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婦產(chǎn)科學
特色診療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精選 立秋過后,心血管病患者要注意~
立秋字面上代表暑去涼來、秋天將至,但實際上,它只有預示秋天的一紙立意,徒有意,卻無形。立秋節(jié)氣,正好和伏天相重合,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難消”。心血管病患者在立秋之后要注意哪些問題呢?小編整理了相關內(nèi)容,供大家參考。 盛夏季節(jié),醫(yī)院急診收治的患者居多,尤以消化道疾病、中暑為主要發(fā)病。立秋過后,氣溫上升幅度已經(jīng)平緩,雖然白天還是會有些燥熱,但好在晚上比較涼爽,有些地方的人不用開空調(diào)就能入睡。然而,正是夏秋季節(jié)交替的時候,疾病防控的重點將漸漸發(fā)生變化。 中老年人要謹防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生,立秋過后,一些心血管疾病,諸如心衰、心梗、腦中風、慢支急性發(fā)作、重癥肺炎等發(fā)病率逐漸增加,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 很多高血壓患者在夏天,各項指標都能控制得很好,但一到氣溫變化不定的秋季,就容易出現(xiàn)血壓增高的現(xiàn)象。原因在于血管對氣候的變化非常敏感,在夏季,它處于舒張的狀態(tài),一旦遇到氣溫驟降的情況,血管就會收縮,導致管腔狹窄,容易引起血管痙攣和血壓波動,給心臟帶來極大的負擔。 夏秋交替的時節(jié),氣溫忽上忽下,這種交替的冷熱更會引發(fā)多種心臟疾病。冷環(huán)境下,血管會收縮,而熱環(huán)境下,人體水分流失較多,導致血管有效循環(huán)量減少,增加卒中的發(fā)生率。心肺疾病患者逐漸增多,與季節(jié)變化不無關系。 立秋過后,雖然暑熱仍然持續(xù),但晝夜溫差開始逐漸加大,此時人們?nèi)菀追潘删?。實際上,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患者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當溫差超過5℃以上,就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病發(fā)作。 心血管病人要未病先防 即便心血管病人沒有發(fā)病,也要做好必要的預防措施: 1. 堅持測血壓 血壓是心腦血管疾病的一個重要指標,其變化會直接影響血管的健康狀態(tài)。心血管病人一定要時刻監(jiān)控血壓,對于尚未發(fā)現(xiàn)問題的老年人,也最好每周測一次血壓。 2. 關注心血管病發(fā)先兆 一些心血管病發(fā)作之前是會有一些預兆的,如心梗發(fā)作前會有胸悶、暫時心絞痛的癥狀;而中風之前會突然暈眩、說話困難、短暫的眼前發(fā)黑等。出現(xiàn)這些先兆時就該提高警惕,最好提前就醫(yī)。 3. 吃得“潤一點” 氣侯逐漸干燥,人體的肺氣相對旺盛,“燥”得很,因此要吃得“潤”一點! 多吃:冬瓜、蘿卜、藕、洋蔥、海帶、木耳、芹菜、香蕉、蘋果、葡萄、梨、枸杞; 多喝:溫熱的蜂蜜水。 這些食物除了滋陰潤燥,還有穩(wěn)定血壓,預防心腦血管疾病的作用。 4. 注意保暖 雖說“春捂秋凍”,但心血管病人和有相關家族史的人不要輕易受涼。這時是感冒多發(fā)的時候,若上述人群不小心肺部感染,則免疫力下降,也會引起各種心臟疾病,因此平時應注意保暖,并積極鍛煉加強體質(zhì)。 夏秋交替的時節(jié),氣溫忽上忽下,這種交替的冷熱更會引發(fā)多種心臟疾病。冷環(huán)境下,血管會收縮,而熱環(huán)境下,人體水分流失較多,導致血管有效循環(huán)量減少,增加卒中的發(fā)生率。心肺疾病患者逐漸增多,與季節(jié)變化不無關系。 立秋過后,雖然暑熱仍然持續(xù),但晝夜溫差開始逐漸加大,此時人們?nèi)菀追潘删?。實際上,心腦血管病、呼吸道疾病患者對氣候變化非常敏感,當溫差超過5℃以上,就會引起呼吸道疾病、心臟病、腦血管病發(fā)作。 心血管病人要未病先防 經(jīng)歷長時間的高溫天氣,人體的免疫力已經(jīng)下降,再加上中老年人本身基礎疾病多,心血管調(diào)節(jié)機制較差,身體容易出現(xiàn)異常,有的癥狀內(nèi)部已經(jīng)變化,外部還未顯現(xiàn)。當出現(xiàn)明顯癥狀時,病情已經(jīng)很嚴重了。 所以,了解疾病的先兆顯得尤為重要。心梗的癥狀很不典型,有的患者表現(xiàn)為牙疼,有的則是左上肢疼痛,就連肚子疼、嘔吐、拉肚子、胸悶、出冷汗這些不經(jīng)意的小問題也有可能是心梗發(fā)作的前兆?!?來源:網(wǎng)絡
唐中文? 醫(yī)師? 鄒城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1588人已讀 - 精選 硝酸甘油的正確使用方法!
