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內孤立結節(jié)及腫塊的定義直徑≤3.0cm的圓形或類圓形病變稱為結節(jié);大于3.0cm的稱為腫塊。肺內常見的孤立結節(jié)l良性結節(jié): 結核瘤、炎性假瘤、球形肺炎、機化性 肺 炎、錯構瘤、霉菌感染、支氣管肺囊腫、硬化性血管瘤、肺動靜脈畸形、球形肺不張、包蟲病等。l惡性結節(jié):周圍型肺癌、轉移瘤。結節(jié)的影像觀察包括以下方面一、大小 病變大小是判斷結節(jié)病灶良惡性的重要指標。結節(jié)越大,惡性的可能性越大。二、邊緣邊緣征象是判斷病變良惡性質極有價值的影像表現(xiàn)。一般可有以下表現(xiàn):l邊緣光滑銳利:見于良性病變l分葉和臍樣凹陷:分葉多見于惡性腫瘤;臍樣凹陷可見于惡性腫瘤和良性腫瘤l放射狀小毛刺:主要見于惡性腫瘤l棘狀突起或鋸齒狀改變:多見于惡性腫瘤。l暈征:指結節(jié)周圍的磨玻璃密度影。三、密度l鈣化,一般為良性的病變的征象。較少部分肺癌的鈣化為點狀或砂粒狀,中心或偏心。腫瘤鈣化原因為肺內原有的肉芽腫鈣化被包裹其內,另一個原因是腫瘤組織的營養(yǎng)障礙性鈣化。l脂肪密度,見于錯構瘤。l空洞,呈裂隙狀或新月形者多見于結核球。不規(guī)則空洞多見于肺癌,直徑小于2.0cm的肺癌出現(xiàn)空洞或者溶解液化相對少見。l空泡征,大小不一,小者直徑1.0mm,大者 數(shù)毫米,但不超過5mm,多見于支氣管肺泡癌 和腺癌。l支氣管氣像,多見于肺癌和炎癥。四、胸膜凹陷征l病變與肋胸膜間的線樣影相連,可一條或多條。ll葉裂胸膜凹陷表現(xiàn)為葉裂胸膜向病變的弧形凹陷。ll胸膜凹陷征多見惡性腫瘤,也可見慢性炎癥和結核球。五、衛(wèi)星病灶衛(wèi)星病灶常見于炎性結節(jié),如球形肺炎、結核球1.球性肺炎的衛(wèi)星病灶常表現(xiàn)為絮狀影。2.結核球的衛(wèi)星病灶常表現(xiàn)為點狀影、片狀影及索條影,特別點狀影(腺泡結節(jié))所形成的衛(wèi)星灶對診斷結核有一定意義。3.衛(wèi)星病灶位于病變肺門側對病變診斷為炎性結節(jié)較為有意義;位于腫塊遠側時要與肺癌阻塞所導致的阻塞性肺炎進行鑒別。4.部分肺癌結節(jié)周圍可出現(xiàn)出血表現(xiàn)為絮狀影,此時應仔細觀察結節(jié)本身邊緣結構及實質特點進行鑒別。五、結節(jié)的CT增強程度肺內結節(jié)的CT增強掃描是良惡性病變鑒別診斷有肯定價值的方法。注入造影劑后結節(jié)無增強一般為良性病灶的重要依據(jù)。多位學者通過研究后提出,增強掃描病灶的CT值增加20HU以上為結節(jié)強化的指標。增加值小于20HU則認為結節(jié)強化不明顯。常見肺內孤立結節(jié)性疾病1. 周圍型肺癌影像特點:l孤立l邊緣分葉征l邊緣毛刺征l胸膜凹陷征l腫瘤實質內空泡征、細支氣管充氣征 l明顯強化:CT值增加20HU以上為標準2. 結 核 球肉眼所見,結核球多為圓形或卵圓形,周圍有清楚的纖維薄膜,厚度1.0mm左右,直徑在2.0~4.0cm者居多,單發(fā)多見。結核球內容物多為凝固狀干酪壞死物,黃白色,軟硬不一,呈均質狀、結節(jié)狀、同心層狀分布,有時可見鈣化沉積。周圍常散在纖維干酪灶(衛(wèi)星病灶)。