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yī)院介紹 查看全部
科普·直播義診專區(qū) 查看全部
- 失眠不想吃藥,試試認知行為療法
人的一生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應該在甜美的睡夢中度過…… 入睡后,身體消耗的物質得到補充,為第二天活動積蓄力量。充足的睡眠使人身心放松。然而全球近15%的成年人飽受失眠的困擾,調查結果顯示在過去的1個月里每3個中國人中就有1個人正在遭遇不同程度的失眠,近半數嚴重失眠已經持續(xù)10年以上。 每個人生理所需睡眠量按照年齡劃分: 新生兒約18—20 h, 兒童12—14 h, 成年人7~9 h, 老年人一般只需5—7 h即可滿足。 失眠通常指患者對睡眠時間或質量不滿足并影響日間社會功能的一種主觀體驗。 主要表現為: 1.入睡困難(入睡時間超過30 min); 2.睡眠維持障礙(整夜覺醒次數≥2次); 3.早醒;4.睡眠質量低下; 5.總睡眠時間減少(通常少于6 h); 6.同時伴有日間功能障礙。 失眠者們除了失眠往往還伴隨著精神不振、肥胖、脫發(fā)、記憶力減退等諸多困擾。部分失眠者們因為心理排斥或身體對藥物副作用反應較大拒絕服用安眠藥進行治療。 對于這一部分患者,心理和行為治療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最常見的便是認知行為治療(CBTI)。曾有研究顯示,CBTI長期療效及安全性都優(yōu)于藥物療法。 1 睡眠衛(wèi)生教育 睡眠衛(wèi)生教育主要糾正失眠者在睡眠認知上的偏差,形成良好的睡眠習慣。 首先應保持臥室環(huán)境舒適、氣溫適當、通風良好和被褥整潔。 形成規(guī)律的就寢及起床時間。 引導失眠者保持有規(guī)律的鍛煉,推薦輕度鍛煉20—30 min/d,并在睡前3 h完成。 睡前熱水泡腳,避免飲用咖啡、濃茶等刺激性飲料,睡前喝一杯熱牛奶可促進睡眠。 2 睡眠限制 睡眠限制是通過縮短臥床時間,增加患者對睡眠的渴望,從而提高睡眠效率。 以患者主觀感覺到的睡眠時間為根據,逐步縮短臥床時間。要求患者每天在相同時間臥床和起床,即使沒有入睡或睡得很短。一旦睡眠時間固定,逐步增加臥床時間。 3 刺激控制法 刺激控制法是治療失眠的方法中研究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主要內容包括: 1. 僅在產生睡意時才上床睡覺。 2. 不在床上和臥室中進行除睡覺以外的活動(例如看電視、玩手機等)。 3. 如果上床20 min內不能入睡,則立刻起床到另一個房間,只有當產生睡意時才再回到床上。 4. 無論夜間睡多久,第2天早上按時起床。 5. 避免白天小睡。 刺激控制法主要是糾正患者對睡眠時間和環(huán)境因素形成的條件反射,重新建立床、臥室與快速入睡之間的條件反射。 4 松弛療法 松弛療法可以降低失眠患者睡眠時的緊張與過度警覺,從而促進患者入睡,減少夜間覺醒,提高睡眠質量。松弛療法對夜間頻繁覺醒的失眠患者尤為適用。 首先,平躺在床上,深深吸進一口氣,保持15秒,然后慢慢將氣呼出來。 然后,伸出前臂握緊拳頭,用力握緊保持15秒,徹底放松雙手,體驗放松后的感覺,失眠者可能感到沉重、輕松,或者溫暖,這些都的放松的標志。 稍作停頓后,重復以上兩步,使失眠者達到松弛狀態(tài)。 5 音樂療法 睡覺時播放輕柔舒緩的音樂可以使市民安患者交感神經興奮性降低,緩解其焦慮情緒和應激反應。同時也可以起到將患者的注意力從難以入眠的壓力中分散出來的作用。促使患者處于放松狀態(tài)從而改善睡眠。 