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的識別與診治
這幾年工作以來最大的感觸是,來心理科看病的孩子越來越多了,門診平均每天接待1/3的都是孩子,有的是父母、老師要求來的,還有一些是自己獨自來的。兒童青少年最常見的精神心理問題是抑郁障礙,抑郁障礙在兒童的發(fā)病率約為2%,男女比例相當;在青少年約為4%-8%,男女比例約為1:2.國外研究顯示,18歲以下社區(qū)人群青少年的抑郁累積發(fā)病率可達20%。抑郁障礙嚴重影響兒童、青少年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多數患者存在復發(fā)傾向,一些青少年的抑郁癥狀可持續(xù)到成年。兒童和青少年尚不具備充分描述自身情緒及感受的語言能力,往往通過行為來表達抑郁心情,表現為厭煩、孤僻、自殘、自虐甚至憤怒。這時候家長千萬別想著“孩子不聽話,打一頓就好了”,更別想著“孩子還小,長大了就好了”,早發(fā)現問題、早尋求專業(yè)人士解決問題,畢竟沒有哪些問題是可以拖過去的吧。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主要臨床特征如下:(1)情緒癥狀:感到心情壓抑、不愉快。不活躍,對日常娛樂活動和學習缺乏興趣和動力。部分患兒表現為反復的脾氣爆發(fā),易煩躁、易激惹,情緒爆發(fā)之間的心境呈持續(xù)性消極狀態(tài)。(2)思維癥狀:思維聯想速度緩慢、反應遲鈍。注意力不集中,常表現為發(fā)呆或走神。靜坐困難,不能完成相關任務/作業(yè)。但自卑和自責、自罪并不多見。(3)意志行為:行為被動、遲緩,不愿和周圍人接觸交往,不愿外出,不愿上幼兒園/上學。部分患者表現為不聽管教、對抗父母、離家出走,嚴重的可出現言語暴力和/或沖動行為(例如,以肢體攻擊他人或財物)。(4)軀體癥狀:可能出現軀體不適癥狀,如頭昏、頭痛、疲乏、氣促、胸悶、胸痛等。體重減輕、食欲下降、睡眠增多或人睡困難。也有少數患兒出現食欲增強、體重增加。兒童青少年階段主要任務是學習,抑郁癥狀可影響到患兒正常的學習活動,可能會有如下影響:(1)上學態(tài)度變化:最初流露出對上學不感興趣、不想上學的愿望,但在家長的敦促下仍可勉強繼續(xù)上學,但不如過去勤奮努力。以后逐漸發(fā)展到以各種理由或借口逃學,如頭痛、身體不舒服、與同學關系不好、老師對待自己不公平、在家自學等。雖然家長和教師反復勸說也無濟于事。在這段時間,患兒很少外出玩耍,也不與同學來往。(2)學習能力下降:很多患兒感到記憶力不如以前好,感覺腦子變笨了,思考問題困難,做作業(yè)花費的時間比過去多,以致不能完成作業(yè)。上課、看書或做作業(yè)時不能全神貫注,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擾。因此,自己雖然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盡到了最大努力,也達不到過去的學習效果,學習成績明顯下降。(3)學習自信心不足:過去有自信心的兒童,現在每當考試臨近前便開始擔心自己沒有充分復習、考試成績很差甚至臨到考試時不敢應考,在再三鼓勵和敦促下才勉強參加考試,考試結果往往比他們自己預料的要好。如果孩子出現上訴的情況先不要著急,作為家長先進行一次自查,了解是否存在家庭不和,是否存在曾被欺侮、軀體和性虐待,遭遇不良生活事件(如居喪、父母離異或分居、重大的失望、情感傷害等),父母有抑郁病史或共患精神疾病(如酒、藥依賴)。作為沒有心理學知識的家長,做到收集信息可能比較困難,建議最快的辦法是陪同孩子一起到正規(guī)醫(yī)院的心理科就診。從工作這5年來的經驗看,兒童青少年抑郁障礙通常都是有明確的誘因,治療方面評估病情后,如果達到用藥指針,藥物結合心理治療或者家庭治療,醫(yī)生和家庭的積極努力下,效果通常較好。重點:早發(fā)現,早干預,早治療!如果對此內容感興趣,我將后續(xù)更新兒童青少年抑郁心理治療方面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