雖然很多心血管患者對硝酸甘油有大致的了解,但是對硝酸甘油的禁忌癥以及正確使用方法還不是很了解。硝酸甘油常作為治療和預防心絞痛的首選藥物,想要學習硝酸甘油的正確使用方法,就得了解心絞痛。小編分享一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心絞痛是指由冠心病引起的胸部疼痛和不適。有冠心病的患者心臟冠狀動脈有不同程度的堵塞,通過冠脈造影可以看出冠脈堵塞的程度以及部位,通常情況下,冠脈堵塞50%以上就可以診斷冠心病了。 冠脈嚴重堵塞會導致心肌缺血,引起胸部疼痛或不舒服,特別是在體力活動的時候。而且心絞痛往往是彌漫性不舒服,很難說清楚是那個部位痛。典型的心絞痛是胸部左側或中部呈現(xiàn)壓迫感、沉重感、胸悶或者緊縮感,經(jīng)常說由于體力勞動時誘發(fā),休息一會兒會緩解。 心絞痛的時間一般是2-5分鐘,如果只是幾秒鐘的疼痛,可以忽略不計,如果疼痛時間較長(達到20-30分鐘),這時候一定要注意區(qū)別心梗。 1硝酸甘油為什么可以緩解心絞痛? 硝酸甘油基本上是心臟病患者隨身備用的藥物,也算是急救類藥物,硝酸甘油進入血液以后,就會轉化為一氧化氮,能夠擴張心臟的冠脈血管,尤其是病變部位發(fā)生痙攣的冠狀動脈,能夠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液流量,改善心肌供血。 硝酸甘油還能擴張外周動脈血管,使血壓降低,心臟負荷下降,也有利于降低心臟耗氧量。與此同時,硝酸甘油可以擴張靜脈,使得回到心臟前負荷的血量減少,減輕心臟負擔和降低心臟耗氧。 也就是說,硝酸甘油通過擴張冠狀動脈、外周血管(靜脈和動脈),增加了心臟的供養(yǎng)供血,降低了心肌耗氧,改善心肌缺血和缺氧的狀態(tài),緩解了心絞痛癥狀。 硝酸甘油通過“開源加截流”的方式解決了供需矛盾,既增加了心臟的血供,又降低了心肌耗氧量。 2硝酸甘油服用不當會致命 因為硝酸甘油可以擴張動脈血管,使得血壓降低,我們以前講過,相對于高血壓,血壓過低其實更可怕!當血壓過低時,人體的重要臟器因為供血供養(yǎng)不足而出現(xiàn)功能衰竭的情況,比如:大腦、腎臟等重要器官。 硝酸甘油是一把有利有害的雙刃劍,用好了是緩解心絞痛的急救藥物,用不好的話,會出現(xiàn)低血壓,導致人體出現(xiàn)暈厥甚至可能會危及生命。 還有,心絞痛和心梗出現(xiàn)的癥狀極其相似,但是心絞痛持續(xù)的時間短一些,如果舌下含服了硝酸甘油以后胸痛沒有得到緩解,那么就需要趕緊就醫(yī),心梗的可能性更大,心梗需要即可就醫(yī),刻不容緩,時間就是生命。 硝酸甘油用好了是好藥,用不好是毒藥,所以,在服用硝酸甘油之前,一定要搞清楚哪些人適合服用硝酸甘油,哪些人不適合服用硝酸甘油。 3硝酸甘油使用人群 1、已經(jīng)確診冠心病和存在心絞痛的患者。 2、曾經(jīng)因冠心病住院,行介入手術或者冠心病動脈搭橋手術的患者。 