6 時間療法和光照療法 時間療法和光照療法適用于晝夜節(jié)律失調的失眠患者,主要用于調節(jié)患者的生物鐘。時間療法即讓患者在一段“自由時間”里固定入睡和起床時間,依照患者生活規(guī)律安排個性化睡眠時間。 光照療法即讓患者處于光亮環(huán)境中,按照既定的覺醒睡眠節(jié)律時間和周期進行光照治療。例如使用光照治療引導白天安眠,可促使夜班工作者在白天也能擁有高質量睡眠,從而改善其工作時的精神狀態(tài)。 7 催眠療法 催眠療法可以增加患者放松的深度,并通過放松和想象的方法,減少過度擔憂以及交感神經興奮。其中最常用的催眠療法便是言語暗示加視覺刺激,又稱為凝視法。即讓被催眠者聚精會神地凝視近前方的某一物體(可以是一光點或一根棒等),數分鐘后,施治者便用單調的暗示性語言開始進行暗示。 “你的眼睛開始疲倦了……你已睜不開眼了,閉上眼吧……你的手、腿也開始放松了……全身都已放松了,眼皮發(fā)沉,頭腦也開始模糊了……你要睡了……睡吧……” 如求治者暗示性高,則很快進入催眠狀態(tài);如求治者的眼睛未閉合,應重新暗示,并把凝視物近求治者的眼睛以加強暗示,使兩眼皮變得沉重。 在失眠癥實際的診療中,可以根據患者自身情況組合多個方法進行多模式治療。
李知? 主任醫(yī)師? 醫(yī)生集團-吉林? 心理咨詢科2272人已讀 - 小兒多動癥的表現和訓練方法
小兒多動癥是孩子非常容易患有的一種疾病,但因為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即便是生病了也不能很好的表述出來,所以作為家長就要善于觀察。最近幾年,我們明顯發(fā)現小兒多動癥尤其高發(fā),這讓很多家長非常頭疼,那么造成孩子多動癥的原因是什么,多動癥又會有怎樣的癥狀變現呢? 一、多動癥的原因 1、遺傳因素 目前研究表明該障礙與遺傳因素有關,遺傳度為0.75-0.91,遺傳方式尚不清,可能為多基因遺傳。分子遺傳學研究表明該障礙和多巴胺受體基因的多態(tài)性有關。 2、神經生理學因素 該障礙患兒腦電圖異常率高,主要為慢波活動增加。腦電圖功率譜分析發(fā)現慢波功率增加,α波功率減小、平均頻率下降。提示該障礙患兒存在中樞神經系統成熟延遲或大腦皮質的覺醒不足。 3、輕微腦損傷 母孕期、圍生期及出生后各種原因所致的輕微腦損傷可能是部分患兒發(fā)生該障礙的原因,但沒有一種腦損傷存在于所有該障礙患兒,也不是所有有此損傷的兒童都患該障礙,而且許多患兒并沒有腦損傷的證據。 4、神經解剖學因素 磁共振研究報道該障礙患兒存在胼胝體和尾狀核體積的減小,功能核磁研究尚報道該障礙患兒尾狀核、額區(qū)、前扣帶回代謝減少。 5、心理社會因素 不良的社會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如經濟過于貧窮、父母感情破裂、教育方式不當等均可增加兒童患該障礙的危險性。 6、其他因素 該障礙可能與鋅、鐵缺乏、血鉛增高有關。可樂、咖啡、食物添加劑可能增加兒童患該障礙的危險性。 二、小兒多動癥的癥狀表現 1、關注缺陷 表現為與年齡不相稱的明顯關注集中困難和關注一直時間短暫,是本癥的核心癥狀。病人常常在聽課、做作業(yè)或其他活動時關注難以持久,容易因外界刺激而分心。在學習或活動中不能夠關注到細節(jié),經常因為粗心發(fā)生錯誤。關注維持困難,經常有意回避或不愿意從事需要較長時間一直集中精力的任務,如課堂作業(yè)或家庭作業(yè)。 2、活動過多 表現為病人經常顯得不安寧,手足小動作多,不能夠安靜坐著,在座位上扭來扭去。在教室或其他要求安靜的場合擅自離開座位,到處亂跑或攀爬。難以從事安靜的活動或游戲,一天忙個不停。 