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后放射治療的原則
乳腺癌術后放射治療的原則: I期乳腺癌根治術后無特殊指征不做手術后放療 。 II 期乳腺癌患者如果腋窩淋巴結陰性,不做放療,腋窩淋巴結轉移1-3個是否放療存在爭議。但是目前有研究顯示放療也可以增加局部控制和全身控制的效果。腋窩淋巴結轉移4個及以上需要進行放療。 III期乳腺癌均需要進行放療,但是放療的照射野是不同的。淋巴結陰性的只照射胸壁,腋窩淋巴結1-3個轉移的照射鎖骨上和胸壁,超過4個轉移的或者鎖骨下淋巴結有轉移的照射胸壁、內乳區(qū)及鎖骨上。 腋窩一般不做放療,以免引起嚴重的并發(fā)癥,但是對腋窩有殘余病灶,手術難以清除超過2cm者,或者是腋窩血管內有癌栓形成的可以補加腋窩照射。 乳腺癌術后放射治療的指證及原則 1、乳腺癌術后放療的指征: (1)腫瘤位于乳房中央帶或內側; (2)腋結(+); (3)腫瘤直徑>5.0cm; (4)腫瘤與胸肌筋膜固定; (5)侵犯皮膚; (6)多發(fā)病灶; (7)累及血管、神經(jīng)和淋巴結。 2、具體原則: (1)臨床Ⅰ~Ⅱ期腋結(-)可不行放療; (2)腋結(+)1~3個,可考慮鎖骨上區(qū)及內乳區(qū)放療; (3)腋結(+)≥4個應行鎖骨上下區(qū)及內乳區(qū)放療,并加照胸壁。 3、特殊情況: (1)腋結清掃比較順利,腋窩一般不需再做放療,因為一些不必要的放療可能引起或加重患側上肢水腫,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 (2)腋結切除困難,估計有殘留,則應做放療。 (3)乳腺癌是一種全身性疾病,放療作為局部治療,不能解決遠處轉移。 (4)浸潤性癌,術后應首先應用化療,腋淋巴結(+)較多的高危患者可以考慮造血干細胞移植,進行大劑量化療。 (5)術后放療作為乳腺癌綜合治療的一部分,應根據(jù)患者的具體情況,與輔助化療和(或)內分泌治療協(xié)調應用。 在乳房切除術后放療的指征方面目前爭議最大的還是中等復發(fā)風險患者,即T1-2,腋窩淋巴結轉移數(shù)目1~3枚的患者群??傮w而言,在沒有輔助放療的情況下,這部分患者的10年胸壁和區(qū)域淋巴結的復發(fā)率為15%左右。這幾年國內外都有一些重要的大樣本的文獻報道,提示符合上述條件的患者事實上是一組異質性很大的群體,年齡40歲以下,腫瘤3cm以下,激素受體陰性和脈管受侵犯是高危因素,如果患者同時符合3項及以上的因素,則5年局部區(qū)域復發(fā)率超過30%;此外淋巴結轉移的價值比例近年來越來越得到重視。 45歲以下的患者淋巴結轉移比例≤25%和>25%的10年局部區(qū)域復發(fā)率分別為23%和48%,45歲以上者則分別為11%和27%。國內報道T2淋巴結轉移比例>30%的患者5年胸壁復發(fā)率為12.2%。Truong等還提示在同樣的腋窩淋巴結轉移比例和年齡條件下,內側象限的患者復發(fā)率高于外側和中央?yún)^(qū)??傊F(xiàn)有的資料更傾向于對于傳統(tǒng)概念“中?!睆桶l(fā)風險的患者區(qū)分相對的高危和低危組,而該人群也是目前臨床研究的主要對象。
邵榮軍 浙江省腫瘤醫(yī)院臺州院區(qū) 腫瘤放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