影像特點:l邊緣多光滑、清楚,一般無分葉;l可有點狀或斑片狀鈣化;l可以有含氣空洞,空洞一般呈偏心的新月形或裂隙狀空洞;l大多數(shù)病灶周圍有衛(wèi)星病灶;l增強掃描無強化或者薄壁環(huán)形強化;根據(jù)病灶增強的密度形態(tài)學不同將結核球分為4型:l 無任何強化(約50%); l包膜狀強化(約45%) :指病灶邊緣被薄層強化環(huán)繞,而 包膜內的實質無強化,強化的包膜層厚度小于結節(jié)半徑的1/2,此型包括完全包膜狀強化和不完全包膜狀強化。 完全包膜狀強化指病灶完全被強化環(huán)繞,不完全包膜狀強化指病灶邊緣強化不連續(xù)或不完整;l周圍強化(很少):表示病灶外圍部分強化,而中心部分不強化,外圍強化層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結節(jié)半徑的1/2 ;l廣泛強化(極少):指病灶外周及中心大部分強化;3. 球形肺炎定義:可吸收的肺內炎性結節(jié)或腫塊在影像上多稱為球形肺炎。屬急性炎癥過 程。其病理基礎是肺內局限性炎性滲出,經有效治療后可完全吸收。影像特點:l 病變中心密度高,周圍密度逐漸降低,邊緣模糊,或呈暈圈樣改變;l 邊緣不光滑,可有鋸齒狀改變,但較模糊;l 臨近胸膜時,可致胸膜炎性增厚;l 病變周圍可見小斑片狀淡薄的密度增高影;l 周圍血管紋理增多、增粗、扭曲;l 病變中央形成膿腫壞死時,壞死液化多位于病變中央且形態(tài)較圓。嚴重時可形成液氣平面;l 增強掃描病變明顯均勻強化;肺膿腫結節(jié)呈厚壁強化;l 經抗炎治療可明顯縮小4. 錯 構 瘤錯構瘤是肺內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其發(fā)病率占肺內孤立結節(jié)的5%~10%,僅次于肺癌及肉芽腫性病變(結核球)。 根據(jù)腫瘤內組織成分的不同,錯構瘤可分為4腫類型:①含有脂肪和鈣化②有脂肪無鈣化③有鈣化無脂肪④無脂肪也無鈣化影像特點:l 圓形和類圓形,邊緣光整,局部可有淺切跡,直徑大多在3.0cm以下。l 腫瘤大多有鈣化或脂肪,鈣化多呈爆米花樣,也可呈點狀、弧線狀等,脂肪可以明顯或不明顯。l 大部分錯構瘤無明顯強化,少部分錯構瘤呈輕度強化。5.肺硬化性血管瘤是一種少見良性腫瘤,在光學顯微鏡下,硬化性血管瘤突出的特征是組織結構多種多樣,表現(xiàn)為小血管明顯增生,血管壁硬化,許多管腔由于纖維化而閉塞;有不同時期的出血及大的單核細胞;有纖維組織增生;很少有炎性細胞浸潤。影像特點:l 多數(shù)病變呈直徑2~4cm的圓形或卵圓形,邊緣光滑銳利,密度均勻。l 明顯強化,增強后CT值可達到90HU ~120HU。大部分病變強化均勻。6.支氣管肺囊腫支氣管肺囊腫是一種先天性疾病,它與肺芽發(fā)育障礙有關。囊腫壁一般菲薄,含有正常之氣管壁內容。囊腫可單發(fā)或多發(fā),如果與支氣管相通可呈含氣囊腫或者含液氣平面的囊腫。影像特點:l 圓形、卵圓形、短條狀或分支管狀水樣密度影,密度均勻。邊緣光滑銳利;CT值一般在0~20HU,可高達30HU以上;l 增強掃描無強化;l 病變周圍可以出現(xiàn)肺氣腫;l 合并感染時邊緣模糊、可有衛(wèi)星病灶或者胸膜粘連征,與結核球和炎性結節(jié)鑒別困難;