3、發(fā)生過心肌梗死的患者。 4、容易發(fā)生心肌梗死的高?;颊?如存在三個以上冠心病危險因素的患者,冠心病危險因素有:肥胖、心血管疾病家族遺傳史、高血壓、高脂血癥、糖尿病、吸煙等。 5、高危患者遭遇高度應激情況,如:高強度、高緊張度工作等。 4哪些人群不適合服用硝酸甘油? 1、休克、虛脫或者低血壓患者(收縮壓小于90mmHg禁用) 2、心動過緩(心率小于50次每分)或者心動過速(心率大于100次每分)。 3、某些患心臟疾病患者,包括心律失?;颊撸ㄈ绶款潱?、主動脈瓣狹窄、肥厚梗阻性心肌病、肺栓塞等。 肥厚梗阻性心肌病或者嚴重主動脈狹窄導致的心肌缺血或心絞痛,使用硝酸甘油不能緩解癥狀,反而會加重心肌缺血和心絞痛,誘發(fā)嚴重心律失常進而導致嚴重后果。 4、既往24小時使用過西地那非等磷酸二酯酶抑制劑患者,如果再服用硝酸甘油的話,可能會導致嚴重的低血壓。 5、舌下含服1片無效甚至加重的患者,或者已經(jīng)發(fā)生了嚴重的心肌梗死的患者不宜再服用硝酸甘油。 這類患者過量或者不適當?shù)睾跛岣视?,血壓會更加降低,心肌梗死面積變得更大,可能會誘發(fā)休克,甚至死亡。 6、各種與心臟病無關的胸悶、胸痛、胸部不適者。經(jīng)常生悶氣的朋友,容易出現(xiàn)這類情況。 5硝酸甘油服用方法有哪些? 不管什么原因導致的胸部不適或者胸痛,首先要辯證,而且硝酸甘油一定要舌下含服,不能吃進去,否則會被肝臟化解掉。 硝酸甘油見光易分解,一定要避光保存,未過期、未變質(zhì)的硝酸甘油,舌下含服會有發(fā)麻的感覺,如果不麻,那就不要服用了,說明已經(jīng)變質(zhì)了。 而且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時,方能繼續(xù)服用,最多含服三片,間隔至少5分鐘,當癥狀緩解后,盡早去醫(yī)院就診。 6如何判斷硝酸甘油有效? 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后心絞痛癥狀在1-3分鐘內(nèi)完全緩解才叫有效,如果半小時內(nèi)才緩解,或者絲絲拉拉的不舒服,那說明只是胸部不舒服,不是由于冠心病引起的,或者根本沒有冠心病,辯證很重要。 如果5分鐘后還不緩解甚至加重,說明已經(jīng)發(fā)生了心肌梗死或者發(fā)生了主動脈夾層、肺栓塞等嚴重情況,應該迅速撥打急救電話,刻不容緩。 這時只要盡早完全開通冠狀動脈(支架介入或者溶栓),恢復心肌血流供應,才能真正挽救心肌、挽救生命。 總而言之,硝酸甘油可以有效緩解心絞痛,但不能當成救命的萬能藥,否則會要命的。 來源: 醫(yī)考之聲
唐中文? 醫(yī)師? 鄒城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5146人已讀 - 精選 能用丹參滴丸代替阿司匹林,預防血栓嗎?專家終于講出大實話!
