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計劃
后交叉韌帶重建術后康復計劃(北醫(yī)三院崇禮院區(qū)版)?一.???預防血栓術后早期,因下肢活動減少,易引發(fā)下肢深靜脈血栓,深靜脈血栓有可能繼發(fā)導致肺栓塞,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所以術后必須需進行大量的踝泵訓練,預防血栓。方法:待麻醉恢復后,雙腳同時用力向上勾,保持3-5秒,然后再用力向下踩,保持3-5秒。50-100次為一組,每天白天平均分配時間,自行分組??偭勘M量超過1000次。?二.???冰敷原則1.????利用可以開口的專業(yè)冰袋冰敷,內部裝冰水混合物。不要使用密封凝膠,凍肉等材料。2.????術后2-3天內,因厚棉花包扎,無法進行有效冰敷。3.????2-3天后拆除棉腿,改為彈力繃帶包扎,之后每次冰敷20分鐘,每天3-5次。4.????1-2周后拆除彈力繃帶,直接在皮膚冰敷,每次15分鐘,每天3-5次。5.????冰敷過程注意防止漏水滲液,如果刀口污染,及時換藥。6.????不要在同一部位超過規(guī)定的時間進行冰敷。否則起反作用。7.????在關節(jié)渡過急性期,紅腫熱痛的反應逐漸消退后,再停止冰敷,一般會持續(xù)4-8周。8.????12周內不建議熱敷。?三.??后叉的特殊要求1.????前三個月休息時,在整個小腿下方墊枕頭,防止出現脛骨平臺下沉。2.????角度訓練時用毛巾托住脛骨平臺后側。3.????一年內不做跪的姿勢。四.??角度訓練1.????伸直訓練a.后叉術后的患者,如果沒有明顯的伸直受限,早期不進行壓直訓練。b.如果有明顯的伸直受限,則需要在醫(yī)囑下進行訓練。2.????彎曲訓練a.????一般術后2-3天開始第一次屈膝角度訓練,床邊垂腿,第一次的正常角度大約在60-90度。b.????每天只進行1次角度訓練即可,每次在疼痛能耐受的最大角度保持10分鐘左右即可,訓練后冰敷。一般疼痛控制在2-3分即可(頂多微微皺眉頭),嚴禁暴力,否則反而會加大關節(jié)不良反應,影響康復進度。c.????隨著時間的推移,角度逐漸增大,一般大致的角度進度為:1-2周80度左右,2-4周90-110度,2-3個月過120度,3-4個月逐步恢復全范圍角度。d.????對于合并其他韌帶損傷的、半月板縫合的、術前未進行康復訓練的患者,術后角度一般都會相對落后,定期復查即可,不要盲目的追進度。?五.???支具使用1.????原則上前8周在下地活動時需要支具保護,休息和睡覺的時候不需要佩戴支具。2.????支具佩戴不要過緊。站立活動時有時候支具會下滑,容易卡到外側腓神經,當出現小腿外側麻木,同時踝關節(jié)和足趾向上勾的功能障礙時,應立即解除支具,必要時復查。3.????前2-3天,關節(jié)不適應的階段可以將支具角度固定。當關節(jié)力量和角度逐步恢復時,支具的角度靈活范圍與自己的膝關節(jié)靈活范圍一致即可。4.????根據關節(jié)恢復進度,原則上2-3個月內脫離支具。?六.???負重訓練1.????單純的后叉術后第二天可在拐杖輔助下部分負重活動。3周左右逐步過渡到完全負重。2.????復合半月板縫合較多的,聯合其他韌帶手術的,有可能負重活動延后,具體遵醫(yī)囑。?七.???肌力訓練1.????術后早期,麻醉恢復后,盡可能多的進行股四頭肌靜力收縮(大腿繃勁)。2.????因股四頭肌神經抑制效應,如果術后發(fā)現不能完全繃直抬腿,則只要求在生活中隨意使用,但不要過多的進行直抬腿訓練,隨著時間推移,當膝關節(jié)能主動完全繃直鎖死,再強化直抬腿訓練。3.????單純前叉做外側抬腿和內側抬腿運動,內側副韌帶損傷的患者早期不做內側抬腿,外側副韌帶損傷早期不做外側抬腿。4.????后叉重建后允許開鏈伸膝活動(向前踢腿),但在3個月內,不允許進行高強度的開鏈屈膝活動(后勾腿),避免重建的后叉韌帶松弛。5.?????八.???進度概覽單純前交叉韌帶重建術后,一般1-2周內生活完全自理,可正拄拐常慢速行走。2-3個月步態(tài)恢復正常。3-5個月可進行慢跑和輕強度體育活動。6-9個月中等強度體育活動,但避免對抗和扭轉動作。9-12個月韌帶成熟,等速肌力測試和功能性測試達標之后,才可參加劇烈體育活動。?九.???其他事項1.????一般術后2周拆線,拆線后2天可正常淋浴。2.????拆線后皮膚刀口出現局限性紅腫凸起,可能是皮下線頭反應,先觀察,如自然消退則無需處理,如持續(xù)存在,則可前往門診處理。但如果出現明顯紅腫,伴隨渾濁液體滲出時,及時復查。3.????術后大多數人都會出現下肢皮膚脫皮的現象,屬于正常,1個月左右自然恢復,無需特殊處理。4.????術后2-5天體溫小幅度升高屬于正常現象,但如果體溫超過38度,且伴隨寒顫、關節(jié)劇烈疼痛的情況,需要及時復查。5.????術后半年內,尤其是前三個月,關節(jié)在活動時會出現彈響的情況,屬于正常,無需特殊處理。6.????術后早期下肢會看起來顏色稍發(fā)深,屬于正常。但如果伴隨小腿劇烈的壓榨性疼痛,腫脹,發(fā)紫,則盡快復查。7.????一些人在術后會感到小腿局部皮膚發(fā)麻發(fā)木,這是皮膚刀口損傷部分皮神經導致,屬于正常現象,一般3-6個月逐漸恢復。但如果小腿外側較大面積麻木,且伴隨踝關節(jié)和腳趾活動異常,則有可能是上述腓神經問題。?作者:北醫(yī)三院崇禮院區(qū)運動醫(yī)學科黃濤出診時間:每周一全天
黃濤 北京大學第三醫(yī)院崇禮院區(qū) 運動醫(yī)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