間質性膀胱炎常發(fā)生于中年婦女,其特點主要是膀胱壁的纖維化。并伴有膀胱容量的減少,以尿頻、尿急、膀胱區(qū)脹痛為其主要癥狀。病因學 患者尿液均正常,感染并非膀胱壁纖維化的主要病因,有學者認為盆腔外科手術或感染產生的淋巴管梗阻是其病因,而許多患者沒有這樣的病史。亦有學者提出是由于血栓靜脈炎伴膀胱或骨盆內臟器急性感染,或由于精神沖動產生長期小動脈的痙攣所致,還可能與內分泌因素有。 目前,大量的證據(jù)認為間質性膀胱炎是一種自體免疫膠原性疾病。Oravisto等研究了54例該病女性患者,發(fā)現(xiàn)85%患者中有抗核抗體,且有相當數(shù)量的患者具有反應素型的過敏反應或對藥物的超敏性。這可以通過對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高敏可以得到解釋。目前,對肥大細胞和膀胱表面氨基酸糖甙在間質性膀胱炎中的作用受到注意,一些研究人員正著手進行這方面的研究。診斷方法 患者均以年輕婦女多見,性伴侶均多,飲酒女性易患本綜合征再加上上述臨床表現(xiàn)應考慮本綜合征的存在。 在麻醉下施行膀胱鏡檢查可做出間質性膀胱炎的診斷,開始的膀胱外觀和容量均屬正?;鸸蘧W,但在膀胱充盈排空,然后再充盈后鶒,??梢姷缴⒃诘酿つは鲁鲅顧z能顯示上述表皮下層有水腫、充血、毛細血管擴張和血管周圍間質出血的病理改變亦可用以排除一些原位癌和結核病變。局限性外陰炎處女膜外側前庭處有小的紅斑性病損,其余均正常鶒。陰道測定pH值,將10%氫氧化鉀液加入陰道分泌物中無魚腥臭味,顯微鏡檢查分泌物懸浮液看不到能提示診斷的細胞而分泌物中僅具大量白細胞和未成熟的陰道上皮細胞(類基底細胞),作沙眼衣原體、淋球菌和陰道滴蟲培養(yǎng)均為陰性。病理改變 在病理學上的發(fā)現(xiàn)膀胱壁的深層纖維化,使其容量減少,有時減少相當明顯。膀胱粘膜變薄,這在膀胱舒縮最大部位最為明顯,有時還可見到小的潰瘍或裂隙。在某些嚴重病例,由于膀胱輸尿管連接處受損,可產生膀胱輸尿管返流,甚至產生輸尿管腎積水及腎盂腎炎。在顯微鏡下膀胱粘膜變薄,甚至剝脫,固有層中毛細血管常充血伴有炎癥反應存在,肌層中纖維組織增生明顯,淋巴管擴張。并有淋巴細胞浸潤和肥大細胞滲入。臨床表現(xiàn) 對中年婦女出現(xiàn)嚴重尿頻,尿急及夜尿增多伴恥骨上方膀胱區(qū)脹痛而尿檢查正常者應想到間質性膀胱炎。 (1)癥狀:患者常有長期進行性尿頻、尿急和夜尿增多,在膀胱充盈時恥骨上區(qū)疼痛明顯,有時亦可出現(xiàn)尿道及會陰部疼痛,在排尿后得到緩解,血尿偶可出現(xiàn),在膀胱過充充盈擴張時明顯,有的患者在病史中可能有過敏性疾患。 (2)體征:臨床檢查一般正常,有的患者可出現(xiàn)恥骨上部觸痛,在女性患者陰道前壁觸診時可有膀胱區(qū)觸痛感。 (3)實驗室檢查:患者尿常規(guī)多數(shù)正常,可有血尿出現(xiàn),腎功能檢查除非在膀胱纖維化導致膀胱輸尿管返流或梗阻時才有變化。 (4)放射學檢查:排泄性尿路造影一般無異常,合并返流時在造影片上可見腎盂積水、膀胱容量減少表現(xiàn)。 (5)器械檢查:膀胱鏡檢查是診斷間質性膀胱炎的重要方法,由于膀胱容量縮小,患者甚為痛苦,在施行液體膀胱擴張后可見膀胱頂部小片狀瘀斑、出血、有的可見到疤痕、裂隙或滲血。并發(fā)癥 可并發(fā)輸尿管進行性狹窄、返流及隨之發(fā)展的腎積水表現(xiàn)。鑒別診斷 膀胱結核也可表現(xiàn)為真性潰瘍,常累及結核腎側輸尿管口周圍,可有膿尿出現(xiàn),尿檢查可找到結核桿菌,泌尿系造影可顯示腎結核的典型改變。