低劑量的阿司匹林腸溶片和復方丹參滴丸,都是臨床上心血管疾病患者常用的藥物,這兩個藥物是不是有相同或者類似的功效呢?是否可以一種藥物替代另一種藥物呢?今天就來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一下這兩種藥物。 阿司匹林是臨床上用于抗血小板凝集,減少心血管血栓風險事件的首選藥物和基礎藥物。 對于已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比如做了搭橋手術或放了支架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對于沒有發(fā)作心血管疾病,但是存在心臟病家族史、肥胖、吸煙、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慢性腎病等諸多心血管疾病風險,經(jīng)過綜合評估,屬于心血管疾病發(fā)病風險10年內(nèi)超過10%概率的高危風險患者,都是需要長期服用阿司匹林來抵抗血小板凝集,預防血栓的。 因此,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主要作用就是減少血小板的聚集,從而減少血栓形成風險。 復方丹參滴丸是我國研制開發(fā)的復方中成藥制劑,在心血管患者中的應用也十分廣泛。其組方中含有丹參、三七、冰皮三味中藥,丹參活血祛瘀,通痹安神,三七理血止痛,改善心肌供氧量,冰片善于串走,利于藥性的迅速發(fā)揮,同時還有提神止痛之功效。 因此,這個藥物的主要功效,是用于有冠心病心絞痛問題的朋友,改善心肌缺血造成的心絞痛的問題的。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說,是用于緩解血瘀胸痹型心絞痛的中成藥物。 從上面的介紹可以看出,這兩個藥雖然都是用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藥物,從作用范圍,適應人群,適應癥方面,并沒有太多的重合,區(qū)別還是很大的。 有的朋友相信中醫(yī),比較害怕西藥的副作用,也會提出這樣的問題:醫(yī)生給我開了阿司匹林,讓長期吃,我怕有副作用,我常吃的丹參滴丸也有活血的作用,能用丹參滴丸代替阿司匹林嗎? 雖然丹參滴丸從藥理藥效上來說,也有一定的抵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粘稠度等方面的作用,但其不論是從明確的藥理作用上,還是臨床應用上,這都不是丹參滴丸的“長項”,專業(yè)的事交給專業(yè)的人來做,想要預防血栓風險,還是交給“阿司匹林”更靠譜!因此,不建議您用丹參滴丸,來替代阿司匹林。 除此之外,關于這兩個藥物,再給大家以下3個小建議: 1. 這兩個藥物可以一起吃嗎?當然是可以的,阿司匹林可以抵抗血小板聚集,減少血栓風險,丹參滴丸能夠緩解冠心病心絞痛問題,是可以一起服用的,但由于丹參滴丸也有一定的抗血小板作用,兩藥同服,要更加注意出血傾向和出血風險。 2. 這兩個藥推薦服用周期有差異,對于阿司匹林來說,如果確實屬于適應癥人群,在身體耐受的情況下,應該長期服用;而丹參滴丸中的冰片、丹參都是涼性的,一般不建議長期服用,可以服用3個月后,停用一段時間,再繼續(xù)服用,以免引起胃部不適等不良反應。 3. 服用藥物都要注意用藥風險,阿司匹林主要的風險還是出血的風險,這個風險,應該在服藥前就進行充分的評估,同時對于確需服用的情況,在服藥過程中注意觀察監(jiān)測,需要服藥保護胃黏膜,也要服藥保護;丹參滴丸的主要風險,就是引起胃寒的問題,對于有本身就有胃寒問題的朋友,就更要注意慎用 來源:頭條號李藥師談健康
唐中文? 醫(yī)師? 鄒城市人民醫(yī)院? 心血管內(nèi)科4405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患者:女 28歲 大腳拇指腫塊 最后交流時間 02.25大腳拇指腫塊 大腳拇指底部有一個腫塊,走路不痛,按壓會酸痛。位置好像在骨頭... 請問這是什么病,嚴重嗎?總交流次數(shù)25已給處置建議
- 患者:女 26歲 軟組織腫脹 手臂肋骨酸痛 最后交流時間 2024.12.03軟組織腫脹 手臂肋骨酸痛 醫(yī)生 右膝蓋也出來了報告 怎么辦手術?用藥?能給建議嗎 尋求建議總交流次數(shù)52已給處置建議
- 患者:女 46歲 騎車被撞,腿部有積液,兩周了還沒好 最后交流時間 2024.11.24騎車被撞,腿部有積液,兩周了還沒好 騎車摔了,現(xiàn)在腿部有積液,靜養(yǎng)兩周未見好 現(xiàn)在疼得嚴重,想看是否嚴重了,還是正?,F(xiàn)象總交流次數(shù)43已給處置建議
- 右肩疼痛4個月 在健身房鍛煉肩袖受傷4個多月了,近期痛疼加重手臂上舉、側抬、... 請問醫(yī)生需要手術還是保守治療保守治療總交流次數(shù)17已開處方已給處置建議
- 膝關節(jié)酸痛 打了兩晚球,休息了一天,昨天又打了一次,還未結束時就感覺到了... 分析病因,建議如何治療總交流次數(shù)37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山東省 第168名
總訪問量 2,683,405次
在線服務患者 3,579位
科普文章 40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