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腱修復后粘連不可避免,新修復的肌腱即使有一定抗拉力的能力,但過早主動運動可能導致再斷裂或纖維連接,如果不進行功能鍛煉,即使肌腱生長良好,但因與周圍組織生長在一起,其結果是肌腱粘連。功能鍛煉要適度,不適當?shù)墓δ苠憻捒蓪е滦滦迯偷募‰煸贁嗔选5贿M行鍛煉,將導致各關節(jié)僵硬,其肌腱手術再成功,對手指屈伸功能恢復均是無濟于事。 手功能鍛煉必須掌握循序漸進的原則,避免早期主動屈指活動,以防止肌腱再次斷裂。 早期(術后24h~3周)是肌腱愈合、粘連形成期,此期的功能鍛煉是否得當至關重要。從術后第1天起囑患者主動伸指,當指間關節(jié)伸直時放松,靠橡皮筋的彈性牽引力使手指被動屈曲。開始時每天活動10~20次,每次2~4次屈伸指活動,以后逐漸增加,幫助患者克服疼痛是功能鍛煉成功的保證。由于手術初期局部會出現(xiàn)腫脹、疼痛且活動時疼痛加重,這往往使患者失去功能鍛煉的信心。這時除了給予耐心的鼓勵外,可適當減少活動范圍和次數(shù)。鍛煉開始時護理人員一手扶住患者的腕部,另一手自患指的指尖向近端輕輕按摩,2~3min后囑患者開始伸指,被動屈指活動,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宜。對疼痛特別明顯敏感者可適當給予止痛劑,術后5~7天隨著局部腫脹和疼痛的消退可逐漸增加活動次數(shù)。到術后3周可將每次活動次數(shù)增加到25次左右。 中期(術后4~5周)進行無阻抗的功能鍛煉,指導患者輕輕地無阻力主動屈指,稍用力被動屈曲指間關節(jié),掌指關節(jié)屈曲位時,輕柔地被動伸展指間關節(jié),指間關節(jié)屈曲時,可被動地伸展掌指關節(jié),練習時動作要輕柔,每日10~20次,每次20~30下,以引起酸脹為宜。 后期(術后6~10周)逐漸增加阻抗的功能鍛煉,去除一切制動,變被動練功為主動練功,即主動屈手指活動。鍛煉仍遵循由簡到繁循序漸進的原則,還可采用工藝療法,如用筷子夾小珠子、用指尖拾物,用手指捏粘土等來增加患者的興趣。同時加強日常生活方面的練習,如系紐扣,使用筷子進食,逐漸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如果患者傷前從事的工作較輕,鼓勵患者恢復原先的工作,適應工作是最好的功能鍛煉方法。(轉載自公眾號河南省榮軍手外一科)
運動中崴了腳怎么辦?發(fā)生踝關節(jié)扭傷后,很多人第一反應就是活動活動腳腕,若沒有疼痛或只是輕微疼痛,就不在意了;甚至有人認為扭到腳踝只是小傷,熱敷或用繃帶包扎下就好了。 上述做法都是不明智的。腳腕扭傷后,雖沒有骨折,但外側韌帶可能已經撕裂。如不立即有效固定、制動,受傷的韌帶會在異常位置修復,減弱維持踝關節(jié)穩(wěn)定的力量,致使習慣性踝關節(jié)扭傷,有的人一年甚至會扭傷好幾次。 另外還有人會落下踝關節(jié)疼的毛病,早期可能是韌帶撕裂處疼,但由于踝關節(jié)長期不正常受力,將導致創(chuàng)傷性關節(jié)炎。 面對扭傷,要引起重視: 1、即使沒有骨折,扭傷后也該制動2~3周,使受損的韌帶在正常位置修復、愈合; 2、冷敷,用冰袋敷于患處; 3、適當加壓包扎,減輕腫脹,防止水泡產生; 4、抬高患肢,讓腫脹消退; 5、當合并皮膚損傷時,千萬別自行處理。 做好以下幾點可有效預防扭傷的發(fā)生: 1、進行適量運動,保持肌肉的力量和柔韌性,且在運動前要熱身; 2、在濕滑地面上時,要小心行走; 3、在不平路面活動時,為保護踝關節(jié),盡量穿高幫鞋或靴子; 4、不要穿鞋底被磨損不平的鞋子; 5、在黑暗中容易發(fā)生踝關節(jié)扭傷,夜間活動要注意照明。 崴腳自我診療5誤區(qū) ■ 誤區(qū)1:熱敷消腫 崴腳后由于韌帶軟組織撕裂、小血管出血、組織液滲出增多,局部出現(xiàn)疼痛腫脹,且逐漸加重。有些人崴腳后,立即采用局部熱敷的辦法減輕疼痛,雖然暫時舒適些,但這樣做反而造成出血及滲液增加,進一步加劇腫脹程度。 正確的做法是24小時內應冷敷,冷敷可收縮血管,減少出血水腫,24小時后才能熱敷。 ■ 誤區(qū)2:白酒擦洗 民間不少地方有用白酒點火擦洗的做法,認為白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酒洗的同時采用局部按摩,其實這種做法是十分有害。 崴腳急性期應禁忌按摩,更切忌剛扭傷就馬上用白酒點火擦洗。這樣做往往適得其反,會進一步加劇出血腫脹、皮膚瘀斑,甚至造成皮膚燒傷起水泡。 ■ 誤區(qū)3:不愿外固定 由于踝關節(jié)扭傷多為內翻損傷,所以80%以上的崴腳會導致外側韌帶的撕裂或斷裂,致使腳踝兩側韌帶的拉力不平衡。不少人認為崴腳后采用外固定很麻煩,影響行走活動,不愿固定。 其實崴腳后固定制動有助于消腫、減輕疼痛,促進軟組織損傷恢復。 ■ 誤區(qū)4:不及時就醫(yī) 一些人認為,崴腳是個小毛病,不用上醫(yī)院,掉以輕心,延誤病情,比如有些撕脫骨折患者耽誤了早期治療,給踝關節(jié)功能恢復埋下隱患。 崴腳后腳踝腫痛者應立即到醫(yī)院骨科就診,拍片排除踝關節(jié)骨折,如果是韌帶損傷,要給予適當?shù)墓潭?,如選用彈力繃帶、硬紙板、支具或高分子石膏固定。 如果檢查有骨折,還需要根據情況進一步內固定或外固定。 ■ 誤區(qū)5:不注意休息 有的人傷后不休息 認為骨折后休息與否不重要 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雖然不能一概而論,但也不無道理。 其中休息是踝關節(jié)韌帶恢復的其中一個環(huán)節(jié)。崴腳較輕者盡量少走;崴腳較重者不應下地走路,還要抬高傷足踝;如果繼續(xù)過多行走不利于腫脹消退和韌帶的修復,會使損傷的外踝韌帶拉長、松弛,愈合不良。 因此,適當?shù)男菹?,抬高傷足,有助于早日恢復正常功能?
粘液囊腫(Mucous cyst ): 1,囊腫一般位于皮內或皮下,是皮膚或皮下組織的粘液樣變性,內為無色膠狀粘稠液體,多與外傷和慢性損傷有關,大多起自遠側指間關節(jié)的滑膜,與遠側指間關節(jié)相通,蒂在伸肌腱的側方和側副韌帶背側緣之間。 2,既可發(fā)生于手指,也可發(fā)生于足趾;手指粘液囊腫多見于中年女性,位于遠側指間關節(jié)和指甲皺襞之間的背側皮下,最多見于中指,囊腫較小,直徑一般不超過1.5cm,表面皮膚菲薄,呈半透明狀如水泡,觸之硬,無移動性,亦無壓縮性。如囊腫壓迫甲床,會使指甲凹陷變形;侵犯伸指肌腱發(fā)生變性時,可出現(xiàn)錘狀指。 3,X線片經??梢娺h側指間關節(jié)退行性骨關節(jié)炎,并有骨贅生成。 4,治療方法包括切開引流、單純切除、電灼治療、穿刺抽吸和注射可的松后伸直位加壓包扎等,但都較易復發(fā),而且有引起感染的可能;手術切除囊腫表面的部分皮膚,分離后找出蒂,完整切除囊腫,縫合蒂部,并同時切除骨贅,從根本上消除囊腫的發(fā)生原因,很少復發(fā)。囊腫切除后的皮膚缺損可用局部皮瓣轉移覆蓋或者植皮。 5,如果當作一般腫物單純切除,極易復發(fā)。我曾經做過一例比較大,遷延時間比較長的踇趾粘液囊腫,是一個養(yǎng)殖戶被牛踏傷后出現(xiàn)的,開始不受重視,后來分別在當?shù)卦\所、鄉(xiāng)衛(wèi)生院、縣里醫(yī)院先后做了四次手術,均不久復發(fā),經常自己擠壓粘液來緩解癥狀;來我院就診時發(fā)現(xiàn)囊腫從一側經趾腹和甲下已經蔓延到足趾的另一側,手術切除囊腫后基本掏空了趾腹皮下和甲下,皮膚倒是挺充足,不用轉移皮瓣和植皮;但囊壁很難完整切除,只好搔刮,還好分離出了蒂部,術后未再發(fā)。所以覺得蒂部的處理很關鍵,如果是慢性損傷,骨贅是誘發(fā)因素,骨贅的處理也很重要。 6,至于是否行轉移皮瓣和植皮要依情況而定。曾做過一個和樓主的很類似的一個,只不過是食指,更靠近指甲一點,病人是本院五官科的美女主任,不愿意植皮;鑒于囊腫不大,行靠近囊腫的一個弧形切口,囊腫切除后局部皮膚松解、轉移縫合(如坎貝爾上的配圖),效果很好,從手指外形,色澤及皮膚感覺上均令人滿意,并且手術程序簡單。
總訪問量 831,421次
在線服務患者 1,137位
科普文章 13篇
領導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