寄生蟲病引起的膀胱潰瘍類似于間質性膀胱炎的表現(xiàn),一般男性多發(fā),根據(jù)尿中找到蟲卵或典型的膀胱病理特征可作出診斷。而非特異性膀胱炎則很少有膀胱潰瘍出現(xiàn),尿中常見膿細胞及感染菌,抗生素治療很效。治療方案 采用一般性治療、膀胱水囊擴張、針灸和手術治療等.其療效不一。目前.藥物治療逐漸興起,主要有口服藥物和膀胱藥物灌注。目前治療主要采用非手術方法以緩解癥狀,改善生活質量,如膀胱水壓擴張、口服藥物、膀胱藥物灌注、神經刺激等。而每一種治療方法并非適用所有的患者。在非手術治療無效時,可考慮采用外科治療,經尿道電切適合于潰瘍型IC,近期效果良好,但易復發(fā),而膀胱擴大術、膀胱全切術創(chuàng)傷大,應慎重選擇。鑒于IC病因的多樣性、復雜性,綜合治療、聯(lián)合用藥的效果可能更好。綜合以上原因,本組病例選用幾種非手術療法配合治療。上皮通透性改變是IC炎癥與疼痛癥狀的原因及可能機制,肝素對膀胱GAGs層有保護作用,從而緩解癥狀。最近研究表明膀胱內灌注二甲基亞砜和肝素可以抑制膀胱組織中細胞內ATP向細胞外的釋放,同時也阻止了ATP對感覺神經受體(如P2X3)的激活,達到緩解疼痛的作用,且肝素的作用強于二甲亞砜[6]。而本組病例中亦采用二者協(xié)同用藥治療2例,無明顯副作用,無嚴重并發(fā)癥,耐受性好,療效維持時間較長。提示二甲亞砜配合肝素膀胱灌注可作為IC治療的一種方法。 西醫(yī)首選抗生素治療。如磺胺甲基異口惡唑(SMZ)2.0g甲氧芐氨嘧啶(TMP)0.4g ,碳酸氫鈉1.0g,一次頓服;或復方新諾明5片或羥氨芐青霉素3.0g,或甲氧芐氨嘧啶4 00mg頓服,盡管西藥見效快,但是畢竟化學藥品對會人體產生毒副作用,更容易產生耐藥性,易反復。對比之下,大復方道地取材的現(xiàn)代中藥治療間質性膀胱炎則更加有效而科學。 中藥治療應選擇以清熱解毒,利濕通淋為主,輔以補腎固本,活血化瘀,扶正祛邪,提高機體免疫力為組方之法,選用道地優(yōu)質中草藥精制而成的大復方現(xiàn)代中藥如銀花泌炎靈片等。能有效治療慢性腎盂腎炎;慢性腎盂腎炎慢性發(fā)作;膀胱炎;慢性膀胱炎等泌尿系感染疾病。功能主治熱淋下焦?jié)駸嶙C,對尿頻、尿慢、尿澀痛、尿短赤、尿淋瀝,尿赤黃、腰痛、腹脹痛等療效顯著。泌尿系感染常見致病菌有金葡菌,而由于金葡菌的耐藥率高達62%,使得西藥抗生素以及部分中藥對該菌引起感染的治療束手無策。銀花泌炎靈片屬于純天然植物道地取材大復方中成藥,以“清熱解毒之冠”而著稱的道地藥材金銀花為君藥配伍,主要成份共計十味名貴藥材,利用金銀花、半枝蓮、扁蓄、瞿麥、石韋、川木通、車前子、淡竹葉、桑寄生、燈心草的多靶點協(xié)同作用,對金葡菌殺菌活性明顯提高,對金葡菌敏感度及抑菌效果更強。銀花泌炎靈片臨床治療金葡菌引起的泌尿系感染療效更顯著,作用更穩(wěn)定。中藥治療具有標本同治、攻補兼施的特點,充分體現(xiàn)了傳統(tǒng)中醫(yī)理論“七分治,三分養(yǎng)”的治療特色,能有效鞏固療效,降低膀胱炎復發(fā)。經吉林省中醫(yī)院、吉林省醫(yī)院等多家大型機構臨床驗證總有效率達93.6%的顯著療效,是治療泌尿系感染疾病的理想中成藥。此外,臨床驗證銀花泌炎靈片應用八正散加減之法,治療細菌性膀胱炎亦有良效。