3、行為沖動 在信息不充分的情況下快速地做出行為反應。表現沖動,做事不顧及后果、憑一時興趣行事,為此常與同伴發(fā)生打斗或糾紛,造成不良后果。在別人講話時插嘴或打斷別人的談話,在老師的問題尚未說完時便迫不及待地搶先解答,不能夠耐心地排隊等候。 4、學習困難 因為關注障礙和多動干擾了病人在課堂上的聽課療效、完成作業(yè)的速度和質量,致使學業(yè)成績差,常低于其智力所必然達到的學業(yè)成績。 專家建議,作為家長,我們一定要注意孩子的一舉一動,如果發(fā)現孩子有什么異常,如果孩子有活動過多,總是停不下來,學習非常的困難,其實孩子還是很聰明,但是就是不想學習,那么我們一定要重視,必要時應該帶孩子到醫(yī)院做作詳細的檢查,以防止疾病的發(fā)生或者惡化。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的訓練方法注意力的培養(yǎng)要從小開始,尤其學齡前兒童注意力的培養(yǎng)特別重要: (1)充實生活內容:擴大學前兒童的生活經驗,培養(yǎng)各種興趣。如讓他們參加游戲、泥工、繪畫及日常生活中的簡單勞動,使注意對象變?yōu)閮和男袆訉ο?,使之處于積極活動狀態(tài),有利于保持注意。家長還可以把孩子帶到新鮮的環(huán)境中去玩,如到公園讓他看一些以前未見過的花草,造型各異的建筑物以及其他引人入勝的景觀,或帶孩子到動物園去看一些有趣的動物等,利用孩子對新事物的好奇心去培養(yǎng)注意力。 (2)生活學習規(guī)律:從小培養(yǎng)孩子良好學習、活動和生活習慣,克服任性、自私的行為。每天的學習、訓練最好固定時間、固定地點進行,學習和訓練時不能做不相關的事情。養(yǎng)成學習、活動和生活規(guī)律,可以形成心理活動定向,即每當孩子在習慣的時間和地點坐下時,注意便條件反射似地集中起來。 (3)培養(yǎng)廣博興趣:興趣是產生和保持注意力的源泉,孩子對事物的興趣越濃,其穩(wěn)定、集中的注意力就越容易形成??刹扇≌T導的方式,如培養(yǎng)兒童的識字興趣,開始可利用小孩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給小孩買一些有文字提示的圖畫故事書,讓孩子一邊聽故事一邊看書,引發(fā)孩子的識字興趣,然后用卡片、積木教孩子拼、認簡單的象形字,從而使孩子的注意力在有趣的識字活動中得到培養(yǎng)。 (4)提出任務要求:要使學前兒童明確注意的目的和意義,提出的任務越具體、要求越明確,越容易引起幼兒注意力集中,注意力維持的時間也就越長。訓練時,不做與學習無關的事,并注意訓練使孩子聽、看、想和做能初步做到協調一致。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可以訓練孩子帶著目的自覺地去集中和轉移注意力。 (5)不同訓練項目:注意力是在訓練中、生活實踐中形成和發(fā)展起來的,根據不同年齡可采用不同的訓練形式,如看圖識字、學兒歌、寫書法、講故事、做手工、穿針、彈琴、拍皮球、掂乒乓球、跳繩、踢毽子、沿直線走等。訓練時間和難度應與年齡相適應,從最短時間開始,要求專心致志,使注意力能保持5~10分鐘,并逐漸延長。如開始穿針可用較粗的針,以后逐漸穿細針,規(guī)定時間和速度,既可訓練注意力,也可使眼手協調功能增強。注意訓練時家長最好在場觀看,并做好記錄,如孩子有進步或成績提高,應給予鼓勵和表揚。 (6)提高觀察能力:孩子的觀察力越強,注意力越高。首先要培養(yǎng)兒童觀察的興趣,家長應為兒童尋找使之好奇的事物進行觀察訓練,引導其細心觀察,并掌握觀察方法。