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微知著”,小針孔,大學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會無意中發(fā)現耳朵后面或者脖子上有針尖大小的小孔,有時這些小孔還會流出臭臭的液體,甚至周圍的皮膚還會紅腫疼痛,嚴重的還會破裂流膿。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本期科普帶你認識鰓裂囊腫及瘺管。鰓裂囊腫及瘺管準確的名稱應為“鰓源性囊腫及瘺管”,為先天性畸形,是在頭頸部耳廓到鎖骨之間出現的畸形。其中,咽內和頸部皮膚兩端均有開口的稱為“瘺管”;僅在咽內或頸部皮膚一端有開口的稱為“竇道”或者“不完全性瘺管",如果兩端都沒有開口,僅僅局限在頸部組織中形成的腔隙稱之為“囊腫”。鰓裂囊腫及瘺管為先天性發(fā)育異常,出生后就存在,一般不影響健康。鰓裂瘺管經常在瘺口處有黃白色或者豆渣樣分泌物溢出,繼發(fā)感染時可出現瘺口周圍皮膚腫脹,瘺口有膿性分泌物流出。鰓裂囊腫一般無癥狀,表現為頸側無痛性腫塊,往往逐漸增大,也可時大時小,發(fā)生感染時可迅速增大,同時伴有發(fā)熱、局部壓痛等癥狀。1.第一鰓裂瘺管及囊腫:第一鰓裂瘺管又稱耳頸瘺管,開口于耳垂前、后或下頜角附近的皮膚瘺口,內瘺口位于外耳道內。瘺管在咽鼓管的下面、腭帆張肌的后面、頸動脈或莖突咽肌的前面走行,其走行與面神經、后組腦神經及頸內動、靜脈關系密切。2.第二鰓裂瘺管及囊腫:皮膚開口位于胸鎖乳突肌前緣中下1/3,穿頸闊肌深部,沿頸動脈鞘上行,于頸內、頸外動脈間,經舌下、舌咽神經與莖突咽肌淺面,在莖突舌骨韌帶與二腹肌后腹下、舌骨后緣上,達扁桃體窩。?3.第三鰓裂瘺管及囊腫:皮膚開口位置同第二鰓裂瘺管,瘺管位于頸闊肌深部,沿頸動脈鞘上行,沿迷走神經走形,越過舌下神經,在舌咽神經或莖突咽肌之下,繞過頸內動脈后側與深側,穿過舌骨與喉上神經之間的甲狀舌骨膜,終止于梨狀窩內口。?4.第四鰓裂瘺管及囊腫:多為竇道,鮮有瘺管。外口位置約同第二、三鰓裂瘺管,內口多位于上段食管。由外至內由胸鎖乳突肌前緣上行繞過舌下神經,再下行至頸總動脈后方,再繞過鎖骨下動脈(右)或主動脈弓(左),于甲狀腺后方平行于喉返神經沿氣管食管溝上行,到達內口。?治療方式目前手術治療是根治鰓裂囊腫及瘺管的唯一有效手段,通過手術切除囊腫、瘺管以及累及的皮膚達到根治效果。對于第一、第二鰓裂瘺管,可通過頸部切口完整切除瘺管。對于梨狀窩瘺,由于真正的瘺口位于咽喉部,可以首選經口微創(chuàng)切除或封閉瘺管(C02激光、電凝、化學燒灼、顯微縫合等),對于微創(chuàng)術后復發(fā)的患者可考慮經頸部開放手術??傊w裂囊腫及瘺管是一種先天性疾病,一般不影響健康,沒有癥狀無需治療。只有在出現感染以及病情反復時,才需要手術治療。雖然鰓裂囊腫及瘺管類型多樣,瘺管又走行各異,但只要完整切除瘺管組織,復發(fā)的概率是極低的。通過本次介紹,希望大家對于這一先天性疾病有進一步的了解。
對新生寶寶而言,耳朵看似平常,但耳廓畸形無形中讓孩子變的不完美,結構齊全、形狀規(guī)整的耳朵才是正常的、漂亮的。但總有些寶寶的耳朵并非如此。這時,爸爸媽媽可要提高警惕,“不完美”意味著寶寶的耳廓可能出現了異常。結構不完美的小耳朵就是常說的“耳廓畸形”,它分為結構異常和形態(tài)異常。結構異常是指胚胎期耳廓發(fā)育異常導致的耳廓畸形,常有耳廓皮膚或軟骨組織缺失;形態(tài)異常指耳廓結構正常,但由于出生時產道擠壓、胎位或睡姿等外力作用在耳廓上引起的形態(tài)學變化。大家熟悉的酷似動畫片里小精靈的“招風耳”,實際上就是耳廓形態(tài)畸形。此外,耳輪畸形、杯形耳、垂耳、環(huán)縮耳、隱耳等都屬此類。有時,還會出現上述兩種或兩種以上畸形同時存在的情況。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寶寶的耳廓形態(tài)畸形呢?原因有很多種,遺傳因素首當其沖。如果父母的耳廓形態(tài)不佳,往往會導致孩子的耳廓形態(tài)異常。此外,胚胎發(fā)育期間的“故障”也可能導致耳廓軟骨發(fā)育過程中產生異常折疊。耳廓部位的皮膚和軟骨缺失,也是造成異常形態(tài)的常見原因。對家長來說,耳廓形態(tài)異常比結構異常更容易發(fā)現。出現問題后,有心急的家長說:扯一扯、揉一揉應該能把小耳朵“改造”回完美的樣子吧;心寬的家長則說:等寶寶長大了,耳朵也就長大了!這樣的“想當然”,對嗎?實際上,這些想法很可能延誤耳廓形態(tài)異常的最佳矯正時機。因為耳廓形態(tài)的可塑性與“透明質酸”的含量成正比,而“透明質酸”的含量與孕激素有密切關系。在胎兒脫離母體后,其體內殘余的孕激素還將保持相對較高的水平,到出生6周后進入快速下降階段。所以,家長一旦發(fā)現寶寶耳廓形態(tài)異常,需抓住時機矯治。越早越好!耳廓形態(tài)異常的治療關鍵期(或稱矯正最佳年齡)是從寶寶出生第7天到第30天之間。即寶寶出生后觀察到第7天,如耳廓形態(tài)異常沒有改善,盡快接受無創(chuàng)矯正,治療周期通常為2周,治愈率可達到95%。當然,出生2個月內的寶寶也可以接受矯治,治療周期約為2周至4周;出生2個月至6個月的寶寶根據自身發(fā)育條件,一部分仍然可以進行無創(chuàng)矯治,但治療周期將延長至4周至6周。出生6個月以上的寶寶,基本上就不能進行無創(chuàng)矯正了,需要等待年齡和身體發(fā)育條件達標后實施外科手術治療?!靶律鷥憾螒B(tài)畸形無創(chuàng)矯正”的原理是在無痛無創(chuàng)的前提下,通過底架固定,利用牽引器的外力作用以及器具的定型、耳甲矯正等環(huán)節(jié)完成耳廓的塑形。目前,我院洛陽市婦女兒童醫(yī)療保健中心已成功開展此項技術一年余,為二十余名患兒重塑完美耳廓。
總訪問量 1,729,779次
在線服務患者 3,110位
科普文章 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