肺膿腫是多種病原菌感染引起的肺組織化膿性炎癥,導致組織壞死、破壞、液化形成膿腫。以高熱、咳嗽、咳大量膿臭痰為主要臨床特征。常見病原體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等病因和發(fā)病機制病原體常為上呼吸道、口腔的定植菌,包括需氧、厭氧和兼性厭氧菌。90%肺膿腫患者合并有厭氧菌感染,毒力較強的厭氧菌在部分患者可單獨致病。常見的其他病原體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銅綠假單胞菌。大腸埃希菌和流感嗜血桿菌也可引起壞死性肺炎。根據(jù)感染途徑,肺膿腫可分為以下類型:吸入性肺膿腫病原體經口、鼻、咽腔吸人致病。正常情況下,吸入物經氣道黏液一纖毛運載系統(tǒng)、咳嗽反射和肺巨噬細胞可迅速清除。但當有意識障礙如在麻醉、醉酒、藥物過量、癲癇、腦血管意外時,或由于受寒、極度疲勞等誘因,全身免疫力與氣道防御清除功能降低,吸入的病原菌可致病。此外,還可由于鼻竇炎、牙槽膿腫等膿性分泌物被吸入致病。膿腫常為單發(fā),其部位與支氣管解剖和體位有關。由于右主支氣管較陡直,且管徑較粗大,吸人物易進人右肺。仰臥位時,好發(fā)于上葉后段或下葉背段;坐位時好發(fā)于下葉后基底段,右側臥位時,則好發(fā)于右上葉前段或后段。病原體多為厭氧菌。繼發(fā)性肺膿腫某些細菌性肺炎,如金黃色葡萄球菌、銅綠假單胞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等,以及支氣管擴張、支氣管囊腫、支氣管肺癌、肺結核空洞等繼發(fā)感染可導致繼發(fā)性肺膿腫。支氣管異物阻塞,也是導致肺膿腫特別是小兒肺膿腫的重要因素。肺部鄰近器官化膿性病變,如膈下膿腫、腎周圍膿腫、脊柱膿腫或食管穿孔等波及到肺也可引起肺膿腫。阿米巴肝膿腫好發(fā)于右肝頂部,易穿破膈肌至右肺下葉,形成阿米巴肺膿腫。血源性肺膿腫因皮膚外傷感染、癤、癰、中耳炎或骨髓炎等所致的菌血癥,菌栓經血行播散到肺,引起小血管栓塞、炎癥和壞死而形成肺膿腫。靜脈吸毒者如有右心細菌性心內膜炎,三尖瓣贅生物脫落阻塞肺小血管形成肺膿腫,常為兩肺外野的多發(fā)性膿腫。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鏈球菌為常見。病理改變感染物阻塞細支氣管,小血管炎性栓塞,致病菌繁殖引起肺組織化膿性炎癥、壞死,形成肺膿腫,繼而壞死組織液化破潰到支氣管,膿液部分排出,形成有氣液平的膿腔,空洞壁表面常見殘留壞死組織。病變有向周圍擴展的傾向,甚至超越葉間裂波及鄰接的肺段。若膿腫靠近胸膜,可發(fā)生局限性纖維蛋白性胸膜炎,發(fā)生胸膜粘連;如為張力性膿腫,破潰到胸膜腔,則可形成膿胸、膿氣胸或支氣管胸膜瘺。肺膿腫可完全吸收或僅剩少量纖維瘢痕。臨床表現(xiàn)癥狀起病急驟,畏寒、高熱,體溫達39~40℃,伴有咳嗽、咳黏液痰或黏液膿性痰。炎癥累及壁層胸膜可引起胸痛,且與呼吸有關。病變范圍大時可出現(xiàn)氣促。此外還有精神不振、全身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中毒癥狀。如感染沒能及時控制,患者咳大量膿臭痰,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咯血。血源性肺膿腫多先有原發(fā)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感染中毒癥的表現(xiàn)。經數(shù)日或數(shù)周后才出現(xiàn)咳嗽、咳痰,痰量不多,極少咯血。