讓孩子學會從簡單到復雜、由易到難、由局部到整體、由表及里地觀察事物,在觀察過程中,向孩子提出問題,引導他思考,使他逐步認識到事物的本質,如觀察圖形里隱藏的東西或找出兩幅畫的相同點、不同點等等。 (7)培養(yǎng)自控能力:要排除外來干擾,維持長時間的、集中的注意力,必須具備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家長可以從幫助孩子控制外部行為做起,要求孩子在一段時間內專心做一件事,不能一會兒干這,一會兒又干那,如不要邊吃飯邊玩;在看書、繪畫時要保持正確姿勢、不亂動、不亂摸。還可以讓孩子通過某項專門訓練,如練琴、書法、繪畫來培養(yǎng)自制力。 (8)培養(yǎng)兒童意志:所謂注意力,實際上也是一個人的意志力,只有意志堅強的人才能成為主動注意的主人。文章來源:中國多動網長春市心理衛(wèi)生中心地址:長春市站前西二條街與杭州路交匯處,站前金街西側(西廣市場北門北行80米)預約電話 0431-82703922。長春市第六醫(yī)院(市心理醫(yī)院)地址:寬城區(qū)亞泰北大街3188號(亞泰北大街與慶豐路交匯)火車站乘坐110路公交車,至宏波路站點下車即是預約咨詢電話:0431-81968777心理危機援助熱線:89685000(24小時); 89685333
孫彥杰? 主任醫(yī)師?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 心理科7936人已讀 - 是什么造成了“情緒感冒”?
抑郁癥是一種常見的情感障礙,很多人將其稱為“情緒感冒”。據統計,全球共有約4億人患有抑郁癥,中國約有9000萬人患有抑郁癥。那么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抑郁癥的發(fā)生呢?其實,人類至今還沒有查出抑郁癥的明確病因,但是可以得到通過對抑郁癥病人進行觀察檢測的一些具有相對共性的特征描述。生理學因素5-羥色胺轉運體又被稱為血清素,是一種神經遞質。血清素輕度缺乏的人,會注意力集中困難、降低計劃和組織能力,總是有壓力和厭倦感,如果發(fā)展到嚴重缺乏,則容易發(fā)生抑郁、沖動行為、酗酒、自殺、攻擊及暴力行為。海馬體體積減小海馬體是大腦中的情緒與記憶中心。通過核磁共振掃描顯示,抑郁癥患者腦內海馬體神經元減少,海馬體體積減小,腦部高信號異常增加。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抑郁癥與大腦內的前扣帶皮層中調整情緒的區(qū)域也有關。在這里,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BDNF)可以幫助神經元的形成。與健康人相比,抑郁癥患者血漿中的腦源性神經營養(yǎng)因子急劇減少(減少超過三倍)。雌激素水平研究表明,女性經期前和產后的低雌激素水平與抑郁發(fā)作的風險增加有關。鈷胺素(維生素B12)與等維生素的缺乏其他研究發(fā)現一些與細胞功能有關的物質:細胞因子和必要的營養(yǎng)素可能與抑郁癥有關。重性抑郁障礙患者的癥狀和病態(tài)行為(當免疫系統在抗擊感染時的身體反應)很相似。這增大了抑郁癥是一種異常病態(tài)行為的可能性,這種行為由細胞因子非正常循環(huán)所造成。缺乏一些特定的營養(yǎng),特別是鈷胺素和葉酸,也與抑郁癥有關。其他營養(yǎng)素,例如銅和鎂以及維生素A也與抑郁癥有一定的關系。心理學因素負面事件抑郁發(fā)作與負面事件之間有直接聯系。低自尊心、自暴自棄或者歪曲認知的人更容易患抑郁癥。抑郁癥在篤信宗教的人身上更不容易發(fā)生,并且更容易消除。認知模式美國心理學家艾倫·貝克(Aaron T. Beck)于20世紀60年代初發(fā)展了現在被稱為抑郁的認知模式的理論。