦!1、總液量:建議根據(jù)在院期間的限液量,繼續(xù)控制至首次復查,以避免增加心臟負擔,影響心功能恢復。2、飲食結構:請注意液體入量及三大營養(yǎng)素的合理搭配。對于尚以母乳、配方奶作為主要食物的嬰幼兒,可放心沿用,它們都具有合理的液體平衡和營養(yǎng)素配比。對于已基本建立三餐規(guī)律的患兒來說,一般建議純液體(包括非供能純液體,如水、清湯等;及供能純液體,如牛奶、功能飲料等)攝入不超過總液量的1/4左右(留出足夠的空間給更高能量密度的供能食物,同時保護心肺功能,減少術后積液的發(fā)生);三大營養(yǎng)素供能比例:碳水化合物55%,脂質(zhì)30%,蛋白質(zhì)15%(換算成重量約3:1:1);果蔬除了能提供人體必須的微量元素、纖維素外,亦可提供部分能量(例如甜味水果含碳水豐富,牛油果、大豆、許多綠葉菜富含不飽和脂肪酸,豆類含豐富植物蛋白),可按下式近似估算:每日果蔬重量(g)=體重(kg)10。這樣才能在有限的液體攝入下,充分提供機體術后愈合所需的能量和原料,同時兼顧胃腸功能,進入可持續(xù)狀態(tài)。例如:體重30kg,出院時建議總液量1400ml/d。經(jīng)估算,建議每日純液體攝入350-400ml,果蔬300-350g,其他碳水(谷、薯類主食為主)450-500g,脂質(zhì)(推薦不飽和脂肪酸含量豐富的食物,除食用油、堅果外,可考慮深海魚、牛油果、雞蛋、燕麥、奇亞籽等)100g,蛋白(蛋、瘦肉、魚、蝦等)150g。3、進食頻率:少量多次,量出(尿、便、汗等)為入(飲食)。4、警示癥狀:若出現(xiàn)心功能不全(頭暈、黑矇、心慌、喘憋、胸痛、水腫),消化道不耐受(食欲差、吐瀉)及全身癥狀(發(fā)熱,精神、尿量異常)等,請及時就診,遵醫(yī)囑調(diào)整。在上述飲食指導原則的基礎上,可以盡量挑選符合孩子口味、喜好的食物。心功能極差、特殊飲食(如低脂飲食、乳糖/蛋白不耐受等)患兒,需詢問個體化飲食建議。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建議僅適用于術后4-6周的患兒哦,之后的治療(藥物/非藥物)需要根據(jù)首次復查的結果來調(diào)整。如果首次復查得到是滿意結果,就可以來我們的小兒康復門診,進行門診康復評估和后續(xù)的康復指導啦(包括運動訓練、營養(yǎng)咨詢、心理支持、中醫(yī)方劑理療、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等板塊)。所有我中心就診患兒都可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獲長期個案管理。小兒康復門診掛號方式:1、掌上阜外app,搜索“小兒康復”,選擇“小兒康復門診(副主任醫(yī)師)”,預約;2、門診窗口掛號;3、嘗試“心臟康復中心”前臺加號,地址:阜外醫(yī)院科研樓(3號樓)10層,電話:88396213;
已有證據(jù)證明,對心血管疾病患兒,安全、合理的康復運動訓練,能促進患兒心肺功能的改善,避免長期臥床、少動等導致的肌肉萎縮、運動能力下降、墜積性肺炎、體位適應障礙、食欲下降、血栓形成等,從而幫助患兒邁入“正循環(huán)”,減少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對于先心病術后4-6周的患兒,在合理飲食基礎上,我們給出以下活動及體位恢復訓練建議。?1、體位恢復訓練(臥-半臥-坐-立-床旁踏步/走):5-10分鐘/體位,充分耐受后,嘗試體位進階。注意:改變體位過程不應過猛,若出現(xiàn)頭暈、心慌、虛汗等不耐受情況,及時恢復上一體位或平臥;訓練頻率至少2組/日,建議每次訓練進階體位不超過2個;2、主動活動(上、下肢各肌群):從遠端至近端(手-前臂-后臂,足-模擬踏車-小青蛙開合腿),約20個口令/肌群,至少2組/日,根據(jù)能力酌加次數(shù)、頻率。注意:此項訓練為“體位恢復訓練”過程中的輔助訓練,若“體位狀態(tài)”可達到“床旁行走10分鐘/次,2次/日”,則可完全替代此項訓練;3、柔韌運動(上、下肢各肌群拉伸):可自行拉伸,或在家長輔助下進行;程度:有牽拉感,且不疼痛(隨耐受遞增);時長及頻率:每部位6-15秒起,漸增至90秒,總時長10分/次,3-7次/周;4、有氧、抗阻運動:建議術后4-6周,首次門診復查,或行康復評估后再行適當強度的有氧、抗阻運動。上述訓練過程中應盡量避免患兒疼痛,遵循“循序漸進,量力而為”的原則。?需要提醒的是,上述建議僅適用于術后4-6周的患兒哦,之后的治療(藥物/非藥物)需要根據(jù)首次復查的結果來調(diào)整。如果首次復查得到是滿意結果,就可以來我們的小兒康復門診,進行門診康復評估和后續(xù)的康復指導啦(包括運動訓練、營養(yǎng)咨詢、心理支持、中醫(yī)方劑理療、健康生活方式教育等板塊)。所有我中心就診患兒都可建立個人健康檔案,獲長期個案管理。?小兒康復門診掛號方式:1、掌上阜外app,搜索“小兒康復(副主任醫(yī)師)”,預約;2、門診窗口掛號;3、嘗試“心臟康復中心”前臺加號,地址:阜外醫(yī)院科研樓(3號樓)10層,電話:88396213;??
總訪問量 114,030次
在線服務患者 845位
科普文章 1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