慢性肺膿腫患者常有不規(guī)則發(fā)熱、咳嗽、咳膿臭痰、消瘦、貧血等癥狀。體征肺部體征與肺膿腫的大小和部位有關。早期常無異常體征,膿腫形成后病變部位扣診濁音,呼吸音減低,數(shù)天后可聞及支氣管呼吸音、濕啰音;隨著肺膿腫增大,可出現(xiàn)空甕音;病變累及胸膜可聞及胸膜摩擦音或呈現(xiàn)胸腔積液體征。慢性肺膿腫常有杵狀指(趾)。血源性肺膿腫肺部多無陽性體征。急性吸入性肺膿腫起病急驟,患者畏寒、發(fā)熱,體溫可高達39~40℃。伴咳嗽、咳粘液痰或粘液膿痰。炎癥波及局部胸膜可引起胸痛。病變范圍較大,可出現(xiàn)氣急。此外,還有精神不振、乏力、胃納差。約10~14天后,咳嗽加劇,膿腫破潰于支氣管,咳出大量膿臭痰,每日可達300~500ml,體溫旋即下降。由于病原菌多為厭氧菌,故痰帶腥臭味。有時痰中帶血或中等量咯血。慢性肺膿腫患者有慢性咳嗽、咳膿痰、反復咯血、繼發(fā)感染和不規(guī)則發(fā)熱等,常呈貧血、消瘦慢性消耗病態(tài)。血源性肺膿腫多先有原發(fā)病灶引起的畏寒、高熱等全身膿毒血癥的癥狀。經數(shù)日至兩周才出現(xiàn)肺部癥狀,如咳嗽、咳痰等。通常痰量不多,極少咯血。體征:與肺膿腫的大小和部位有關。病變較小或位于肺臟的深部,可無異常體征。病變較大,膿腫周圍有大量炎癥,叩診呈濁音或實音,聽診呼吸音減低,有時可聞濕羅音。血源性肺膿腫體征大多陰性。慢性肺膿腫患者患側胸廓略塌陷,叩診濁音,呼吸音減低??捎需茽钪福ㄖ海?。實驗室和其他檢查血常規(guī)急性肺膿腫血白細胞總數(shù)可達(20~30)×109/L,中性粒細胞在90%以上。核明顯左移,常有中毒顆粒。慢性患者的血白細胞可稍升高或正常,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減少。痰細菌學檢查痰涂片革蘭染色,痰、胸腔積液和血培養(yǎng)以及抗菌藥物敏感試驗,有助于確定病原體和選擇有效的抗菌藥物。尤其是胸腔積液和血培養(yǎng)陽性時對病原體的診斷價值更大。胸部X線檢查早期炎癥表現(xiàn)為大片濃密模糊浸潤陰影,邊緣不清,或為團片狀濃密陰影,分布在一個或數(shù)個肺段。肺膿腫形成后,大量膿痰經支氣管排出,胸片上可見帶有含氣液平面的圓形空洞,內壁光滑或略有不規(guī)則。慢性肺膿腫,空洞壁厚,膿腔不規(guī)則,大小不一,可呈蜂窩狀,周圍有纖維組織增生及鄰近胸膜增厚。胸部CT檢查:可清楚顯示胸片所見,能更準確定位并有助于作體位引流和外科手術治療。CT可用于區(qū)別肺膿腫和有氣液平的局限性膿胸、發(fā)現(xiàn)體積較小的膿腫和葡萄球菌肺炎引起的肺氣囊腔。對于臨床上不易明確診斷的患者應進一步做此項檢查。支氣管碘油造影:用于慢性肺膿腫可疑并發(fā)支氣管擴張的病人。在老年患者中,常有心肺功能不全,故此項檢查應慎重。纖維支氣管鏡檢查:有助于明確病因和病原學診斷,并可用于治療。如有氣道內異物,可取出異物使氣道引流通暢。如疑為腫瘤阻塞,則可取病理標本。還可經纖維支氣管鏡插入導管,盡量接近或進人膿腔,吸引膿液、沖洗支氣管及注入抗生素,以提高療效與縮短病程。鑒別診斷細菌性肺炎早期肺膿腫與細菌性肺炎在癥狀和X線胸片表現(xiàn)很相似,但常見的肺炎鏈球菌肺炎多伴有口唇皰疹、鐵銹色痰而無大量膿臭痰,X線胸片示肺葉或段性實變或呈片狀淡薄炎癥病變,邊緣模糊不清,沒有空洞形成。