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性鼻炎,是一種可以遺傳的疾病。最近歐洲一項研究表明,過敏性鼻炎的父母如果不去治療過敏性鼻炎,特別是沒有針對過敏原進行脫敏治療,其子女遺傳到鼻過敏、哮喘等等體質的機會會比進行脫敏治療的高出1至2倍。研究分為試驗組共176名父母,對照組共181名父母。試驗組一共194名子女,對照組一共195名子女。試驗組的父母進行了至少24個月的脫敏治療,然后生育。對照組只進行了24個月的對癥治療,例如吃點撲爾敏、噴噴鼻子之類的,然后生育。然后他們兩組的子女在過敏性鼻炎、哮喘等等數(shù)據(jù)對比,對照組其子女遺傳到鼻過敏、哮喘等等體質的機會會比進行脫敏治療的高出1至2倍。這就說明了,過敏性鼻炎不做過敏原檢測和治療,不但自己的過敏性鼻炎治不好,還會容易遺傳給后代,甚至造成哮喘。鼻子過敏,不是自己吃顆撲爾敏就可以解決的事情。有了鼻子過敏,盡早找??漆t(yī)生進行過敏測試和脫敏治療吧。
眾所周知,扁桃體/腺樣體切除術是耳鼻咽喉科中常見的基本手術,也是治療扁桃體腺樣體肥大、慢性扁桃體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及其他扁桃體源性疾病的重要手段。 這一手術歷史悠久卻也讓許多患者或患兒家長產生了一些疑惑,醫(yī)院中,總是能聽到患兒家長對醫(yī)生如是說:“醫(yī)生,百度上說,扁桃體是人體的第一道防線,有人說切了以后,有感冒就會直接到呼吸道,就更容易得支氣管炎和肺炎啦!”“扁桃體是免疫器官,切了以后會不會容易感冒?扁桃體一定要切嗎?能不能不切?”那么,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首先來看看什么是免疫系統(tǒng),以及扁桃體和腺樣體在其中又承擔了怎樣的角色?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由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分子組成,具有抵抗感染和清除衰老、病損或癌變細胞等功能,就像人體系統(tǒng)的保鏢一樣,保護、守衛(wèi)著我們的身體健康。腺樣體和扁桃體就好似我們咽喉的兩個守護衛(wèi)士,它們同屬咽淋巴環(huán)的內環(huán)部分,內環(huán)部分還包括咽側索、舌根扁桃體,咽部淋巴濾泡等等。健康無恙時,他們能夠產生和分泌免疫球蛋白,對抗原具有吞噬作用,并含有大量T細胞,具有一定的免疫功能,盡到他們守護職責。然而,一旦這兩個守護衛(wèi)士不斷受到“病毒細菌”侵蝕、反復發(fā)炎的時候,對于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來說,他們無異于已經“徹底叛變”的叛徒。對于叛徒來說,及時消滅清除之,對于人體來說是更為有益的。也就是說,對于符合切除指征的兒童,及時手術對于孩子來說,反而可以提高患兒的免疫力。所以說,扁桃體和腺樣體只是人體外周免疫器官的一個組成部分。即使切除,也不必過分擔心人體的免疫系統(tǒng)受到大的影響。研究表明,扁桃體切除術后,患兒短期內免疫指標可能發(fā)生輕度下降,這種改變并無臨床意義,機體其他的黏膜相關淋巴組織能夠對切除的扁桃體及腺樣體進行代償。隨著時間的推移,機體免疫指標趨向正常,患兒術后短期內下降的免疫指標會逐漸回升至術前水平。因此,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對患兒的遠期免疫功能并無損害。這樣,文章開頭的兩個問題得到了解答,扁桃體和腺樣體切除后,免疫力下降這類說法是不可靠而沒有科學依據(jù)的!除了醫(yī)生確診的那些反復發(fā)炎、“徹底叛變”的守護衛(wèi)士需要清除掉,還有哪些情況,我們需要“開除”他們呢?當腺樣體和/或扁桃體過于肥大,堵塞小朋友的后鼻孔或口咽腔等導致上氣道不夠通暢時,出現(xiàn)睡時打鼾、呼吸或吞咽困難等癥狀,甚至注意力和記憶力的下降而影響學習和生活,亦可引起鼻竇炎、中耳炎,規(guī)范的藥物治療后無法緩解,那么,就可以考慮手術切除了。這就好比,兩個看門的護衛(wèi)過度肥胖,竟然連路人都沒法通過大門時,那不引起交通堵塞嘛!通常來說,最適合手術的年齡在3-4歲左右。如果癥狀持續(xù)存在,嚴重者更是可以影響到小朋友的頜面部發(fā)育,逐漸出現(xiàn)腭骨高拱、上頜骨變長、牙列不齊、唇厚、缺乏表情的“腺樣體面容”,俗稱“癡呆面容”,一旦形成,難以恢復。總之,對于有手術指征的小朋友來說,切除腺樣體和/或扁桃體,對小朋友的健康反而是有益的。當然了,小朋友術后可能會有一段免疫力不如常人的情況出現(xiàn),這時候需要家長們的精心呵護哦。與孩子從手術中獲得的益處相比,短期的免疫力下降完全是可以接受并且可控的。
最近,潘祖遠醫(yī)生接診了不少頭暈的患者,來診的時候都是告訴潘醫(yī)生,“醫(yī)生,我為什么會起床頭暈,睡床上頭暈,頭一轉就暈?”。這類患者以女性較多,更年期后尤為多發(fā)。經過潘醫(yī)生的檢查,原來是他們患上的是耳石癥,醫(yī)學上又叫做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通常40歲以后高發(fā),且發(fā)病率隨年齡增長呈逐漸上升趨勢。就好像您家里墻上掛了一幅畫,剛剛釘上去的時候會掛得很牢,但是幾十年以后,掛畫的釘子開始松動,于是畫就可能會移位。大腦感知的到內耳的“石頭”松動了,就會產生頭暈的感覺。雖然這種病過一段時間有一定的自愈率,但是潘醫(yī)生還是建議要到醫(yī)院看看,找會耳石復位的大夫治療。因為,反復發(fā)作的頭暈,會導致日常生活工作無法進行,而且會出現(xiàn)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下面是潘祖遠大夫指導學生(接觸耳石癥診療才一天)做的耳石檢查和復位記錄,以及患者的反饋意見。如果有頭暈問題,也可以來耳鼻喉科找潘醫(yī)生看。
總訪問量 6,600,429次
在線服務患者 17,063位
科普文章 26篇