他主張三個觀念引起了抑郁癥:一、認知三合一模式——關于自己,關于周圍世界,關于自己的未來的消極認知;二、反復的消極認知模式;三、歪曲的信息處理。家庭及親友關系一項女性抑郁癥的調查顯示,早年喪失母親、缺乏值得信任的關系、負責照看更年幼的孩子、失業(yè)等因素會增加人們患抑郁癥的風險。對于老年人,健康問題、與子女或配偶轉換角色(由照顧者變?yōu)楸徽疹櫿撸?、重要伙伴的逝世、因朋友的健康問題所造成的社會關系改變等也會導致他們更容易患抑郁癥。童年經歷精神分析學、存在主義心理學、人本主義心理學也有關于抑郁癥本質的理論。弗洛伊德的理論認為,抑郁癥可能與人際關系喪失和早年經歷有關?,F在存在意義和未來愿景的缺失存在主義心理學家則把抑郁癥與現時存在意義和未來愿景的缺失相聯系。存在主義心理學的奠基人——美國心理學家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Maslow)則認為當人們無法滿足需求或者自我實現以認識到自己的潛力時,抑郁癥可能發(fā)作。社會學因素貧窮和社會孤立貧窮和與社會孤立通常會提高患精神問題的風險。兒時遭受虐待(身體、情感、性或者被忽視)會提高今后患抑郁障礙的風險;家庭功能受損,犯罪和使用違禁藥物、不和諧的鄰里關系等是引發(fā)抑郁癥的危險因素,而融洽宜人的鄰里關系則可以防止抑郁癥的發(fā)生。但是惡劣的工作條件、費力而沒有自主決定權的工作,也可能與抑郁癥有關。進化論觀點從進化論的觀點來看,有些重性抑郁障礙的產生可能是為了促進個體的繁殖的能力。抑郁癥的進化論觀點和演化心理學認為,基于抑郁癥的高遺傳性和高流行性,抑郁癥的某些部分可能有一定的環(huán)境適應性(優(yōu)越性)。咨詢心理學的觀點從咨詢心理學的角度看,抑郁癥是“一套由一個種群進化的、幾乎總是由一種觀念激活的、造成個體總是過度消極和能力嚴重降低的情感程序,有時它與罪惡感、羞愧感和孤立感相關”。這套程序可能顯示了在人類過去的狩獵時期,因為狩獵能力衰退而被邊緣化的老齡獵手,可能以被疏遠的成員身份繼續(xù)在當今社會存在,這種被邊緣化而產生的無用感可能提示抑郁癥患者需要來自朋友和家人的支持。除此之外,還有服藥等其他因素也會導致抑郁癥的產生。這次真是受益頗多,相信隨著醫(yī)學技術的發(fā)展,未來人類肯定可以找到抑郁癥的真正病因,從而戰(zhàn)勝它。
王哲? 主任醫(yī)師? 長春市第六醫(yī)院? 心理科1524人已讀
問診記錄 查看全部
- 患者:女 48歲 食欲旺盛 最后交流時間 03.22食欲旺盛 工作壓力大導致食欲旺盛,總是愛餓,想吃東西,平時一周至少保證... 抑制食欲,減重總交流次數6已給處置建議
- 內耗,精神緊張焦慮,身體不適 非常容易內耗,特別是某件事情沒做好,收到指責后,情緒低落,一... 有什么好的解決辦法總交流次數4已給處置建議
- 心理咨詢 情緒不穩(wěn)定,易哭,食欲減退,不知道是心理問題還是個人矯情所以... 判斷病情總交流次數28已給處置建議
- 患者:女 31歲 自己不受控制的自言自語 自問自答 最后交流時間 03.15自己不受控制的自言自語 自問自答 自己的時候就不自覺的自言自語 自己和自己說話 有時候是對... 想問問這究竟是什么原因會這樣總交流次數33已給處置建議
- 飛行恐? 11/2023 患病。一看見飛機就怕。好回97% 意見總交流次數37已給處置建議
關注度 吉林省 第19名
總訪問量 3,371,367次
在線服務患者 7,441位
直播義診 3次
科普文章 168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