當用抗菌藥物治療后仍高熱不退,咳嗽、咳痰加劇并咳出大量膿痰時應考慮為肺膿腫??斩葱苑谓Y核繼發(fā)感染空洞性肺結核是一種慢性病,起病緩慢,病程長,可有長期咳嗽、午后低熱、乏力、盜汗,食欲減退或有反復咯血。X線胸片顯示空洞壁較厚,一般無氣液平面,空洞周圍炎性病變較少,常伴有條索、斑點及結節(jié)狀病灶,或肺內其他部位的結核播散灶,痰中可找到結核分枝桿菌。當合并肺部感染時,可出現(xiàn)急性感染癥狀和咳大量膿臭痰,且由于化膿性細菌大量繁殖,痰中難以找到結核桿菌,此時要詳細詢問病史。如一時不能鑒別,可按急性肺膿腫治療,控制急性感染后,胸片可顯示纖維空洞及周圍多形性的結核病變,痰結核分枝桿菌可陽轉。支氣管肺癌支氣管肺癌阻塞支氣管常引起遠端肺化膿性感染,但形成肺膿腫的病程相對較長,因有一個逐漸阻塞的過程,毒性癥狀多不明顯,膿痰量亦較少。阻塞性感染由于支氣管引流不暢,抗菌藥物效果不佳。因此對4O歲以上出現(xiàn)肺同一部位反復感染,且抗菌藥物療效差的患者,要考慮支氣管肺癌引起阻塞性肺炎的可能,可送痰液找癌細胞和纖維支氣管鏡檢查,以明確診斷。肺鱗癌也可發(fā)生壞死液化,形成空洞,但一般無毒性或急性感染癥狀,X線胸片示空洞壁較厚,多呈偏心空洞,殘留的腫瘤組織使內壁凹凸不平,空洞周圍有少許炎癥浸潤,肺門淋巴結可有腫大,故不難與肺膿腫區(qū)分。肺囊腫繼發(fā)感染肺囊腫繼發(fā)感染時,囊腫內可見氣液平,周圍炎癥反應輕,無明顯中毒癥狀和膿痰。如有以往的X線胸片作對照,更容易鑒別。治療原則抗菌藥物治療和膿液引流是主要的治療原則??咕幬镏委熚诵苑文撃[多為厭氧菌感染,一般均對青霉素敏感,僅脆弱擬桿菌對青霉素不敏感,但對林可霉素、克林霉素和甲硝唑敏感??筛鶕?jù)病情嚴重程度決定青霉素劑量,輕度者120萬-240萬U/d,病情嚴重者可用1000萬U/d分次靜脈滴注,以提高壞死組織中的藥物濃度。體溫一般在治療3-10天內降至正常,然后可改為肌注。如青霉素療效不佳,可用林可霉素1.8-3.0g/d分次靜脈滴注,或克林霉素0.6-1.8g/d,或甲硝唑0.4g,每日3次口服或靜脈滴注。血源性肺膿腫多為葡萄球菌和鏈球菌感染,可選用耐β-內酰胺酶的青霉素或頭孢菌素。如為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應選用萬古霉素、替考拉寧或利柰唑胺。如為阿米巴原蟲感染,則用甲硝唑治療。如為革蘭陰性桿菌,則可選用第二代或第三代頭孢菌素、氟喹諾酮類(如莫西沙星),可聯(lián)用氨基糖苷類抗菌藥物??咕幬锆煶?-12周,直至X線胸片膿腔和炎癥消失,或僅有少量的殘留纖維化。膿液引流提高療效的有效措施。痰液稠不易咳出者可用祛痰藥或霧化吸人生理鹽水、祛痰藥或支氣管舒張劑以利痰液引流。身體狀況較好者可采取體位引流排痰,引流的體位應使膿腫處于最高位,每日2-3次,每次1-15分鐘。經纖維支氣管鏡沖洗及吸引也是引流的有效方法[2]。手術治療適應證為:①肺膿腫病程超過3個月,經內科治療膿腔不縮小,或膿腔過大(5cm以上)估計不易閉合者。②大咯血經內科治療無效或危及生命。③伴有支氣管胸膜瘺或膿胸經抽吸、引流和沖洗療效不佳者。④支氣管阻塞限制了氣道引流,如肺癌。對病情重不能耐受手術者,可經胸壁插入導管到膿腔進行引流。術前應評價患者一般情況和肺功能。
總訪問量 228,174次
在線服務患者 8位
科普文章 20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